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病人的护理
产科手术病人的护理—胎头吸引术(妇产科护理课件)

放 入 吸 引 器
开 始 稍 向 下 牵 引
平 牵
向 上 提 牵
注意: 1. 牵引时若听到“嘶嘶”声,说明漏气。必要时取下重新 放置。 2. 胎头吸引可造成胎儿头皮水肿,但多在产后24小时内 消失。严重时,胎吸可造成胎儿颅内出血,应预防。
护理要点
1. 知情宣教,向产妇及家属讲解,胎头吸引的目的,方法,取得产 妇的配合。 2. 吸引器的压力要适当,防止过大或不足引起滑脱或使胎儿头皮受 损,胎头娩出阴道口时,应立即放松负压,以便取下吸引器。 3. 如因阻力过大或负压不足,发生吸引器滑脱,重新放置,一般不 宜超过两次。 4. 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20分钟内结束分娩为宜。 5. 检查软产道,缝合撕裂伤。
二、手术步骤 1. 放置:在一手引导下,将吸引器徐徐送入阴道,紧贴儿头颅顶 部。注意勿夹住阴道软组织、宫颈或脐带等。 2. 形成负压:用50~100ml注射器,分数次从橡皮管抽出空气共 约150ml,将橡皮管夹紧,使吸筒内产生负压牢附于儿头上。 3. 牵引:胎心无异常,即可牵引。方向随儿头下降而变化,吸筒 随儿头的旋转而转动。胎儿娩出,取下吸筒。
用物准备
1. 胎头吸引器1个,50ml注射器1支,止血钳1把, 治疗巾2块,纱布4块。
2. 供氧设备,新生儿吸引器1台,一次性吸引管1根, 吸氧面罩1个,抢救药品等。
操作步骤
一、术前准备
取膀胱截石卧位,消毒外阴、导尿,不作会阴切开者一般不需麻醉。 初产大都需切开会阴。 检查宫颈口开大情况及儿头位置的高低及胎方位。
目的
胎头吸引术是采用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儿头上,形成一定 的负压后吸住胎头,通过牵引以协助娩出胎儿的手术。
适应证
1. 需缩短第二产程者,如产妇有心脏病,妊娠期高血 压疾病,宫缩乏力和胎儿宫内窘迫。
妇产科护理个案护理范文(6篇)

妇产科护理个案护理范文(6篇)【摘要】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并担负抢救的重要场所,妇产科手术室更是高风险的医疗单位之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
而产妇是十分特殊的病人,她们承担着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痛苦。
在对她们进行相关手术护理的时候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环境的变化,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心如何获得更好的服务和护理,加强对产妇的手术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手术;妇产科;护理产妇是一群十分特殊的病人群体,她们承担着各种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
在对她们进行护理的时候应该施以更多的关怀。
那么如何更好的对她们进行更好的护理,将是妇产科护理中十分重要的课题。
1.术前相关护理在进行术前护理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孕妇相关的心理护理。
首先要消除孕妇的忧郁、害羞心理。
要对孕妇做好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把妊娠分娩的各种相关知识传授给孕产妇,向产妇讲解有关正常分娩的知识,临产后可出现的征象,宫缩与分娩的关系,分娩时如何配合等,要向她们解释妊娠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每一个母亲应该接受的一次考验,使孕产妇觉得做母亲伟大,排除压抑感,增强自信心,用直接或间接语言来启发和诱导,以了解孕产妇的心理动态和心理反应,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
其次消除孕妇的过分依赖心理。
有的孕妇在产前会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对于这种心理,科室主任及技术权威在产前亲自检查,扎实做好每一场手术的各项工作,让孕产妇心理踏实,有效地保证顺利生产。
消除孕妇的焦虑心理。
孕妇在产前还会产生各种焦虑的心理,针对这种孕妇的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所学想专业知识,针对孕妇的文化程度,用孕妇能听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给孕妇讲解。
护理人员要与孕妇多交流和沟通,鼓励她们倾诉,排解心理问题。
针对她们对分娩的恐惧、不安和依赖,应讲解分娩的生理过程和其中各种症状的缘由,告诉她们完全能独自完成,这是神圣的事情,请她们不要因此而紧张恐惧,要有正确和积极的态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产程的进展有密切的关系,强烈恐惧、焦虑和依赖等负面的心理反应易致宫颈坚韧水肿,延缓产程进展,同时也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导致难产。
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

【物品准备】
无菌导尿包1个,阴道窥器1个,宫颈钳1把,宫 颈扩张器4~7号各1个,子宫探针1个,长镊子2 把,尖手术刀1把(或高频电切仪1台,环形电刀 1把,等离子凝切刀1把,电凝球1个),刮匙1把, 肠线,持针器1把,圆针1枚,棉球及棉签若干, 洞巾1块,无菌手套1副,复方碘溶液,标本瓶1 个及0.5%聚维酮碘溶液。
2 经阴道后穹隆穿刺
【适应证】
1 怀疑有腹腔内出血时,如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等
2 怀疑盆腔内有积液、积脓时,若为盆腔脓肿, 可行穿刺引流及注入广谱抗生素治疗
3 B型超声引导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输卵管妊娠部位注药治疗 4 B型超声引导下经后穹隆穿刺取卵,用于各种助孕技术
【禁忌证】
1 盆腔严重粘连,较大肿块占据直肠子宫陷凹部位并凸向直肠者 2 疑有肠管和子宫后壁粘连者 3 临床已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者 4 异位妊娠准备采用非手术治疗者
发现多量典型的癌细胞
TBS分类法及其描述性诊断内容
良性细胞学改变
包括感染及反应性细胞学改变
鳞状上皮细胞异常
包括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分低度、高度)和鳞状细胞癌
腺上皮细胞异常
包括不典型腺上皮细胞、腺原位癌和腺癌
其他恶性肿瘤细胞
其他恶性肿瘤细胞
【护理要点】
1 向受检者宣讲相关知识,使其积极配合检查 2 受检者于检查前2天内禁止性交、行阴道检查及阴道上药 3 取脱落细胞标本时动作应轻、稳、准 4 涂片必须均匀地向一个方向涂抹,禁忌来回涂抹 5 作好载玻片标记,标本应立即固定并及时送检 6 向受检者说明生殖道脱落细胞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三、常用穿刺检查
1 经腹壁腹腔穿刺
【适应证】
妇产科腹部手术护理常规(术后)

妇产科腹部手术护理常规(术后)【护理评估】1、与麻醉师和(或)手术室护士做好床边交接。
评估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了解手术和麻醉情况、手术过程、术中出血、输血、补液及特殊用药等。
2、评估生命体征、切口状况、引流管、疼痛、肢体功能及肠蠕动恢复等情况。
3、评估有无术后出血、感染、切口裂开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判断预后。
4、评估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1、体位:平卧6 小时后,如果病情稳定,取低半卧或半坐卧位。
2、生命体征观察:观察病人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常规吸氧,按医嘱持续心电监护测量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酌情延长监测时间,直至平稳。
术后 3 天连续测体温每日3 次,术后3 天左右体温可稍升高,一般不超过38℃,此为术后吸收热。
3、管道护理:(1)引流袋位置不要高于床铺或拖至地面。
(2)翻身时勿使导管牵拉、受压、扭曲。
(3)保持引流通畅。
(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色、性状变化,必要时每小时记录。
发现尿量少、色深、持续血尿,应报告医生处理。
(5)子宫广泛切除术后拔尿管前2-3 天按医嘱定时开放导尿管,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
(6)腹腔引流管术中未行腹腔化疗者,术后长期开放引流;术中行腹腔化疗或者有特殊药物放置应遵医嘱夹闭一段时间后开放。
4、活动:(1)卧床期间勤翻身,防止压疮发生,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2)下肢多做主动屈曲、伸展等运动,也可指导腿部按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根据病情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注意循序渐进,防止意外晕厥。
5、饮食:(1)术后6 小时内禁食、禁饮,6 小时后可酌情进流质,如米汤、蛋花汤、萝卜汤等,忌牛奶、豆浆、麦片和特别甜的食物,防止肠胀气。
(2)肛门排气后可酌情进软食,如粥、馄饨、面条、水饺、水果等,加强营养,有贫血的病人指导高铁饮食。
(3)如果手术范围大、涉及肠道则遵医嘱适当推迟进食时间。
6、切口护理:(1)观察有无红肿渗出,遵医嘱每日红外线照射。
妇产科常用手术病人的护理

第3节 输卵管通畅术
四、护理要点
1.通液应在月经干净后4-7天实施,术后酌情应用 抗生素。
2.药液应适当加温后应用,以免过冷造成输卵管痉 挛。
3.通液过程中,随时了解患者的感受,观察病人下 腹疼痛的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4.术前3天及术后1周禁止性生活。
第4节 会阴切开缝合术
一、目的
3.术后护理
(1)术后卧床休息半小时,询问病人的感受,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汇报医生及时处理。 (2)向病人讲解可能因腹腔残留气体而感肩痛及上肢不适的症状,会逐渐缓解;两周内禁止性交;如有发热、出
血、腹痛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观察脐部伤口情况,鼓励病人每天下床活动,尽快排除腹腔气体,使病人舒适。 (4)按医嘱给予抗生素。
的穿刺点垂直刺人,有突破感时,证明通过腹壁, 停止进人,拔出针芯,即有液体流出,随即连接注 射器或引流袋,按需要量抽取液体或注人药物。 4.拔出针头再次消毒局部,盖上无菌纱布,压迫片 刻后,用胶布固定。
腹腔穿刺术
四、护理要点
1.向病人讲解腹腔穿刺的目的、方法,穿刺过程中陪伴在病 人的床旁,给病人提供信息及心理支持,取得病人的配合。
敷,然后配合烤灯、理疗。
8.会阴伤口一般术后5天拆线。
第5节胎头吸引术
护理 8.记住剖宫产术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说出操作过
程
第1节 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
一、目的
1.在无菌条件下将穿刺针经过腹壁进人腹腔抽取内容物进行 生化测定、细胞病理检查,以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
2.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可通过穿刺,留置塑料导管,放出腹 水使症状减轻,并注人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二、物品准备
4.术毕压沙袋、束紧腹带,增加腹腔压力。 5.抽出液应注明标记及时送检。
妇产科手术的操作要点与术后护理

妇产科手术的操作要点与术后护理妇产科手术是在妇产科学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
它通常用于解决妇科疾病或进行妊娠相关的操作。
对于医护人员而言,熟悉手术操作要点以及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妇产科手术的操作要点和术后护理。
一、妇产科手术的操作要点1. 手术前准备在进行妇产科手术前,医护人员需要仔细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包括全面了解病史、做好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
此外,必须明确手术方式及可能的风险,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答其疑虑和顾虑。
2. 无菌操作妇产科手术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
医护人员应佩戴手术衣、手术帽、手套等防护用具,并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的消毒。
3. 术中监测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仔细的术中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同时,准确记录术中操作过程,如手术时间、手术器械使用情况等,以便术后评估。
4. 准确操作妇产科手术对医生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医生应准确无误地操作,确保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对于复杂的手术,医生应当有相应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二、妇产科手术的术后护理1. 手术结束后手术结束后,病人应尽快转移到恢复室,并继续监测其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同时,也需要评估手术效果,并记录相关信息。
2. 术后伤口护理妇产科手术通常会有切口或穿刺伤口,在术后需要进行特殊的伤口护理。
医护人员应准备好合适的敷料,并指导病人正确清洁伤口、更换敷料等。
3. 病人安抚与疼痛管理术后病人可能会出现焦虑、不适或疼痛的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安抚病人,给予必要的药物镇痛,并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4. 术后并发症监测在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尿潴留等。
5. 康复与复诊术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病人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休息和饮食。
同时,病人还需要定期复诊,以确保手术效果,并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问题。
结论妇产科手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方法,对医护人员而言,了解手术操作要点以及术后护理至关重要。
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适应证】
1. 各种阴道炎、宫颈炎的治疗。 2. 子宫切除术前或阴道手术前的常规阴道准备。
【操作方法】
1. 核对、评估,解释说明 2. 协助病人摆体位 膀胱截石位 3. 配置灌洗液 4. 冲洗外阴、阴道
【护理要点】
1. 灌洗筒与床沿的距离不超过70cm。 2. 灌洗液温度 41~43℃。 3. 根据不同的灌洗目的选择溶液。 4. 灌洗头插入不宜过深,弯头向上。
可使陈旧性血肿局限,有利于外阴伤口的愈合。 未婚妇女用导尿管进行阴道灌洗;
未婚妇女用导尿管进行阴道灌洗; 灌洗筒与床沿的距离不超过70cm。 灌洗液温度 41~43℃。 湿热敷的面积应是病损范围的2倍。 留置导尿管者,保持导尿管通畅。 治疗各种阴道和子宫颈的炎症。 注意保护阴道壁及正常的组织。 阴道出血的病人,不宜行阴道灌洗。 双腿屈膝仰卧位,略外展
【护理要点】
1. 观察局部组织,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2. 排便后擦洗会阴。 3. 留置导尿管者,保持导尿管通畅。 4. 最后擦洗有伤口感染的病人。 5. 冲洗时用无菌纱球堵住阴道口。 6. 无菌操作。
会阴擦洗(视频)
第二节 阴道灌洗/冲洗
【目的】
可促进阴道血液循环,减少阴道分泌物,缓解局 部充血,控制和治疗炎症。
【适应证】
应在会阴擦1洗.、清会洁外阴阴局部部伤口水的污肿垢后进及行。会阴血肿的吸收期。
协助病人暴露热敷部位 留置导尿管者,保持导尿管通畅。
2. 会阴伤口硬结及早期感染等病人。 留置导尿管者,保持导尿管通畅。
注意保护阴道壁及正常的组织。 阴道出血的病人,不宜行阴道灌洗。 灌洗液温度 41~43℃。 灌洗头插入不宜过深,弯头向上。 灌洗筒与床沿的距离不超过70cm。 可使陈旧性血肿局限,有利于外阴伤口的愈合。 每3~5分钟更换热敷垫1次, 棉棍上的棉花须捻紧,涂药时按同一方向转动。 棉棍上的棉花须捻紧,涂药时按同一方向转动。
妇产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相关连接:
• 半流质饮食: 呈半流质状,如粥、面条、馄 饨、鸡蛋羹、肉沫、菜沫、豆腐等。
• 流质饮食: 如奶类、豆浆、米汤、稀藕粉、 肉汁、菜汁、果汁等。
阴式手术术前术后护理
一般阴道手术包括: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宫颈手术和阴道成形 手术等。 术前可能的护理诊断及一般准备与腹部手术 相同。 应做好以下几点:
低流量吸氧2L/分,心电监护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饮食:4小时内禁水、6小时后流质饮食。 活动:多翻身,早活动,早下床大小便。 恶心、呕吐:备柠檬闻,头偏向一侧,遵医嘱用
药
预防尿潴留:鼓励并协助患者尽早排小便,防跌 倒。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肩部酸痛:腹腔内残留CO2刺激膈神经反射所致。
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严重者头低脚高的姿势,
4. 鲜红色--膀胱、输尿管损伤
尿管--护理
1.选择适宜的尿管 2.保持引流通畅, 避免管道打折、弯曲、防止脱出 3.引流袋要低于出口防止逆行感染 4.拔管后鼓励患者多饮水, 多尿, 4小时内排尿 5.尿痛、排尿不畅, 症状无好转者, 遵医给予药物治疗 6.刺激排尿、条件反射,尿潴留患者给予重置尿管 对于需夹闭尿管的患者宜采取“有尿意即开放”方式 7.长期保留尿管者,拔除后需检测膀胱功能
• 3提供相关疾病的知识 • 4指导病人术前相关训练、指导 • 如作胸式呼吸和有效咳痰。 • 床上练习使用便器 • 呼吸道准备呼吸道感染者应及时治疗指导病人有效咳嗽
和排痰 • 体位训练: 教会患者自行调整卧位和术上翻身的方法,
以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 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 • 肢体功能训练: 针对手术部位和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功 能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