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7讲:李白《蜀道难》与《将进酒》
《蜀道难》和《将进酒》备课资料

《蜀道难》和《将进酒》备课资料《蜀道难》和《将进酒》备课资料蜀道难一、鉴赏要点先说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
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再说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在诗人的想像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
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
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最后说说这首诗的基调。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
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
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
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二、亮点综述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

《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在浴火中涅槃——解读李白(《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说明:在上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充分预习了文本。
我的授课思维是把相关的东西放在一起,以求形成系统、加深理解。
这是一节尝试课,帖出来供朋友们批评。
第一课时实录:师:我们刚刚学习过了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大家还记得哲学研究最根本的三个问题是什么?生:(异口同声的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师: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间的应该是什么呢?生:(七嘴八舌)是睡眠,是时间,是生活……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那么时间和生活对于一个人来说又是什么呢?生:(出奇地一致)人生。
这是一个男生做老和尚状,口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我心头一喜:这不就是我要等待的东西吗?于是就追问:为什么说苦海无边呢?生:嘿嘿一笑:我胡乱念的。
师:大家想想,还有没有人说过类似的话?学生相互交流了一会儿,学生甲站起来说:雨果说过:我们都是罪人,我们都是被判了刑的。
师:还有吗?学生沉默。
于是我只有自己接着说:好,今天我们来借助《蜀道难》和《将进酒》两篇文章来解读一下李白,看他这个潇洒飘逸的才子有没有愁和苦?话刚落音,就有学生站了起来:有,你看《将进酒》的开头几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会,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孔子也说过:逝者如斯夫,说明李白意识到了人生的短促,时光容易流逝,也应该有人生苦短的感叹。
该生的发言引起了阵阵掌声,我也即使予以了鼓励:你能引经据典的回答问题,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希望其他同学也学习一下。
师:那这句话我们朗读时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么样的呢?生:应该是一种无奈和悲凉。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在感叹人生的苦短啊!师:大家说的不错,我听过一些录音带,都把这几句读得非常的高昂,看来他们还不如我们。
于是我找了两个同学读这几句,然后找几个同学进行了点评。
师:李白还有苦吗?生甲:有。
《蜀道难》原文及译文

《蜀道难》原文及译文《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雄奇奔放的笔调,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和奇丽。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原文和译文。
原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译文: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
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号啼鸣,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又听到杜鹃凄凉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令人愁思绵绵无穷尽!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使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李白《将进酒》、《蜀道难》

《蜀道难》 蜀道难》
开篇:极言蜀道之难,极写山势之高危, 开篇:极言蜀道之难,极写山势之高危, 衬以回川之险, 衬以回川之险,辅之以青泥岭之萦回竣危 的具体描写; 的具体描写; “问君”句起:旋律突变,进入古木荒凉鸟 问君”句起:旋律突变, 声悲凄的境界,衬托蜀道之“ 声悲凄的境界,衬托蜀道之“难”;
诗人把想象、夸张、 诗人把想象、夸张、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 景抒情,可谓驰走风云,鞭挞海岳。 景抒情,可谓驰走风云,鞭挞海岳。 全诗气势磅礴,散文化句式参差错落, 全诗气势磅礴,散文化句式参差错落,兼 之瀑流汹涌,云烟变化,使人耳目、心灵 之瀑流汹涌,云烟变化,使人耳目、 都为之震撼。 都为之震撼。 奇思、奇意、奇景和奇语俱备, 奇思、奇意、奇景和奇语俱备,故唐人称 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 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 调。”
《将进酒》 将进酒》
关于诗题: 关于诗题: 《乐府诗集》云:“《将进酒》,古词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乐府诗集》 将进酒》 古词曰: ‘将进酒,乘大白。’大略以饮酒放歌为 将进酒,乘大白。 言。”
《将进酒》的三重意义: 将进酒》的三重意义: 1、对精神享受的热情赞美; 对精神享受的热情赞美;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 论语·雍也》 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贤哉回也!” 其乐。贤哉回也! 2、对人生前途的充分自信; 对人生前途的充分自信; 3、对现实痛苦的暂时消解。 对现实痛苦的暂时消解。
“连峰”句起:旋律再变,连峰之高,绝壁之 连峰”句起:旋律再变,连峰之高, 险,水石激荡,山谷轰鸣,风光之奇险令人 水石激荡,山谷轰鸣, 惊心动魄,蜀道之“ 惊心动魄,蜀道之“难” 至此描写到登峰造 极的地步。 极的地步。 再次感叹之后,引出蜀中要塞剑阁,议论抒 再次感叹之后,引出蜀中要塞剑阁, 情随之而起。 情随之而起。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新探——《蜀道难》与《将进酒》的对比赏析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新探——《蜀道难》与《将进酒》的对比赏析
李白,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深受时人和后世的喜爱。
他
的诗歌既有突出的文艺特色,又有具有时代性的情景描述,体现出其在诗歌艺术创作期间
的独特性,令人铭记于心。
《蜀道难》和《将进酒》是李白离开家乡时写下的作品,两篇诗歌表现出李白不同的文艺
特色。
《蜀道难》歌颂着李白从家乡出发去蜀道旅行的壮丽景象,歌颂其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以及不顾及困难坚持信念的果敢个性,情景描绘出路途中荒凉峻峭、群山深沉、飞泉翻涌
的壮丽景象,气势雄伟,表现出诗人的乐观精神。
《将进酒》让人想起诗人天马行空的灵魂,带着无限憧憬,朝着蜀道坚持不懈的信念;此
诗抒发了诗人登攀凌驾于高山之巅时所体会到的崇高心情,手把一杯酒,饮干西风,用一
句豪迈的“人生自古谁能无死”表达了对于生死的对立,又以“劝君更尽一杯酒”的诗句,达
到了歌颂生活的宗旨,反映出诗人务实的文艺态度和乐观的文艺生活理念。
从上述比较可知,李白拥有其绝代的文艺特色,他的诗歌既有激情的乐观精神,又具备唯
美的珍视性,使我们心中熠熠生辉,受到非常强烈的美的震撼和启发。
《蜀道难》与《将进酒》的异同比较

06理论•学术/课题荟萃《蜀道难》与《将进酒》的异同比较李红梅(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摘要:《蜀道难》与《将进酒》这两首诗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现都已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本文试以比较的方式对两篇诗作进行解读,以在求同存异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李白的精神内核和诗歌风格。
关键词:《菊道难》;《将进酒》;李白;异同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 2155(2020)12 - 0006 - 02李白一生,诗篇无数,佳篇尤多,其中《蜀道难》与《将进酒》更 是名篇中的经典、佳作中的极品。
―、共同的旋律—李白之真真实如李白,只有内心真实的人才能写出动人心魄的扛鼎之作。
李白留给世人的印象是狂放与洒脱、自在与潇洒,李白敢于狂放不羁,追求自由的本因在于其内心的真实,正是因为心怀对生命真切的感受,才使李白的诗歌狂而不空、放而不假,处处展现着一个敢于追求生命本真色彩的勇敢者形象,李白也正是因为心有真性情而成就了其诗歌的不朽。
关于诗人感情与诗歌创作的关系的讨论,在中国诗歌创作中历来被放在重要位置。
《毛诗序》中 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陆机曾提出:“诗缘情。
”刘 勰也曾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真实的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活水源泉,没有真情,就没有诗人,更没有诗歌。
《蜀道难》与《将进酒》虽内容迥异,但其字里行间所共同洋溢的是李白所不变的真情。
《蜀道难》创作于天宝年初,李白心怀壮志,第一次来到了心驰神往的长安,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却将李白的抱负打击得粉碎。
当时的唐王朝表面看来一片盛世繁华,然而却危机四伏,潜藏着忧患与衰败的种种迹象,藩镇割据,有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诗人在诗歌的末尾表达了担心与隐忧。
《蜀道难》看似写蜀道之艰难,实则是写仕途之艰辛,诗人在长安并未有施展壮志之机会,表达了怀才不遇之喟叹,脚下的自然之路与人生的仕途之路尽在一个“难”字中得以真实表达。
《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

《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在浴火中涅槃——解读李白(《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说明:在上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充分预习了文本。
我的授课思维是把相关的东西放在一起,以求形成系统、加深理解。
这是一节尝试课,帖出来供朋友们批评。
第一课时实录:师:我们刚刚学习过了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大家还记得哲学研究最根本的三个问题是什么?生:(异口同声的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师: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间的应该是什么呢?生:(七嘴八舌)是睡眠,是时间,是生活……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那么时间和生活对于一个人来说又是什么呢?生:(出奇地一致)人生。
这是一个男生做老和尚状,口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我心头一喜:这不就是我要等待的东西吗?于是就追问:为什么说苦海无边呢?于是我找了两个同学读这几句,然后找几个同学进行了点评。
师:李白还有苦吗?生甲:有。
师:在哪里?生甲:我也不确定,不过我们先前的语文老师曾经讲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我觉得“蜀道难”不应该仅仅理解为“到四川的路比较难走”,而应该理解为“人生之路的艰辛”。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吗?生:(一致)有道理!师:是啊,“蜀道难”我一直以为就是到西蜀去路比较难走的意思,现在听了甲的解说,我突然有了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生:那是,那是,“师不必贤于弟子”嘛!很多学生露出骄傲状师:呵呵,是啊,很多东西我还是需要大家来教我哟!这时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上来了,课堂气氛也格外的活跃起来了。
生乙:还有,还有!师:(紧追问):你说说。
生乙:我觉得《将进酒》的第二段作者引用曹植的典故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失落。
师:为什么?生乙:因为我听说过“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是说曹植的,曹植才华出众,却被曹丕忌妒,于是百般加害,以致曹植一生郁闷。
生丙:我们还学过《七步诗》,也是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生丁:李白也是怀才不遇,所以引用曹植的典故也应该是李白的苦的体现。
大学语文李白《将进酒》

《长干行》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 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 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 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 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 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 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 尔同销万古愁!
愤慨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鞠歌 行》) 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史之乱参加李璘幕府直至去世时期 (55-62) 天真与少年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 你从诗中能读出什么? • 此诗可能写于何时?
• 悲凉、愤激、狂放与自信、傲岸、叛 逆并存,使诗人的感情始终处在激烈 的震荡之中,而使诗篇辐射出强大的 精神力量。
• 可以说,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文人 之子的怀才不遇的矛盾,通过李白的 感受、体验,得到了最汹涌澎湃的艺 术表现,犹如黄河之水,浩荡奔流, 蔚为奇观。古代歌咏怀才不遇的作品 很多,但应当以李白此诗最具有激荡 人心的力量。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长安翰林时期(42-45)
多为应景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第7讲唐诗:李白的《蜀道难》与《将进酒》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昌隆(今四川绵阳江油)人(出生于现在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旁的碎叶城)。
天宝初年,召为供奉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为权贵所谗,不到两年被迫辞官离京,长期过着漫游生活。
“安史之乱”时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受牵累,下狱浔阳;出狱后被流放夜郎,幸途中遇赦东归。
晚年飘泊江南,病死于当涂。
李白性格豪放,对当时的政治腐败深恶痛绝。
其诗多抨击封建权贵、关怀时局安危、讴歌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抒发美好理想之作,风格雄健奔放,想像丰富奇特,夸张大胆惊人,被称为“诗仙”。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今存诗900多首,有《李太白集》。
下面,就让我们来讲解一下李白的两首代表作品。
蜀道难①噫吁嚱②,危乎高哉![内容上的特点:激情]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惯用手法1:夸张]蚕丛及鱼凫③,开国何茫然![开国之事,年代久远,难以考据清楚]尔来四万八千岁[泛言长久]④,不与秦塞[地]通人烟⑤。
西当[对]太白有鸟道[长安的西面对着的太白山上只有鸟能通行的(空中)道路],可以横绝[渡]峨眉巅⑥。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⑦。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峰]⑧,下有冲波逆折[奔腾曲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想象+夸张]青泥(岭)何盘盘[盘旋陡峭]⑨,百步九折[弯]萦[绕]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走在这样的山道上)举手可摸到参和井两座星宿,仰首(看天空会因为害怕而)屏住呼吸],[想象+夸张]以手抚膺[胸]坐长叹⑩。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杜鹃]啼夜月(11),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轰鸣声](12),砯[水击]崖转[滚动]石万壑雷(13)。
其险也如此,[想象+夸张]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高峻突出]而崔嵬[高大不平](1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非]亲,化为狼与豺[危害国家和人民的武装势力](15)。
(人民)朝避猛虎,夕避长蛇(16),(豺狼)磨牙吮[shun吸]血,杀人如麻。
锦城[成都]虽云乐(17),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夸张]侧身西望长咨嗟[叹息]![内容上的一个主要特色:激情]【注释】①《蜀道难》: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
《乐府诗集》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粱、玉垒(均蜀中山名)之祖。
”本篇根据这一诗题的传统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
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②噫吁(xu)嚱(hu/xi):三个都是惊叹词,蜀地方言。
③蚕丛及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个国王。
④尔来:自那时以来。
⑤秦塞:秦地。
秦中自古称为四塞之国。
⑥太白:山名,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南。
⑦“地崩山摧”二句:公元前306年秦惠王灭蜀,使张仪筑都城,置蜀郡。
在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有五个大力士(五丁)开山的神话。
据说,秦惠王许嫁五位美女给蜀王,蜀王派五个力士去接迎。
回到梓潼(绵阳东北部的一个县)时,见一大蛇钻入山穴。
五个大力士一起抓住蛇尾往外拖。
把山拉倒。
力士及美女都被压死,山也分成五条大岭。
见《华阳国志·蜀志》及《艺文类聚》引《蜀王本纪》。
⑧“六龙”句:古代神话说,羲和驾着六条龙所拉的车子在天上载着太阳运行。
这里六龙回日的意思是说,山高巅险,连羲和都为之回车绕行。
高标:极高的标志。
⑨青泥:青泥岭,在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
盘盘:曲折貌。
⑩“扪参历井”二句:意为在蜀道上仿佛可摸到头上的参星,就好像在井星边行走,会紧张得屏住呼吸。
据古天文学家所说,秦属参宿分野,蜀属井宿分野。
胁息:敛住呼吸。
膺:胸。
(11)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是蜀地所产之鸟。
相传为蜀国上古望帝魂魄所化生。
啼声哀怨动人,似在说:“不如归去!”(12)喧豗(hui灰):哄闹声。
(13)砯(ping乒)崖:水击山石。
转石:转动岩石。
(14)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即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又名剑门关。
(15)“一夫当关”以下四句:语本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趔趄(lie qie)。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匪亲:不是自己的亲近之人。
(16)猛虎、长蛇:暗指残害人民的蜀中叛逆者。
(17)锦城:即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蜀道难》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
从诗中所透露的一些背景情况看,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蜀地道路的艰险和环境的险恶,并透露出李白对蜀地社会安定状况的某种忧虑与关切,希望(入蜀为官的)友人不要久留蜀地,早日重返首都长安。
据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篇》记载:李白初入长安时,当时任太子宾客的著名诗人贺知章看到他的《蜀道难》,大加赞赏,称为谪仙。
可见此诗刚面世时即受时人推崇。
《蜀道难》一诗是按从秦地到蜀地沿途所经历的场景为线索来组织内容的。
诗篇一开始即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样的包含强烈情感的感叹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蜀道之难的总体感觉。
下面是对蜀道之难的具体描写,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蚕丛及鱼凫”起到“以手抚膺坐长叹”止,主要写秦蜀之间道路的开路之难。
在这部分中,前四句说因为蜀道险峻,在太古时代秦蜀之间在极长的时间内不相往来;中间八句说战国时代秦惠王灭蜀、并蜀从而秦蜀之间开路的事,以及太白山的高峻;后四句写青泥岭的险阻难行。
按李白在诗中的说法,秦蜀之间道路的沟通是经过“地崩山摧壮士死”这样的牺牲才得以完成的。
这样的写法充分表现了蜀道的开路之难。
那些富于神秘色彩的传说则使得诗篇涂上一层光怪陆离的色彩,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太白山是秦地著名的高山,经年积雪。
民间谣谚有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青泥岭也是秦地突出的高山,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为青泥岭。
”(《元和郡县志》)这两个地点的特征对于说明自秦入蜀道路的艰险是很有说服力的。
这一部分写山,诗人还用了“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扪参历井仰胁息”等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的手法,把山的险峻难行之貌突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生惊心动魄之感。
第二部分从“问君西游何时还”起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止,描写人在(青泥岭以南之)蜀道上行路的艰难。
这部分前半着重写山林间鸟的悲鸣,特别是“子规啼夜月”的景象,由此造成一种愁惨的气氛,从而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蜀道险、难的感受。
蜀地多子规鸟,啼声哀切。
传说子规鸟是蜀王杜宇(号望帝)的精魂所化。
李白用这个传说来描写蜀地的风物,显得非常自然、恰当。
这部分后半又竭力描写山的险峻和瀑流声势之猛。
“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种夸张的描摹,对蜀道的险峻难行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
第三部分从“剑阁峥嵘而崔嵬”起到“不如早还家”止,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
剑阁是蜀地北部的要隘,自古著名,西晋张载《剑阁铭》曾说:“一人荷戟,万夫趔趄。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李白将张载的说法加以变化写出了“剑阁峥嵘而崔嵬”以下五句,气势更加开阔有力。
蜀地因为边界险要,易于防守,因此历史上常有一些政治野心家割据蜀地并自立为王的事实。
李白这里写剑阁形势的险要,一方面是他写蜀道之难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多少透露了一点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心:“朝避猛虎”四句写蜀地环境的险恶,故底下两句接着说成都虽然繁荣,生活愉快,入蜀(为官)的人还不如早日回到首都来。
蜀地僻处西南,比较荒凉,山林中多猛兽食人。
李白是蜀人,对故乡应有深厚的情感;这里把蜀地的环境写得如此可怖,其原因在于:李白写这首诗的动机是想要劝入蜀(为官)的友人不要在蜀地久留,所以竭力渲染蜀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险恶。
诗的最后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结束,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又与开头取得很好的照应。
总之,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借助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生动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和沿途风光的奇丽,抒发了自己对于蜀道之奇险的强烈的情感体验,表达了自己对于入蜀友人的关怀,并透露出了自己对于蜀地社会安危的忧虑与关切。
在这首诗中,李白的豪放性格和超群艺术才能也有相当充分的表现;因而,这首诗是最能体现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今译:唉呀呀,多么高啊,多么险蜀道难走啊,难于上青天!蚕丛和鱼凫是蜀地的祖先,开国的事迹多么渺茫悠远。
从那以来过了四万八千年,蜀地和秦地一直不通人烟。
西面对着太白山,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从空中)横度到峨眉山巅。
地崩山塌压死了五位壮士,才有入云的山路和栈道把秦蜀接连。
上面是羲和神车到此都要掉头的高峰,下面是激流奔腾回旋曲折的河川。
善飞的黄鹤也飞不过去,灵捷的猿猱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回旋曲折,百步九弯绕着陡峭的山峦。
摸参星擦井星抬头不敢呼吸,用手按住胸口坐下空自长叹。
请问你西游入蜀何时才归来?可怕的山路峭崖实在不能攀。
只见鸟儿在古树上悲切号叫,雄雌追逐一前一后飞绕林间。
又听见月夜杜鹃凄惨地啼鸣,忧愁弥漫了空旷寂静的深山。
蜀道难走啊,难于上青天!此话令人一听就会变色失颜。
连绵的山峰离天不到一尺远,千年的枯松倒挂在悬崖峭壁。
飞泻的急流瀑布争相发出哗哗的声响,撞山掀石千沟万壑传出惊雷似的回响。
蜀道是这样艰险啊,唉呀呀,你们这些游人为何远道而来?剑阁高峻而又崎岖,一人把守关口,万人也难打开。
,据守者如果不是亲近可靠的人,就会成为凶恶的狼和豺。
早晨躲避猛虎啊,晚上要躲避长蛇。
它们磨快了牙齿啊,吸吮鲜血,被它们杀害的人啊,密密麻麻。
锦官城虽说可以取乐,还是不如早日回老家。
蜀道难走啊,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啊,我只有长长的叹息!将进酒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借河起兴,大胆夸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夸张,反衬,排比,激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凡的抱负和自信]千金散尽还复来。
[对待金钱和其他得失的潇洒的人生态度]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应当]一饮三百杯②。
[夸张与豪情]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③。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④。
陈王[曹植]昔时宴平乐[宫],(每)斗酒十千恣(zi)欢谑[xue调笑]⑤。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直须,尽管]沽取对君酌[斟/饮酒]⑥。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拿]出换美酒,[潇洒的人生态度]与尔同销万古愁⑦。
[强烈的情感色彩]【注释】①《将进酒》: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属《鼓吹曲辞·汉铙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②会须:应该。
③岑夫子:即岑勋,南阳人。
丹邱生:即元丹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