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别折断小鸟的翅膀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不完满的人生(2)

不完满的人生元宵节夜,多年未见的同学S君突然冒雨来访。
一开口,他便大倒苦水,直为婚姻不幸而悔恨,直叹自己命运多舛倒霉至极。
笔者只好耐心宽慰开导他,并给他讲了一则发生在欧洲的真实故事。
70年前的匈牙利,有一位青年矿工马上要与心爱的姑娘成亲了,婚礼前最后一次下井时。
坑道竟突然塌方,这名准新郎不幸遇难了。
新娘子不相信她的爱人会就此离她而去,苦苦等待,一等竟等了70载,如今已成满头白发的老太太!不久前,该地重新整修废弃的矿井,在坑道深处一汪积水处发现一具尸体——正是70年前被埋在井下的那位准新郎!因为这里没有空气,水中又饱含矿物质,所以他居然完好如初,仍像70年前一样年轻。
老太太发疯般扑在爱人身上失声痛哭,然后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与爱人一起完成他们贻误了70载的婚礼。
那一幕太感人了:88岁的新娘子身着婚纱,头发与婚纱一样洁白如雪。
她的爱人依然那么英俊,闭着眼睛静静地躺在撒满玫瑰花的马车上。
在《致爱丽丝》的乐曲中,婚礼与葬礼同时举行,来宾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s君有点动容了,我趁热打铁。
又讲了文坛泰斗季羡林先生一段鲜为人知的异国恋情,这是我从季老写于1991年的回忆录《留德十年》中读到的。
上世纪30年代,20来岁的季羡林在德国哥廷根留学,与同住一街的迈耶先生一家相交融洽。
这对夫妇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儿,叫伊姆加德,比季羡林小几岁,长得金发碧眼活泼可爱。
当时,季羡林正在写博士论文。
他用德文写成的论文,必须用打字机打成文稿。
可他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
伊姆加德很乐意帮季羡林打字。
这样一来,季羡林就要经常在晚上到她家去。
美丽的伊姆加德对季羡林一见钟情,两个异同青年终于擦出爱情的火花。
但是,季羡林一回到寓所,内心便充满矛盾和痛苦。
他已是一个有妻室的人,妻子远在山东老家,尽管那是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
而且妻子比他还大四岁,伊姆加德比起老家那个乡下女人条件肖然好多了。
但是,考虑再三,他认为这场跨国恋情终究难有结果,他必须正视这一现实。
最新-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别将翅膀遗失在来路上素材 精品

别将翅膀遗失在来路上单位搞基建,大兴土木。
也不知道工头在哪里找了那么多孩子来,大约十七八岁的样子,高矮胖瘦,各样的姿态都有。
本来这样的年纪正该在学校里读书,可是,他们却早早地扔掉了课本。
显而易见,这个时代,已经没有穷得上不起学的孩子了,更多的辍学少年是自己厌倦了学校的严格和课本的枯燥。
他们好像一群暂时囚禁在笼子中的鸟儿,用尽各种手段说服父母放弃望子成龙的梦想,等父母一松懈,他们便扑棱棱一头扎到社会中。
染黄色的头发,穿起肥大的袋袋裤,穿梭在通宵网吧的疯狂中,心里满是逃脱牢笼的喜悦。
但是,总归要生活的吧。
于是,用不了多久,父母就会将他们领到一个个已经见过了世面的叔叔大爷面前,拜托人家带孩子出去闯荡一下。
这样的时候,那些少年还是欢欣鼓舞的,因为,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外面的世界就是电视剧中的世界。
高楼、夜店、酒吧、美女,要什么有什么。
但是,当他们坐着沉闷的火车跋涉千里真的来到五光十色的城市时,巨大的落差好像悬崖,不容置疑地就出现在面前。
城市果然如电视剧描写的那般美好,残酷的是,他们不是主角,而且,永远不可能成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主角。
他们痛苦过吧,或者也绝望过。
但是,总归要面对现实。
于是,一个个嚣张桀骜的少年,忽然成了沉默的石头。
他们跟在前辈的后面,走进城里人的家,打零工装修;或者穿梭在写字楼,送水送饭。
用小小的幼稚身体在生活中砥砺磨炼,直到长成一个皮糙肉厚的沉默汉子。
我不知道这些奔波的孩子是不是想过,只需拿出现在的五分之一的力气,他们就可以在学校里获得优异的成绩。
而彼时的优异就是生活的筹码,用来交换美好的未来。
可惜的是,更多的孩子意识不到知识的力量,所以,短暂的苦闷过后,他们顺从了命运,笑嘻嘻地忙碌起来。
而这种刻意放弃思想的混沌,更让人忧伤。
单位的装修马上就要告一段落时,我们搬进了整饬一新的办公室。
那天,我正在手提电脑上浏览网页,两个十几岁的孩子畏手畏脚地挪了进来,其中一个指着窗子说:玻璃现在要清洗一下。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爱让生命飞翔

爱让生命飞翔如果给予生命三天时间,它就会创造奇迹。
一天的黄昏,从青藤上簌簌滚过的一阵雷雨给我们带来了一只鸟儿,然而,它已经气息奄奄,一动不动地、紧闭着双眼面对着世界。
哥哥伸出手碰了碰它的身体自语道:“一只死鸟,它死了。
”就像以往的任何规矩一样,我们需要挖一个小坑,使这只小鸟进入生命的安然。
干燥秋日的黄昏,掘坑的声音进入我的耳膜,借助于从上苍那里射出来的一丝丝光线,我看到了如同干燥秋日似的泥土。
就在哥哥把那只鸟儿放在坑中时,那鸟儿突然翻动了一下身体,哥哥叫了一声,问我有没有看见小鸟在翻身。
我说看见了。
哥哥便捧回小鸟,说:“也许它根本就没有死,也许它还在呼吸呢。
”于是,这只即将被我们安葬的小鸟就这样回到了大地上。
这只鸟儿果然没有死,它在黄昏的丝丝光线中再一次翻身,让我惊喜无比。
我把它带到房间,点上油灯。
哥哥把灯芯挑亮了一些,母亲来了,她给小鸟带来了松软的米饭,我剥开了鸟嘴,把米饭喂进它的嘴里。
起初,它吞咽得费劲,我们又喂了它一些水,母亲发现了它的伤口:在两翼之下,血淋淋的伤口让我们呼吸到了人类给它带来的杀戮和血腥味儿。
母亲拿来了酒精和消炎粉,撒在伤口的表面,并给它吞咽了一颗像沙粒般大小的消炎药。
在秋天夜晚的寒冷里,我们帮助小鸟搭起了暖和迷人的临时帐篷:在几块拼叠起来的纸盒深处,我们垫上了层层叠叠的稻草,放上水和米粒,设置了一道小窗户,按照人类的居住环境,帮助这只小鸟找到了暂时的家园。
三天以后,鸟儿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第一天拂晓我们拉开小窗户时,还看见它孤立忧伤的小模样,它的身体似乎在疗伤中充满期待。
第二天拂晓,我们观望它时,它的两翼已经微微张开,这表明那些消炎粉已经渗入到伤口之中去了,已经帮助它慢慢地战胜了炎症。
第三天拂晓,我第一个拉开了它的小窗户,它竟然站起来,两翼在窄窄的小房屋里动着,那渴望飞翔的姿态迅速地感动了我们全家人。
最激动人心的、最惬意的是一个早晨,我们给它梳理了一遍羽毛,喂足了水和米饭,这只不死的鸟儿,这只经历了三天疗伤的鸟儿,这只差一点就被我们安葬在尘埃深处的鸟儿,终于可以飞起来了。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不必事事与己有关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不必事事与己有关与朋友一起聊到了相声新秀贾玲、白凯南,便不约而同地模仿起了他们在春晚上的那句经典台词:“真的吗,这是真的吗,但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欢笑过后,不由得想起了去年那次毕业十年的同学聚会。
昔日曾一起寒窗苦读、朝夕相伴的同学偶然相会,自是激动不已。
一阵寒暄过后,话题自然转到了当下的工作生活中。
当年那个调皮捣蛋的光头小黑,如今做生意发了财,开上了大奔;当年的班级状元小不点儿,如今已当上了交通局副局长,派头十足;当年的丑小鸭阿丽,如今成了富婆儿,提着小包,说话嗲声嗲气,在人群中花枝乱颤……这话怎么说呢,真是十年不见,当刮目相看哪!但热闹的推杯换盏间,分明已见几位混得不太光鲜的同学,面带惭色地躲在了酒宴一角,自然组成一个小圈,戚戚地听着别人高谈阔论,默默地咽着自己的闷酒,这其中也包括我。
看着曾经还不如自己的同学,入仕途大权在握的有,发大财光彩照人的有,派头十足美女相伴的有,就连那个成绩老是倒数的也转业成了干部。
曲终人散,各归各路。
细细一想,这各有各的活法儿,各有各的幸福,何必做这些无谓的对比,给自己平添烦恼呢?自己虽无香车美女,却有妻儿相伴,踏实心安;自己虽无权势金钱,但可静守一隅,启智养心。
平凡往复中,自有生活的真谛与乐趣可资把味,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别人的一切,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然而,人总是有着过多的不由自主、心不由控,将各种本来没有关系的人和事,硬和自己扯上关系,让平静的生活骤起波澜,乱了节奏。
结婚纪念日那天,基于不太宽裕的经济实力,本来已和妻子商量好简单祝贺一下,炒几个小菜,互赠个小礼物就好。
可偏偏在晚餐前,妻子接了个婚前闺密的电话,了解到人家结婚纪念日的浪漫与气派。
许是受了刺激,妻子放下电话就数落起我来,说人家双飞旅游、大肆购物,买了钻戒买金链,买了衣服买皮包,而我年年是寒酸、抠门,没情没调。
本来温馨的结婚纪念晚餐,却因一个电话搅了局。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人家有人家的大浪漫,我们有我们的小生活,他们的生活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单位一起工作的同事,本是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兄弟姐妹,无话不谈,不分你我,但却因为一张从天而降的升职馅饼而变得表里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走向成功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走向成功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和谐创造无限生机一个人的成功不一定总是要与他者建立联系,但如果一个人与他者保持融洽的关系,那么他的成功机会就会大很多。
总体说来,走向成功需要处理好的关系无外乎三种:私密关系、职场关系,以及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些将为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带来丰裕的回报。
私密关系涉及的人包括:我们深爱的父母、恋人、孩子、挚友等等。
这些人对我们的了解远甚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他们与我们相互依存。
他们像阳光、像空气,与我们须臾不可分离。
在这种关系中,我们和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但对于他们个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去指手画脚,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我们也不多费话。
如果我们的恋人或孩子有话要说,我们就得放下手上的事静静聆听。
如果我们的好朋友遇到困难,我们就得马上出手相助。
我们从来不会犹豫,我们在这些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爱他们。
职场关系涉及那些跟我们合作的人。
我们需要这些人,他们也需要我们,我们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
要处理好这种关系,我们就得尽量进行对话、沟通、合作,以达成双赢。
首先,寻找你的合作伙伴、合适的员工和老板。
当你了解到他们的欲求之后,就可以轻松地帮他们实现他们的目标了。
而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反过来帮你实现你自己的目标。
这就是付出和回报的职场法则:只有帮助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回报。
自我与世界的联系,也就是在我们和这个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体之间建立的关系。
比如,你决定帮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建造房子,这种无私的行为使你和陌生人之间确立了某种联系,并且触动了一条无穷无尽的因果链。
因为你,无家可归者有了住所;他们不会忘记别人的仁慈和慷慨,当他们有能力时也会帮助其他穷人;而后者亦会如此,由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终有那么一天,天下的寒士在广厦间俱欢颜。
当你帮助穷人时,有人则致力于保护热带雨林和清除海洋垃圾,这没什么区别,因为这都是在帮助这颗行星上的其他生命。
建立自我与世界的联系给所有的生命带来希望。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别折断小鸟的翅膀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别折断小鸟的翅膀街道组织了一场幼儿舞蹈竞赛,参赛的小选手基本上辖区居民的孩子。
尽管不是什么正式的竞赛,为表达公正,主办方依旧邀请了几位专业评委,为孩子们评判打分。
我的同事小卢,应邀做了评委。
小卢是跑片记者,说是评委,事实上要紧是去采写报道的。
没想到,如此一场竞赛,却引起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极大兴趣,报名参加竞赛的孩子,有近百人之多。
通过街道的初选,二十个小朋友进入了最后的竞赛。
竞赛那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早早地来到了竞赛场地。
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们唧唧喳喳、热喧闹闹,到处基本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许多家长也互相认识,热情地打着招呼。
五名评委坐成一排,孩子们按照抽签顺序,一个个进行表演。
竞赛开始了。
第一个上场的,是一个女孩子,表演的舞蹈是一段《酷酷舞》。
在欢快的节奏中,小女孩翩翩起舞,旋转、跳跃、踢腿,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赢得了评委热烈的掌声。
第二个上场的,是一个男孩子,跳的是一曲《爵士操》。
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举手投足都颇有小绅士的风采,评委们一致投以赞许的眼光。
小卢也是不停地拍着巴掌,她几乎不记得了自己是评委,而完全沉浸在了孩子们的舞蹈中。
竞赛接着进行。
孩子们一个接一个上场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
假如不是亲眼所见,你简直不敢相信,这些平均年龄不到六岁的孩子,舞蹈都跳得那么好。
第十六个上场的男孩子,跳的是一支名叫《我真棒》的幼儿舞蹈,欢快的节奏与男孩的劲舞融为一体。
竞赛结束时,男孩子还不忘向评委们深深一鞠躬。
像极了一名训练有素的专业舞者。
评委们报以微笑和掌声。
紧接着上场的,是个女孩子,脸憋得通红。
一进场,音乐还没有响起,她就先跳了起来。
跳了几步,才意识到音乐还没起呢,尴尬地停下,扭头看看外面,又怯怯地看看台上的评委们。
音乐终于响起来了,小女孩大概还没缓过神来,随着音乐的节奏,慌乱地起步,却如何也踩不上节奏。
小卢用眼睛示意她慢慢来,不要着急。
小女孩茫然地转着圈,不明白是由于太紧张,依旧因为舞蹈基础本来就弱,小女孩的舞蹈跳得越来越没有章法,就像一个被狂风吹得失去了方向而四处飘舞的树叶。
最新-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飞去时别伤了翅膀素

飞去时别伤了翅膀崔静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两年。
两年中,她在公司里忍气吞声。
就是因为自己刚参加工作不懂规矩,有天心情不好和部门经理顶了次嘴,结果从此经理老是给她穿小鞋。
崔静和老总反映过几次,但是老总对这样的事情很不在意,总是打哈哈。
崔静很是恼火。
对老总也心生埋怨。
她在心里恨恨地想,既然老总袒护部门领导,那么,等我以后辞职的时候,肯定给你出难题!崔静计划的“出难题”,其实就是到时候工作不交接,直接“失踪”走人。
崔静是公司的会计,如果不交接清楚,肯定会留下一摊“糊涂账”。
终于。
崔静找到了一个工资待遇都很好的单位,她为了扬眉吐气,于是,私下里向每个部门的同事告知自己将要去的公司的待遇,惹得大家非常羡慕。
有的同事甚至用讨好的语气说:“你过去后,如果有机会,也把我介绍过去吧!”崔静得意地满口答应。
崔静临走前,想给部门经理个难看,于是在展会上,崔静站起来发言,嘲笑经理业务能力不行,整人的本事不小!部门经理没有想到居然有人在员工晨会上抨击自己,因为没有思想准备,在“突发事件”面前,一下子不知如何应对,弄得很尴尬很狼狈也很窝火。
对于崔静的发言。
老总也很吃惊。
老总决定亲自出马,分别劝说两人。
使他们的关系能够缓和。
于是。
开完会后,老总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找两人谈话,以求两人和解。
但是,第二天,崔静居然没有来上班,打手机,崔静不接。
第三天,依然没有来。
部门经理着急了,就问大家有没有知道崔静情况的,大家纷纷说:“你居然不知道哇?她跳槽了呀,前几天和我们说过了。
新单位待遇非常好呢……”说完,办公室里一片叹息声,大家纷纷羡慕崔静跳上了“高枝”。
老总知道崔静跳槽后,大怒:第一。
跳槽就跳槽,为什么非得在同事面前炫耀新单位的待遇?这不是动摇军心吗?第二,既然已经找好新单位了。
为什么在临走前还把部门经理弄得如此尴尬?以后部门经理还怎么领导全部门的工作?第三。
自己居然还花那么大的心思调解崔静和部门领导的矛盾。
更可气的是。
崔静第二天就不来上班了。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人各有志

让我们衷心祝福这个自信和坚强的女孩,祝愿她的这一美好愿望不久就能实现。
晏琳很理解家人和亲人的想法,自己大学毕业,好好的前途无量的高薪白领工作不干,却要去做一个烧饼妹,何况前途未卜。她有时心里也没底.甚至产生过动摇的念头,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她是一个坚强且富有主见的女孩,因为她看到了烧饼的广阔发展空间。从儿时起,晏琳就特别喜欢吃家乡思施的土家族烧饼。每次吃外婆做的烧饼.她都感觉特好吃,每每回味起来,那种香爽可口的美感,让她仿佛又回到快乐的童年时光。说干就干,辞了工作,她就开始为开烧饼店做前期的筹备工作,她第大带着干粮和矿泉水,来回奔波在武昌、汉阳和汉口三镇,她用自己做销售工作培养出来的敏锐的洞察力对市场进行认真的调研。烧饼店是一个薄利的生意,因此必须开在一个人流量很大的闹市街头才行,为了准确测算出几个闹市街区的人流量,她冒着高温站在被誉为全国四大火炉的武汉街头,用秒表测算准确的人流量。
2005年3月,晏琳在家人和谈了8年的男朋友一片反对声中,烧饼店在闻名全国的武汉大学门口正式开张,取名为“掉渣子烧饼”,门面虽然不足20平方米,但店面设计很有特色,墙面用竹子装饰,广告语写着“土家族特色风味”。
这一天,她由白领丽人成为一名“烧饼妹”。
做真正的自己,“烧饼妹”变成“烧饼西施”
男朋友黄小平因为女友不听自己的劝告,坚持开店,他一直很生气,甚至当时同晏琳吵架时都说他不会踏进店子半步。可生气归生气,黄小平毕竟很心疼女友,见她一个人忙上忙下的,自己过意不去,一有空闲就情不自禁地跑到店里来帮忙。一直支持妹妹自己创业的哥哥自然地加入妹妹的店铺中。因为学过厨师的哥哥有很出色烤烧饼的手艺,这无疑给刚刚创业的晏琳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折断小鸟的翅膀
街道组织了一场幼儿舞蹈比赛,参赛的小选手都是辖区居民的孩子。
虽然不是什么正式的比赛,为体现公正,主办方还是邀请了几位专业评委,为孩子们评判打分。
我的同事小卢,应邀做了评委。
小卢是跑片记者,说是评委,其实主要是去采写报道的。
没想到,这样一场比赛,却引起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极大兴趣,报名参加比赛的孩子,有近百人之多。
经过街道的初选,二十个小朋友进入了最后的比赛。
比赛那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早早地来到了比赛场地。
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们唧唧喳喳、热热闹闹,到处都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少家长也互相认识,热情地打着招呼。
五名评委坐成一排,孩子们按照抽签顺序,一个个进行表演。
比赛开始了。
第一个上场的,是一个女孩子,表演的舞蹈是一段《酷酷舞》。
在欢快的节奏中,小女孩翩翩起舞,旋转、跳跃、踢腿,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赢得了评委热烈的掌声。
第二个上场的,是一个男孩子,跳的是一曲《爵士操》。
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举手投足都颇有小绅士的风采,评委们一致投以赞许的眼光。
小卢也是不停地拍着巴掌,她几乎忘记了自己是评委,而完全沉浸在了孩子们的舞蹈中。
比赛继续进行。
孩子们一个接一个上场表演,一个比一个精彩。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简直不敢相信,这些平均年龄不到六岁的孩子,舞蹈都跳得那么好。
第十六个上场的男孩子,跳的是一支名叫《我真棒》的幼儿舞蹈,欢快的节奏与男孩的劲舞融为一体。
比赛结束时,男孩子还不忘向评委们深深一鞠躬。
像极了一名训练有素的专业舞者。
评委们报以微笑和掌声。
紧接着上场的,是个女孩子,脸憋得通红。
一进场,音乐还没有响起,她就先跳了起来。
跳了几步,才意识到音乐还没起呢,尴尬地停下,扭头看看外面,又怯怯地看看台上的评委们。
音乐终于响起来了,小女孩似乎还没缓过神来,随着音乐的节奏,慌乱地起步,却怎么也踩不上节奏。
小卢用眼睛示意她慢慢来,不要着急。
小女孩茫然地转着圈,不知道是由于太紧张,还是因为舞蹈基础本来就弱,小女孩的舞蹈跳得越来越没有章法,就像一个被狂风吹得失去了方向而四处飘舞的树叶。
小卢扭头看看其他几位评委,想和他们讨论一下小女孩的表演。
可是,小卢惊讶地发现,其他几位评委早就将头扭向了一边,各忙各的:一名评委在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手中的茶杯,一名评委聚精会神地玩弄着手机,一名评委闭目养神。
还有一名评委干脆将整个身子倒向椅子,想要躺下来的样子……除了小卢,没有一个评委,在看小女孩的表演。
小卢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情绪,问另外几位评委:小女孩太紧张了,没表现好,可不可以让小女孩平静一下,重新表演一次?其他几位评委一听,连连摇头:难道你没看出来,这个小女孩的舞蹈基础很差吗?她根本就不是跳舞的料。
一名评委甚至提出。
干脆让小女孩终止表演算了,她这个水平,反正什么名次也拿不到的。
“不!”小卢坚定地说,“不管她跳得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让她跳完。
而且,我想请大家能像看其他孩子表演时那样,注视着她,让她表演完。
”说完,小卢将目光投回到小女孩的身上。
小女孩旋转着、舞着,有几次,小女孩的目光和小卢的目光对视。
小卢看见,小女孩的眼睛湿湿的。
小女孩表演完了。
小卢看着小女孩,为她鼓起掌来。
小女孩向着评委席鞠了一躬后,跑向场外。
小卢从虚掩的门缝中看见,小女孩扑进了一直等在场外的妈妈的怀里。
小卢说,那一刻,她的眼睛忽然也有点湿润。
回到报社,向我们谈起这件事的时候,小卢的情绪似乎还不能完全平静。
我们好奇地问她,为什么反应这么激烈?小卢没回答,却反问我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不喜欢唱歌吗?顿了下,小卢告诉我们:其实,小时候她特别喜欢唱歌,走到哪儿,唱到哪儿,大人们都夸她是百灵鸟。
有一次,参加一个小学生的歌唱比赛,因为太紧张,唱歌的时候有点跑调了。
才唱了不到一分钟,评委忽然对她说,你不用唱下去了,就到这儿吧。
小卢说,虽然那时候她只是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但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唱过歌,直到今天。
他们曾经折断了一只“百灵鸟”的翅膀,我不想也折断一只鸟的翅膀。
小卢说,虽然这只鸟长大之后未必能成为歌唱家,或者舞蹈家,但鸟儿的翅膀无论如何是不应该被折断的。
我感动于小卢的这番话语,更感动于小卢对这个女孩子的鼓励与关爱。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小卢一样。
去爱护孩子们的梦想,那么我想,也许未来真的会因他们的梦想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