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工艺研究
一种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小儿用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小儿用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acf86f1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c.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736679.4(22)申请日 2017.08.24(71)申请人 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地址 266103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工业园L座(72)发明人 王明刚 陈阳生 刘晓霞 孙桂玉 臧云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代理人 龙涛(51)Int.Cl.A61K 9/46(2006.01)A61K 31/4375(2006.01)A61K 47/46(2006.01)A61K 47/18(2006.01)A61K 47/42(2017.01)A61K 47/38(2006.01)A61K 47/32(2006.01)A61P 31/04(2006.01)A61P 11/00(2006.01)A61P 27/1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小儿用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小儿用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领域。
本发明的泡腾片优选包含甲苯磺酸妥舒沙星90份,微晶纤维素150份,交联聚维酮25份,明胶100份,乙基纤维素80份,柠檬酸60份,碳酸氢钠50份,阿斯巴甜4份,草莓香精5份,麦子淀粉25份,本发明的泡腾片中采用乙醇溶解的草莓香精以及阿斯巴甜进行调味,使得溶解以后的泡腾片具备小儿喜爱的草莓香甜口感,在服用时置于水中产生气泡,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增强了服用的适应性,并且质量稳定,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CN 107519145 A 2017.12.29C N 107519145A1.一种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小儿用泡腾片,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甲苯磺酸妥舒沙星80-100份,崩解剂150-250份,粘合剂140-220份,酸性剂40-80份,碱性剂30-70份,矫味剂2-10份,香精3-10份,润滑剂10-30份,防腐剂适量。
甲苯璜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甲苯璜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喻德雅;蔡亚敏;谭鸿毅;裴奇;黄志军;刘畅;阳国平【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年(卷),期】2007(024)009【摘要】[目的]研究甲苯璜酸妥舒沙星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18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300 mg甲苯璜酸妥舒沙星片(参比制剂)或甲苯璜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受试制剂).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妥舒沙星血药浓度.[结果]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中的妥舒沙星Cmax 分别为(927±200)μg/L、(926±210)μg/L;tmax分别为(1.17±0.24)h、(1.22±0.26)h;t1/2分别为(4.6±0.5)h、(4.4±0.5)h;AUC0~24 h分别为(4978±1284)μg/(h·L)、(5005±1349)μg/(h·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8±11.3)%.[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总页数】3页(P1543-1545)【作者】喻德雅;蔡亚敏;谭鸿毅;裴奇;黄志军;刘畅;阳国平【作者单位】解放军163医院,湖南,长沙,410003;解放军163医院,湖南,长沙,41000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药理中心,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药理中心,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药理中心,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药理中心,湖南,长沙,4100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药理中心,湖南,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6【相关文献】1.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的研制和质量控制 [J], 王金香;黎莉2.克拉霉素分散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J], 乔海灵;张莉蓉;张启堂;贾琳静;刘凤芝;马统勋3.头孢他美酯分散片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 [J], 何周康;阳利龙;祝文兵;刘晓磊;张毕奎4.人血浆中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的HPLC-荧光法测定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J], 赵玉姣;丁劲松;周彦彬;田娟;左英5.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在健康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J], 王晓波;袭荣刚;郑慧敏;岳宏;刘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血浆中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的HPLC-荧光法测定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人血浆中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的HPLC-荧光法测定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赵玉姣;丁劲松;周彦彬;田娟;左英【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年(卷),期】2010(41)6【摘要】建立了HPLC-荧光法测定人血浆中的甲苯磺酸妥舒沙星,以加替沙星为内标,血浆样品萃取后经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6.5)(10:30:60),荧光激发波长350nm,发射波长420nm。
血浆中妥舒沙星在18.2~228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93.7%~104.1%,日内、日间RSD不大于10.1%和9.4%。
18名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方式分别单剂量口服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受试制剂)或片剂(参比制剂)0.3g,AUC0→24h 为(6403.0±1827.4)和(6544.1±1937.9)ng·h·ml-1,cmax为(1266.9±409.6)和(1258.2±395.8)ng/ml,tmax为(0.9±0.3)和(1.0±0.3)h。
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6±7.4)%。
【总页数】4页(P444-447)【关键词】甲苯磺酸妥舒沙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相对生物利用度【作者】赵玉姣;丁劲松;周彦彬;田娟;左英【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7;O657.72【相关文献】1.铽-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稀土敏化荧光与应用 [J], 崔华莉;孙雪花;李慧;刘芳玲2.甲苯磺酸妥舒沙星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铝 [J], 崔华莉;韩云飞3.甲苯璜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J], 喻德雅;蔡亚敏;谭鸿毅;裴奇;黄志军;刘畅;阳国平4.Mn2+-CTMAB敏化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测定甲苯磺酸妥舒沙星 [J], 邓凤玉;黄春秀;刘颖5.铽离子荧光增敏光度法测定甲苯磺酸妥舒沙星 [J], 崔华莉;孙雪花;田锐;李云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年产393吨甲磺酸培氟沙星原料药车间工艺设计正文

甲磺酸培氟沙星是一种广谱的抗菌药物,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们计划建设一个年产393吨甲磺酸培氟沙星的原料药车间。
以下是工艺设计的详细正文。
一、工艺流程甲磺酸培氟沙星的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废气处理、原料药合成、中间体处理和精炼、产品过滤和干燥、产品包装。
整体工艺流程如下所示:1.废气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甲苯、甲酮、苯甲酸等有机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
我们计划使用活性炭吸附和催化燃烧的方法对废气进行处理。
2.原料药合成甲磺酸培氟沙星的合成主要通过多步反应进行。
具体步骤包括:(1)将氟喹诺酮和甲醇反应生成甲醇盐;(2)将甲醇盐与磺酸反应生成甲磺酸培氟沙星。
3.中间体处理和精炼在原料药合成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中间体和副产物。
这些中间体和副产物需要通过分离和精炼步骤进行处理,以提高目标产物的纯度。
4.产品过滤和干燥合成完成后的甲磺酸培氟沙星需要经过过滤和干燥,以去除杂质和溶剂。
我们计划使用过滤机、离心机和氮干燥箱对产物进行处理。
5.产品包装最后,经过过滤和干燥的甲磺酸培氟沙星将被包装成适合市场销售的形式,如粉末或颗粒。
二、设备选择为了实现年产393吨甲磺酸培氟沙星的目标,车间需要配备一系列的设备。
具体设备包括反应釜、分离釜、蒸发器、过滤机、离心机、干燥箱、包装机等。
我们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规格和型号。
三、工艺参数1.反应釜:反应釜是甲磺酸培氟沙星合成的关键设备。
我们计划使用容积为10m³的不锈钢反应釜,操作压力为0.1-0.5MPa,操作温度为100-200℃。
通过设置适当的搅拌速度和时间,实现反应的均匀程度和高效率。
2.分离釜:分离釜用于中间体处理和精炼步骤中的分离和提纯操作。
我们计划使用容积为5m³的不锈钢分离釜,操作压力为0.05-0.2MPa,操作温度为50-100℃。
3.过滤机:过滤机用于产品过滤步骤中的杂质去除。
甲苯璜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圈l妥舒抄星和内标(加替沙星)的色谱图(At空白血浆{B:空白血浆十标准品,c:受试者血样;TFLx:妥舒抄星;IS:内标)
1.5.4标准曲线的制备用空白血浆将妥舒沙星 标准贮备液稀释成13.8,z7.5,55.1,llo.2, 220.3,440.6,881.3,1762.5,3525.0和7050.0
[5]Levi耻J,Bafak Y,ch。tlgappa KN.cerebrosplnal cyto kine
【evels in patlent3 wlth acu靶 depfessi仰 [J].
^kHrop5yf^06“昭y,1999,40“);171—17乱
.
[10]Fromrnbe。geruH,Bauer J,HasdBauer P-d 42·Intene旷
kin一6(IL-6)pl蛐a leVels in depre8Bi。nand“i20phrenia{
compar㈣be‘㈣‘heacu‘e stateand 8t‘。。re吣5mLJJ·
西r^肼尸哪^㈣掣a却M㈣∽1997·247(4)1228-Z33·
concentrati咖0f [3] Kagaya A,Takebaga5hi M.Pla5ma
410003,饶i”4}2.o"fer o,ainlmz 410013.(孔i船)
[Abgt吨ct]【()bjectjve】Tb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rela廿ve bioavailability of tosunoxacin tosylate dispersible tablet in h朗ithy volunteefs.【Meth。d8】A single oral dose of 300 mg of tosuno瑚cin tosyIate disper—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工艺研究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工艺研究摘要】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属于难溶性药物,在制备成普通片剂时具有水溶性较差、药效产生慢、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制成分散片能使其快速发挥药效作用。
通过对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的工艺研究改善药效发挥作用时间,服用方便、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和降低不良反应。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进行工艺优选,并对分散片中使用的原辅料的性能特点,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佳工艺处方。
【关键词】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工艺研究甲苯磺酸妥舒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属于难溶性药物[1],在制备成普通片剂时具有水溶性较差、药效产生慢、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将普通片剂更换成分散片后能使其快速发挥药效作用。
分散片又称水分散片,系指遇水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粘性悬液的非包衣片[2]。
由于它具有服用方便、分散状态佳、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和不良反应小的独特性能,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于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本文就其原辅料性能特点、处方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
1 仪器与材料1.1仪器ZP-19旋转式压片机、YK-160 摇摆式颗粒机、CS101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溶出度测试RC-6仪、智能崩解仪ZB-1D、YD-1型片剂硬度测试仪。
1.2材料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羟丙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甜菊素、聚维酮K30、硬脂酸镁、二氧化硅。
2 方法与结果2.1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的处方中辅料的选择根据分散片处方设计的原则是:片剂遇水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成小颗粒并形成均匀混悬液,选择能提供快速崩解的适宜辅料的粒度大小是保证分散片质量的关键[3]。
凡适合口服的药物都可用于制成分散片,而对于难溶性药物则更加适宜。
首先是根据药物的物理性质来选择的辅料如崩解剂、填充剂、润湿剂、粘合剂、矫味剂等,这些辅料的作用是促使固体粉末粘结成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促进崩解和溶出,改善某些药物的苦味与异臭,从而达到其制备、质控及临床用药的要求。
分散片的处方研究与制备工艺研究

分散片的处方研究与制备工艺研究1 分散片的处方研究要求分散片遇水后尽快地崩解成小颗粒,并形成均匀的混悬液,所以它与普通片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处方设计上。
1.1 崩解剂崩解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分散片的崩解、溶出效果至关重要,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要求选用的崩解剂溶胀度大于5ml/g ,最常用的有羧甲基淀粉钠(CMS-Na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 ) 、交联羧甲纤维素钠(cCMC-Na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等。
1.1.1 用量应首先考虑崩解剂的种类对片剂崩解行为的影响,但即使是同一崩解剂,用量上的差异也可能会对分散片的崩解行为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
如MS-Na 作为一种高效的快速崩解剂,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膨胀性,充分膨胀后体积可增大200 ~300倍。
当控制其用量在7 %以内时,可发挥最佳崩解作用,且不在水中形成黏性溶液而阻碍片剂继续崩解而高于8 %的用量会使CMS-Na 在水中粘结并在片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反而阻止了水分的渗入,减缓片剂的崩解。
贾燕等探讨了CMS-Na 用量对法莫替丁分散片崩解的影响,试验表明,CMS-Na 用量为1 %~2 %时对片剂崩解的影响不明显;3 %~7 %时可明显加快崩解,8 %~10 %反而延迟了崩解。
如果某些分散片处方中CMS-Na 用量偏大,可能影响片剂崩解,则可考虑与其它崩解剂以合适的比例配成混合崩解剂,既可达到要求的用量,又能发挥CMS-Na 的快速崩解性能。
1.1.2 联合应用或替换当崩解剂用量较大或成本较高时,可考虑几种崩解剂联合应用。
如将PVPP 和cCMC-Na 按一定比例合用替代单用PVPP ,可同样达到良好的速崩效果。
另外还可改用Vivastar (德国JRS 公司)替换PVPP ,其崩解效果优于CMS-Na 、L-HPC 而价格仅为PVPP 的1/4 。
1.1.3 优化方法的选择由于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崩解剂与之混合形成的颗粒质量、片子外观、吸潮等物理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别,为达到最佳处方组合,常以分散片的崩解时间、混悬性或均匀性、溶出等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均匀等设计方法筛选崩解剂的种类及最佳配比或用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片的含量

【 关键词 】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试验; 对比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R 9 2 7 【 文献标识— 4 9 4 9 ( 2 0 l 4 ) 1 2— 0 2 5 9 — 0 1 妥舒沙星的 R S D为 0 . 3 1 % 。这就说 明了在0— 1 2 h 之 间,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的含量都是
2 01 4年 弟 I Z朋
C P和 M R C P , B超相关 检查, 并没有明显 的囊状外扩 。 3 . 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面 临的难 题 进行腹腔镜联合 胆道镜 术所 面临 的技术性 难题 就是 腹腔 粘连 的程度 对手术 的影 响, 在 手术进行时有 以下两个难题 : 如何成功 找到胆 总管并将 其切 开; 如 何在分 离腹腔 内粘连时避免其他器 官的损伤 。 3要解决这两大技术性难题 , 便要 求主刀医生有熟练 的 操作技 巧, 进行手术操作时需全神贯注 , 钝性与电凝分离相结合 , 减少 患者的 出血量 , 保 证手术 的视野足 够清晰, 预防周围的器官组织遭受损伤 。 3 3 满 足手术 条件 腹 腔镜联合胆 道镜术 下对患者进行 缝合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 ( 1 ) 胆 总管 的直径 > 1 厘米 ; ( 2 ) 通过胆道镜的仔细检查确保胆道 内没有残 留结石 ; ( 3 ) 胆 管特别是 胆总管 的 下方没有炎性狭 窄症状; ( 4 ) 手术进行前放置鼻胆管 。 腹 腔镜联 合胆道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反应小 , T管形成 的窦道时间较 长 , 因此拔 除 T管 的时 间要在 4 周 以上 , 相对于高龄年老的患者 留置 T管的时间 可以适 当延 长, 进 行 手术 最佳 时间是在六至八 周后。 【 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 , 人们 的物质财 富 日 益 丰富, 饮食结构相 较 以往 发生了翻天覆 她 的变化 , 胡吃海碣不注重饮食 的平衡 , 因此 胆道结 石 的发病 率急 剧攀升 , 并且 随着 年 龄 的增长不断上升。一般而言 , 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 的首选 是进行 手术 , 其 中手术方 式 有 开腹总管切开取石术 、 T管引流术 。虽然开腹 胆总管切开术 有着腹腔 充分暴 露、 操 作 方 便等优点 , 但是其创伤较 大、 住院时间 长、 术后 并发率 高 、 患者 复原慢等 弊端 , 严重 阻 碍 患者在手术后的正常生活。 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 微创性 手术治 疗继发性 弹道结 石将会 逐步替 代传统 的 开腹 手术 , 从 而成为治疗继发性胆道 结石 的不 二之 选。腹腔 镜联合胆 道镜取石 术是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工艺研究
发表时间:2013-04-07T08:58:45.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何碧泉1 何丽泉2 柴霖3 [导读]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
何碧泉1 何丽泉2 柴霖3 1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药房内蒙古赤峰 024000 2赤峰市传染病防治医院药房内蒙古赤峰 024000;3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037-03 【摘要】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属于难溶性药物,在制备成普通片剂时具有水溶性较差、药效产生慢、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制成分散片能使
其快速发挥药效作用。
通过对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的工艺研究改善药效发挥作用时间,服用方便、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和降低不良反应。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进行工艺优选,并对分散片中使用的原辅料的性能特点,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筛选出最佳工艺处方。
【关键词】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工艺研究甲苯磺酸妥舒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属于难溶性药物[1],在制备成普通片剂时具有水溶性较差、药效产生慢、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将普通片剂更换成分散片后能使其快速发挥药效作用。
分散片又称水分散片,系指遇水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粘性悬液的非包衣片[2]。
由于它具有服用方便、分散状态佳、崩解时间短、药物溶出迅速、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和不良反应小的独特性能,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于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本文就其原辅料性能特点、处方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ZP-19旋转式压片机、YK-160 摇摆式颗粒机、CS101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溶出度测试RC-6仪、智能崩解仪ZB-1D、YD-1型片剂硬度测试仪。
1.2材料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羟丙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甜菊素、聚维酮K30、硬脂酸镁、二氧化硅。
2 方法与结果 2.1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的处方中辅料的选择
根据分散片处方设计的原则是:片剂遇水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成小颗粒并形成均匀混悬液,选择能提供快速崩解的适宜辅料的粒度大小是保证分散片质量的关键[3]。
凡适合口服的药物都可用于制成分散片,而对于难溶性药物则更加适宜。
首先是根据药物的物理性质来选择的辅料如崩解剂、填充剂、润湿剂、粘合剂、矫味剂等,这些辅料的作用是促使固体粉末粘结成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促进崩解和溶出,改善某些药物的苦味与异臭,从而达到其制备、质控及临床用药的要求。
崩解剂的选择:崩解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分散片的崩解、溶出效果至关重要,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要求选用的崩解剂溶胀度大于5ml/g,最常用的崩解剂有羧甲基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纤维素钠(L-HPC)等。
经比较本处方选用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在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制备工艺中采用内外加法。
粘合剂的选择:粘合剂是对无粘性或粘性不足的物料给予粘性,从而使物料聚结成粒的辅料。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本身具有一定粘性并具有难溶性,因此在本处方中选择粘合剂时考虑到粘合剂的浓度及粘合剂的特性,选用的是4%聚乙烯吡咯烷酮的80%乙醇溶液制成固定浓度的粘合剂。
润滑剂的选择:润滑剂用来改善粒子表面的静电分布,或改善粒子表面的粗糙度或减弱粒子间的范德华力。
考虑到润滑剂的疏水性强弱及用量的多少都会对分散片的溶出度及崩解时限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处方中选用硬脂酸镁和二氧化硅两种润滑剂。
填充剂的选择:填充剂是用来增加分散片的重量或体积的。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中的填充剂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
预胶化淀粉是新型的药用辅料,本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自身润滑性和粘合性,并有较好的崩解作用。
而微晶纤维素具有较强的结合力与良好的可压性,并且能增强片子的硬度,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好的崩解作用,但其一般不单独作崩解剂。
羟丙基纤维素是溶胀性辅料,因为分散片主药要与至少一种崩解剂和溶胀辅料配伍而成。
在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中所使用的溶胀性辅料主要为羟丙基纤维素。
矫味剂的选择:甜味剂是用来矫正和掩盖分散片中主料的苦味或异味,本处方中采用的矫味剂是甜菊糖。
2.2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的工艺制备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
将羧甲基淀粉钠(内加部分)、羟丙纤维素、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甜菊糖过80目筛,甲苯磺酸妥舒沙星过100目筛,混合均匀,用6%聚乙烯吡咯烷酮(30)的80%乙醇溶液为粘合剂,制软材,用制粒机制粒,在60℃下烘干30分钟,干颗粒整粒后,外加硬脂酸镁、羧甲基淀粉钠、二氧化硅混匀后压片。
2.3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的工艺优选
该分散片的规格为0.15克,片重为0.3克,润滑剂二氧化硅使用量为固定量分别占处方量的1.0%;矫味剂甜菊糖使用量为固定量占处方量的2.0%;微晶纤维素占处方量的8.0%;6%聚乙烯吡咯烷酮(30)的80%乙醇溶液为固定溶度粘合剂。
由于在该分散片中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润滑剂硬脂酸镁,填充剂羟丙纤维素的使用量多少会直接影响该分散片崩解时限及溶出度,因此作为考查因素。
用预胶化淀粉来增减补充处方量。
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羟丙纤维素用量分为三个水平见正交试验法(表1)。
按照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设计,以平均崩解时间为主要考察指标,试验考察结果见(表2),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羟丙纤维素各辅料用量,来制备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
表1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工艺筛选正交试验各因素与水平
表2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正交试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表3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正交实验方差分析
以上试验结果与分析:
直观分析:从表2中极差(Rj)的大小反映出因素对指标影响大小的次序为A>C>B,即羧甲基淀粉钠的用量对指标影响的程度最大,羧丙纤维素用量次之,微粉硅胶用量最小。
由于I1>Ⅲ1>Ⅱ1,Ⅲ2>I2>Ⅱ2,Ⅲ3>I3>Ⅱ3,故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应为A2B2C2,即: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羟丙纤维素所占比例分别为7%、1.5%、20.0%。
方差分析:从表3中F比的大小可反映出:在上述辅料用量浓度范围内,各辅料的用量对试验结果均无显著影响,因素对指标影响大小的次序仍为A>C>B,方差分析和直观分析结果相似。
综合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得最佳处方用量与工艺条件为:甲苯磺酸妥舒沙星150.0g、羟丙纤维素60.0g、微晶纤维素24.0g、羧甲基淀粉钠21.0g(其中40%内加、60%外加)、预胶化淀粉30.0g、二氧化硅3.0g、甜菊素6.0g、硬脂酸镁4.5g、6%聚乙烯吡咯烷酮(30)的80%乙醇溶液适量,共制成1000片,每片重约0.3g。
2.4 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压片压力的确定
按以上优选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制备不同硬度的分散片,结果表明硬度在4.0~5.0kg/cm2较好。
2.5 制备三批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的检测结果
按以上优选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制备分散片,对溶出度、分散均匀性检测,结果表明优选出的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分散片符合检测要求,表明该工艺适合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分散片的生产。
3 讨论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分散片除要进行“片剂”项下的一般检查项目,必须进行崩解度测定,同时还必须增加溶出度检查。
分散片其处方筛选过程中,不仅要求有良好的崩解性能,而且要求水中分散后能形成较均一的混悬液,并有良好的外观。
比较混悬液的稳定性,常可简单地通过测定沉降容积比来评价其优劣,而分散片形成的混悬液常不易观察其沉降界面使该法难以实现,因此采用透光率评价分散片的混悬性,用透光率相对变化值作散点图,得线性回归斜率方程k,由T0、k评价混悬性,T0越小表明混悬液越浑浊,k越小表明混悬液颗粒沉降越慢,越稳定。
此外,还非常有必要进行均匀度试验,因为难溶性药物本来就不易分散,若均匀度不符合要求就有可能引起制剂局部药物过多,从而引起毒副作用。
4 结论
改善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最小的剂量发挥最大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是研制分散片的目的,但我国研究的分散片品种不多,因此其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而且分散片比一般片剂有更明显的优越性,不仅服用更方便,崩解和药物溶出迅速,且生物利用度与原片剂相当。
同时,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所用的辅料大多数国内均有生产供应。
因此从选用国产辅料研制开发分散片方面来看,则更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明亮,郭慧元.妥舒沙星前药的合成及体内抗菌活性.中国抗生素杂志,2004,29(10):46.
[2]黄胜炎.分散片进展.中国药学杂志,1992,27(4):226.
[3]雷同康.分散片的处方与工艺[J].中国药学工业杂志,1999,3 0(2):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