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模型和输入参数关系的组合测试集精简方法
ETA(事件树分析)

概率风险评估技术能够提供更精确的风险量化结 果,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或专家经验支持,且 计算过程相对复杂。
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处理
敏感性分析原理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研究模型输入参数变化对输出结果影响 程度的方法,通过改变参数取值,观察输出结果的变化情 况。
在ETA中的应用
在事件树分析中,敏感性分析可用于评估不同风险因素对 整体风险的影响程度,帮助决策者识别关键风险因素。
原理与工作流程
• 原理:ETA基于概率论和决策树 理论,通过构建事件树来模拟事 件发展的过程。每个节点代表一 个事件或决策点,分支代表不同 的事件结果或决策选项。通过计 算各分支的概率和后果,可以对 整个事件树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原理与工作流程
01
工作流程
02
1. 确定初始事件或故障。
2. 构建事件树,列出所有可能的后续事件和结果。
ETA通过构建事件树,将初始事件与 后续事件相关联,以图形化方式展示 事件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ETA适用范围及优势
适用范围
ETA适用于评估复杂系统中潜在的风险和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在工业、能源、交通和环保等领域。
优势
ETA能够直观地展示事件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 理策略。此外,ETA还可以用于优化安全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ETA(事件树分析 )
汇报人: 2024-01-12
目录
• ETA基本概念与原理 • 构建事件树模型 • 风险评估与量化方法 • 实例分析:某化工企业泄漏事故ETA应用 • ETA在安全管理中作用与价值 • 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ETA基本概念与原理
软件工程教材习题答案

习题一答案一、选择题1. 软件的主要特性是(A B C)。
A) 无形B) 高成本C) 包括程序和文档D) 可独立构成计算机系统2. 软件工程三要素是(B)。
A) 技术、方法和工具B) 方法、工具和过程C) 方法、对象和类D) 过程、模型、方法3. 包含风险分析的软件工程模型是(A)。
A) 螺旋模型B) 瀑布模型C) 增量模型D) 喷泉模型4. 软件工程的主要目标是(C)。
A) 软件需求B) 软件设计C) 风险分析D) 软件实现5. 下列属于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是(A B C D)。
A) Booch B) UML C) Coad D) OMT6. 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是(B D)。
A) 软件成本太高B) 软件产品的质量低劣C) 软件开发人员明显不足D) 软件生产率低下7. 软件开发方法的主要工作模型有(A B C)A) 螺旋模型B) 循环模型C) 瀑布模型D) 专家模型8. 软件工程的目标有(A B C)。
A) 易于维护B) 低的开发成本C) 高性能D) 短的开发期9. 软件工程学的目的和意义是(A D)。
A) 应用科学的方法和工程化的规范管理来指导软件开发B) 克服软件危机C) 作好软件开发的培训工作D) 以较低的成本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二、判断题1. 软件就是程序,编写软件就是编写程序。
(×)2. 瀑布模型的最大优点是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划分得十分清晰。
(×)3. 结构化方法的工作模型是使用螺旋模型进行开发。
(×)4. 结构化方法和OO方法都是一种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方法。
(×)5. 原型化开发方法包括生成原型和实现原型两个步骤。
(×)6.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 √)7. 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是软件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软件价格上升。
(×)8. 软件工具的作用是为了延长软件产品的寿命。
(×)9. 软件工程过程应该以软件设计为中心,关键是编写程序。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软件测试理论一、选择题1、C2、A3、D4、B5、D6、D7、B8、B二、简答题1.参考答案:软件测试是伴随着软件的产生而产生的。
在软件行业发展初期,没有系统意义上的软件测试,更多的是一种类似调试的测试,测试用例的设计和选取也都是根据测试人员的经验随机进行的,大多数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测试理论和测试方法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在产业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软件企业成立了QA 或者SQA部门。
后来QA的职能转变为流程监控(包括监控测试流程),而测试(Testing)则从QA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组织职能。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开始形成,软件测试作为软件质量保证〔SQA〕的主要职能,包含软件质量评价的内容。
软件测试已有了行业标准〔IEEE/ANSI 〕。
在我国,软件测试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在国内,现在在软件测试行业中各种软件测试的方法、技术和标准都还在探索阶段。
总之,国内软件测试行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参考答案:软件缺陷造成的修复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指数级地增长,如下图所示。
3.参考答案:软件测试的复杂性体现在:➢不可能对程序实现完全测试。
➢杀虫剂现象,即为了克服被测试软件的免疫力,软件测试员必须不断编写新的测试程序,对程序的各个部分进行不断测试,以避免被测试软件对单一的测试程序具有免疫力而使软件缺陷不被发现。
➢软件测试的代价不容易掌握,因为随着测试量的增加,测试成本将呈几何数级上升,而软件缺陷数量降低到某一数值之后将没有明显的变化,寻求最优测试点,掌握好测试工作量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测试人员要进行正确的判断,合理的取舍,根据风险分析来决定哪些故障需要修复,哪些故障可以不修复,即并不是所有的软件缺陷都需要被修复。
软件工程练习题

"软件工程"练习题一、填空题1.软件主要包括程序、数据和文档三局部容。
2.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软件工程方法学是传统〔构造化方法〕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3.软件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可行性三个方面分析软件工程的可行性。
4.软件测试的目的是找出软件潜在的错误和缺陷;通常把软件测试方法分为黑盒测试〔功能测试〕和白盒测试〔构造测试〕两大类。
5.软件测试中,测试用例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输出结果两局部组成。
6.典型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软件过程模型〕包括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和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等。
7.模块 A 调用模块 B 以查询学生成绩,模块A 通过参数向模块 B 传送所查询学生的**,模块 B通过参数向模块 A 返回学生的考试成绩。
模块A 和模块 B 之间的耦合类型属于数据耦合。
8.在类的继承构造中,不同层次的类共享同一个行为名称,但各个类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为同名行为设计不同的算法,此性质称为类的重写。
9.测试软件中的模块时,通常需要为被测模块设计辅助模块,辅助模块的名称分别是驱动模块和桩模块。
10.软件生存期中时间最长的是_软件维护阶段。
11.构造化分析方法中,功能模型用 DFD 描述;数据模型用 E-R 描述。
12.过程设计〔详细设计〕中,常用的描述工具有图形、表格和语言三类。
13.在模块构造图中,直接调用*一模块的其他模块数称为该模块的扇入数。
14.面向对象分析〔OOA〕方法中,必须定义对象间的通信机制,对象间通信是通过消息传递机制来实现的。
15.面向对象方法用对象分解取代了构造化方法的功能分解。
16.写出以下各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继承、会萃、普通关联〕:交通工具——汽车的关系是:继承;书——读者的关系是:普通关联;班级——学生的关系是:会萃;多边型——线段的关系是:会萃。
17.面向对象设计〔OOD〕阶段,可以将面向对象的设计容划分为四局部,分别是:人机界面部分、问题域局部、任务管理局部和数据管理局部。
《软件产品测试》试题

《软件产品测试》试题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软件产品测试》试题课程代码:0133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下面的测试类型中,既可以使用白盒测试又可使用黑盒测试的是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C.系统测试 D.可接受性测试2.下面选项中属于白盒测试的缺点的是A.只有一小部分可能的输入被测试到,某些代码得不到测试B.如果没有清晰、简洁的规格说明,难以设计测试用例C.工作量大,成本高D.会有很多程序路径测试不到3.单元测试的设计应放在软件开发的A.需求分析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C.详细设计阶段 D.编码阶段4.Junit用于A.单元测试 B.系统测试C.集成测试 D.确认测试5.为了发现更多的问题,集成测试的工作更多的是站在A.用户的角度 B.程序员的角度C.项目经理的角度 D.测试人员的角度6.针对软件的性能测试、压力测试等非功能测试是在软件测试的A.单元测试阶段 B.集成测试阶段C.系统测试阶段 D.可靠性测试阶段7.系统测试的参考规范是A.概要设计说明和需求规格说明B.概要设计说明和详细设计说明C.详细设计说明和代码结构 D.需求变更文档和概要设计说明8.在功能测试中,假如有实数x>O,我们把x划分成两个区间:(0,1)和(1,),然后分别在两个区间中取值x=0.5和x=5.0进行测试,那么这种测试属于A.边界值分析法 B.绝对值分析法C.相对值分析法 D.等价分析法9.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的依据是指定的覆盖标准和A.程序的注释 B.程序的内部逻辑C.用户使用说明书 D.程序的需求说明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在单元测试活动中,被测试的软件单元应与其他相关联的单元联合进行测试B.自顶向下集成是属于非增量式的测试C.创建一次自动化测试所花费的时间通常要比一次手工测试所花费的时间少得多D.系统测试的主要目标不再是找缺陷,而是证明其性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1.软件的缺陷可以分为和遗漏缺陷。
结构化练习题2改-正确答案

1. 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C、在完成编码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2. 与设计测试数据无关的文档是。
A、需求说明书B、设计说明书C、源程序D、项目开发设计3. 结构设计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系统设计方法,是以为基础、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的过程。
A、数据流B、数据流图C、数据库D、数据结构4. 概要设计的结果是提供一份。
A、模块说明书B、框图C、程序D、数据结构5. 需求分析是由分析员经了解用户的要求,认真细致地调研、分析,最终应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并写出。
A、模块说明书B、软件规格说明书C、项目开发计划D、合同文档6. 注释是提高程序可读性的有效手段,好的程序注释占到程序总量的。
A、1/6B、1/5C、1/4D、1/37. 变换型和事务型是程序结构的标准形式。
从某处获得数据,再对这些数据作处理,然后将结果送出是属于。
A、变换型B、事务型8. PAD(Problem Analysis Diagram)图是一种工具。
A、系统描述B、详细设计C、测试D、编程辅助9. 排错一般是在测试发现错误后进行,其中找到错误位置占排错总工作量的。
A、95%B、5%C、50%D、20%10. 分层数据流图是一种比较严格又易于理解的描述方式,它的顶层描绘了系统的。
A、总貌B、细节C、抽象D、软件的作者11. 数据流图中,当数据流向或流自文件时,。
A、数据流要命名,文件不必命名B、数据流不必命名,有文件名就足够了C、数据流和文件均要命名,因为流出和流进数据流是不同的D、数据流和文件均不要命名,通过加工可自然反映出12. 分析员是。
A、用户中系统的直接使用者B、用户和软件人员的中间人C、软件的编程人员D、用户和软件人员的领导13. 在软件开发中,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的一种做法是。
A、设计评审B、模块化C、主程序员制D、进度控制14. 在开发软件时,可用来提高程序员的工作效率。
软件工程练习填空题

软件工程练习填空题31.第 1 题PAD是()的英文缩写。
答案 :问题分析图32.第 2 题()也称为聚合,它表示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答案 :聚集33.第 3 题()模型是典型的面向对象的软件过程模型。
答案 :喷泉模型34.第 4 题()是最高程度的内聚。
答案 :功能内聚35.第 5 题当用代码行技术估算软件规模时,当程序较小时,常采用的单位是()( LOC),当程序较大时,常用的单位是()(KLOC)。
答案 :代码行数、千行代码数36.第 6 题()就是抽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暂时不考虑它们的细节。
答案 :抽象37.第 7 题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程度的度量。
答案 :互连程度38.第 8 题()是要求某个对象执行在定义它的那个在中所定义的某个操作的规格说明。
答案 :消息39.第 9 题()图用于描绘软件的层次结构,图中的每一个矩形框代表一个(),方框间的连线表示(),而不像层次方框图那样表示组成关系。
答案 :层次、模块、调用关系40.第 10 题按照形式化的程度,可以把软件工程使用的方法划分成()、()和()3类。
答案 :非形式化、半形式化、形式化41.第 11 题模块间还经常用带注释的短箭头表示调用过程中来回传递的信息。
有时箭头尾部带空心圆表示传递的是(),带实心圆的表示传递的是()。
答案 :数据、控制信息42.第 12 题数据流图是一种图形化技术,它描绘()和()从输入移动到输入的过程中所经爱的变换。
答案 :信息流、数据43.第 13 题Halstead 方法是根据程序中的()和()的总数来度量程序的复杂程度。
答案 :运算符、操作数44.第 26 题()测试是在用户积极参与下进行的,而且可能主要使用实际数据进行测试,也称为()测试。
答案 :验收测试、确认测试45.第 27 题系统流程图表达的是()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
答案 :数据46.第 28 题所谓()就是把软件设计结果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
智慧树知到《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2021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2021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测试1、依照赫曼全脑模型划分,沙和尚属于()A、逻辑型B、空想型C、表现型D、纪律型正确答案:D2、以下哪一项不是创新型人才的特点?A、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B、个性灵活、开放C、力求稳妥,拒绝冒险D、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正确答案:C3、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
我们可以将人类的创造分为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下列属于第二创造性的是()。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勾股定理C、LED显示屏D、四大发明正确答案:C4、人类社会在我们的不断创造中快速发展,那么我们不断实现各种突破性的创造的根本动因是()。
A、创造性动机B、创造性需求C、创造性行为D、创造性目标正确答案:B5、创新方法的三阶段不包括()。
A、尝试法B、试错法C、头脑风暴法D、疑问法正确答案:D6、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
这是思维的()。
A、概括性B、间接性C、合理性D、整体性正确答案:B7、右脑是创造力的源泉。
正确答案:√8、依照赫曼全脑模型划分,孙悟空属于()A、象限A:逻辑性强,好分析,重事实,善于强调量化。
B、象限B:有条理的,循序渐进的,重规则的,重细节的工作。
C、象限C:善交际的,重感觉的,重运动感觉的,情绪主导的。
D、象限D:善于用直觉的,整体的,演绎推理的认识与处理问题。
正确答案:D第二章测试1、长期按照相同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但在很多方面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不好的影响,我们把这叫做()。
A、思维方式B、思维定势C、思维模式D、思维定性正确答案:B2、超声波熔接缝纫机利用超声波在两块衣料间振动,摩擦生热并以极高的温度将它们熔接在一起,实现了无针无线,快速美观,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A、内容上的综合性B、视角上的灵活性C、对传统的突破性D、程序上的非逻辑性正确答案:C3、在学习时,虽然也遇到过稍微复杂的数学问题、物理问题,但多数情况下是把类似的问题拿来照搬,也因为这样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导致解题失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行了限制 ,或者即使在模块或组件中没有对输入关联性设限 , 那么在系统集成或组合时 ,也会在所谓的胶水代码中设限 。所 以在进行系统级的测试中 ,就会发现日期的选择依赖于月份取 值 ,上述的两个输入参数的组合对于测试来说就是无效的 。 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 ,当某个输入参数的取值集合隐含着 一些对另外的输入参数取值集合的限制时 ,就说这些输入参数 之间存在依赖关系 ,那么这些输入参数之间的某些取值组合在 这种情况下就是不允许的 ,也是无效的 。对于这些无效的组合 形成的测试用例 ,如果单纯地用人工的方法来分析剔除是非常 麻烦的 ,而且在有些复杂的情况下有可能不能全部找出这些无 效的测试用例 。因此有必要采用形式化的方法来分析和寻找 全部的无效测试用例 。 要使用依赖关系来精简测试用例 ,必须对依赖关系进行分 析 。那么下面给出依赖关系的具体定义 。 定义 1 设输入参数组合的形式为 D F ( X1 , X2 , …, X n ) ,
{ a, b} , D ( x2 ) = { c, d, e} , D ( x3 ) = { f, g, h} 。
| X1 | } , j ∈ { 1, 2, …, | X2 | } , …, k ∈ { 1, 2, …,
在图 1 中 ,当遍历所有的叶子节点后 ,所有的从第一层节 点到第四层节点的路径组合的集合 P = { acf, acg, ach, adf,
第 27 卷第 3 期 2010 年 3 月
计 算 机 应 用 研 究
App 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
Vol . 27 No. 3 Mar . 2010
基于树模型和输入参数关系的组合 3 测试集精简方法
王立新
1, 2
, 杨 峻 , 万仁霞 , 王铭军
3
1
1
( 1. 东华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上海 201620; 2.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合肥 230022; 3. 安阳师范学院 数学系 , 河南 安阳 455002 )
D F = { ( x1 i , x2 j , …, xnk ) | x1 i ∈X 1 , x2 j ∈X 2 , …, xnk ∈X n , and i∈ { 1, 2, …,
:
T = D ( x1 ) ×D ( x2 ) × … ×D ( xn )
T 的基数是所有的输入参数取值域中取值个数的乘积 :
1985 年 ,M andl[ 1 ]第一次提出了组合覆盖的概念 , 此后组 合测试就成为了黑盒测试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是组合测试的 最大难题就是组合爆炸引起测试用例数目的庞大 ,特别是在这 些测试用例中有许多是冗余和无效的 ,因此逐个检测这些测试 用例是很困难的 ,并且是耗时耗力和不必要的 。许多研究者已 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 2~7 ]来精简组合测试用例集 ,有的方 法已经被开发出了测试工具并应用于实际的测试工作中 [ 2~4 ] 。 就组合测试数据生成 ,文献 [ 8 ]给出了基于解空间树的成 对组合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 ,其重点是研究输入参数的两两组 合测试用例集的生成方法 ,但没有利用输入或输出参数间的关 系 ; 而文献 [ 5 ~7 ]虽然利用输入 /输出关系来精简组合测试用 例集 ,但文献 [ 5 ]仅仅给出基本思想 ,文献 [ 6, 7 ]却不考虑到输 入参数之间的依赖关系 。本文方法主要研究怎样利用输入参 数之间的关系来精简全组合测试用例集 ,因此具有新颖性和独
doi: 10. 3969 / j . issn. 1001 2 3695. 2010. 03. 033
Reducing combinatorial test suite based on tree 2 model by using input parameters relationship s
WANG L i2xin
| T | = | D ( x1 ) | 3 | D ( x2 ) | 3 …3 | D ( xn ) |
可以建立一个解空间树
[ 8, 11 ]
来对应这个组合测试用例集 。
假设解空间树 TR 有 n + 1 层 , 第一层是根节点 v1 , 比如说对应 输入参数 x1 , 那么 v1 有 | D ( x1 ) |个分支 , 每个分支表示 | D ( x1 )
45500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 roposed a method to reduce combinatorial test suite. The main idea of the method was based on a solu2 tion space tree model and input parameters relationship s . It first analyzed the dependent relationship s among input parameters, and used the relationship s to reduce a solution space tree breaches and then generated a s mall combinato rial test suite. It used back tracking algorithm to realize the idea of the method, and used some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requirement of space and i m2 p rove speed of the algorithm effectively . The experim ents and case study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and it can considerably reduce the number of combinatorial test cases for some SU T w ith definite dependent relationship s among input parameters . Key words: combinatorial test; solution space tree; dependent relationship s
1, 2
, YANG Jun , WAN Ren2xia , WANG M ing2jun
3 1
1
( 1. College of Infor m a 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D onghua U n iversity, Shangha i 201620, Ch ina; 2. School of E lectron ics & Infor m a tion Eng i2 neering, A nhui Institu te of A rch itectu re & Industry, Hefei 230022, China; 3. D ept . of M athem a tics, A nyang N or m al U niversity, A nyang Henan
|个对应的 x1 的取值 ; v1 分支连接的节点叫做第二层节点 , 第
二层的每个节点都有 | D ( x2 ) |个分支 , 表示 | D ( x2 ) |个对应的
x2 的取值 ; 依此类推 , 直到第 n 层节点 。在 n 层的每个节点都
有 | D ( xn ) |个分支 , 表示 | D ( xn ) |个对应的 xn 的取值 , 分支连 接的节点叫做叶子节点 。如此建立的解空间树 , 当从根节点遍 历到叶子节点时 , 其遍历的路径上的取值组合起来就是全组合 测试用例集 T 中的一个元素 。图 1 显示的是有三个输入参数 的全组合测试用例集所对应的解空间树 , 其中 n = 3, D ( x1 ) =
adg, adh, aef, aeg, aeh, bcf, bcg, bch, bdf, bdg, bdh, bef, beg, beh} , 这个集合 P 就是输入参数的全组合测试用例集 。
| X n | } } , D F 是 T = D ( x1 ) × D ( x2 ) × …× D ( xn ) 的一个子集 。
收稿日期 : 2009 207 216; 修回日期 : 2009 209 207 基金项目 : 东华大学博士创新基金资助项目 (BC200817) 作者简介 : 王立新 ( 1966 2) ,男 ,安徽合肥人 ,讲师 ,博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测试 、 信息系统与智能控制等 (wlx@mail . dhu. edu. cn) ; 杨峻 ( 1973 2) ,男 ,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 、 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 万仁霞 ( 1975 2) ,男 , 讲师 , 博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 现、 智能控制 、 数据挖掘等 ; 王铭军 ( 1973 2) ,男 ,讲师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算法设计与分析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3期
王立新 ,等 :基于树模型和输入参数关系的组合测试集精简方法
・9 29・
组合 。在这种情形下 , 组合测试用例集 T 就是所有输入参数取 值域的笛卡尔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