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贴设计名作名家鉴赏

合集下载

德国招贴设计大师岗特兰堡作品分析

德国招贴设计大师岗特兰堡作品分析

德国招贴大师冈特·兰堡作品探析摘要�冈特·兰堡是欧洲"视觉诗人"派公认的一位最有创造力的招贴大师�他始终坚持用视觉形象语言说话�追求画面的韵律感、层次感�用最简单的视觉形象表达最深刻的内涵�他的作品追求平面之外的视觉效果�给视觉世界带来了新的力量和生机。

关键词�冈特·兰堡�深度分离�式样�张力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欧洲和美国的平面设计形成了新流派--观念形象设计。

这个强调视觉传达的准确性、形象性和理性的新流派是战后平面设计的重要发展之一�在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与现代艺术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设计运动的艺术影响因素之一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各种风格�特别是立体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等。

[1](P.269)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的观念形象设计流派代表便是"视觉诗人"派。

它反对所有传统的、保守的、商业化的设计�强调现实存在的东西与想象结合�表达出个人的想法与观念�让海报等平面设计达到明确的视觉传达功能。

冈特·兰堡是欧洲"视觉诗人"派公认的一位最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

2冈特·兰堡简介冈特·兰堡�G u n t e r R a m b o w�见图1�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地区的小镇诺伊斯特里茨。

1958�1963年�20岁�25岁�在卡塞尔造型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1960年22岁的冈特·兰堡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1963年�25岁�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1964�1973年在斯图加特和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创办个人设计事务所。

1974年至今为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A G I�。

同年�36岁的兰堡受聘为卡塞尔综合学院图形设计教授�1987年�49岁�任卡塞尔视觉传达教授�1993年�55岁�至今任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大学一级教授、副校长。

招贴设计名作名家鉴赏

招贴设计名作名家鉴赏

《母校》这幅作品是毕学峰为中国美 院70周年校庆而做的海报招贴设计。作品 主要表现了毕学峰对母校的一个感恩情结。 母校像一位母亲一样孕育了一代代的艺术 学子,这幅作品结合了绘画风格,创意点 把奶瓶嘴与颜料瓶结合起来,形象贴切的 表达了作者的创意思想,让人们一看就懂, 又不是创意精神。周围的颜料也很清晰明 了的表达出美术的精髓,更进一步的说明 了中国美术学院的性质与特点。感情抒发 蕴含于这幅作品。这幅作品从表现形式上 受欧洲海报的影响,在字体、图形上都很 随意,寻找一种母校的绘画的印象。
《三分钱的歌剧》(The Three Penny Opera)是切瓦斯特的一幅画 册招贴设计作品,他利用平面设计中不同的风格,如德国表现主义的木 刻、超现实主义的空间布局以及大胆的色彩表现与画册的宣传功能、歌 剧的音乐调性相呼应。这种打破以往传统刻板这种打破以往传统刻板的 写实面貌,将个人的歌剧观念通过形象来体现,正是其观念与形像融合 的所在。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 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 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 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 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 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 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 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 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 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 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 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 作品。
四、总结
• 通过这么多对于名家名作的鉴赏,使我对于招贴 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总体而言,现行下的 中国,因该多从中华民族的本身文化入手,借鉴 西方,学会灵活运用中国文化结合西方设计手法 进行招贴设计的创作,做到一种“东情西韵”的 感受。
毕学锋,1963年生于河北,1985 年中专毕业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 国美术学院),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奠定他理想化的个人追求和坚实的艺 术功底。其后,他的设计风格深受靳 埭强等人的影响,将中西方文化相结 合贯通,形成自己的设计之路,他认 为设计要争取自己的味道,要有自己 独特的传递方式。他说:做为一名设计 师要有自己对专业的独特见解,全球 有影响的设计师很多,他们的风格不 是你的风格,抄袭模仿永远是步人后 尘,没意思,要争取自己的味道。 平 面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的传递方式, 这种语言形式要不断创新和求变。

霍尔戈招贴画赏析

霍尔戈招贴画赏析

霍尔戈·马蒂斯的作品赏析
图1 图2 图3
图1:是一支断了手臂的手,用纯黑的背景做底,一支断了手臂的胳膊上面出现各种参差不齐的锯齿,呈现出树木被砍伐后的状态,此幅画寓意着让人们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就可以改变这一切,放下我们杀戮的双手,去保护森林吧。

图2;是一片树叶上面呈现了一个人的容貌,但树叶却出现了一部分的残缺,有实有虚的对比方法,树叶的梗更像是是要长成参天大树的根茎,而树叶的轮廓更可以凸显出树木的外形,此幅画的寓意是让人们去保护环境,爱护每一个生灵,哪怕是一片小小的叶子,因为那里面包涵了好多人的汗水。

图3;是一个美女用了很多的折纸的蝴蝶把自己的脸包裹住,给人一种神秘感,这幅画的主题是剧院的招贴海报,目的是为了宣扬和平,反对战争,采用了淡淡的浅黄色作为蝴蝶的主色,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谐唯美,睁得大大的双眼就是要告诉人们向和平的主旨出发,宣扬和平。

中国传统文化招贴设计鉴赏

中国传统文化招贴设计鉴赏

中国传统文化招贴设计鉴赏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文化遗产。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在当代也有了新的发展和运用。

其中,招贴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载体,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为广告宣传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1.传统绘画元素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传统绘画的元素如水墨画、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常被运用在招贴设计中。

它们通过线条、笔墨、色彩的运用,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审美享受。

例如,“中国国际科技馆”招贴设计,以传统水墨画风格为基础,描绘宇宙、地球、自然等元素,传达了科技与自然关系的主题。

2.传统文化节日元素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庆祝活动。

这些节日的元素,例如春节的红色、腊月的灯笼、端午的粽子等,常被运用在招贴设计中,给人以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和节日的喜庆之感。

例如,“麦当劳”在春节期间推出的招贴设计,以红色为主色调,运用传统花鼓、扇子等元素,向消费者传递春节的喜庆和热闹。

3.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非常多样,如京剧、杂技、民间舞蹈、曲艺等。

这些艺术形式亦被广泛运用在招贴设计中。

这些元素通过细节的处理和形式的表现,能够很好地传达出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品质。

例如,“秦时明月”问道手游的招贴设计,画面中画面仿佛京剧表演一般,凸显其“真正的武侠手游”品牌特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意义1.弘扬传统文化招贴设计作为广告宣传的一种形式,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能够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信息,更能够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并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爱护。

2.提高品牌形象传统文化的元素常常代表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些元素的运用也能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感和认同感。

因此,招贴设计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提高品牌形象,使其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和品质。

3.传承文化自信在当代世界,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和多样性,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设计师招贴作品解读.

国外设计师招贴作品解读.

大阪DDD艺廊个展招贴《尊严》
• 黑色象征了非洲人民的肤色。使 用国旗的形式与颜色,大的色块 与摄影头像叠映,表达主题言简 意咳。期待、向往与淡淡忧怒的 神情,包容了一切,道出了一切, 没有嘴巴的形象,但什都不用再 说。
人权系列《每个人都享有选择与改变国籍的权利》
• 作品强烈的视觉震撼 力来自于深刻的内涵。 摄影手法的表现,锁 链元素与头发的置换, 使得作品寓意准确, 撼动人心,久久难平。 锁链,锁得住外表, 锁不住向往自由、平 等的心。
人权系列《没有人应该接受统治 和奴役》
• (3).格 特· 冯德里希 的招贴艺术
海报用展览会名称的三 个第一字母《IBA》组成 装饰性的构图,与展览 会的内容十分贴切,仿 佛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标 志。
《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
• 在他自己命题的海报中反映了现实中发生的事件 和人们感受到的威胁。《字母向何处去》表现了 作者对于迷失方向的字体设计倾向的忧虑,作者 用古典的罗马大字母加以对比,以激发人们深思。
《字母向何处去》1996
国外设计师招贴作品解读
• (1).冈特·兰堡 的招贴艺术
冈特·兰堡的莎士比亚名 剧《奥塞罗》戏剧出招 贴,兰堡以单纯的黑白色 调表现这一经典悲剧。这 幅作品以巨大的人物形象, 残缺的铁丝网,班驳、飘 零的落叶,黑与白、虚与 实的对比,深刻揭示出悲 剧的特性乃根源于两种对 立理想和力量的冲突。本 招贴荣获第八届华沙国际 广告双年展金奖。 《奥塞罗》戏剧演出招贴
• 运用解构的方法将一本书分解开来,然后进行组合,使原本平凡 的书,变为非凡的主体。书还是表现空间的媒介,书的形体,与 大的时空融为—体,彼此不分隔,书呈现始我们的就是—个广阔 的空间。
以“书”为元素的招贴
• (2).沙 兹· 马维亚内· 戴 维斯的招贴艺 术

尼古拉斯·特罗斯勒招贴作品赏析

尼古拉斯·特罗斯勒招贴作品赏析
0 } { c》z耋受r cz口 》0传 媒论道
尼 古拉斯 ・ 特 罗斯勒招 贴作 品赏析
翁婷 皓 湖 南 省 艺 术研 究 院
[ 摘 要 ]圮 古扣 靳 ・ 特 罗斯 勒 是 瑞 士 国 际级 平 面 设 计 大 师 他 的 海 报招 贴 常 结
合 爵士 音 乐会 主 题 , 通过娴熟 、 凝 练 的线 条 与 丰 富 多变 的 色彩 , 使 音 乐 的 听觉 感 受 “ 跃
这 些 奖项 包 括瑞 十 “ 困 家 文 化 奖 ”、 德 同 艾 森 海 报 i f - J 畏 “ 卢 叛 ・劳 特 雷 兜 金 奖 ” 、华 沙 阳 际 海 报 舣
展 特 别 奖 、布 尔 诺 国 际 海 报 双 年 展 银 奖 、攫 西 哥 国 际 海 报 双 年 展 、I CO( ; HADA 国 际 平 面 没 汁礼 川联 合 会 优 异 奖 、法 旧 肖 蒙 海 报 节 第 一 名 、瑞 士 海 报 年 奖 、瑞 十 艺 术 指 导俱 乐部 金 奖 、芬 兰 拉 提 海 报 双 年 腱 金 奖 、
爵士音乐会海报
圩l 的 思 器. .
他对 爵士 乐拥 有 浓 厚 的兴 趣 ,1 9 6 6年 不 足 2 0岁 l t , J ‘ 便成为 r Wi l l i s a u爵 士 音 乐 会 的 组 织 行 ;1 9 7 3 ,
他 在 瑞 士 建 立 了 自 己 的 平 面 设 计 作 室 , 主 要 从 事 平 设 计 与 爵 十 音 乐 节 、音 乐 会 的 招 贴 没 计
是I 夫 l 为 他 擅 长将 视 觉 听 觉 m 会 贯 通 , J H 独 特 的 似 觉 达 泼 汁 ¨ ; 一 系 U f T 0 f ∈ 力 的 史 化 {
图1 2 ( ) ( } 5 - Ch e e r s

【诗意设计――浅析靳埭强招贴设计】靳埭强招贴设计

【诗意设计――浅析靳埭强招贴设计】靳埭强招贴设计

【诗意设计――浅析靳埭强招贴设计】靳埭强招贴设计“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不止是对物而言,更是对于整个人类而讲的。

这美丽的语句出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之手,诗意地栖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是一缕理想的光辉,一汪人类渴求的泉水,是生命最自由的歌唱。

靳埭强,一个世界著名的中国平面设计师,一个善于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水墨,做现代设计的人,一个把古典与时尚、东方与西方完美结合而又不失个性,让诗意情趣湛然纸张,如溪水一样在世界上随意流动的人,其作品柔和而含蓄地冲击着观者的视觉,震撼了一个又一个的心灵。

一设计就是生活1 水墨之缘靳埭强,自幼受祖父耀生熏陶,爱好绘画,曾投身为学徒,满师后当裁缝师。

如此10年之久,1964年开始随伯父靳微天学习素描及水彩画,其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攻读由吕寿琨教授的水墨画课程及王无邪主持的设计课程,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至今,屡屡获奖,享负盛名。

他钟情于齐白石老人的画、石鲁的书写印章,经过对水墨画的长期潜心研究,很自然地把中国画的意境糅合到自己的设计思想之中。

靳埭强曾说:“若问我为什么选择水墨素材,我不知是否可说是血缘的关系。

我用中国纸笔墨作画,感到一份亲切感,再试想是童年祖父的影响?是师友的影响?是潮流的影响?是容易收藏搬运?是市场的影响?……这不是重要的问题吧!”的确,应该是血缘的关系,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都深藏着一股无法解开的水墨情节,中国古人水墨画所描绘的家园,无不是宁静、飘渺,如梦如幻且充满诗意的天人合一,祖先的浪漫主义情结由来久远。

2 水墨融入设计之中如果直接从字面意思上来阐释的话,现代设计是坚硬的,富有时代性,它要求设计者不断创新。

而靳埭强把极富有诗意的中国传统水墨自然随意地流进了现代设计之中,不言不语的诗意水墨极其柔和而含蓄地在现代设计中缓缓随意飘洒着,甘露一般滋润着极刚硬的现代设计,并渗透其中,这是“寻根”的设计,是靳埭强的自我回归。

在继承之中求创新,情趣诗意地栖居人间,去奢从俭,弃繁华而近朴素,以柔克刚,力量含蓄,悲喜有度,洒脱飘逸,高雅,衔古接今的水墨之媒介,融合了东方与西方的现代设计思潮。

视觉诗人一冈特·兰堡的招贴设计探析

视觉诗人一冈特·兰堡的招贴设计探析

视觉诗人一冈特·兰堡的招贴设计探析作者:陈娟来源:《美术界》 2011年第7期TEXT / 陈娟冈特·兰堡是德国的设计大师,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兰堡的作品具有独特风格,渗透着视觉语言的魅力和表现形式的创造力,被称为世界杰出的“视觉诗人”。

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创作,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

他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

从冈特·兰堡最具代表性的招贴设计中,可以最清晰的观察到他的风格特点。

一、以强调视觉功能为宗旨兰堡的设计思想植根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德国包豪斯设计教育思想体系中所提倡的功能主义,正如他的作品所表达的那样,用视觉语言说话,强调视觉功能,善于用最简单的视觉语言表达最深刻的内涵。

兰堡能非常准确地捕捉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寻找非直观的视觉元素,经过艺术性夸张,表现其深刻的内质。

视觉功能至上,恰如其分地把握视觉语言,使人一目了然。

功能性是招贴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如何利用色彩、图形等视觉元素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是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兰堡的招贴作品中,不难发现他善于运用简洁、明快、响亮的色彩,每幅作品选用一个主色调去征服观众,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间的色彩对比,其色彩具有简洁、鲜明、强悍果断的美感,这也正是招贴广告功能所需要的色彩。

因招贴张贴在户外繁华区,只有强烈的色彩,才能瞬间夺取人们的视线,快速传达信息。

二、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兰堡的艺术植根于他的民族文化,包豪斯思想是他的艺术根基,土豆文化是他的灵魂,60 年代西方的学潮则奠定了他视觉设计的革命性。

兰堡被成为当代世界最杰出的视觉诗人,他以其丰富的阅历,超群的智慧和卓越的想象力,不断地更新和塑造自己的设计风格。

土豆是冈特·兰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土豆的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博物馆的个人展上展出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徽标,一定会给你留下一个这

样的印象:蓝天下,一只鸟在飞

翔。当你向芬兰人询问其中的内 涵时,他们一定会告诉您,那是
一位姓氏中包含着"鸟"之含义的设
计大师的杰作。这位大师就是芬
兰著名的平面设计家基奥斯蒂·瓦
利斯(Kyosti Varis)。
在这幅招贴设计中, 我们看见了瓦利斯的设 计风格,那种带有天空 与大海的蓝色。
《三分钱的歌剧》(The Three Penny Opera)是切瓦斯特的一幅画 册招贴设计作品,他利用平面设计中不同的风格,如德国表现主义的木 刻、超现实主义的空间布局以及大胆的色彩表现与画册的宣传功能、歌 剧的音乐调性相呼应。这种打破以往传统刻板这种打破以往传统刻板的 写实面貌,将个人的歌剧观念通过形象来体现,正是其观念与形像融合 的所在。
二 、 东 西 方 招 贴 设 计 风 格
欧洲的招贴于工业革命时期兴起,是一种商业文化的视觉革命, 受到欧洲艺术绘画的影响颇重,其绘制风格深受后印象派的影响,所 以在绘制时很具有抽象主义风格,通常喜欢用几何体,抽象的动植物、 人物来描绘。在注重没学价值的前提下,非常讲究视觉功能。
我们中国人常讲,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今天,我们可以说,设 计如其人。瓦利斯的设 计是他那种与众不同的 儒雅幽默性格的折射, 这其中不仅蕴含着他对 设计语言的诠释,更多 地是他对芬兰文化和北 欧文化的理解。而对我 们来讲,是需要去细细 地品味设计与文化的关 系。
冈特·兰堡
兰堡的作品发现了很多存在于生活中
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主题作为 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 外的一些象征含义。同时他的作品容易让 人联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静 而执着。兰堡承认自己是左翼激进分子, 他执着地用理性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心 理结构理论看待当今社会的进步。他的这 种执着直接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土豆系列招贴,每个画面都是以土豆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
西摩•切瓦斯特
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1931~)是美国 观念形象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设计创作与当时他的生 活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受二战的影响,世界各国均受 到不同程度的创伤,使远离战火的美国因为免受战争破 坏而迅速发展。战后的美国占有着天时地利,经济达到 新的高峰,并促进了设计的繁荣,美国设计基本沿着两 个不同的路径发展:第一个是国际主义的大企业行为, 它代表资本主义的、主流的发展方向;另一个发展方向 是独立的设计事务所的迅速增加。在当时设计运动繁多 的背景下,切瓦斯特开始丢弃工业化的刻板的设计面貌, 重视画面感性思维的投入及注重表达个人观念,重视把 艺术表现引入到平面设计中去,达到艺术性和功能性同 时兼顾的效果。
招贴设计鉴赏
目录
• 20世纪的招贴设计大师 • 东西方招贴设计名家风格差异 • 中国名家招贴设计 • 总结
一、20世纪的招贴设计大师

奥 斯
• 基奥斯蒂·瓦利斯(1933年-), 生于芬兰的约恩苏市,芬兰著名 的平面设计家,代表作品芬兰航

空公司徽标等在世界各国的航空
·
公主画面 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 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 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 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 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 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 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 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 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 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 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 作品。
《小除口臭》(End Bad Breath) 是切瓦斯特在1968年(37岁)设计的反 战海报,反对美国在越南战争(1959 年~1975年)中对河内进行轰炸。这幅 海报以浓郁的色彩、简洁的标语、漫画的 形式来表现反战主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 便会发现海报里男子口中描绘的正是飞机 轰炸的战争场面,而标语“End Bad Breath”中的“Bad Breath”在英文中是 “口臭”的意思,以“消除口臭”来影射 “反对战争”,传递热爱和平的愿望。海 报以标志美国的“星条旗”为背景,以此 来讽刺美国对越南的无理干涉,并激发美 国民众考虑受战争侵袭的越南人民的感受, 从中可看得出切瓦斯特作为一名艺术家其 热爱民主、和平的人文主义情怀。
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 既深谙日本传统, 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 他的作 品紧扣主题、富于幻想、令人着 迷,同时又极其简洁,具有一种 嬉戏般的幽默感,并善于用视幻 觉来创造一种怪异的情趣。由于 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上的卓越成 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 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作品。在这一系 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 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 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 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 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 出了设计者的思路风格。
豆的处理方式。这种将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色,再堆砌……不 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那就是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形 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轮廓线和色彩是绘画中最能表现区 域的元素,兰堡将这个原理嫁接到招贴上同样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 使人对这种招贴设计有种直观的冲击。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 一个设计主题。书籍, 是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 望。这是兰堡为S·费舍 尔出版社设计的两幅书 籍招贴。这个系列作品 中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 带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广 阔。他能把平面设计元 素分成几个层次,如图 中的书被手握住,这只 手由平面转向立体,书 似乎悬浮在空中并投下 阴影,营造出一种失重 的空间感。它传达了把 握住了知识就拥有了力 量的设计理念。而另一 张图中书上的手有枝笔, 这枝笔将书的一维空间 向整幅画面的三维空间 转化,自然而有力。笔 在背景上写出出版社的 名字,宣传意味油然而 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