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超精华)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超精华)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一、透镜的概念:透镜是透明物质制成的、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光学元件,光从空气进入透镜一侧以及从透镜的另一侧射出时各发生一次折射,并由此产生会聚或发散的效果。

二、透镜的分类(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3)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每个透镜都有一条主光轴,主光轴用点划线表示。

(4)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会聚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指的是折射光的方向比入射光的方向更靠近主光轴,即通过凸透镜的光将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发散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指的是折射光的方向比入射光的方向更偏离主光轴,即通过凹透镜的光将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

四、焦点和焦距(1)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凸透镜: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会聚于一点,叫实焦点 ,用“F”表示。

这一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一个凸透镜有 2 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凹透镜: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发散 ,且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不是实际光的会聚点,所以叫做虚焦点,用F表示,凹透镜两侧各有一个虚焦点。

五、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Ⅰ凸透镜(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2)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3)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课件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课件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重点 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教学难点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温故知新
1、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A.凸透镜对光起_会__聚__作用;
B、凹透镜对光起_发__散__作用。
温故知新 2、三条特殊光线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 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 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
你知道透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么? 投影仪
照相机
放大镜 显微镜
近视镜
望远镜
照相机的发展
立 便携相机 体 照 相 机
双镜头照相机
单镜头反光相机
数码相机
照相机的构造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 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 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 少;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 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④ 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投影仪成像特点
像是缩小/放大?像是正立/倒立?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成像特点:1.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3.像距大于物距。
投影仪的使用
在屏幕上要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怎么放? 投影片要倒放
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及特点 投影仪的成像特点是什么? 要得到正立的像需要怎么做?
投影仪
幻灯机
投影仪
投影仪的原理 改变光路
投影仪原理图
幻灯机原理图
投影仪成像特点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 )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 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 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人教版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3.认识虚像与实像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1.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距不同时成像不同。

2.认识虚实像的不同。

难点虚像的成像原理。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

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

这就需要照相机,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了单反相机、DV等摄影用具,那么它们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它们的原理。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照相机大家想了解关于照相机的什么知识呢?照相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边到底有什么?照相机为什么能拍照?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拍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照片?为什么照片中景物比实物小?有时拍出的照片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通过对照相机的观察和大家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哪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收集到的资料。

教师适时的引导、评价。

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

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18张PPT)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18张PPT)
透过放大镜看到物体的那边有一个_____、_____、_____。
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倒立 缩小的实像
投影片离镜头较_近___,屏幕离镜头较 _远___,所成的 4、若想使投影出的像变大,应使幻灯片____凸
而且物像位于凸透镜的____侧。
像是:倒_立_____、放_大_____、实__像____。物和像位于凸透 投影片离镜头较____,屏幕离镜头较 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
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 3、景物到镜头的距离______像到镜头的距离。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像到镜头的距离_____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 ②镜头后,照相机底部安放有_____,它的作用:记录_________。
数码相机用图象传感器替代胶片,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的_屏__幕__上__。 ②镜头后,照相机底部安放有_____,它的作用:记录_________。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 透镜,同时使幻灯机____光屏。
(2)成像的特点: 一、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例如:
小孔成像.
A
B
A’
B

照相机的像
B

A AB

投影仪的像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
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例如: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
实像和虚像
(1)实像:实像是由 _实_际__光__线__ 会聚而成的像。_能___ 用光屏承接,眼睛_能___观察得到。而且物像位于凸透 镜的_两___侧。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精品教学课件

倒立放大的实像
A'
B'
凸透镜
B
A
物 体




投影仪
很 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使像呈现在屏幕上怎么办?
天花板 B'

变 光 的
屏 幕



A'

B
A
要使像看起来是正的怎么办?
天花板 A'
屏 幕
B'
A
B 物体倒放
3.投影仪成像特点
问题: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距与物距哪个大?像与物体 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迁移训练 2
5.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及成像原理图。
B
(1) 其 中 A 是 ___凸__透__镜_____ , 光 线 经 过 它 会 发 生
_折___射;B是___平__面___镜___,光线经过它发生_反___
A
射。
(2)投影片离镜头较近,屏幕上成的像与投影片上的
物体相比是__放__大____、_倒__立____的,平面镜的作用 是_ 改_变光的传播方_向____ ___。
______。
凸透镜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考点一:照相机
典型例题 1 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凸__透_镜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 形成一个____缩__小___(放大、缩小)的像。实际拍摄时,为使远近物体都能成 清晰的像,应调节照相机的___镜_头____到胶片的距离。
的像,而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的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及答案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倍焦距时,成 、的 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 的位置,在相当于 的胶片上得到 的 的像.3、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 A 是,它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 播方向;B 是,它在投影仪上所起的作用是 。

4、如图4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5、如图为国际空间站中宇航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写出一种即可)。

6、如图所示,放映幻灯时,为了使屏幕上所成的像缩小一些,应使幻灯机的镜头离幻灯片 或“近”)一些,并 (选填“增大”或“减小”)幻灯机与屏幕间的距离.7、晓彤用两个可以套在一起拉动的硬纸筒,自制了一个简易照相机,外筒上装有凸透镜,内筒的一端蒙块半透明纸,如图所示。

晓彤用它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在半透明纸上可以到 的像。

若晓彤拿他 向远处物体走近一段距离后,需要将内筒向 (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保持原,镜,生活中与该水珠这一成(选填“远”位置”)方向移动,才能在半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像。

八造赣明刈明总8、小明透过装有水的矿泉水瓶观察距离很近的树叶发现叶脉会变大,而且很清晰,这是因为此时水瓶相当于镜,此时观察到的叶脉是(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选填“虚”或“实”),所以在森林中旅行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起火灾.9、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

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镜,通过图中的水珠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早710、淮北市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提升城市市容市貌的工作,其中为市民在交通上提供优质服务的中北巴士为了保证人们从公共汽车后门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课堂检测
5.2 生活中的透镜/
基础巩固题
3. 图甲、乙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 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 C )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 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 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 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
课堂检测
5.2 生活中的透镜/
基础巩固题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区分照相机、投 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经过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 的过程,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探究新知
点 击 图 片 演 示 照 相 机
5.2 生活中的透镜/
知识点 1 照相机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 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来自物体 的光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会聚在 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 实像。且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大于 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否则看不清楚 C.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眼睛可以对着A端也可以向着B端向筒内观察景物成的像
探究新知
知知识识点点 22
5.2 生活中的透镜/
投影仪
探究实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 取下,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 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 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 正倒。
探究新知
点 击 图 片 播 放 视 频
5.2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的调节
探究新知
5.2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的调节
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胶片上都能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转 镜头上的“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
拍摄近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拍摄远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物体通过下列光学器件可以成放大的实象的
是: B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平面镜
3.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
一支人参,你所看到人参应该是: C
A.人参的实物 B.等大的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4、从圆形装水的鱼缸侧面看缸中游动的鱼,
所看到的像是 (A )
A.鱼的放大的虚像 B.鱼的等大的虚像 C.鱼的缩小的实像 D.实际的鱼
放大的(填“放大”或“缩小”),然 后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树,可以看到树 的 缩小 的像。
课堂作业:
1、在照相机的底片上成 、 的 像。
2、在幻灯机的银幕上成 、 的 像。
3、一瓶杨梅罐头从侧面看上去,每个杨梅 都变大了,我们看到的是 、 的 像, 圆形的罐头和水共同组成了 镜。
小结: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 成倒立、缩小的像.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 成倒立、放大的像.
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 像
4.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实像:
•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 能在光屏承接 •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异侧
虚像:
• 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所得 • 不能在光屏承接 •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同侧
再见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
实像: 真实光线会聚的像.
F
F
物距(u)
像距(v)
物体和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物像异侧)
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又可用眼睛观察
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一侧,所成的像是虚 象.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
课堂练习
1.下列不是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D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达标题A
1、电路的组成
①由 、用电器、 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 ;导线: ; 用电器: ;开关: 。

2、干电池的锌筒是____极,碳棒是______极。

3、如图所示,在小灯泡和开关之间连着金属夹A 和B ,当开关闭合后,在金属夹A 和B 之间分别接入铅笔芯和木尺。

小灯泡发光时接入的是_________,这是因为它是__________;接入_________时,小灯泡不发光,因为它是_________。

4、避雷针工作时,尖端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那么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是( )
A.从尖端流向地面
B.从地面流向尖端
C.没有电流
D.是任意的,没有规定
5、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
6、 如图所示,有一个小电动机模型和一盏电灯,当开关S 闭合后,
则( )
A .电动机转动,灯不亮
B .电动机转动,灯也亮
C .电动机不转动,灯亮
D .电动机不转,灯也不亮
7、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
⑴灯正常发光 ⑵灯不亮 ⑶电源会被烧坏 ⑷灯会被烧坏
A .⑴
B .⑵
C .⑶和⑷
D .⑵和⑶
参考答案:
1、①电源 开关 ②略
2、负 正
3、铅笔芯、导体、木尺、绝缘体
4、A
5、C
6、
C 7、D
第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达标题B
1.电流通过半导体二极管时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_________流动,电流流过时能发光的二极管叫_________,可用来做指示灯。

2.在使用电源时,不允许将电源的_________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否则将出现事故。

3.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会产生电流
B .电路是通路就一定会有电流
C .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中一定就有电源
D .电路中电灯发光,电路不一定是通路
4、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闭合S 2,断开S 1S 3时,电路是断路
B .闭合S 1S 2、S 3时,电路是通路
C .闭合S 1S 2,断开S 3时,电路是短路
D .闭合S 1S 3,断开S 2时,L l 发光而L 2不发光
5、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 能同时控制电灯和电铃的正确电路是( )
6、如图所示电路中,下列关于开关对电路控制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开关连在靠近电源正极一端,才能起控制作用
B.开关连在靠近电源负极一端,因为开关无论闭合还是断开,灯泡都带电,都发光,所以开关没起控制作用
C.开关连在灯泡L1与L2之间,开关断开时,L2中有电,只有L2发光,开关只控制L2 D.在这个电路中,开关无论连在何位置,起相同的控制作用
7.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两灯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
导线去查找电路的故障.他的方法及看到的现象是:将导线跨
接在L1两端,L2不亮;将导钱跨接在L2两端,L1发.根据以
上实验现象,我们就可以判定( )
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
参考答案:
1、反向发光二极管
2、两极
3、C
4、C
5、B
6、D
7、C
第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达标题C
1.闭合手电筒的开关,小灯泡发光,则电路中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极流出经小灯泡回到电源的极.
2.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电路图是用_________代表实物画出来的电路
3.关于电流的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微粒的运动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B.金属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C.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规定的电流方向相反
D.科学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4.电路中能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A.电路中有用电器B.电路中有电源
C.电路中有开关D.电路中有电源,还要形成通路
5.关于电源和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是由大量电荷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B.电源外部,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C.在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会有电流
D.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6.电路中的电流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它的许多特点和水流、车流类似,人们在研究电流特点时,多用水流来相比,这种科学思维方法可以叫做()
A.控制变量法B.模型法C.类比法D.归纳法
7.连接电路时要避免发生短路,是因为()
A.短路时电源正常工作,但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B.短路时电源中有很大的电流通过,容易被烧坏
C.短路时用电器中有很大的电流通过,容易被烧坏
D.短路时电源中没有电流通过
8.如图所示的各电路图,当S1和S2都闭合时,两个灯泡都能发光的是( )
参考答案:
1、正 负
2、电源 用电器 开关 导线 略
3、B
4、D
5、B
6、B
7、C
8、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