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炸引信复习总结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期末复习总结.doc

信号特征模拟系统数字系统模拟通信梢效性指标:有效传输带宽可靠性指标:输出信噪比数字通信有效性指标,频带利用率?/bR R一(Baud/Hz)? B为带宽Rb 八..TT .—(bit/Hz)误码元数总码元数误比特数总比特数《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蒋青版)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信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需要传递、交换、存储和提取的抽象内容。
2.消息:表示信息的语言、文字、图像和数据等。
3.信号:运载消息的光、声、电等物理量。
分类:确定信号、随机信号、(非)周期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4.(1)信息量:某个消息Xi出现的不确定性大小为该消息所携带的信息量。
a = 2单位:bitI(Xj) = -logaP(xi) J a = 10单位:Hart a = e单位:nat(2)平均信息量:该信息源每个符号所含信息量的统计均值。
H(x^) = -£ PCx/) log /Pg )](bit / 信源符号) i=l5.通信系统的分类:基带传输频带传输6.通信系统的主要新能指标:.[码元速率:RB(Baud)传轴速率〈di、,,Rb = RBl()g2N(N进制下,二者数值相等,但单位不同)信息速率:Rb(bit/s)误码率:可靠性指标,误信率:n信源炳(平均信息量)H(X)= -^P(Xi)log2[P(Xi)](bit/信源符号) i=l平均信息速率(N进制.卜):Rb = RBNH(x)(bit/s)模 拟信 号抽样PCM g 号 编码+ 数字IB A统M ——量化电平 b 、a 分别为输入信号最大、最小值2 (1)编码步骤J 、7. 通信网:组成:用户终端设备、传输系统、交换设备通信网功能:信息传输、差错控制、寻址和路山、网络管理基本结构:网状、星状、复合型、环状、总线、树状第二章通信传输技术1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模/数转换2. 抽样定理:(1)定义:一个频带限制在(fL,fn )内的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m (t ),如果抽样频率fs > 2f H(即抽样时间间隔Ts<^),则可通过低通滤波器山抽样信号ms (t )无失真地重建原始信号m (t ) o(2)计算:山给出的基带信号方程求出最低频率fL 和最高频率和,然后根据抽样 定理计算出抽样时间间隔Ts )o lt/1均匀量化:量化间隔△ = 3. 量化'M 非均匀量化:数字压缩技术(国际通用)—-13折线A 律压缩4. 编码:1、确定极性码Ci :正1负0(例+ 1255)定段落码C2C3C4: 1255 >1024,第8段,码为111确定段内码C5C6C7C8: 1255 = 1024 + 3x64 + 39,区间为3,码为0011确4、编码为:11110011(4)即时码的判定:克拉夫特不等式给定信源符号集S = {Sl,S2,S3,...,Sq},各个编码长度分别为:h,12」3,...,lq 。
战斗部引信

关于侵彻战斗部引信的简单认识本学期我们选修了《机械工程概论》课程,系统科学的从机械设计原理、传动原理、正确使用和维护及故障分析等方面简单了解认识机械装置对于武器弹药毁伤提供基础,进而研究战斗部的设计毁伤机制,同时还可以利用总结的机械科学理论深层次地指导理论战斗部的实际战斗使用,增强我方进一步的杀伤力。
了解武器战斗部与毁伤效应演示,从武器弹药的理论知识清晰的了解到武器弹药战斗部内部的结构组成,都充满着鲜明的特点包括复杂的电路、巧妙的机械设计、先进的遥感装置,保障了战斗部对目标的毁伤效果。
钻地弹采用破片杀伤方式,引信通常为延时近炸引信或智能引信,目的是根据加速度计测量的加速度不同区分空穴和硬层甚至多层掩体,在适当的深度引爆战斗部。
侵彻战斗部一般采用大长径比,因武器携载能力限制,其直径一般不超过50厘米。
此外,为进行精确打击,弹上还装有控制、导引机构。
由于针对全球军事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中,即“发现即被摧毁”。
现代精确制导武器命中精度的提高和打击威力的增大,对战场目标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我们为应对精确制导着手地下防御。
而地下防御设施却会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抵制这些武器的攻击:地下防御设施依托天然的地质结构防护层,使其具有很强的抗击首次打击能力,所以要求钻地在关键技术上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尤其在侵彻能力方面。
其中,引信是战斗部子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专用装置,可置于弹体内的不同位置。
引信是一个小型的精密器件,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是利用目标信息和环境信息,在预定条件下引爆或引燃弹药战斗部装药的控制装置(系统)。
根据不同炮弹弹种和对付目标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引信。
引信按作用原理分为:触发引信、非触发引信和时间引信3种类型。
而钻地弹利用的是时间引信,目的是对钻地弹在侵彻过程中获得的冲击信号进行分析,判断是否达到了引信的起爆要求。
时间引信是指弹药发射、投掷、布设后,按照装定的时间作用的引信,又称为定时引信。
爆破工程复习提纲汇总

一、爆破器材与起爆方法1炸药基本概念及其爆炸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爆炸是物质系统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能量释放或转化的过程。
根据爆炸原因,可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以及核爆炸。
炸药爆炸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
(1)变化过程释放大量的热炸药在爆炸瞬间释放出巨大热能。
如果反应过程中不放热或放热很少,则不具备爆炸的特征。
例如,在常温下硝酸铵的分解是一个吸热反应,不能发生爆炸;但加热到2000c左右时,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如果放出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炸药温度就会不断升高,促使反应速度不断加快和放出更多的热量,最终就会引起硝酸铵的燃烧和爆炸。
(2)变化过程必须是高速的只有高速度的化学反应,才能忽略能量转化过程中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损失,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反应形成的大量气体产物加热到数千摄氏度,压力猛增到几万乃至几十万大气压,高温高压气体迅速向四周膨胀作功,便产生了爆炸现象。
(3)变化过程应能生成大量的气体炸药爆炸所释放出的热能必须借助气体介质的膨胀才能转化为机械功。
因此,这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2、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根据化学反应的激发条件、炸药性质和其它因素的不同,炸药化学变化过程可能以不同的速度进行传播,同时在性质上也有重大区别。
按照其传播性质和速度的不同,可将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分为4种:热分解、燃烧、爆炸和爆轰。
(1)热分解炸药和其它物质一样,在常温下也要进行分解作用,但分解速度很慢,不会形成爆炸。
当温度升高时,分解速度加快,温度继续升高到某一定值(爆发点)时,热分解就能转化为爆炸。
(2)燃烧燃烧是伴随有发光、发热的一种剧烈氧化反应。
与其它可燃物一样,炸药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燃烧,不同的是炸药的燃烧不需要外界提供氧,也就是说,炸药可以在无氧环境中正常燃烧。
与缓慢热分解不同,炸药的燃烧过程只是在炸药的局部(即反应区)内进行并在炸药内传播。
(3)爆炸与燃烧相比较,爆炸在传播的形态上有着重大的本质区别。
燃烧通过热传导来传递能量和激起化学反应,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而爆炸则借助于压缩冲击波的作用来传递能量和激起化学反应,基本上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燃烧产物的运动方向与反应区的传播方向相反,而爆炸产物的运动方向则与反应区的传播方向相同。
激光近炸引信技术讲解

引言由于激光具有方向性强,高单色性,高相干性,高亮度等优点,因此它在武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激光引信就是其中之一。
激光引信是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利用激光束探测目标的引信。
利用激光束探测目标的光学近炸引信,相对于传统光、电近炸引信,激光近炸引信具有引爆时间准、命中概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突出特点,因此,在现代导弹、火箭弹、炮弹,炸弹、水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激光引信工作原理激光引信是一种主动型的引信,它本身发射激光,这一束光通常以重复脉冲形式发送光束到达目标后发生反射,有一部分反射激光被引信接收系统接收变成电信号,经过适当处理,使引信在距目标一定距离上引爆战斗部。
激光引信的测距原理与脉冲无线电引信是相同的,只要测出激光束从发射瞬间到遇目标后发射光波返回到引信出的时间t,便可得出目标的距离R,即(c为光速这是理想的情况,实际设计还要考虑延时时间。
图1所示为主动式激光引信原理方框图。
主要由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图1 主动式激光引信原理图发射系统产生所要求的频率、能量的激光,并以光束的形式向空间辐射光能量,在空间形成所需的探测场,同时给出同步信号。
该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激光器激励电路、同步信号电路和激光发射光学系统。
控制电路中有产生所需频率信激光近炸引信技术赵岩马洪远南成根空军驻吉林地区军事代表室,吉林吉林132021 号的振荡电路、公放电路及延迟电路。
如果是编码体制的激光引信,还要有编码电路。
目前,大峰值功率的激光器大多采用进口的。
对于单通道小视场的激光引信采用非球面透镜或复合球面系统。
对于360°探测场的激光引信,比较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光锥来完成。
在激光器功率一定的条件下,发射光的发散角越小,探测距离越远。
接收系统包括:接收光学系统、光敏元件、前肢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执行级。
在国内研究的激光引信中,接收光学系统大都为球面复合系统,要求接收市场在能覆盖发射激光波束的前提下尽可能小,保证所要求的有效接收面积极高的光学透过率。
引信设计与应用 总结材料

填空题:1.引信的定义:引信是利用环境信息(如发射条件),目标信息(如散射特点)或按照事先设定的条件(如时间,指令等),在保证弹药平时和发射时安全的前提下,对弹药实施起爆控制,点火控制及姿态控制的装置。
2. 现代引信的主要功能有:(1)安全控制:保证引信在预定起爆时间之前不起作用,保证弹药在储存、运输、处理和发射中安全;(2)起爆控制:在相对目标最有利位置或时机完全地引爆或引燃战斗部装药;(3)命中点控制:修正无控弹药的飞行弹道或水下弹道,提高对目标的命中概率和毁伤概率;(4)发动机点火控制:控制带有两级发动机导弹的第二级发动机的点火,或控制火箭上浮水雷发动机点火。
3. 引信的组成:发火控制系统、安全系统、能源装置、爆炸序列。
4.引信的作用过程:引信的作用过程是指引信从发射开始到引爆战斗部主装药的全过程。
保险(目标信息或预定信息)、解除保险过程、发火控制过程、引爆过程。
5.引信获取目标方式:触感方式、近感方式、接受指令方式。
6.对引信的基本要求有:安全性、可靠性、使用性、引战配合性、环境适应性、抗干扰性、标准化经济性、长期储存稳定性。
7.引信设计一般程序包括:引信总体论证、引信方案设计、引信工程研制、引信设计定型、引信生产定型。
8.引信安全性设计的一般要求:勤务处理安全性、装填安全性、发射安全性(膛内安全性,炮口安全性)。
计算题:1.有一离心保险机构,其离心销质量m=0.32g,起始偏心距r0=8mm,今用于K1=1000,K2=5000cm-1炮系统,求该离心销所受的最大后坐力和最大离心力。
解:因为m=0.32g r0=8mm K1=8000 K2=5000cm-1∴该离心销所受的最大后坐力为:FSM=K1mg=8000*0.32*10-3*9.8=25.088N最大离心力为Fcm=K2mgr0=5000*0.35*10-3*9.8*0.8=12.544N2. 有一膛内针刺发火机构,已知弹簧预压变形量λ0=3.79mm~4.81mm,截击行程l1=2.491mm,截击抗力FR1=22N~25N,惯性体换算质量m1=1.25g取β=0.5,试求安全落高H?解:惯性体系统的储能表达式Ek=0.5*(m+mu/3)v02(1+β)2 v0=(2gH)0.5∴Ek=(m+mu/3)gH(1+β)2弹簧被压缩后表达式:En=(Fro+Fr1)l/2∴m2gH(1+β)2≤0.5(Fro+Fr1)l若取H≤(Fro+Fr1)l/2m1g(1+β)2则H≤Fr1l(l+2λ0)/2(l+λ0)m1g(1+β)2 =FR1l/2m1g(1+β)2×(l+2λ0)/(l+λ0)对于(l+2λ0)/(l+λ0)=2.491+2×3.79/(2.491+3.79)=10.071/6.281=1.603当λ0=4.81mm (l+2λ0)/(l+λ0)=1+λ0/(l+λ0)=1+4.81/(2.491+4.81)=1+4.81/7.301=1.66 H≤[Fr1l/2m1g(1+β)2×(l+2λ0)/2(l+λ0)]min=(22×2.491)×1.63/(2×1.25g×10-3×10×(1+0.5)2)=1562mm=1.562m3. 有一双行程保险机构,一直惯性筒质量m1=1.27g,上钢球质量m2=0.1g,解除保险行程l1=8mm,弹簧预压型变量λ0=4mm,上钢球脱落时弹簧抗力FR1=12.33N,令用于85mm榴弹上。
引信构造与作用复习题

第一讲1.引信有哪几种分类方法?按引信的作用原理,可分为机械引信、电子引信和机电一体化引信。
按对目标的作用方式,把引信分成触发引信、近炸引信、执行引信三大类。
按安全程度,可分为非保险型引信、半保险型引信和全保险型引信。
按配用的弹药种类,可分为炮弹引信、迫击炮弹引信、火箭弹引信、导弹引信、航空炸弹引信、深水炸弹引信、水雷引信、地雷引信、枪榴弹引信和手榴弹引信等。
按引信装配在弹药上的位置,可分为弹头引信,弹底引信、弹头感应弹底起爆引信(分离式引信)和弹身引信等几大类,各大类还可以细分。
2.简要描述引信的作用过程。
引信的作用过程是指从战斗部被发射或投掷开始到引爆(点燃)战斗部装药的全过程,包括解除保险、目标信息作用和引爆(引燃)3个过程。
解除保险过程是战斗部发射或投掷后,利用环境能源或引信自带能源完成发火前的一系列动作,使其处于能接收信息或指令的工作状态的全过程,即发火控制系统和爆炸序列从安全状态转换为待发状态的过程。
解除保险过程结束时,保险机构解除保险,引信呈待发状态(或待爆状态),这时,引信的信息或指令接收装置一旦接收到来自目标、目标环境的信息或使用者的指令,便迅速传送到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识别处理,如达到预先装定或指令修正的发火时间或最佳发火条件时,便立即发出发火信号,由传送通道传送到执行(发火)装置,产生发火输出。
执行(发火)装置接收到发火信号的能量后,使传爆序列的第一级起爆(点火)元件作用,通过传爆序列引爆或点燃战斗部的主装药,引信的全部作用过程便告完成。
引信的作用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解除保险和信息处理过程中各个程序的正常与否。
第三讲1.引信环境对引信有哪些影响?引信环境是指引信在全寿命周期内可能经受的特定物理条件的总和。
包括自然环境、勤务处理环境、发射环境和人工干扰环境等。
一方面,引信通过感知这些环境信息来判断和识别引信自身的状态,作为控制引信工作的信息来源,并且可以利用部分环境力作为引信机构工作的能源,完成相应的动作;另一方面,有些干扰环境将对引信产生有害的作用,破坏引信正常工作,造成引信瞎火、早炸,甚至膛炸等。
弹药学复习资料

弹药学前半部分-by 王硕1.弹药按配用武器系统分:枪弹、信号弹、投掷弹、枪榴弹、炮弹、火箭弹、榴弹发射器弹、弹射器弹2.炮弹按用途分类:主用弹、特种弹、辅助弹3.飞行稳定性的内涵:弹丸的绕心运动——摆动不会对弹丸的质心运动产生过大的影响,从而保证射击的准确性和可预知的弹丸着靶姿态。
1.全弹道上,最大章动角均不大于某个极限值允δδ≤。
2.全弹道上,弹丸始终具有章动角幅值衰减的特性。
4.决定空气弹道的三个参量:初速0V 、射角0θ、弹道系数C5.尾翼按活动、张开方式分类: 前张式尾翼(出炮口后从前向后张开的尾翼)、后张式尾翼6.穿甲弹威力指标表达式:“装甲厚度(mm )(结构)/装甲倾角—极限穿透距离”除均质装甲外均需注明装甲结构。
例:0150/602000mm m -表达弹在2000m 的距离上能够可靠穿透(穿透率不小于90%)厚度为150mm 、倾角为60度的均质装甲。
7.毁伤反应装甲战斗部类型:串联式破甲战斗部8.特种弹作用方式,不同作用方式弹的组成区别:作用方式有炸开式和抛射式。
炸开式带有炸药管,配用弹头起爆引信。
抛射式有抛射药,配用时间点火引信。
9.迫击炮弹发射装药组成、装药号规律:发射装药由基本药管和附加药包(盒)组成。
炮击炮弹以基本药管作为零号装药;在此基础上每递加一个附加药包,装药号就递增一号。
装药号越大,初速和膛压就越大。
10.后装炮弹发射药组成:全变装药由发射药、点火药、除铜剂、护膛剂、消焰剂、紧塞具和防潮盖组成。
11.火箭弹按稳定方式分类:尾翼稳定和旋转稳定(采用涡轮发动机)12.40火破甲弹组成:战斗部、增程装置和弹尾三部分组成。
作业中没有的题发射装药:是为了满足一定内弹道性能要求及射击要求,由一定形状、尺寸、性能和重量的发射药及必要的辅助部件按一定结构组成的用于一次发射的组合件。
全变装药:使弹丸获得表定最大初速和部分较大等级初速的变装药,通常由一个基本药包和多个附加药包组成。
近炸引信

谢谢观看
为了提高近炸引信与战斗部的有效配合,增强引信的抗干扰能力和感觉目标与环境特性的能力,人们采取了 各种技术措施,如将目标特性编码技术、目标特性敏感技术和其他新技术、新原理融合,研制成功数字式编码引 信、目标敏感引信和多选引信,使近炸引信的性能得到极大提高。
分类
分类
近炸引信近炸引信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感受目标物理场的不同,近炸引信可分为无线电近炸引信、光近炸引 信、声近炸引信、磁近炸引信、电容感应近炸引信、静电近炸引信、动压近炸引信等大类。各大类还可以分成若 干小类。如无线电近炸引信按其工作波长的不同,分为米波、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无线电近炸引信等;按其 工作体制(信息探测方法),分为多普勒、调频、脉冲、脉冲多普勒、比相和编码无线电近炸引信等。光近炸引信 可按光谱特性,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近炸引信等。声近炸引信可按工作的声波频率,分为次声波、声波和 超声波近炸引信等;按工作原理,分为动声、静声、声梯度、声差动和线谱近炸引信等。磁近炸引信按工作原理, 可分为磁感应近炸引信、磁饱和近炸引信和磁膜近炸引信等;还可按感受不同的磁场参数,分为静磁、动磁和磁 梯度近炸引信等。人们习惯上把无线电近炸引信以外的各种近炸引信统称为非无线电近炸引信。
近炸引信英国在1940年发展出与雷达原理相同的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原型。美国参战后,在美国科技及研究局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之下完成无线电近炸引信的设计,并开始大量生产。 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一共生产了大约两千两百万枚无线电近炸引信。无线电近炸引信首次被用于战场是1943年 1月5日,轻型巡洋舰海伦娜(布鲁克林级,6000吨的排水量,16门127毫米炮)在南太平洋以配有无线电近炸引 信的五英寸(127毫米)火炮,成功击落一架日军轰炸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理工大学近炸引信复习资料16届引信的分类:触发引信,近炸引信,执行引信。
引信的组成:发火控制系统(探测器,信号处理器,执行装置)、安全系统(保险机构,隔爆机构)、能源装置(环境能源,内储能源)引信的作用过程:解除保险过程,发火控制过程,起爆过程。
比相定义:是指通过沿弹轴配置并相隔一定距离的两组接收天线所接收的信号进行相位比较,从而得到目标角度的信息干扰分类:内部干扰,自然干扰,人工干扰:无源干扰,有源干扰:归频干扰,阻塞干扰,瞄准干扰,回答干扰触发引信:瞬发引信,惯性引信,延期内容·,机电触发引信光引信的分类:按借以工作的光场性质分为:可见光引信、红外线引信、激光引信;按借以工作的光场形成方法来分有:被动型光引信,主动型光引信。
近炸引信按其借以传递目标信息的物理场的来源可分为:主动式、半主动式、被动式。
激光的特性:高亮度,高定向形,高单色性,高相干性。
双支路红外引信:待炸支路,爆炸支路。
1) 求选通脉冲宽度:()c R R min max 2-=τ 2) n 个移位寄存器产生12-n 位伪随机码3) 游程个数及所占比例1)一个周期内,n 个同种元素连续出现称为一个游程:1111 0001 00 11 0 1 0 八个2)出现单个0或1的游程占1/2,出现两个0或1的游程占占1/4,出现三个0或1的游程占1/8,取0游程数=取1游程数3)一个周期内0,1,两种状态出现次数相差1个,1比0多一次4) 脉冲测距和脉冲多普勒引信参数选择1)调制脉冲宽度的选择δπ+≤≤≥≥-cR T f v f T f v T c R T m r c m m m '020max 2,410*,20,2 2)调制脉冲频率的选择引信的发展:信息化、提高抗干扰能力、提高炸点控制精度、微小型化、发展多功能引信、高能量小体积电池 引信的三个功能:在引信生产、装配、运输、储存、装填、发射以及发射后的弹道起始段上,不能提前作用,以确保我方人员安全;感受目标的信息并加以处理,确定战斗部相对目标的最佳起爆位置;向战斗部输出足够多的起爆能量,完全地引爆战斗部。
谐波次数选取1)功率损失较小:对差频信号频谱分析可知,各次谐波振幅均受到相应阶贝赛尔函数的调制而各阶贝赛尔函数曲线将随其阶数的增高而降低,因此各次谐波功率也将随谐波次数的增高而降低。
从减小功率损失来考虑,应选择较低的低次谐波分量为好2)取得一个合适的边带频率:一般来说边带频率取得较高一些对避开大量的低频振动噪声更有利。
而通常调制频率f 不能取得很高,但又要使边带频率d n Ω±Ω不很低,所以应选较高次的谐波分量。
3)减小噪声的影响:通过对考虑噪声时发射信号与回波信号混频后的差频信号进行的分析,发现噪声的影响将随谐波次数的增高而减小。
因此从减小噪声的角度出发应选择次数较高的谐波根据以上所述,选取的谐波次数通常在三次以上光引信的优缺点(6条)优点:有尖锐的方向性;作用距离较大;具有良好的抗人工干扰能力缺点:目前应用最多的被动型红外引信,依赖于目标辐射特性,而不同目标或者同种目标在不同环境下的辐射特性有很大差异,这将造成精确确定距离的困难;红外引信与激光引信由于其组成均有光学系统,固而体积较大,在一些口径较小的弹药中应用有一定难度 背景辐射,如太阳,云朵等都可能对引信造成干扰,即光引信的自然干扰大红外引信的工作波长的确定(波长选择)1)引信的工作波长就在辐射体温度较低的目标辐射最强的光谱上2)对于温度较低的辐射体,虽然它的辐射能量少,但他所辐射的能量被引信接受的多,,即接受效率高3)对于温度较高的辐射体,虽然其辐射的能量多,但由于其辐射最强处的光谱波长不在引信的工作波段内,接收效率低4)虽然辐射他所辐射的能量差别很大,但引信接受并转变成电信号的能量,其差别却大为减少,减少了引信作用距离的散布,使引信的抗干扰性提高简述激光引信的工作原理(前两段)激光引信是一种主动型引信,以重复的脉冲形式发射激光束。
激光到达目标产生反射,一部分反射激光为接收机所接收变成电信号,经过适当处理,使引信在距目标一定距离上引爆战斗部。
激光引信测距原理,只要测出激光束从发射瞬间到遇到目标后反射激光返回到引信处的时间t ,便可确定目标的距离R ,即R=ct/2一,已知调频比相引信,引信天线的距离d=0.1m,引信工作波长λ=2m ,目标相对导弹的相对速度r v =300m/s 。
当导弹起爆时,多普勒频率d f =200HZ ,导弹破片的飞散速度sf v =600m/s ,画出弹目交汇原理图,求弹目连线与相对速度的夹角θ,弹轴与弹目连线的夹角ϕ,引信天线的接收相位差φ∆?︒====∆∴∆=︒=∴==∴=︒=∴==∴==6.6116.0*180116.02cos ,2cos ,6837.0sin cos ,sin cos ,48,322cos ,2,πλπϕφφπλϕϕθϕθϕθλθλθrad d dCOS v v v v v fv f v v sf r r sf r dR d r R Q Q 二,导弹与目标地空交汇,已知弹述m v =300m/s ,目标速度t v =240m/s,弹目水平距离l=600m ,弹目相对高度h=150m ,弹目交会角β=150,引信工作频率f=100mHz,求多普勒频率d f 及脱靶量ρ?28sin ,3482,/521cos ,3180,13,97.02cos ,14,41tan ,3,4.522cos 2,5.6180122222211002222==∴==∴==∴︒=---︒=∴==-+=︒======-+==+=θρλθθθβθθθθθλβR Hz v f s m v v v v v v v l h m f c h l R r d r r rm t r m t m t m r v v v v v三,空空导弹与目标追尾攻击,已知弹速m v =300m/s ,目标速度t v =200m/s ,弹目水平距离l=500m ,弹目相对高度h=10m ,引信发射信号频率0f =100MHz ,经过时间2s,4.6s,4.9s ,求这三个时间的多普勒频率,并画出多普勒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Hzv f s m v v s h m v t l s s t s m v v v m f c rd r R r t m r 672,/944.99cos ,999.0cos ,91.1,301tan ,300:2)1(,/100,30111111100=====︒====-===-===λθθθθλHz v f s m v v s h m v t l s s t Rd r R r 652,/97cos ,97.0cos ,14,41tan ,40:6.4)2(02222222=====︒====-==λθθθθHz v f s m v v m v t l s s t R d r R r 472,/70cos ,707.0cos ,45,1tan ,10:9.4)3(0333333=====︒===-==λθθθθ一,产生15位伪随机码二,设计双支路红外引信电路,并分析其工作特性:脉冲放大器:在目标红外辐射作用下,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将目标信息转换成电信号。
由于光敏电阻被红外反对照射只是一瞬间,所以输出的电信号是一个脉冲信号,该信号通过脉冲放大器之后,输出一个正(或负)脉冲信号。
限幅器,脉冲宽度电路和重合级:以第一电路脉冲信号为辅助,先加以限幅,使其幅值一定,利用这个幅值,一定的脉冲经脉冲展宽电路形成一个一定宽度的波门,去控制重合级。
当在这个波门以内,重合级得到第二路脉冲信号,且足够大时,重合级工作,输出一个脉冲信号到延时级,如果只有一路脉冲,或虽有两路信号,但一,二路顺序相反,或两路时间间隔太大,或脉冲幅值小,这时重合级都不工作。
要使重合级工作,第一路必须先工作,且信号幅值足够大,开启第一轮控制权,使重合级处于等待状态。
在35ms 内,第二信号足够大时,开启第二控制及,重合级导通,输出一个负脉冲的冲信号延迟回路:为了使目标的要害部位处于战斗杀破片最密集处,以便给目标最大程度的杀伤,故设置了延时电路。
对于指定的目标,固定延时时间为10—14ms三,设计相关噪声引信,并分析其作用过程和原理相关噪声引信是利用相关法原理,它可以确定接收的目标回波信号与延迟的发射信号之间的相关函数,;利用相关函数的最大值)0(=∆τR 来测距。
设发射信号为)(1t f ,接收信号为)(2t f ,回波信号相对于发射信号延迟时间τ,则)()()(12t f t af t f n +-=τ,a=回波信号的振幅系数,)(t f n =回波信号中包含的其他噪声信号。
发射信号经过延迟得到)(01τ-t f 与回波信号)(2t f 进行互相关运算:)()()())(()(1)]()()[(1)()(1lim )(0012/2/12/2/1012/2/20121lim lim τττττττττm X m T T T n T T T T T R aR R dt x f x f Tdt t f t af t f T dt t f t f T t R +-=+--=+--=-=⎰⎰⎰-∞→-∞→-令)(,,00ττττ--=-==-x t dx dt x t 由于发射信号)(1t f 与)(t f n 相互独立,则)()(,0)(021ττττ-==X m aR R R 设引信的起爆距离为0R ,则CR 002=τ弹丸对目标射击,弹目距离R >>0R ,延迟时间τ>>0τ,相关函数)(0ττ-X R 是很小的值。
随着弹目的接近,弹目距离R 减小,当R=0R 时,0ττ=,)(0ττ-X R 取得最大的值,引信启动,引爆战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