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区旧城改造规划

合集下载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实施意见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实施意见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1.25•【字号】潍政办字〔2020〕114号•【施行日期】2020.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为深化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存量资源配置效率,有序推进我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意见》(鲁政办字〔2020〕 32号)要求,经2020年9月29日市政府第六十二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坚持全面调查、规划管控、分类开发、完善保障、动态管理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思路,强化政策引导,完善保障措施,因地制宜确定认定标准,充分运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入库管理、规划引导、分类开发,有效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内容(一)开展城镇低效用地调查。

综合运用第三次国土调查、不动产信息登记、“亩产效益”评价、工业用地绩效调查评估等成果,对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确定的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开展全面调查,摸清位置、面积、用途、容积率、投入产出水平、环境状况、基础设施配套水平等用地现状,查清土地权属关系,了解土地权利人意愿等信息。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含市属各开发区,下同)政府(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不再一一列出](二)合理确定开发范围。

城镇低效用地是指经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已确定为建设用地中的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建筑危旧的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权属清晰、不存在争议,不含闲置土地以及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历史遗留建设用地。

坊子区棚户区改造房屋征迁工作总结

坊子区棚户区改造房屋征迁工作总结

坊子区棚户区改造房屋征迁工作总结坊子区委、区政府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主抓手,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坊子区的“一号工程”,统筹全区、科学规划布局,全力加快全区棚户区改造。

2018年坊子区已完成徐家大路、东王、柳沟片区、辛冬片区等11个村整体搬迁、4424户全部拆除完毕,腾空土地3000余亩,2018年率先在全市完成整村清零,取得了棚改首季开门红。

形成了“新城区6村同拆,老城区8村连拆,柳沟片区3村共拆”棚户区改造房屋征迁热潮。

坊子区主要从统筹全区设计、因地制宜推进,党旗插一线、大兵团作战,真心换取真情、真挚为民服务,全面宣传发动、形成强大攻势,片区组团开发、产城融合发展等五个方面开展棚户区改造房屋征迁工作。

一、统筹全区设计,因地制宜推进。

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结合坊子区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合理规划征迁片区,不是一竿子打到,不是简单的拆了重建、推倒重来,而是以征迁为契机重塑坊子布局,为特色小镇打造、产业园区建设腾出发展空间,夯实新旧动能转换和城市建设基础。

一是科学布局。

从发展全局出发,加强顶层设计,统筹产业布局、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实施组团式开发,将全区划分为新城区、老城区、联动发展区和未开发区,策划打造10个城市发展大片区,形成城区东部集中发展新兴高端产业,南部集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部集中布局城市产业、总部经济、行政办公、商业综合体等业态的发展格局,不断促进城乡互动发展、新老城区融合发展,为城市和产业发展拉伸发展框架。

二是因地施策。

在具体拆迁工作中,坊子区上下行大片区、大兵团集中式作战,调集整个街道的精兵强将,投入到棚改工作中,在工作摆布上,各街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稳步助推棚改步伐。

凤凰街道2017年把8个村居作为“一盘棋”统筹推进,2018年将辛冬6个村作为一大片区来部署规划,运用“舆论造势、人员壮势,抛小引大、以大拖小,趁热打铁、压茬推进,片区联动、遥相呼应”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系统方法论,大片区统一调查摸底、梳理数据,片区内每个村庄拆迁压茬推进,间隔2-3天先后启动,用三天拆完一村的棚改速度强力带动其余村庄拆迁,最终取得了新城区棚改战役的重大胜利,书写了“六村同拆、九天清零”的凤凰棚改传奇。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31•【字号】鲁政字〔2023〕193号•【施行日期】2023.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鲁政字〔2023〕193号潍坊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请批复〈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潍政呈〔2023〕25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潍坊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潍坊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73.9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73.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114.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96.71平方千米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7.02亿立方米;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46.86%。

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潍坊旧城改造实施方案

潍坊旧城改造实施方案

潍坊旧城改造实施方案
潍坊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潍坊旧城区的老旧、拥挤、混乱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障碍。

因此,为了改善潍坊旧城区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旧城改造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首先,针对潍坊旧城区的老旧建筑问题,应该进行适度拆除和修缮。

对于那些年久失修、危及安全的老旧建筑,应该及时进行拆除重建,以确保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对于那些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老建筑,则应该进行修缮和保护,让其焕发新的生机。

其次,潍坊旧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也亟待解决。

应该加大对旧城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扩建道路,提升交通运输能力,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同时,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另外,潍坊旧城区的环境卫生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应该加大对旧城区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改善污水处理设施,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

只有通过全面的环境整治,才能让潍坊旧城区焕发出崭新的面貌。

此外,为了提升潍坊旧城区的文化氛围,应该加大对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修建公共文化设施,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观,让潍坊旧城区成为文化名城。

总的来说,潍坊旧城改造实施方案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旧城区的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品质。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才能让潍坊旧城区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城市的新亮点。

潍坊城区261个小区要改造

潍坊城区261个小区要改造

潍坊城区261个小区要改造作者:吴琼来源:《走向世界》2022年第05期日前,潍坊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情况,并公布了2022年改造计划。

去年,该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项目66个、508个小区,截至11月底,已全部完工,进度居全省第一,6.1萬户居民迎来新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百姓安居,事关现代化品质城市建设。

潍坊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两轮征询法”,改什么、怎么改,由群众说了算。

去年共发放居民意见征询表8.3万余份,入户走访调查7.1万户,根据群众意愿自下而上、以需定改,“一小区一策”确定改造内容。

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逐步健全,老旧小区实现“旧貌换新颜”。

老旧小区“三分建、七分管”,潍坊市坚持建管结合,创新建立后续管理专项基金,以“红色物业”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推行“党建+网格+物业”工作模式,全市成立社区物业公司167家,建立“好管家”党支部579个,组建“红小二”服务队1.9万余人,对“三无”小区兜底管理,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老旧小区的安全无保障、环境脏乱差、公共服务不健全等顽疾,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2022年,山东省共确定196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含3889个小区,涉及居民67.13万户。

潍坊市2022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项目57个,含519个小区、72050户居民、改造面积622.53万平方米,涉及12个县市区。

其中,中心城区22个项目、261个小区、43353户、365.08万平方米,县市35个项目、258个小区、28697户、257.45万平方米。

目前,该市各县市区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及立项工作,计划4月底前开工建设,12月份竣工。

市住建局将组织各县市区及街道社区,重点开展好民意征询和入户调查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共同参与老旧小区方案设计,确定改造内容、出资方式及物业管理模式,做好改造方案公示工作,真正做到“以民意为导向”,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潍坊土地整治规划

潍坊土地整治规划

潍坊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文本潍坊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二月目录前 言 (1)第一章 背景与形势 (2)第一节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 (2)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3)第三节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 (5)第四节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第二章 规划原则和目标 (11)第一节指导思想 (11)第二节规划原则 (11)第三节规划目标 (12)第三章 土地整治潜力 (14)第一节土地整治潜力汇总 (14)第二节土地整治潜力分级 (15)第四章 土地整治区域安排 (21)第一节推进全域土地整治 (21)第二节土地整治综合分区 (21)第三节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 (23)第五章 土地整治任务安排 (25)第一节大力开展农用地整理 (25)第二节稳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27)第三节积极推进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再开发 (30)第四节积极开展土地复垦 (31)第五节适度开发未利用地 (33)第六章 重点区域与重点项目 (36)第一节科学划定重点区域 (36)第二节合理确定重点项目 (38)第七章 投资和效益 (40)第一节资金供需 (40)第二节效益分析 (41)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43)第一节指标体系的构建 (43)第二节方案环境影响比选 (43)第三节负面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4)第九章 实施保障措施 (46)第一节严格执行土地整治规划 (46)第二节强化土地整治制度建设 (46)第三节强化土地整治机制创新 (47)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基础建设 (48)附表 (50)附图 (65)前言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68号)等相关文件要求,依据《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5-2020年)》和《山东省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分解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充耕地等指标,遵循《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等相关规划的要求,开展潍坊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

关于暂停办理坊城街道高家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范围内

关于暂停办理坊城街道高家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范围内

关于暂停办理坊城街道高家村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
征收范围内相关手续的通知
坊子区规划分局、坊子区国土资源分局、坊子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坊子区房管中心、坊子区发展和改革局、坊子区公安分局、坊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房子区城管执法大队:
经坊子区人民政府批准确定坊城街道高家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范围:北海路以西、潍胶路两侧的高家村居民点用地范围内。

依照《潍坊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请贵单位暂停办理上述征收范围内下列有关事项,暂停期限为2017年2月4日至2018年2月3日。

一、新建、扩建、改建房屋;
二、改变房屋、土地用途;
三、房屋析产、租赁;
四、迁入户口或者分户(因婚姻、出生、回国、大中专生毕业、军人退伍转业、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等原因迁入的除外);
五、以被征收房屋为注册地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六、其他不当增加补偿利益的行为。

特此通知。

坊子区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办公室 2017年2月4日。

潍坊城中村改造

潍坊城中村改造
开发的。
后姚家坊,是潍城区第一个按照两个“83”改造的城中村。2004年改造前,村集体资产是个负数(外欠款380万元)。改造后,村委从“第二个83”中拿出一部分土地进行商业开发,项目还在进行中,集体资产就蹿升到3800多万元。
和后姚家坊村同属潍城区的北关村,城中村改造改出来集体资产更大:两个专业批发市场,一个卖建筑材料,一个卖装饰材料。同时建起的营业面积2.3万平方米的商业用房租给了佳乐家、万家福两大超市。集体资产按成本价也高达2个亿以上,年收益七八百万元。过几年城中村改造全部完成,集体名下的商业地产面积可达7万平方米,总资产少说也得四五个亿!
然而,潍坊宁肯在市场上“找米下锅”,也不打城中村改造的主意。面向开发商的“招、拍、挂”形成的巨额资金流,政府不“眼红”,不“截留”,除了法定的3%的土地出让金,资金统统回流到城中村改造项目。用财政部门的话说,这叫:从城中村来,到城中村去!
第一个“83”,让各城中村手中有足够的居民安置土地,为“新市民”建设高标准的楼房。潍坊的城中村改造后,每个搬迁户平均两套楼房,有的村甚至达到四、五套。
集体资产膨胀,村民福利立马水涨船高。翻开后姚家坊改造后的居民福利开支表:老年人的福利开支,2005年到2007年为4356元;2008到2010年,增加到6000元,增加了37.7%。今年多少还没有确定,更上一层楼当无悬念。
城中村改造以后,过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没了,变成了一幢幢宿舍楼、写字楼、商厦、宾馆、高档市 ⑸桃得磐贰9芎糜没钫獗始遄什畲笙薅鹊厥迪直V翟鲋担拍苋霉サ拇迕裣衷诘男率忻穸松“打不碎、抢不走”的“金饭碗”。
正因为如此,当许多城市的城中村改造,还是政府推着城中村走的时候,潍坊倒过来了!城中村推着政府走。最典型的还是上边多次提到的奎文区中上虞河村,前一段确定进行第二期城中村改造,计划拿出一周时间,为居民(村民)办理相关手续。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四点多钟,急不可待的居民,就把工作人员从梦中唤醒,仅用了一个上午,所有手续全部办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坊子区旧城改造规划坊子区旧城改造规划(吉安小区、长宁小区)目录一、现状概况二、规划依据三、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四、规划布局1、规划布局形态2、住宅布局3、公建布局4、道路组织5、环境设计五、竖向综合及市政设施规划六、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2一、现状概况长宁小区、吉安小区位于坊子旧城区中心,原火车站以南。

吉安小区规划范围东至南洋街、西至文化街,北至一马路,南至五马路,规划总面积为21.49ha。

长宁小区东至吉安路,西至建材街,南至山东黄金物资公司,北至六马路,规划面积为14.06ha。

由于历史原因,两小区现状住房大都比较破旧,建筑物建设质量差,多为砖瓦平房,少数为二层四层楼房。

道路狭窄,布局杂乱,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市政设施配套不全,居民的居住环境较差。

绿地及公建项目处于空白状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差这些不但制约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而且给旧城区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改造区内地形比较平坦,相对高差约1米左右。

随着坊子区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旧区改造已势在必行。

二、规划依据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第14号)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3、《潍坊市城市分区规划》(坊子区部分)4、潍坊市各项城市专项、专业规划35、规划管理部门和坊子区政府的有关规定及意见6、现状有关基础资料三、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1、注重操作性和实施性的原则。

规划中充分结合旧城改造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片实施,以减少实施的难度。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居民的行为心理和行为轨迹,在总体布局、道路组织、公共配套设施的安排等方面,一切以“人”为中心,尽量为居民创造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3、以“环境”为主,软硬件兼顾的原则。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既要搞好住宅建设,同时也要搞好环境建设。

规划中特别强调了建筑造型、环境绿化、雕塑小品等一系列城市文化要素,力求创造一个现代化生态花园小区。

4、远近结合、留有余地的原则。

对小区交通停车、环境配套以及单体内部结构等方面既考虑近期建设,又要为长远发展留有充分余地。

5、坚持地方性、可识别性的原则,创造具有地方特4性和识别性鲜明的小区形象,小区内部每个组团采用不同色彩和造型,以增强小区的可识别性。

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一个旧城改造小区,经济效益也是规划中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整体上保证科学合理,尽量降低成本、提高小区居住环境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小区的容积率,使三大效益较好地结合起来。

四、规划布局(一)吉安小区根据小区的用地现状和坊子区分区规划,考虑到三马路、吉安路、安丘路必须予以保留且满足相应的道路宽度,必须地将小区分成网状结构布局,同时考虑到规划的可操作性,将整个小区划分为八个部分,即一个中心绿地和七个居住组团。

其中专门设一低层组团作为老年居住区。

小区中心绿地位于七个住宅组团的中心,一方面方便居民的活动,另一方面,作为小区的公共客厅和空气清新的绿肺,对整个小区的环境极为有利。

住宅布局主要采用条式住宅,利用几栋住宅共同组合成邻里群的形式,既符合当地居民的居住习惯,又有利于5居民之间的互相交流。

在住宅的单体设计中,除老年居住区组团为3-4层以外,其余都是五层,并且底层为半地下室,顶层为坡屋顶形式,以提高整个小区的景观效果。

住宅选型采用了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层次居民的需要。

其中建筑面积为65M2左右的占60%,80M2左右的占30%,100M2以上的占10%。

小区设计时,物业管理的概念提前介入设计中,小区中设置统一的物业管理中心,对整个小区实行统一的管理。

其中包括保安、传达、收发等功能。

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尽量做到配套齐全、位置适中。

小区的物业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幼托结合中心绿地布置。

小学基本保留了原有的三马路小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为标准小学。

在小区的东北部布置一小型农贸市场,主要服务于本小区。

另外,把既能对内服务,又能对外服务的储蓄、邮电、医疗卫生等沿三马路进行布置。

沿三马路两侧是整个小区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地段,因此,主要布置了商业和办公设施。

按照分区规划,在小区东南部设一消防站,为整个坊子区服务。

小区道路主要依据坊子区分区规划组织布局,并根据6分级设置的原则,形成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和宅前小路三级道路系统,其中三马路、吉安路、安丘路作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30M、25M,16M。

小区级道路为15M,组团级道路为5—7M,宅前路为3M。

为适应小汽车逐步进入家庭的发展趋势,小区的交通组织力求符合人流车行的轨迹,尽量做到人车分流,以创造符合居住行为的动态交通环境。

小汽车停车位,按每户25%个泊位计算,利用多种方式解决停车问题,以达到节省用地和方便出行,同时尽量减少机动车辆对居民的干扰,停车方式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形式:(1)利用中心绿地和组团绿地的地下空间,设置集中停车场所,小区根据需要分期实施,并且可与人防工程相互结合。

(2)路面局部拓宽,设凹入式停车湾。

(3)利用住宅的消极空间,设地面临时停车场。

自行车与摩托车停车依靠住宅之间的自行车棚和半地下室停车。

小区规划采用“整体环境设计”的手法,确定基本色调为蓝天、白云、绿草坪、淡墙和红坡屋顶。

利用中心绿地、7组团绿地、行道树等共同构成小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面”主要指小区的中心绿地,其中通过绿化、硬地、水面以及雕塑小品等形成整个小区的公共活动中心。

每个组团的中心部分分别设置适当规模的小片“点”状绿地,供组团中居民休憩、交通。

同时,规划中还注重对院落中小环境的创造,在宅前屋后布置了大量的小品设施,如座凳、亭架及儿童游戏场,对于沿城市道路的住宅部分后退红线7米以上,可种植一些观赏性的树木或乔木,以减少道路上的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二)长宁小区规划中充分利用长宁小区的现状条件。

由于在小区西北部现状为一农贸市场(板桥市场),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意见,将现状市场进行扩大,形成一大型综合性的区级农贸市场,用地面积为2.14ha。

在道路组织上,把由长宁街通往板桥市场的道路予以保留,使其成为一条小区路,并一直向南延伸到城市主干道上,其中位于长宁街与七马路之间的部分规划为步行商业街。

在七马路以南,小区路的西边,布置整个小区的中心绿地,住宅布局采用条式行列形式,由于七马路以南,大部分为地下采空区,考虑到8地面荷载的影响,住宅以四层为主。

公共服务设施主要结合中心绿地和沿街布置。

考虑到沿七马路现状为一条比较繁华的商业街,规划中予以保留,沿街主要布置商业用房,形成一条步行商业街。

小区中道路按分级设置的原则,形成小区、组团和宅前三级路网系统。

停车场除在小区中心绿地和住宅消极空间布置以外,还在市场北部设置一集中停车场,以满足市场停车的要求。

人防工程可于中心绿地下的地下车库相互结合,平时地下车库用于停车,战时用于人防。

五、竖向及市政设施规划1、竖向规划根据现状地形图上高程及实测的高程点进行规划,旧城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力求达到挖填方平衡。

道路路面坡度在3‰—20‰之间。

2、市政设施规划市政配套设施有变电站3处,其中长宁小区一个,吉安小区两个;煤气调压站两小区各一个;集中供热站两小区各一个。

两个小区管线综合规划有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天然气管、电力线、供热、电讯电缆共计七种。

两9小区市政设施规划同城区各项专业规划相协调。

给水管从长宁街西部引入,主干管管径为φ200,经调查供水量能满足两小区供水需求。

排水体制采取雨污分流制,分片收集后排入在一马路规划的截污干管和雨水总管,然后由东西两个排水口排出。

天然气管管径为φ200,长宁小区从六马路西部引入,吉安小区由三马路西部引入,接入两小区的天然气调压站,调压后通过管道向居民供气。

电力电讯由长宁街引入两小区。

电力线先接两小区变电站,进行变电后供小区居民使用。

供热由两小区集中供热站供给,近期供热采用燃煤方式。

远期采用燃油方式。

10吉安小区用地平衡表编号项目规模(ha)%人均面积(M2/人)1 规划总用地21.49 100 36.24其中:市级公建用地3.625 16.86 6.11 市级道路用地4.493 20.9 7.58 2 居住小区用地16.677 78.78 28.13住宅用地8.376 39.14 14.13 公建用地4.135 19.24 6.97 道路用地1.906 8.87 3.22 公共绿地2.26 10.54 3.82 3 其他用地0.32 1.49 0.54吉安小区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 居住户数户16942 居住总人数人59293总建筑面积万M214.8872 A住宅建筑面积万M210.884 B配套公建面积万M20.5 C市级公建面积万M23.50324 多层建筑比例% 975 高(低)层建筑比例% 36 人口毛密度人/公顷4547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万M24548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万M2/公顷1.39 住宅平均层数层4.210 容积率0.911 绿地率% 3812 日照间距1.5~1.6长宁小区用地平衡表编号项目规模(ha)%人均面积(M2/人)1 规划总用地14.06 100 53.705其中:市级公建用地 2.975 21.16 11.36 市级道路用地 1.58 11.24 5.9 2 居住小区用地10.256 72.94 39.17住宅用地 3.726 26.5 14.23 公建用地 3.5 24.91 13.369道路用地 1.83 13 6.99 公共绿地 1.2 8.53 4.59 3 其他用地 2.224 15.82 8.5长宁小区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 居住户数户7482 居住人数人26183总建筑面积万M210.4779 A住宅建筑面积万M2 6.21 B配套公建面积万M2 1.0679C市级公建面积万M2 3.24 多层建筑比例% 97.355 高(低)层建筑比例% 2.656 人口毛密度% 3597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万M2/公顷0.6058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万M2/公顷 1.6679 住宅平均层数层 4.5410 容积率 1.0211 日照间距 1.5~1.612 绿地率% 3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