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最优控制与最优估计试卷
试卷参考答案要求

兰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兰州理工大学年季学期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用三号宋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1行,段后1行)一、××××××(大题标题用黑体小4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首行缩进0.5字符,1.5倍行距)1、×××××××××(5号宋体,18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二、×××××××(大题标题用黑体小4号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首行缩进0.5字符, 1.5倍行距)×××××××××(5号宋体,18磅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表1 ×××数据表(小5号黑体,段后0.5行,居中)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索引位姓名 C 6性别 C 2出生日期 D 8合计-16 0 -图1.1 ××系统0级数据流图(小5号宋体居中)注:1.正文中表格与插图的字体一律用小5号宋体;2.正文各页的格式请以此页为标准复制,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本文档的页码已设置成自动格式);3.为保证打印效果,教师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
B题:新一代通信网络设计与规划-2019年兰州理工大学数学建模比赛试题

新一代通信网络设计与规划信息产业曾被誉为“工业化的牵引”,近期通信爆发式的发展也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潜在突破点。
“建立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是指将每家每户都通过通信技术联接起来,共享通信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的革新。
通信网络可以大体分为四个层次:接入网、汇聚网、核心网和骨干网。
本题主要关注骨干网和接入网的设计问题。
骨干网,作为连接多个地区和区域的高速网络,承担了各城市对外网络交互的出入口功能,是信息网络的主动脉。
新通信技术的部署离不开新一代骨干网的配合,只有拥有更大信息容量、更广覆盖度的骨干传送网,才能确保用户对新技术的完美体验。
以光纤为介质的光传送网的规划与建设是运营商、设备商以及政府必须考虑的课题。
图1为我国四大骨干网之一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连接示意图。
网络规划者通常需要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完成网络部署的顶层设计和规划。
如何在复杂的设计因素约束下,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让网络的价值最大化,部署成本最低,是一个极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图1 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连接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接入网起到连接终端用户与网络的任务,是信息网络的毛细血管。
这“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决定了用户对通信技术直接体验。
图2为一个小区接入链路的实现示意图,个人用户通过接入链路建立与基站的连接,将数据逐级上传至核心网关,从而进入骨干网进行数据高速传输。
接入网主要有固网接入和移动接入两种实现方式,其中固网接入主要用于家庭宽带等无便携性要求的接入场景。
固网接入根据传输介质又分为实体线路和非实体线路两种。
实体线路如光纤接入、铜线接入等,拥有高稳定性、大容量等特点,广泛使用于我们家庭宽带接入中。
非实体线路如微波接入方式,拥有部署简单、灵活性高的特点。
图2 小区接入链路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目前在全世界大多数家庭宽带市场中,实体线路部署占比较高。
然而在少数市场中,实体线路也存在局限性。
例如:在欧美等一些老旧住宅区,基础设施落后、土地权益与地面改造成本等因素导致布线成本过高。
最优控制与状态估计2

tf
华东理工大学
ECUST
J 取极值的必要条件是 J 等于零。因 x 是任意的,要
使上式中第一项(积分项)为零,必有
L d L ( )0 x dt x
上式称为欧拉——拉格朗日方程。
华东理工大学
ECUST
二、用变分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
1 末值时刻固定、末值状态自由情况下的最优控制 非线性时变系统状态方程为
J [ x (t )] J [ x0 (t )] 就称泛函J [ x (t )]在
x (t ) x0 (t ) 处是连续的。
2、泛函的变分 所谓泛函 J [ x (t )]的宗量 x (t ) 的变分是指两个函数间的差。
δ x x (t ) x0 (t )
n
x (t ), x0 (t ) R n
有???1????00122ttu??60或sign2tu???61华东理工大学ecust3伴随方程为011?????xh??122?????????xh?如果的初始值为则t110d??220d?11d??tdd122???6263在0内最多变号一次最优控制函数有以下可能的4种情况2t?ft华东理工大学ecust4由状态方程可知当时求得10t?102?1?x??1utxtx??022221120txtx?消去t得2201x2221txxtx??或写成222211210210xxxx???为了形象地表示系统的运动形态引用相平面方法画出相轨迹如下图所示相轨迹为两族抛物线下图所示
I D (t )
≤ I D max
tf 0
(5) (6)
性能指标
J
dt tf
最优控制问题为:在状态方程的约束下,寻求最优控制 I D (t )≤ I D max ,将 x (t f ) 转移到 x (0) ,使J 为极小。
新版兰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说不痛苦都是假的,但其实最多的是辛苦。
下定决心准备考研是从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的,所以想说:只要努力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在这场考试中,我确实也发挥出了最佳实力,多少也算是逆袭,成功上岸。
对于开始的过程来说谁也做不到完美,所以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做最有效的提升,更要关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
避免在不擅长的地方出现更大的问题。
话说回来,对于所有科目来说,付出与分数是成正比的,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学习!一定要掌握好基础,循序渐进的努力用功才行!对于备考策略,之前从很多学长学姐经验贴里学到的再加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验,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不是什么大神级别的人,也不能够帮助自认为是学渣的孩子复习没几天就能逆袭成学神,但是我的这些经验对于跟我一样,资质普通的考生来讲应该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
首先,我不鼓励大家去经历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的刻苦,都什么年代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远比头悬梁锥刺股来的让人开心。
下面就讲讲我的备考经验吧,也希望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
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兰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1)数学一(835)自动控制原理或(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1)数学一(836)电子技术基础或(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35)自动控制原理或(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36)电子技术基础参考书目为:(835)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836)电子技术基础华成英、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2021年电信4G LTE协优考试题库(含答案)

2021年电信4GLTE协优考试题库(含答案)单选题1.典型的无线接入系统可以处理高达()dB的路径损耗A、100B、200C、150D、50答案:C2.对于FDD,一个无线帧时间长度A、0.5msB、1msC、5msD、10ms答案:D3.GSM/UMTS/LTE互操作成熟阶段目标错误的是A、推出语音服务B、基于负载的移动性管理C、基于业务的移动性管理D、基于语音的移动性管理答案:D4.在AtollCell表格中,“MAxPower”指的是(假设天线端口为2T2S)A、小区最大发射功率B、基站最大发射功率C、天线单通道发射功率D、RS信号发射功率答案:C5.在eNoDeB的层2与应用层的SAP是哪个A、逻辑信道B、传输信道C、物理信道D、无线承载答案:D6.关于邻区错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错配是本来不应该是服务小区的邻区但被配置成了邻区B、系统内邻区有同频同扰码的现象,应该排除C、系统间的邻区有同频、邻频、同BSIC的情况,应该排除D、系统内邻区有同频的现象,应该排除答案:D7.Standalone场景中上行单用户峰值速率理论预期值为多少?A、8.25KB、15.625kbpsC、20kbpsD、100kbps答案:B8.AMR-WB编码采样率为()A、8kHzB、8HzC、16kHzD、16Hz答案:C9.RACH是什么信道A、物理上行共享信道B、物理上行控制信道C、随机接入信道D、广播信道答案:C10.NB-IoT垂直应用领域的部署成本包含硬件成本、网络成本、安装成本、服务成本,若想实现应用领域的规模化,必须降低部署成本。
A、正确B、错误答案:A11.RSRP正常要求在多少以内A、-70dBmB、-80dBmC、-90dBmD、-100dBm答案:B12.以下LTE在移动性能方面的主要要求哪条是错误的()A、最大支持500kmph的移动速度B、通常的覆盖范围内主要考虑低速(0~15km),并优先考虑低速C、保证在200kmph条件下的高性能D、保证在120kmph条件下的连接稳定答案:C13.基站存在()个A、3B、32C、168D、504答案:D14.LTE系统用户传输数据主要使用A、专用信道B、公用信道C、共享信道D、信令信道答案:C15.如同4G网络需要开机或者outofservice一段时间后进行注册附着流程一样,IMS子系统的用户同样需要进行在()的注册A、P-CSCFB、S-CSCFC、I-CSCFD、IBCF答案:B16.TTIBunDling也称为子帧捆绑,是LTE系统中一种特殊的调度方式,它是针对处于小区边缘的VoIP用户而设计的。
最优控制、最优控制系统

1822 自动随动、自动随动系统0610679基于移动传感器网络的机器人移动底盘模块的研究〔刊,中〕/樊留群//机械与电子.—2005,(12).—55258 (L)0610680光盘伺服系统性能的改善〔刊,中〕/钟海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4).—66269(L) 在分析伺服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光盘伺服性能的改善措施,给出试验测试结果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参40610681 LabVI EW与MA T LAB在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刊,中〕/陈桂//现代雷达.—2005,27(11).—67270(G) 研究了一种新的伺服系统实物仿真的实现方法,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系统体系结构。
在虚拟仪器系统开发平台———La bVI EW上编制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及数据采集;利用MATLAB中丰富的控制系统工具箱和仿真功能,进行控制算法仿真,并通过LabV IEW的MATLAB Script节点将MATLAB中编制的控制算法直接移植,实现伺服系统实物仿真。
参50610682基于R TW的微位移实验平台的研制〔刊,中〕/常国强//机械与电子.—2005,(12).—74276(L) 介绍了一种基于Matla b/Simulink/R TW控制的微位移实验平台的组成与原理、机械结构、电气组成、软件环境、平台实验及数据拟合。
将Realtime W in2 dows Target与控制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微位移工作台的精确定位,已经在实验中取得很好的定位效果。
参8伺服系统辨识的仿真与实现(见0610567)1825 最优控制、最优控制系统0610683摩擦对稳定跟踪平台低速性能影响的研究〔刊,中〕/周擎坤//机械与电子.—2005,(12).—21223(L) 以某型直升机驾驶员夜视系统稳定跟踪平台伺服系统设计为背景,针对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摩擦影响,着眼于摩擦模型、二质量伺服系统模型以及摩擦补偿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最优控制与状态估计7

(8)
沿最优轨线 x (t )取极小值。 (性能指标如(8)式所示的最优控制问题,是变分法中的波尔扎 问题)
华东理工大学
1 (t ) (t ) 引入拉格朗日乘子 λ(t ) 2 ( t ) n
tf
ECUST
(9)
由(6)式可知 f ( x,u, t ) x 为零
华东理工大学
ECUST
泛函的变分等于
J x(t ) x 0
3、泛函变分的规则 1) 2) 3) 4)
δ( L1 L2 ) δ L1 δ L2
δ( L1L2 ) L1 δ L2 L2 δ L1
δ
b a
, t]d t L[ x, x
b a
J [ x (t f )] [ x (t f )]
tf t0 tf t0
]d t [ H ( x , u, λ, t ) λT (t ) x H ( x , u, λ, t ) d t
tf t0
dt λT (t ) x
(11)
华东理工大学
ECUST
定义:设 J [ x ]是线性赋泛空间 R 上的连续泛函,其增量可表示为
Δ J [ x] J [ x δ x] J [ x] L[ x, δ x] r[ x, δ x] L[ x, δ x ]是关于 δ x 的线性连续泛函, r[ x, δ x ] 是关于δ x 的高阶 其中,
无穷小。则 δ J L[ x, δ x ] 称为泛函 J [ x ] 的变分。
0 1 0 1 x1 0 x K m I D 1 TF x J 2 0 0 x2 J D D
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试题

因素
列号
试验号
A
B
C
空白
亩产量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2
2
2
3
3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2
3
1
3
1
2
1
2
3
3
1
2
2
3
1
Y1=463
Y2=409
Y3=428
Y4=451
Y5=435
Y6=429
Y7=453
Y8=426
Y9=394
第2页,共2页
3(丙)
1
2
3
1.72
1.82
1.80
4
5
6
2(4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2
1
2
3
2
3
1
3
1
2
1.92
1.83
1.98
7
8
9
3(520)
3
3
1
2
3
3
1
2
2
3
1
1.59
1.60
1.80
确定因素主次顺序,最优方案,最优方案的工程平均。
第 1 页,共2页
6、(20分)一农场希望知道某一玉米品种的高产栽培条件,他们选择了三个试验因素:施化肥量、种植密度、施化肥方式,各因素之间无交互作用,每个因素选三个水平,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