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香格里拉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与对策(新编版)
香格里拉古城火灾事故分析

香格里拉古城火灾事故分析一、火灾事故的背景香格里拉古城位于香格里拉县城东南约五公里处,是中国唯一以藏式建筑为主的藏传佛教文化名城。
其布局迷离、富有传统风格的建筑、原汁原味的藏传佛教寺庙和密集的藏族民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师前来参观和拍摄。
然而,像很多古城一样,香格里拉古城也存在火灾隐患。
由于古城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密不透气,且多为老旧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蔓延,造成严重的损失。
与此同时,古城内道路狭窄,消防车辆难以进入,灭火救援难度很大。
二、火灾事故发生经过2014年1月11日晚上8点左右,香格里拉古城内的一间藏族民居发生火灾。
由于古城内的民居建筑之间距离很近,火势迅速蔓延,一时间烈焰冲天,浓烟滚滚。
火灾发生后,当地居民和游客迅速撤离,避免了人员伤亡的进一步扩大。
但由于古城内道路狭窄,消防设施缺乏,消防车辆无法进入,火势难以控制。
经过近6个小时的紧急扑救,当地消防队员和公安民警终于将火势控制住。
然而,火灾导致数十间民居被毁,数十名居民受伤,可能还有人员伤亡。
根据初步调查,火灾的发生原因可能与居民家中的火炉有关,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三、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香格里拉古城火灾事故的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深思。
古城内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密不透气,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蔓延。
再加上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古城内的建筑大都是老旧的,消防设施缺乏,消防车辆难以进入,这些因素都是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要从根本上解决古城火灾隐患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改进。
1. 加强对古城建筑的维护与保护。
古城内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其防火性能较差,易发生火灾。
对古城内的建筑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其防火能力,是解决古城火灾隐患问题的重要途径。
2. 完善古城的消防设施。
要提高古城内的消防设施建设水平,完善灭火器材、消防通道、自动喷水系统等,提高古城内的火灾防范能力。
3. 加强对古城内居民的消防宣传教育。
古城内居民大多是藏族人,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消防安全意识与汉族人有所不同,需要加强对他们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防范意识。
古建筑电气防火现状及对策

古建筑电气防火现状及对策古建筑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和历史的漫长,其电气防火现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为了保护古建筑的安全和延续其传承,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目前古建筑的电气防火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老旧电气设备:古建筑多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其中的电气设备多数使用了许多年甚至几十年。
这些设备存在老化、磨损、过载等问题,电线和插座可能出现短路、漏电等隐患。
2.电气线路布局不合理:古建筑的电气线路多数是在后期进行增设的,导致线路布局不合理,存在交叉、过长、过密等问题。
这种布局不仅增加了故障和事故的风险,还影响了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3.缺乏防火设施:古建筑内部通常没有配备防火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消防栓等。
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及时发现和扑灭。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定期维护和更新:对古建筑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2.优化电气线路布局:针对古建筑的特点,通过改造和增加线路,优化线路布局,确保线路的安全稳定。
同时,对电线进行绝缘处理,减少短路和漏电的风险。
3.配备防火设施:在古建筑内部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灾并进行报警。
同时,增加灭火器的配备,方便人员在火灾初期进行扑灭。
还可以设置消防栓,增加灭火水源。
4.加强宣传与培训:加强对古建筑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他们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防火宣传活动,加强对公众的防火知识普及。
古建筑的电气防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专业机构和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大对古建筑电气防火工作的监管力度。
专业机构应加强对古建筑电气设备和防火设施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相关单位应加强对古建筑电气设备和防火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安全可靠。
总之,古建筑的电气防火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约稿

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约稿古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结构特点,古建筑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多为木质,容易燃烧。
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很容易蔓延,给灭火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古建筑中设置灭火器和灭火器,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此外,还可以在古建筑周围设置消防栓和消防水池,以备不时之需。
古建筑的通风系统较差,容易积累烟雾和有毒气体。
在火灾发生时,烟雾和有毒气体会阻碍人员疏散,增加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改善古建筑的通风系统,可以在古建筑中增加通风口和排烟设备,以便及时排除烟雾和有毒气体,保证人员疏散的顺利进行。
古建筑的电气设备老化和线路绝缘不良也是一个消防安全隐患。
电气设备老化容易引发火灾,而线路绝缘不良容易导致电器短路,也会引发火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定期对古建筑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应加强对古建筑的电气线路绝缘性能的检测,及时更换老化和绝缘不良的线路。
古建筑的防火门和疏散通道设置不合理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古建筑的防火门数量不足,疏散通道狭窄,给人员疏散带来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古建筑中增加防火门的数量,并对疏散通道进行改造,确保人员疏散的顺利进行。
古建筑的消防意识和消防知识普及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古建筑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对古建筑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消防培训,提高他们的消防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建筑材料易燃、通风系统差、电气设备老化和线路绝缘不良、防火门和疏散通道不合理以及消防意识和消防知识普及不足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增加灭火器和灭火器、改善通风系统、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增加防火门数量、加强消防培训等,以确保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浅谈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及防火对策

浅谈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及防火对策主题词: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防火对策摘要: 陵川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建筑较多,据统计,全县共有文物古建筑保护单位49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1个,市级2个,县级32个,这些古建筑都是我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物质、精神和文化财富,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十分滞后,致使文物古建筑保护、开发利用举步维艰,尤其是这些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令人忧心,是我们值得深思探索的问题。
一、古建筑存在的主要消防安全问题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历史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一)历史原因1、古建筑特有的平面布局,容易造成火烧连营。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建筑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建筑布局方式,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庭院相连、建筑与建筑多为过廊相通,很少考虑防火问题以及建筑的垂直和水平防火分隔问题。
一旦发生火灾,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扑救,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2、建筑本身耐火等级低、可燃物多。
古建筑多采用木构架为主要建筑构件,无论什么样的建筑外形,多采用大木柱支撑巨大的屋顶,而屋顶又是由梁、枋、檩、椽、望板等大量木构件架于大木柱的中上部,由于木材的长期自然干燥,就等于架空的干柴,木材的燃点逐渐降低,极易燃烧,特别是古建筑及建筑构件表面还有大量的油漆和彩绘进行装饰,火灾形势十分严峻。
(二)人为原因1、管理员数量少,消防安全意识缺乏。
全县文物古建筑点多面广,大多数位于县城以外,甚至部分位于偏僻地区。
在历年开展的古建筑专项治理中,大多数文物古建筑只有一两个看护人员,且多为附近农村的老年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而且少数古建筑负责人对单位内部消防安全隐患的不作为,不及时进行排查整改,导致隐患长期存在,为开展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增加了困难。
2、消防设施短缺,损坏现象严重。
消防水源的短缺是文物古建筑防火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
现存有的文物古建筑大多数位于地势较高的山顶或山坡上,导致供水方式很难满足消防用水的需要。
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分析

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分析古建筑是每个国家的文化瑰宝,是文明的历史见证。
然而,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首先,古建筑的构造和装修材料是消防安全的重要因素。
由于古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和传统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存在易燃性、可燃性高的特点,容易引发火灾。
同时,古建筑的结构复杂,很难在内部布置完善的消防系统,例如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和烟雾报警器。
因此,在消防设备方面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其次,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亟待加强。
许多古建筑多年来一直未发生火灾,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较低。
这导致了古建筑相关人员对火灾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有限。
在发生火灾时,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逃生指导,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再次,古建筑的消防通道和逃生设施需要改进。
古建筑多为独立门户,没有合适的逃生通道和二次疏散通道。
而且由于保护古建筑的文物价值,对于添加和改进消防设施的限制较大,导致消防通道和逃生设施的设置困难。
另外,古建筑的消防监督和管理要加强。
古建筑多为公共场所,对于其消防安全的监管责任应明确。
然而,古建筑多由政府或文物保护单位负责管理,而这些单位常常缺乏专业的消防管理经验和能力。
同时,在古建筑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消防隐患,如电线老化、火源使用不规范等,需要加强监督和日常巡查。
为了改进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古建筑的消防设备建设。
在尊重古建筑风貌和文物价值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如无水消防系统和智能烟雾报警器,来提高古建筑的火灾预防和控制能力。
其次,加强古建筑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
可以开展定期的消防演练和培训,提高古建筑管理人员和使用者对火灾预防、报警和逃生的认知和技能。
再次,改善古建筑的消防通道和逃生设施。
在充分保护文物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置消防通道、应急疏散楼梯和逃生门等设施,改善古建筑的逃生条件。
最后,加强古建筑的消防监督和管理。
明确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管理责任部门,并配备专业队伍进行消防安全监督和日常检查,确保古建筑的消防设施运行正常,随时处于最佳状态。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一、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一)古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1. 古建筑自身特点古建筑因为年代久远、建筑材料老化等原因,建筑结构疏松、木制结构多,容易引发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古建筑采光、通风条件较差,火势蔓延迅速,极易造成重大损失。
2. 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当前,我国尚未出台一部专门针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导致在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一定的法律漏洞,给古建筑消防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3. 消防设施配置不足古建筑在建造之初并未考虑到以后使用的消防设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乏相应的消火器材、疏散通道等问题,如果发生火灾,人员撤离会面临一定的困难。
4. 消防管理水平较低由于古建筑管理者和使用者对消防安全意识的缺乏,缺乏针对古建筑的专业消防知识,导致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二)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形势在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
1. 制定了一系列古建筑保护政策和法规法令为了保护和保留古建筑,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古建筑保护政策和法规法令。
这些政策和法规法令为古建筑消防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 建立了古建筑消防安全标准为了促进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规范化,我国从2016年开始,建立了《古建筑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制定了一系列古建筑消防安全标准,推动了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 加强了古建筑消防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古建筑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消防安全意识,我国积极开展了古建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向广大民众普及古建筑消防安全知识。
总体来说,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需要继续加强和改进。
二、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对策(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我国应该尽快出台一部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明确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职责和责任,为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二)加强古建筑建设和装修规范在古建筑的建设和装修过程中,应该强调对消防安全的要求,落实消防设施配置,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和消火设备等,提高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性。
浅议古建筑火灾的原因及防火对策(五篇模版)

浅议古建筑火灾的原因及防火对策(五篇模版)第一篇:浅议古建筑火灾的原因及防火对策****历史悠久,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迹名胜众多。
境内有唐代文通塔、宋代镇淮楼、妙通塔、明代明祖陵以及“东方庞贝”水下泗洲城,更有韩信钓台、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等著名人文景点。
文物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保护好这些古建筑,利在今世,功在千秋。
由于古建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古建筑在火灾危险性、防火措施、消防管理等方面与一般的建筑有很大差异,甚至大相径庭。
下面,从这几方面谈一下古建筑防火对策。
首先我想说一下对古建筑防火的必要性。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高堂大厦、琼楼玉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火灾,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近代就有天安门城楼遭雷击起火。
秦代的阿房宫、始皇陵,“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明清两朝的北京故宫,几百年间烧毁过多少次,现在真正的明代以前建筑,已经所剩无几了。
古建筑古建筑起火,造成的火灾损失是无法以金钱来估量的。
除建筑物本身的艺术价值以外,在建筑物内一般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雕塑、绘画、古代碑刻等具有极强欣赏价值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
古建筑是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一旦发生火灾,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古建筑往往和当地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当地的旅游资源。
成为当地政府收入的一部分,一旦发生火灾,肯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如果火灾扑救不及时,造成游客伤亡事件,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1998年临汾市尧庙发生特大火灾,烧毁广韵殿砖木结构建筑一座,尧王等泥塑9樽,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万元,损毁的历史文化价值更为巨大。
其次,我认为引起古建筑火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从古建筑存在的火灾隐患上来看,古建筑大多以木结构为主,因为年代久远,绝大部分未经防火处理;用火用电管理不严,电器线路老化与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缺少消防给水,没有消防专用供水管网;消防车道不畅,消防车几乎根本进不去古建筑区等。
浅谈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及防范对策研

证 。尽管国家
颁御丫 《 建筑 消防管
理 规 则》 一 些 单 化 也制 订丁管 理 制 度 ,H , f
一
古 建 筑 的 概 念 古建 筑 一般 足 指 始 矬 时 间 较 长远 的
、
能 切 实 落 实 到位 、 人 。 到 二 是 明 火使 用 多, 气 设 备 老 化 。 电
自挪 作 他 用 。 古 建 筑 保护 范 围 内不 准 堆 存 放 可燃 、 易燃 易 爆 物 品 和 搭建 可燃 建 筑 , 或 在殿 堂 内 使用 可燃 材料 分 隔房 问 , 有 现 的 必 须 督促 其 尽 早拆 除或 搬 迁 : 古 建 筑 在
是加 强 消防 组 织建 设 ,建 立健全 规
章制 度 。古 建筑 管理 单位 对 内应逐 级 建 立 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或消防安全委员会 , 对 外可 建 立 消 防联 防组 织 。单 位 领 导要 切 实
一
次 火灾 、持 续 时 间不 应 小于 3小时用 水
量。 在古建筑旁配备灭火器, 便于及 时有效
古 建筑 未 建 立 消 防 安 全 组 织 机 构 或 是 组 织机构不健全 , 单似 领 导 没 有 真 正 成 为 消 防 安 全 责 任 人 , 彳 专 ( ) 消 防 队 员 和 没 丁 兼 职 消 防 队 ( , 使 防 火刷 火 火 工 作 没 钉 保 站) 致
实行联防协作, 群防群治。按照有关规定, 尽可能的建赢起专 ( 职消防队 , 兼) 配备足 够的消防器材设施, 开展业务训练 , 不断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析香格里拉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与对策(新编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析香格里拉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与对策
(新编版)
摘要:近年来,香格里拉以其绚丽的自然风光和淳厚的民族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金字塔般的雪峰、蓝色的湖泊、宽阔的草甸,还有喇嘛寺、尼姑庵、道观、清真寺和天主教堂,成为了世人心中的向往的美好境界。
香格里拉的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之一,是藏族同胞劳动智慧的结晶,香格里拉地区的古建筑,基本上都与民族宗教信仰有关联,一旦失火,将对香格里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防火特点及措施作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香格里拉古建筑消防安全
香格里拉,位于奶子河畔,在藏语中意为“心中的日月”,是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是人间仙境人间。
有唐宋时期
建置的“月光城”“日光城”,日月两城遥相辉映,璀璨生辉,千古流传。
由于香格里拉古建筑是举行宗教仪式、社会活动的场所,是香格里拉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香格里拉还是一个多民族和谐融居的地方,古建筑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但数量极少。
香格里拉的古建筑民族风格浓郁,对于研究香格里拉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无法替代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发生火灾后,将会对香格里拉的社会稳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同时香格里拉古建筑还是香格里拉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许多古建筑现已被作为博物馆、旅游点,成为风景名胜,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目前旅游收入已成为香格里拉的主要收入。
同时大量的古建筑也成为城市生活良好的文化环境,是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香格里拉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一、火灾危险性和火灾特点分析
香格里拉古建筑大多远离城镇,处于深山老林之中,地偏人稀,四周又被林木杂草环抱。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山火和森林火灾往往
成为古建筑受到的严重的外部威胁之一。
有的地方至今仍未通公路。
据统计,香格里拉境内有大小古建筑40多座,未通公路的竟有20多个,其中噶丹?松赞林寺的交通条件最好,但也距香格里拉县消防大队5公里。
加之这些古建筑管理单位普遍缺乏自防自救能力,没有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队员,也没有安装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城镇消防队无法及时赶到。
而且大多数古建筑缺乏消防水源,且周围道路狭窄,有的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无法通行,这给火灾扑救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古建筑的布局、建筑结构及材料特点分析
香格里拉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建筑,梁、柱、楼板、屋顶大多属于可燃物,一旦失火,结构构件很快失去支撑能力,导致建筑物垮塌、烧毁。
特别是许多寺庙建筑,由于宗教的原因,在室内往往有许多装饰和布幔等悬挂物,这些悬挂物都是易燃品,火灾时常成为火势垂直蔓延的导火带,使大火迅速向空中扩展,燃烧速度快、火势凶猛、难以控制。
香格里拉古建筑继承了我国传统建筑和藏民居的特点,多数是以单体建筑为基础,这种结构无法进行防火分区
划分。
其次各种建筑物相互毗邻,既无防火墙,又无防火间距,如果一处起火得不到有效控制,周围的木结构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燃烧,形成火烧联营的局面。
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古建筑通道狭窄,一旦失火疏散人流拥堵,易造成重大伤亡。
古建筑构件一般都是采用木材料,年代久远,极为干燥,一旦发生火灾,火场中心温度可达1200℃以上。
另外,内部悬挂的字画、唐卡、垂帐、柱锦、以及常用的香火蜡烛,酥油灯等极易燃烧。
其次是游客人数多、人流量大。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群选择旅游的度假方式。
每年旅游旺季,特别是三个黄金周期间,在旅游接待场所都会形成规模宏大的游客潮。
以松赞林寺为例,其年平均日客流量在2500人次,而在旅游黄金周则最高可达10000人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突发事件,势必导致人员拥挤、踩踏,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古建筑的管理使用特点分析
古建筑内管理不善和存在较严重的火灾隐患,也是严重威胁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香格里拉古建筑的主管部门
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
火源管理不严,电线乱拉乱接,线路开关随意增设,消防设施配备数量不足,消防水源缺乏,古建筑周围商业店铺林立,火灾危险因素多,同时,大多数古建筑都分散在各村镇,大多数位于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利的山区,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要加强保护,配置消防设施。
首先要对其进行维修,但所需费用较高,单凭村镇或者地方政府一方的力量难以全部承担,资金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对香格里拉古建筑的现状和古城火灾的特点分析,就如何有效的做好香格里拉古建筑的消防工作,本人略有几点建议和构想:(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公安、消防、旅游、宗教和文物部门应该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相互配合密切合作。
同时完善古建筑消防法制、制定消防规划、落实消防责任、建立消防队伍、配备消防设施等方面做些实际的工作,以使古建筑消防安全状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古建筑管理单位对内逐级建立火灾安全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对外可建立防火联防组织。
确定防火负责人与专职防火人员,组织临近单位、企业和各基
层组织层层落实防火岗位责任制,实行联防协作,群防群治。
按照有关规定,尽可能的建立起专职消防队、开展业务训练,不断提高灭火能力。
(二)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巡查措施。
古建筑管理与使用单位应严格古建筑内火源、电源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古建筑内的用火、照明用电、包括香火炉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规定。
在重点要害部位,应设置“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
古建筑内应划定游人香客点蚀、烧香、焚纸的地点和位置,并指定专人负责看管;设置神像前“长明灯”的固定灯座,并把灯放置在瓷缸或玻璃缸内,以免碰倒;在供桌上铺盖金属薄板,以防香、烛、灯火跌落上时,引起火灾。
古建筑还应尽可能都安装防雷装置,落实防雷措施。
古建筑范围内堆放有柴草、木材及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尽早将其搬迁。
古建筑内或是外围毗连古建筑的范围,搭有临时建筑,破坏原有防火分隔和防火间距的,应坚决拆除。
古建筑中重要的木构件部分、重点保护部位与古建筑内悬挂的各种棉、麻、丝、毛纺织品饰物和帐幔、伞盖等,应进行防火
阻燃处理。
定时清除建筑群附近的枯草,严禁烧荒;对于座落在森林区域的古建筑,周围应开设宽度为30—50米的防火线,避免森林火灾对古建筑的危害。
除此之外,古建筑还应加强24小时值班和防火巡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置。
(三)完善消防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由于香格里拉大部分古建筑都远离城镇.远离公安消防队,火灾扑救只有立足于自救。
因此,各寺庙要立足实际,配置必要的灭火器、消防沙、水缸、水桶等设施,有市政给水的地方应安装消火栓给水管网,没有市镇给水的地方也应修建消防水池、配置消防手抬泵等设施(例如香格里拉东竹林寺,配备有四个消防蓄水池)。
同时对于一些价值高,影响大的古建筑(如松赞林寺)还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提高火灾的预警和处置能力。
(四)加强宣传力度,提高防火意识。
香格里拉古建筑场所的消防宣传工作是一项极强的社会化工作,需要广泛发动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只有每个社会成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真正得到提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旅游接
待场所的消防安全。
就现阶段而言,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古建筑及周边人员开展宣传教育,主要使其掌握必要的防、灭火知识,结合行业、岗位实际真正做到“四懂四会”,特别是要掌握基础的防火知识和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游客、香客进行基本的消防提醒,提醒游客不要在文物古建筑内和林木茂盛的风景区抽烟和使用明火,万一遇到火灾时要保持镇静,按照疏散指示标志的指示和工作人员的引导有秩序地疏散逃生。
(五)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强人才培养。
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财政实力,以多种方式调动农民、村、镇出资,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尽自己一份职责。
消防、文物等部门深入基层调研,注重培养文物建筑安全保护研究人才,真正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当作一件福荫子孙后代的大事来抓,来落实。
因为消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香格里拉是旅游胜地,名胜古迹极俱民族特色,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而香格里拉的古建筑也是吸引天下游客的重要资源,
因此保护好它的安全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资金的不足,人才的不足也是我们做好消防工作的障碍,只有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多方面多渠道的筹集资金,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消防队伍是保护美丽香格里拉古建筑的重要措施。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