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技术课件.PPT5.1

合集下载

OLED-讲义PPT课件

OLED-讲义PPT课件
Yellow: >30,000hrs (initial brightness ~100cd/m2, Sanyo Electric)
Blue: >8,000hrs (initial brightness ~100cd/m2, Idemutsu Kosan)
Red: >14,000hrs (initial brightness ~200cd/m2, Toray)
有机发光显示技术
•1基本概念 •2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发展过程 •3有机发光材料 •4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工艺技术 •5有机发光显示器件驱动技术 •6新型有机发光显示若干关键技术
彩色化,高分辨(隔离柱),寿命,器件效率(功耗) ITO薄膜技术,发光材料纯化技术,OLEDoS(微显示), AMOLED(有源),FOLED(软屏),WOLED(白光)。
1 有机发光显示基本概念
显示技术背景
发光型
显示器
受光型
CRT(阴极射线管) PDP(等离子显示器) FED(场发射显示器) LED(发光二极管) 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 VFD(真空荧光显示器)
LCD(液晶显示器) ECD(电致变色显示器)
平板显示器
1 有机发光显示基本概念
学科发展背景
有机电子学(Organic Electronics):研究有机材料的电子过 程与有机材料光电子特性的科学。
尺寸:显示屏对角15.1英吋 驱动:低温多晶硅TFT有源驱动 点阵:1024×768(XGA )
2.3 OLED 发展现状
2003年1月9 日,索尼展示了24 英寸有机发光显
示器 。
2.3 OLED 发展现状
中国大陆OLED发展状况
Visionox Technology

《平板显示技术》PPT课件

《平板显示技术》PPT课件
信息是指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 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5
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
人类感知外界信息依靠眼、耳、鼻、舌、身(皮 肤)所具有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的比例: 电视和网络技术普及之前是:
视觉占60%,听觉占20%,触觉占15%,味觉占 3%,嗅觉占2%。 电视和网络技术普及之后是:
商品化时间
1990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5 2007 2009
资本支出/百万美元0 2500 3000
25
5G以上LCD电视切割数
代数
基片/mm2
22英寸 27英寸 32英寸 37英寸 46英寸 52英寸 57英寸
(6) 真空荧光显示管(VFD: 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 ;
(7) 激光显示 ( Laser Display)等。
15
被动显示器件的有:
(1)液晶显示(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2)电致变色显示(ECD: Electro Chromatic Display); (3)电泳显示(EPID: Electro Phoretic Image Display); (4)铁电陶瓷显示(PLZT : Transparent Ceramics Display)等
AMLCD的优点是:高性能、彩色、高分辨率、响 应快和薄,主要用于个人视频用品(TV等)、笔 记本电脑和桌上监视器。
AMLCD技术现状(2006年)是:亮度>3000cd/m2;对
比度,200000:1;彩色>24bit模拟;帧频:
120Hz;分辨力>130dpi(每英寸点数);视角:水

电致发光及场致发光器件OLED

电致发光及场致发光器件OLED
其他设备仪器仪表、手机、手表、电子钟、 LCD模块、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方面获得 应用。也作为交通安全标志,公司标志, 出口通道等发光指示牌上的发光显示器件。
5.3、OLED
图5.3 柯达L633数码相机显示屏
❖ 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又称有机EL,是以有 机薄膜作为发光体的自发光显示器件。
❖ 它是固体自发光器件,可适应恶劣工作环境;它 响应时间短、发光效率高、视角宽、对比度高; 它可在5V~10V的低电压下工作,功耗低,工艺简 单;制造成本低、有机发光材料众多、覆盖发光 光谱从红外到紫外,适合全彩色显示;价廉、易 于大规模生产;OLED的生产更近似于精细化工 产品,可在塑料、树脂等不同的材质上生产,产 品的机械性能好,不仅可以制造出笔记本电脑、 台式机适用的显示器,还有可能创造出墙壁大小 的屏幕、可以弯曲折叠的屏幕。人们预言,随着 规模量产的到来,OLED可以比LCD成本低20%。
▪ 低能电致发光是指某些高电导荧光粉在低能电 子注入时的激励发光现象。
5.1、高场交流电致发光显示
图5.1 ACEL结构图
❖ 交流电致发光显示是目前高场电致发光显示的主 流。ACEL结构如图5.1所示。
❖ 它是将电致发光粉ZnS:CuCl或(ZnCd)S:CuBr 混合在环氧树脂和氰乙基醣的混合物的有机介质 中,两端夹有电极,其中一个为透明电极。另一 个是真空蒸镀铝或银电极,构成一个EL。
图5.2 ACTFEL结构示意图 1金属电极;2绝缘层;3发光层;4绝缘层;5透明电极;玻璃衬底
❖ACTFEL优点是寿命长(大于2万小时), 亮度高,工作温度宽(-55℃~+125℃), 缺点是只有掺Mn的发光效率高,且为橙黄 色,对全色显示要求三基色研制高效的发 光材料是当今研究的课题。EL器件目前已 被应用在背光源照明上,在汽车、飞机及

流体力学实验_第五章

流体力学实验_第五章
28
§5.4 流动显示的光学方法
1. 适用范围 光学显示方法:利用流场的光学性质,如流体的密 度变化会造成光学折射率或传播速度的变化,通过 适当的光学装置可以显示流体的流动特性。
流场的温度、压力、浓度和马赫数等状态参数与密度 有确定的函数关系,而流体的光学折射率是其密度的 函数,因此下列流动可以采用光学流动显示的方法:
分光镜 补偿片
单色 点光 源
全反镜
风洞实验段
屏幕
40
密度均匀:干涉条纹彼此平行 密度不均匀:干涉条纹发生移动或变形,干涉条纹的改变与
流体密度的变化有关
干涉条纹 41
§5.5 流动显示技术的新发展——定量的流 动显示和测量技术
1. 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是一种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光 致发光流动显示与测量技术,把某些物质(如碘、钠或 荧光染料等)溶解或混合于流体中,这些物质的分子在 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下能激发荧光。
照明光源:高亮度的白光碘钨灯
25
26
27
3. 荧光微丝法
采用直径为0.01 ~0.02mm的合成 纤维丝,经柔化 和抗静电处理, 使微丝染上荧光 物质,粘贴于模 型表面。
光源:采用连续 紫外光源
照相:选用合适 的滤光片
Flourescent minitufts on aircraft wing
在定常流动中,流线、迹线和染色线相同。
但在非定常流动中,是互不相同的。
4
3. 流动显示方法的分类
(1)示踪粒子流动显示:在透明无色的气流或水流中加
入一些可见的粒子,通过可见的外加粒子跟随流体微团的运 动来使各种流动现象显示出来。 固态示踪粒子:
水流(铝粉、有机玻璃粉末或聚苯乙烯小球等) 气流(烟颗粒) 液态示踪粒子:水流(牛奶、染料溶液) 气态示踪粒子:水流(氢气泡、空气泡)

平板显示技术ppt课件

平板显示技术ppt课件
④当入射光与光轴成 角度照射时,由布拉格干涉方程
n p sin n 0 , 1 ,2 ,
⑤由于胆甾相液晶分子的螺旋排列还使其在特定波长 范围内具有圆偏振二向色,
10
1 有序参量
图3-5向列相液晶分子长轴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取向位置
11
2 液晶的各向异性 正性液晶和负性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分子的行为
(3)对应εx ≠ εy ≠ εz 的情况,一般有两个光轴方向,称为双轴 晶体,如云母、蓝宝石。 少量液晶具有双轴晶体光学特性。
18
1.3.2 单轴晶体中光的传播 (n2- n2o)[( n2o sin2θ+ n2e cos2θ) n2- n2o n2e] = 0
n2 no2 n2 no2sin2no2nne2e2co2s
v//n c/ /cc no,s vn c //cs n/i/ n
22
图3-12 射入液晶光线的前进方向
23
v//n c/ /cc no,s vn c //cs n/i/ n
由于n// >n⊥,所以液晶中光速合成方向与液晶分子长轴的夹 角变小,即进入液晶后,光线向液晶分子长轴方向靠拢。
Ex 2Ey 22ExEyco sE 2o 2si2n
(a) ( a )/ / , 0( b ) /, / 0
图3-6Np与Nn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分子的行为
12
液晶 中的 三种 形变
13
14
f 1 2 k 1 ( 1 n ) 2 k 2 [ n 2 ( n )2 ]k 3 [ n 3 ( n )2]
式中:k1l−−展曲弹性系数;k12−−扭曲弹性系数;k33−−弯 曲弹性系数。
11 12 13

《平板显示技术》课件

《平板显示技术》课件

等离子显示技术利用气体放电发 光的原理,实现图像的显示,具 有高亮度、高对比度、视角广等
优点,但功耗较高。
04
平板显示技术应用案例
LCD显示技术的应用案例
电视
LCD液晶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视领域,提供高清、大屏的观看 体验。
计算机显示器
LCD液晶显示器是计算机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清晰的图像和 稳定的显示效果。
3D显示技术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的视觉体验 ,也是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02
平板显示技术分类
LCD显示技术
总结词
液晶显示技术
详细描述
LCD(液晶显示)技术利用了液态晶体的光学性质,通过电场改变液晶分子的 排列,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LCD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是平板显示的主流技 术之一。
LED显示技术
平板显示技术的挑战与前 景
平板显示技术的挑战
技术更新迅速
平板显示技术发展迅速,不断有新技术涌现,对 传统技术构成挑战。
高成本
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研发成本高,市场推广难度大 。
性能与稳定性
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性能和稳定性有待提高,需要 不断改进。
平板显示技术的创新方向
柔性显示
柔性显示技术是未来平板 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具 有可弯曲、轻薄、便携等 特点。
《平板显示技术》 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平板显示技术分类 • 平板显示技术原理 • 平板显示技术应用案例 • 平板显示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01
引言
什么是平板显示技术
01
平板显示技术是一种使用电子技 术来控制和显示图像的技术,它 通过控制像素的开/关状态来显示 图像。
02
平板显示技术具有轻薄、低功耗 、高清晰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 电视、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 等领域。

5.1私人影院设计方案

5.1私人影院设计方案

方案说明
一、简述 本影音室总体面积约....平方米,前后纵深约....米,左右跨度约....米,高度为....米,屏幕安装墙面为灵活空间。主视听区面积约***平方米,前后纵深约**米,左右跨度 约***米,高度为***米。作为客厅影院需要在不影响装修美观度的情况下表现出完美小音效。 二、设计思路 本影院系统以客厅作为视听空间. 因此,在音响设计方面需从美观不影响装修风格方面入手:第一,应着重考虑选用多声道还原度高,定位准确,解码格式丰富的器 材进行合理的搭配;扬声器系统的功率充沛,解析度高,从而满足多声道高清格式影片大声压、大动态使用的要求。 第二,为满足高品位背景音乐欣赏的需求,应着重考虑 两声道还原系统,音色纯美,极低的音染,准确的声场,以求达到HI-FI系统追求原汁原味的感觉。
IS系列隐形音箱建筑使用介绍
Invisible Series(隐形系列)是建筑音响的极致表现。它们采用了蜂巢铝合金振膜,提供独特的全音域单元 和专业的分频分频调试和辐射区域定位,再现全频段的声音,包括水晶般清澈的高音、自然的中频和深沉流畅 的低音响应。音质毫不逊色于传统的高端入墙和吸顶音箱。180°的声音扩散范围将声音传播到更宽广的空间。 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声音全部源于天花板或墙壁,音箱却了无痕迹,真正做到只听其声不见其人。
IS系列隐形音箱私人影院使用介绍
Invisible Series(隐形系列)的这些特性使其非常适于多声道家庭影院系统。大型的音板可以兼作反射式 屏幕,用作家庭影院或公共影院的投影屏幕。其独特的宽指向性比传统扬声器更适于营造环绕声场。 由于隐形平面扬声器的特点,屏幕式扬声器能提供从左至右、从前到后的均匀声压,前排的听众不会 因听到的音量过大而感觉刺耳,后排的也能听到足够音量水平和清晰的声音。无论是用于扩音系统还 是重要的中置对话通道中,都有同样卓越的效果。观看一部在音板屏幕上播放的电影时,会有十分美 妙的同步欣赏的享受。由屏幕式扬声器所产生的具有其独特辐射扩散特性的声场,经人的耳和脑处理 后会产生一个紧随视觉影像的可视声音效果。这对增强电影的真实感是作用很大的。相比之下,常规 的中置扬声器过分暴露,它组成一个近点声源,发出的声音有一种不真实感,很封闭,而且过分突出 了它们自己及其固定的位置。从心理声学的角度上来看,特殊的指向性意味着难以判断其在空间中的 位置。的环境通道使用得非常成功,产生了漫射型区域,即使是很靠近平板的听众也能感受到良好的 效果,既具有高清晰度和良好的空间深度感,又具有极好的瞬态响应,能使图像和声音达到更完美的 结合。除以投影屏幕形式用作中置音箱外,平面扬声器还可以用作前置的主音箱或后置的环绕音箱。 平面扬声器既节约空间,又能弱化扬声器的存在感,无碍于视觉美观,这一特点是其适用于家居环境 的又一优势。

7.TFT-LCD所用材料

7.TFT-LCD所用材料

第五章 洁 净 技 术
第一节 洁净工程 第二节 净化室出入步骤 第三节 洁净区着装要求 第四节 操作间不良工作现象
碱玻璃 化学成分(碱含量) 软化点(℃) 热膨胀率(×10-7/k) 密度(g/cm3) 13.5 510 85 (50—350℃) 2.49 旭硝子 日本板硝子 Center硝子 浮法 无源矩阵 (STN-LCD) 低碱玻璃 7.0 535 51 (50—380℃) 2.36 无碱玻璃 0 593~667 37~48 (0—380℃) 2.49~2.78 康宁(7059/1737) NH(NA45/NA35) 旭硝子(NA635) 日本电气硝子(OA2) 熔融法、拉伸法 对辊压延法、浮法 有源矩阵 (TFT-LCD)
光源的细径化 导光板的薄型化
小型(14英寸以下): 10,000小时 大型(15英寸以上): 50,000小时 亮度维持率 50%以上(寿命末期)
长寿命 低亮度低下
5.6 Backlight各组成部件介绍
Protection sheet (保护板) 上 Prism sheet (上棱镜片) 下 Prism sheet (下棱镜片)
生产厂家
旭硝子 日本电气硝子
浮法 拉伸法 无源矩阵 (STN-LCD)
生产方法
用途
B.TFT-LCD用玻璃的主要性能
1) 低比重性
2) 耐药性 3) 热稳定性 ⅰ、在玻璃制备时预先进行热处理(退火); ⅱ、使用转变温度高的玻璃,提高玻璃基板形变温度的下限; 4) 平坦度 翘曲度、起伏度、平滑度 5) 缺陷特性 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 6) 硬度 400~550kgf/mm2之间 7) 耐高温性 达到650℃以上 8) 量产性 适于大工业生产
TFT-LCD 基础知识培训讲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电压、微功耗; 低电压、微功耗; 视角小, 视角小,响应速度 慢,电光响应曲线 陡度低不适合多路 驱动; 驱动;多用于字符 及低路数的字符显 示
5
续表
器件类 型 超扭曲 向列型 (STN)
写 入 机 理 在被写入像素的前后电极之间施加 一个大于阈值电压(V 的交流信号 一个大于阈值电压 th)的交流信号 电压,使像素电极之间原来呈 电压 使像素电极之间原来呈 1800~2700沿玻璃表面扭曲排列的液 晶分子层中间部分的液晶分子变为 倾斜垂面排列;从而使透过该处的线 倾斜垂面排列 从而使透过该处的线 偏振光变为椭圆偏振光,并在检偏处 偏振光变为椭圆偏振光 并在检偏处 产生干涉色, 实现显示。 产生干涉色 实现显示。
21
1.3.1 平均电压法
在动态显示时, 在动态显示时,要想使显示器上的 某个像素实现显示, 某个像素实现显示,必须循环地在该像素 上用行扫描脉冲和列寻址脉冲合成一个超 过液晶阈值V 的工作电压V 才能完成。 过液晶阈值Vth的工作电压VLCD才能完成。
22
扫描行电极
寻址列电极 图5-9 在矩阵电极上施加了电压后的显示状态
N +1 N −1
30
α max
Von = = Voff
偏压比b 图5-11 占空比1/N与有效电压和偏压比
驱动器数N 图5-12优值与驱动路数的关系
31
阈值陡度: 阈值陡度
Vsa p= Vth
最大驱动路数N 与陡度P的关系 最大驱动路数 max与陡度 的关系 :
N max
( p 2 + 1) = 2 ( p − 1)
N eff
1 b − 2b + N + 1 = 4 b −1
2
2
33
1.3.3 灰度显示法
(1) 空间灰度调制 )
(2) 时间灰度调制 )
图5-13 空间(面积)灰度调制原理
帧灰度调制
图5-14 帧灰度调制原理
34
脉冲灰度调制
图5-15脉宽灰度调制方式的驱动波形示意图
不显示 不显示 显示 显示
13
14
图5-4 七段式液晶显示器件的电极排列
15
图5-5 示波器用矩阵式液晶显示器的电极排列
16
17
1.3 动态驱动法 我们把液晶显示的扫描驱动方式称为动态驱动法。 我们把液晶显示的扫描驱动方式称为动态驱动法。 循环地对各行电极施加选择脉冲, 即:循环地对各行电极施加选择脉冲,同时所 有为显示数据的列电极给出相应的选择或非选择的 驱动脉冲,从而实现某行所有显示像素的显示功能, 驱动脉冲,从而实现某行所有显示像素的显示功能, 这种行扫描是逐行顺序进行的,循环周期很短, 这种行扫描是逐行顺序进行的,循环周期很短,使 得液晶显示屏上呈现出稳定的图像。 得液晶显示屏上呈现出稳定的图像。
24
b' V1 = ' VLCD b +1
b′+1=b(b>1) = ( )
1 V2 = ' V LCD b +1
b −1 V1 = V LCD b
选择点电压: 选择点电压:(1,1):VLCD :
1 V2 = V LCD b
b − 2 b VLCD
半选择点电压:(1,2),(1,3), 半选择点电压: , , (1,4),(1,5): , : (2,1),(3,1) : , 非选择点电压: 非选择点电压
第 5 章 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
§5-1液晶显示器件的写入机理 液晶显示器件的写入机理
1 液晶显示器件写入的基本条件 (1)足够强的电(热、光)信号作用于液晶, 足够强的电( 信号作用于液晶, 使其改变初始状态。 使其改变初始状态。
1
(2)每个电(热、光)信号均可以在特定的时 每个电( 间作用于特定的像素。 间作用于特定的像素。 像素:可以被单独控制的最小显示单元。 像素:可以被单独控制的最小显示单元。 (3)施加在像素上的电压必须是交流电压。 )施加在像素上的电压必须是交流电压。 2 液晶显示器件的写入机理 液晶显示器件写入机理, 液晶显示器件写入机理,就是液晶显示器件 依靠什么方法将人们所需显示的信息用来作用于 器件, 器件,使器件达到显示的目的
写入特点 电光响应曲线 陡度高,适合用 陡度高 适合用 于多路动态驱 动显示;为有色 动显示 为有色 显示模式
6
续表
有源矩 阵薄膜
以行扫描信号和列寻址信号控制作 经TFT有源电 有源电 用于被写入像素的电极的薄膜场效 路间接控制的 应晶体管型有源电路, 场效应 应晶体管型有源电路,使有源电路 TN型器件像 型器件像 产生足够大的通断比, 晶体管 产生足够大的通断比,从而间接控 素,可实现高 制像素电极间呈TN型的液晶分子 型 制像素电极间呈 型的液晶分子 路数多路显示 (TFT) 排列,达到显示的目的 ) 排列, 和视频图象显 示
28
作业题: 作业题
5-2
预习思考题: 预习思考题
1、最佳偏压比、最大的选择比和阈值陡度之间有何 、最佳偏压比、 关系? 关系? 2、动态驱动法可分成几中方法?它们各有何特点? 、动态驱动法可分成几中方法?它们各有何特点?
29
1.3.2 最佳偏压法
1 = tf
Vrms
∫ [V (t )]
tf 0
23
施加电压方法: 施加电压方法:
Xl电极施加电压V1,其余各行电压为0V。 电极施加电压 其余各行电压为 。 Y1电极施加电压 2,其余各列电压为V1/b′。 电极施加电压-V 其余各列电压为 。
选择点:(1,1):Vl+(V2); 选择点: : ; 半选择点: 半选择点:(1,2),(1,3),(1,4),(1,5): Vl – (Vl/b′); , , , : ; (2,1),(3,1):V2; , : 非选择点:均为 非选择点:均为-V1/b′。 。
2
3 液晶显示必须时刻牢记下列三个特点 液晶显示必须时刻牢记下列三个特点:
(1) 纯粹交流驱动 (2)有效值作用;( )容性负载。 纯粹交流驱动; 有效值作用;(3)容性负载。 有效值作用;( (1) 液晶在直流电压作用下会发生电解作用 所以 液晶在直流电压作用下会发生电解作用,所以 必须用交流驱动,并且限定交流成分中的直流成分 必须用交流驱动 并且限定交流成分中的直流成分 不大于几十个毫伏,直流成分越小越好。 不大于几十个毫伏,直流成分越小越好。
图5-1 LCD 静态驱动示意图
11
图5-2 驱动电路原理
12
表5-3
异或门电路(见图 ) 异或门电路(见图5-2)的真值表
公用波形{B) 笔段波形 笔段波形(C) 导通断开信号 公用波形 (A)电平 电平 电平 电平
液晶驱动电 压
液晶显示与 否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0 0 1 1
7
续表 器件类 型 写入机理 写入特点
在被写入像素的前后电极之间施加 在被写入像素的前后电极之间施加 之间施 一个不同幅值的交流信号电压时 会 没有阈值,可 电控双 一个不同幅值的交流信号电压时,会 没有阈值 可 折射型 使电极之间原来排列整齐的液晶分 随写入电压改 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 因双折射效 变的干涉颜色 子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 (ECB) ) 应使通过液晶盒的线偏振光变为椭 圆偏振光,并对检偏振片产生干涉 呈 圆偏振光 并对检偏振片产生干涉,呈 并对检偏振片产生干涉 现出随写入电压改变的干涉颜色。 现出随写入电压改变的干涉颜色。
3
(2)由于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光学性能的改变是 由于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光学性能的改变是 依靠液晶作为弹性连续体的弹性形变,影响时间长 影响时间长, 依靠液晶作为弹性连续体的弹性形变 影响时间长 所以交变驱动电压的作用效果不取决于其峰值,在 所以交变驱动电压的作用效果不取决于其峰值 在 频率小于10 情况下,液晶透光率的改变只与外 频率小于 3HZ情况下 液晶透光率的改变只与外 情况下 加电压的有效值有关。 加电压的有效值有关。 (3) 液晶单元是容性负载,液晶的电阻在大多 液晶单元是容性负载, 数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是无极性的,即正 数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是无极性的, 压和负压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压和负压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表5-2 直接驱动法分类表
直 接 驱 动 法
LCD特性 驱动极性 寻址方式 驱动频率
非存锗型,存储型 直流驱动,交流驱动 静态驱动,动态驱动 单频驱动,双频驱动
10
1.1 静态驱动法 静态驱动法: 静态驱动法 是指在像素前后电极上 施加驱动电压时呈显示 状态, 状态,不施加驱动电压 时则呈非显示状态的一 种直接驱动方法。 种直接驱动方法。
32
在一定的扫描行数N下 在一定的扫描行数 下,通过最佳驱动方式获得最大的选 择比,当扫描行数N增加后选择比相应降低 增加后选择比相应降低。 择比,当扫描行数 增加后选择比相应降低。注意到如果电路 不工作于最佳方式时选择比也会降低。 不工作于最佳方式时选择比也会降低。于是把非最佳方式下工 作的选择比与增大扫描行数后的选择比等价, 作的选择比与增大扫描行数后的选择比等价,非最佳工作方式 等价于最佳工作方式下增加了扫描行, 等价于最佳工作方式下增加了扫描行,从而引出等价扫描行
2
dt
V b2 − 1 Von = (1 + ) b N
b2 − 1 (1 + ) N = b 2 − 4b + 3 (1 + ) N
Voff
V b 2 − 4b + 3 = (1 + ) b N
Von Voff
Von = Voff
N + b2 − 1 N + b 2 − 4b + 3
b = N +1
8
§ 5-2 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