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环菌的培养I.菌种培养
天麻蜜环菌培育实施方案

天麻蜜环菌培育实施方案天麻的块茎是我省较贵重而紧缺的常用中药材。
它是奇特的异养植物,不含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而必须与大型真菌蜜环菌共生。
研究表明,寄生在腐木上的蜜环菌的菌丝体先把腐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分解为糖类,除自养外,并通过其菌丝缠绕呈绳索状的菌索作“桥梁”,输送给天麻。
因此,在人工栽培天麻时,如何培育生长旺盛的优质蜜环菌菌材就成为成败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药材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深入探讨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切实解决中药材天麻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 Bl.)是兰科、天麻属腐生草本植物,是名贵中药材之一。
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
本身没有吸收和制造养分营养物质的器官,不能自养,表皮组织只能简单吸收土壤种的水分和无机盐。
其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蜜环菌,没有蜜环菌,天麻就不能生长,栽培天麻就更谈不上成功。
所以天麻是一种典型的异养类型的特殊植物。
为了提高栽培天麻的产量和质量,达到高产稳产,就必须了解天麻和蜜环菌共生的相互关系。
天麻本身不能从土壤和大气中吸收营养,必须依靠蜜环菌提供养分,栽天麻必须先培育蜜环菌。
蜜环菌也是美味的食用菌与药用菌。
蜜环菌的培育程序为:母种分离→母种培养→原种培养→栽培种培养→菌材繁殖→伴栽天麻。
目的在于:一是引进新品种、探索新模式,进行试验示范及推广,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讨药材产业发展模式;二是发展有机种植,提高药材品质,保证安全、优质和经济效益;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提升农技推广技术人员实践操作能力。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实现生产标准化、产品优质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三、实施目标一期目标:制作蜜环菌菌种1000瓶。
四、实施内容方法一:蜜环菌麦粒菌种的培育技术蜜环菌麦粒菌种,具有易制作,耐保藏,接种后萌发旺盛的优点,现将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天麻用蜜环菌的培养

天麻用蜜环菌的培养1.纯菌种的分离天麻所用蜜环菌的菌种可以从子实体经孢子分离、从菌索经组织分离以及培育大麻、猪苓和天麻的旧菌材或野生蜜环菌获得。
在此仅介绍从菌索分离的方法。
培养基:1.纯菌种的分离天麻所用蜜环菌的菌种可以从子实体经孢子分离、从菌索经组织分离以及培育大麻、猪苓和天麻的旧菌材或野生蜜环菌获得。
在此仅介绍从菌索分离的方法。
培养基:①麦芽糖2.5克,蛋白胨、琼脂2克,20%大麦芽煮汁成100毫升,pH5~6.5;②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10毫克,水100毫升,pH5~6.5。
任选上述两种培养基中的一种。
配好后在121℃下灭菌半小时,摆成斜面。
选幼嫩而健壮的野生蜜环菌菌索切取尖端,用70%的酒精进行表面消毒5分钟,在无菌条件下,去掉皮鞘,取白色菌髓部分,切成长1厘米左右的小段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每管取一段即可,在20~25℃的条件下培养,15天左右,蜜环菌菌丝就可以长满斜面。
如果严格按无菌要求操作,就可以得到纯蜜环菌的母种。
如果有杂菌污染,应及时转接。
转接时要注意不要将转接的蜜环菌菌丝污染上杂菌。
经几次转接纯化,就可以得到纯的蜜环菌母种。
2.蜜环菌原种的培养(2级菌种)培养基:①木屑60%,麦麸35%,石膏粉1%,米糖4%,含水量60%,pH5~6.5;②麦麸50%,米糖20%,木屑29%,石膏粉1%,含水量55%,pH5~6.5。
任选上述两种培养基配方中的一种,按量均匀混合后,装入广口瓶或塑料袋中压实,中间用木棍插一直径约2厘米的洞,包扎好后,常规灭菌。
接种与培养:灭菌冷却后的培养基就可以用来接种,按无菌要求将试管斜面的蜜环菌菌丝转接到广口瓶培养基的洞中间,用培养基盖好,包扎好后20~25℃条件下培养,约2个月,菌丝可布满全瓶。
通常,一试管斜面可转接8~10瓶原种培养基。
如果操作不熟练,每瓶在原种培养基中可以多转接一些母种菌丝,甚至1瓶母种转接1瓶原种都可。
蜜环菌的培养—Ⅱ菌枝、菌材、子实体的培养

的 地方 。 深 ~ 3 C1 培 弗 方 法 与 坑 培 法 基车 相 同 . 长 求 坑 0n . 但
上部 两 层 木 棒 高 出地 面 . 面 再 盖 涉 土 受树 叶 . 上 培养 坑 顶 部 0 为 高 出地 面 的 圆弧 形 此 法 适 用 于 温 湿 度适 中 的 地 区 64 3 堆 培 法 -- 堆培 是 将 地 整平 后 . 接 在 地 面 铺 上一 层 涉 直 左
好 的 菌种
用树 枝 杆 中 较幼 嫩 的 枝段 培 养 而 成 ;
5 1 菌 种 准 备 培 养 菌 枝 所 采 用 的 菌 种 主 要 是 ^ 工 培 养 的 . 蜜 环 菌 纯 菌 种 也 可 选用 野 生 的 蜜 环 菌菌 种 若 选 用 野 生 蛮 环
苗时 ・ 应挖 取 无 杂 菌 污 染 . 有 生 长 旺 盛 粗 壮 的 蜜 环 菌 索 的树 带
52 选 择 错棱 蜜环 菌 能 在 很 多 种 阔 叶 材 的树 枝 上 生 长 . . 其 中 最 适台 它 生 长 的是 壳 斗 科 的青 冈材 及桦 科 的 桦 树 等 树 l的 术 树枝 ,除 此 . 穗槐 、 柴 、 果 、 树 和 梨 木 的 树枝 也 是 培 养 紫 榛 苹 桃
I 菌枝、 菌材 、 实 体 的培养 子
李喜 范 李 军 战庆福 于承平 棘凤娟 吴蛞扎
l林 省 通化 县 白 i" 州 莳 研 究 所 . 化 拄 特 产 局 1 4 O 】 i Jf 【 通 10 3
养 菌 材 在 关 内冬 季 栽 培 天麻 . 在 7 应 ~s月 汾培 养 菌村 . 北 在 方 春 季 裁麻 . 在 2月份 培养 莆 材 可 6 3 准 备木 材 末 材 的砍 伐 时 间 . 在树 . 应 卞落 叶后 至 埋 年 逅 浆之前进行 . 最好 在冬 季 砍 伐 . 期 树 术的 营 养 丰富 旦 不 易脱 此 皮 ・ 利 于 蜜 环 茁 的 生 长 选 择 枝 条 直 径 在 5 1c' 其 嚣 有 ~ On ,将 成 长 2 ~ 3c 的 小 段 . 木 段 上 每 隔 2 3m 砍 十 鱼 磷 O 0m 在 ~ c
枝条蜜环菌栽培种液体培养技术

&:
园林花卉
!"!#$"%
多肉植物紫乐的栽培管理技术
康晓育 李亚利 高 龙 陈 迪 魏 宁 杨 柯
摘 要 从形态繁殖方法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等方面介绍了多肉植物紫乐的栽培管理技 术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紫乐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紫乐繁殖方法栽培管理
紫乐!"#$%&$'%()*+,*"$)' -')./0%是景天科 风车莲属多年生肉质植物 因其外形俊美 颜色鲜 艳深受人们喜爱 景天科多肉是一大类其外形奇 特种类丰富叶色鲜艳变化多端耐旱性抗逆性 强放置在室内有一定的空气净化能力广泛应用于 园林小品花境营造及居家园艺中市场需求量大 因原产地不同 不同的多肉种类需要不同的生态环 境和栽培管理方式这里主要介绍紫乐的形态特征 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技术供参考 形态特征 叶片 叶片大多是圆形呈莲座状排列大约有 +- 枚叶片叶片长约 &$% ./宽约 !$+ ./厚约 + ./ 叶面中间稍凹带小叶尖被少许白霜叶初期淡绿 色在温差大光照足的情况下变成紫红色 花序 紫乐株高可达 !" ./花序呈簇状花秆 比较高 如果只观叶不观花也不收集种子为避免营 养消耗可剪掉花剑也可进行扦插 花朵 紫乐多数在夏季开花 花朵朝上开放
康晓育李亚利高龙陈迪魏宁杨柯秦岭国家植物 园邮编 *+"#""陕西周至
收 稿 日 期 !"!%,+",!*
花开 & 朵小花星形花瓣白色中带着紫红色斑点 光照越充足花朵颜色就越偏向紫色 繁殖方式
通常采用普通叶插和砍头爆崽法繁殖也可 用种子繁殖 叶插繁殖 从生长茁壮的茎秆上摘取叶片避 开刚浇水时段等土壤稍微干燥后轻轻晃动叶片 小心摘取不要损伤叶基部的生长点 将叶片摆在育 苗盘里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 &'+" ) 伤口晾 干后将叶片轻轻斜插在微微潮湿的种植土里 正面 朝上 置于有散射光的地方 如果表面盆土过于干 燥可适当喷水温度保持在 !&'%" 待叶片基 部 愈伤组织膨大逐渐长根发芽时开始覆土见光 待新植株根系长到 #'& ./ 时就可以上盆 砍 头 爆 崽 将 植 株 顶 端 截 下 晾 干 伤 口 后 插 入 基质 培育新植株 中间茎段也可以分段晾干后扦 插茎秆掰掉叶片的地方用牙签轻轻划破可以刺激 萌发出多个小芽长大后形成多头或者群生紫乐 植 株最下部叶片掰掉后让其发展为老桩 播种繁殖 紫乐种子较小播种时可用牙签蘸 水点种到育苗盘或种植盆里表面不用覆土种植盆 覆盖一层保鲜膜并扎些小孔 保证种子发芽所需要
蜜环菌浓缩液生产工艺

蜜环菌浓缩液生产工艺1、菌种培养1.1、母种(试管种)培养取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ex Fr.)Quel.保藏菌株,用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煮熟过滤,蔗糖20g,硫酸镁0.75g,磷酸二氢钾0.75g,琼脂20g,配置1000ml)培养。
灭菌条件:110℃,0.1MP,灭菌30分钟。
培养温度26-28℃,培养周期7-10天。
1.2、摇床扩大培养(液体菌种培养)取培养好的母种(试管种),转接于三角瓶液体摇床培养,培养基为PDA培养基不加琼脂,500 ml三角瓶装量250-300ml。
接种(母种)后于摇床上110n/m振荡培养。
灭菌条件:110℃,0.1MP,灭菌30分钟。
培养温度26-28℃,培养周期3-4天。
1.3、种子罐培养培养好的三角瓶液体菌种转接于种子罐进行发酵培养,培养基同液体菌种培养基。
灭菌条件:110℃,0.1MP,2小时。
培养温度26-28℃,培养周期4-6天。
1.4、发酵培养基:麦麸200 g,玉米粉10 g,蔗糖20 g,酵母粉10 g,水1000 g。
将60%体积的培养基置发酵罐中,灭菌,将种子罐菌种转接于发酵罐内进行发酵培养,待发酵液变为紫褐色,由稠变稀,部分菌丝开始自溶,菌丝颗粒变碎,pH值降至5.2—5.6,罐内亮度开始减弱,即可出罐。
灭菌条件:121℃,0.1MP,2小时。
培养温度26-28℃,培养周期6-7天。
2、滤过培养好的发酵液,板框压滤。
3、浓缩将上述滤液置真空减压浓缩罐内,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18(20℃)。
4、检验。
4.1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粘稠液体,味微酸、苦、微甜。
(无发酵变质、长霉等现象)4.2 鉴别4.2.1 取本品2.0ml,加甲醇10ml,密塞,时时振摇,浸渍1小时,滤过,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5μl,点样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 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一乙酸乙酯(4: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10℃烘约10分钟,立即检视,应有蓝色斑点。
密环菌的栽培技术

密环菌的栽培技术密环菌(Trichoderm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真菌。
它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抵抗植物病害、有益微生物和其他环境压力。
因此,密环菌在农业生产和生物防治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下面将介绍密环菌的栽培技术。
一、密环菌的培养基配制密环菌的培养基一般采用基础培养基和补充物两部分组成。
基础培养基中常用的成分包括葡萄糖、葡萄浆、明胶、硝酸铵、磷酸二氢钾、钠檸檬酸三水合物等。
补充物中常用的有氨基酸、维生素、核酸、替代的氨基酸、多糖和酸性多糖等。
培养基的配制需要保持无菌操作,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
同时,要注意培养基的PH值的调整,通常在5-6之间。
二、密环菌的培养工艺1.密环菌种子培养:将密环菌种子接种于含有基础培养基和补充物的琼脂培养基中,经过培养保温箱保温培养,通常培养温度为25-30℃,培养时间为3-5天。
待菌种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收取密环菌菌丝进行下一步的培养。
2.密环菌菌丝液体培养:以密环菌菌丝为接种物,接种于含有基础培养基和补充物的液体培养基中,通常是用烧瓶或发酵罐进行培养。
培养过程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搅拌和通气条件,以利于密环菌菌丝的生长和代谢。
通常培养温度为25-30℃,培养时间为5-7天。
3.密环菌的固体发酵:将密环菌菌丝接种于含有基础培养基和补充物的固体培养基中,例如玉米粉、豆粉和麦麸等。
培养过程需要注意培养基的湿度和通气情况,一般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通常培养温度为25-30℃,培养时间为7-10天。
4.密环菌的产孢培养:为了提高密环菌的产孢量,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刺激性因子来促进菌丝转变为产孢。
例如,可以通过添加一定浓度的优质液体肥料、調节培養基的pH值、提高培養的溫度或添加适量的矿物质等方法来增加产孢。
培养时间通常为10-15天。
三、密环菌的培养环境控制1.温度控制:密环菌对温度的要求较为宽泛,一般适合在20-35℃范围内生长。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生长的不利影响。
天麻蜜环菌菌材的培养[宝典]
![天麻蜜环菌菌材的培养[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161fa7f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79.png)
天麻蜜环菌菌材的培养1.菌种来源一是采集野生蜜环菌作菌种;二是利用已经伴栽过天麻的旧菌材作菌种;三是从菌种场购买蜜环菌原种作菌种,然后进行扩大培养。
2.菌材的培养时期菌材一年四季均可培养。
过去多在春季3~4月培养菌材供冬季伴栽天麻用。
由于培养时间过长,木材已近腐1.菌种来源一是采集野生蜜环菌作菌种;二是利用已经伴栽过天麻的旧菌材作菌种;三是从菌种场购买蜜环菌原种作菌种,然后进行扩大培养。
2.菌材的培养时期菌材一年四季均可培养。
过去多在春季3~4月培养菌材供冬季伴栽天麻用。
由于培养时间过长,木材已近腐朽,伴栽天麻产量不高。
现四川南川药用植物研究所,利用专门培养的“菌棒”作菌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优质菌种,缩短了菌材培养的时间。
根据树种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异。
一般利用皮厚、皮坚的树种作菌材,接菌慢,宜于7月上、中旬培养菌材。
若利用皮薄质松的树种作菌材,接菌快,宜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培养菌材。
低海拔地区可适当推迟。
总之,要与冬季伴栽天麻相衔接。
3.菌材的培养方法可分为活动窖和固定窖两种培养方法。
①选择菌材用作菌材的树木约有200多种的阔叶树树种。
常用的有麻栋、槲栎、栓皮栎、枫杨、法国梧桐、桃树、桦树、野樱桃等。
其中以甜、涩味,质硬耐腐的树种为好。
选径粗6~8厘米的新鲜树干、枝条、枝丫,锯成50~60厘米长的小段,不要剥皮,不要劈开,以免破坏蜜环菌的营养源。
然后,在整好的木材上,用利刀每隔6厘米左右,砍1鱼鳞口;或每隔10~12厘米砍1三角口,深达木质部3毫米左右,以供接种蜜环菌种,将来在此口处能长出蜜环菌菌索。
以三角口为好,接菌后可从口的三面皮层中长出菌素,种麻栽放在三角口中心,将来菌索包围住种麻,两者就能很快地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有利增产。
②选地选择树阴下或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砂质土或砂壤土作培养场地。
透气、透水性能差的黏土地不宜选用。
③活动菌材培养方法即所培养的菌材,将来在栽天麻时能随用随取的,故称活动菌材法。
天麻蜜环菌、萌发菌母种生产技术

天麻蜜环菌、萌发菌母种生产技术菌种培养是微生物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母种的生产技术。
天麻蜜环菌的生产技术天麻蜜环菌的概述天麻蜜环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是寄生于青藏高原特有的天麻上的真菌,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菌。
天麻蜜环菌具有滋补强身、亢进元气、活血止痛等功效。
因其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种植难度大,市场价格高昂。
天麻蜜环菌的生产技术目前,国内的天麻蜜环菌生产主要依靠菌株保藏和菌丝体发酵的方式。
因为菌体繁殖周期长,生长条件较苛刻,中间环节多,所以天麻蜜环菌的制备工艺比较复杂。
菌株的保藏为了确保天麻蜜环菌的品种质量,要进行菌丝株的保藏。
保藏分为以下两类:1.把天麻蜜环菌菌丝体保存在深冷存储箱中:将培养出的天麻蜜环菌菌丝体经过特殊处理之后,放入深冷存储箱中保存。
这种方法适用于长期保存。
2.把天麻蜜环菌直接保藏在天麻上:将天麻收获后,用纱布包裹好,将培养好的天麻蜜环菌菌丝体涂抹在天麻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短期保存。
菌丝体发酵生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按照固态培养的方式来进行,主要步骤如下:1.选择营养和含水量适宜的基质:天麻蜜环菌具备较好的耐受性,可以在多种质地的基质上生长发酵,如:大豆糖蜜/麸皮、食用菌庚二酸盐、玉米棒芯、稻草粉等。
2.检查基质水分含量:盐度过高,水分过少都会对菌丝体的生长发酵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发酵之前一定要检查基质含水量的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中种菌丝体:此处使用的是固体素、甘油、自来水组成的液态培养基,在选择好基质材料后,使用液态培养漿的方法进行预处理。
将微生物发酵完的发酵漿液挖出来,与基质材料混合在一起,又使之均匀铺开。
4.发酵过程:将芽胞菌杂菌加入;约在18℃附近为最佳生长温度下。
待繁殖至一定程度后,取出菌丝体,进行后续处理。
5.活性炭喷涂处理:为了去除细菌杂质以及其他的污染物,去掉附着物表面上的细菌、外物等杂质。
在菌丝体发酵完成后的表面,喷涂一定量的活性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 在 旺盛 生 长 阶段 。 种 后 最 有 利 于 葫 发 的 小 天 麻结 台 生 长 下 而 在 8 9 培 育 的菌 材 , 菌 感染 率 高 . 环 菌 有 老 化 现 象 , ~ 月 杂 蜜
境条件及栽培方法不同 , 获得 的收成 和效 益相差甚太。为此 .
笔 者 近 两 年 开 展 了 天 麻 有 性 繁 殖 多 项 栽 培 试 验 , 索 和 总 结 摸 了一 套 天 麻 有 性 繁 殖 栽 培 的 最 佳 时 间 、 最佳 环 境 条 件 和 最 佳
方 法。
蜜 环 菌 ( l r Z a 是 一 种 兼 性 寄生 苗 , 腐 生 为 ^ miai me e ) l a l 主 , 营 帮 生 生 活 。其 于宴 体 是 一种 姜 眯 可 口的 食 用 苗 . 珥 兼 蜜 苗 可 在 6 0多 种 树 上 生 存 . 自然 界 多 生 长 在 树 根 和枯 木 桩 0 在 上 当它 侵 染 在 括 树 上 时 常 引起 根 腐病 =与此丰 匾 . 些 植 物 f 有 j 被 蜜 环 苗 侵 染 后 生长 旺盛 . 如 天 麻 ( m l dd 及 猪莓 例 o a f) d (r o Gil fa 如 抽) 须 靠 蜜 环 菌 侵 染 提 供 营 养 才 能 生 长 繁 必
~4 0℃ , 幼小 的米 麻 在 3 0℃ 以上 持续 高 温 环 境 很 难 成 活 若 在 室 外 栽 培 . 须 建 好 遮 阳 棚 有 良好 的 遮 阳 效 果 , 功 率 必 没 成 很 低 总 之 无 论 高 海 拔或 是低 海 拔 区 域 , 内 栽培 比室 外 栽 培 室 的环 境 条 件 优 越 , 活 率 高 、 长 快 , 有 空 窝 现 象 。 室 内 栽 成 生 没 培, 能有 效 的 控 翩温 度 、 度 和 空气 流 通 , 御 天气 恶劣 变 化 湿 抵
1 蜜环菌 苗床培育 的最佳时间 为 2月中旬至 3 月初 。 提前 一
十 月 准备 好 菌 材 . 菌材 脱 去 一 定 水 分 备 用 2 3月 培 育 苗 使 ~ 床 . 海 拔 l 0m 以 下 地 区 . 在 0 5 气温 解 冻 一 温度 升至 8 1 ~ 2℃ 以
殖。 因此 为 了推 广 、 发展 天 麻 和猪 苓 生 产 提 供 优 良的 菌 种 及菌 材 本 文 就蜜 环菌 的 ^ 工 培养 技术 简要 介 绍 如 下 :
t 林 省 通 化 县 白山食 用 菌研 究 所 . 化 县 特 局 一 4 u ) 吉 通 : 1 u
天麻 人 工 栽 培 历 史 不 长 . 年 又 推 广 了 天 麻 有 性 繁 殖 栽 近 培 技木 。 栽 培 过 程 中 , 在 由于 各 地 培 育 茵 床 和 播 种 的时 间 、 环
维普资讯
1r 首 用
EDI BLE FUN GI
天 麻有 性繁 殖 最佳 时 间及
条 件 和 方 法
张 德 春
( 西 省宁 强 县 广 坪 食 用菌 技 术 服 务 中心 . 中 7 4 0 陕 汉 246
熬
I .菌种 培 养
李喜 范 李 军 战庆福 于永平 赞晟娟 吴蛞
麻块茎、 于宴 体 受其 担 孢 于 菌 索 : 自然 界 中 , 环 菌 素 生 在 蜜 长在 多 种 树 木 的树 桩 及 树 根 上 。 择 棕 红 色幼 嫩 的 菌 索 . 端 选 前
具 有 白色 生 长 点 . 靠 近 生 长点 的 幼 嫩 部 位 . 丝 再 生 和 生 其 菌 括 力 都 裉 强 . 较 理 想 的分 离 材 料 。g 子 实 体 : 毛 季采 集 新 是 在 . - 鲜 、 长健壮 、 生 个头 大 . 无 病 虫 危 著 、 近 成 熟 的 于 宴 体 作 且 接 分 离 材 料 。用 作孢 子 分 离 的子 宴体 . 选 择 已成 熟 的 . 在 散 应 王 放 孢 于 的 菇 体 。 天 麻 块 茎 : 9 】 份 有 部 分 箭 麻 和 自麻 @ 在 ~ 0月 表面 侵 染 了 蜜 环 菌 索 . 选 带 有 棕 红 色 苗 索 的 蛱 葶 佧 分 离 材 可
有的菌 麻发现大量 白蚁 繁殖 栽培的花果种子萌发 、 成活和生
长 率 明 显 低 于 2月 份培 育 的 苗 床 试 验证 明 .~ 3 培 育蜜 2 月
环苗床 5月份下种栽 培是天麻有性繁殖的最佳时间 蜜环菌
种 的选 择 也 报 重 要 , 菌种 从 外 观 上 看 . 苗丝 租 壮 . 枝 多 而 分 分 布 均 匀 , 摇 动后 放 在 黑 暗处 有 明显 的荧 光 . 有 杂 菌 感染 现 被 没 象 ・ 龄 在 满 瓶 后 一 个 月 左右 使 用 最 佳 菌 2 天 麻 有 性 繁 殖 的最 佳 环 境 条件 是 室 内栽 培 。 根据 室 内 与室 外 栽 培 比 较 试 验 证 明 . 拔 10m 以 上 的 山 区 , 选择 向 阳、 海 00 可
上 蜜 环菌适应偏低温 条件 下生长 , 这期问培育菌材 , 杂菌传
播繁殖率很低 . 能有 效 的控 材感 染 。随 着 气 温 的上 升 . 环 苗 蜜
丝 的生 长 逐 日旺 盛 4 6月 天 麻 花 果 种 子成 熟 时 , 环 苗 正 ~ 蜜
1 菌 种 的 分 离
蜜 环 菌 苗种 是 在 自然 界 中从 长 有 蜜 环 菌 索 的 树 根 中将 其 分 离 下 来 或 用野 生 的 蜜 环 菌 子宴 体 进 行 组织 野外栽 培. 功率 尚可。海拔 50 成 0
l om 以下 地 区作 室 外 栽 堵 . 拔 越 低 , 功 率 趣 低 。因 为天 oO 海 成 麻 有性 繁 殖 的各 生 长 阶段 都 是 在 1 ~ 2 2 4℃ 比 较 平 稳 的 低 温
环境条件下生活 。海拔 l 0 m 以下 的野外 , 00 夏季气温可达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