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继电器的作用及功能原理
时间继电器百科

时间继电器百科时间继电器是一种电气元件,用于在电路中实现特定的时间控制功能。
它根据预设的时间参数,在一段时间内打开或关闭电路。
时间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等。
本篇文章将对时间继电器的原理、分类、工作方式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时间继电器的原理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吸合和断开的机制。
它由电磁铁、弹簧、触点等组成。
当电流通过继电器的线圈时,电磁铁会吸引触点,使其产生闭合或断开的动作,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
时间继电器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内部还有一个计时机构,通过调节计时机构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时间范围内的控制。
二、时间继电器的分类根据时间继电器的功能和使用场景,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时间继电器分类:1. 定时继电器:按照设定的时间延时后执行操作,如定时关闭灯光、定时启动设备等。
2. 循环继电器:设定一个循环周期,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循环开关电路,如循环定时喷水器、循环定时排风扇等。
3. 脉冲继电器:以脉冲信号的形式控制电路的通断,如定时闪烁灯光、定时触发报警器等。
4. 特殊功能继电器:具有特殊的时间控制功能,如时间延迟启动、时间延迟断开、时间段切换等。
三、时间继电器的工作方式时间继电器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单触点继电器和多触点继电器。
1. 单触点继电器:只有一个触点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
它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等特点,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时间控制场景。
2. 多触点继电器:具有多个触点,可以同时控制多个电路的通断。
它适用于一些复杂的时间控制场景,能够实现更多样化的功能。
四、时间继电器的应用时间继电器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自动化中,时间继电器常用于定时启动和停止设备,控制生产线的生产流程,以及定时检测和清洗设备等。
在电力系统中,时间继电器用于定时控制开关操作,实现对电流、电压等参数的监测和保护。
在交通信号控制中,时间继电器用于定时控制红绿灯的切换,确保交通流畅和交通安全。
时间继电器的用法

时间继电器的用法时间继电器是一种能够控制电路中电器装置运行时间的装置,它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内控制电器的启动和停止。
时间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力系统、安防系统以及家用电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时间继电器的原理、用途、安装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时间继电器。
一、时间继电器的原理时间继电器是依靠一组特殊的电子电路和计时装置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控制。
其原理是利用控制电源和计时装置来控制开关触点的通断,从而实现对电器设备的启动和停止。
时间继电器通常由计时模块、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组成,计时模块负责设定时间参数,控制模块负责根据时间参数控制开关状态,输出模块则负责驱动被控制的电器设备。
二、时间继电器的用途1. 工业控制: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上,时间继电器可以用来控制设备的启动和停止时间,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2. 电力系统:时间继电器可以用来控制电力系统中的开关设备,如定时开关、定时报警等功能。
3. 安防系统:在安防监控系统中,时间继电器可以用来控制摄像头、警报器等设备的启动和停止,定时录像、定时报警等功能。
4. 家用电器:一些家用电器如洗衣机、烘干机等也会配备时间继电器,以实现定时启动和停止的功能。
三、时间继电器的安装方法1. 首先确定时间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参数,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
2. 将时间继电器的控制电路与被控制设备的电路连接,通常需要连接控制电源、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等线路。
3. 对时间继电器进行电源接线和调试,设置相应的参数,确认工作正常后进行固定安装。
四、时间继电器的注意事项1. 在安装和使用时间继电器时,需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
2. 定期对时间继电器进行维护检查,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3. 如果时间继电器工作异常或有故障现象,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寻求专业人士进行维修。
在使用时间继电器时,用户应了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合理设置工作参数,正确安装,并根据需要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时间继电器的正常运行,为各项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时间控制。
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作者:————————————————————————————————日期: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在交流电路中常采用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它是利用空气通过小孔节流的原理来获得延时动作的。
它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点三部分组成。
时间继电器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类型。
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范围大(有0.4~60s和0.4~180s 两种) ,它结构简单,但准确度较低。
当线圈通电(电压规格有ac380v、ac220v或dc220v、dc24v等)时,衔铁及托板被铁心吸引而瞬时下移,使瞬时动作触点接通或断开。
但是活塞杆和杠杆不能同时跟着衔铁一起下落,因为活塞杆的上端连着气室中的橡皮膜,当活塞杆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时,橡皮膜随之向下凹, 上面空气室的空气变得稀薄而使活塞杆受到阻尼作用而缓慢下降。
经过一定时间,活塞杆下降到一定位置,便通过杠杆推动延时触点动作,使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
从线圈通电到延时触点完成动作,这段时间就是继电器的延时时间。
延时时间的长短可以用螺钉调节空气室进气孔的大小来改变。
吸引线圈断电后,继电器依靠恢复弹簧的作用而复原。
空气经出气孔被迅速排出。
时间继电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必须按接线端子图正确接线、核对继电器额定电压与将接的电源电压是否相符,直流型注意电源极性。
2.对于晶体管时间继电器,延时刻度不表示实际延时值,仅供调整参考。
若需精确的延时值,需在使用时先核对延时数值。
3.JS7-A时间继电器由于无刻度,故不能准确地调整延时时间,同时气室的进排气孔也有可能被尘埃堵住而影响延时的准确性,应经常清除灰尘及油污。
4.JS7- 1A, JS7-2A系列时间继电器只要将电磁线圈部分转动180°即可将通电延时改为断电延时方式。
5.JS11-系列通电延时继电器,必须在分断离合器电磁铁线圈电源时才能调节延时值;而JS11一口2系列断电延时继电器,必须在接通离合器电磁铁线圈电源时才能调节延时值。
kt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

一、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 常闭式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常闭式时间继电器由计时器和常闭式继电器两个部分组成。
计时器部分通常由电子电路或机械装置组成,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设定时间。
当计时器的累计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时,计时器部分会触发常闭式继电器,将控制器输出连接到常开接点,关闭控制电路并触发执行电路,以控制电器的开关状态。
2. 常开式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常开式时间继电器是常闭式时间继电器的反向器件。
常开式时间继电器由计时器和常开接点组成。
当开始时间计数后,计时器累计时间增加,当时间累积到设定时间,计时器就会触发常开接点,使执行电路断开。
二、时间继电器的作用
1. 延时控制
时间继电器可以在启动电气设备时提供延时控制,以避免电动机过载并加强电动机的保护。
在电气连接的过程中,时间继电器可以推迟控制的启动时间,当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止控制器将被触发来停止该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时间继电器在电气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时间测量
时间继电器还可以用来进行较长时间间隔测量,比如在工业自动化和机器控制系统中。
它可以控制机器的过程和周期运行,同时可以控制高速运转的轮胎和传送带。
3. 实现多个控制任务
时间继电器还可以同时执行多个控制任务,例如,炉温监控,天气监控和温度监
控系统中的实时操作。
由于时间继电器具有多路功能,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信号,在自动化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时间继电器原理

时间继电器原理时间继电器是一种电器装置,用来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动作时间。
它通过输入一个电压信号,经过内部的电路和机械结构加工,产生一个预设的持续时间信号,然后输出给外部负载。
时间继电器的原理是基于电磁铁和机械结构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时间继电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电磁铁、触点、电容器、电阻器以及机械结构。
电磁铁是时间继电器的核心部分之一,它由铁芯、线圈等组成。
当通电时,电流通过线圈产生一个磁场,使得铁芯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
电磁铁的运动通过机械结构来实现开关的动作。
触点是另一个关键部分,它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起到电流导通和断开的作用。
时间继电器的触点通常是由单刀单掷或者双刀双掷的类型。
触点在通电时闭合,断电时打开,来控制电路中负载的开关动作。
电容器和电阻器是用来控制电流和电压变化的元件。
电容器的作用是存储电荷,并且可以释放电荷。
电阻器是用来限制电流通过,控制电路中电压的变化。
这两个元件可以通过改变其数值和连接方式来调节时间继电器的时间延迟。
机械结构是时间继电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电磁铁和触点,并将电磁铁的运动转化为触点的动作。
机械结构通常由钢片、弹簧等构成,通过弹性力来实现闭合和断开触点的动作。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电源输入信号:当电源输入信号到达时间继电器时,电流经过线圈,产生磁场。
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大小成正比。
2. 磁力产生: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场,磁场与铁芯相互作用,产生磁力。
磁力的大小与线圈中的电流和铁芯的特性有关。
3. 运动控制:磁力作用于铁芯,使其受到推拉力,进而带动机械结构的运动。
机械结构通过弹性力控制触点的闭合和断开动作。
4. 触点动作:当机械结构运动到一定程度时,触点会闭合或者断开。
触点闭合时,电流可以通过,负载得到通电,负载工作。
触点断开时,电流被断开,负载停止工作。
5. 时间延迟:时间继电器的延迟时间取决于电容器和电阻器的数值和连接方式。
通过调节电容器和电阻器的数值,可以改变时间继电器的延迟时间。
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时间继电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路中的时间参数的电器元件。
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电路的通断状态,从而实现对电路的定时控制。
时间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家用电器控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其内部的定时装置。
当电路中施加电压时,定时装置开始计时,当计时器达到设定时间后,时间继电器会切换电路的状态。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类型。
机械式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弹簧的张紧和释放。
当电路中通电时,弹簧被张紧,计时装置开始计时。
当计时器达到设定时间后,弹簧释放,触发开关切换电路状态。
机械式时间继电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定时控制场合。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内部的电子元件来实现定时控制。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通常采用集成电路来实现计时功能,通过内部的时钟电路和计数器来实现定时功能。
当计时器达到设定时间后,电子式时间继电器会触发开关切换电路状态。
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的优点是精度高、可调节范围大,适用于对时间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使其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生产线上,时间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机器设备的启停时间,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定时控制。
另外,在家用电器控制领域,时间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关时间,实现对家电的定时控制。
除了在工业和家用领域的应用外,时间继电器还广泛应用于交通信号灯、电梯控制、空调控制等领域。
在交通信号灯中,时间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红绿灯的切换时间,从而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定时控制。
在电梯控制中,时间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电梯的开关时间,实现对电梯的定时控制。
在空调控制中,时间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空调的开关时间,实现对空调的定时控制。
总之,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家用电器控制等领域的电器元件。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内部的定时装置,通过控制电路的通断状态来实现定时控制。
时间继电器的原理

时间继电器的原理时间继电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路开关的电器元件,它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自动开关操作,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等领域。
时间继电器的原理是基于电磁吸合原理和定时控制原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时间继电器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时间继电器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电磁吸合原理和定时控制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电磁吸合原理。
时间继电器内部包含一个电磁线圈,当通入电流时,电磁线圈会产生磁场,吸引铁芯使触点闭合,从而实现电路的导通。
当电流断开时,磁场消失,触点恢复原位,电路断开。
这种通过电磁力控制触点开关的原理,是时间继电器实现定时控制的基础。
其次,定时控制原理是时间继电器的核心。
时间继电器内部设有定时装置,可以通过调节定时装置的参数来实现设定的时间延迟。
当电流通入时间继电器时,定时装置开始计时,当计时器达到设定时间时,触发器被激活,电磁线圈产生磁场,触点闭合,实现电路的导通。
而在设定时间结束后,触发器失效,电磁线圈磁场消失,触点恢复原位,电路断开。
通过定时控制原理,时间继电器可以实现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自动开关操作。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当电流通入时间继电器时,定时装置开始计时,直到达到设定的时间延迟,触发器被激活,电磁线圈产生磁场,触点闭合,实现电路的导通;而在设定时间结束后,触发器失效,电磁线圈磁场消失,触点恢复原位,电路断开。
这样,时间继电器就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自动开关操作。
总的来说,时间继电器的原理是基于电磁吸合原理和定时控制原理,通过电磁力控制触点开关,并通过定时装置实现设定的时间延迟,从而实现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自动开关操作。
这种原理使得时间继电器在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时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机械传动和电磁力的电气元件,用于控制电路中的时间延时。
它工作的原理如下:
1. 结构组成:时间继电器一般由电磁铁、触点系统、时间调整装置和外壳等部分组成。
2. 电磁铁原理:时间继电器中的电磁铁采用电磁线圈与铁芯相互作用的方式工作。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会吸引铁芯,使其移动。
3. 触点系统:时间继电器中的触点系统通过机械传动和电磁力来实现时间延时功能。
触点一般由正常触点和延时触点组成。
正常触点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动作,延时触点用于控制延时结束后的其他动作。
4. 时间调整装置:时间继电器中一般设有时间调整装置,可根据需要调整时间延时的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时间延时的范围和调整精度是由时间继电器的设计和制造决定的。
5. 工作原理:当时间继电器通电时,电磁铁激励,吸引铁芯移动,触点动作。
此时,延时触点处于动作位置,保持连通状态,而正常触点处于断开状态。
当电流断开时,电磁铁解除激励,铁芯回归原位,触点恢复到初始状态。
6. 使用方法:时间继电器接入电路后,根据需要设置时间延时长度。
通常情况下,时间继电器用于定时控制电器设备的启动
和停止,以及在电路中实现各种时间延时操作。
综上所述,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电磁铁的吸引和释放,通过触点系统的机械传动和电磁力来实现时间延时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继电器的作用及功能原理2011年11月04日11:30?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秩名?我要评论(0)时间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在较低的电压或较小电流的电路上,用来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电路的电气元件,也许可以这样说:用来控制较高电压或较大功率的电路的电动开关:给继电器工作线圈一个控制电流,继电器就吸合,对应的触点就接通或断开。
在供电电路中,继电器也被称为接触器。
关键字:时间继电器,继电器从驱动时间继电器工作的电源要求(驱动线包工作电压)来分,一般继电器分交流继电器与直流继电器,分别用于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另外,依据其工作电压的高低,有6、9、12、24、36、110、220、380等不同的工作电压,使用于不同的控制电路上。
时间继电器另一个区分点是它的触点(执行接通或断开被控制电路的开关),分别有常开、常闭、转换的区别,另外还有触点多少的区别,可以控制多大的工作电压及电流(即触点允许控制的功率)的区别,供不同用途选用;另外特殊触点还有带自锁(动作后即使控制电压消失,触点自己保持失去控制时的状态),带延时吸合或延时释放功能等种类,供特殊情况下使用。
1.时间继电器当吸引线圈通电或断电后其触点经过一定延时再动作的继电器。
(1)结构(图2-3)(2)时间继电器的符号(图2-4)(3)时间继电器认识类型认识:电磁式、空气阻尼式、电动式、电子式①直流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用于直流电气控制电路中,只能直流断电延时动作。
优点: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寿命长;缺点:延时时间短。
②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利用空气阻尼作用获得延时。
分:通电延时、断电延时两种。
③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分R-C式晶体管和数字式时间继电器。
优点:延时范围宽、精度高、体积小、工作可靠。
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以RC电路电容充电时电容器上的电压逐步上升的原理为基础。
电路有单结晶体管电路和场效应管电路两种。
分类:断电延时、通电延时、带瞬动触点延时三种。
结构认识: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组成认识: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工作触点动作原理分析: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通电延时型)当线圈1通电后,衔铁3吸合,微动开关16受压其触点动作无延时,活塞杆6在塔形弹簧8的作用下,带动活塞12及橡皮膜10向上移动,但由于橡皮膜下方气室的空气稀薄,形成负压,因此活塞杆6只能缓慢地向上移动,其移动的速度视进气孔的大小而定,可通过调节螺杆13进行调整。
经过一定的延时后,活塞杆才能移动到最上端。
这时通过杠杆7压动微动开关15,使其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起到通电延时作用。
当线圈1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3在反力弹簧4的作用下释放,并通过活塞杆6将活塞12推向下端,这时橡皮膜10下方气室内的空气通过橡皮膜10、弱弹簧9和活塞12肩部所形成的单向阀,迅速地从橡皮膜上方的气室缝隙中排掉,微动开关15、16能迅速复位,无延时。
总结:时间继电器的触点动作情况通电延时型——当吸引线圈通电后,其瞬动触点立即动作;其延时触点经过一定延时再动作。
当吸引线圈断电后,所有触点立即复位。
断电延时型——当吸引线圈通电后,所有触点立即动作。
当吸引线圈断电后,其瞬动触点立即复位;其延时触点经过一定延时再复位。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产品展示(19张)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继电器一般有两股电路,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
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1]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磁簧继电器磁簧继电器是以线圈产生磁场将磁簧管作动之继电器,为一种线圈传感装置。
因此磁簧继电器之特征、小型尺寸、轻量、反应速度快、短跳动时间等特性。
当整块铁磁金属或者其它导磁物质与之靠近的时候,发生动作,开通或者闭合电路。
由永久磁铁和干簧管组成。
永久磁铁、干簧管固定在一个不导磁也不带有磁性的支架上。
以永久磁铁的南北极的连线为轴线,这个轴线应该与干簧管的轴线重合或者基本重合。
由远及近的调整永久磁铁与干簧管之间的距离,当干簧管刚好发生动作(对于常开的干簧管,变为闭合;对于常闭的干簧管,变为断开)时,将磁铁的位置固定下来。
这时,当有整块导磁材料,例如铁板同时靠近磁铁和干簧管时,干簧管会再次发生动作,恢复到没有磁场作用时的状态;当该铁板离开时,干簧管即发生相反方向的动作。
磁簧继电器结构坚固,触点为密封状态,耐用性高,可以作为机械设备的位置限制开关,也可以用以探测铁制门、窗等是否在指定位置。
光继电器光继电器为AC/DC并用的半导体继电器,指发光器件和受光器件一体化的器件。
输入侧和输出侧电气性绝缘,但信号可以通过光信号传输。
其特点为寿命为半永久性、微小电流驱动信号、高阻抗绝缘耐压、超小型、光传输、无接点…等。
主要应用于量测设备、通信设备、保全设备、医疗设备…等。
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或机械原理实现延时控制的控制电器。
它的种类很多,有空气阻尼型、电动型和电子型等。
在交流电路中常采用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它是利用空气通过小孔节流的原理来获得延时动作的。
它由电磁系统、延时机构和触点三部分组成。
时间继电器可分为通电延时型和断电延时型两种类型。
空气阻尼型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范围大(有0.4~60s和0.4~180s两种) ,它结构简单,但准确度较低。
当线圈通电(电压规格有ac380v、ac220v或dc220v、dc24v等)时,衔铁及托板被铁心吸引而瞬时下移,使瞬时动作触点接通或断开。
但是活塞杆和杠杆不能同时跟着衔铁一起下落,因为活塞杆的上端连着气室中的橡皮膜,当活塞杆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向下运动时,橡皮膜随之向下凹,上面空气室的空气变得稀薄而使活塞杆受到阻尼作用而缓慢下降。
经过一定时间,活塞杆下降到一定位置,便通过杠杆推动延时触点动作,使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
从线圈通电到延时触点完成动作,这段时间就是继电器的延时时间。
延时时间的长短可以用螺钉调节空气室进气孔的大小来改变。
吸引线圈断电后,继电器依靠恢复弹簧的作用而复原。
空气经出气孔被迅速排出。
编辑本段作用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1)?扩大控制范围。
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大。
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 综合信号。
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 自动、遥控、监测。
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及应用湖北省枣阳市兴隆二中谢江涛电磁继电器可以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还可实现远距离操纵和生产自动化,在现代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那么,电磁继电器是由那些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实现自动控制的呢?一、电磁继电器的构造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如图所示,A是电磁铁,B是衔铁,C是弹簧,D是动触点,E是静触点。
电磁继电器工作电路可分为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组成。
控制电路是由电磁铁A、衔铁B、低压电源E1和开关组成;工作电路是由小灯泡L、电源E2和相当于开关的静触点、动触点组成。
连接好工作电路,在常态时,D、E间未连通,工作电路断开。
用手指将动触点压下,则D、E间因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而将工作电路接通,小灯泡L发光。
闭合开关S,衔铁被电磁铁吸下来,动触点同时与两个静触点接触,使D、E间连通。
这时弹簧被拉长,观察到工作电路被接通,小灯泡L发光。
断开开关S,电磁铁失去磁性,对衔铁无吸引力。
衔铁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动触点与静触点分开,工作电路被切断,小灯泡L不发光。
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电磁铁通电时,把衔铁吸下来使D和E接触,工作电路闭合。
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弹簧把衔铁拉起来,切断工作电路。
结论: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
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好处: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远距离控制;自动控制。
三、电磁继电器的应用防讯报警器:K是接触开关,B是一个漏斗形的竹片圆筒,里面有个浮子A,水位上涨超过警戒线时,浮子A上升,使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吸下衔铁,于是报警器指示灯电路接通,灯亮报警。
温度自动报警器: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水银温度计中水银面上升到金属丝处,水银是导体。
因此将电磁铁电路接通,电磁铁吸引弹簧片,使电铃电路闭合,电铃响报警,当温度下降后,水银面离开金属丝,电磁铁电路断开,弹簧片回原状,电铃电路断开,电铃不再发声。
练习:1.(2010河北)如图是直流电铃的原理图。
关于电铃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