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关于荆紫关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的批复

合集下载

国家文物局关于荆坪村古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荆坪村古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荆坪村古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6.03.24•【文号】文物保函〔2016〕358号•【施行日期】2016.03.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关于荆坪村古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的批复文物保函〔2016〕358号湖南省文物局:你局《关于审批〈荆坪村古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的请示》(湘文物报〔2015〕265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荆坪村古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

二、对该规划提出以下修改意见:(一)关于文物认定与评估梳理、精炼价值评估与现状评估,优化真实性与完整性评估内容。

(二)关于保护区划与管理规定1.应综合考虑沿河整体风貌控制和村落环境保护需要,合理划定建设控制地带,可考虑将风貌协调区纳入建设控制地带,实行分类控制,增强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2.规范和细化管理规定,补充建设控制地带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外观形式等具体控制指标,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关于环境整治与专项规划1.加强保护范围内民居建筑和街巷肌理的保护工作,提出具体环境整治措施。

2.说明展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四)进一步校核文本与图纸。

将说明性文字纳入规划资料汇编,补充规划总平面图。

三、请你局指导地方人民政府组织规划编制单位,按照上述意见,对规划进行必要修改和完善后,于15个工作日内将经你局核准的规划文本图纸及相关电子档案等材料报我局备案。

四、请你局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将已经我局备案的荆坪村古建筑群文物保护规划报请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并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将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积极组织有关部门逐步实施。

五、规划涉及的文物保护与展示、环境整治、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实施前应制定具体立项报告或方案,并按程序报批。

六、请你局指导和协调地方人民政府在保护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做好荆坪村古建筑群的各项保护、管理工作,妥善解决土地用途调整、环境整治等可能涉及的问题,切实保护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安全,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荆州城墙建设控制地带内荆州城发·寅宾苑项目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荆州城墙建设控制地带内荆州城发·寅宾苑项目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在荆州城墙建设控制地带内荆州城发·寅宾苑项目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24.01.16•【文号】文物保函〔2024〕89号•【施行日期】2024.01.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在荆州城墙建设控制地带内荆州城发·寅宾苑项目的批复文物保函〔2024〕89号湖北省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关于申报荆州城发·寅宾苑项目设计方案的请示》(鄂文物文〔2023〕45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该项目。

一、对方案提出以下修改意见:(一)深化前期勘察和影响评估。

全面勘察地下遗存情况,补充分析拟建项目对宾阳楼景观视廊的影响。

(二)完善设计方案。

建设项目应避让已探明的遗址,明确其保护展示和标识措施。

(三)细化保护措施。

补充施工期间对城墙本体的风险监测措施,注意地基开挖降水影响。

进一步压减各分区建筑总高,调整西侧绿地地面铺装,避免与该区域文脉无关的曲线造型。

(四)补充拟建项目与荆州城墙宾阳楼空间关系图和视线分析图,补充东门大街与拟建项目关系图。

二、请你局组织专业考古机构对拟建项目相关区域开展必要的考古工作,考古发掘项目需另行填报考古发掘申请书。

三、请你局指导相关单位根据以上意见对所报项目进行修改、完善,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履行相应审批程序后实施。

四、请你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全程监管,组织专业机构参与指导,确保文物安全。

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重要文物遗存,应立即停止施工并研提保护措施。

此复。

国家文物局2024年1月16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9.05.13•【文号】建科函〔2019〕95号•【施行日期】2019.05.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建科函〔2019〕95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物局(文化和旅游厅),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文物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物局,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文物局,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文物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体新广局: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并对成都、广州、武汉、青岛、太原、洛阳、荆州、佛山、赣州、咸阳、聊城、敦煌、武威、阆中等14个城市进行了重点抽查。

现将评估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保护内容不断丰富,大量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留。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抢救和保存下来。

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公布13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已公布79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历史文化名镇312个,历史文化名村487个。

全国已划定历史文化街区875片,确定历史建筑2.47万处。

各地还探索将工业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各种文化遗产类型纳入保护体系。

(二)保护机制不断完善,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各地以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基础,积极制定地方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

国家文物局关于大名府故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计划的批复-文物保函[2008]446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大名府故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计划的批复-文物保函[2008]446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大名府故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计划的批复
正文:
----------------------------------------------------------------------------------------------------------------------------------------------------
国家文物局关于大名府故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计划的批复
(文物保函〔2008〕446号)
河北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呈报〈大名府故城遗址保护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工作计划书〉的请示》(冀文物字〔2007〕177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大名府故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计划和你局意见。

二、请你局指导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具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和专业考古研究机构,在进一步加强遗址考古工作,全面评估遗址价值和保存、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的规定,共同做好大名府故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规划内容应增加遗址保护范围内居民生产、生活对遗址影响的评估,并制订相应的土地、人口和产业结构调控专项规划要求。

四、请你局指导当地人民政府,加强遗址保护和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切实加强大名府故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此复。

国家文物局
二○○八年五月十九日——结束——。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1996]47号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1996]47号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1996〕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文化部提出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50处),现予公布。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物。

保护和利用好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望各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做好本地区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使之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250处)(一)古遗址(共56处)分编号类名称时代地址号11龙骨坡遗址更新世四川省巫山县22许家窑-侯家窑遗址旧石器时代山西省阳高县、河北省阳原县33鸡公山遗址旧石器时代湖北省荆州市44大洞遗址旧石器时代贵州省盘县特区55西阴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山西省夏县66兴隆洼遗址新石器时代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77查海遗址新石器时代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88良渚遗址新石器时代浙江省余杭市、德清县99薛家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安徽省潜山县10 10 北庄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长岛县11 11 丹土遗址新石器时代山东省五莲县12 12 西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南省郑州市13 13 王城岗及阳城遗址新石器时代-东周河南省登封市14 14 莠里城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河南省汤阴县15 15 石家河遗址新石器时代湖北省天门市16 16 雕龙碑遗址新石器时代湖北省枣阳市17 17 城头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湖南省澧县18 18 石佛洞遗址新石器时代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 19 卡若遗址新石器时代西藏自治区昌都县20 20 姜寨遗址新石器时代陕西省临潼县21 21 齐家坪遗址新石器时代甘肃省广河县22 22 大甸子遗址青铜时代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23 23 白金宝遗址青铜时代黑龙江省肇源县24 24 旌介遗址商山西省灵石县25 25 吴城遗址商江西省樟树市26 26 曲村-天马遗址周山西省曲沃县、翼城县27 27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西周-宋安徽省南陵县、铜陵市28 28 蔡国故城西周、春秋河南省上蔡县29 29 酒店冶铁遗址战国、汉河南省西平县30 30 戚城遗址春秋河南省濮阳市31 31 郑国渠首遗址战国陕西省泾阳县32 32 魏长城遗址战国陕西省华阴市、大荔县、韩城市33 33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秦河北省秦皇岛市34 34 固阳秦长城遗址秦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35 35 秦代造船遗址、南越秦、西汉广东省广州市国宫署遗址及南越文王墓36 36 五女山山城高句丽(公元前37-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668年)37 37 凤凰山山城高句丽(公元前37- 辽宁省凤城市668年)38 38 城村汉城遗址汉福建省武夷山市39 39 甘泉宫遗址汉陕西省淳化县40 40 骆驼城遗址汉-唐甘肃省高台县41 41 尼雅遗址西汉-西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42 42 洪州窑遗址东晋-唐江西省丰城市43 43 统万城遗址十六国陕西省靖边县44 44 磁州窑遗址北齐、隋、宋、元河北省邯郸市、磁县45 45 苏巴什佛寺遗址南北朝-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46 46 邢窑遗址隋-五代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47 47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隋、唐陕西省西安市(包括青龙寺遗址)48 48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隋、唐陕西省麟游县49 49 灞桥遗址隋-元陕西省西安市50 50 锁阳城遗址隋、唐甘肃省安西县51 51 渤海中京城遗址渤海(公元698-926 吉林省和龙市年)52 52 扬州城遗址隋-宋江苏省扬州市53 53 华清宫遗址唐陕西省临潼县54 54 缸瓦窑遗址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55 55 钓鱼城遗址宋、元四川省合川市56 56 敖伦苏木城遗址元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二)古墓葬(共22处)分编号类名称时代地址号57 1大伊山石棺墓新石器时代江苏省灌云县58 2石棚山石棚青铜时代辽宁省盖州市59 3虢国墓地周河南省三门峡市60 4纪山楚墓群东周湖北省荆门市61 5献县汉墓群汉河北省献县62 6帽儿山墓地汉吉林省吉林市63 7汉楚王墓群汉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64 8汉梁王墓群西汉河南省永城市65 9合浦汉墓群汉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66 10 妻江崖墓群汉四川省三台县67 11 曹植墓三国山东省东阿县68 12 武侯墓三国陕西省勉县69 13 泰陵隋陕西省咸阳市70 14 永陵西魏陕西省富平县71 15 热水墓群唐青海省都兰县72 16 下八里墓群辽河北省张家口市73 17 明祖陵明江苏省盱眙县74 18 潞简王墓明河南省新乡市75 19 海瑞墓明海南省海口市76 20 明蜀王陵明四川省成都市77 21 大禹陵清浙江省绍兴市78 22 炎帝陵清湖南省炎陵县(三)古建筑(共110处)分编号类名称时代地址号79 1龙脑桥明四川省泸县80 2仙游寺法王塔隋陕西省周至县81 3治平寺石塔唐河北省赞皇县82 4开福寺舍利塔北宋河北省景县83 5兴圣教寺塔北宋上海市松江县84 6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北宋江苏省苏州市址85 7怀圣寺光塔唐广东省广州市86 8美榔双塔元海南省澄迈县87 9妙湛寺金刚塔明云南省昆明市88 10 娲皇宫及石刻北齐、明、清河北省涉县89 11 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唐-清河南省登封市90 12 桑耶寺789-799年西藏自治区扎囊县91 13 正定文庙大成殿五代河北省正定县92 14 龙门寺五代-清山西省平顺县93 15 府州城五代-清陕西省府谷县94 16 戒台寺辽-清北京市门头沟区95 17 阁院寺辽河北省涞源县96 18 开善寺辽河北省高碑店市97 19 晋城二仙庙宋山西省晋城市98 20 崇庆寺宋山西省长子县99 21 关王庙宋山西省阳泉市100 22 则天庙金山西省文水县101 23 南、北吉祥寺宋-清山西省陵川县102 24 孔氏南宗家庙南宋-清浙江省衢州市103 25 元妙观三清殿宋福建省莆田市104 26 青、白礁慈济宫宋-清福建省厦门市、龙海市105 27 赣州城墙宋、明江西省赣州市106 28 广饶关帝庙大殿南宋山东省广饶县107 29 济渎庙宋-清河南省济源市108 30 龙兴寺宋-清湖南省沅陵县109 31 梅庵北宋广东省肇庆市110 32 托林寺宋西藏自治区扎达县111 33 扎塘寺1081-1093年西藏自治区扎囊县112 34 张掖大佛寺西夏、清甘肃省张掖市113 35 北京东岳庙元-清北京市朝阳区114 36 慈云阁元河北省定兴县115 37 姬氏居民元山西省高平市116 38 牛王庙戏台元山西省临汾市117 39 绛州大堂元山西省新绛县118 40 榆次城隍庙元-清山西省榆次市119 41 霍州州署大堂元山西省霍州市120 42 真如寺大殿元上海市普陀区121 43 延福寺元浙江省武义县122 44 南阳武侯祠元-清河南省南阳市123 45 南岩宫元、明湖北省丹江口市124 46 德庆学宫元广东省德庆县125 47 七曲山大庙元-清四川省梓潼县126 48 韩城大禹庙元陕西省韩城市127 49 兴国寺元甘肃省秦安县128 50 大高玄殿明北京市西城区129 51 历代帝王庙明、清北京市西城区130 52 北京鼓楼、钟楼明、清北京市东城区131 53 蔚州玉皇阁明河北省蔚县132 54 万里长城-紫荆关明河北省易县133 55 毗卢寺明河北省石家庄市134 56 千佛庵明山西省隰县135 57 美岱召明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136 58 万里长城-九门口明辽宁省绥中县、河北省抚宁县137 59 彩衣堂明江苏省常熟市138 60 诸葛、长乐村民居明、清浙江省兰溪市139 61 蒲壮所城明浙江省苍南县140 62 镇海口海防遗址明-近代浙江省宁波市141 63 棠樾石牌坊群明、清安徽省歙县142 64 老屋阁及绿绕亭明安徽省黄山市143 65 罗东舒祠明安徽省黄山市144 66 东山关帝庙明、清福建省东山县145 67 漳州石牌坊明、清福建省漳州市146 68 归德府城墙明河南省商丘县147 69 太昊陵庙明、清河南省淮阳县148 70 比干庙明、清河南省卫辉市149 71 襄阳“古隆中”明、清湖北省襄樊市150 72 荆州城墙明、清湖北省荆州市151 73 许附马府明广东省潮州市152 74 佛山祖庙明、清广东省佛山市153 75 莫土司衙署明、清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154 76 靖江王府及王陵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155 77 丘浚故居及墓明海南省琼山市、海口市156 78 平武报恩寺明四川省平武县157 79 真武山古建筑群明、清四川省宜宾市158 80 张桓侯祠明、清四川省阆中市159 81 大宝积宫与琉璃殿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60 82 白居寺明西藏自治区江孜县161 83 西安钟楼、鼓楼明陕西省西安市162 84 水陆庵明陕西省蓝田县163 85 武威文庙明甘肃省武威市164 86 鲁土司衙门旧址明、清甘肃省永登县165 87 南堂清北京市西城区166 88 觉生寺清北京市海淀区167 89 万荣后土庙清山西省万荣县168 90 袄神楼清山西省介休市169 91 五当召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170 92 盂城驿清江苏省高邮市171 93 玉海楼清浙江省瑞安市172 94 二宜楼清福建省华安县173 95 魏氏庄园清山东省惠民县174 96 丁氏故宅清山东省龙口市175 97 开封城墙清河南省开封市176 98 周口关帝庙清河南省周口市177 99 内乡县衙清河南省内乡县178 100 马田鼓楼清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179 101 宁远文庙清湖南省宁远县180 102 满堂围清广东省始兴县181 103 雷祖祠明、清广东省雷州市182 104 东坡书院明、清海南省儋州市183 105 德格印经院清四川省德格县184 106 夕佳山民居明、清四川省江安县185 107 杨升庵祠及桂湖清四川省新都县186 108 中心镇公堂清云南省中甸县187 109 隆务寺明、清青海省同仁县188 110 伊犁将军府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四)石窟寺及石刻(共10处)分编号类名称时代地址号189 1森木塞姆千佛洞晋-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190 2马蹄寺石窟群十六国-清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91 3灵泉寺石窟东魏-宋河南省安阳县192 4龙山石窟元山西省太原市193 5贺兰山岩画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194 6龙兴观道德经幢唐河北省易县195 7天护陀罗尼经幢唐河北省石家庄市196 8瑞岩弥勒造像元福建省福清市197 9千唐志斋石刻西晋-民国河南省新安县198 10 草庵石刻元福建省晋江市(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50处)分编号类外称时代地址号199 1天津利顺德饭店旧址清-民国天津市和平区200 2南开学校旧址清-民国天津市南开区201 3大连俄国建筑清辽宁省大连市202 4瞿秋白故居清江苏省常州市203 5马江海战炮台、烈士清福建省福州市墓及昭忠祠204 6胡里山炮台清福建省厦门市205 7烟台福建会馆清山东省烟台市206 8青岛德国建筑清山东省青岛市207 9谭嗣同故居清湖南省浏阳市208 10 魏源故居清湖南省隆回县209 11 广州沙面建筑群清广东省广州市210 12 康有为故居清广东省南海市211 13 梁启超故居清广东省新会市212 14 大邑刘氏庄园清、民国四川省大邑县213 15 纳楼长官司署清云南省建水县214 16 南甸宣抚司署清、民国云南省梁河县215 17 广州圣心大教堂1888年广东省广州市216 18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1889-1890年江苏省镇江市217 19 向警予故居1895年湖南省溆浦县218 20 硇州灯塔1899年广东省湛江市219 21 庐山会议旧址及庐山1902-1937年江西省九江市别墅建筑群220 22 上海外滩建筑群1906-1937年上海市黄浦区、虹口区221 23 张学良旧居1914年辽宁省沈阳市222 24 蒋氏故居民国浙江省奉化市223 25 李宗仁故居(包括李1921、194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宗仁官邸)县、桂林市224 26 李济深故居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225 27 哈尔滨颐园街一号欧19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式建筑226 28 上海邮政总局1924年上海市虹口区227 29 圣索菲亚教堂1923-193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28 30 哈尔滨文庙1926-192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29 31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1926-1927年湖北省武汉市230 32 湘南年关暴动指挥部1928年湖南省宜章县旧址231 33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192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址县232 34 广州大元帅府旧址民国广东省广州市233 35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1931年江苏省南京市址234 36 湘赣省委机关旧址1931-1934年江西省永新县235 37 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1932-1934年江西省横峰县236 38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1934年河南省罗山县地237 39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1936年甘肃省会宁县238 40 晋察冀边区政府及军1938-1948年河北省阜平县区司令部旧址239 41 南岳忠烈祠1938-1942年湖南省衡阳市240 42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193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址市241 43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1939年山西省兴县司令部旧址242 44 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1940年河北省涉县部旧址243 45 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1941-1943年山西省左权县244 46 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1941-1945年山东省莒南县部旧址245 47 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1942-1945年湖北省大悟县址246 48 国殇墓园1945年云南省腾冲县247 49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1946-1947年江苏省南京市事处旧址(梅园新村)248 50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1949年安徽省肥东县(六)其他(共2处)分编号类名称时代地址号249 1沪州大曲老窖池明四川省泸州市250 2延一井旧址清陕西省延长县以下12处归入到已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1、镇朔楼明河北省张家口市归入清远楼2、沉香阁清上海市南市区归入豫园3、梁南康简王肖绩墓石刻南朝江苏省句容市归入丹阳南朝陵墓石刻4、戚继光牌坊明山东省蓬莱市归入蓬莱水城及蓬莱阁5、辟雍碑西晋河南省偃师市归入汉魏洛阳故城6、繁塔宋河南省开封市归入宋东京城遗址7、延庆观元河南省开封市归入宋东京城遗址8、南山-石篆山摩崖造像及多宝塔宋四川省大足县归入北山摩崖造像9、石门山摩崖造像宋四川省大足县归入宝顶山摩崖造像10、岭山寺塔宋陕西省延安市归入延安革命遗址11、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旧址1938年陕西省延安市归入延安革命遗址12、东千佛洞石窟北魏-西夏甘肃省安西县归入榆林窟——结束——。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荆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72030年)的批复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荆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72030年)的批复

湖北 省人民 政府
年 20 1 9
1 月 8 日
湖北 省人 民政府关于荆 门 历史文化 名城
保护规划 年 的 批复 (
20

2 0 —


30

政 鄂
号 函 〔2 0 1 9 〕 3
荆 门 市人 民政 府 :
你市 《 关于 审批荆 门历史 文化名城 保护 规划
政府 湖北 省人民
公 报 2 0 1 9 .4
产 结合 的

五 、 要按照有 关法 律法 规 的 规定 , 将 《 保护
规划 》 予 以 公示 ,
并完 善相关政策措施 ,
依法 实
施管 理 。
省住 建厅 、 省 文化和旅 游厅要加 强对 《 保护
省政府文 件 规划 》 实施 的 指导 、 监 督 和检査 。
规划 》 实施 的 指导 、 监 督 和检査 。
湖北 省人民 政府
年 20 1 9
1 月 8 日
2 6
Hale Waihona Puke 四 、 要构 建合理的 历史 文化保护 体系 。 按照
《 城市紫 线管 理办 法 》
的 规定 ,
切 实建立
紫线 “

管控 制度 ,
并在
《 保护 规划 》
的 基础 上 ,
编制 历
史文 化街 区保护规划 , 保持 民 主街 、 南 门 历史 文
化街 区 的 传统 格局 , 增 强历 史文 化街 区 的 基础 设
《 保护规划 》 确 定的 目 标 , 正 确 处理好 经济社会
发展 、 城 乡 建设与历史 文化遗产保护 的 关系 , 有

文物201501--河南淅川荆紫关镇_唐新_王洪连_徐国兴

一 历史沿革 荆紫关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早在新
图一 古街道
石器时代,这里就形成了原始村落。 春秋时期 已有建制,隶属鄀国。 秦汉时称“草桥关”,隶属 丹水县,这时的草桥关已成为丹江上游的一个 码头集镇。 唐朝后期,这里又形成了商业古镇。 宋元时期,因当地盛产荆条和荆籽而改名“荆 籽关”。明朝称“荆籽口关”,后称“荆子保”。清初 称“荆子关”,后又改为“荆紫关”,从此荆紫关一 名 沿 用 至 今[1]。
《考 古 与 文 物 》1984 年 第 3 期 ;陈 平 《试 论 关 中 秦 墓 青 铜 容 器 的 分 期 问 题 (下 )》,《考 古 与 文 物 》 1984 年第 4 期。 [3] 冯富根 等《殷 墟 出 土 商 代 青 铜 觚 铸 造 工 艺 的 复 原 研究》,《考古》1982 年第 5 期。 [4] 山 西 省 考 古 研 究 所 《侯 马 铸 铜 遗 址 》上 册 ,第 295 页,文物出版社,1993 年。 [5] 同[4],第 283~290 页。 [6] 皮革硬 度:黏 土在 干 燥 过 程 中 ,要 经 过 一 个 阶 段 , 叫做皮革硬度阶段, 此阶段黏土仍然是潮湿的, 但是已经没有可塑性,此时再做挤捏,黏土便会 破裂。 如果继续干燥,所有的可塑水分全部脱去, 黏土达到骨干程度。 参见刘景森《陶艺设计制作 与工艺实验教程》,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年。 [7] 同[4],第 298 页。
3. 万 寿 宫 位 于 荆 紫 关 镇 古 街 道 南 部 ,
始 建 于 清 乾 隆 十 年 (1745 年 ), 是 江 浙 商 人 在 此修建的一座会馆,故又称“江浙馆”。该建筑 坐 东 朝 西 , 占 地 900 平 方 米 , 现 有 建 筑 3 座 20 间 ,分 为 前 宫 、后 宫 和 耳 房 。 宫 门 为 3 间 暗 楼式结构,门楣上有匾额,上书“万寿宫” 3 字。

国家文物局关于取消和调整部分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2010)-文物政发[2010]31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取消和调整部分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2010)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取消和调整部分行政审批项目的通知(文物政发〔2010〕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文管会),局机关各部门:根据2010年7月4日《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0〕21号)的要求,我局决定自2010年7月4日起,取消“拍摄易损的一般文物审批(特殊的珍贵文物及书画、壁画、丝织品、漆器等易损易坏文物的拍摄许可)”行政审批项目。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决定的要求,取消“拓印内容涉及我国疆域、外交、民族关系的古代石刻审批”,将“拍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审批”下放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将“拍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审批”下放到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并认真做好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切实加强后续监管,确保文物安全。

特此通知。

附件:2010年调整后国家文物局行政许可项目目录(26项)国家文物局二○一○年九月二日附件:2010年调整后国家文物局行政许可项目目录(26项)序号许可事项名称设定依据1省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七条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八条第二款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保护措施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第二款4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迁移或拆除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第三款5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6由政府出资修缮的非国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转让、抵押或者改变用途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7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十七条8考古发掘资质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9考古发掘计划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10水下文物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活动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一款11外国人或者外国团体在中国境内考古调查、勘探、发掘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二款12考古发掘单位保留少量出土文物留作科研标本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13考古发掘领队资格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14国际合作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文物或自然标本送到境外进行分析化验或技术鉴定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涉外工作管理办法》第十一条15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和其他单位借用国有馆藏一级文物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十条第三款16已建立馆藏文物档案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交换馆藏一级文物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十一条17馆藏一级文物的修复、复制、拓印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18博物馆一级藏品取样分析许可《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464项19局直属文物收藏单位处理不够入藏标准、无保存价值的文物或标本许可《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465项20文物拍卖许可证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21文物拍卖标的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22文物出境许可证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23文物出境展览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24境外机构和团体拍摄考古发掘现场许可《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461项25境外机构和团体拍摄文物许可《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460项26外国公民、组织和国际组织参观未开放的文物点和考古发掘现场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涉外工作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结束——。

规划选址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管理资料]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概述 (2)项目概况 (2)项目名称 (2)项目承办单位 (2)项目拟建地点及线路走径 (2)项目建设等级与规模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4)编制依据 (4)公路选址原则 (6)编制思路 (7)第二章项目背景 (8)项目背景 (8)项目交通量预测 (9)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0)第三章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13)自然环境概况 (13)地形地貌 (13)气候与气象 (13)水文 (14)工程地质 (16)社会环境概况 (21)项目直接影响区 (21)项目影响区社会环境状况 (21)区域交通现状 (24)区域城乡规划介绍 (25)其他相关规划 (42)区域自然保护区 (51)水土保持现状 (57)区域生态环境 (57)沿线生态环境特征 (57)沿线生态功能区划 (59)第四章项目选址分析论证 (60)与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及增补规划的关系分析 (60)与信阳市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关系分析 (61)与区域城乡规划的关系分析 (61)与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关系 (61)与罗山县城市总体规划关系 (62)与鸡公山管理区李家寨镇总体规划关系 (63)与罗山县铁铺乡总体规划关系 (64)与区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的关系 (64)与河南董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关系 (65)与河南鸡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关系 (66)与鸡公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关系 (66)与灵山风景名胜区关系 (67)与文物保护关系 (68)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68)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 (70)与区域重大设施的关系 (71)项目选址对环境影响评价 (72)项目选线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制约因素,选线合理 (72)线路选址区域生态环境现状主要为山地生态系统 (72)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农业生产结构及植被产生影响 (73)预防和减缓项目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74)本项目对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不会造成破坏性影响 (74)声环境控制措施 (74)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后,项目实施对沿线地表水、大气环境、景观的影响较小 (76)拟建公路沿线绝大多数公众支持该项目的建设 (77)综合评价结论 (77)防灾与减灾 (78)防洪 (78)防震 (78)第五章项目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80)设计阶段 (80)施工期 (80)营运期 (81)附图 (83)前言一、项目来源2009年8月,省委、省政府从中原崛起和“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考虑,决定实施“金鸡复鸣行动计划”,提出立足“南有博鳌、北有鸡公” 的发展定位,举全省之力把鸡公山打造成为“中原文化旅游度假的名景、中国文化旅游度假的胜地、世界文化旅游度假的亮点”。

国家文物局关于老司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的批复-文物保函[2013]2279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老司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的批复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老司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的批复(文物保函〔2013〕2279号)湖南省文物局:你局《关于审批<永顺土司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的请示》(湘文物报[2013]285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所报老司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

二、对该规划提出以下修改意见:(一)关于系列遗产总体要求建议补充对土司遗址三个遗产点的总体规划要求,明确土司遗址的总体价值、各遗产点在整体架构中的价值特色、及对总体价值的支撑作用。

应说明保护管理总体协调机制,发展策略及阐释展示的主题侧重、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等。

(二)关于遗产概述、价值及载体1. 进一步补充细化老司城遗址的历史沿革,核准各历史时期表述。

2. 应进一步深化对遗址布局、形制的阐述,以必要的图表说明要塞选址及聚落发展历程,并对高等级建筑位于生活区的现象做出科学解释。

3. 进一步核准文字描述,规划名称宜使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称“老司城遗址”。

(三)关于保存现状、影响因素及综合管理现状评估1. 应补充对现存传统文化、制度和习俗的评估。

2. 应详细阐述利益相关者(包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及当地居民等)在保护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应补充灾害因素对遗产的影响评估,包括灵溪河背水湾(八部大神庙对面)沙洲的逐步发育对遗产环境格局的影响,并针对主要灾害制订规划措施。

(四)关于遗产区划及其管理规定1. 应根据最新地形图纸信息对遗产区划做出微调,考虑将太平山制高点纳入遗产区。

2. 进一步细化缓冲区管理规定,补充部分可建设区域的建筑密度、体量等控制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