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共轨式柴油电喷控制技术概述

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共轨式柴油电喷控制技术概述,进而控制喷油器工作,即按设定的要求喷出或停喷高压燃油。
(2)中压共轨系统(共轨蓄压式)。
该系统有一个共轨输油泵、油压增压器、蓄压式喷油器和其它一些的部件组成。
该系统的控制油为燃油,仅有一套供油回路。
输油泵挤出压力为2~10MPa之间。
其关键在于它采用一个有压式喷油器,其所具有蓄压性能可允许泵油能量的积累和喷射过程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可大大降低对停油压力要求。
即低压共轨、高压喷射。
(3)共轨液压式燃油喷射系统分燃油和润滑油两个线路,其中润滑油为喷油控制油,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高压机油泵将润滑油挤入共轨油管,并作用到喷油器,共轨油压的电磁阀控制,压力在4~23MPa之间调节。
其工作过程为电磁阀通电后,共轨润滑油进入增压活塞上方,活塞下分压缩柴油、高压柴油打开针阀形成高压喷射。
3.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除了控制喷油量外,对喷油正时和喷油的压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压力较高约19.6MPa),各种柴油电控系统的区别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在于控制功能、传感器的数量和类型、执行元件的类型、ECU控制软件、主要电控元件的结构原理和安装位置,基本组成与其他电子控制系统一致,也由传感器一ECU一执行元件三部分组成。
(1)传感器。
传感器有曲轴转速传感器、凸轮轴转速传感器、冷却液和燃油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量计、加速踏板传感器、增压压力传感器等。
(2)柴油机电控单元(ECU)。
根据各传感器输入信号和内存程序,计算出供(喷)油量和供(喷)油开始时刻,并向执行元件发出执行令信号。
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执行元件。
执行ECU的指令,调节柴油机的供(喷)油量和供(喷)油正时。
执行元件为喷油器、压力控制阀、增压压力调节器等。
二、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及其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柴油机电控技术是在解决能源危机和排放污染两大难题的背景下,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控制技术平台上发展起来的。
2024年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共轨柴油喷射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燃油喷射技术,它通过将多个喷油器与一个高压共轨连接,实现对柴油喷射的精确控制。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燃油经济性的重视,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在汽车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发展概况产品应用范围广泛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商用车、船舶等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燃油经济性的要求增加,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在重型商用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市场的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球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持续增长。
技术不断创新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技术不断创新,以满足环保和燃油经济性的要求。
随着电控技术的发展,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已经实现了对喷油压力、喷油数量和喷油时间的高度精确控制,提高了汽车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
市场发展驱动因素环保要求的提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政府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具有优异的燃烧效率和低尾气排放的特点,因此受到环保要求的推动。
燃油经济性的重视高油价和能源紧缺问题让燃油经济性成为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共轨柴油喷射系统通过精确控制喷油压力和喷油时间,提高了燃油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油耗,因此受到燃油经济性的重视。
技术进步的推动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新一代的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具有更高的工作压力、更快的喷油速度和更精确的控制能力,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市场竞争现状市场竞争激烈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博世、德尔福、康明斯等。
这些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技术壁垒较高共轨柴油喷射系统需要掌握复杂的电控技术和精密加工技术,因此技术壁垒较高。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简介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电磁阀通电时,外阀 3 向上运动,
内阀下部密封锥面结合阀座(外阀下部内 锥),共轨高压油不在进入控制室 7,外 阀 3 下部外锥面与阀座分开,控制室内的 燃油通过回油管 5 回到油箱,从而控制室 7 的油压下降。针阀 9 的承压锥面的压力 作用下针阀上移,喷油器喷油,如图 10.2 (b)所示。
实现喷油器的喷油控制。 二位三通电磁阀主要由阀体、电磁线圈、
内阀和外阀组成,如图 10.2 所示。内阀 2 与电
磁线圈 4 均固定在阀体上,外阀 3 与电磁阀电枢 做成一体,电磁线圈通电和断电时,外阀 3 则上、 下运动。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电磁阀断电时,外阀 3 向下运动,
内阀下部密封锥面离开阀座(外阀下部内 锥),共轨高压油进入控制室 7,同时, 外阀 3 下部外锥面与阀座闭合控制回油管 不回油。控制活塞 8 的面积大于针阀 9 的 承压锥面面积,针阀下移不喷油,如图 10.2(a)所示。
节流孔共同进油,控制室 7的燃油压力上升迅速,控制活塞促使针阀下行断油快,
满足停油“干脆”的要求。
谢谢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组成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
统主要由供油系统和控制系统组
成,如图 10.1 所示。供油系统包括
油箱、低压输油泵、高压输油泵、 共轨、喷油器等元件组成。控制系 统由传感器、ECU、执行器组成。
其中执行器主要有调压阀 14 和三通 电磁阀 2。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组成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喷油规律控制
电磁阀 2 与控制室 7 的油路由一个单向阀和节流孔并联组成(图 10.1)。 当电磁阀通电时,电磁阀关闭进油通道,打开回油通道。此时,因为单向
船用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应用研究

结果与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柴油机中压共轨液力增压式电控燃油 喷射系统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领域, 其具有的优异性能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在实验室实验中,我们发现该系统具 有以下优点:(1)喷油压力稳定,喷油品质好;(2)喷油规律可调,能够满足 不同工况的需求;(3)响应速度快,喷射过程迅速;(4)节能环保,降低了柴 油机的油耗和排放。
3、通过引入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策略,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减 少了船舶动力系统的故障概率。
五、总结与展望
本次演示通过对船用中速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种 新型的喷射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在提高燃油喷射压力控制精度、可靠性和节能 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实验结果表明,本次演示设计的系统在各方面均优于传 统燃油喷射系统。然而,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自适 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等。
谢谢观看
文献综述
在过去的研究中,针对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提高喷油压力、 改善喷油品质、优化喷油规律等方面。其中,中压共轨液力增压式电控燃油喷射 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喷射技术,具有突出的优势。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先前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系统的喷油压力、喷油量、喷油始点等参数的优化方面,而对于该 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估和优化研究相对较少。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柴油机中 压共轨液力增压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行了全面研究。首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 收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对该系统的认知和应用情况。其次,我们实地 调研了应用该系统的柴油机运行状况和实际应用领域。最后,我们设计了实验室 实验,对不同型号的柴油机进行了系统的性能测试和评估。
试论柴油机共轨电控喷射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试论柴油机共轨电控喷射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柴油机共轨电控喷射系统是现代柴油机中常用的喷射系统,其性能对柴油机的工作效
率和排放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系统复杂性,很容易出现故障,影响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开发一种高效可靠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于减少维修时间和成本,提高柴油机可靠性至关重
要。
故障诊断方法需要采集共轨电控喷射系统的相关传感器数据,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
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等。
这些数据可以从车辆的OBD接口或者可以直接接入柴油机系统的仪
表盘上获得。
接下来,需要使用传感器数据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基准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
在故障。
可以使用数据分析技术来处理这些数据,例如支持向量机(SVM)或神经网络等。
通过建立故障诊断模型,可以将传感器数据映射到正常或故障状态,并据此进行故障判
别。
然后,根据故障诊断模型的结果,将柴油机共轨电控喷射系统故障进行分类。
常见的
故障包括高压泵故障、喷油器堵塞、压力传感器故障等。
根据故障分类,可以有针对性地
进行维修和更换故障零部件,提高维修效率。
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结合柴油机共轨电控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和故障案例数据库进行故障诊断。
通过对柴油机系统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可以更好地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玩意儿呢!你看啊,这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就好比是一个特别会管理的大管家。
它的任务呢,就是要把燃油精准地送到发动机这个“大胃王”里,让它吃得饱饱的,还能吃得刚刚好,不多也不少。
想象一下,燃油就像是一群小士兵,它们排着队等待着命令。
而共轨呢,就是它们的集合地,所有的小士兵都在这里集合待命。
当发动机需要燃油的时候,共轨这个大管家就会根据发动机的需求,精准地派出适量的小士兵去冲锋陷阵。
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部件,那就是喷油嘴啦!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小开关,能控制燃油什么时候出去,出去多少。
它可机灵了呢,能快速地响应大管家的命令,一点也不马虎。
那这个大管家是怎么知道发动机需要多少燃油的呢?嘿嘿,这就靠各种传感器啦!它们就像是大管家的眼睛和耳朵,时刻关注着发动机的一举一动,然后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大管家,让大管家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还有啊,这个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可厉害了,它能让燃油的喷射压力保持在一个很高很稳定的水平。
这有啥好处呢?就好比你射箭,要是弓的力量不稳定,那箭射出去的效果肯定不好呀!而有了稳定的喷射压力,燃油就能更好地燃烧,发动机就能更有力地工作啦!而且哦,它还特别智能呢!能根据不同的工况,比如车速啊、负荷啊等等,自动调整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间。
这就像是一个聪明的厨师,能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做出最合适的菜肴。
你说这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是不是很牛?它让我们的汽车跑得更稳、更快、更省油!这可都是科技的力量啊!咱可得好好感谢那些发明和改进这个系统的人,是他们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总之呢,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就是汽车发动机的好帮手,没有它,汽车可就没那么厉害啦!大家说是不是呢?。
2024年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市场需求分析1. 前言共轨柴油喷射系统是在柴油机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实现高效、节能、低排放的燃烧过程。
本文将对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2. 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基本原理共轨柴油喷射系统是通过高压油轨来供应每个喷油器所需的燃油,并通过电子控制器精确控制喷油器的喷油时机和喷油量。
其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优点:- 高压喷油:高压喷油可以使燃油更细密地喷射到燃烧室中,提高燃烧效率。
- 精确控制:电子控制器可以精确控制喷油时机和喷油量,提高燃油的利用率。
- 高压油泵:共轨系统通常配备高压油泵,可以提供更高的压力,适应高功率需求。
3. 市场需求分析3.1 环保要求推动共轨柴油喷射系统需求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柴油机的排放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共轨柴油喷射系统通过精确控制喷油时机和喷油量,可以有效降低废气污染物排放,并且具有更低的燃油消耗量。
因此,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3.2 舒适性要求驱动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应用于乘用车市场随着人们对车辆驾驶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应用于乘用车市场也越来越普遍。
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具有出色的动力输出和低噪音特性,能够提供平稳的驾驶感受,并减少引擎噪音对车内的影响。
3.3 经济性要求推动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在商用车市场的需求增长在商用车市场,经济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具有高效能利用燃油和更低的维护成本,能够降低商用车的运营成本。
因此,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在商用车市场中的需求也将会增长。
3.4 技术进步推动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升级和应用扩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新型的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驾驶条件和燃料性质,提高燃烧效率和经济性。
这种技术进步将进一步推动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在市场中的需求增长。
4. 总结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具有高效、节能、低排放等优点,市场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解读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

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一、柴油机基本知识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都有气缸体、气缸盖、活塞、气门、曲柄、曲轴、凸轮轴、飞轮等。
但前者用压燃柴油作功,后者用点燃汽油作功,一个"压燃"一个"点燃",就是两者的根本区别点。
汽油机的燃料是在进气行程中与空气混合后进入气缸,然后被火花塞点燃作功;柴油机的燃料则是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直接喷注入气缸,在压缩空气中被压燃作功。
这个区别造成了柴油机在燃料供给系统的结构有其自己的特点。
柴油机的燃料喷射系统是由喷油泵、喷油器、高压油管及一些附属辅助件组成。
柴油机燃料输送的简单过程是:输油泵将柴油送到滤清器,过滤后进入喷油泵(为了保证充足的燃料并保持一定的压力,要求输油泵的供油量比喷油泵的需要量要大得多,多余的柴油就经低压管回到油箱,其它部分柴油被喷油泵压缩至高压)经过高压油管进入喷油器直接喷入气缸燃烧室中压燃。
(示意图是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4是高压输油管、1、2、3是低压输油管、5、6、7、8是回油管)。
二、高压共轨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现代先进的汽车柴油机一般采用电控喷射、共轨、涡轮增压中冷等技术,在重量、噪音、烟度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汽油机的水平,而且相比汽油机更环保。
目前国外轻型汽车用柴油机日益普遍,奔驰、大众、宝马、雷诺、沃尔沃等欧洲名牌车都有采用柴油发动机的车型。
在电控喷射方面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主要差别是,汽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只是控制空燃比,柴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则是通过控制喷油时间来调节输出的大小,而柴油机喷油控制是由发动机的转速和加速踏板位置(油门拉杆位置)来决定的。
因此,基本工作原理是计算机根据转速传感器和油门位置传感器的输入信号,首先计算出基本喷油量,然后根据水温、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等传感器的信号进行修正,再与来自控制套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反馈修正,确定最佳喷油量的。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由传感器、ECU(计算机)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4-8作者简介:邱宗敏(1968-),女,贵州贵阳人,讲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6卷第4期,2005年12月Journal of Zhejiang V ocational and T echnical Institute of T ransportation V ol 16N o.4,Dec.2005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邱宗敏(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浙江杭州 311112)摘 要:通过对共轨式燃油喷射技术主要特点的分析提出共轨式燃油喷射技术是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共轨技术;喷油量控制;喷油正时控制;喷油规律控制中国分类号:U4641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34X (2005)04-0020-040 前 言柴油机经济性好,燃油消耗率低且C O 2排放率较汽油机低,在国内外的应用率越来越高。
但柴油机同样得面对无法回避的局部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
因此,现代的柴油机也在采用和发展电子控制系统,以适应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由传感器、EC U (计算机)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根据转速传感器和油门位置传感器的输入信号,首先计算出基本喷油量,然后根据水温、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等传感器的信号进行修正,确定最佳喷油量及喷油正时。
实现对喷油量以及喷油定时随运行工况进行实时控制。
同时计算机经过处理计算按照最佳值对废气再循环阀、预热塞等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使柴油机工作状态达到最佳。
早期的电控柴油喷射系统采用“位置控制”,通过以微机为核心的控制单元对位置伺服机构进行控制,改变油量调节齿条(直列泵)或油量调节滑套(VE 型分配泵)的位置,以调节喷油泵的循环供油量。
但伺服机构执行响应慢,控制频率低,控制精度欠精确。
其后开发了“时间控制式柴油喷射系统”,利用新型高速强力电磁阀的关闭时刻和闭合的持续时间控制喷油泵的循环供油量和喷油正时,取代了油量调节齿条(直列泵)或油量调节滑套。
上述两种电控柴油喷射系统都保持了传统脉冲高压供油原理,喷油压力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有关,无法单独控制,这种特性对于低转速和小负荷下的燃油经济性和烟度排放很不利。
同时,还会造成柴油压力的波动,引起间歇性不喷射或二次喷油等不正常现象,恶化燃烧过程。
而电控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的问世,则抛弃了传统的传统脉冲高压供油原理,采用“时间-压力控制”或“压力控制”方式,使电控柴油喷射系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其中,应用较多的是“时间-压力控制”式。
1 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图1即为日本电装公司EC D -U2“时间-压力控制”式柴油喷射系统。
该系统主要有柴油箱、输油泵、公共油道、喷油器和各种电子元件组成。
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指该系统中有一条公共油道,即共轨。
高压输油泵将柴油从油箱中吸出并将油压提高到120MPa 后送入共轨,多余燃油经回油管路流回油箱。
用电磁阀对共轨油压进行压力调节并由压力传感器进行反馈控制,并使其根据柴油机的工况要求稳定在目标值。
有一定压力的柴油经共轨分别通向各缸喷油器,带有电液控制件的喷油器可按要求的喷油正时从共轨中调出具有符合工况要求压力和循环供油量的燃油喷入气缸。
喷油量取决于共轨油压和喷油器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喷油正时则取决于喷油器电磁阀的开启时刻。
图1 “时间-压力控制”式柴油喷射系统图2 EC D -U2系统高压输油泵2 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的特点211 共轨油压的控制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通向各缸喷油器的公共油道油压必须根据柴油机的工况要求稳定在目标值。
此任务主要由EC U 、高压输油泵及共轨上的油压传感器共同来完成。
如图2所示为日本电装公司EC D -U2系统高压输油泵结构。
该泵为工缸直列式输油泵,凸轮为近似三角形的多凸起凸轮。
凸轮轴旋转一周每缸供油三次,加压后的柴油经出油阀流向共轨。
输油泵上装有由EC U 控制的供油压力调节阀。
EC U 根据柴油机的转速、负荷等信号,确定所需的高压喷射压力,然后发出脉冲信号控制压力调节阀的开度,将共轨中的油压控制在预定值。
共轨中装有油压传感器,适时检测共轨油压,以便EC U 对共轨油压进行反馈控制。
当共轨中的油压传感器检测到共轨中压力低于目标值时,EC U 控制输油泵上的PC V 阀提前关闭,柱塞提前供油。
由于凸轮供油终点为凸轮升程的最高点是始终不变的,因此提前供油使共轨油压升高。
反之,当油压传感器检测到共轨中压力高于目标值时,EC U 控制输油泵上的PC V 阀延迟关闭,输油泵供油量减少,共轨油压就会降低。
通过调节阀的工作,控制压油柱塞预行程的长短,将共轨油压总是保持在目标值。
其工作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共轨油压控制由此可知,共轨内高压燃油的压力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无关,而是EC U 根据柴油机的转速、负荷等有关信号控制喷油压力,即可以实现单独控制喷油压力,使喷油压力符合与工况要求,大幅度减小了柴油机供油压力的波动,克服了传统柴油机喷油泵高、低速喷油压力差别过大,性能难以兼顾的缺陷。
212 喷油时刻及喷油量控制在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中,喷油器是至关重要的部件,它要把具有符合要求压力和循环供油量的高压柴油按要求的喷油时刻以良好的喷雾质量喷入气缸。
图4 为日本电装公司EC D -U2系统的喷油器简图。
在每个喷油器的上方有一个电控三通电磁阀。
三通阀由内阀、外阀和阀体组成。
内阀为一自由活塞,外阀和电磁线圈的铁芯做成一体。
阀体用以支12第4期 邱宗敏: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图4 喷油器及工作简图撑外阀。
这三部分相互配合精度很高,分别形成密封锥座A 、B ,随着外阀的轴向运动,A 、B 锥座交替导通。
电磁阀不通电时,外阀在弹簧作用下处于最下位置,座B 关闭,即泄油道关闭,座A 开启,共轨内的高压燃油流向喷油器环形高压油腔,同时通过座A 及单向阀进入液压活塞上部,压活塞下行,喷油器针阀被压在密封锥面上,喷油器不喷油。
当电磁阀通电时,磁力将铁芯及三通阀的外阀上吸,座A 关闭,座B 开启,液力活塞上方的高压经其上方的节流小孔从座B 流向泄油油道,喷油器上方压力消失,针阀在其环形高压油腔内高压油的作用下被推上行,针阀离开密封锥面,喷油器开始喷油。
由此可知,电磁阀接受EC U 指令的通电时刻即柴油机的喷油始点,通电持续时间则可决定喷油量的大小。
喷油量和喷油正时是影响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传统柴油机的喷油量及供油正时与转速有关,无法单独控制,同时传统的柴油机供给系统由于调整、磨损等原因,喷油量和喷油正时会产生误差。
而在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中,EC U 根据转速和油门位置等传感器信号精确计算喷油量和喷油正时,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13 喷油速率和喷油规律控制为了使柴油机工作柔和,燃烧过程理想,喷油规律最好是初期喷油速率低,中期多而急,而喷油结束时能快速断油,不滴漏,即“先缓后急”的三角形喷油规律油速率和喷油规律。
在循环供油量“时间-压力控制”的各种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中,可以用控制喷油压力的变化和控制喷油器升程变化的方法来控制柴油机的喷油速率和喷油规律。
同样以日本电装公司EC D -U2系统的喷油器为例,在其喷油器的电磁阀与液压活塞之间专门设置一个单项阀和一个节流小孔通道。
如图4所示。
当电磁阀通电时,液压活塞上方的压力油不能从单向阀通过,只能节流小孔逐步流出,液力活塞上方油压下降放慢,针阀缓慢升起,达到喷油初期降低喷油速率的目的。
当电磁阀通电时,高压油迅速经单向阀流入液压活塞上方。
由于液压活塞直径较针阀直径大的多,会产生很大压力,快速压针阀下行关闭,使喷油器能迅速断油。
而如将电磁阀与液压活塞之间的节流孔改为一靴形阀,如图5所示,还可实现靴形喷油规律。
靴形阀和液压活塞间预留有一间隙作为针阀预行程。
当电磁阀通电时,靴形阀上部的高压燃油流向泄油道,喷油器打开到相当于预行程的高度,针阀在该处停留。
直到靴形阀中的残余油压通过靴形阀节流孔下降到一定程度后,针阀才继续上升到最大升程,达到最大喷油速率。
依靠预行程量与靴形节流孔的合理配合,可得到各种各样的靴形喷油规律。
如图6所示。
图5 装靴形阀的喷油器22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图6 靴形喷油率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由于不存在传统喷油泵的凸轮及其随动件柱塞等,所以决定喷油速率和喷油规律的不再是凸轮的轮廓和柱塞的尺寸,而是电液式喷油器的喷油压力及针阀升程的变化规律,灵活利用喷油器针阀的升程变化就可得到较理想的喷油规律。
由于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正时及循环供油量由电磁阀的通电时刻决定及通电持续时间决定,所以,在主喷射前给电磁阀通一个小宽度的脉冲电压,还能实现预喷射,即在主喷射前将少量柴油喷入气缸,这有利于使燃烧过程平稳进行,同时能降低柴油机燃烧噪声,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而传统柴油机脉动供油时输出的峰值扭矩过大,凸轮轴瞬间转速过快,不能稳定控制小喷油量,无法对预喷射进行理想控制。
3 小 结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柴油机的循环供油量、喷油压力、喷油正时、喷油规律不受发动机负荷、转速的影响,从而可以实现系统的独立控制。
电控单元按储存的柴油机各工况的喷油MPA 图控制喷油压力,喷油时刻和喷油持续时间,并根据其他影响因素进行修正,使系统可对喷油压力,喷油时刻和喷油持续时间及喷油规律进行优化控制,达到理想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
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不需对传统的喷油泵-高压油管-喷油器式供油系统作过多改动。
虽然此类系统持续处于高压状态,存在高压密封、燃油防漏、加工精度高及材质要求高等技术难关,但从总体来看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共轨式柴油喷射系统是电控柴油喷射的主要发展方向,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
参考文献:[1]邹长庚.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构造原理与故障诊断[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李朝晖.汽车新技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The Common 2railed Fuel 2injection T echnologyQI U Z ong -min(Zhejiang V ocational T ransportation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Hangzhou 311112,China )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ajor characterisics of the comm on 2railed fuel 2injection technology are analysized.Itis indicated that the comm on 2railed fuel 2injection teehnology is the developing trend in the electrical controlled fuel 2injec 2tion systems.K ey w ords :C omm on 2railed fuel 2injection teehnology ;Fuel 2injection teehnology am ount control ;Fuel 2injection timing control ;Fuel 2injection laws control32第4期 邱宗敏: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