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回忆我的母亲》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另外,文中大量褒义词语的运用,不少的突出中心句的段落,段中穿插的点点议论,都可以在同学们的品析、品味之中。
(四)归纳主题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三)赏析课文
1.教师: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说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因此,文中寓深意于平实、寄深情于质朴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品析。
2.请同学们读课文,对课文的语言进行赏析,每位同学准备用……写(用)得好,写出了…… ”的句式说一句话。
1.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2.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五 教学主要过程
(一)感知课文
1.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 2.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如课文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有表示强调的虚词,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又如课文的最后一段,一抒哀痛之情,二议如母亲一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伟大,三表自己的决心,语言质朴庄重,深沉之中涌动着激情,既抒写了深挚的孝心,又表现了博大的胸怀。
同学们进行课堂说话活动: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个好劳动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回忆我的母亲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回忆,感受母爱的伟大。

2.培养学生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感恩,珍视亲情。

二、教学内容:1.阅读理解:《回忆我的母亲》一文。

2.情感体验: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3.写作指导:如何表达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体会母爱的伟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感恩,珍视亲情。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情感。

2.对话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激发情感共鸣。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母爱的伟大。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播放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了解文章大意。

3.分析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情感,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

4.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体会母爱的伟大。

5.写作指导:指导学生如何表达对亲人的感恩之情,进行写作练习。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感恩,珍视亲情。

7.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能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

3.学生作文的质量,是否能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4.学生在生活中是否能关注亲情,学会感恩。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亲情。

同时,要注重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课后,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他们珍视亲情的情感。

(注:本教案设计仅为示例,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体会母爱的伟大。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回忆我的母亲》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抓住文章主线,通过梳理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伟大品格。

2.理解母亲对“我”精神品格形成的重要影响。

3.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4.诵读出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二、教学重点1.感受母亲的勤劳一生和优秀品质。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以及母亲对作者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议论抒情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2.体会作者如何将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

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同志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为什么这位母亲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让我们一起走近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去感受这位母亲的伟大之处。

(二)检查预习1.出示以下词语的拼音,让学生认读:o溺(nì)佃(diàn)碌(lù)塾(shú)o济(jì)宽(kuān)仁(rén)蔼(ǎi)o徙(xǐ)束(shù)籍(jí)韶(sháo)o衙(yá)甥(shēng)妯娌(zhóu li)2.提问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预设答案如下:o溺:淹没在水里。

o佃农:向地主租种土地的农民。

o劳碌:事情多而辛苦。

o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o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o宽厚:宽而厚。

o仁慈:仁爱慈善。

o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o迁徙:迁移。

o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o祖籍:原籍。

o韶关:地名。

o衙门:旧时官员办公的机关。

o外甥:姐姐或妹妹的儿子。

o妯娌:哥哥的妻子和弟弟的妻子的合称。

3.让学生说说文中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预设答案如下:o任:任劳任怨(rèn)、作为姓氏(rén)o济:周济(jì)、人才济济(jǐ)o辍:(chuò)辍学、缀:(zhuì)点缀o碌:(lù)劳碌、禄:(lù)俸禄o熨:(yùn)熨斗、慰:(wèi)安慰(三)作者简介介绍朱德的生平,让学生了解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保留篇目。

文章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本文既是八年级学生学习写作记叙文的典范,也是一篇德育教材。

二、设计意图本文最大特点就是选材精当事例典型。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条理清晰。

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揣摩课文的写作手法上。

本文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

指导学生写作用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三、教学方法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总结为主。

给学生提供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入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4、重点、难点选材精当、典型、合理的谋篇布局,语言朴实于平时中见深刻的特色。

五、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1、看幻灯片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

”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

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心爱的人。

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

2、学生齐读该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老师作总结并引出所学课题。

二、整体感知1、题目解读2、写作背景3、文体介绍4、作者简介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幻灯片显示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2、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划分的依据。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朱德母亲的品质。

她是一位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领会作者由热爱母亲推而广之热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崇高思想感情。

2.领会本文感情真挚、语言简明平实的特点;学习本文从小处着眼、于细微处见真情的精心选材和巧妙布局。

3.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堂课我们学习新课《回忆我的母亲》,这是一篇写真人真事的回忆录。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老太太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

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

钟太太以85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影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二、检查预习1.指导学生朗读。

要求画出课文“预习提示”中的字词及需要补充的字词。

试说出文章叙事的顺序和线索。

2.听写下列字词并给加黑字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仪陇(lǒng)溺死(nì)劳碌(lù)私塾(shú)衙门(yá)横蛮(hèngmán)不辍劳作(chuò)饱尝(cháng)妯娌(zhóulǐ)和睦(mù)差役(chāiyì)3.提问:谁能说说本文叙事的顺序和线索?(能说出按时间顺序来写即可;线索说不出,留待后面讲析。

)三、研习新课1.划分段落提示:本文是朱德同志回忆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录。

文中所列举的事例都是过去的事。

那么,在写回忆往事之前,应先交待写回忆录的原因。

在回忆完往事之后,又应从对往事的回忆中回到现实中来,写一写作者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根据同学们的讨论发言,归纳明确: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3篇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3篇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和新词。

2、学习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3、揣摩质朴、真挚的语言特点。

4、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作者,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二、检查生字和新词学习情况,读音和默写都要正确。

溺佃农劳碌私塾周济宽厚仕慈连夜慰勉不辍任劳任怨为富不仁三、整体感知课文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

要读准字音。

请学生点评课文朗读情况。

2、把握全文结构。

文章共有个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文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思念母亲,表达报答母亲的决心。

四、合作探究先自己读课文,再思考,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再选2名学生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1、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母亲是个好劳动,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母亲乐于助人)2、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

”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3、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

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理解母亲对“我”的教诲和影响,感受母爱的伟大。

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母亲对“我”的教诲和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生字词,搜集有关朱德及母亲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背景1.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每个人的母亲都是伟大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

2.简介作者及背景: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光荣”。

他的母亲钟太夫人一生辛劳勤俭,对朱德的教育和影响很大。

1944年母亲不幸逝世,朱德十分悲痛,写了这篇与此相关内容哦,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相信大家学过课文一定能体会到朱德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并板书(见教学目标)三、出示自学指导(自学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用批注写下自己的阅读理解。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4.再读课文,解决困惑的问题。

5.本文是回忆录,叙事结构是什么?可分几部分?请画出相关内容。

6.文章中出现了很多“我的母亲”,请统计一下,想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如果换成“我的母亲”,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7.文章中有些段落文字很感人,请找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8.思考文章最后一段与开头的关系。

体会作者内心的感情。

9.本文语言平实却饱含深情,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品味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10.结合朱德的其他文章或资料,谈谈你对朱德的母亲的认识。

11.本文是回忆录,记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事?中心是什么?作者通过回忆表现了什么主题?歌颂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完成表格填写。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优秀教案

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保留篇目。

文章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本文既是八年级学生学习写作记叙文的典范,也是一篇德育教材。

二、教学方法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总结为主。

给学生提供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入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4、重点、难点选材精当、典型、合理的谋篇布局,语言朴实于平时中见深刻的特色。

四、课前活动流程五、课中活动过程㈠事例导入调动情感(微视频1)1、看幻灯片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

”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

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

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

天下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2、学生交流课下搜集有关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的材料。

(幻灯片:作者像)(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幻灯片显示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2、听录音配乐范读。

思考:作者着重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3、快速浏览获取信息。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默读或跳读,用笔标出关键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氏县第七中学教学设计年月日星期八年级科目:语文主备人:智全英审核:八年级语文组
课题名称:《回忆我的母亲》
教材分析: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去追述一位平凡母亲的事迹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在简明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流露出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

这里纪念的是一位平凡的劳动母亲,作者却上升到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高度来写。

作者写道,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能够用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自读篇幅比较长的文章,能够概括文章内容,初步读出文章的情感,同时对文章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深情理解不够深刻,对回忆性散文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领悟不够深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