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时区时概论
地方时和区时概述

• 昼夜更替的成因 • 晨昏线的判读 • 0、12、6、18时的判读
2018/11/5
一、地方时 三、日界线
1.2.4时间问题
二、时区和区时
2018/11/5
一、地方时
以一个地方一天中太阳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 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 经度相差15°,地方时就相差1小时.
2018/11/5
答案:110°W
二、时区与区时
概念:时间区域,国际规定,经度每隔15度划分为 时区
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理论时区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概念:某一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区时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中央经线:明确每时区的中央经线,
计算:东加西减
2018/11/5
2018/11/5
3、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更
180°经线
自然方向
时区 钟点 日期变更
日界线西侧 东十二区
相同
日界线东侧 西十二区
日期减一天
日期加一天
2007年1月1日9时20分
2007年3月1日5时08分
应用举例
2006年12月31日9时20分
2007年2月28日5时08分
2018/11/5
【思考】下列两种情况可能出现吗? 为什么? ①小张在一年内过了两个“五一”节。 ②孪生兄弟俩,弟弟比哥哥先一年 出生。 [解析] ①小张先在日界线西侧过节,然后 过日界线到东侧的西12区继续过节。 ②哥哥在东12区的新年元旦出生后, 弟弟则在西12区出生,此时当地仍是 旧年的12月31日。因此弟弟的生日是 前一年的 12月31日,而哥哥的生日是 2018/11/5
地方时、时区和区时

C. 12月30日12时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
3、地方时的换算 经度15°-----1小时 经度1° -----4分钟
4. 如何计算地方时? a.画数轴,计算经度差 “同减异加”:同是东(西)经,相减; 不同,则经度相加。 。 。
计算30 E 和 120 。 E; 。 120。 W 和 30。 W; 45 W 和 75 E的经度差
b.确定东西方向 c .公式: 某地地方时 = 已知经线的地方时 +(-)
新疆中小学 冬季作息时间:
(从10月1日到下年4月30)
上午:10:00——14:00
下午: 16:30——19:00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方时 ---地方时、时区、区时
1、定义:因经度而不同时刻。 即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 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 系统,称为地方时。 2、特点:(1)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2)地理位置越靠东的地方,地方时的值 越大,时间越早。
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地在东—加)
时区差:“同减异加”(两地同是东时区或同西时区—减)
3.世界各国使用区时的情况: 不同的国家根据自己本国的实际情况,不拘泥于理 论区时的规定,采取切实可行的计时办法。如:莫斯科 时间(东2区)、纽约时间(西5区)、印度采用半区时 (东5.5区)、朝鲜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用(东9区)的
2、区时 含义: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ຫໍສະໝຸດ 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
=时区数×15 ° 例:东8区、西9区的中央经线分别是? ※已知经度,求时区:
=某地的经度/15°(如除不尽,保留一位小数,四舍五入)
区时和地方时计算

(1)OP的经度为 ,22 ON的经度为 。 4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 日 时。
180
60E
北京时间为2008年3月1日的2点,此 时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 的 ( )
C
A. 一半 C. 四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三、晨昏线
1、晨昏线的判读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般规律是:纬线上的各点,顺着 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则此分界线为 晨线,反之为昏线。
3、与太阳光照图结合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 【例1】若地球正朝远日点方向运动,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9月24日3时20分 B.3月21日8时 C.3月22日3时20分 D.9月23日7时
晨线
160°E
【例2】 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 ) A. 22点 B. 10点 C. 18点 D. 12点
0点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O点的经线,是今天和昨 天的自然分界线,是由于昼夜的更替而引起的。
“今日”“昨日”的范围:
从0时经线向东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今天(新一天)的范围 从0时经线向西至国际日期变更线为昨天(旧一天)的范围 0点(24点)
昨天(旧 一天) 今天 (新一天)
180°
昨天(旧 一天)
东八区 东五区 西七区 时区号×15°
(3)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求法: 例如:0时区,东1区,东8区
(4)求时区数的范围: 时区数× 15° ± 7、5
(二)区时
(1)定义: 某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 区时,又叫标准时. 例如:东八区的区时就是120°E的地方时. (2)、基本规律: 时区相同,区时相同;时区不同,区时不同。 相临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且东早西晚(东大西小) 世界时: 0°经线的地方时、中时区的区时
地方时和区时(自制)

• 计算方法:在知道地方时和所在地的经度后,可以计算出所在的时区,进而得 到区时。例如,如果知道某地的地方时为12点,经度为120度E,则可以计算出 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八区,区时即为16点。
地方时和区时(自制)
目录
Contents
• 地方时的概念 • 区时的概念 •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 • 地方时和区时在生活中的应用 • 地方时和区时的历史发展
01 地方时的概念
定义
地方时是指在不同地 理位置上由于地球自 转导致的时间差异。
地方时是相对的,以 太阳高度最高时为正 午12点。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因此不同经度的地方 会有时间差异。
区时的起源和发展
区时的定义
区时是指根据经度划分的时区,同一时区内的时刻相同。
区时的起源
为了解决因经度不同导致的时间差异问题,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决 定以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作为起始经线,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的推广和发展
随着全球交通和通讯的不断发展,区时制度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成为现代时间计量 和标准化的重要基础。
划分依据
1
区时的划分依据是地球的自转和经度。地球自转 一周为360度,每小时自转15度,因此每小时的 经度范围是24度。
2
区时的划分通常以经度为依据,将全球划分为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覆盖15度的经度范围。
3
每个时区的中心经度是该时区的标准时间,而该 时区的标准时间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区时系统
地理地方时和区时该如何计算

地理地方时和区时该如何计算姓名:学校:专业:学号:地理地方时和区时该如何计算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1.地方时是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于是在同一时间,地球上各地的时刻不同。
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
计算公式为: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2.区时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故合为一个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两者还有什么拓展计算公式1.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1)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
即:度数大的在东。
(2)同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
即:度数大的在西。
(3)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如果和小于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如果和大于180°,则经度差=(360°—和),且东经在西,西经在东;如果和等于180,则亦东亦西。
时间的计算(地方时和区时)解读

例如:120°E的时区是 东八区 75°W的时区是 西五区 156°E的时区是 东十区 56°W的时区是 西四区
(2)已知时区数,推算中央经线和时区范围
⑴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⑵ 中央经线度数分别加减7.5°即为该时区 范围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 120°E
时区范围是 112.5°E~127.5°E 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 75°W
已知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地 方时是9点40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
75°W+(12-9:40) ÷4分/度
= 75°W +140分÷4分/度=75°W+35°
= 110°W
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 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
9时30分+(125°-115°)×4分 = 9时30分+40分=10时10分
A、2003年11月1日7时 B、2003年11月2日7时 C、2003年11月2日19时 D、2003年10月31日7时
起飞时A地时间
体育迷什么时候能看开幕式直播?( A )
A、7月28日4时12分 B、7月27日4时12分 C、7月27日12时12分 D、7月28日12时12分
我国某企业在伊斯兰堡(33.7N,73.1E)、利雅得 (24.6N,46.7E)、东京(35.7N,139.8E)、悉尼 (33.9S,151.2E)、底特律(42.4N,83.0W)和圣 保罗(23.95S,46.64W)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回答 1~2题。
一、地方时
注:
⑴ 东早西晚(同纬度地区)
太
⑵ 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
阳
经度15°——1小时;
地方时 区时 时区

2.东早西晚,东+西3.太阳直射经度地方时12:00
4.早多少?晚多少?
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
1.越向东越早,时刻越大。 2.太阳光直射的经线时刻为12点 3.同经同时
例1、甲地经度为1360E,乙地经度为1200E。若乙地 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时的时间。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三 地方时、区时、时区
一、地方时
1、产生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 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 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 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同一纬度地区,东边 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 要早,即“东早西晚”。
太 阳
光
2.概念:
B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 的时刻叫地方时
A
3.想一想,地方时有什么样 的特点?
东加西减
向西
向东
W 7.5°
0°
E 7.5°
180°
中 时 区
东 12 区
向西
西 12 区
向东
22.5ºW
7.5ºW
7.5ºE
22.5ºE 172 .5ºE
172 .5ºW
15ºW
0º
15ºE
180º
东 西 12 区 区
.... 西1区 ..
零时区
东1区
..... 12区 .
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 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24严格按照经度计算 的时刻,它能够准确的反映当地 太阳位置状况。 由于交通日益便利和地区间 的联系日益频繁,地方时不能满 足生产上的需要。使用地方时在 交通和通信等方面会造成许多不 便。
二.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1.时区的划分
地方时和区时

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
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地方时的判读: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
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
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时区和区时时区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
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
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
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区时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
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
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
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①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②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已知A地(40°N,116°E)某日太阳最高时,B地地 方时为13时30分,求B地的经度。
解: 时差=13:30-12:00 =1小时30分钟
经度差=1×15°+30°÷4 =22.5°
B地的经度= 116°E+22.5° =138.5°E
116°E
?
12:00 13:30
有关概念
时区:使用统一时间的跨度为15个经度的空间范围 区时:一个时区统一使用的时间,为该时区中央经线
37.5 °E
越向西,时间越晚
越向东,时间越早
邯郸县一中 安建淼
165°E
180°
东西十二区
165°W
东西 东十一区 十 十 西十一区
二二 区区
157.5°E 172.5°E 172.5°W 157.5°W
区时的有关计算
已知经度求时区序号
时区序号=经度数÷15°(四舍五入)
东经度则为东时区,西经度则为西时区
73°E位于东五区
北京时间21点正,求甲地(116°W)的地方时和所在时区的区时。
解法:求甲地地方时 ①地方时先求经度差 120°+116°=236°
②再算时差 (236°÷15°)小时=15余11°= 15 小时+ 11×4ˊ= 15小时44分钟
③求甲地的地方时
甲地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时差 = 21:00- 15: 44
135°E 11:35
第一步:算时差
73°E
?
时差=经度差×4′ =(135°-73°) × 4′= 248′= 4小时08分 或经度差=135°-73°= 62°= 60°+2°
时差= (60°÷15°)小时+2×4分钟= 4小时08分
第二步:算时间
所求地方时 = 已知地方时 - 时差 = 11:35-4:08 = 7:27
概念
据当地太阳高度变化而确定的时间,因经度而N不同
比较
东早西晚 东经度均比西经度早 东经度越大时间越早,西经度越小时间越早 早 --- 指早到、早过某个时间
计算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S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 时差(东“+”西“-”)
例1. 当135°E为12日11:35时,73°E为几点?
东西 东十一区 十二区 西十一区
图中虚线表示日界 线.沿图中①---⑥箭头所 示方向越过180°经线后, 哪些需改变日期?如何改变?
①:加一天 ②:减一天 ③:不变 ④:不变 ⑤:加一天 ⑥:减一天
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
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经线,这时其所在
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B )
180°– 从0时经线向西至 180°为旧的一 天
– 当180°为0时 时,全球只有一个 日期
– 当0°为0时时, 全球两个日期的范 围相等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旧日期,非阴影表示新日 期,求
(1)140°E区时和地方时 (2)北京地方时(北京116°E),和北京区时
150°W 0:00
0°
140°E
求甲地的区时 = 5:16
①求甲地的时区 116°÷15°=7余11
西八区
②求甲地的区时
甲地的区时=北京时间-时差 = 21:00- (8+8) =5:00
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几个小时?
180°
一艘客轮于五月
一日上午八点从东十 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 到达西十二区,日期 应改为 四月三十日 。 钟点为 上午八点 。
180°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C. 12月30日12时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
两个日期的划分
• 分界线
– 180°经线
• 空间界线
• 人为的
旧
• 固定的
– 0时经线
N
• 时间界线
新
• 自然的
• 变化的:不断西移 0时
• 两个日期的范围
– 从0时经线向东至 180°为新的一 天
东 十最 二早 区
“”
西 最十 晚二
区
“+”
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
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 简称“日界线”。
日界线的特点
两侧日期相差一天 ,西侧比东侧早一天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则加一天
实际采用的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
为什么日界 线和180°经线 不完全重合?
A、25日14点 C、26日14点
B、25日2点 D、26日2点
例: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图,回答:
1) A地的时间是( B)
A、12月22日2 时 B、12月23日 C、12月21日2 时 D、12月22日14时
2) 此时12月23日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 B)
A、一半
B、1/3
C、2/3
D、一半以上
答: 73°E为12 日7:27
例2.若A点(40°N,116°E)的地方时为某月2日8时20分, 求B点(23°S,40°W)的地方时。
经度差=116°+40° =156° =150°+ 6°
116°E 40°W
8:20
?
时差=(150°÷ 15°)小时+6×4分钟 =10小时24分钟
B点地方时=A点地方时-时差 =2日8:20-10:24 =1日32:20-10:24 =1日21:56
例: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 4~5题(01天津)
?
116°E
?
S
西十区 东九区 东八区
0:00
? ?
30°
0时
150°W
180°
图中中心点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 日,读图并回答:
(1) NA的经度为______,NB经度为______ ;
(2) 这时北京为3月______日_____时。
B
4、下图表示1月25日和26日的范围,图中箭头表示 地球自转方向,那么此时北京时间应为( )C
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的度数
中央经线度数=时区序号× 15°
东时区则为东经度,西时区则为西经度
已知时区求时差
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已知一地区时,求另一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
东“+”西“-”
例:求73°E 和135°E所在的时区
解: 135°÷15° =9
135°E位于东九区
73° ÷15° =4······13
上的地方时 东早西晚
时区的划分
理论上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区时的计算
时区的划分
30°W 15°W
0°
15°E
30°E
…… 西二区 西一区 零时区(中 东一区 东二区
……
时区)
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有什么规律?
37.5 °W 22.5°W
7.5 °W
7.5 °E
22.5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