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中生物所有对照试验类型解说
【高中生物】浅谈生物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

【高中生物】浅谈生物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摘要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
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生物实验控制原理“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实验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用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处理变量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为对照组。
根据对照的内容和形式,常见的对照类型包括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配对对照、标准对照、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安慰剂对照。
1 空白对照空白对照组是指未经任何实验的对照组或未经任何治疗因素的对照组。
值得注意的是,未给予对照组的治疗因素与实验组有关。
事实上,对照组仍然需要做一些治疗,但没有实验组的治疗因素,或相对于实验组,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治疗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可以清楚地对比和改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一般来说,无实验因素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正常条件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非正常条件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向试管溶液a中添加试剂,而试管溶液B不添加试剂(零剂量),并在温水浴中加热以比较其变化。
这样,a是实验组,B是对照组,B是典型的空白对照组。
空白对照可以清楚地对比和改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提高说服力。
例题剖析: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
该实验设计缺少()a、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控制农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控制农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分析:这个问题检验它是否有能力初步探索一些生物学问题。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的类型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的类型(1)空白对照:自然状态下,即不做任何处理,或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如生理盐水,酒精溶剂,假手术等)。
例1: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加入试剂的是实验组,不加试剂(零剂量)的为对照组,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例2:在“验证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中,曝光组为对照组。
例3: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中,灭菌组为实验组。
(2)自身对照: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观察实验处理前后现象的变化。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验组。
例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就出现了两次对照,第一次是在0.3g/ml 蔗糖溶液处理下,质壁分离状态与自然状态形成对照;第二次是在清水处理下,复原后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形成对照。
例2:在“探究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实验中,把某一植株横放,让其自然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根向重力生长,茎背重力生长。
例3:在“探究某一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实验中,缺某培养液和完全培养液之间的对照是空白对照。
植株出现代谢异常后添加某元素,观察其是否恢复正常,为前后对照!谁说一个实验只有一个对照?谁说一个题里不可以出现多个自变量?(3)相互对照: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实验组的对照组。
一般是在探究某种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未知的情况下使用,通过相互对比,确立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的关系。
例1: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个条件,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例2: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可以通过相互对比推出相对最适浓度。
例3:在“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实验中,可把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矿质离子浓度的变化,就会发现番茄吸收钙多,吸收硅少,而水稻与之相反。
高中生物高考试题中的对照实验类型

生物高考试题中的对照实验类型某某省麻城市第一中学何磊“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实验的一个重要原则。
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可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对照实验就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此条件(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这一组就是“实验组”,而不包含此条件(因素)的一组称为“对照组”。
在生物高考试题中,常见的对照实验有如下四种类型:(一)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这里的不作处理,并不是什么因素都不给予,而是针对实验所要研究的条件(因素)不给予,以体现实验条件(因素)的有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说服力。
例(2007年某某高考)右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
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解析:该实验是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图中a装置内没有CO2为实验组,b装置内有CO2,相当于不作处理的正常植株,为对照组。
答案:B(二)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
例(2008年全国卷I)为了验证用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解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实验变量是胰岛素,反应变量是血糖含量,而血糖含量不是直接测量,而是通过实验动物的症状变化(实验现象)体现出来的。
高中生物对照类型

对比类型空白对比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复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参加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拟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比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比。
空白对比能明白地比照和衬托出实际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实验结果的说服力,排解了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自身对比指实验与对比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比组。
单组法和轮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比。
如“植物细胞质壁别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比。
自身对比,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比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条件对比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比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例如,“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采纳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甲硫咪唑〕〔条件对比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比组〕。
显然,乙组为条件对比,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比,又设置了空白对比,通过比拟、对比,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蚯蚓的生长发育。
相互对比相互对比是指不单独设对比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比照对比,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级别的对比组,由此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一般是在探究某种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用,通过实验的相互比照,确立实验变量和反响变量的关系。
在等组实验法中,假设不设空白对比,则大都是运用相互对比。
相互对比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例如,“植物的向性运动〞的等组实验中,5个实验组采纳的都是相互对比,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又如“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汲取的特性〞,可把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矿质元素离子浓度的变化,就会发觉番茄汲取Ca多,汲取Si少;而水稻汲取Si多,汲取Ca少。
(生物科技行业)浅谈生物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

浅谈生物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广东省揭东县登岗中学曾鹏光摘要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
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对照原则“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配对对照、标准对照、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安慰剂对照等9种类型。
1 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零剂量),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例题剖析: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
该实验设计缺少()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解析:本题考查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探究试验分组的对照类型一

2003年高考生物卷上海卷第42题。
在普通饲料中加入添加剂可以加速家禽和家畜的生长和增重。某 饲料公司新近开发出两种新颖饲料添加剂1号和2号,委托某生物学 小组试验这两种饲料的效果。请你为该小组设计一试验方案,方案 中应包括:(1)试验具体步骤;(2)用直角坐标图直观地表示和 比较试验结果;(3)试验要求在5周内结束。实验室有一批体重 15g左右的小白鼠,可按需选作为试验动物。
(二)探究性实验题的解题规律 一、明确课题: 1、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概括课题题目。 选取体重大致相似的 2、熟悉实验材料(动、植、微)及实验用具。 健康小鼠,随机分为 二、作出假设:根据实验目的作出合理假设。 三组,每组若干只 探究三聚氰胺 是否可能造成 动物肾部结石。 第一步:随机取样、均等分组、编号、完成装置。 三、实验步骤:(一般分三步) 第二步:施加单一变量因素;形成对照关系。
第三步:培养(相同条件)---观察(测量)---记录??(现象或数 据) 四、预期结果及分析讨论: (运用比较法,一般从三个方面讨论) 第一方面:若---比--- -----------,说明:----------第二方面:若---比--- -----------,说明:----------第三方面:若---和--- 无明显差异,说明:----------五、得出结论:结论要符合实验原理,呼应假设、印证实验目的
3、探究植物的叶片产生的生长素是否能够防止叶柄的脱落。 分组:取长势健壮大小基本相同的植物幼苗若干,将其均等分 成三组,编号A、B、C 处理:A组不作处理;B组去掉叶片;C组去掉叶片,并用生长 素在切口处处理。 培养:将三组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观察叶柄的脱落情况。 预测结果并讨论: 结论:
4、探究刚收获的玉米种子堆发热是种子呼吸产生的热量还是 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 分组:取刚收获的玉米种子若干,均等分成三组,编号A、B、 C 处理:A组种子煮熟后冷却;B组种子消毒处理;C组不作处理。 培养:将三组玉米种子分别放在三个保温瓶中,用温度计定时 测量并记录数据。 预测结果并讨论: 结论:
生物实验的几种对照类型终审稿)

生物实验的几种对照类型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生物实验对照原则和对照类型“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配对对照、标准对照、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安慰剂对照等9种类型。
1 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零剂量),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2 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
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看清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出现了两次对照,其中第一次对照是在高浓度溶液处理下,质壁分离状态与自然状态形成对照;第二次对照是在低浓度溶液处理下,复原后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形成对照。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作用探析オ

⼈教版⾼中⽣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作⽤探析オ2019-06-11理论上来讲,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属于实验过程的整体,其在不涉及⽆关变量的⼲预条件之下是相等的存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实验结果的差异也就可以被我们认定为是实验最后产⽣变量所得到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不但是可信的,同时也是⼗分具有说服⼒的.在⾼中⽣物教材当中我们最为常见的对照实验都在本⽂档中被举例说明了出来.⼀、⾼中⽣物教材中的对照实验种类(⼀)空⽩对照:对照实验⼀般指的是对所实验的同⼀个对象进⾏不同的实验操作,在保证其它因素⼀致的前提下得到两种实验结果,并进⾏对⽐的⼀种实验体系.我们通常会把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主要做的是对研究对象进⾏所需要的⽬的性的实验,⽽对照组主要是作为实验组的参照物和对⽐物⽽存在,其本⾝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并不需要做任何实验.我们在教学当中经常见到的空⽩对照,能够清楚地对⽐出实验中变化量的结果,显著的增加实验的说服⼒和对⽐性,⽐如《分⼦与细胞》当中的过氧化氢在不同环境下的分解实验就是最好的例⼦,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到四个玻璃试管,我们分别向标号为1、2、3、4的四个试管当中注⼊两毫升的过氧化氢溶液,⼀号保持不变,将⼆号放⼊⽔中加热,将三号中滴⼊适当的FeCl3溶液,四号滴⼊肝脏研磨液,之后观察其反应,最后可以得出结论,过氧化氢在⾼温、FeCl3、和肝脏研磨液当中都会加速其分解作⽤,这项实验本⾝显著地展现了空⽩对照的作⽤.(⼆)⾃⾝对照:⾃⾝对照指的是实验的过程和对⽐都在同⼀个实验对象上进⾏,实验之前的对象被定义为对照组,实验之后的对象作为实验组;由于整个实验的对照是都是在实验对象本⾝上进⾏的,因此⽆关变量也就被减低到最⼩,这项对照实验,会根据实验的前后变化来得到最终的结论.⽐如《植物细胞的吸⽔和失⽔》实验,这项实验就是典型的⾃⾝对照.这项实验先是对⽐了紫⾊的洋葱外⽪细胞在⾼浓度的糖中细胞壁和细胞质的分离状态与正常情况下细胞质壁的分离情况,得知在⾼浓度的糖中,细胞液泡会缩⼩,细胞液紫⾊加深,质壁分离的现象⼗分严重;接着,对⽐的是已经发⽣质壁分离的细胞在清⽔中和不在清⽔中的质壁恢复情况,结果显⽰植物细胞在浓度⾼于细胞液浓度的液体中会发⽣严重的失⽔现象,⽽在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会进⾏吸⽔.(三)相互对照:相互对照主要是将⼏个实验组进⾏相互之间的对⽐,这种对⽐不会设置对照组,通过实验的结果来直接进⾏对⽐分析,以此来研究不同的环境下对于实验对象产⽣的不同影响.相互对照⼀般都是在实验环境、因素等对实验最终结果所造成的⼲预模糊不清的情况之下才被使⽤的,也被⽣物学当中普遍称为对⽐试验.⽐如:植物⽣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达尔⽂看到到“植物具有向光性”,并以⾦丝雀草的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对向光性的原因提出解释性假说:植物在阴暗处的时候,它的叶⾯会向有阳光处伸展,同时,其⽣长⽅向也会向有阳光⼀⾯弯曲⽣长;单侧光的照射能够使胚芽鞘的尖端产⽣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背光⾯就会⽐向光⾯⽣长更快.接着,詹森的实验推知:胚芽鞘尖端会产⽣某种刺激传递到下⾯,影响下⾯的⽣长.匈⽛利科学家们设计了⼀个巧妙、简洁的“相互对照”实验:2个胚芽鞘的尖端分别置于2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部的左侧和右侧,这样放置尖端的⼀侧接受刺激多,远离尖端的⼀侧接受刺激少“左侧”和“右侧”相互对照.在⿊暗中⽣长⼀段时问后,奇迹出现了:彼此相向弯曲⽣长(都弯向放置尖端的对侧).推论,胚芽鞘的弯曲⽣长是尖端产⽣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般来说,在等组实验中,如果不设空⽩对照,则⼤多是运⽤相互对照.相互对照能较好地平衡和抵消⽆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四)条件对照:条件对照是指在⼀定的条件下对实验对象进⾏某种实验⼲预性的处理,这种条件对照主要是为了确保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完整性,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五)配对对照:配对对照往往会将进⾏实验研究的对象和所处的实验环境、条件相互调配成⼀对,并进⾏不同的处理⽅式,最后来⽐较⼆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证明植物在阳光下会产⽣淀粉》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将绿⾊的液质放在⽆光的暗处进⾏遮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能够快速的消耗⼲净叶⽚当中所储存的营养物质,之后,我们将叶⽚⼀半放在有光的地⽅,另⼀半放在⽆光的地⽅,经过⼀段时间之后,使⽤碘蒸⽓进⾏处理,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叶⽚在有光的⼀半合成了淀粉,,⽽在没有光的⼀半没有淀粉的形成,这种配对对照能够有效的显⽰出植物在光合作⽤之下可以形成淀粉这⼀实验结论.⼆、⾼中⽣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作⽤⾼中⽣物教材中的对照实验能够有效地展现出实验的结果,对照实验可以清晰地反映实验体在不同的物质和环境之下会产⽣的作⽤和结果,同时为了能够消除⽆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我们也需要设置对照组,在关系到与定量有关的实验时,由于实验体的变化经常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刺激和影响,我们也就需要对照组进⾏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照实验来纠正实验当中所存在的差异性.结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得知,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划分,要依据不⽤的实验来定,实验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未知的,因此对于实验对象的最后处理⽅式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定夺,对于⼀项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分也可以根据实验最后的结果来区分,对照实验能够很有效的控制好⽆关变量,让⽆关变量处于影响最⼩的环境条件之下,确保整个实验过程不受⽆关变量的⼲预,然⽽,⽆关变量的来源是多元化的、不可预知的,这也就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实验对⽐中慢慢的探索和预防,也需要我们多进⾏实验,以保证最终实验的结果正确⽆误.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照实验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
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等类型。
1、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零剂量),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例题剖析: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
该实验设计缺少()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解析:本题考查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本题的实验目的有两个,一是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二是探究有机肥的肥力是否优于化肥。
就实验目的一而言,施用有机肥的农田只有与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农田作对照,才能说明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
答案:B2、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
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看清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出现了两次对照,其中第一次对照是在高浓度溶液处理下,质壁分离状态与自然状态形成对照;第二次对照是在低浓度溶液处理下,复原后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形成对照。
又如:要研究植物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背重力性,可把某一植株横放于培养基上,让其自然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可观察到根向重力生长,茎背重力生长。
这里,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个体上进行,属于自身对照。
例题剖析: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将体重、大小和年龄相同的成年小鼠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进行如下表所示的两步连续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验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以及它们在调节血糖过程中的拮抗作用B.该实验的对照有同组内的自身对照、甲乙间的相互对照,设计丙组作空白对照无必要C.该实验所用的胰岛素溶液和胰高血糖素溶液应是生理盐水与相应激素配制而成D.该实验同一步所用的三种溶液用量必须相等,同一组前后两步所用溶液用量可以不等解析:该实验通过甲组和乙组的自身对照,可验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以及它们在调节血糖过程中的拮抗作用。
实验要严格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该实验所用的胰岛素溶液和胰高血糖素溶液应是生理盐水与相应激素配制而成,而且该实验同一步所用的三种溶液用量必须相等,同一组前后两步所用溶液用量可以不等。
该实验有组内的自身对照(第一步与第二步对照),也有甲乙两组的相互对照,但是丙组的空白对照也很有必要,因为只有与空白对照相比较才能够看出实验组的情况是否异常。
答案:B3、相互对照相互对照是指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级别的对照组,由此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一般是在探究某种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用,通过实验的相互对比,确立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的关系。
在等组实验法中,若不设空白对照,则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例如,“植物的向性运动”的等组实验中,5个实验组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又如“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吸收的特性”,可把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矿质元素离子浓度的变化,就会发现番茄吸收Ca多,吸收Si少;而水稻吸收Si多,吸收Ca少。
以上就是两个实验组的相互对照。
再如,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个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典型分析: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1)实验对象:加了相同淀粉糊的四支试管。
(2)对照处理: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将四支试管分别放在温度为80℃、60℃、37℃、0℃的不同环境中,并同时逐个加入相同的唾液。
(3)实验结果:对相同时间内四组溶液中淀粉糊消化程度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值。
(4)对照分析:通过对四组检测值之间相互对比,得出淀粉糊消化程度最高组的温度,即为本探究实验的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例题剖析: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2)实验步骤:①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②。
③。
④。
(3)结果预测:。
(4)结论:。
(5)在上述试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
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的浅,其原因是。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实验设计的基本技能,要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因此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1)实验目的是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所以要设计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用蔗糖作为底物,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蔗糖溶液,并分别向这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且适量的蔗糖酶溶液和唾液淀粉酶溶液;另一组是用淀粉作为底物,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并分别向这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且适量的蔗糖酶溶液和唾液淀粉酶溶液。
(2)承接表中实验设计步骤,充分混合后,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
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均并置于50℃~65℃水浴一段时间。
(3)实验的结果最可能是: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试管甲),以及含有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乙)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4)该实验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5)根据酶的特性,温度为37℃左右是哺乳动物细胞中酶活性的最适温度,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故红色试管中的颜色较浅。
(2)②混均,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均,50℃~65℃水浴一段时间(3)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试管甲),以及含有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乙)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4)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5)红色试管中的颜色较浅 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4、条件对照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给定的处理因素正是为了保证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只是少了实验变量的影响,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通常施以条件因素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施以实验因素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实验组是“R型活细菌+S型细菌的DNA混合培养”,条件对照组是“R型或细菌+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混合培养”。
再如,“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以蝌蚪为实验材料,甲组(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条件对照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丙组(空白对照组)对蝌蚪不做任何处理。
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条件对照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得出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例题剖析:请用DNA酶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完成下列的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实验方案设计第一步:。
第三步:。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2)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3)通过你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的新的结论是。
解析:在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的实验中,只有B组加入了S 型细菌的DNA,其培养基中会产生S型细菌,而其他培养基中均没有产生S型细菌,证明S 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1)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2)A组、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说明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3)DNA的结构要保持完整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