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眼和视觉1

合集下载

科学:1.6《眼和视觉》课件(1)(浙教版七年级下)

科学:1.6《眼和视觉》课件(1)(浙教版七年级下)

焦点:常用F表示. 实焦点:平行于主光轴 交于主轴上的点(凸透镜) 虚焦点:平行于主光轴 的光线经透镜折射会聚 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发散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 上的点(凹透镜)
F
O
′ F
F O F′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透镜的第一性质,
F
O
′ F
也是凸透镜与凹透镜
的性质不同之处.)

下列说法正确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 B.凸透镜有虚焦点,凹透镜有实焦点 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 D.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一定不能会聚与一点
凹透镜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发散透镜
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分成 3部分,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 能够使平行光发散 能够使平行光会聚
三 有关透镜的几个概念
焦距: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
(常用 表示,单位是米)
f
焦距越短, 光通过透镜时 其方向偏折的 就越厉害。
FLASH
四.正确理解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
五.解决了用冰和阳光取火的问题 六.初步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练习题
1 下列对于凸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间比边缘厚 B.两个焦点与透镜中心的距离相等 C.有一个实焦点和一个虚焦点 D.把光源放在焦点处可以得到平行光线
2 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可以点燃火柴,火 柴应放在__处.
光的折射光路图
N 法线
空气 P
水 折射 C 光线
α
O
A 入射 光线
Q
γ
N’
⑵ 光的折射定律:
①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同一平面。 ②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两侧。 ③ 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⑶ 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七年级科学眼和视觉1

七年级科学眼和视觉1
F
O
F′
光路图
F O F′
பைடு நூலகம்
在所示的方框内各有一个透镜,根据 光线通过透镜传播的方向,在方框内 填入适当的透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结论
物体到凸透镜 像到凸透 的距离 镜的距离
像的性质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象
大于两倍焦 在两倍焦距 距( u>2f ) 和焦距之间 等于两倍焦 距( u=2f ) 在两倍 焦距处
凹透镜 凸透镜
) )镜。
9、小明给班里的某一位同学照了张全身照, 现在要给这位同学照一张半身照,请问这位 同学该怎么做。
10、“F”这字通过幻灯机后,看到的字是 怎么样的?
甲骨粒 甲骨粒 tsdrszv9
实像 6、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 像的原理工作。 小于一倍焦距 7、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 )与( )之间, 如果要得 一 倍 二倍焦距 ( 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 内。 一倍焦距
8、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缩小 ( )( ) 倒立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 镜,花镜是一个(
4.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 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 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 成的像一定是( B ) A、缩小的 B、放大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
5、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 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倒 立 ( )的( 缩 )像。 小
实像 虚像
v >20
正立
四、凸透镜的应用
1、
2、幻灯机、投影仪 利用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即:2f >u >f 时,像距v > 2f 制做而成。成的是倒立、放大的 实象

七年级科学眼和视觉

七年级科学眼和视觉

像的特点
应用
物距(u) 倒或正 缩小或 实或虚 像距(v) 放大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测f
f<u<2f
u=f u<f
倒立 放大 实像
不能成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v>2f
幻灯机
放大镜
h
4
2.凸照相透机镜和的放应大用镜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v>f 如照相机
h
9
5.一物体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着主光 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那么所成的像的 大小将( B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h
10
6.烛焰经凸透镜在屏上已成一缩小的像,若
要在屏上成一放大的清晰的像,则应(

A.将A凸透镜向烛焰适当移近,其它不动
B.将凸透镜向屏适当移近,其它不动
C.倒立、放大 D.倒立、缩小
3、下列光学原件中能够成等大实像的是 (C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h
8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照相机拍摄照片时,物距应大于2倍焦距 B.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物距应大于2倍焦距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应大于1倍焦距 小于2倍焦距 D.使用放大镜时,物体只能成放大的虚像
§1.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 1、提出问题
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的位置 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实际使用中可提出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探究眼睛对光的适应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探究眼睛对光的适应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探究眼睛对光的适应能力。

一、引言眼睛是人体中感光器官的代表之一,也是人体感官器官中最为敏感的器官之一。

眼睛的视觉功能主要得益于本体视细胞和视神经的协同作用,其中,本体视细胞是眼睛的接收器,而视神经则是将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信使。

而眼睛的视觉功能可以反映出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因此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人类认知和感知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眼睛的结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眼睛的视觉功能是由一系列的细胞和组织所完成的,因此研究眼睛的结构是了解它的功能的基础。

人类的眼睛由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和眼球肌共同组成。

其中,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水晶体组成了人类眼睛的光学系统,主要完成对光的折射和聚焦等功能。

而视网膜则是眼睛的感受器,负责将光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从而传递到视觉中枢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眼睛的光适应能力眼睛面对着日复一日的光线,因此需要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以保证其正常的视觉功能。

光适应是指当眼睛从需要较高光强的环境转移到需要较低光强的环境中时,眼睛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光信号进行适应和调节,最终使其满足当时的需求。

1.黑暗适应黑暗适应是指当眼睛从光较强的环境转移到光较暗的环境时,眼睛的视觉能力逐渐提高的过程。

当眼睛处于光强度很强的环境中,因为本体视细胞的总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对于弱光信号的检测和分辨能力会比较低。

但是,当眼睛的光适应达到一定高度时,本体视细胞的敏感度会提高,从而增强眼睛的对弱光信号的检测和分辨能力。

2.光适应光适应是指当眼睛由光弱的环境转移到光强的环境时,眼睛会对光进行适应和调节,以保证视觉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当眼睛暴露在很强的光线下时,本体视细胞会变得过于敏感,导致视觉图像过于明亮和模糊。

而当眼睛暴露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中时,本体视细胞的敏感度会减弱,导致视觉图像变得模糊和不清晰。

因此,眼睛对光的适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保证了我们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正常视觉功能。

初一科学最新-1.61眼和视觉 精品

初一科学最新-1.61眼和视觉 精品

虚 焦 点
虚焦距、虚焦点
虚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 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一点——虚焦点
练习:
凸透镜:对光有 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 的作用 光心:在透镜的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经过 它的光线 不 发生改变 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 线会聚成一点,该点为 。 平行于主光轴的 经过凹透镜后,折射 光线的 会聚在虚焦点 焦距是指 。 透镜有 个焦点。
如何自制 简单透镜
一般用玻璃 或塑料制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如:滴水 在透明纸上 或玻璃上
中心部分的厚度O1O2比两个球 面半径小得多的透镜
主光轴:透镜中连接两侧面球心的直线
主光轴 (用点划线)
光心:在透镜的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
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焦点、焦距 焦 点
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 线会聚成一点——焦点
光的折射规律内容是: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体中时,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物体 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无论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 还是从水或其他透明物质垂直射入空气时,光 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完成下列光路图
完成下列光路图
完成下列光路图
大脑中90%的信息来自眼睛,你知道 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 常见的光学仪器有放大镜、 显微镜、望远镜等,望远镜 、显微镜内部都有透镜。
透镜分为二类 一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一类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中间厚 凸透镜 边缘薄
透镜
中间薄 凹透镜 边缘厚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了解科技对眼睛和视觉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了解科技对眼睛和视觉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了解科技对眼睛和视觉的影响了解技对眼睛和视觉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设备,包括电脑、手机等。

但是,这些科技设备对人眼和视力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科技对眼睛和视觉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组成和功能。

2.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影响视觉的因素。

3.了解科技对眼睛和视觉的影响。

4.学习保护眼睛和视力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眼睛的组成和功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幻灯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组成和功能。

如角膜、晶状体、虹膜等不同部位的功能以及视网膜、视神经等所起的作用。

2.光的传播方式和影响视觉的因素通过讲解光线的传播原理、颜色对视觉的影响、光线的强度、波长等因素对视力的影响以及近视等眼睛疾病的原因等等,让学生理解影响视觉的因素。

3.科技对眼睛和视觉的影响介绍电脑、手机等科技设备对眼睛和视力的影响,如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的眼睛疲劳、干涩、近视等问题,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来保护眼睛和眼力。

4.保护眼睛和视力的方法讲解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如减少使用时间、保持距离、做眼保健操等等,还可以介绍一些食物和营养素对眼睛健康的影响和推荐。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幻灯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光的影响因素等等。

2.分组讨论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在互相交流和讨论中更深入地理解眼睛和视力的问题及保护眼睛和视力的方法。

3.观察法通过让学生观察眼睛盲点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是介绍科技对眼睛和视力的影响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2.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保护眼睛。

五、教学评估1.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

2.通过下课时的讨论来考察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认识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认识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

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认识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

我们需要了解人类眼睛的结构。

眼睛是一对位于头部的器官,用于处理光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视觉体验。

周围的光反射进入角膜,并被底层传感器所捕捉,同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随后被眼底的神经-视网膜所处理。

着重强调的是,人眼的视网膜实际上是一种感光细胞的混合物,它们称为锥形细胞和杆状细胞。

锥形细胞对颜色比较敏感,而杆状细胞则对弱光比较敏感。

学习完眼睛结构的基本概念后,我们可以继续探讨人眼如何处理视觉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视觉体验。

在人类视觉处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处理方式是视网膜上的神经元对光线的分析以及在神经网络中的传递。

当神经元接受到光线信号时,它们会将这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将被传递到视觉皮层中的神经元,其中大脑解析和识别这些信息,进而形成对外界的感知。

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海量的信息,从而让我们实现视觉的体验。

除了了解人眼的结构以及视觉处理的方式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视觉感知的基本概念。

最基本的视觉概念就是颜色。

人眼可以识别的颜色大约有1百万种,这得益于视网膜上锥形细胞数量的不同变化。

另一个基本概念是亮度对比度。

亮度对比度是指一个物体周围与之相邻的区域与该物体的亮度差异。

它能够指示我们视觉体验的深浅以及清晰程度。

就是深度感受。

人眼可以通过形状以及分层的编码方式,对空间深度进行感知。

通过七年级生物下册《眼睛与视觉》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人类视觉的基本概念,从而了解眼睛的结构、视觉信息的处理方式,以及视觉感知的基本概念。

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眼的运作方式,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视觉感知能力。

这种掌握基本概念的方法,在其他学科也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学习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等。

我们应该要关注到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世间万物都是互联的,并没有什么是单打独斗的。

比如,也可以模拟人眼的运作方式,以及进行像人类一样的视觉信息处理。

如果把这些神经元以及神经网络的结构集成到中,我们就可以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并且这也将为我们制造更为智能的提供更好的技术基础。

初一科学第13讲 眼和视觉(一)

初一科学第13讲 眼和视觉(一)

第十三讲 眼和视觉(一)【知识要点】1.眼的结构和功能眼球是一个精巧的成像结构,主要由角膜、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巩膜和视网膜等部分组成。

眼球的功能主要是感光. 2.视觉的形成 光线 视网膜成像,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大 脑皮层视觉中枢3.眼球的折光系统(1)由晶状体、房水、玻璃体和角膜共同组成,起主要作用的是日状体. (2)整个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3)折光系统的焦距是可以改变的,而像距是基本不变的.(4)被观察的物体离眼球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缩小的实像.4.人类的视觉是有限的,用眼疲劳易引起近点和远点的变化.人的盲点在近鼻侧.【重要提示】1.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眼球的折光系统通过睫状肌来改变屈度,整体类似一个焦距可调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即胶卷).结构 功能附 属 结 构眼睑 随时闭合,保护眼睛 睫毛 遮挡雨水、灰尘泪腺、鼻泪管分泌泪液,润滑,除尘杀菌;与鼻子相通眼肌 使眼球灵活转动眼 球眼 球 壁外膜角膜和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一起形成折光系统巩膜 坚韧外壳,保护眼球 中 膜虹膜 中央是瞳孔,可根据光线强弱调节瞳孔的大小睫状体 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改变眼球的焦距脉络膜 给眼球提供营养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光刺激,产生兴奋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和角膜一起形成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a.接受光线刺激,产生兴视神经b.传导兴奋c.产生视觉2.瞳孔就是通光孔,根据外界环境光线的强弱通过虹膜来改变通入光线的数量.而通入的光线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引发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相应中枢中形成视觉.3.测试盲点时两只眼应分开单独进行.【典型例题】例1.人的眼球折光系统相当于镜,眼球中相当于照相使用时的胶卷.眼球折光系统由、、和角膜共同组成;其中,起主要作用于是.例2.当你从明亮的户外,突然走进漆黑的电影院时,瞳孔的变化情况是(填“变大”或“变小”).瞳孔的变化是通过来调节的.例3.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例4.照像时,发现人的像太小了,这时照相机应离被照的人再一些,底片离镜头再一些.例5.在使用放大镜观察一个物体时,正确的方法是()A.放大镜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远越好B.放大镜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近越好C.放大镜跟被观察物体的距离在小于焦距的前提下,距离略远一些好D.被观察物体放在放大镜的焦点上最好例6.人眼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A.与实物等大的倒立实B.放大的正立虚像C.缩小的倒立实像D.缩小的正立虚像例7.眼球的功能是()A.折光和感光B.感光和产生视觉C.产生视觉D.折光、感光和产生视觉例8.当你使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等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例9.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大脑C.视网膜、大脑D.大脑、视网膜例10.能调节晶状体弯曲程度的是()A.睫状体内的平滑肌B.视神经C.角膜 D.房水例11.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倒立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放大
实像
实像 实像
两倍焦距和焦 大于两 距之间(f<u<2f) 倍焦距
小于焦距(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已知: f = 10cm
物距 u= 30cm 正立或 倒立 放大或 缩小 实像或 虚像 像距的范 围
倒立
倒立
缩小
缩小
实像 10< v<20
u= 14cm u=6cm
实像 虚像
2、下列各种现象中,有光的折射引起的 是( D ) A、镜中花、水中镜。 B、海中的鲨鱼看到了“美味”的黄鱼 C、立竿见影 D、岸上看游泳池中的水比实际要浅
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离透镜20cm 的光屏上物体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A ) A、8cm B、10cm C、15cm D、25cm
v >20
正立
放大
四、凸透镜的应用
1、
2、幻灯机、投影仪 利用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即:2f >u >f 时,像距v > 2f 制做而成。成的是倒立、放大的 实象
3、放大镜
利用物距小于焦距,即:u < f 时,在凸透 镜后面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所以用放大镜看书时,镜子要靠近书。远 了则看不清除。
实像 6、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 像的原理工作。 小于一倍焦距 7、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 )与( )之间, 如果要得 一 倍 二倍焦距 ( 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 内。 一倍焦距
8、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缩小 ( )( ) 倒立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 镜,花镜是一个(
F
O
F′
光路图
F
O
F′
在所示的方框内各有一个透镜,根据 光线通过透镜传播的方向,在方框内 填入适当的透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结论
物体到凸透镜 像到凸透 的距离 镜的距离
像的性质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象
大于两倍焦 在两倍焦距 距( u>2f ) 和焦距之间 等于两倍焦 距( u=2f ) 在两倍 焦距处
凹透镜 凸透镜
) )镜。
9、小明给班里的某一位同学照了张全身照, 现在要给这位同学照一张半身照,请问这位 同学该怎么做。
10、“F”这字通过幻灯机后,看到的字是 怎么样的?
;
/ 关东烟 东北旱烟
zth28awb
凌娢躲在假山后,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这样可不是办法啊……慕容凌娢深吸一口气,强壮镇定从假山后走了出来。“下官慕容凌寒, 见过二位公主殿下。”慕容凌娢把身子压的很低,双手挡住了紧张到变画风的脸。“你……”七公主柳眉微皱,慕容凌娢的小心脏提到 了嗓子眼。“姐姐你看,不是还有和咱们一样偷跑出来的人嘛。”韩亦清蹦蹦跳跳走到慕容凌娢面前,“喂,你是怎么跑出来的。快说! 不然我就去告诉父皇。”“回公主殿下……”慕容凌娢决定实话实说,“下官不小心弄湿了衣服,出来换新的……路过此地,惊扰了公 主,还望公主海涵……”“哦,这样啊。我不会告诉父皇。不过……”哈哈哈哈,天真的小孩纸就是好骗。慕容凌娢心中欢脱之感油然 而生。“你要给我推秋千。”纳尼?慕容凌娢一怔,差点就抬起头懵逼的直视韩亦清了。“本公主今天出来的慌忙,那些下人都笨手笨 脚的,而且胆小怕事,根本带不出来……”韩亦清一边说,一边横眉斜眼微翘兰花指,这典型的动作……让慕容凌娢联想起了自己的语 文老师。不应该啊……一个看起来才七八岁的孩纸,这么令人不爽的动作是跟谁学的?“所以说……”韩亦清翘着兰花指,直抵慕容凌 娢的鼻尖,“秋千你来推。”她还是个孩子……我能怎样,还不是像父亲一样把你原谅……“再推高点!”韩亦清坐在秋千上,来来回 回画着一个大约四十五度的扇形。“公主殿下……还是小心为好。”慕容凌娢可不敢把秋千推成九十度。虽然说她以前自己完的时候都 是荡到一百六十五度。然鹅现在坐在秋千上的可是公主啊,要万一摔着了,这个年代没有保险,让赔钱是小,说不定她慕容凌娢的脑袋 直接就三百六十度飞出去了。“让你推你就推!”韩亦清高兴的摇晃着小腿,双手抓紧吊着秋千的绳索。风吹乱了她鬓角的发丝,但她 也毫不在乎。慕容凌娢陷入两难的处境,她偷眼观瞧坐在旁边秋千上的七公主,想从她的眼神中揣摩出些意图,也许……她会劝劝韩亦 清吧。慕容凌娢是这样想的,可七公主只是呆呆坐着,目光迷离的看向前方。她恐怕根本就没有听到韩亦清和慕容凌娢的对话。这下完 了,我到底要怎么办!慕容凌娢的小心脏从每分钟七十五下飙升至50赫兹,又在一阵初春雨后的微风中,凉透了。她不敢打扰七公主发 呆,只能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远处,湖对面的岸边,在墨绿荷叶的簇拥下,两朵粉 嫩的荷花显得极其惊艳。 (古风一言)鲜衣怒马, 相伴天涯,许你三生烟火,伴你一世浮华。第125章 蚯蚓慕容凌娢是这样想的,可七公主只是呆呆坐着,目光迷离的看向前方。她恐怕 根本就没有听到韩亦清和慕容凌娢的对话。这下完了,我到底要怎么办!慕容凌娢的小心脏从每分钟七十五下飙升至50赫兹,又在一
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
1、某同学学习完透镜的知识后,想知道 自己戴的近视镜和爷爷戴的老花镜 有什么不同,哪个是凸透镜?哪个是 凹透镜?他把两付眼镜拿到太阳光下, 观察阳光通过两付眼镜在地面形成的 光斑,发现阳光通过近视镜时,地面的 光斑是中间较四周暗,发现阳光通过 老花镜时,地面的光斑是中间较四周亮。 凹透镜 则近视镜是________ (填 “凸透镜”或 凸透镜 老花镜是________ “凹透镜”)
4.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 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 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 成的像一定是( B ) A、缩小的 B、放大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
5、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 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倒 立 ( )的( 缩 )像。 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