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复习题重点(1)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练习: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2 题型2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练习: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2 题型2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强化训练2(建议用时:40分钟)1.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不少于40个字。

明月白雪云层(1)描绘一种情景。

答:(2)表达一种感悟。

答:解析:描绘一种情景,首先要分析三个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由“明月”联想到“月色”,再由“月色”联想到“白雪”;然后把这些词语描绘成一幅画,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

表达一种感悟,首先要把三个词语组合成一段能给人启示的话,然后把这种启示表述出来。

答案:(1)一轮明月穿过厚厚的云层,毫不吝啬地向大地挥洒它皎洁的月光。

大地像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灿若白雪。

(2)如果明月没有穿透云层的毅力,就没有灿若白雪的皎洁月光洒向大地。

人也如此,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就没有美好灿烂的明天。

2.下面一段文字摘选自一位中学生题为“妈妈的笑”的习作,其中三处画线句描写相同,请你分别改写成生动传神、个性鲜明的描写。

……接过我递过来的数学卷子,一看到上面红红的100分,(1)妈妈对我笑了,刮刮我的鼻子对我说:“乖孩子,可不能骄傲哦!”……快到夜里十点了,我还在拼命做作业,妈妈给我端来一杯热腾腾的牛奶,说:“来,孩子,趁热喝了,补充补充能量。

”看到我牛饮而尽的样子,(2)妈妈对我笑了……听我倾诉完了委屈,妈妈轻轻拍拍我的前胸说:“被人误解在所难免,不过,男子汉要坚强乐观,没有什么能击倒我家小王子,妈妈相信你!”我不由得破涕为笑,见此情景,(3)妈妈也对我笑了……(1)(2)(3)答案:示例:(1)妈妈先是惊讶得睁圆了双眼,继而整张脸都笑了起来,灿烂得像花朵绽放,连眼角、皱纹里都漾满了深深浅浅的笑意,仿佛在说:“好样的,儿子,妈妈为你骄傲!”(2)妈妈对我莞尔一笑,微抿的嘴角轻扬出优美的弧度,微眯的眼睛里闪现着慈祥、疼爱的光芒,轻轻地说道:“瞧你那贪婪样,小心,别噎着。

”(3)妈妈居然调皮地、萌萌地对我眨眨眼,嘟嘟嘴,随即咧嘴而笑。

这微笑,暖暖的,如阳光温暖了我心底的寒冷。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它的意境。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下册(一) 单篇梳理1 子路、曾公西华侍坐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下册(一) 单篇梳理1 子路、曾公西华侍坐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方”“作”“如”“让”“爱”“若”“徒”“御”“族”等重要实词。

2.背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重点句子。

3.掌握通假字及形容词活用的特点。

单篇梳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读全文,解释加点的词语。

(第1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第2段)子曰:“以.①()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②()也。

居.③()则曰:‘不吾知.④()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第3段)子路率尔..①()而对曰:“千乘之国,摄.②()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③(),因.④()之以饥馑..⑤();由也为之,比及⑥()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第4段)夫子哂.()之。

(第5段)“求!尔何如?”(第6段)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①()。

如其礼乐,以俟.②()君子。

”(第7段)“赤!尔何如?”(第8段)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第9段)“点!尔何如?”(第10段)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第11段)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第12段)曰:“莫春者,春服既.①()成.②(),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③()而归。

”(第13段)夫子喟然..①()叹曰:“吾与.②()点也!”(第14段)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第15段)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第16段)曰:“夫子何哂由也?”(第17段)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第18段)“唯求则非邦也与?”(第19段)“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第20段)“唯赤则非邦也与?”(第21段)“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记忆导图]1.通假字例句本字及意义①毋吾以.也②鼓瑟希.③莫.春者④唯求则非邦也与.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3.多义词语(1)方(2)作(3)如(4)让4.词类活用5.特殊句式6.常识梳理(1)千乘之国....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题题组训练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题题组训练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题题组训练文言实词题题组训练一、基础题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迷涂知返,往哲是也 涂:通“途”,道路B.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 解:通“懈”,松懈C.秦舞阳色变振恐 振:通“震”,震惊D.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答案 B解析 解:解除包围。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 ①戍卒叫,函谷举攻占②杀人如不能举尽B.⎩⎪⎨⎪⎧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有时,偶然②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C.⎩⎪⎨⎪⎧ ①汝真女子之见见识,见解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偏指“我”D.⎩⎪⎨⎪⎧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欺负②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失败 答案 D解析 ①负:辜负,对不起。

3.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B.⎩⎪⎨⎪⎧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左右欲刃相如 C.⎩⎪⎨⎪⎧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成以其小,劣之 答案 B解析 B 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A 项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动词。

C 项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D项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实词。

(1)伐罪吊人:慰问(2)细大不捐:舍弃(3)洒扫庭除:台阶(4)聚讼纷纷:争论(5)何患无辞:担忧(6)严惩不贷:宽恕,饶恕(7)克日成功:严格限定(8)无所适从:到,去,归向(9)信手拈来:随意(10)童山秃岭:秃的,没有草木的(11)登峰造极:到达(12)无稽之谈:查考,考核(13)日薄西山:迫近(14)尸位素餐:不做事情,空占职位5.请辨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愚公移山》)古义:山川阻隔,中性词。

今义:把持和独占,贬义词。

(2)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古义:男子的通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大单元二轮复习练重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大单元二轮复习练重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中“守拙”二字是诗人对自己归于田园生活的状态自述。

何为“守拙”?“此‘拙’乃是相对于世俗之‘机巧’而言,‘守拙’意谓保持自身纯朴之本性(自世俗看来为愚拙),不同流合污。

”(袁行霈)诗人宁愿归隐田园,也不愿违背本性投身于仕途的机巧之中。

除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提及“守拙”,诗人在其他诗词中也常以“拙”自居。

如《与子俨等疏》:“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感士不遇赋》:“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

”《杂诗·其八》:“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咏贫士·其六》:“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

”可见,诗人对“拙”情有独钟。

“守拙”是远离官场黑暗,追求内心宁静的选择,是人生迷途处的智慧反思。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借用“比兴”的手法生动刻画了诗人入仕的状态。

“羁鸟”指笼子里的鸟,“池鱼”指失去自由的鱼。

借失去自由的“羁鸟”“池鱼”暗喻自己在官场中心志被束缚。

“旧林”“故渊”是“羁鸟”“池鱼”的归宿,暗喻田园才是自己率真本性的归宿。

“鸟”“鱼”的意象在诗人其他诗作中也多常见。

在《感士不遇赋》:“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

”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大语

大语

大语(专科)复习要点纲目一·识记(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所学各篇课文的文学常识知识点,有关作者及作品,文学地位、主张及影响等,比如: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2·“风骚”标志着我国远古文学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文学源头,“风”和“骚”分别指的是什么、代表什么?3·关于诗经来源的三种说法是指哪三种?诗经“六艺”指的是什么?4·诸子散文中属于语录体的是?5·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浪漫主义诗人是?6·《秋水》一文选自《庄子》,属于论说文,它阐述了什么哲理?7·《季氏将伐颛臾》选自于《论语》,阐明了孔子的什么政治观点?8·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是谁?9·“孤篇盖全唐(孤篇横绝)”的《春江花月夜》的情感基调是什么?10·《人间词话》一文的作者是谁?11·“吴中四士”指的是?12·“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作者是谁?这篇记叙文中阐述画论的两个成语是什么?13·我国最早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是?14·我国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的旷世奇才、豪放词的开创者苏轼的作品集中在《》和《》15·《东藏行》是中国当代女作家宗璞的长篇小说,它荣获了什么奖?16·诸子散文的开端之作是?17·《我的世界观》的作者是?18·讲述了儒家最高理想大同之治与现实社会小康之治的区别的《大同》选自于?19·《氓》这首诗选自?对当时的不合理婚姻制度进行了控诉,属于爱情诗类中的什么诗?20·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文学载体是?21·《谏逐客书》的作者是?这篇论说文的中心论点是?22·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是?23·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源自?24·唐代集诗歌艺术之大成,继往开来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风格是?25·《容忍与自由》的作者是?26·新文化运动最早的白话新诗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之一胡适所作的《》27·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诗指?28·《李将军列传》一文记述的四个战役分别是什么?29·《五代史伶官传序》是被誉为北宋文坛领袖谁的作品?30·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史记》,作家是?31·《洛神赋》是被誉为建安之杰的谁的作品?32·我国古代诗人中现存诗最多的诗人是谁?唐代诗人中存诗之最是谁?33·《致大海》是被高尔基誉为“俄罗斯文学的始祖”的谁的作品?34·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短篇、中篇和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两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是?大语教材中选入她的作品是《》?35·《灯下漫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者和主要领导人谁的作品?36·“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谁的诗风?37·被誉为我国新诗史上的第一座丰碑的《女神》是谁的作品?38·被后人称之为“长庆体”的乐府七言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39·被誉为“曲状元”,同时又列为“元曲四大家”的作家是?40·《变形记》揭露了资产阶级人的异化问题,它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小说家谁的作品?41·被誉为宋代“济南二安”(易安,幼安)的词人是?42·1921年六月郭沫若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在东京创立了著名文学团体叫?43·元曲是指由元杂剧和什么一起的合称?44·沈从文的那部小说被称为社会问题小说的代表?45·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而套曲什么被誉为“万中无一”的元套曲之绝唱?46·《长亭送别》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和谁?47·盛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燕歌行》是谁的诗作?48·《爱尔克的灯光》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是什么?49·《秋兴八首》的作者是谁?50·《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原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谁的作品?51·《祭十二郎文》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的第一位韩愈的作品,选自于?52·《段太尉逸事状》一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是?53·《婴宁》选自于《聊斋志异》,作者是?54·《一片叶子》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日本当代画家和散文家谁的作品?55·鲁迅先生曾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大学语文》中选了李斯的哪篇文章?56·《八声甘州》是被誉为“婉约词”代表的谁的作品?57《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58·《山居秋暝》一诗的作者是被誉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中谁的作品?59·有人评价《听听那冷雨》是“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上册(一) 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含答案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上册(一) 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含答案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必修上册(一) 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与动词活用含答案整合迁移1 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与动词活用一、连点成线,基础整合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 冰,水为.之圣人之所以为.圣 C.⎩⎪⎨⎪⎧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句读之不知.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及,比得上”。

A 项又,再/恢复。

B 项凝结/成为。

C 项同“智”,见识/知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⑤曰师曰弟子云者.. ⑥古之学者..必有师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⑧吾从而..师之 A .①②④⑦⑧B .②③⑤⑥⑧C .①③④⑥⑧D .②④⑥⑦⑧答案 C解析 ①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坏人的党羽。

③古义:不一定。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④古义:托身,藏身。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⑥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⑧古义:从,跟从;而,并且。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名词作状语,每天。

A 项名词作动词,低于/名词作状语,向下。

B 项形容词,与“大”相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D 项形容词作名词,高处/形容词作动词,抬高。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1板块语言文字运用1题型1连贯教案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1板块语言文字运用1题型1连贯教案

题型1 连贯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词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连贯题常有以下三种命题形式:补写句子、选用句式和语句排序.其中,补写句子题是高考浙江卷考查的热点.补写句子要注意的两类语段、五类语句一、两类语段(一)论述类语段补写(2019·高考浙江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①________________。

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________________。

这意味着真正意义的考古学研究,③________________,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简明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解答本题,需要先了解整个语段的大致意思。

从整体看,语段阐述的中心是重建历史的途径。

第①处,前文说的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历史的问题,但之后又提到仅靠先民的物质遗存来重建历史的局限性,故可以推测此处应填入“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之类的语句.第②处,前文说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包括物质文化历史和精神文化历史,“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属于物质方面,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之类的语句,注意与前边的关联词“不仅”的对应.第③处,后面说的是要“研究先民精神文化”,根据前文的语境,故可以推断此处应填“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之类的内容,注意与后面“同时更要……”的句式相对应。

大学语文复习题(大一上总)

大学语文复习题(大一上总)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09物理2009-12-30古文部分1.《晋公子重耳之亡》一、选择题1.《左传》是纪录春秋历史的( C )史书。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其他2.下列四组诸侯国在晋公子重耳流亡历程中,全部礼遇重耳的一组是( D )。

A.狄、卫、齐、曹B.宋、郑、楚、秦C.齐、曹、宋、郑D.狄、齐、楚、秦3.“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下面人物中,不属于“三士”的是( B )A.狐偃B.司空季子C.赵衰D.贾佗4.对下面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将适齐。

适:适合。

B.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校:抵抗。

C.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反:返回。

D.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

靖:使安定。

二、填空题1.《晋公子重耳之亡》一文节选自《左传》。

2.《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3.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4.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

三、翻译题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如果托您的福,能回到晋国,一旦晋、楚两国演习军事,在中原遭遇,那我就先避让楚军九十里地。

四、简析题1.对话是人物语言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文中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起何作用?简明的对话能生动表现人物的立体性格,真实地反映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如“重耳别季隗”中的对话可见重耳的儿女情长,同时也见出重耳内心的迟疑、愧疚,季隗对重耳的忠贞。

重耳对妻子的信任不够坚定,然而自己说话又言不由衷。

2.流亡途中的重耳性格与心理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本文写出了重耳由一介幼稚无知、希图安逸、缺乏谋略的贵族公子,在经过种种挫折与磨难之后,终于成长为一个老谋深算、勇于创业、宽宏大量、不计前嫌、具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的性格变化的过程。

2.《长恨歌》一、填空题1.《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答案:白居易)2.白居易与并称“元白”。

(答案:元稹)3.,六宫粉黛无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诗歌风貌是什么? 乐府诗
1、
2、词是配合什么而创抒情新诗体燕乐
3、关于诗歌起源正确的说法是什么
4、以阮籍和嵇康为代表的什么在动荡社会中放言庄老、寄意山水。

竹林士贤
5、五四时期新诗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什么?鲁迅的哪篇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端?
其哪两部小说集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石?郭沫若的《女神》《狂人日记》《呐喊》《彷徨》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7、明代短篇小说十分繁荣,代表作品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8、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9、北散曲有小令和散曲两大类,小令亦名------------,又称-----------------------。

10、花间词因《花间集》而得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词人是冯延己和李璟。

南唐花间词
人李煜旳创作使词的内容和风格都发生了变化?
11、曹操的五言诗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最高成就吗?错
12、《红楼梦》是贾、林、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吗?错
13、诗经一共有多少篇?(305篇)错
14、苏轼词的创作受到柳永的影响吗?对
15、陕西作家贾平凹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吗?对
16、豪放词人以诗为词,不拘音律,写词时不注重押韵吗?错
17、相传李白写过《菩萨蛮》和《忆秦娥》的词吗?对
18、清代戏曲有“南洪北孔”的说法,洪是指谁?孔是指谁?洪升孔尚任
19、李宝嘉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清代著名的谴责小说?错
20、关于诗歌起源说法正确的是(祭祀仪式、生产劳动、占卜、上帝创造)
21、不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苏轼、秦观、张元干、辛弃疾)
22、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李绅、韩愈、元稹、白居易)
2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哪三部?、《家》《春》《秋》
24、下列作品不是小说的是((《红与黑》)、《罪与罚》、《热爱生命》、《浮士德》)。

25、下列作品中不是书信的是(《前出师表》、,《后出师表》、《章表》、《陈情表》)。

26、元杂剧中不属于四大爱情剧的是(西厢记、汉宫秋、墙头马上、倩女幽魂)
27、关于《采薇》主题描述不正确的是(厌战、思乡、战争场景、劳动场景)
28、下列诗句没有错误的是(春且住,见说道,芳草天涯无归路;更能消几番风雨,匆
匆春又归去;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遥遥,归思难收;莫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29、下列诗句中没有错误的是(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处,玁狁之故;王事靡盬,
不遑启居,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驾彼四牡,四牡翼翼,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30、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是戴望舒吗?
31、解释带点的词及用法:
32、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度的含义是什么?名词活用为动词,应翻译为“符
合法度”
33、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三时的意思是?三时:早、午、晚。

34、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莫的含义和止的含义是什么?通“暮”
35、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隧的意思是?隧道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诸的意思是?讨伐
36、
37、翻译文言文:
38、从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一段。

39、现代文阅读:修辞手法、句意及形象的意义。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

1.习惯用语或者成语的含义
2.俳句的意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