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群消防保护设计
文物古建筑群电气消防安全改造设计分析

文物古建筑是先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保障历史文脉的永续是我辈职责。
本文以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重点保护区电气消防改造设计为例,针对文物古建筑电气消防改造勘察、设计中的难点、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1文物古建筑消防改造建设需求分析1.1项目概况和消防改造的必要性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革命旧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旧址群的消防设施不完善,尚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要求,为确保旧址群建筑文物的消防安全及提高火灾防范能力,对其进行消防改造已成为旧址群安全保护的迫切需要,该项目亦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文物消防安全百项工程名单。
1.2文物古建筑消防改造的政策支持独克宗古城等重要文物古建筑群的火灾事故令人惋惜,国家各部门相继出台各项文物古建筑消防保护和改造的相关政策和要求。
如《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住建部、公安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文物消防安全百项工程和文物消防安全专项规划编制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文物消防安全专项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文物局)等。
1.3文物古建筑消防特点文物古建筑群具备的消防不利因素较多,如建筑材料多为木材,其耐火等级低、建筑间防火间距小,极易火烧连营;地理位置距离经济中心地区较远,扑救困难等。
因此在进行此类建筑电气消防设计时,需着重在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阻断火灾的延续和及时报警联动方面加强设计措施。
1.4文物古建筑电气消防改造主要内容根据《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相关现行消防设计规范并结合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的具体需求,其电气消防改造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表1中项目。
2文物古建筑现状勘查2.1旧址群产权现状及改造经济性分析周老嘴古镇旧址大部分现为民宅,有些已无人居住,部分为手工作坊部、幼儿园、诊所等,产权部分为政府所有,大部分为私人所有。
在电气消防安全改造中配置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措施十分重要。
进行消防安全改造中,保障私有产权方居民的各项功能要求,体现“节约、环保与工程和谐”的设计理念是本项目设计的重点。
古建筑消防设计方案

古建筑消防设计方案在古代,建筑设计注重美观与实用性,而对于消防设施的考虑相对较少。
然而,近年来由于火灾事故的频发,对于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古建筑消防设计方案,以确保古建筑的火灾风险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控制。
一、古建筑的特点与挑战古建筑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建筑风格,是历史的见证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建筑材料老化、结构特殊等原因,古建筑面临着一系列的消防挑战。
首先,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易燃且燃烧速度快,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控制。
其次,古建筑常常分散布局,不利于火灾扑救与人员疏散。
同时,古建筑内部设施和电气设备陈旧,防火设备不完善,加大了火灾的风险。
二、古建筑消防设计原则针对古建筑的特点与挑战,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消防设计,以确保古建筑的消防安全:1.保护原则:在保护古建筑的文化价值的前提下,保证消防安全。
这需要我们尽量避免对古建筑进行大规模改造,而是通过合理的消防设施来保护其安全。
2.早期预防:通过定期对古建筑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消防隐患,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火灾的发生。
3.分区防火:将古建筑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门,以阻止火势蔓延。
4.合理安排疏散通道:古建筑的布局复杂,因此需要合理设置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三、古建筑消防设施的建设1.火灾报警系统:在古建筑内部设置火灾报警器,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扑救和疏散。
2.灭火设备:根据古建筑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灭火器、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灭初期火势。
3.排烟系统:古建筑内部通风设施有限,火灾发生时烟雾会迅速弥漫,严重影响疏散和扑救工作。
因此,应该在古建筑内设置排烟系统,及时排除烟雾。
4.疏散通道:根据古建筑的布局特点,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的畅通与安全。
5.防火隔离设施:对于古建筑内的一些重要区域,如藏品陈列室或贵重文物库,应设置防火隔离设施,隔离火源,保证藏品的安全。
文物消防工程设计方案范本

文物消防工程设计方案范本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某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工程设计方案,旨在保障文物建筑的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我国某城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
二、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 《文物建筑保护条例》5. 相关地方法规和标准三、设计目标1. 预防火灾事故,保障文物建筑安全。
2. 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减少火灾损失。
3. 保护文物建筑的历史风貌和环境风貌。
四、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文物建筑和人员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 可靠性原则:消防设施设备应具备高度可靠的性能,确保火灾应急处理的有效性。
3.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成本。
4. 兼容性原则:消防工程设计应与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避免对文物本体和环境风貌造成损害。
五、设计内容1. 消防给水和消火栓系统:设置合适的消防水池、水泵房,布置合理的消火栓管网,确保消防用水供应。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设备,构建火灾自动报警网络,实现火灾的早期发现和报警。
3. 灭火器配置:根据文物建筑的特点和火灾风险,合理配置灭火器,提高火灾初期扑救能力。
4. 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疏散通道畅通,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便于人员疏散。
5. 消防控制室:设立消防控制室,安装消防控制设备,实现消防设施的集中控制和监控。
6. 电气火灾防控系统:对电气线路进行改造,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和过负荷保护装置,降低电气火灾风险。
7.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文物管理人员和游客的消防安全意识。
六、设计方案亮点1. 结合文物建筑特点,个性化设计消防设施,避免对文物本体和环境风貌造成损害。
2. 采用先进的消防技术,提高消防设施的性能和可靠性。
3. 强化消防宣传教育,提高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试论对古建筑的消防保护措施

l建设小型适用型消 防站 1 . 1消防站建设的迫切性 由于古 建筑是我 国的重点保护对象 , 而 在经历 了长时 间的时 光消磨 中 , 其 建筑的结 构和消 防设施都有不 同程度 的降低 , 所 以要
加强对其进行 的消防建设。 根据我 国消 防法 的相关规 定 ,要对这些 重点建筑 重点保护 , 加强消 防安全管理 , 所 以迫切需要建 立消 防 站, 加 强对古建筑 的消防保护工作 。 1 . 2消防站的建设要 因地 制宜 、多种形 式、 小 型适 用 由于 古建筑 的结 构特 点大 多是砖 木结 构, 且 都是联 排建造 的 , 耐 火等级较 低 , 消防 标 准较 低 , 所 以在发生 火灾 时 , 将会 迅 速 的 蔓延 , 而我 国的 消防警 力是 有限 的 , 所 以说 针对这些特点 , 消防站的建立应该考虑到如 下 特点。 1 2 . 1 不应套用 《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中规定 的消 防站 的布局 以接 到报警 后 5 分 钟 消防队到达责任区边缘和保 护面积为 4 - 7 平方公里 的要求 。 应在不 破坏古 建筑群整体 格局 的前 提下 , 将 到达 的时间减 到最小。 1 . 2 2 可 以建 公安 、 企业 专职 、 兼 职 等多 种形式 的消防站 , 人员数量 也要 切合实际 。 1 _ 2 3消防站 的建 筑面 积也不一 定要按 照《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的规定 , 可因地制
Q 全技 术
Ch i n a Ne w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P r o d u c t s
试论 对古建 筑 的消 防保护措施
付 春 岩
( 哈 尔滨合信 消防设施检 测有 限公 司,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古建筑消防设计方案

古建筑消防设计方案古建筑消防设计方案写1000字。
古建筑消防设计方案主要是为了保护古建筑的安全,防止火灾发生,并在火灾发生时迅速疏散人员,减少财产损失。
1.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防火处理:古建筑多为木材结构,容易燃烧。
因此,在设计中应选用防火性能良好的材料进行修复和加固,如使用阻燃木材、石材等。
还应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2. 灭火设备的设置:在古建筑内部应设置灭火器、灭火栓等灭火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迅速进行扑救。
这些设备应放置在易燃地带和易发生火灾的区域,应能够方便使用,满足一定的使用要求。
3. 防火门和防火墙的设置:在古建筑内部应设置防火门和防火墙,以隔离不同区域的火源。
防火门应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能够阻止火势的扩散,并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防火墙应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能够隔离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4. 疏散通道和疏散标识的设置:古建筑内部应设置明确的疏散通道,并设置疏散标识,以便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疏散。
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存放杂物,应设置适当的照明设备,以保证疏散的安全。
5. 紧急报警系统的设置:古建筑应配备紧急报警系统,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发出警报,通知人员疏散。
报警系统应设置在易燃区域和人员密集区域,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6. 增加消防宣传和培训:为了提高古建筑内部人员的消防意识,应定期进行消防宣传和培训。
包括火灾的原因和防范措施,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疏散的流程和方法等。
通过这些宣传和培训,能够增加人们对火灾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7. 定期检查和维护:古建筑的消防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包括消防设备的有效性检查,防火门和防火墙的完好程度检查,疏散通道的畅通程度检查等。
同时,还应进行消防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以保持其良好的状态。
总之,古建筑消防设计方案的制定对于保护古建筑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保护古建筑的安全,避免火灾发生,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人员,减少财产损失。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设计方案范文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设计方案范文文物古建筑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价值。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年代久远的原因,文物古建筑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
因此,对于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针对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进行具体介绍。
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应从建筑结构、防火材料、逃生通道等方面进行考虑。
在建筑结构方面,应确保主体结构的稳固性和耐火性,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在建筑物的外部和内部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隔离带,以隔离火灾蔓延的速度。
在选择防火材料方面,应优先选择防火性能好的材料,如阻燃木材、石材等,以减少火灾可能造成的损失。
此外,文物古建筑的逃生通道也应合理设置,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
文物古建筑的消防设施也是确保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
除了常规的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外,文物古建筑还需要根据其特殊性质进行一些特殊的消防设施设计。
比如,在一些特别宝贵的文物古建筑内,可以设置自动喷水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及时启动,有效控制火势。
此外,还可以在文物古建筑周围设置消防水池,以备不时之需。
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还需要加强消防宣传和培训。
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文物古建筑管理人员和参观者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他们对火灾的预防能力。
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案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每个文物古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在制定消防安全设计方案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制定详细的消防安全措施,确保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案是确保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基础和保障。
通过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选择适当的防火材料、设置合理的消防设施以及加强消防宣传和培训,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保护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制定详细的消防安全措施,确保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古建筑群防火保护规划与安全监测体系构建

止火势蔓延
加强消防培训:对古建筑群 的管理人员和游客进行消防 培训,提高消防意识和技能
安装消防设施:在古建筑群 内部和周边安装消防设施,
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古建筑 群防火应急预案,确保在发 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
理
防火保护规划的评估与改进
5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总结
古建筑群防火保护规划的重要性 安全监测体系的必要性 建议加强古建筑群的防火保护措施 建议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火灾隐患
对古建筑群防火保护规划与安全监测体系构建的建议
加强古建筑群的 防火保护意识, 提高公众的防火 意识
制定科学的防火 保护规划,明确 防火重点和措施
可再生性
火灾等灾害 对古建筑群
的威胁
安全监测技 术的发展和
应用
安全监测体 系构建的原
则和要点
安全监测体系的构建原则
整体性原则: 考虑古建筑 群的整体安 全,避免局 部监测导致 整体风险增
加。
实时性原则: 实时监测古 建筑群的安 全状态,及 时发现潜在
风险。
准确性原则: 采用先进的 监测技术和 设备,确保 监测数据的
案例中防火保护规划的具体实施
制定防火保护规划:根据古建筑群 的特点和火灾风险,制定相应的防 火保护规划。
建立防火隔离带:在古建筑群周围 建立防火隔离带,防止火灾蔓延。
配备消防设施:在古建筑群内部和 周边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如灭火 器、消防栓等。
加强消防培训:对古建筑群的管理 人员和游客进行消防培训,提高他 们的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古建筑群防火保 护规划的制定与 实施
古建筑群防火保 护与安全监测的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家文物局关于流坑村古建筑群消防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文物督函[2013]503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流坑村古建筑群消防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文物督函[2013]503号](https://img.taocdn.com/s3/m/b44022e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0.png)
国家文物局关于流坑村古建筑群消防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正文:
---------------------------------------------------------------------------------------------------------------------------------------------------- 国家文物局关于流坑村古建筑群消防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文物督函〔2013〕503号)
江西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重新报批乐安流坑村古建筑群消防工程设计方案的请示》(赣文物局字[2013]4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所报方案。
二、对方案提出以下意见:
(一)补充勘察报告中古建筑群原有市政消防供水管道、水量、水压等情况,合理设计新设管网的路径,科学测算水压和消防水池规模,并明确给出技术数据;
(二)祠堂等公用文物建筑可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民用文物建筑安装应急报警按钮即可;
(三)取消所有室内消防栓,均采用室外消防栓;
(四)补充完善设计说明,对消防报警和给水、灭火设施、设备作系统表述,规范使用技术用语,删除所有指定产品和生产厂家内容;
(五)补充消防管线设计图纸;
(六)补充完善设备安装具体措施和设计、施工中的文物保护措施。
请你局组织建设单位根据上述意见对方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调整经费预算,经你局审核,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成审批程序后实施。
请加强施工管理,严格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文物安全。
此复。
国家文物局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四日——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群消防保护设计
【关键词】古建筑群,火灾,消防保护
【摘要:古建筑是文化遗产的直接载体,是精神和文化财富,具有很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但目前国内很多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现状十分令人担忧,本文借用上甘棠古建筑群消防方案来共同探讨古建筑群的消防建设。
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久远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就是文化遗产的直接载体,是我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物质、精神和文化财富,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
它具有不可再生性。
然而很多因素却威胁着古建筑的安全,火灾便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如被广大藏胞尊为神圣佛地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大经堂,于1985年4月7日因灯烛引发大火,连同正在展出的1000多件极为珍贵的文物、经卷、珍宝等均被毁于一旦,供4060名僧众诵经的大经堂变成了废墟;2003年1月19日,有600多年历史的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荷叶主殿共236平方米的建筑不到3小时便被大火烧毁;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兰州市的城隍庙戏楼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笔者有幸参与了湖南省古建文物消防保护方案设计,就上甘棠古建筑群消防规划和建设来共同探讨古建筑的消防建设。
古建筑存在的火灾危险隐患
1.平面布局的先天不足
上甘棠村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中聚族而居形成的村落,基本上毗连建造,庭院相连、建筑与建筑多为过廊相通,防火间距严重不足,现代消防车根本无法靠近和通行。
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扩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扑救,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2.古建筑耐火等级低,可燃物多
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为三、四级,耐火性能极差。
木质结构历经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日晒风吹雨淋,造成建筑木质腐蚀、干燥、疏松,含水量远远低于一般自然干燥的含水量,木材的燃点逐渐降低,极易燃烧,有些古建筑及建筑构件表面还有大量的油漆和彩绘,大大增加了古建筑的火灾荷载。
3.灭火设施严重不足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古建筑很少考虑消防设施,后期为了保护古
建筑原貌,不破坏建筑的完整性,很少在古建筑中增加现代建筑消防设施,这就造成古建筑一般无消防水源、无消防车救火或有车无路、有水无设施的尴尬局面。
古建筑的消防设计
1.现场勘查
现场勘察内容包括:
建筑物、建筑群的外形尺寸及相互关系,与周围建筑群的关系;
建筑物的文物级别及建筑材料特性;
建筑物内常住人员和流动人员情况;
建筑物的出入口状况、疏散的方向和方便程度;
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理、气象、环境等条件;
建筑物所在地及其周围的各种线路设置状况;
建筑物火灾历史和薄弱环节;
现场勘察方式:采用调查、访问、目测和仪测结合的方式进行,整理勘察记录形成报告,作为设计依据。
2.消防水源及消防水池
古建筑能够保持几百上千年,一般与其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联系,一般有山有水,山上树枝可生火做饭,人们生活更是离不开水。
甘棠村古建筑群依山而建,三面环山,另一侧为谢沐河,该河流常年不断流,水质较好,枯水位时能够满足消防水池补水要求。
后山上较高处修建高位钢筋混凝土消防水池,水池有效容积为180m³,建成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满足灭火的需要。
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2.0小时,扑灭一次火灾用水量为180m³。
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超过48h。
水泵采用水位控制自动启动,消防水池水位达到消防警戒水位时自动启泵,水位达到高水位时自动停泵。
3.消防给水系统
《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
”所以古建筑的消防技术保护原则应是在不破坏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确保消防安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国家级保护单位的砖木结构和木结构建筑应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不切合实际,古建筑内不宜设固定消防给水设施。
按建规的要求设置喷淋和室内消火栓系统,势必破坏古建筑原有的价值,失去了保护的意义和初衷。
大部分古建筑距离消防队较远,或因地形等条件的限制,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在短时间内无法到达,须立足于自防自救。
从山上消防水池接2根DN150消防出水管,沿建筑群四周道路环状布置,管径为DN150。
给水管上每隔60米设置消火栓,给水管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超过 5 个。
室内消火栓宜采用消火栓外置形式或设在门厅或门口,并设设置明显标志,且保证每一防火分区的水枪充实水柱能达到室内任何部位。
4. 灭火器配置
为有效的扑灭文物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需合理配备建筑灭火器。
古建筑群按A类火灾场所、严重危险级配置灭火器,采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不超过15米,并保证最不利点至少在1具灭火器的保护范围内。
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设置在室外时,应具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虽然消防技术规范没有规定古建筑要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但火灾自动报警能够及时发现着火点,并通知灭火人员,是保护古建筑的有效措施,所以古建筑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对于古建筑群,因其占地面积广,报警时须对其进行分区。
上甘棠村可共分为18个报警区域,报警回路采用闭环形式。
当火灾发生时,同时通知着火报警区域及其邻近报警区域,便于人员赶至灭火。
原设计考虑到有线设备很容易对原建筑物产生结构性损坏,在所有建筑物内部的感温或感烟探测器,以及室外设置的手动报警按钮均加装无线探测器底座,北京文物专家审批时提出,无线探测器因其供电不稳定、设备电源维护困难,建议采用传统的有线敷设形式。
另设置了火灾应急广播系统,该系统平时可在公共区域播放背景音乐,发生火灾时兼作火灾事故广播使用,用以在紧急状态下指挥、疏散人群。
6. 防雷措施
古建筑一般都是建在较高的台基之上,或人群聚集的地方,或崇山峻岭之上,建筑群屋体高大耸立,周围古木参天,接触点高,木质干燥,地处雷击多发区,极易引起雷电火灾。
设计时需合理选择避雷针安装方式,计算保护范围,屋顶和屋檐四角应在保护范围之内。
接地体应就近埋设,以减少防雷装置的反击电压,避免造成放电的危险。
7.设计和施工中的文物保护措施要求
文物建筑范围内进行的消防工程设计和施工,均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和对文物本体尽量少干预的原则。
消防工程设计和施工,应不破坏文物建筑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不得造成文物建筑的安全隐患。
消防水池的位置选择必须符合文物建筑保护规划的要求。
管道的位置,应尽量选择空闲地,以不破坏文物建筑原状地面、基础或最少扰动文物建筑原状地面和基础为原则。
在文物建筑本体周围施工,必须对有损伤隐患的建筑部位进行封护、遮挡和隔离。
室外传输线路,应尽量采用多种线路合槽并网设计和施工。
管线暗敷时,应尽量避开建筑基础,遇到必须经过文物建筑地面和基础时,应按文物维修要求,做好地面、基础的恢复。
通过墙体进入室内的管线,不得人工掏挖,必须使用钻孔方式。
钻孔孔径以满足管线穿入为限,室内的金属管、金属槽不应直接固定在木构件上;杜绝管线、管槽固定在彩画和壁画上。
8. 自救消防措施
《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
上甘棠古建筑群远离城市,且交通路况不理想,离最近的县消防站需40分钟左右的车程,地方消防基础建设不完善,且周围村落人口比较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需加强自防自救的措施,以建公安、企业专职、兼职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站,配备必须的消防器材。
消防站的建筑面积不一定要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规定,因地制宜,宜小型、适用。
上甘棠村小型消防站设于村头交通通畅地段,和消防控制中心合建,建筑外貌与古建筑群格调相协调、一致。
消防器材装备立足古建筑群火灾扑救的实际,配备两轮消防摩托车、推车式灭火器、消防水枪、水带、抢险救援器材、消防人员防护器材、通信器材、训练器材等。
结束语
古建筑的消防保护不同于现代建筑防火设计,其消防措施应因地制宜合理考虑,采用先进的现代科学防火措施极面对当前古建筑物防火安全问题,选择合适的消防方案,科学合理地保护好人类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