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高一语文中外新闻报告文学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关于新闻的文学常识

关于新闻的文学常识

关于新闻的文学常识新闻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范。

了解新闻的文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新闻报道,并提高对新闻文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以下是关于新闻的文学常识的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新闻的基本要素1.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新闻是指对当前事件、事实或观点的及时报道和传播。

-新闻的特点包括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简洁性和公共性等。

2.新闻的构成要素-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新闻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导语:对新闻事件进行简要介绍,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正文:详细叙述新闻事件的经过、背景和相关信息。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重点或给出展望。

3.新闻的写作原则-五个W和一个H:即谁、什么、在哪里、何时、为什么和如何,用于确保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逐渐向次要和细节过渡。

这样读者即使只看到开头部分也能获得核心内容。

第二部分:新闻的文学风格1.新闻的语言特点-简明扼要:新闻语言追求简洁、明了,避免废话和冗长的描述。

-准确客观:新闻语言应准确传达事实,保持客观中立,避免主观色彩。

-生动活泼:新闻语言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新闻的修辞手法-夸张与夸大:通过夸张手法突出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比喻与拟人: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使新闻更具形象感和感染力。

-排比与对偶:通过排比和对偶手法增加新闻的语言韵律和表现力。

3.新闻的叙事技巧-时空交代:通过时间和地点的交代,使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更具有连贯性和可读性。

-人物描写:通过对相关人物的描写,使新闻更具情感共鸣和人物鲜明性。

-情节铺陈:通过适当的情节安排和叙述方式,增加新闻的悬念和吸引力。

第三部分:新闻的文学批评1.新闻的真实性与虚构性-新闻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既要追求真实性,又需要在表达方式上进行一定的创作。

-虚构元素的使用应当有限且基于真实事件的揭示和观察。

2.新闻的价值取向-新闻报道应保持公正中立的立场,避免个人偏见和主观判断。

高一新闻和报告文学知识点

高一新闻和报告文学知识点

高一新闻和报告文学知识点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时事的重要途径,而报告文学则以真实故事的形式传达感动和深刻的见解。

在高中一年级,学生们需要了解并掌握新闻和报告文学的相关知识点,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高一新闻和报告文学的知识点。

一、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新闻是指用简练的语言、客观的态度、可信的来源,传递及时、准确、有价值信息的报道。

新闻的特点包括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公众性和多样性。

学生们需要了解新闻的定义和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新闻报道。

二、新闻的要素新闻报道通常包括五个要素:谁、什么、在何时何地、为什么和怎样。

这些要素构成了新闻报道的基本框架,在阅读与撰写新闻时需要注意提炼这些要素。

三、新闻的分类新闻可以按照报道的内容、形式和对象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科技新闻等;按照形式分为消息、报道、评论等;按照对象分为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

学生们需要理解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以提升自己的文本理解能力。

四、新闻的写作技巧写作新闻需要注意条理性、客观性和简洁性。

要点要突出,用词要准确,结构要清晰,上下文要连贯。

学生们可以多读优秀新闻作品,学习范文中的表达技巧和写作风格。

五、报告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报告文学是以事实为基础,运用文学表达手法,通过真实的故事来揭示社会问题和传达见解的文学形式。

它主要关注现实问题,具有真实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等特点。

六、报告文学的作用报告文学可以通过真实的故事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它不仅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

学生们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报告文学作品,了解其背后所传递的思想和观点。

七、报告文学的写作风格报告文学的写作风格一般质朴、真实,追求事实的真实性,情感的真实性和环境的真实性。

通过运用多样的手法,如细腻的描写、铺陈和时空架构等,使故事更具可信度和感染力。

八、新闻和报告文学的联系与区别新闻和报告文学都是以真实的故事为基础,传达信息和情感。

高中新闻的知识点考点归纳

高中新闻的知识点考点归纳

高中新闻的知识点考点归纳一、新闻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 定义。

-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 基本特征。

- 真实性。

- 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要素都要准确无误。

例如在报道一场体育比赛的新闻时,比赛的双方队伍名称、比赛的最终比分、比赛的举办地点等都要如实呈现。

- 时效性。

- 新闻要及时传播,强调“新”。

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新闻的时效性更为重要。

比如突发的自然灾害事件,媒体要尽快将灾害发生的地点、受灾情况等信息传播出去,以便救援工作的开展和公众了解情况。

- 客观性。

- 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带个人偏见地叙述事实。

在报道政治事件时,要全面呈现各方观点,不能只偏向某一方。

- 公开性。

-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让大众知晓。

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网络新闻平台,都是将新闻信息公开化,使广大受众能够获取。

二、新闻的结构。

1. 标题。

- 标题的作用。

- 标题的类型。

- 多行标题。

- 引题(眉题):位于主题之上,主要是引出主题,交代新闻的背景、意义等。

例如在报道一场文化活动时,引题可能是“传承千年文化,丰富市民生活”。

2. 导语。

- 导语的定义与作用。

-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以简洁生动的文字,写出新闻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主题思想。

其作用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读者继续阅读新闻的正文,同时对新闻内容进行高度概括。

- 导语的写作方式。

- 叙述式:直接叙述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例如“北京时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重大突破。

”- 描写式:对新闻事件中的某个场景或人物进行描写。

如“清晨,阳光洒在古老的故宫城墙上,故宫迎来了本年度首批外国游客,他们带着好奇与崇敬,开启了一场穿越中国古代皇家宫殿的奇妙之旅。

”- 提问式:通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资料: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纲要为了贴近课本、贴近高考、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为了夯实高考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高考考生解题能力水平和第一轮复习效率,明确高考的方向,为2010年高考大捷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特编写了这套一轮复习资料。

这套资料共20套,根据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编排规律,分为20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知识点。

每个专题共分六个部分:一、单元导读。

单元导读,主要是高屋建瓴,看本单元课文的知识目标及能力培养目标。

把各个单元建构起来,就会对整个高中的知识体系有个全面的认识。

二、知识梳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需全面了解并明确高中阶段教材中所关涉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化整为零,在平时中巩固提高。

知识梳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字音和词语。

在有些重要单元里,笔者还对字形、多音字进行了梳理,希望对2010届高考考生有较大的帮助。

三、考点链接。

点击考纲,让高三学生明确考纲要求,在备考中有的放矢。

四、高考真题。

此部分的设置是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明确高考方向,掌握常见的考试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这一部分有详细的解析,有利于学生自学和提高。

五、知识巩固及提高测试卷。

此部分的题基本上分为基础知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三个模块,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迁移能力。

六、高考知识点拓展。

对该单元所关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拓展,巩固基础,拓展能力。

必修一第四单元: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

詹姆斯·赖斯顿说过“19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

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我们周围何曾离开过新闻?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

新闻作品的样式很多,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主要有两类:新闻特写和通讯。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册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册知识点总结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册知识点总结》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第一单元——诗歌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高中语文新闻阅读文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新闻阅读文章知识点总结

新闻阅读文章知识点总结【考纲解读】分析新闻类文章的考点,学会对新闻作品的解析。

【知识点梳理】一、新闻的分类新闻有超广义、广义和狭义三种概念。

超广义的新闻是指人与人交往中传播的各种最新信息的综合,比如人们通过电话、信箱、及时通讯工具、信件等传告的信息,街头巷尾的交谈,看到的某则具有新鲜内容的告示、广告等。

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

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

超广义的新闻高考中不会出现,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访谈、通讯、特写。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1. 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就叫谣言。

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①准确②全面③深刻2. 时效性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 受众性要面对受众,通过公开的传播途径发布出来。

(一)消息1. 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

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

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

它一般具有六要素。

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

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2. 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消息强调及时、快、新、语言简明。

3. 要素: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

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4. 结构: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

(1)标题:是消息的眼睛。

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

形式有三种,就是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

语文新闻阅读考点梳理

新闻阅读考点梳理一、新闻知识梳理新闻是经用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信息。

新闻分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

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知识点1:新闻的特点知识点2:常见体裁及特点的增多,新闻体裁也有所变化和发展。

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基本区别是:表达新闻材料的手法、口吻和组织材料的结构不同。

1.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

写作消息要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也可有适当的细节描写与议论。

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篇新闻必不可少的)(1)标题:标题有主标题、引题、副标题之分。

主标题(正题):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交代新闻要素。

引题(眉题、肩题):放在主标题的前面,揭示新闻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归纳成果、烘托气氛等。

副标题(辅题、子题):放在主标题的后面,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新闻标题的妙处:①新闻标题表达上的技巧与作用;广义: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狭义:消息真实性时效性新闻的特点准确性②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③对吸引读者的作用;④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⑤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补充: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美联社(美国)路透社(法国)塔斯社(俄罗斯)(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主要作用有:①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②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主体新闻的主体,承接导语,用典型、具体的材料对导语做进一步的阐述。

高一语文中外新闻报告文学的知识点

高一语文中外新闻报告文学的知识点高一语文中外新闻报告文学的知识点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

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二、预习要点:
1、学习新闻作品:弄清新闻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学会提取信息。

2、学习报告文学: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倾向,鉴赏叙事技巧,学会关注社会。

3、读写结合: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

高中新闻和报告文学知识点讲义

新闻和报告文学知识点讲义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接触新闻,那么什么是新闻?新闻的特点又是什么?报告文学可能对于我们来说有点陌生但它却脱胎于新闻,那么什么又是报告文学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四单元一起去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

二、复习预习新闻新闻的定义: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

新闻的特点:(1)真实新闻的真实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新闻中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完全符合客观实际;二是新闻中概括的事实必须准确,不能夸大缩小,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要实事求是地概括事实的全貌,完全同实际一致;三是不仅要确保具体事实本身的准确无误,还要求在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也符合客观实际,也就是说,不仅要注意具体事实的真实准确,还要注意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2)新鲜,新闻具有时间新近、内容新鲜的特点。

所谓时间新近,是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发现的,而不是过去的,很久以前的;所谓内容新鲜,是指新闻要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以及事物的新发展、新变化,尽可能多地为受众提供富有新意的事实和信息。

时间新和内容新,在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在有些情况下,事实虽不是新近发生的,但由于报道者能紧密结合报道时的形势,抓准新闻由头,也能挖掘出富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3)迅速及时。

新闻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和时效伴随在一起。

错过报道时机,新闻就会贬值,甚至失夫存在的价值。

新闻要迅速及时,但不是“唯快是好”。

(4)具有重要性。

新闻的重要性,是由它所蕴含的意义决定的,不单纯取决于题材的大小。

重大事件固然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而那些表面看来是写“小事”的新闻报道,由于它与群众的工作、生活,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能引起人民群众的普遍兴趣和广泛关注,同样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 新闻阅读(知识梳理)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新闻阅读(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人物通讯及其种类课文基点:《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杨》、《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都是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写的是社会名流中的科学家,《“探界者”钟杨》社会推出的楷模;《心中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写的是售货员,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了人生价值,为人民做贡献的普通人。

抛砖引玉:人物通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实用文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

写人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人是有思想的。

采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去教育人、感染人。

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能有感染他人的力量。

人物通讯的类型: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

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

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

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

这是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知识点二:人物通讯的选材:(选材特点)课本基点:1、人物通讯选取小标题的形式:《喜看稻菽千重浪》这篇通讯在结构上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

课文的第一段与后面的四个小标题是总分关系。

(第一段):总述袁隆平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第二段-----最后)分述其事迹及表现,这也是人物通讯之所以让人读起来感人至深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高一语文中外新闻报告文学知识点梳理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练习高一语文中外新闻报告文学知识点。

高一语文中外新闻报告文学知识点梳理
一、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

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有两篇现场短新闻,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

《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5 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

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二、预习要点:
1、学习新闻作品:弄清新闻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学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