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城市发展战略探讨
2024年绵阳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绵阳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绵阳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绵阳房地产市场也如日中天。
本文将介绍绵阳房地产市场目前的发展现状,并讨论其主要挑战和前景。
2. 市场概述绵阳房地产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加上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大力支持,促使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目前,绵阳的房地产市场主要包括住宅、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
3. 住宅市场绵阳的住宅市场一直都是房地产市场的主力军。
由于绵阳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房需求旺盛。
近年来,绵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购房政策,以吸引更多的购房者。
同时,开发商也积极推出多样化的住宅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然而,住宅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供地问题使得住宅市场供应短缺,造成房价上涨。
其次,部分楼盘存在质量问题,给购房者带来不少困扰。
此外,购房者对房屋贷款利率的担忧,也对住宅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 商业地产市场绵阳的商业地产市场也在飞速发展。
随着城市商业活动的增加,商业地产需求持续增长。
绵阳的商业地产市场主要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和酒店。
购物中心是商业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绵阳的购物中心不仅满足了居民的购物需求,还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写字楼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绵阳设立办公地点,带动了写字楼需求的增加。
另外,由于绵阳的旅游业也在快速发展,酒店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商业地产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商业地产项目需不断创新才能吸引消费者。
其次,商业地产的运营成本也不容忽视,一些项目由于管理不善导致亏损。
5. 工业地产市场绵阳的工业地产市场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绵阳市政府积极引导外资进入工业领域,大力推动工业地产的发展。
目前,绵阳的工业地产市场主要涉及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
绵阳的工业地产市场在吸引外资和推动工业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绵阳发展版块规划方案设计

绵阳发展版块规划方案设计1. 引言绵阳作为四川省重要的地级市之一,近年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规模日益壮大。
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本文针对绵阳的发展版块进行规划方案设计,以期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规划目标本规划方案旨在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城市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以下目标:1. 建设富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版块;2. 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3. 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4. 增加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3. 规划内容3.1. 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版块,应重点发展以下产业:1. 制造业: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2. 信息技术: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培育和吸引高科技企业;3. 旅游业:发展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优质旅游服务;4. 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2.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支撑经济发展,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1. 交通网络:完善城市内部交通网,建设快速干道和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2. 水电供应:扩大供水和供电能力,确保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 环保设施:加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保护环境;4. 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医疗机构、教育机构、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3.3. 城市形象提升通过规划版块内的城市景观和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具体包括:1. 建筑风格统一:规划版块内建筑风格和外观统一,形成独特的城市特色;2. 绿化环境:加大绿化力度,建设公园和绿化带,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娱乐空间;3. 文化保护: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遗迹,传承本地文化;4. 商业街区:打造商业街区,提供多样化的购物和娱乐体验。
4. 实施计划4.1. 分阶段实施考虑到资源和资金的有限性,本规划方案将分阶段实施,具体计划如下:1. 第一阶段:设立规划小组,进行版块内资源调研和土地规划工作,制定详细的发展方案;2. 第二阶段:逐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电供应和环保设施,确保经济发展的支撑;3. 第三阶段:重点发展产业和提升城市形象,建设经济发展区和文化旅游区;4. 第四阶段: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资源供给。
浅析绵阳城市交通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820033203浅析绵阳城市交通空间的演变和发展收稿日期6226作者简介何珊珊(82),女,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绵阳 6杨 剑(632),男,博士,硕士生导师,教授,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 6何珊珊 杨 剑摘 要:在综合全面分析绵阳市城市交通空间过去和现状的基础上,对绵阳市交通空间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了绵阳城市交通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绵阳城市交通空间发展的理念及对策。
关键词:交通空间,发展理念,道路网络系统中图分类号:TU984.191文献标识码:A 城市是开放的复杂性系统,具有耗散性、动态性、自组织性、非线性、非平衡性等特征[1]。
城市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物质载体。
城市空间则是人们进行生活活动和相互交往最为活跃且不可或缺的场所。
中国城市目前处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正面临着迅速的功能和结构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交通拥堵、出行困难、道路功能不清等各种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现出来。
道路是城市空间环境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结构的脉络。
脉络乱则空间乱,要想城市空间环境得到良性发展,城市交通空间环境则需要有序的发展。
由此可知,目前对城市交通空间的研究是必要的且是必须的,它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针对绵阳市交通空间过去和现状的研究来挖掘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发展理念及对策,以期为解决城市交通空间发展问题抛砖引玉。
1 城市交通空间的过去过去,绵阳市道路交通空间缺乏系统性和网络性。
城市发展 1)区域分析方法。
“解决城市问题在城市之外”,以区域观点来认识城市问题,寻求对策,是规划的基本方法。
2)结构研究方法。
“概念规划”将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形式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因此,城市结构理论成为“概念规划”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结构研究方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认真地研究城市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匹配程度,新旧城市中心的活动组织效率,新旧中心之间关联的程度,城市节点之间和地区之间在交通和社会方面相互连接的程度。
浅谈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的困境与对策
绵阳作为四川省的地级市,一直以来都是该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随着四川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决定将绵阳打造成四川经济副中心,以分流成都市的压力和促进绵阳经济的发展。
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绵阳在人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缺。
要想成为经济副中心,必须加大引才工作力度,特别是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人才来绵阳工作和生活。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打造成四川经济副中心,政府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
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和便利条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绵阳建设四川经济副中心面临着一些困境,但也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推动绵阳成为四川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小城镇大战略——谈绵阳市小城镇建设发展问题

小城镇大战略——谈绵阳市小城镇建设发展问题
张啸岚
【期刊名称】《四川建筑》
【年(卷),期】2006(026)0z1
【摘要】绵阳是我国西部的国防重点科研基地,也是一座新兴的电子工业城市.围绕绵阳所属6县、2区、1个县级市和277个小城镇,其发展规划应该有机的紧密的相互结合起来,不能各自为政,以免浪费资源.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张啸岚
【作者单位】绵阳市建设局村镇科,四川,绵阳,6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小城镇大战略——对襄樊市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查 [J], 王伟;李东升
2.欢迎订阅2006年《小城镇建设》欢迎邮购《小城镇大战略论集》 [J],
3.欢迎订阅2006《小城镇建设》欢迎邮购《小城镇大战略论集》 [J],
4.欢迎订阅2006年《小城镇建设》欢迎邮购《小城镇大战略论集》 [J],
5.欢迎订阅2006年《小城镇建设》欢迎邮购《小城镇大战略论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的开题报告

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形态以及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空间联系形式。
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可以更好地发现城市的空间特点和规律,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
绵阳市作为四川省的副省级城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期。
然而,长期以来,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存在不少问题,如城市中心区功能单一、城市扩展缺乏规划、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等。
因此,研究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可以为其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
2. 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具体内容包括:(1)分析绵阳市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演变和特点,了解城市发展的背景和过程。
(2)对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系统评价,包括城市中心区、城市外围区、城市交通网络、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评价。
(3)研究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分析其变化原因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4)分析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统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工作步骤为:(1)收集和整理绵阳市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绵阳市城市化历史演变进行全面了解。
(2)对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实地调研,对城市中心区、城市外围区、城市交通网络、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绘制城市空间结构图。
(3)统计分析绵阳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数据,利用软件工具绘制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图和相关统计图表。
(4)结合以上工作结果,深入分析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建议和策略。
4. 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将获得绵阳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全面了解。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建议,可为绵阳市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
绵阳市城市规划[优质PPT]
![绵阳市城市规划[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8914baf8c75fbfc77db2ef.png)
市城市总体规划》中 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 以中心区为核心,东 为游仙片区,北为高 水、青义组团,西为 园艺和高新区,南为 塘汛、小枧和松垭组 团,总面积约488.7平 方公里。
二、 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的期
限与绵阳市十二五规
• 四、 空间结构 规划在现状建设
——城市规划与社会概况
介绍人:唐戌058
目录
• 一:城市概况 • 二:城市规划 • 三:风景名胜
城市概况
绵阳市
四川省
阿坝羌族 藏族自治 州
广元市
绵阳市 德阳市
南充市 遂宁市
• 地理位置
•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 地西北部,涪江中 上游地带。东邻广 元市的青川县、剑 阁县和南充市的南 部县、西充县;南 接遂宁市的射洪县; 西接德阳市的罗江 县、中江县、绵竹 市;西北与阿坝藏 族羌族自治州和甘 肃省的文县接壤。 地理坐标为:北纬
的基础上,延续城 市总规结构,即构 建一主四副、多组 团的山水城市结构。 其中一主为老城中 心,四副为园艺副 中心、游仙副中心、 永兴副中心、城南 副中心,在此基础 上结合城市四山环 抱、三江汇流的自 然山水格局,规划
• 五、 重点建设地区 近期建设重点地
区划分为重点开发 建设区、重点改善 区、重点生态控制 区三种类型。
• 轨道交通规划
• 阳远景年(2050年)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推荐 方案由5条线构成,线 网总长度126.6公里。 其中1-3号线为骨架线 路,4号线为放射线间 的联络线,5号线为市 域线。
1号线为循环经济区 (绵阳市区与安县界牌 镇交界处附近)—游仙 经济试验区,1号线支
• 道路交通结构规划
交通枢纽规划
• 绵阳科教发达,产业兴盛。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 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 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4所,国家重 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中 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5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1.7万。
外地人对绵阳的评价

外地人对绵阳的评价摘要:1.外地人对绵阳的评价概述2.绵阳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背景3.外地人对绵阳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看法4.外地人对绵阳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的评价5.外地人在绵阳的生活体验和感受6.结论:绵阳未来的发展前景与挑战正文:绵阳,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北部,拥有22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科技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外地人如何评价这个城市呢?1.绵阳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文化背景绵阳位于成都平原和秦巴山区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美。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2.外地人对绵阳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看法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绵阳的经济发展逐渐崛起,特别是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城市建设方面,绵阳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逐渐展现出现代化都市的面貌。
3.外地人对绵阳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的评价绵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李白故里、七曲山大庙、报恩寺等。
外地游客对这些景点赞誉有加,认为绵阳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意义。
此外,绵阳的美食如麻辣烫、火锅、酸辣粉等,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4.外地人在绵阳的生活体验和感受绵阳的生活节奏适中,市民热情好客。
外地人在这里生活,既能感受到四川地区的民俗风情,又能享受到现代化都市的便利。
同时,绵阳的教育资源丰富,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来此求学和工作。
5.结论:绵阳未来的发展前景与挑战尽管绵阳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和人才引进等。
展望未来,绵阳需要继续深化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城的优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外地人对绵阳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这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 阳市位于成都平原北 端 , 四川 省会成 都市 9 m。辖 区 属就达百万之数 , 距 8k 就业压力也相 当大 。 面积 2 4 m , 口 50 , 中 , 阳城 区 5 m , 万人 。 0 9k z人 2 2万 其 绵 0k z6 0 3 城市发展空 间较受 限制 。绵 阳地处 长江上游 , 身就担 负 ) 本
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科技城 , 这对于绵阳是一个难得的历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滞后与短、 快的实用中问技术的载体短缺 平、 史机遇 , 绵阳市的发展将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5 资金缺乏 , 资环境与沿海城 市相 比还有一定 的差距 。能 ) 投 东联东部地 区, 西启我国西部的跨地 区性经济 中心 。作为新 四川 源等基础产业发展较 多 , 也制约 了国民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 。 仅 次于成都 的北部地 区增长 极 核 , 将会 成 为全 省北 部 的发 展 重
绵 阳 城 市 发 展 战 略 探 讨
史卫 波 高德政
摘 要: 从绵阳城市发展的现状入手, 着重对其城市自身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制约因素以及在区域中的格局进行 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城市发展 目 继而探讨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 标,
关键 词 : 市发展 , 城 战略 , 发展 目标 中圈分类号 : U9 42 T 8 .
所 7 个, 5 以及一 批大 中专 学校 和技工 学校 。为绵 阳的经济 发展 服务 , 承接成都需转 移 的产 业 , 力成 为成 都对外 开放 的重 要通 努 奠定 了良好 的技术基础 。 . 道。二是利 用成都 大专 院校 和科 研机 构 的集 中 , 人才 密集 , 资金
7 腹地 市场 广。绵 阳地 处大西 南 和大西北 联 系要 道。大西 充裕的优势 , ) 积极引进高新科技 成果 、 和资 金 , 高绵阳的产 人才 提
6科技力量强。建国以来, ) 作为国防工业基地的绵阳建成了
国家长三 角 、 期 重
以航空 、 电子工业技术 为龙头的具备 国内外 皆有较 高水 平 的装备 京津冀 、 成渝等 区域 经济, 已开 展前期 研究 。因此 , 阳在 与成 并 绵 及 先进 仪器 、 设备 、 测试 手段 和先进技 术 的科研 机构 。全市各类 都 的经 济合作 中应 主动出击 , 图虚 名 , 真务 实。一是发 挥绵 不 求 科技人员达 6万多人 , 具有一定规 模 的科研 院所 3 3个 , 立科研 阳的快速交通通道和土地 的优势 , 独 为成都 的 内外 贸易提 供优质 的
1 现状分析
11 城 市发 展 的基础 条件 .
1 1 1 优势 . . 1 良好 的发展机遇 。在 国家西部 大开发 的战略之下 , 阳市 ) 绵
着保护上游水 土及环境 的重 任。 中心城 区又 处于北 部 山区 向南
部丘陵 的过 渡地带 , 城市选址多 在涪 江及其 支流与 丘陵问 的平 坝 上 , 一地 区亦 是农 业 发展 区 , 这 因而 城市发 展 与农业 用地 的矛 盾 较 大, 城市 自身发展的空间限制较多 。 4 县域经济 落后 , 动力素质 低下 与沉 重的就业 压力 , ) 劳 以及
2 区位 、 ) 地位提高。重庆成为直辖市后 , 其职能将成为省内
互为因果 。
. 点; 由于重庆在 省内地位 的下 降而空 出 的潜 在 市场 , 阳有机会 12 区域发 展 的格局 绵 要对城市 的发展有客观 的定位 , 就必须将其 置于区域发展 的 填补, 绵阳与重庆的关系由竞争型更多地转为互补型… 。 1 对 3 良好的发展基础。宝成铁路复线 、 ) 高速公路和机场为绵阳 格局中去认识。重庆直辖后 , 四川省 域 的经 济带动作 用将会 削
维普资讯
第 3 卷 第 8期 2 2006年 4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LRE
VD. 2 NO 8 13 .
A t 20 p. 06
-2 ・ l
文章编号 : 0 8 52 0 )80 2 2 1 96 2 (0 6 0 .0 1 0 0
绵阳在不同层次目标的指导下应以城市内外结构调适为核心协调城市功能与环境功能及城市生态化集成为辅重点发展城市主导产业优化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结构加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调控市区功能区集团组团的点轴布局加强绵阳与市域卫星城镇之间的联系加大对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绿化工程的投资力度建设高生态位环境功能区逐步由城市增长传统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使绵阳发展成为我国新兴工业为主的科技城
南和大西北是我国经济的后进地带, 该地带 自然资源丰富, 具有 业水平和经济素质。三是找准两市 经济发展 的共 同点 , 成绵高 在 大量廉价劳动力 , 因而是 一个 潜在的庞大 市场 。尤其是 陕北 和陕 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 带 、 同市场 、 共 成绵渝旅游 圈 、 生态环境等方 南地区将可成为绵阳的直接腹地。 面, 统一协 调 , 同建设 。 四是协 调 产业 结 构调 整 , 展优 势 产 共 发
市再发展提供 了良好 的基础 。 弱 , 广域 的四川而言 , 对 行政 区划 重组后仅成都 一个特大城 市 , 迫
经济实力 、 口规 人 4军工发展与军转民潜力。军工发展是绵阳发展至今 的重 切需要 培育一 个较强 的经济 增长 极。就 区位 、 ) 模和科技水平而言, 绵阳将是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增长极。绵阳地 要 支柱之一 , 时至今 日, 本地 的国防工 业要发展 , 同时仍有不少建 具有 在偏辟地区的军工企业迁来绵阳。而绵阳的军工企业和国防科 处大西南和大西北 的枢纽位 置 , 广域 的腹 地和 市场。绵 阳需 要处理好在区域格局 中发 展与竞 争 的关 系 , 形成 自己的新优 势。 技产 品向民用型转化仍有 巨大潜力 。 对此需要积极发展区域 内城市 间四大战 略关 系 : 一是畅通 的交通 5市域和中心城区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经过 4 多年的建 ) 0 二是 三 四是 设, 绵阳形成了以电子、 冶金、 食品、 机械 、 纺织和建材工业为支柱 关系 ; 开放的市场关 系 ; 是密切 的产业关 系 ; 多层次 的 的现代工业体系, 其中电子工业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社会关 系。 12 1 绵 阳与成渝 的关系 。。 的主导产业 。中心城 区有 4 0余万 人 , 集聚程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