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桥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桥梁远景图》(分段讲解)教学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桥梁远景图》(分段讲解)教学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分段讲解)教材分析《桥梁远景图》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撰写的科普散文.《桥梁远景图》开篇先谈“什么是桥”。

作者以打比方的方式通俗的介绍了桥的基本构成,使读者先对桥梁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当今桥梁的基本类型。

课文的第三段是一个过渡段,“承上"总结了今天桥梁的“五花八门”和“了不起”;“启下”说明后文将要介绍的是对未来桥梁的远景的幻想。

四、五、六、七、八段是作者对未来桥梁的预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八个生字,会认本课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3.在阅读中培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勾画批注等自己读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朗读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己搜集相关资料提高学习的能力。

2.结合对未来桥梁的想象进行小话题和小练笔的训练,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要大胆的想象。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八个生字,会认本课三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教学难点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象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由歌曲《北京的桥》引入。

师:今天桥“千姿百态”那么将来的桥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2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桥梁远景图》。

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远景图"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未来情况的合理设想.)二、介绍作者由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资料对作者进行介绍。

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茅以升造的桥梁的图片.如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相关资料: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就教学工作。

北京的古桥与传说(三)——百年北新桥的故事

北京的古桥与传说(三)——百年北新桥的故事

——百年北新桥的故事北京的古桥与传说(三)文·图◎ 张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但并非如此。

北京地区的水资源十分丰富,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温榆河、泃河五大河流都流经于此。

俗话说“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水患曾是北京历史上出现次数较多,后果也非常严重的灾难之一。

由于北京城里的水多,人们为了方便出行,在有水的地方搭建了桥梁。

斗转星移,大部分的古桥梁随着时间的流逝都消失了,好像是为了证明它们曾经存在,取而代之则是留下了许多带有桥字的地名,如六里桥、天桥、草桥、高梁桥、甘石桥、白石桥、后门桥、虎坊桥、酒仙桥、亮马桥、北新桥,等等。

在这些带桥的地名当中,还有一部分古桥沿用至今。

知名的北新桥桥在何处?北新桥,在北京是一个相当知名的地方,无论是新北京,还是老北京,都知道它的存在。

它位于东直门内大街与雍和宫大街的交汇处,是一块非常繁华的地段,既有人文景观雍和宫、国子监,还有一条非常具有文艺气息的胡同五道营,而往南则是北京人都熟知的美食一条街簋街。

除了美食与美景外,人们还对北新桥这个地名极感兴趣。

与其他带“桥”字的地名不同,北新桥虽然叫桥,但此处好像从来没有过桥的存在。

在历史文献中也很难找到此地曾建有桥梁的记录,只是查到明代时,此地称为绒家务角头,清代改为北新桥。

但在祖居此地的老人口中,北新桥原来确实有过一座小桥,相传就在北新桥十字路口南面路西的地方,这里曾建有一座小木桥。

这座小桥就搭在一条排水沟上,生活污水及雨水由排水沟自南向北流入雍和宫北面的河道中,后来水沟慢慢干涸了,小桥也没有了,只留下了北新桥这个地名。

尽管这些都是传闻,但据王同祯先生所著的《北京的桥》中记载,这个传闻也有可能是真的。

元代之前在雍和宫北侧有一条由西向东流向的古河道,在《京畿都漕运使王君(德常)去思碑》中记载,这里还曾经有过码头。

明初修建北城垣时,北护城河使用的河道就是元代以前的那条古河道,而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很有可能由南向北挖一条排泄生活污水的明沟,所以在北新桥附近建有方便人们重修的北新桥古都记忆行走的小桥也是极有可能的。

[蔡国庆][北京的桥]歌词

[蔡国庆][北京的桥]歌词

北京的桥
2019-03-04
作曲 : 冯世全
作词 : 阎肃
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
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
金鳌玉栋望北海
十七孔桥连玉带
高梁桥龙王那个把呀把水卖
金水桥皇上挂呀金牌
芦沟桥的狮子啊最奇呀怪
你就数哇数哇数哇
怎么就数不过来
北京的桥啊春风常在
北京的桥啊又添风采
过街天桥龙出海
地下通道穿长街
三元桥蝴蝶那个飞呀飞天外
安贞桥明珠绕呀花台
立交桥是修得特别呀快
你就数哇数哇数哇
怎么就数不过来
桥啊桥啊美丽的桥桥啊可爱的桥给北京增添了多少欢乐多少爱这一座座金桥啊
都连着四海
通向未来
都连着四海
通向未来。

北京的桥梁

北京的桥梁

北京的桥梁作者:刘鹏来源:《北京档案》2009年第07期北京卢沟桥由于历史上的卢沟桥事变而名震中外,实际上它也是北京地区最长、最古老的联拱石桥。

金朝在北京建都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6月,下令造石桥,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3月建成,定名广利桥,因为这条河当时叫卢沟河,人们还是叫它卢沟桥。

桥身用坚固的花岗石建造,桥长266.5米,桥面宽7.5米。

桥面的两侧都有汉白玉石精雕的护栏。

解放前夕,北京市共有桥梁126座,其中市区桥梁有115座,这些桥梁质量较差,大部分。

为临时性或半永久性的木结构为主的桥梁,其车行道宽度、排洪标准和载重等级都比较低。

桥梁的修建和管理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

建国后,北京市建设局建立了桥梁勘测设计组,1952年又设立桥梁施工机构。

1956年,改建了北海大桥,并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了一批市区桥梁。

958年后,修建了100多座各种形式的桥梁。

文革时期,北京桥梁基本上陷入停顿状态。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郊区公路的修建,公路桥建设有了一定发展。

北京建设的桥梁工程按其功能和作用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旧桥改造。

建国初期,对内外城河上19座桥中的14座进行了拆除改建,其中最为出色的就是北海大桥(金鳌玉蝀桥)的改造。

这座桥位于北海和中南海之间,改建前桥面狭窄,栏杆内宽仅8.5米,桥上交通拥挤,人车混杂,事故迭起,成为东四至西四干道上的“卡脖子”地段。

1956年动工,1957年建成,改建后的北海桥面宽34米。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沙河南大桥的改20沙河安济桥原是明代为了帝王北巡修建的一座古桥(于1959年拆除)。

1947年至1948年,国民政府为了内战,在安济桥西侧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梁式桥称沙河南夫桥。

解放后,1952年对该桥进行整修,加修引桥,正式通车。

二是公园桥的建设。

建国以来,在新建和扩建公园的同时,在动物园、陶然亭、颐和园、紫竹院和青年湖等公园内,新建了公园桥19座。

桥型有我国传统的圆弧拱桥和近代的双曲拱桥,以及迂回曲折的板式曲桥等。

北京的古桥与传说(一)

北京的古桥与传说(一)

北京的古桥与传说(一)历经沧桑变幻的古桥“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20世纪90年代一首《北京的桥》唱红了大江南北,京腔京味的曲调、通俗易懂的歌词,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哼唱出几句。

尤其是演唱者蔡国庆老师,那在当年也妥妥算得上是“小鲜肉”一枚,阳光帅气声音甜美,赢得了众人的喜爱。

提起北京的桥,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三元桥、四元桥、京广桥、玉蜓桥等架于公路之上的立交桥,这些现代化的桥梁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而且外观很漂亮。

北京城除了这些现代化的桥梁外,其实还保留了不少有历史有年代的古桥,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说。

也许有人会说北京并不是一座多水的城市,它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桥呢?其实北京并非一座缺水的城市,反而它的水源还很丰富呢。

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温榆河、泃河五大河流都流经于此,其中永定河的流量最大,北京平原就由永定河、潮白河和拒马河冲积、洪积扇堆积而成的。

因此北京拥有充沛的水源,在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北京都出现过严重水患的文字记录。

让世人铭记的还有“卢沟桥事变”——古桥见证了日军的侵略恶行1/ 10北京河流的源头来自西部和北部山区,总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流淌,最终汇入海河流入大海。

京西北的永定河,是流经北京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又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

它发源于内蒙古和兴县的洋河与山西省宁武县的桑干河,两河在河北怀来县朱官屯汇流,史上曾称为漯水、卢沟河、浑河、无定河等。

因其常常泛滥危害百姓,在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时,康熙皇帝命大臣于成龙等人率数千民工重新筑堤疏通河道,并将其改名为永定河。

暴躁的永定河虽然经常给人们带来水患之灾,但其河水也滋润了沿河两岸的土壤,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燕京儿女。

史上的永定河曾多次摆动改道,公元180年前后的东汉时期,永定河逐渐向南改道。

北京的西郊建有不少皇家苑囿,这里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丽,清朝五大皇家园林: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静明园(今玉泉山内)和静宜园(今香山内)就建于此,昆明湖及玉泉山里的泉水汇成一潭又一潭碧波点缀其中,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北京的桥 说课稿

北京的桥 说课稿

课题:《北京的桥》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课次:第三册第十课领域:造型·表现学段:第一学段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三册第十课《北京的桥》,属于第一学段“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参照《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本课体现了“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索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教学设计中关注了“运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其他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自己创作意图”的理念。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课堂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以北京的桥为题,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艺术的内涵,寻求桥与美术的结合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以学生为主体,初步了解桥的一些艺术特色及相关知识,点面结合,点中有面,面中有点,引导学生以美术的视角观察北京的桥,发现其中的美,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并在创作过程中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形象可感知事物的关注程度要高于抽象的不可感知的事物。

美术依靠视觉的传达,直观、生动,学生容易产生兴趣。

在本课中教师利用欣赏大量的图片、观察示范作业,促使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本课重点采取探究学习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相结合,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上体现学科本体,注重媒材应用的实效性。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纵观全套教材,与北京地方古代建筑文化有关的课程有《3-10北京的桥》、《5-19北京的胡同》、《6-18北京的古塔》、《7-4北京的牌楼(一)》、《7-5北京的牌楼(二)》、《8-14北京的城楼(一)》、《8-15北京的城楼(二)》、《11-16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12-16北京的建筑》等。

在第三册教材中,本课《北京的桥》与《北海公园》构成了北京地方文化的单元课程,本课侧重了通过创作绘画活动使学生感知北京桥的独特美。

对于《北京的桥》这一题材,教材中呈现了线描、刮画、油水分离等多种表现形式,从表现内容上有现代感很强的北京立交桥、有园林中的桥。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6.家乡的桥_冀教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6.家乡的桥_冀教版

泥条零件库
泥块零件库
欣赏同学的图纸,说说 哪一部分最独特?
1号作品
同学作品《泥塑桥》
2号作品
3号作品
作业要求:
请各小组选择最佳图纸方案,分工合作,运用泥巴零件 塑造一座稳固而独特的桥。
泥球零件库
泥条零件库
泥块零件库
家乡的桥
你知道桥有哪几部分组成吗?
桥栏 桥墩 桥面
欣赏不同的桥
河北 赵州桥
杭州 拱宸桥
北京 卢沟桥
杭州 钱江三桥
杭州 钱塘江大桥
绍兴 八字桥
仔细观察,找出桥的特点,试着归类 说说你如此归类的原因。
种类 外形 材质
1号桥
4号桥
2号桥 5号桥
3号桥 6号桥
7号桥
8号桥
9号桥
今天,我们要用陶泥塑造一座桥!
泥球
泥条
泥块
用陶泥塑造一座桥,别忘记陶泥零件的运用哦!
泥球纸,你能找找桥墩、 桥栏、桥面分别使用的是什么零件吗?
用陶泥塑造一座桥
小组讨论: 如何运用陶泥零件更好地表现一座桥?完成小稿 图。(分发图纸)
泥球零件库

【北京的桥】教学教案

【北京的桥】教学教案

《北京的桥》——小学四年级欣赏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从歌曲风格的欣赏入手,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现歌曲中的北京曲艺音乐元素,体验表现歌曲京腔京韵的风格特点。

(二)理论依据《课标》倡导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听觉中发现音乐材料,突出音乐特点,在音乐的感受中发掘音乐、分析音乐,从而学会理解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歌曲音乐风格与表现要素的分析:《北京的桥》是一首具有北京曲艺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

一段体结构,2/4拍,五声宫调式。

歌曲有两段歌词,第二段后出现具有“尾声”风格的结束句。

(1)曲艺特色节奏——速度变化“前奏快、演唱慢”是曲艺音乐的重要表现之一,意在展现曲艺音乐的固定前奏及过门,在单弦、鼓曲的绝大部分唱段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北京的桥》紧凑的前奏和相对慢速的演唱,使歌曲一开始便有了京腔京韵的感受。

(2)装饰音曲艺音乐唱腔中的韵味儿,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夸张的装饰音来表现的,歌曲《北京的桥》中,采用了大量的装饰音,使得歌曲也具有着曲艺音乐的风格特点。

①连续的倚音、波音②下滑音(3)散板由于曲艺音乐为说唱形式的艺术,因此在演唱中,有大量散板(没有固定节奏节拍)的表现。

歌曲《北京的桥》结束句时呈现出自由的、不稳定的节奏,明显呈现出曲艺音乐中散板的风格特点。

(此特点并未在乐谱中呈现,在音响中表现突出)4.上口字北京曲艺音乐唱腔中,有很大一部分多年形成的固定发音模式,称为上口字。

在歌曲《北京的桥》中“地下通道串长街”的“街”字,因为考虑到歌词的合辙押韵,巧妙的采用了曲艺演唱时的上口字,读作“gai”。

2.歌曲情绪情感与相关文化分析:(1)北京情歌曲以北京的桥为题材创作,第一段描绘了北京“古代的桥”,第二段描绘了北京“现代的桥”,两段歌词相互呼应,展现了北京的古往今来,表达了“爱北京”的音乐情感。

(2)桥文化歌曲中描绘了多座北京的“古桥”与“现代桥”,展现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变迁,从高亮桥中“高亮赶水”的传说到现代气息浓郁的三元桥,都在歌中有所涉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