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公文主题、材料、结构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8.现在报告如下。 8.现在报告如下。 现在报告如下 9.特此拟函作复。 特此拟函作复 9.特此拟函作复。 10.请你局将严某20××年拘留情况用函告诉我处。 请你局将严某20××年拘留情况用函告诉我处 10.请你局将严某20××年拘留情况用函告诉我处。 11.由于该案追究时效已过,故不予上报。 11.由于该案追究时效已过,故不予上报。 由于该案追究时效已过 12.我们打算今年5月份开课。 12.我们打算今年5月份开课。 我们打算今年 13.该人切实为精神病患者 该人切实为精神病患者。 13.该人切实为精神病患者。 14.你局是否收到 请速调查后答复 你局是否收到, 调查后答复。 14.你局是否收到,请速调查后答复。 15.现在就关于财经工作改革等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意 15.现在就关于财经工作改革等问题, 现在就关于财经工作改革等问题 见。 坏人纵火造成。 16.此次火灾 确实是坏人纵火造成 此次火灾, 16.此次火灾,确实是坏人纵火造成。
学术论文标识方法: 学术论文标识方法: 1—1.1 2—2.1 2.2 2.3 3—3.1 3.2
层次级序的作用
限定文字表达方式 比如: 比如: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应当发扬深入实际、 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应当发扬深入实际、联系 群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群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公文 处理的效益和质量。认真克服官僚主义、 处理的效益和质量。认真克服官僚主义、形 式主义、文牍主义。 式主义、文牍主义。 限定整篇文章的发展模式 章断条连
二、公文语言的特殊性
1.
使用书面语, 使用书面语,一般不用口语 口语化的表述:不然、马上、爸妈、见面、 口语化的表述:不然、马上、爸妈、见面、 打算、吃饭、走路、 打算、吃饭、走路、偷着
2.
适当使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业经、 兹有、 为荷、 如:业经、悉、兹、兹有、特、拟、为荷、该、 予等。 予等。

第三章 行政公文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 行政公文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
标任务, 标任务,区局对上半年全区的法律援助工作情况进 引文式 主旨式 行了收集汇总,现将实施情况通报如下: 行了收集汇总,现将实施情况通报如下
一般常用“为了” 一般常用“为了”、“为”、“某种情况(概 某种情况( ),为此 为此, 等词语标引。 述),为此,……”等词语标引。 等词语标引 原因式 具体
为何12月出生者长寿?北纬53度 盛产”数学家? 为何12月出生者长寿?北纬53度“盛产”数学家?统计 12月出生者长寿 53 原因式 研究显示,出生地的纬度和出生的月份与人的健康、财富、 研究显示,出生地的纬度和出生的月份与人的健康、财富、 提问式 幸福程度、寿命和创造力有一定的关系。英国《泰晤士报》 幸福程度、寿命和创造力有一定的关系。英国《泰晤士报》 日前刊发一篇题为《未来是橙色的》的署名文章, 日前刊发一篇题为《未来是橙色的》的署名文章,介绍了 12月出生者最长寿 而北纬53 月出生者最长寿, 53度 盛产” 引文式 12月出生者最长寿,而北纬53度“盛产”数学家这一奇特 主旨式 你在何时何地出生真的会影响你的一生。但是这同 现象: 现象:你在何时何地出生真的会影响你的一生。 星座无关,而是同太阳这颗恒星的辐射息息相关…… 星座无关,而是同太阳这颗恒星的辐射息息相关……
开 头
5 三
行政公文的开头和结尾
根据式
即开头引用文件、 即开头引用文件、领导讲话或某文内容作为引 目的式 点明公文主旨或主要内容。 言,点明公文主旨或主要内容。 概述式
现将《财政部、 现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地方商品储备 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10号 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10号)转发 原因式 具体 给你们,请结合省地方税务局《 给你们,请结合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延长国有粮食购 提问式 销企业房产税、 写法 销企业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的 通知》 皖地税函〔2008〕349号 的精神, 通知》(皖地税函〔2008〕349号)的精神,积极主 引文式 动与当地财政和税务部门联系, 动与当地财政和税务部门联系,切实做好我省国有和 主旨式 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相关税收的免征工作。 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相关税收的免征工作。日, 据安全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全国接连发生多起较大道路交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公文标准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公文标准

附件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 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版)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2012版)

中办发…2012‟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单位,各人民团体:《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4月16日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公文法规】

1、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公文法规】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公文种类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决议。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

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

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第三章 公文的撰写

第三章   公文的撰写

四、合理安排材料 逻辑、和谐地组织材料, 逻辑、和谐地组织材料,使材料与观点形成一 个有机体。 个有机体。 先亮观点, (一)先亮观点,后举材料 条首句概括观点。 层、段、条首句概括观点。优点 先举材料, (二)先举材料,后亮观点 由事到理,说服性强。 由事到理,说服性强。 边举材料, (三),明确制文的目的; (一)高度重视,明确制文的目的; 领导人向有关人员交待写作任务时, (二)领导人向有关人员交待写作任务时,既 要给任务,又要给条件; 要给任务,又要给条件; 注意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及国家法律、 (三)注意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及国家法律、 法规的要求; 法规的要求; 注意调查研究, (四)注意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对交拟的反馈 意见,充实完善交拟内容; 意见,充实完善交拟内容; 掌握公文文种提示的规范要求, (五)掌握公文文种提示的规范要求,发送对 象和阅读对象的范围要求。 象和阅读对象的范围要求。
第四节
安排结构
一、含义、作用 含义、 结构之公文内部的组织构造及其所反映出的外部形态,安排结构既是谋篇 结构之公文内部的组织构造及其所反映出的外部形态, 布局。用怎样的思路来处置材料。 布局。用怎样的思路来处置材料。 结构的程式化,格式的规范化。 结构的程式化,格式的规范化。 激起阅读兴趣,准确清晰地表达内容。 激起阅读兴趣,准确清晰地表达内容。 二、结构的内容 (一)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 1、公文式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2、新闻式标题 主旨式标题《药品销售中的回扣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主旨式标题《药品销售中的回扣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事实式标题《大巴山捕蛇严重导致鼠害猖獗》 事实式标题《大巴山捕蛇严重导致鼠害猖獗》 问题是标题《职工的归属感从何而来——首都钢铁公司是怎样实行经济责 问题是标题《职工的归属感从何而来 首都钢铁公司是怎样实行经济责 任制的调查》 任制的调查》 3、四项式标题 单位、时限、事项、文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4年工作要点》 2004年工作要点 单位、时限、事项、文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4年工作要点》

公文写作的基本过程包括主题素材选材结构行文

公文写作的基本过程包括主题素材选材结构行文

公文写作的基本过程包括主题素材选材结构行文
摘要:
一、公文写作基本过程概述
1.主题确定
2.素材选材
3.结构设计
4.行文撰写
正文:
公文写作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它包括主题确定、素材选材、结构设计和行文撰写四个主要环节。

首先,主题确定是公文写作的第一步。

在这一阶段,作者需要明确公文的主题,即公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主题的确定要准确、明确,能够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一看主题就能明白公文的性质和内容。

其次,素材选材是公文写作的重要环节。

素材选材要求作者根据公文主题,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有说服力的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来源于各种渠道,如书籍、文件、报告、网络等。

素材选材要求准确、全面,能够有力地证明公文的观点。

再次,结构设计是公文写作的关键环节。

结构设计要求作者根据公文主题和素材,设计公文的整体框架。

公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要概括主题,正文部分要详细论述主题,结尾部分要总结主题。

结构设计要求清晰、合理,能够使公文内容条理分明,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最后,行文撰写是公文写作的最后一步。

行文撰写要求作者根据公文结构,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公文的内容。

公文的语言要求简洁、准确,避免使用模糊、复杂的句子。

行文撰写要求流畅、得体,能够使公文内容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总之,公文写作是一个包含主题确定、素材选材、结构设计和行文撰写四个环节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生产上不去,科技人员、工人焦急 不满,投书市长。就在这个时候,市里 下达了《关于加速企业改革的决定》。 厂里组织传达,反响强烈,反映这件事, 有两篇文章。
其中一篇文学作品这样写道:
当上级红头文件最后一个字的音波敲击人们 的耳鼓之后,那宽大得显然有点令人感到空旷 严肃的会场,顿时像开了锅似的。那些还在睁 大眼睛、张着口舌,或者是屏住气息,闭目凝 神的不多地听传达的人们,轰的一下沸腾了。 角落里,两位在闭目养神的老年人,突然年轻 了10岁,不,年轻了30岁,他们从座椅上弹 了起来,眼眶里润着晶晶泪花,手拉手,异口 同声地迸出了只有他们俩人才听得分明的一句 话:“上级决定道出了我们心声,伏枥以待的 愿望就要实现了,春风吹过了玉门关啦!”
(一)公文主旨的表现方法
表现原则:明白显露,直陈其旨 表现形式:用一个主旨句 把一篇公文的主旨准
确明晰地概括出来
⒈ 标题明旨 ⒉ 开篇明旨
在公文的标题中概括点明主旨 如:请示
在公文的开篇将主旨直截了 当地揭示出来,利于读者抓 住全文要领,了解制发目的, 把握公文意图 如:报告
⒊ 撮要明旨 ⒋分题明旨 ⒌ 线穿显旨
特征:以文载文,文后有文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 例(试行)》的通知
⒍章、条、款 分列式
全篇分章、章下有条、 条下设款,分条列目, 款项清楚
适用于章程、条例、规定、办法等法规性公文
例如:中国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⒎条、段贯通式
全文划分若干条,标以 序号,无单独的开头语 结尾;或划分为若干个 自然段,段落不标序号
另一篇公文这样写道:
本月20日下午,我们传达了市委19 日下达的《关于加速企业改革的决定》, 全厂车间主任、技术员以上同志到会。大 家听完文件,一致表示:文件精神完全符 合我厂实际,深受鼓舞,决心发扬改革精 神,积极开拓我厂新局面。老工程师杨师 傅当场激动不已:“市委文件讲出了我们 的心里话,我们算是盼到了今天。”
适用于指示、指示性通知、领导讲话等
例如: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 胡锦涛同志的讲话
⒏并列句式
先以简要文字做开头,开宗 明义,正文用若干句子排列 组合而成,有的还讲究押韵, 类似诗词歌赋一样
适用于守则、公约等文件
例如:天津市民守则
三、公文结构的内在规律
基本规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函、批复、任免通知
例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的通知
⒉撮要分条式
开头部分概括出全文的 中心内容,然后对所要 解决的若干问题按照主 次先后,形成若干条, 并用数码序号表明
是下行文的基本体式,适用于通知、通告、 决议、指示、公告等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告
⒊分列小标题式
把全文分成若干条、段, 把每一条、段的中心内容 分别归纳成若干个小标题, 置于每一条、段之上
说明要求: 1、说明事务的性质、特点、范围、
类别 2、公务完成的手段 3、发文机关的主张 4、事务的优劣、进退、好坏、成效
● 公文的表述方式 以说明为主,并辅以必要的夹叙夹议
训练
适用于指示性通知、调查报告、决定、简报等
例如:中共××市委关于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学习纲要》的通知
⒋全面性分块式
把全文划分为几大块, 相对独立,各自成章
适用于工作总结、调查报告、决定、意见等
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⒌转发转述式
用批转、转发、转述的形式, 把下级或上级、平级的来文转 印给下级单位
● 了解基本情况,做好材料的基本储备 ● 做资料收集的有心人 ● 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资料收集方略
合理的材料收集方略
要做好日常积累,占有两手(第一手和 第二手)材料,并随之加以整理
其他材料
社会有关情况 本行业、本系统材料
本地单位材料、 本部门材料
知识更新 储备
积累公文材料框形图
日常积累材料应做到:
⒈立足于本部门、本单位
第三章 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
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 ● 公文的主旨 ● 公文的材料 ● 公文的结构 ● 公文的语言 ● 公文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公文的主旨
一、何为“主题”
文章的
作者
表达的基本思想和写作意图
全部内容
也称为
主题思想 中心意思 中心论点 主旨
二、公文的主旨
● 公文的主旨
通过公文的全部内容所表述 或体现出来的行文用意、目 的或意义
范文
第三节 公文的结构
● 为了使材料更好地服务于主旨,必须按照 一个内在的脉络,井然有序地组织在一 起,才能构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
● 结构表现为形式,结构和内容是一个整体。 一、公文的结构
根据主旨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和展开材料, 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谋篇布局 立格定局
● 必须准确反映公务活动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本 质和必然联系
⒉着眼于本行业、本系统
⒊关注社会上的有关情况 ⒋遵循适度、有用的原则
剔出意识 超前意识 整体意识 统计意识
五、公文材料的选择原则
切旨性 真实性
现实性
典型性 新颖性
围绕主旨来选择材料
是已存在的事实,要准确无误,真 实可靠
是新近发生的普遍存在、关系 重大、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实 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
有时代感,体现时代精神
⒊它必须适合公文的不同体式
例如:各种不同文种的公文
⒋它必须符合公务活动认识上的思维逻辑 一要有序、二要连贯、三要区别、四要周密
第四节 公文的语言
一、公文的语言 公文语言
为反映公务活动服务的 为表述公文主旨服务的
是表达公文 内容不可少
的因素
二、公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比较
有这么一件事: 某工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改革艰
⒌ 边摆问题,边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特殊 结构形式 如: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等
四、公文结构的特点
⒈ 它必须准确反映公务活动这一客观事物 的内在本质和必然联系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例如:关于解决当前机关作风中几个严重问题的通知
⒉它必须服务于公文主旨表达的需要 围绕公文主旨或基本观点去组织安排材料
例如:毛泽东同志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材料对主旨具有制约作用
● 什么样的材料提炼出什么样的主旨
● 主旨能否做到正确、鲜明、集中,取决于材料的优劣
三、公文材料的种类
根据不同标 准进行分类
从材料的性质角度
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
从材料存在的时间或时代角度
现实材料和 历史材料
从材料来源角度
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从是非角度
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四、公文材料的收集与积累
⒉提示目的类的文字标志 用介词为、为了等
练习
第二节 公文的材料
一、何为“材 料”
所搜集的
作者
写入文章的
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
为了某一 写作目的
换言之,凡在公文写作中用 于提炼主旨和表现主旨的 事实和观念,都是材料。
二、公文的材料
公文材料
公文者作者为了表现公文主旨, 从现实公务活动过程中摄取并写 入公文中的一系列内容,包括情 况、背景、目的、根据、办法、 措施、意见、规定、时间、数字 等。
二、公文使用语言的要求
1、真实准确 2、严谨庄重 3、简明扼要 4、平实易懂 5、鲜明生动
【 写作训练 】
三、公文用语的特点
1、使用书面语,一般不应口语。 2、适当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3、有一套特定的公文专用语。 4、大量使用介词结构。 5、经常使用模糊词语是公文内容得到准确 表达。
四、公文使用语言的原则
● 主旨是一篇公文的灵魂,具体表现为“做什么”
● 无论公文篇幅长短,都可以概括出主旨 (例如:批复)
三、公文主旨的特点 ① 公文主旨反映的对象及内容是公务活动,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② 公文主旨明白、显露 ③ 公文主旨的形成具有时限性 ④ 公文主旨具有直接的社会应用性 ⑤ 一篇公文只有一个主旨
四、公文主旨的表现方法和语言文字标志
表现形式:
⒈ 对解决问题的结果予以答复或表态的单一 结构形式 如:批复、指示、令等
⒉ 侧重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但不去具体 解决问题的单纯结构形式 如:情况通报、 情况简报等
⒊ 先提出问题,然后把解决问题的结构或意见 表达出来,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简单结构形式 如:公告、通知等
⒋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完整形式 如:指示、指示性通知等
将主旨至于公文每一部分 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有时 也可放在段末 如:意见
把公文主旨分解成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用一个标题来显示 如:规定
分主旨句的形式散见于文章 的各部分,汇总升华为全文 的主旨 如:政府工作报告
(二)公文主旨的提示性文字标志
⒈ 提示意图的文字标志
下行文提示标志:决定、必需、应当、望、批复等 上行文提示标志:拟、需、报等 通用提示标志:现、特、建议 等
● 必须服务于公文主旨表达的需要 ● 必须适合公文的不同体式 ● 必须符合公务活动认识上的思维逻辑
一要有序 二要连贯 三要区别 四要周密
二、公文结构的外形体式
指公文的开头、主体、结尾在文面上的组合 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以下形式:
⒈篇段合一式
一篇公文只有一段,一段
就是一篇
适合于命令(令)、公告、简单的决定、决议、
● 要使用健康纯洁的语言
● 要适当吸收各代语言中富有生气与活力的 东西
● 注意文理不通的问题,克服滥用省略、句 法不全、交待不明、眉目不清等问题
第五节 公文的表述方式
● 为了更好地体现所要表达的对象,公 文作者必然要采取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
● 公文作主要的是叙述、议论、说明 叙述要求:顺叙、实叙、 讲究分寸、讲究概述 议论要求:不做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 完整性议论,只是一两句结论性 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