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美国梦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美国梦什么是中国梦
美国梦与中国梦有何区别

美国梦与中国梦有何区别?来源:郎仁斌的日志美国梦是希望之梦、成功之梦、平等之梦、幸福之梦。
据有关学者的归纳:“ 所谓的美国梦(American Dream),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通常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
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持著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
尽管有些人批评美国梦过度强调了物质财富在衡量胜利和快乐上扮演的角色,但许多美国人的确认为,这种获致成功的机会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找不到也并不存在的。
因为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同的是,在美国拥有的经济自由相当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有限,这使得美国的社会流动性极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透过自己的努力迈向巅峰。
”“依据历史学家的说法,美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业扩张并非只是因为美国的自然资源丰富,更是因为所有人都有机会藉由自己的奋斗获取财富。
美国梦成为了吸引世界各地人民移民美国的主要原因—无论过去或现在。
在今天,每年有超过一百万的人成为美国公民,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移民地点。
”美国梦的核心是:“ 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美国梦的代表人物有:爱迪生、洛克菲勒、福特、比尔盖茨、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杨致远、赵小兰、朱棣文、施瓦辛格、林肯、罗斯福、里根、肯尼迪、克林顿、奥巴马…数不胜数。
而中国人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中国梦,例如现在,大家的梦想就是“我爸是李刚”和“中五百万”大奖。
这些梦想都是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只要收获,不要付出的梦想。
如果要找出一个中国人都希望达到的目标的话,就是“升官发财”。
追求权力和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到当今的“一切向钱看”,无不始终贯穿着权力和金钱占有欲,而丝毫没有公平、公正、平等的影子。
美国梦的形成及与中国梦的对比研究

美国梦的形成及与中国梦的对比研究美国梦是指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并获得金钱、地位和幸福的追求。
它作为美国社会核心价值观之一,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追求。
而中国梦是指中国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梦想。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内涵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对美国梦和中国梦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美国梦的形成与美国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联系。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伴随着西方殖民时期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形成了个人努力获得成功的理念。
18世纪末,美国独立宣言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进一步强调了每个人有权追求幸福的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价值观逐渐深入人心,成为美国社会不可动摇的信仰。
中国梦的提出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中。
中国继承了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社会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并结合自身的国情,提出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内涵还包括了改革开放、科技强国、环境和谐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与美国梦相比,中国梦更加注重国家整体发展和民族命运的实现。
其次,美国梦和中国梦在内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和成功追求,强调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它强调自由市场经济,强调个人财富的积累和个人事业的成功。
而中国梦则更加注重国家整体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
中国梦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注重社会公平和平等。
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也存在一些区别。
美国梦的实现需要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来取得成功。
美国社会鼓励个人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
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国家和个人相互支持。
中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和规划来引导国家发展,同时鼓励个人的创新和才能的发挥。
最后,美国梦和中国梦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差异。
美国梦作为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对美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激发了人们对自由、民主和个人权利的追求,塑造了美国的精神风貌。
而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现国家整体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来实现个人的目标。
中国梦(细述中国梦,并阐述与美国梦的区别)

中国梦和我的梦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了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具体含义,并对此二者就个人的见解做了简要分析。
中国梦,是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形成世世代代的信念: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如果没有中国梦,人才会流失,人心会不稳,因为这是引导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这包括:民主、自由、平等、以及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和权利。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目前尚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强国才能富民,强国也是为了富民。
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进一步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
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美国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我认为,中国梦倾向于实现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复兴,而美国梦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则远远胜过对物质的追求。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

习近平同志去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无独有偶,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去年11月6日发表演讲时也表示,每个人都有着追求个人幸福权利的这一信念,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
此前也有“英国梦”“俄国梦”“日本梦”的提出,但真正引起世界关注的,却是“中国梦”“美国梦”。
“中国梦”与“两个百年”同一方向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侵略者的枪炮把中国人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惊醒,从英国人挑起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再次被唤醒。
1843年,魏源在其出版的《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853年冬天,洪秀全颁布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天朝田亩制度》;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驱除鞑虏,恢复中”;1902年,梁启超》,展现出了他对;1917年至《建国方、建三峡水库和世、渐进民主等,全面规划大中华民主富强现代化的方略……他们的“中国梦”也是民族复兴之梦,但最终都没能真正实现。
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后,在中华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毛泽东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提出:“全国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
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中国梦”,也是很多人的期盼。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掀开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新篇章。
1961年,毛泽东在同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谈话时指出:“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
”1962年,他在七千人大会上又强调说:“中国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新的“中国梦”。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区别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别读到一篇解释中国梦与美国梦不同的文章,其中提到,二者的不同是“是价值观上的差别”,“要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就必然奉行集体价值,以集体主义为哲学基础,追求的是集体的整体利益;相反,美国梦奉行个人价值,以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追求的是个人的物质利益。
也就是说,中国梦有着家国情怀的特征,而美国梦则更多个人奋斗的色彩。
”这种看法似乎正在成为理解眼下“中国梦”的基调。
德国神学家,被称为德国教会良知的反纳粹宗教人士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说过,“人们在比较自己与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东西时,特别容易高估自己的成就。
”美国梦真的只是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吗?真的就没有与共同体有关的“情怀”?“美国梦”最早由历史学家亚当斯(James Truslow Adams)在《美国史诗》(The Epic of America,1931)中提出,成为一个流行的说法。
他写道,“上个世纪,那个将千百万人从别的国家吸引到我们国家来的美国梦,并不仅仅是由于物质的丰富(尽管这也非常重要),而是要远远超过这个。
这是一个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得到发展的梦,这个梦要摧毁的是那些在老旧世界中竖起的壁垒,……要颠覆的是那些只是为某些阶级自私利益服务的社会秩序。
”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千千万万人从“老旧世界”到美国这个“新世界”来追寻他们在自己“祖国”不能实现的希望。
每个国家都有可能的梦想机会,但只有美国才是给外来者提供梦想机会的国家,在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梦是很难在其他国家复制的。
美国吸引许多别的国家人们来寻梦和圆梦,首先是因为它拥有许多人向往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平等价值观。
例如,德意志1848年革命在军事镇压下失败,数千名中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者被迫逃走,大多去了美国。
对这个没有贵族特权等级,没有专制政府权力的国家,其中一位如此写道,“德国移民来到一个新的国家,那里没有专制权力,没有建立在垄断、苛捐杂税上的特权秩序,没有对信仰和良心的钳制。
美国梦的形成及与中国梦的对比研究

美国梦的形成及与中国梦的对比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关注到不同国家的梦想与追求方式的异同。
美国梦和中国梦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闻名的两种民族梦想,它们的背后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对这两种梦想的形成以及存在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
美国梦的形成美国梦是指人们通过个人奋斗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得到个人自由、自主和公正的生活机会的梦想。
美国梦起源于美国的开拓时期,当时移民们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并追求自由和平等。
20世纪初期,美国经历了一次经济大萧条,许多人生活无法自给自足,这时美国政府着手推行“新政”以刺激经济发展。
此后,美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在此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美国人都在追求实现自己的梦想。
与中国梦的对比相比之下,中国梦是意味着个人与国家,在现代中国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民族复兴之梦。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人民历代都对实现国家的强大与富强充满向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社会经济方面逐渐发展,人们追求实现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发展空间的愿望与日俱增。
中国梦的提出是建构在中国居民个体和中国国家的整体目标共存的局面之下。
美国梦与中国梦之间存在的差异在于,美国梦侧重于个人追求的平等机会,追求个人自由权利以及繁荣富裕;而中国梦则侧重于民族复兴和全面发展,强调集体的荣誉感与民族精神的强调。
结论总之,“美国梦”和“中国梦”是两种世界高度关注的梦想和发展模式,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价值体系与理念,也反映了它们背后不同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正因如此,“美国梦”和“中国梦”的比较研究至关重要,这种比较可以在不断探究中发掘出两种民族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推动两个国家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梦与美国梦地区别

word文档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
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
“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
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从概念内涵上讲,“美国梦〞主要以自由、繁荣为标签,宣称一个人无论什么背景,只要来到北美新大陆,通过个人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这经不起时间和事实的检验。
美国直至建国87年后才废除奴隶制,随后又长期推行种族歧视。
现在种族藩篱消除了,但阶级阶层的鸿沟依然存在,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美国梦〞十分虚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层面,落脚点是“人民幸福〞。
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直承受益者。
因此,“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梦,是对“美国梦〞的超越。
提出“中国梦〞的概念,是自信和实力的表达,吹响了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新的进军号角,令人心潮激荡豪情满怀。
从动态或趋势上讲,“美国梦〞早已褪去其耀眼光环,缺少新内涵和活力,缺乏可持续性。
我国那么持续保持着强劲开展势头,中国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梦〞正一步步地从理想变为现实。
精品文档分享。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作者:朱继东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3年第3期习近平同志去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无独有偶,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去年11月6日发表演讲时也表示,每个人都有着追求个人幸福权利的这一信念,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
此前也有“英国梦”“俄国梦”“日本梦”的提出,但真正引起世界关注的,却是“中国梦”“美国梦”。
“中国梦”与“两个百年”同一方向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侵略者的枪炮把中国人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惊醒,从英国人挑起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再次被唤醒。
1843年,魏源在其出版的《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853年冬天,洪秀全颁布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天朝田亩制度》;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中国未来记》,展现出了他对中国未来的梦想和期待;1917年至1920年期间,孙中山所著的《建国方略》,提出火车进藏、建三峡水库和世界级港口、对外开放、渐进民主等,全面规划大中华民主富强现代化的方略……他们的“中国梦”也是民族复兴之梦,但最终都没能真正实现。
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后,在中华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毛泽东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提出:“全国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
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中国梦”,也是很多人的期盼。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掀开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新篇章。
1961年,毛泽东在同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谈话时指出:“在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我估计要花一百多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梦与美国梦有什么不同什么是美国梦什么是中国梦
梦,始于无意识地构建,也始于有意识地无形。
梦,始自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始自天下苍生摆脱苦难的渴望。
从这些最基本的要素的角度来看,把眼下中国公众热议、内地媒体热炒的“中国梦”与至今仍有一定热度的“美国梦”加以比较,是一件令人颇感兴趣的
事。
当代中国人(请注意笔者所指的是“当代”人)对“美国梦”的知晓和了解既不算多也不久远。
年轻人从“大嘴”罗伯茨和理查.基尔联袂出演的电影《Pretty Woman》中知道世界上似乎有一个地方,在那里可以实现麻雀变凤凰的梦想。
中年人阅读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The Glory and the Dream》,看到了一个真实而非梦幻的美国。
而对不少中国的老年人而言,他们对美国梦的十分有限的了解,恐怕要归功马丁.路德.金的著名讲演《I have a dream》带来的触动。
顺便说一句,这篇讲演在中国流传甚广,在知识阶层几乎是家喻户
晓。
美国梦的出现和它在世界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
事实上,自美国立国以来,凭借着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的得天独厚,凭借着把平等自由等欧洲进步思想的创造性移植,凭借着清教主义思想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有力结合(参见马克斯.韦伯所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不少人在美国实现着、也实现了本身的“淘金梦”、“成功梦”。
即便是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微软的比尔.盖茨不是仍在续写这一梦想吗?当然“美国梦”的代表人物还有很多,最大的代表恐怕就是美现任总统奥巴马了。
那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久前提出的“中国梦”,与前面所说的“美国梦”又有什
么区别呢?
笔者以为,习近平所说的“中国梦”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图强之梦,就是中国人要努力摆脱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民族生存状态之梦。
换句话说,所谓的“中国梦”最初的萌动其实就是摆脱苦难的渴望,就是从摆脱民族恶运的心态演化而来的一种意愿和理想。
这种摆脱民族恶运的心态产生于170年前的鸦片战争,而当日本法西斯军队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这种心态就迅速成为了全民族的强烈的救亡意识。
由此衍生的摆脱落后、富国强兵的整体意识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几代中国公众的共识和普遍信念。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极为自尊的国家,它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所遭受的欺凌与屈辱早已变成了全民族巨大的内伤。
既然恶梦是全民族的,那么,摆脱恶梦的期盼和梦想自然也属于全民族。
因此,中国梦首先是集合式的整体观念,是一种群体诉求和集体式愿景。
这一点与美国梦中的个人
主义价值观有着很大区别。
既然“中国梦”带有非常明显的群体特色和民族国家这一层面上的意义,那么它就必然会在外交、军事和综合国力上有更为果敢而鲜明的举动。
如果我们把“中国梦”分解为“外交梦”“强军梦”和“国力(持续增长)梦”,那么,习近平在今年频繁的外交活动中一再特别强调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依存,就具有很明显地希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倾向。
而他一言双关地警告某些人“不要因一己私利”而搅乱地区局势和世界和平,更展示了中国对国际事务勇于担当和日益强烈的责任意识。
如果这是在实现“外交梦”,那么,
中国军队宣布,将在2013年进行40多次各种类型的军事演习,就是对“军事梦”“强军梦”
的最直接的印证和说明。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实现这些具有民族整体意识和群体特色的“中国梦”的过程,会不会演化为一种对外部世界的威胁呢?这恐怕是许多西方媒体和人士一种不愿言明的内心疑问。
其实,习近平对此已做了回答。
他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而这条路是哪里来的呢?是改革开放30多年走出来的、是从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从中国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因此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就像人的DNA不可改变一样,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密码也是不会轻易变化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不事扩张、不求霸权、素以安分克己为美德的国家,它的历史轨迹更是不可改变的。
“中国梦”不是俾斯麦的铁血之梦,不是大和族的东亚共荣之梦,也不是日不落帝国曾经有过的殖民之梦。
它归根到底还是中国公众追求幸福之梦。
在中国,任何一个政党和任何一个政治领导人,其所追求的兴国强国的施政结果最终都要由国民的幸福感受来判定。
在这一点上,“中国梦”也是个人的梦,与“美国梦”也有了目标的趋同和路径上的殊途同归。
来源青年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