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06 选用仿用句式变换与修辞

合集下载

专题句子的选用和仿用句式变换包含修辞x

专题句子的选用和仿用句式变换包含修辞x
语体,必须与原句语体保持一致。 5.情调一致 所仿出的句子的语气、格调、褒贬、意境、意向等都得跟原
句保持一致。 6.字数要一致或相当 题干中多有字数要求,全句、各分句及各构成成分的字数,
均应与例句字数相当。
名师点拨
四.解题的一般步骤: 1.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根据上下文意及语境,仔细揣摩。展 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确定仿写内容。 2.局部分析文段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感情色彩。 3.初步仿写,反复揣摩。检查仿写的句子是否合乎要求,切忌 依样画葫芦,确定“形神兼备”之后再做定案。
专题句子的选用和仿用句式变换包含修辞pptx
考点聚焦
考点一:句子的选用 是指一段文字空出其中的一处或若干处,由学生根据文
段思路,选择或书写合适的句子填入空白处。
考点聚焦
考点二:句子的仿用
句子的仿用,是指根据提示的句子,另外选择或书 写一句或几句句式相同或相近、内容相关的句子。这中 间隐含对修辞手法的考查。
②体现语意重点,使之适合语境中语意重点的需要。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散句的结构不整齐,常常长句和短句交互运用; 仿写的内容不能偏离了话题。
是仿啊句, 的“用③横词看尽保成可岭能持侧不成与感峰被,仿情远句近重、高复低,语各避不免气同语意”的雷!同一。 致,使之与语境的感情、语气协调
名师点拨
三.无论何种命题形式的仿写,仿句要做到六个“一致” 1.修辞一致 仿句与原句的修辞要一致。 2.结构一致 仿句的句子结构、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要尽量跟原句一致。 3.话题一致 仿写的内容不能偏离了话题。特别是仿句跟原句是一体的时候,
更应该跟话题完全一致。
名师点拨
4.语体一致 原句用的是书面语体,仿句也要用书面语体,而不能用口语

【全程复习方略】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手法)配套专题强化复习课件 苏

【全程复习方略】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手法)配套专题强化复习课件 苏

高考专家如是说:本题综合考查句式的选用和修辞手法的 运用能力。材料给出比喻的本体部分,要求考生拟出恰当的喻 体,形象阐释“宽容之心”的内涵。考生需要吃准材料的核心 内容(以“一颗宽容之心”面对他人“无意的伤害”),进而 悟透选项的深层含义(“鲜花依旧簇拥着”“踩踏”过自己的 “马蹄”,体现了“宽容之心”)。其中对材料的理解和喻体 的恰当选择成为区分考生能力的重要检测点。
高考状元如是说:通过读题,我知道本题的命题意图在于 选取恰当的语句做喻体,和原材料构成完整的比喻。首先明确 本体的特点。然后,揣摩各选项的意蕴,第②句中“马蹄”的 “踩踏”是出于“无意”,“鲜花”的“簇拥”才是“宽容”, 可见,“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才是符合 语境的喻体。
阅卷老师如是说:从现场答案反映出的情况,可以推断出 考生答错本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①不清楚是为“宽容”选定 喻体的隐性要求;②没有抓住“无意的伤害”和保持“宽容之 心”这两个关键来辨析选项。这提醒我们审清要求是正确答题 的前提,抓住关键是得分的保障。
第六讲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含修辞手法)
考向一 选 用 句 式
“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针对不同目的、对象、 场合的表达需要,为达到预期效果,在不改变原句基本意思的 情况下,对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的选择过程,同时也 是表意优化完善的过程。这一考点检验着一个人思维的严谨性, 故高考常常对其命题考查,如:
【解题指导】 第一步:审题意,定方向。 从语意连贯的角度审读材料发现,“这就犹如”一语显示
了前后文间的意义关系,指明了答题方向,即要为原文(“这” 所指代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喻体,而“犹如”正是构成这一 明喻的比喻词。
第二步:析语境,定方法。 为使语意连贯,常选用搭配合理、照应恰当的句子。解答 本题需要根据内容的照应关系选取恰当的选项。前句提出了 “以宽容之心对待无意的伤害”的观点,后句就要为这种“宽 容之心”设计准确形象的比喻。

2014高考新课标版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第10章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第2节 仿用句式(含修辞)

2014高考新课标版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第10章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第2节 仿用句式(含修辞)

2.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两个在句式特点、 修辞手法上与之相同的句子。 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留下一点空白,让 人遐思空白背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的旖旎;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 忘留下一点空白,让人感觉空白背后“大漠孤 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2.话题一致。话题一致包括陈述对象一致和 中心主旨一致。 3.修辞一致。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 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 4.格调一致。仿写句子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 掌握基本的语言运用技能,而且应具备一定的 审美情趣。立意题例句保 持一致。

解析:本题为话题式仿写,界定了“梦想与现 实”的话题内容,实质上就是设置了大命题。 要求考生注意挖掘题目的隐含信息,明确具体 的要求,做到话题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答案:(示例)梦想轻盈、绮丽,就如一颗流星, 划亮整个夜空;现实真切、朴实,仿佛步步足 迹,踏遍人生旅程。

考点2:嵌入式仿写 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或末尾,一般限 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 配得当,句式与前面或后面相同。
第三编
第十章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含修辞)
第 2节
仿用句式(含修辞)
仿写句子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它 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联想能力和创 造能力。仿写句子不仅要达到“形似”,还要 做到“神似”。因此,考生在高考仿写中要做 到四个一致: 1.结构一致。仿写句子首先要做到句子结构 形式的高度一致。结构一致不仅包括句式、语 气的一致,还包括句子之间关系的一致。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

全国各地历年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分类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

全国各地高中历年模拟试题分类精编第四部分:语言运用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1、仿照下面示例,另写两个表达大自然“和谐之美”的句子.字数可以不完全相同(4分)示例:清溪不恼鱼儿的嬉闹,因为它理解鱼儿畅游的快乐。

①②2、句特点再仿写三个句子(6分)读李白,让我们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旷世豪情;,;,;,。

3、仿照下面的句子,结合语境,另写两个句式相似、内容相关、字数相近的句子。

(5分)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4、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在横线处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字数与例句大体相同)(5分)乱世与盛世,这是一对可以互换的词语。

对老百姓来说,魏晋是乱世;对知识分子来说,魏晋是盛世,魏晋有了“人”的觉醒,有广陵散,有陶渊明。

,这是一对可以互换的词语。

5、根据所给例句仿写新语句。

(两题任选一题,4分)(1)盛唐的边塞诗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号角,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

(2)曹禺的一生就像一个戏剧舞台,他以他的人格演绎了变幻莫测的世态。

答:6、下面是孙犁小说《荷花淀》中几个女人商量去探望参军丈夫的对话描写。

请以设问方式,简明准确地设计出一个能切中这段文字的内容并让人思考的问题。

(4分)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

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问题:7、下面是柯炅先生为《台湾散文选》作序时引用的一段话:他玄想中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萧的甜味,釜形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

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彩的火花。

2024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含解析

专题06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1.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基本相同。

(6分)示例:珍宝因包袱沙砾而愈益圆润,绿树因不惧骄阳而愈益葱郁,生命因直面困难而愈益绚丽,逆境与志气赐予人生的是磨砺与光明。

答:【答案】蜡烛因不怕成灰而愈益光明,落花因不拒化泥而愈益美丽,心灵因不惧牺牲而愈益通透,选择与奉献赐予人生的是淬炼与从容。

黄昏因多有云翳而愈益美丽,眼眸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灵因饱经忧患而愈益丰盈,忧患与悲悯赐予人生的是滋润与厚重。

2.仿照下列例句中妙解汉字的用语特点,再自选一个不同的例字并对其进行妙解。

(仿式可多样化,但必须要突出“妙解”二字)(6分)[例句1]愁:秋来了,叶落了,心烦了。

旱:烈日当空照,遍地水分干。

[例句2]思:耕耘心田,收获牵挂。

谤:不当面指责,只在一旁争论。

答:【答案】懑:怨多了,气满了,心沉了;冰:风起了,冬来了,水凉了;财:珍宝多,人才多,富贵来;蝶:由虫而来,飞于世间,落在草木之上;明:日月共升,普天同照;嫁:好女子找到好人家;沁:沐浴春雨,心有快意;泪:眼含玉露,满怀断肠苦;忍:立刃于心上,卧薪尝胆;守:将尺寸之地,保藏于心房之间。

【解析】此题考查对汉语中的“会意字”的意会——领悟其含义,要突出“妙”的特点,即说明得有新意。

3.请依据给出的中秋节、重阳节的对联的下联,用给出的词语分别组成两副对联的上联。

要求:语意连贯、符合节日特点,不重复运用词语。

(6分)池塘黄菊月静绮风桐叶村酒影熟中秋节上联:下联:风摇庭幕桂花香重阳节上联: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答案】中秋节:月静池塘桐叶影重阳节:黄菊绮风村酒熟4.请对下面这段文字供应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定义。

不超过70字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时代先进性。

②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使世界实现长久和平、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持续发展。

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各方都能接受的思路设计,追求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最新专题训练:扩展、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精析版)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最新专题训练:扩展、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精析版)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最新专题训练:扩展、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精析版)1.(2014届安徽省级示范高中高三联考)给下面这段文字拟个标题并从四个方面概括内容要点。

要求语言简洁,每点不超过6个字。

(6分)黄山,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之一。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东经11801',北纬3001’。

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介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

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

黄山82峰,或崔鬼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欢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1)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容要点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2.(2014届安徽省级示范高中高三联考)将下面一个长句变成四个短句,可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的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神舟十号飞船在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神静”发射升空后,将在轨飞行15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3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四次模拟)请仿照下面的示例,继续以“书”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

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孩子意志坚强。

4.《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描绘出优美的意境。

(不少于50字)(5分)小河柳树夕阳青草歌儿【答案】示例:村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奏着叮叮咚咚的曲子流向远方,夕阳把一片金辉撒在微波上,也给河边的柳树描出金色的轮廓,柔嫩纤细的柳枝在风中摇曳着,青草丛中的青蛙们也伴着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儿。

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31份 (纯word可编辑)

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 31份 (纯word可编辑)

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31份word可编辑)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字音.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字形.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3.标点.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4.词语熟语.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5.病句.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6.扩展语句.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7.压缩语句.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之仿用句式.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之变换句式.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8.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之选用句式.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9.修辞.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0.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1.文言文.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2.诗词鉴赏.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3.名句名篇默写(含文学常识).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4.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课标版).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5.科学类文章阅读(仅指大纲卷).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6.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7.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8.文学类文本阅读——戏剧.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19.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0.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1.实用类文本阅读——报告.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2.实用类文本阅读——科普.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微写作(北京).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文学名著与文化经典阅读(福建、江西).doc 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江苏文科附加题.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江西小作文.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湖南选做题.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论语选段阅读(浙江).doc2014高考语文解析分类汇编:24.2014年材料作文.doc15.[2014·安徽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蓓.蕾/烘焙.拾.级/拾.麦穗箪.食壶浆/殚.精竭虑B.倚.重/旖.旎禅.趣/口头禅.卷帙.浩繁/秩.序井然C.毗邻./聆.听包扎./扎.辫子济.世安民/光风霁.月D.翡.翠/斐.然开拓./拓.荒者物产丰饶./百折不挠.15.B[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练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练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基础题1.(14届广西柳州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以下语段,并依照划波浪线部分的句式,在空格处分别填人恰切的文字。

(6分,每句2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开篇之始,就是他老人家持杯望月,怅然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突出表明主角是他自己。

然后,由人及月,由月而人,他的心境,全在这首词中表达出来。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他的神往,是他的憧憬;“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他的遐思,他的凝想;“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 ,;最后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 ,。

2.(14届广西柳州高三第一次模拟)模仿以下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另自定两个陈述对象,分别造—个句子。

(每句2分,共4分)例句:古树,是一位惯看秋月春风、阅尽人间兴废的历史老人。

3.(14届山东潍坊高三一模)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国防科工局发布的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了异常的消息,让无数国人在产生了第三个月昼它能否正常自主唤醒的忧虑的同时,献上了希望它能经受住第二个月夜超低温考验的祝福。

【答案】①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二个月昼机构控制出现异常、②国防科工局发布了这一消息、③无数国人忧虑它能否在第三个月昼正常自主唤醒、④同时又祝福它能经受住第二个月夜超低温的考验。

(每个短句l分、4分)4.(14届甘肃张掖市高三第一次诊断)依照下面的示例,继续以月亮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似。

(5分)月亮是一枚玉,月色是她的温润;月亮是一只柑橘,月色是她的清香。

5.(14届河南平顶山、许昌、新乡三市高三第一次调研)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与前句构成排比。

要求:句式一致,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6分)林清玄曾说:“能够一鸣惊人的,必定在不鸣则已的时候养精蓄锐;能够动若脱兔的,必定在他静如处子时洞察入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1.【2014·眉山一诊】请从杜甫、鲁迅以及文学形象爱斯梅拉达中任选一个作为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我喜欢”为开头,另写一个含有“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句式的句子。

(60—100字)(6分)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作用。

....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我喜欢1.答案示例1:我喜欢杜甫,倒不是因为他被誉为唐朝诗坛最伟大的诗人,也不是因为他是七言律诗写作的高手,实在是因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对于青年确有启迪作用。

答案示例2:我喜欢这位诗人,倒不是因为他“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铁血柔情,也不是因为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壮志,实在是因他“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家国情怀。

答案示例3:我喜欢鲁迅,倒不是他在那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也不是因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实在是因为他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热情,睿智而又平和。

答案示例4:我喜欢鲁迅,倒不是因为他是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有直逼国人灵魂的分量,实在是因为他拥有无情解剖自己的勇气和率直。

答案示例5:我喜欢爱斯梅拉达这个艺术形象,倒不是因为他的舞姿让人痴迷,也不是因为他的容貌让人神魂颠倒,实在是因为她有着感人肺腑的美好心灵。

答案示例6:我喜欢爱斯梅拉达这个艺术形象,倒不是因为他灿烂阳光一般的美貌,也不是她在善恶纠缠间对真善的坚守,实是因为她对爱情尽管略显肤浅便纯真美好的不懈追求。

(6分,符合人物特点,能表达也每个人物三个方面的特点。

句子符合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

题目对句式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限定,即“我喜欢”为开头,句子中含有“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

内容上,要求从杜甫、鲁迅和爱斯梅拉达中任选一个,不能另起炉灶。

从示例来看,应当抓住对象的性格、成就、经历、思想情怀等内容,主题要健康向上。

2.【2014·成都一诊】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

”由于性格、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请你从以下四位作家或文学人物中,任选两位仿照示例各写一句话,表达对生命的理解。

要求符合人物特征,句式大致相同。

(6分)人物:陶渊明徐志摩桑地亚哥巴金示例:苏东坡——生命就是一次风雨兼程的旅行,只有心胸旷达,才能笑到终点。

(1)答:。

(3分)(2)答:。

(3分)2.(6分)示例1:陶渊明——生命就是一只冲出樊笼的鸟儿,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自由飞翔。

示例1:徐志摩——生命就是一个星辉斑斓的梦,只有轻轻地来悄悄地去,才会让梦长留。

示例1:桑迪亚哥——生命就是一场单枪匹马的战斗,只有先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对手。

示例1:巴金——生命就是一只黑夜里追寻光明的小舟,只有以爱为桨,才能拥抱明天的太阳。

(每句体现了对生命的理解并符合人物特征,2分;句式大致相同,1分;每句3分,共6分)【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

仿写要追求“形似”和“神似”,前者要求句式、修辞一致,后者要求内容、主题、情感一致。

示例扣住了苏东坡性格的核心——达观,对生命的内涵进行了哲理解读。

句式上是“生命是……,只有……才……”的形式,这个不难模仿,难的是结合人物的经历、性格或其精神世界的核心对生命作出诠释。

好在备选的名人均出自教材,同学们相对熟悉。

3.【2014·资阳二诊】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学意象或文化景点常常萦绕于我们的脑际,甚至日久弥深,不时触发我们的情思。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两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分别写一句话。

要求:①展现景点或意象特征,内容得体,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6分)康桥边城雨巷蜀道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答:3.(1)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2)雨巷,你的悠长寂寥,你的哀怨与彷徨,你的凄清与惆怅,不正好氤氲出我内心的伤感吗?(每句3分)【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和修辞及语言的生动、得体。

答题时注意题干中的三项要求:第一项是对内容方面的要求,第二项是对句式的要求,第三项是对修辞的要求。

例句是“……,你的……,你的……,你的……,不正好……吗”的句式。

仿写时要抓住备选意象的内涵。

4.[2014·皖南八校二模]仿照下面这节小诗,另写一节。

要求:与原诗句式相同,修辞一致。

(6分)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4.【答案】示例:给我一个拥抱就够了如鲜花一束,像朝霞一抹这就是一首最幸福的歌谣呵仿佛秋天,浪漫又丰盈(句式、修辞、整体情感等方面协调一致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

仿写时,除第一句外,其他三句必须都是比喻;还要表达出渴望温暖的思想感情。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波浪线的部分一起构成排比,语意连贯、顺畅。

重庆五区一诊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

5.答案示例: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在水中自由穿梭。

6.[2014·安徽安庆、宿州、亳州三市一模]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把他的名字写在横线上,参照上联拟写下联。

(5分)鲁迅毛泽东沈从文贝多芬达尔文马克思对象:杜甫上联:万方多难化作笔底波澜,成就诗史诗圣对象:下联:6. 【答案】示例:鲁迅千秋孤冷耸立胸中山岳,锤炼赤胆忠心沈从文千卷遗篇描绘湘西山水,尽显乡音乡情(对联格式基本符合要求,2分;内容体现传主生平特点,3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能力,并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外在形式是采用拟写对联的方式,既要考虑人物的杰出贡献,又要考虑对联的独特艺术性。

7.【2014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仿照下面示例,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

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河岸”“阳光”“柳树”“白杨”作为描述对象。

(5分)[示例]解冻的河岸,_____________在阳光下发酵,_____________垂柳在微风中倾倒,_____________它身边有一棵高大的白杨,_____________展开了深情的怀抱。

_____________7. 【答案示例】沉睡的大地,在花香中苏醒,雏鹰在蓝天下翱翔,它身上有一株小小的嫩芽,露出了好奇的脑袋。

(合乎事理给2分,句式、结构及修辞运用恰当给3分)【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

要注意题干要求和隐含的信息。

题干有四个要求:一是使用“拟人”手法,“示例”中“展开了深情的怀抱”使用拟人。

二是要求合乎事理,这点要求难度最大,这就要求考生分析原诗中那里有存在事理的联系。

河岸“解冻”,才能“发酵”。

三是句式和结构要与示例相似。

四是不得选择“河岸”“阳光”“柳树”“白杨”作为描述对象。

明白了题干这些“显性要求”外,还要注意原诗中一些“隐性要求”,全诗的主旨的积极昂扬的。

仿写时都要满足这些要求。

8.【2014·兰州一诊】依照下面的示例,以“月亮”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似。

(5分)月亮是一枚玉,月色是她的温润;月亮是一只柑橘,月色是她的清香。

8.【答案】示例:月亮是一阕诗词,月色是她的余韵;月亮是一位淑女,月色是她含情的回眸。

(共5分),必须以月亮为话题得1分,每句使用比喻的修辞各得1分,每句内容相关、句式一致各得1分)【解析】仿写时要以“月亮”为对象,在比喻的时候要贴切形象,局势要与原句式保持一致。

9.【2014·中原名校一联】仿照横线前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仿写句子,要求句子结构一致,语意连贯。

(5分)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走在大路上,能够看到鲜花覆盖下的陷阱;就是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

智慧是什么?智慧就是临危不惧,临变不惊,面对险境绝对不会贸然出手;就是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9.【答案】①阴雨连绵,能够看到层层乌云后面的太阳②因势利导,借水行舟,直面现实绝不会逆流而上【解析】本题考查句式仿写能力。

此题是嵌入式仿写,需要注意整体意境,同时更需要找准仿写的对象。

仿写句子需要注意形式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开放性,但不能脱离话题限制、此题仿写对象是横线前的句子,“智慧是……”。

话题就是要围绕“智慧”来写。

10.【2014黄冈市期末考】根据所提供的作家,仿造下面划线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另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4分)《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我有一个梦想》作者马丁·路德·金挣扎使人悲苦,抗争则使人高贵。

贝多芬挣扎在孤独的渊谷,但他用音乐作为抗争的云梯,备尝辛酸,终于攀上了永恒的巅峰;10.示例:史铁生挣扎在残疾的绝境,但他用笔作为抗争的拐杖,历经坎坷,终于走出了死亡的诱惑;马丁•路德•金挣扎在黑暗的深海,但他用演讲作为抗争的武器,饱受磨难,终于迎来了自由平等的天空。

(形式、内容各2分,共4分)11.【2014·泸州二诊】【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和语言的简明。

首先要将《红高粱》的开头和结尾串联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并确定好切入的角度(比如“我的父亲……”),再按照示例的样式进行仿写。

仿写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和内容的连贯。

12.[2014·蚌埠市一模]把下面三个短句改成一个长句。

(可增删个别词语)(4分)①安徽“合巢庐”环巢湖城市经济产业链示范区潜力巨大。

②它区位优势明显、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

③它以科技与人文支撑可持续发展。

12.【答案】安徽“合巢庐”环巢湖城市经济产业链示范区是一个区位优势明显、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以科技与人文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的示范区。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

注意分清整个句子的主干部分内容,再整理枝叶也就是修饰语部分内容。

13.将下列句子组合成一个长的单句,可以增删个别字词,但不改变原意。

(3分)重庆一中高三二月考①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

②传统的知识分子,被“四书”“五经”吃空了灵魂。

③他创作的《怀旧》《孔乙己》等作品,表达了他对传统知识分子的嘲讽与同情。

13.参考:作为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鲁迅创作了旨在表达他对被“四书”“五经”吃空了灵魂传统知识分子的嘲讽与同情的《怀旧》《孔乙己》等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