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大全共14个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①实验归纳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低倍镜小短亮小多高倍镜大长暗大少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
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
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2、实验过程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部实验归纳!之欧阳道创编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低倍镜小短亮小多高倍镜大长暗大少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
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
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2、实验过程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部实验归纳!之欧阳歌谷创编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欧阳歌谷(2021.02.01)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低倍镜小短亮小多高倍镜大长暗大少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
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
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2、实验过程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册-----必修一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1、取材①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的NaCl溶液;②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③涂: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中;
④烘: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
2、水解①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ml质量分数为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进行材料的水解;②保:将小烧杯放入装有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3、冲洗涂片①冲: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10秒钟;
②吸: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4、染色①染:用2滴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分钟;②吸:吸去多余染色剂;③盖:盖上盖玻片。
5、观察①低: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② 高: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况。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必修一生物实验有哪些

必修⼀⽣物实验有哪些 很多同学疑惑,⽣物⼤题都是从哪⾥冒出来的?每次做题感觉似曾相识,但是填空却⼀个也答不上来,其实这些⽣物⼤题的出题根源都是⽣物教材上的实验改编⽽成的!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中⽣物必修⼀实验总结,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必修⼀⽣物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原理:DNA 绿⾊,RNA 红⾊ 分布:真核⽣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结果:细胞核呈绿⾊,细胞质呈红⾊。
必修⼀⽣物实验⼆:物质鉴定 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沉淀 脂肪 + 苏丹III—>橘黄⾊ 脂肪 + 苏丹IV—>红⾊ 蛋⽩质 + 双缩脲试剂—>紫⾊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或近于⽩⾊,如苹果,梨,⽩萝⼘。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变化(⽩⾊→浅蓝⾊→砖红⾊)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法:斐林试剂(⽔浴加热)或班⽒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出现砖红⾊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沉淀的是正常⼈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反应产⽣砖红⾊沉淀,⽽正常⼈尿液中⽆还原糖,所以没有发⽣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的组织越好,如花⽣的⼦叶。
(2)步骤:制作切⽚(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切⽚放在载玻⽚中央 染⾊(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滴1~2滴清⽔于材料切⽚上→盖上盖玻⽚)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倍镜观察染成橘黄⾊的脂肪颗粒) 3、蛋⽩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变化(紫⾊) 考点提⽰: (1)常见还原性糖与⾮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还原性糖。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实验知识点(共14个实验)_3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下找到物象,移动,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和,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换用高倍镜后不能转动。
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反应,生成沉淀。
(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
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
淀粉、蔗糖等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或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色。
2、实验过程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双缩脲试剂:与发生作用,产生反应。
(在碱性溶液中,Cu2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溶液2、实验过程选材(豆浆或鸡蛋蛋白)取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液,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观察,出现色。
高一生物必修一实验汇总

高一生物必修一实验汇总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一实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生物必修一实验知识点梳理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 + 苏丹III—>橘黄色脂肪 + 苏丹IV—>红色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1、还原糖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模拟尿糖的检测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蛋白质的检测(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考点提示:(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篇一: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精华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四、方法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2)将土豆切成条状(截面约:0.5X0.5cm)取两条,将一根松针夹在两个土豆条之间,用刀片削成尽量薄的薄片,削时,手腕不动,靠大臂带动小臂移动刀片。
切片数次。
从中选取较薄的切片,置于载玻片的水滴上。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 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4、如何调节焦距?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大全共14个实验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高考备考“生物实验”易错点归纳
(1)、可溶性还原性糖的鉴定:
植物组织应该选择苹果、梨等应该选择白色或者近于白色的组织,而不能选择西瓜;
鉴定的糖类为可溶性还原糖,故不能选用甘蔗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中需要水浴加热;
若鉴定材料中不含可溶性还原糖,则实验结果的现象应该为蓝色,而非无色,答题时切忌描述为“无色”;
斐林试剂的配制为“等量混合均匀后使用,且须现配现用”,注意与双缩脲试剂的先加A液,后加少量B液区分开来。
鉴定结果为斐林试剂在水浴条件下可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实验:
材料选取得是富含脂肪的花生子叶,鉴定过程中须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故而需要制片操作,若切片厚薄不均,会导致显微镜视野明暗不一;
在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前,须用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便于我们区分被苏丹Ⅲ、苏丹Ⅳ染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鉴定实验:
材料选择:豆浆或者鸡蛋清(鸡蛋清须稀释,以避免试验后鸡蛋清粘附于试管壁上,不易清洗)
试剂配制:先加1~2mL A液,再加1~2滴B液。
实验原理:Cu(OH)2在碱性条件下与肽键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故而加热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引发的蛋白质变性之后的物质,仍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络合反应)
实验拓展: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使其充分反应过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仍能够发生紫色络合反应;将蛋白质+蛋白酶+多肽酶混合反应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结果依旧为紫色。
【原因】
(4)观察细胞内的叶绿体:
材料:黑藻(它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为什么)
(5)观察细胞内的线粒体:
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什么不选择绿色植物细胞)
试剂:健那绿试剂(染成蓝色)
细胞活性: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活性,故而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须滴加生理盐水(等渗溶液),而不能滴加蒸馏水;
(6)观察细胞内DNA和RNA的分布:
实验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重要操作:HCl的作用:①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②使DNA和蛋白质分开,便于染色剂染色;
试剂:吡罗红(RNA,故而细胞质被染成红色);甲基绿(DNA,故而细胞核被染成绿色)
(7)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实验材料:植物的成熟细胞(不能选用根尖分生区和动物细胞)【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有细胞壁;第二有成熟大液泡】课本选用的实验材料为洋葱鳞茎外表皮(其液泡含有紫色色素,易观察);
通透性比较:细胞膜、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具有全透性。
故而质壁分离时,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液体为——外界溶液;
重要概念: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物质我们统称为原生质层;
与渗透装置相比,原生质层就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而非细胞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
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细胞外液>细胞液,故而细胞原生质层失水皱缩。
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①细胞仍具有活性;②细胞外液浓度<细胞内液浓度。
此时细胞吸水膨胀。
植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归纳:
①细胞已经死亡(死亡原因——实验中试剂的浓度、处理的时间)
②细胞外液仍大于细胞内液
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应用:①判定细胞死活;②在不破坏细胞结构的前提下,测定细胞液的浓度;③比较不同溶液的浓度;④比较不同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质壁分离实验的知识点拓展:①补充矿质元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画出曲线图);
②观察细胞内的线粒体试验中生理盐水(等渗溶液的作用)
③对考试试题中的“浓度”“稀释”等字眼的把握,一定要联想到“细胞在此浓度下是否吸水或失水”
④细胞膜的提取实验、血红蛋白的提取实验、DNA的提取试验中,使动物细胞破裂采用的方法就是将相应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使细胞吸水涨破。
(8)细胞膜的提取实验:
材料: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原因:排除细胞器膜和核膜的影响)
处理方法:将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使其破裂,释放出内容物
(9)酶的特性:
Ⅰ.酶具有高效性:
底物:H2O2溶液(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之一,在试验中需遵循等量原则)
实验组:在一定量H2O2中滴加适量肝脏研磨液
对照组:在等量H2O2溶液中滴加等量(相对肝脏研磨液而言)FeCl3溶液
结果描述:实验组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或者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数量更多)Ⅱ.酶的专一性:
实验一:底物:淀粉溶液
实验组:淀粉酶
对照组:蔗糖酶
实验结果检测试剂: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实验二:酶:淀粉酶
实验组底物:淀粉
对照组底物:蔗糖
实验结果检测试剂:斐林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特别提醒:】实验一的检测试剂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实验二不能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Ⅲ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高温导致酶失活(不可恢复)
②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失活(不可恢复)
③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的判定:必须是曲线图的“折点”
④实验流程:
探究酶的最适pH值或者温度时,要注意相应的梯度设置,即遵循对照组原则;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始终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在操作顺序上应先设置好相应的条件——即温度梯度、pH梯度之后,再添加酶
Ⅳ影响酶触反应速率的因素:
反应物浓度酶量反应温度 pH值生成物的积累量
Ⅴ可逆反应的判定: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为可逆反应,其原因是相互转化过程中用到的酶不同
(10)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Ⅰ.实验装置:
Ⅱ.试验中常采用的无氧操作:
煮沸的蒸馏水(除去水中溶氧)、滴加植物油(隔绝空气)
Ⅲ.对无氧呼吸产物的检测:
CO2:Ca(OH)2溶液(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溴麝香草酚兰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酒精:酸性重铬酸钾由橙黄色变为灰绿色
(11)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实验原理区分:分离实验原理: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提取实验原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的扩散的快,溶解度小的扩散的慢
提取实验中所加试剂及其作用:
CaCO3 的作用:保护色素【不加的结果:提取液颜色变浅,分离得到的最下面的两个条带变窄或者缺失】
SiO2的作用:使研磨充分【不加的结果:提取液颜色变浅,分离得到的条带均变窄】
无水乙醇(或丙酮)的作用:提取色素(注意:考试时喜欢在这个地方将其错误的改为分离色素)
分离实验的操作细节:①滤纸条须剪去两个角,目的是使层析的前沿线保持水平;
②层析划线须细、直、齐;
③层析过程中层析液不得浸没滤液细线;
④层析过程中需加盖,目的是避免层析液的挥发;
分离及提取实验易混点:
混淆两者的原理、试剂及作用搭配。
如试题选项里将层析液的作用描述为提取色素,考试须看清再作答。
(12)色素的光吸收图谱:
叶绿素a、b: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叶黄素、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以上色素对绿光的吸收值最低,故大棚不宜选择绿色薄膜,而最好选择无色或者白色的薄膜。
(13)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增大;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变小
【拓展:】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
【注意看清效率、速率】
(14)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材料:根尖分生区【区别:根尖成熟区】
操作流程:根尖培养——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染色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特别提醒】:1.在显微镜下不能看到根尖细胞持续进行的分裂;
2.本实验中盐酸的解离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而非固定;固定是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试验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染色体形态,以便于观察;
3.注意实验流程:解离后是先漂洗,以避免盐酸处理时间过长破坏细胞结构,然后才染色,而非先染色,再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