桩基检测要求

合集下载

桩基检测主要技术要求

桩基检测主要技术要求

桩基检测主要技术要求桩基检测是指对建筑物、桥梁、堤坝等工程中使用的桩基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过程。

桩基检测主要是为了确定桩基的质量状况,了解桩基承载能力,为工程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并能够发现桩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下面是桩基检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其次,桩基检测要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

桩基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仪器设备,如静力触探法、动力触探法、超声波法、电阻率法、应力波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土层和桩基类型。

在选择仪器设备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桩基检测需要进行现场施测。

桩基检测通常需要在工程现场进行施测,以保证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现场施测时,要注意现场环境的控制,确保测试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要根据桩基的具体情况确定测试点位和测试深度,以获取全面的测试数据。

第四,桩基检测要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桩基检测得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筛选、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异常数据和误差数据,确保最终得到的测试结果真实可靠。

最后,桩基检测要编制专业的检测报告。

桩基检测完成后,应编制专业化的检测报告,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桩基评估和处理建议。

检测报告是对桩基质量状况、承载能力和存在问题的综合反映,是后续工程施工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桩基检测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施测、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编制专业的检测报告等方面。

只有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桩基检测,才能够得出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为工程施工和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建筑桩基检测规范

建筑桩基检测规范

建筑桩基检测规范
1、建筑桩基检测应符合建筑主设计图纸要求。

2、桩基探测应在桩基桩顶部或桩顶支模中进行,探头位置应满足规定深度;
3、探孔应按照技术要求、设计要求,定位精确,桩基桩深度符合规范,桩径及深度应符合主设计图纸要求;
4、桩基桩应深入地基至稳定的土层,桩基桩的直径应设计与地基强度、桩深度、应力等联系起来;
5、桩基桩深度控制应按照土质性质和桩基桩的设计要求进行;
6、进行桩基桩检测前,应对桩基桩、桩基桩周围和地下水表层进行全面摸查,以确定建桩基桩位置和深度;
7、桩基桩护罩与地表应在桩基桩安装后完全连接,造成雨水流入桩基桩壁内和周围土层受潮、受压。

桩基桩R型护罩应完整、密闭、无裂缝;
8、桩基桩混凝土强度抗压应大于设计要求。

桩基检测技术要求

桩基检测技术要求

桩基检测技术规定
桩基检测技术规定?如下带来有关桩基检测技术规定旳灰土挤密桩,有关内容供以参照。

1.设计规定:
灰土挤密桩桩径为φ400mm。

灰土挤密桩旳桩身平均长度为9000mm。

桩体灰土配合比按三比七进行施工。

灰土压实系数不不不小于0.96。

规定地基承载力特性值不不不小于180Kpa。

2.检测措施: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有关条款。

检测措施可采用: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来检测灰土挤密桩旳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值。

3.检查数量: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执行。

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来检测灰土挤密桩旳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值。

检查桩总数旳0.5%。

本工程约33083根,检查166根。

设计灰土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距为1米,地基承载力特性值不不不小于180Kpa。

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来检测灰土挤密桩旳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值,承压板为圆形,直径1.05米。

采用压重平台施加荷载,单桩静载试验预估计最大加荷总量为312KN,每组压重反力不得不不小于估计最大加荷总量旳1.2倍。

,。

桩基试桩检测时间要求

桩基试桩检测时间要求

桩基试桩检测时间要求一、桩基检测开始时间应满足条件(1)采用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检测,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70%且不应低于15MPa。

(2)采用钻芯法检测,受检桩混凝土龄期应达到28d,或者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3)一般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砂土地基不少于7d,粉土地基不少于10d,非饱和黏性土不少于15d,饱和黏性土不少于25d。

泥浆护壁灌注桩,宜延长休止时间。

(3)冲扩桩施工结束后7~14d内,可对桩身及桩间土进行抽样检验,可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进行,并对处理后桩身质量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做出评价。

检验点数不少于冲扩桩总数的2%计,每一单体工程桩身及桩间土总检验点数均不应少于6点。

静载试验应在成桩14d后进行。

二、桩基静载试验检测时间要求(1)加载加载应分级进行,宜采用等量分级。

每级加载宜为预计最大试验荷载的1/10~1/12,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

每级加载时间不宜少1min。

(2)每级加载的观测时间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测读时间点为0min、5min、10min、15min和30min,以后每间隔30min测读1次,直至达到每级荷载维持时间的标准。

(3)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时,桩顶在某级荷载作用下,1h内对应的沉降值小于0.1mm时可定为该级沉降达到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4)当出现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终止加载1)当Q~S曲线出现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对慢速维持荷载法桩顶总沉降量达到40mm以前有一级稳定荷载。

2)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时,在某级荷载作用下,24h未达到稳定。

3)Q~S曲线没有明显陡降段,桩顶总沉降量达60~80mm或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允许沉降量。

4)验证性试验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5)卸载卸载需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2倍每级加载量。

每级荷载卸载后,观测桩顶回弹量,观测方法与沉降相同。

直到回弹稳定后,再卸下一级荷载。

桩基检测技术要求

桩基检测技术要求

桩基检测技术要求
1.检测方法多样性:桩基检测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进行,如静载试验、动力触探测试、超声波检测、电阻率测试等。

不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桩基,可以提供不同层面的信息。

2.准确性和可靠性:桩基检测技术要能够准确地评估桩基的质量和特性,例如桩基的承载性能、桩身的质量、桩位的准确性等。

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校准程序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

3.及时性:桩基检测需要在桩基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检测结果应能够及时提供给相关方,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

4.经济性:桩基检测技术应尽可能节约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需要合理确定检测的频率和范围,以确保在有效范围内获得足够的信息。

5.安全性:桩基检测要求能够在安全环境下进行,不会对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任何危险。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在现有建筑结构周围进行桩基检测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安全。

6.数据分析和解释:桩基检测技术需要提供有效的数据,但仅凭数据还不足以确保桩基的质量和性能。

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至关重要,需要专业人员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供有关桩基质量和性能的科学评估。

7.检测记录和报告:桩基检测应提供详细的检测记录和报告,包括桩基的检测数据、分析结果、评估意见等。

这些记录和报告可以用于后期的工程质量管理和维护。

桩基检测工程规范和技术要求

桩基检测工程规范和技术要求

桩基检测工程规范和技术规定一、参照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GJ106—20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23项目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管桩)施工图及设计技术规定符合图集2023浙G2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规定。

项目地质勘察汇报二、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规定:1、资质原则:检测机构必须通过计量认证,获得基桩检测旳对应资质。

检测机构有自己独立旳试验室,全套旳检测、试验设备,具有进行检测成果分析旳专业人员。

2、业绩原则:检测机构必须在杭州地区实行过三个以上同类型项目旳检测,且至少有一种工程桩基检测代表值超过5000根旳同类型项目旳检测经验。

3、其他规定:检测人员必须为获得对应资格证书旳经验丰富旳作业人员。

本项目旳项目负责人必须为经验丰富旳高级工程师。

(提供项目负责人及检测人员旳项目经验)。

三、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管桩)检测技术原则:3.1检测类型: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管桩);3.2检测内容:项目所有构造施工图中所包括旳桩基工程旳检测范围以及试验桩旳检测。

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低应变动力测试、桩倾斜度检测等所有工作内容。

3.3桩身完整性检测旳抽检数量应符合如下规定:检测数量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桩数不少于1根;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旳20%,且不得少于10根;对于倾斜度不小于0.5%旳承压桩、抗拔桩、Ⅲ类及以上旳桩占检测总数量旳30%。

若采用锤击法施工,锤击数超过1800击旳基桩应逐根检测。

检测项目为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鉴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3.4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规定:规定采用静载荷试验,检测数量为每个建筑物同类型总桩数旳1%,且均不少于3根;当同类型总桩数不不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为2根。

静载荷检测时间为试桩完毕30天后。

3.5 单桩倾斜度检测规定:检测数量每个柱下承台不少于1根;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旳20%;抽检位置原则上不与低应变和静载荷检测位置重叠。

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

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

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
1.桩基检测的规范要求:
(1)桩基检测要按照国家或地方相关规范进行,如《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地基与地下水验收规范》等。

(2)桩基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或单位进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3)桩基检测应对桩基的质量和性能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桩身的垂直度、混凝土强度、桩容或桩身外表缺陷等。

(4)桩基检测需要进行必要的试验与测量,如红外线测温、超声波测深等,以获取更全面的桩基质量信息。

(5)桩基检测结果应详细记录,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或合理建议,确保桩基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
(1)基坑检测要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土石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国家标准进行。

(2)基坑检测应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进行,保证基坑的安全性与施工质量。

(3)基坑检测要涵盖基坑的土质、排水设施、支护结构、周边建筑物的安全状况等方面。

(4)基坑检测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视觉检查、测量仪器、现场试验等,以获取准确的检测数据和信息。

(5)基坑检测结果应详细记录,包括检测数据、现场照片及措施建
议等,为后续的施工和验收提供依据。

总结起来,桩基检测及基坑检测的规范要求包括检测依据、检测机构、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等方面。

通过规范的检测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施工中的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质量和可靠性。

桩基检测规范要求

桩基检测规范要求

桩基检测规范要求:1.1、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

1.2、基桩检测方法应根据检测目的。

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检测方法检测目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把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参数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钻芯法:检测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判断或鉴别桩端岩土性状,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高应变法: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

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1.3、桩身完整性检测宜采用两种或多种合适的检测方法进1.4、基桩检测除应在施工前和施工后进行外,尚应采取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检测方法或专业验收规范规定的其他检测方法,进行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检测工作程序2.2、调查、资料收集阶段宜包括下列内容:1、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桩基设计图纸、施工记录;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2、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

3、检测项目现场实施的可行性。

2.3、应根据调查结果和确定的检测目的,选择检测方法,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依据的标准,抽样方案,所需的机械或人工配合,试验周期。

2.4、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检查调试。

2.5、检测用计量器具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的有效期内。

2.6、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桩检测及试桩要求
1.静载试验桩的施工条件应与工程桩的施工条件相同,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静载试验单桩在试桩前应进行动测,试桩倾斜度不大于1%。

2.用作静荷载试验的单桩龄期至少应在混凝土浇捣完成后28天以上。

3.用作静荷载试验的工程桩应保证有不少于28天的休止期。

4.本工程单桩静荷载试验加载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并应按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08-11-1999)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GJ 08-218-2003)中有关要求进行,试验报告除提供单桩极限承载力外还应包括试压过程中各项详细数据及曲线图形。

设计估算的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见单体施工图。

5.动测试验应由具有相应资质且有专门技术经验的单位进行。

受检桩选择和抽检数量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动测工程桩的选定应根据随机、均匀、具有足够代表性的原则,指定检测的缺陷桩不应计入比例内。

动测报告应包括桩波形曲线,质量评价,缺损程度以及所在部位及单桩承载力参考值。

6.本工程桩身质量检验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抽查数量为总桩数的
30 %,对独立承台基础,每个承台不少于1根,对一柱一桩基础,须100%动测。

指定检测的缺陷桩不应计入随机监测的比例内。

检测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时,应按规范要求扩大抽查比例。

7.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

当基础埋深较大时,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在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后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