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桥吊生产率计算
全国注册工程师中的计算题解析

全国注册工程师中的计算题解析作为一名全国注册工程师,计算题解析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运用数学和物理原理进行计算,以确保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领域的计算题中选取几个典型的例子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土木工程领域:桥梁设计对于桥梁设计中的计算题,我们通常要考虑到桥梁的自重、交通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各种荷载情况。
以一座悬索桥为例,我们需要计算主悬索受力情况。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主悬索的垂直分量。
主悬索的垂直分量受到桥面荷载和自重的作用,可以通过平衡方程来计算。
然后,根据杨氏模量和悬索的横截面积,我们可以计算主悬索的弹性变形。
最后,通过斜杆的受力分析,我们可以求解出主悬索的张力大小。
二、机械工程领域:材料力学在机械工程领域中,材料力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
例如,当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承受压力的容器时,我们需要计算容器的安全工作压力。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容器的材料强度。
根据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安全系数,我们可以计算容器的最大承受压力。
然后,我们需要考虑容器的尺寸和形状对于承受压力的影响,通过应力分析和变形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容器的关键尺寸。
最后,我们可以计算容器的安全工作压力,以确保容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会发生破裂或变形等事故。
三、电气工程领域:电路计算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电路计算是我们常常需要进行的一项任务。
例如,当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电路来满足某种特定的功能时,我们需要计算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电路的功能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元件,并确定电路的拓扑结构。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来建立电路方程。
通过求解电路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电路的功率、效率和稳定性等指标来评估设计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全国注册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解析各种不同领域的计算题。
从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到电气工程,不同领域的计算题都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原理,以确保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桥式起重机事故分析及预防

事项。
通过对桥式起重机典型事故的分析,提出了安全管理的措施。 桥式起重作业也是事故发生频繁的作业,从事起重吊运的作 业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具有高度责任 感,熟练掌握起重吊运的操作规程和一些规章制度,始终注 意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国家安全生产八字方针,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确保桥式起重机的安全作业, 提高生产率,各个企业单位同时也应该安装各类可靠灵敏的 安全装置,经常开展员工安全教育,经常注意开展安全检查, 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时刻注意桥式起重机的保养和管理 工作。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坚决杜绝侥幸心理,真正确保 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死亡 吊具打击 脱钩 断绳 超载 挤压伤害
起重机事故数据分析
二、 桥式起重机事故案例
桥式起重机是一种特殊设备,但特种设备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的 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据报道,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曾 发生过的一起两台桥式起重机坠毁事故,可以看出桥式起重机安全使用 和管理的重要性。 2007年9月8日下午,一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的大风夹杂着冷雹,席卷大 半个赤峰市。就是在这场大风中,松山区境内某热电厂贮煤场内两台双 梁抓斗桥式起重机被吹落到地面上,造成两台桥吊金属结构全部报废的 严重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却给国家财产造成了100多万元的经 济损失。这两台桥吊都是2002年8月由河南省新乡市起重机械厂生产的, 主要参数:额定起重量15t,起升高度14m,跨度 43.5m,大车行走轨道 长140m左右,大车是东西走向。 事故发生的当天,由于风特别大,局部风力超过十级,又是西北风,桥 吊东西走向恰是腹板迎风面积最大的方向,此时桥吊结构受到风载荷的 作用最大。再加上抓斗悬在空中,无疑增大了由风载荷对抓斗的作用并 对桥吊结构产生了水平载荷。由于两个方面的载荷作用,使桥结构处于 最不利的状态,所以发生事故在所难免。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多方面 的,桥吊自身安全装置存在缺陷,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之一; 使 用管理不当,是发生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起重机数据及公式

起重机数据及公式1. 起重机简介起重机是一种用于吊装和搬运重物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建造工地、港口、仓库等场所。
起重机的设计和使用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起重能力、工作范围、稳定性等。
2. 起重机数据起重机的性能数据是评估其能力和适合性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常见的起重机数据:2.1 起重能力:起重能力是指起重机能够吊装的最大分量。
它通常以吨或者千克为单位。
起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起重机的类型和设计。
2.2 工作范围:工作范围是指起重机能够覆盖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它通常由起重机的臂长和升降高度决定。
2.3 升降速度:升降速度是指起重机升降臂或者升降钩的速度。
它通常以米/秒或者米/分钟为单位。
升降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起重机的设计和用途。
2.4 挪移速度:挪移速度是指起重机在工作场所内挪移的速度。
它通常以米/秒或者米/分钟为单位。
挪移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起重机的类型和设计。
2.5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定性。
它通常由起重机的重心位置、支撑方式和基础稳定性等因素决定。
3. 起重机公式起重机的设计和运算需要使用一些基本公式。
以下是常见的起重机公式:3.1 起重能力计算公式:起重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起重能力 = 起重机的额定载荷 - 起重臂长度 * 起重臂距离3.2 升降速度计算公式:升降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升降速度 = 升降高度 / 升降时间3.3 挪移速度计算公式:挪移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挪移速度 = 挪移距离 / 挪移时间3.4 倾覆稳定性计算公式:倾覆稳定性是起重机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倾覆力矩 = 起重力 * 起重臂长度倾覆力矩与支撑力矩之比 = 倾覆力矩 / 支撑力矩4. 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起重机数据和公式的应用,以下是一个实例分析:假设有一台起重机,其额定载荷为100吨,起重臂长度为30米,起重臂距离为10米。
我们希翼计算该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的起重能力。
t-桥式起重机设计计算书

75/20T 桥式起重机设计计算书1.主要技术参数. 主起升机构起重量75t (750kN)起升速度4.79m/min 起升高度16m工作级别M5. 副起升机构起重量20t (200kN)起升速度7.16m/min起升高度18m工作级别M5. 小车行走机构行走速度32.97m/min工作级别M5轮距 3.3m轨距 3.4m. 大车行走机构行走速度75.19m/min 工作级别M5轮距 5.1m轨距16.5m2.机构计算. 主起升机构主起升机构为单吊点闭式传动,卷筒按螺旋绳槽、双联卷筒、单层缠绕设计。
2.1.1. 钢丝绳A.钢丝绳最大拉力S max :错误!错误!= 78868 N式中,Q ――额定起升载荷,Q = 750000 N ;进入卷筒的钢丝绳分支数,对于双联卷筒,a = 2 ; 滑轮组倍率,q 二5 ;n h ------- 滑轮组效率,n h =。
B.钢丝绳最小直径d min :d min = C Sax = x - 78868 = 28.08 mm式中,C ――钢丝绳选择系数,C =;钢丝绳型号为:6X 19W+FQ8-170-I - 光-右交 GB1102-74 2.1.2.卷筒尺寸与转速A. 卷筒直径卷筒最小直径 D min >( e-1)d=17 x 28=476mm式中,e ——筒绳直径比,e = 20 ;取D 0=800m (卷筒名义直径),一 、 800实际直径倍数e s = ~28 = > 18,满足。
B. 卷筒长度绳槽节距p = 32mm,绳槽半径r=15+0.2mm 绳槽顶峰高h= 10.5mm 。
单边固定圈数:n gd = 3圈;单边安全圈数:n aq =圈;单边工作圈数: 按 6X 19W+FQ8-170-I (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 钢丝绳实际安全系数:-光-右交型钢丝绳,d = 28mm b = 1700MPa 钢丝破断拉力总和S 0= 492500N , c.钢丝绳选择n 二 S 0S max,通过。
装卸机械生产率计算

年生产能力(万吨/a) 成型钢材、集装箱 16.40 22.71 27.59 废钢原木(专业吊具) 13.25 22.08 24.64
ZL20 ZL30 ZL40 ZL50
胎起重机(汽车正面吊)的年生产能力计算 载荷利用系数K2 一个工作循环所用的时间Tw(s)
废钢原木(专业吊具) 成型钢材、集装箱 废钢原木(专业吊具) 0.42 0.35 0.25 250 250 250 200 200 200
年生产能力计算
一个工作循环所用的 时间Tw(s)
载荷利用系数K2
年生产能力(万吨/a)
序号
起重吨位
1 2 3 4 5 6 7 8
10 20 26 32 36 40 50 63
各种起重吨位下的轮胎起重机(汽车正面吊)的年生产能力 总工作时间 (h)采用3 班制,每班8 小时 24 24 24 载荷利用系数K2 时间利 用系数 K1 成型钢材、集装箱 0.25 0.25 0.25 0.65 0.45 0.35
序号
起重吨位
载荷利用系数K2
1 2 3 4
2 3 4 5
0.5 0.5 0.5 0.5
的桥、门式起重机的年生产能力计算 载荷利用系数K2 一个工作循环所用的时间Tw(s)
废钢原木(专业吊具) 成型钢材、集装箱 废钢原木(专业吊具) 0.3 0.25 0.22 0.2 0.19 0.18 0.17 0.15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270 270 270 270 270 270 270 270
0.8
100
5.05
0.7
100
5.89
产能力计算
一个工作循环所用的 时间Tw(s)
载荷利用系数K2
工程量清单计价-案例11

(案例十一)
某升降式起重机吊装大型屋面板,每次吊装一块,经过现场计时观察,测得循环一次的各组成部分的平均延续时间如下。
挂钩时的停车31.4s
将屋面板吊至15m 高96.8s
将屋面板下落就位56.3s
解钩时的停车39.6s
回转悬臂、放下吊绳空回至构件堆放处52.8s
问题:
计算升降式起重机纯工作1h 的正常生产率
分析:
确定机械纯工作1h 正常劳动生产率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计算机械循环一次的正常延续时间,它等于本次循环中各组成部分延续时间之和,计算公式为:
=∑机械循环一次正常延续时间循环内各组成部分延续时间
升降式起重机循环一次的正常延续时间=31.4+96.8+56.3+39.6+52.8=276.9s
第二步,计算机械纯工作1h 的循环次数,计算公式为:
6060s 60601h =13.00276.9⨯⨯==机械纯工作循环次数次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
第三步,求机械纯工作1h 的正常生产率,计算公式为:
1h ⨯机械纯工作正常生产率=机械纯工作1h 正常循环次数一次循环的产品数量 =13.00次×1块/次=13.00块。
一起桥机起吊事故案例剖析.docx

一起桥机起吊事故案例剖析1事故案例最近在某企业发生1起桥机起吊事故,事故经过是:1台30t/5t桥机在对1件长约8300mm、宽约3250mm、厚度为120mm、重约25.4t的拼焊钢板进行180度翻身吊运时,由于操作者选用的钢丝绳及卸扣等起吊工具偏小,起吊方法上有误,当桥机起吊工件呈垂直状态大车行驶约30cm时,承重φ39的卸扣销轴突然被剪切断开,钢板坠落在焊接平台上,1台焊接设备当场砸损,所幸没有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
2原因分析:2.1项目负责人接收此项任务后,因抢工期,注重抓生产进度,未能及时做好周密的组织工作及明确提出起吊的安全措施:2.2操作者安全意识淡薄,一人独自作业,未能认真检查工件上的2只临时吊耳中心与工件的重心是否一致,对工件起吊过程的重心变化考虑不周,用单根钢丝绳二端通过卸扣与吊耳连接,钢丝绳因起吊过程的重心变化而在吊钩中发生滑动,造成工件向一端倾斜,按当时起吊的卸扣与钢板成夹角70°,起吊重量为13.5t,由于单根钢丝直接挂在吊钩上和重心偏移,导致夹角突然偏小,使这一端吊点上的卸扣承重受力突然加大,从卸扣剪断面分析,卸扣与吊耳由起吊时的面接触形成点接触,瞬间产生的拉力骤增且集中。
造成卸扣销轴受力点被剪切拉断。
2.3操作者缺乏对同一规格而不同材质的卸扣许用负荷相差悬殊的有关知识,仅凭经验验选用了φ39卸扣,事后取样化验为20号钢:按GB10603—89卸扣标准产品有M(20号)、S(20Mn)、T(35GrMo)三种系列,由20号钢或以上钢号锻造后热处理制成,不同钢号的卸扣许用负荷相差悬殊,如φ39卸扣起重量分别为6.3t、10t、12.5t。
这起事故反映目前在桥机起吊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一些企业的施工组织者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操作者凭经验盲目作业,造成了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和延伸。
通过这起事故分析再次告诫企业各级领导、施工组织和操作者,抓生产要讲科学、讲技术、讲规章,不能盲目蛮干。
桥式起重机设计计算讲义

一、通用桥式起重机箱形主梁强度计算(双梁小车型)1、受力分析作为室内用通用桥式起重机钢结构将承受常规载荷G P 、Q P 和H P 三种基本载荷和偶然载荷S P ,因此为载荷组合Ⅱ。
其主梁上将作用有G P 、Q P 、H P 载荷。
主梁跨中截面承受弯曲应力最大,为受弯危险截面;主梁跨端承受剪力最大,为剪切危险截面。
当主梁为偏轨箱形梁时,主梁跨中截面除了要计算整体垂直与水平弯曲强度计算、局部弯曲强度计算外,还要计算扭转剪切强度,弯曲强度与剪切强度需进行折算。
2、主梁断面几何特性计算上下翼缘板不等厚,采用平行轴原理计算组合截面的几何特性。
图2-4注:此箱形截面垂直形心轴为y-y 形心线,为对称形心线。
因上下翼缘板厚不等,应以x ’— x ’为参考形心线,利用平行轴原理求水平形心线x —x 位置c y 。
① 断面形状如图2-4所示,尺寸如图所示的H 、1h 、2h 、B 、b 、0b 等。
② 3212F F F F ++=∑ [11Bh F =,02bh F =,23Bh F =] ③ Fr q ∑= (m kg /)④ 321232021122.)21(2)2(F F F h F h h F h H F Fy F y ii c +++++-=∑⋅∑=(cm ) ⑤ 223322323212113112212)(212y F Bh y F h h H b y F Bh J x ⋅++⋅+--+⋅+= (4cm )⑥ 202032231)22(21221212bb F h b B h B h J y ++++= (4cm ) ⑦c X X y J W /=和c X y H J -/(3cm ) ⑧ 2BJ W yy =(3cm ) 3、许用应力为 ][σ和 ][τ。
4、受力简图1P 与2P 为起重小车作用在一根主梁上的两个车轮轮压,由Q P 和小车自重分配到各车轮的作用力为轮压。
如P P P 21==时,可认为P 等于Q P 和小车自重之和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