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乌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7《乌塔》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共10篇

27《乌塔》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共10篇

《乌塔》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自主认识6个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一时语塞、惬意”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提问,并能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3.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体会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

2.引导学生能在阅读中边读边想。

教学难点: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的名字叫“乌塔”。

说起乌塔,她跟你们年龄相仿,但是,在她的身上正发生着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她就像一个“传奇”,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生齐读课题《乌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反馈: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提供句式:“那天,我在(哪里)认识了(谁)。

通过交谈,我知道了乌塔的事,深受感动。

”三、再读课文第7自然段,抓住关键词提出问题,深入思考。

1.师:同学们,一个14岁的女孩能够独自一人游欧洲,她是怎么做到的?课文哪一段话写出了她为出游所做的准备?出示第7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段话中有个新词特别难读——“一时语塞”,正因“塞”读“sè”。

3.指导学法:抓关键词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

同学们,(1)提问一:“一时语塞”是什么意思?(2)提问二:为什么我会“一时语塞”?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

(3)提问三:从“一时语塞中”可以看出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独立自主)4.小结方法:抓关键词提问,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

四、对照学法,学习文本1.同学们,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乌塔是个独立性强、做事有计划的孩子,那课文还写了她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用上“抓关键词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其它段落,并完成表格。

27乌塔 教学设计

27乌塔 教学设计

《乌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2、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二、重点、难点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学法引导(-)教师教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

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生演讲,师启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了XX同学的演讲,我们仿佛也看到了那优美的景色,谢谢XX同学和我们分享她游玩的快乐。

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游呢?是和谁一起去的?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年仅14岁就一个人游欧洲。

大家知道她是谁吗?(乌塔)对,她的名字叫乌塔。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读生字词,师正音并解释部分词语。

2,指名读——齐读3,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课文感悟体会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b.你认为乌塔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乌塔才14岁,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可真不简单)2、再读课文,提升认知a. 乌塔旅游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她去了哪些地方?还准备去哪儿旅游?b. 通过阅读,你认为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她具有什么性格特点?(四)拓展练习1、假如是我们,我们敢独自一人出国去旅游吗?为什么?2、学过这篇文章,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呢?(五)课堂总结(1)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5篇)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5篇)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作者美丽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乌塔》教学设计(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

《乌塔》教案篇一教学设计思路教学中通过朗读,感受乌塔的性格特点。

通过适当的小辩论比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课文增强学生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自己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应该怎样成长。

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自己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应该怎样成长。

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媒体地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什么地方?是独自旅游的吗?可是一位12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旅游了欧洲,你们想不想了解她是怎样旅游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5课(板书:女孩儿乌塔)2.出示地图,简介欧洲。

帮助学生明白:小女孩的旅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

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在什么位置,游历这些国家的行程到底有多长。

3.小辩论赛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需要长辈带着吗?也像老师一样一个人出去玩,感觉会怎么样呢?回忆一下以前,同学们春游秋游都是老师带着你们去的,去外地玩是爸爸妈妈带着我们。

有多少同学喜欢自己出去玩的呢?好吧!我们来做个小测试:有哪些同学喜欢和长辈出去的?请举手。

有哪些同学喜欢一个人出去玩的?请举手。

《乌塔》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乌塔》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乌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乌塔》的主要内容,感受乌塔的独立和自信。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乌塔的品质。

2.教学难点:分析乌塔身上所体现的独立、自信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心中的英雄形象,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乌塔》,简要介绍乌塔的背景。

2.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精讲课文(1)分析乌塔的形象乌塔的外貌:勇敢、坚定乌塔的语言:自信、独立乌塔的行动:机智、果断(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写生字词,理解词义。

学生举例运用生字词。

(3)分析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并进行欣赏。

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创作。

4.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乌塔的独立和自信体现在哪些地方?(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独立和自信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以《乌塔》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乌塔的内心世界。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是乌塔,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你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生1:我会像乌塔一样,勇敢地说:“我自己可以的!”生2:我会学习乌塔,不怕困难,坚持自己的旅行。

(2)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独立和自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体现独立和自信?生3:我自己整理书包,不依赖妈妈。

生4:我在课堂上勇敢地回答问题,即使答错了也不气馁。

2.教学难点补充:(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独立和自信的内在价值。

师:同学们,乌塔的独立和自信给她带来了什么?生5:乌塔因为独立和自信,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她的旅行。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4篇)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4篇)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作者可爱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编的乌塔教学设计【优秀4篇】。

《乌塔》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加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的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欧洲地图,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了哪些地方,是和谁一起去的?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出远门或去旅游,你们敢不敢去呢?2、孩子们,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3、看地图了解乌塔都到了哪些地方,让孩子们知道欧洲一共有43个国家。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乌塔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

二、初步学习课文感知1、生自由地读课文,要求你们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词情况:洗漱、惬意、号码、反驳、逻辑、语塞。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三、再读课文,感知乌塔的性格特点交流一:1、孩子们,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作者在青年旅馆里初识乌塔,觉得乌塔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指名汇报读描写乌塔的句子,从这些描写中你知道乌塔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除了经验丰富外作者还认为乌塔还是一个热情活泼的女孩子,哪些句子写到了。

交流二:2、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的?①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②每到一地查警察局的号码;③给家里拨个电子话或寄张明信片;④用三年的时间准备;⑤挣旅费。

-人教版四年级27.《乌塔》教学设计一,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27.《乌塔》教学设计一,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27.《乌塔》教学设计一,教案_四年级语文教案(-)知识教学点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学法引导(-)教师教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

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难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三)解决办法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⑴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最新-《乌塔》教案【优秀8篇】

最新-《乌塔》教案【优秀8篇】

《乌塔》教案【优秀8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乌塔》课文理解1《乌塔》教学反思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乌塔》一课。

小姑娘乌塔的行为不但对于我们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来说是一种震撼,对于我来说也简直不可思议。

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竟然独自一人到欧洲去旅行,真让人佩服。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的,首先让学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乌塔的性格特点,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作为依据。

最后以“一个小女孩该不该独自出游”为论点,让学生分正方、反方展开辩论。

刚开始,课堂教学按照我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没想到,到了最后一环节,让学生围绕论点展开辩论时,课堂却变得混乱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双方争执不休直到下课铃响,也没有辩论出个之所以然来。

结果,这堂课在我的懊悔中,在学生的满头雾水中结束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我觉得我的教学存在两点问题。

一是因为我没能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生们课外知识比较贫乏,对于国外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情况一无所知,对于其他国家的国情也不了解,所以对于乌塔的很多行为都觉得不可思议,因此就有同学提出了“法律规定,不准不满十八岁的参加工作,为什么乌塔能够打工赚钱去旅游呢”这一疑问。

如果我能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那么对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就有很大帮助了。

二是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差,当学生因为“一个人出游如果出现了危险怎么办?”这一问题时,我茫然不知所措,如果我能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反问:“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乌塔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呢?还有,课文围绕‘十四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个问题都讲了哪些事?”再组织小组继续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是如何做准备工作的?整整花了三年的时间,读了大量的书籍以了解欧洲各国基本情况,在家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做好了周密的考虑,还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去挣钱准备旅费等。

乌塔课文原文及教案

乌塔课文原文及教案

乌塔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乌塔》是一篇描写小乌鸦为了救被猎人捉住的乌龟而勇敢献身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小乌鸦和乌龟成为了好朋友。

一天,乌龟被猎人捉住了,小乌鸦决定去救它。

小乌鸦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引诱猎人上当,最终成功地救出了乌龟。

在救乌龟的过程中,小乌鸦不幸被猎人射中,牺牲了自己。

乌龟为了纪念小乌鸦,把它葬在了森林里最高的地方,让小乌鸦永远地看着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乌鸦勇敢、善良的品质。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乌鸦和乌龟的友谊。

2. 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小乌鸦勇敢、善良的品质。

2. 培养学生朗读、表达、创新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小乌鸦和乌龟的友谊。

2. 采用讲演结合法,教师讲述课文,学生表演情景,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乌塔》的原文文本。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如乌鸦和乌龟的图片,森林环境的图片或视频等。

3. 准备情景剧用的道具和服装,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情景剧中。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乌鸦和乌龟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引出今天的课文《乌塔》。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情景剧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段情景剧,进行表演。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表演,讨论乌鸦和乌龟的友谊,以及乌鸦的勇敢和善良。

5. 延伸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关爱动物,进行延伸拓展。

八、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乌鸦和乌龟的友谊,体会乌鸦的勇敢和善良,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乌塔》教学设计
锦界第一小学李霞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目标: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用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学生自由介绍)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明确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3.你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启?
(三)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建议。

(课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四)检查自学情况。

(1)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在罗马的青年旅认识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
她告诉我要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以后还要去中国。

(2)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3)认读生字:
筋疲力尽洗漱(shù)蒙(méng )眬(lóng)
疲倦(juàn)惬(qiè)意号码( mǎ)书籍(jí)
语塞(sè)反驳(bó)逻(luó)辑(jí)
(4)读词语,理解词义。

洗漱惬意反驳逻辑睡眼蒙眬一时语塞
(五)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1、你认为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文中的哪些内容能体现出来?(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给相关的语句做上标记,写出你的理解或体会。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⑴自理能力强。

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⑵生活经验丰富。

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⑶热情、活泼。

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

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有责任感。

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⑹做事有条理,有计划。

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
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
4.合作讨论,各抒己见.
(1)小组讨论:“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谈一谈你对“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两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5)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六)小结
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七)课堂达标测试
1.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陈述句改反问句。


3.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八)布置实践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小调查《从乌塔看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查找资料,分析原因,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27 乌塔
自理能力强
热情、活泼
有责任感做事有主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