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热能1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本节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本节教学难点:1、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首先让学生观看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录像、图片等,或提出一个有关能源的社会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进入实际应用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学生实验]课本实验2-1[思考]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学生思考回答]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它阻止铝片与酸的接触,使反应不能进行。

[分组探究]实验中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热量变化,那我们应换什么方法去了解热量变化呢?[学生思考]讨论出多种方案,同时纪录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实验步骤*眼睛看到的现象用手触摸的感觉用温度计测量的数据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溶液向含有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结论[演示实验]课本实验2-2[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1、为什么要将八水氢氧化钡晶体磨成粉末?2、为什么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搅拌?3、反应后有什么气体产生,应如何处理?[学生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面表格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将晶体混合后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有NH3气生成用手触摸烧杯下部感觉烧杯变凉反应吸热用手拿起烧杯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粘到了烧杯底部反应吸收热量使体系温度降低,使水结成冰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一会儿再拿起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冰融化反应完后移走烧杯上的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混合物成糊状有水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演示实验]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要点]通过三组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对比实验,定性的抽象出“中和热”概念。

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热能优秀教案

化学能与热能【教材分析】化学能与热能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第1节教学内容,属于热化学根底知识。

【教学目标】1.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响2.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响3.化学反响的本质及与热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响难点:化学反响的本质及与热量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我们所在的是本区域内生源最薄弱的,所教的学生又是普通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都比拟欠缺。

全班48名学生对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响感觉比拟抽象,在教学中应在讲解的同时结合生活实例,再辅以图示,通过不断强化,才能取得比拟好的效果。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响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键与放热吸热反响的关系当拆开所有反响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形成所有产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时,为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响〕,反之为__________ 2.化学能与反响放热吸热的关系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响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和相对大小。

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

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与反响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如下:吸热反响:反响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热反响:反响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3.以能量为纵坐标,画出吸热反响和放热反响的简单示意图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实验2---22.〔1〕常见的放热反响:①所有的燃烧反响②大多数的化合反响;〔CO2+C高温2CO为吸热反响〕③酸碱中和反响;④金属与酸或水反响置换出氢气⑤缓慢的氧化反响〔2〕常见的吸热反响:①大多数的分解反响;②以下几个反响是吸热反响:Ba〔OH〕2·8H2O+2NH4Cl=2NH3↑+BaCl2+10H2O ;CO2+C高温2CO ;C+H2O高温CO+H2〔3〕记住常见的吸热反响其它为放热反响注意:有热量放出未必是放热反响,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必须是-----------化学变化。

《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

《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第1课时)◆模式介绍启发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容,围绕化学能与热能展开,即使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的必要基础。

本节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

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进程的入门知识。

同时,能源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能源对人类文明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意义,决定了本节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思路分析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引入类比,启发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破与立”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进入理论思考教学→引发学生考虑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问题→进入实验探究教学→提出人类如何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问题→进入实际应用教学。

这一教学思路强调的是理论的指导作用,启发学生从理论出发提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几种科学假设,然后设计实验对各种假设进行验证,以此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重视利用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2.在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1、2、3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实验进行加工,得出正确的结论。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名师教学设计1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名师教学设计1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教材分析基于初中化学已初步了解了燃料及其相关一些知识,后续将在选修4中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规律。

因此本节内容即使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和拓展,也是选修内容的必要基础。

当今化学能占现在能源的85%,对化学能的研发利用以及节能降耗是持续中国梦可持续发展重要任务。

因此阐明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对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好的培养。

所以本节内容在高中化学占有重要地位。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有的放矢,接下来对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燃料及其利用已有一定认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和学情,我从以下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制定的三维目标中,其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并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学科思想与方法,这些思想与方法不但指导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对以后的生活也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些认识,针对本节课,知识目标比较浅显,情感目标比较宽泛,我着重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的过程学会多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化学键的断裂、形成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2. 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键与热能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利用分类、类比、归纳等思维丰富学生对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的认识角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关注化学能源,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价值与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环境和社会。

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实验探究的过程及其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师: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师:真乃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就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瀑布之一-壶口瀑布,视频中能够形成这样震撼的画面,其中蕴含着一条重要的能量转化关系-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

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热能》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化学能与热能》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活动及结果分析获得正确的认识。

2.通过逐步深入的讨论交流建立知识结构。

3.通过实际应用检验学习成果,体验学习成就。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践中获得学习成果,体验科学认知过程。

2.共享信息,形成互助的学习氛围,提高个体学习的责任感。

3.运用“精彩回放”“嫦娥一号”“爆竹仓库事故”等素材,体验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从化学键的变化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物质的能量与能量变化-化学键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作为线索,将多种素材和实验融为一体,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过程的感受,认识能量变化与化学键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教学过程说明:在分析预测环节要分析两组结论。

一、物质储存的能量大小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这一层次要求较低,通过书上图示对比的方法得出结论。

二、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关系,这一层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应用化学键的有关知识,加以合理的想象和推理,得出结论。

学生已经有了这一部分内容的相关知识基础,所以采用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后自主得出结论的方法。

第三阶段:小结并学以致用利用板书小结本节课获得的三组结论,得出“反应物能量高,则拆开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少”练习:1.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颜色B.状态C.化学键D.原子核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开始时都需要吸收能量C.E(拆键)< E(成键),则反应放热D.可逆反应若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一定吸热3.资料:拆开1molH2吸热436kJ,拆开1molCl2吸热243kJ,形成1molHCl放热431kJ。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2(必修)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容,围绕化学能与热能展开,即是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的必要基础。

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进程的入门知识。

同时,能源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能源对人类文明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意义,决定了本节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 学习者分析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纪学生,通过在初中的学习,他们对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这一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概念。

在这堂课中他们要初步明确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什么,就是要求他们要从感性认识升级为较为理性的认识,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化学键的概念,而在上一章他们刚刚学习过,所以接受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比较轻松。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化学键的知识,加深对化学键的理解,进而认识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 通过图像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吸热放热的概念,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能够对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树立正确的能量观。

(3) 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形成乐于探究的习惯,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四、教学过程:.补充分析:通过分析氯气在氢气中的燃烧反应实例,加深断键吸收能量对成键放出能量的理解。

学生思考、分析、总结形成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大于断裂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则会释放能量(放热反应)!1. 加深对断键放能、成键吸能的理解。

615.高中化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化学能与热能1

615.高中化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化学能与热能1

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教学目标】⑴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⑵能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⑶掌握从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能量的变化(4) 了解能量守恒定律【教学重点】掌握从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能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公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介绍] 能源与材料、信息一起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每时每刻、分分秒秒都离不开它。

迄今为止,人类所能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学能、电能、以及核能等等。

但是,由于人类大量开发和浪费资源,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从而引发了不可回避的能源危机。

在现代广泛使用的各种能源中,哪些与化学密切相关?面对能源枯竭的危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向,在这方面化学能作出什么贡献?本章初步讨论这些问题。

[创设情景]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触摸试管外壁时有何感觉?说明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问题]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烃类等有机物(煤中含有大量的碳),它们燃烧时放出热能。

你一定想知道,这种能量从何而来?它与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板书]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思考]不同的燃料其组成不同,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也不相等。

为什么不同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会不同?燃料在燃烧反应中产生的热能来自哪里?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⑴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用化学键的观点分析反应的本质过程。

点燃H2 + Cl2 ==== 2HClH—H Cl —Cl H—Cl断开断开形成2H 2Cl 2 HCl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示范教案1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示范教案1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3.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2.通过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体会定性和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正确的能量观;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体现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1.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三、教学过程第一阶段:问题引导—知识呈现阶段【知识链接】一、化学反应和物质能量的关系【自学解答】阅读下图,解决以问题。

1.各种物质都储存有,不同的物质储存的不同。

2.当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时,反应为反应;当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时,反应为反应。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E反)、生成物总能量(E生)、放出的能量(E)之间的关系:放热反应中:。

吸热反应中:。

【知识链接】二、化学键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自学解答】阅读教材中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内容,讨论、交流解决如下问题。

请你以H2和Cl2化合生成HCl的反应为例从化学键角度分析其中的能量变化。

1.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1 mol H2中含有H-H键,常温常压下使1 mol H2变为2 mol H原子断开了H —H键,需要436 kJ的热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能与热能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⑴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⑵能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⑶掌握从化学键的观点分析能量的变化
(4) 了解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掌握从化学键的观点分析能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公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介绍] 能与材料、信息一起被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

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每时每刻、分分秒秒都离不开它。

迄今为止,人类所能利用的能主要是化学能、电能、以及核能等等。

但是,由于人类大量开发和浪费资,造成了资的不合理利用从而引发了不可回避的能危机。

在现代广泛使用的各种能中,哪些与化学密切相关?面对能枯竭的危机,提高能的利用率和开辟新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主要方向,在这方面化学能作出什么贡献?本章初步讨论这些问题。

[创设情景]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然后要求学生回答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触摸试管外
壁时有何感觉?说明什么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问题]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烃类等有机物(煤中含有大量的碳),它们燃烧时放出热能。

你一定想知道,这种能量从何而?它与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
[板书]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思考]不同的燃料其组成不同,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也不相等。

为什么不同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会不同?燃料在燃烧反应中产生的热能自哪里?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⑴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用化学键的观点分析反应的本质过程。

点燃
H
2+ C
2
==== 2HC
H—H C —C H—C
形成
2H 2C 2 HC
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⑵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点燃
H
2+ C
2
==== 2HC
H—H C —C H—C
吸收能量吸收能量形成放出能量
2H 2C 2 HC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⑶从化学键的观点分析能量的变化
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
[问题] 一个化学反应是否为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什么呢?
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想一想] 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既有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又有生
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化学能也随之而改变。

那么,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解释] 实验测得,在25℃,101KP条件下,将1moH
2
(H-H)变为2moH原子需吸收
436kJ能量,而2moH原子变成1moH
2
(H-H)放出436kJ能量,这个能量就是H-H 的键能。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牢固,含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某些键的键能(kJ/mo)
[想一想] 对于某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如何判断它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呢?
[例题选讲] 在反应H
2+ C
2
=2HC中,已知:H-H 键能为436kJ,C-C键能
为247kJ,
H-C键能为431kJ,判断该反应是反应
[解析] 则(1)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

吸收总能量为:436kJ+247kJ=683 kJ,
(2)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能量。

释放总能量为:431kJ+431kJ=862 kJ,
(3)反应中放出的热量的计算:862kJ—683kJ=179kJ
不难看出:生成物的键能大于反应物的键能,所以,为放热反应。

•[结论]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水由高处向低处流要释放能量将水由低处抽向高处需提供能量
(势能转化为动能)(电能转化机械能,再转化为势能)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化学反应吸收热量
[小结]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放出的热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吸收的热量
化学反应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能量的“贮存”或“释放”的过程规律:
(1)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就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出;
(2)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能量公式化:E(反应物)=E(生成物)+Q
(能量守恒定律)
E(反应物)-E(生成物)=Q
Q>0为放热反应
Q<0为吸热反应
[课堂练习]
1、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能量,而
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 能量。

1moH 2中含有 H —H 键,在25℃和101kP 的条件下,使1moH 2变为2moH 断开了 H —H 键,需要 436kJ 的热量,而由2mo H 原子生成 1mo H 2,有 H —H 键生成,需要 436kJ 的热量。

1、已知拆开1moH 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 的能量,拆开1moO 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 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 H-O 键要放出463 kJ 的能量,试说明2H 2+O 2=2H 2O 中的能量变化。

2、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3、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

据此,以下判断或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4、已知破坏1mo N≡N 键、H-H 键和N-H 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kJ 、436kJ 、391kJ 。

试计算1moN 2(g )和3 moH 2(g )完全转化为 NH 3(g)的反应热的理论值。

[课堂小结]
[课堂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