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_滕怀湘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_滕怀湘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吉林省长白山开发区池南九年制学校 滕怀湘
长征的原因 开动脑筋 长征的经过 本课结语 长征的胜利
中央革命根据地
五次反“围剿” 五次反“围剿”的力量对比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第一次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第源自次第五次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长征的原因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 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 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 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 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
长征精神。这种精神, 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 伟 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 大 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 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 的 长 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 征 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 给 党 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和 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人 民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 留 斗的精神。 斗的精神。” 下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以后, 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领导 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 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 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 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红军佯攻 贵阳,直逼昆明,然后巧渡金沙江, 贵阳,直逼昆明,然后巧渡金沙江, 完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完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红军不怕远征难-ppt

红军不怕远征难-ppt

各组展示分工:
一组: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二组:找出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 三组: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四组: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五组: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重要事件。 六组: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20万
4万 3万
毛泽东
(前三次)
周恩来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30万 3万 朱德 各个击破
胜利
50万 7万 (第四次)
第 五 次
1933年 至
1934年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
分散兵力, 失败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吴起镇会师
1936、10 会宁会师
跳出1包935.1.围圈敌人湖 追剿计江划

西


瑞金
贵阳

1934.10.

广西
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除 敌人的围追堵截外,还遇到了 哪些困难和问题?
1、恶劣的环境 2、缺少粮食给养 3、复杂的民族关系
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你是 怎样理解长征精神的?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 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红军由22名突击队员冒着枪林 弹雨,在火力的掩护下一边铺桥 一边战斗,终于占领了对面的桥
头,为主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夹金山
夹金山位于川西高原的东端,海拔4124米, 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草地
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比雪山更可怕的死亡 地带,很多地方都是死水潭,脚踏上人就陷

《七律长征》_PPT课件

《七律长征》_PPT课件

2、“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 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 飞夺泸定,令敌人胆寒的壮烈情景。
3、“寒”字用来烘托泸定桥自然环 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 形象。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承 上 启 下
更喜岷山千里雪,
尾联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 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 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课外作业
搜集毛泽东评述长征的文 章和描绘长征的诗词。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首联
万水千山只等闲。
体现了红军的 英雄气概和百 折不挠的勇毅 精神。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远征难”三个 字怎么理解?
远征:行程之远,
时日之长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 路上的一切艰难困 苦,把千山万水都 看得极为平常。
难:牺牲之大, 经历之苦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 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 切困难。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感悟远征难
1、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 途中克服困难的五幅雄壮图 画,你能一一概括吗?用动 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 2、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 说说感受。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小结: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 概括了 红军 长征 的 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 光辉战斗 中国工农 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 革命英雄主义 显示了中国共 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充分 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 生命力 和 战斗力 。 艺术特色: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红军不怕远征难 PPT课件21(说课) 人教版

红军不怕远征难 PPT课件21(说课) 人教版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13、回忆在无数次的发酵中膨胀成了苦涩,这苦涩滴穿着温柔,蛰伏在每个长夜的背后,惊醒了隐藏的疼痛,变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飘洒着!一滴滴的泪,一阵阵地雨凝结成了张望,慌乱着,流淌着!

14、抬起了自己粗糙厚大的手掌,捂住了渐渐变红的眼睛,在悲痛欲绝的痛楚传来之前,爆发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泣声。
八年级的学生对红军的长征应该说有一定的了解, 但大多同学对长征的了解是通过文学作品而缺乏对长征艰 苦历程的完整学习,根据学生这一情况结合课程标准的要 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1)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极其伟大意义 2)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
三、说教法学法:
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6、要走的,任凭你怎么哭叫也呼唤不回来,不走的,任凭你怎么驱赶,也不会弃你而去远离你的!

7、失去了太多,舍去了太多,放下了太多,埋葬了太多。

8、别离,离我们不再遥远,现在总是美好,终将成为过去,匮乏太多。

9、指尖触掠着匆匆流失的东西,心里反而平静了许多。是不是悲伤消磨了傲气,让我成为了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 征
板书设计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 移
瑞金出发 渡过湘江 抢渡乌江 遵义会议
经过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结果 陕北会师 1935年10月
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
意义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迷恋,不知说不出的爱的痛苦,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还有一个人是那样深深的爱你?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 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4.10中央 革命根据地
突破四道防线
遵义会议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翻越夹金山
巧渡金 沙江
过草地
四渡赤水
陕北吴 起镇
会宁, 三军胜利会师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迹。”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保存了中共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成为之后革 命的主力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长征是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 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掌握: 长征的原因、路线、结果和意义。 理解: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讲述: 长征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
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学习: 先烈不畏艰险、通往直前的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
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
一.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 ●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 顾问。奥地利人。1933年 9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 央军事委员会军事顾问。
在指挥红军作战中推行 “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 战术,反对游击战,使红 军第五次反“围剿”遭致 失败。1935年1月,在遵 义会议上被撤销指挥红军 的权利。后随红军长征到 达陕北。抗日战争初期, 任中共中央军委军事研究 编委会主任,延安抗日军 政大学教授。1939年夏去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46张PPT)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46张PPT)
——美国作家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 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 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请 思 考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 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与长征精神 一脉相承,它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民 族复兴。
1.时间: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2.标志:
粉碎了…… 3.意义: 保存了…… 使……转危为安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86000
6000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 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 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 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 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 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 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 过大小62座城市。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军队人数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结果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4万 (前三次) 3万 周恩来 3万 朱德 (第四次) 7万 1933年10 博古 分散兵力, 50万 8万 月至 进攻冒险, 李德 防御保守。 1934年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金沙江
005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005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上课 优质课件

红军不怕远征难上课 优质课件
星—星—之国共火对峙,可局面以正燎式形原成
学习目标
• 一、结合史实深刻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 • 二、运用地图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经
过的重要地点及在那里发生的重要事件。 • 三、理解遵义会议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 四、深刻感受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
直前的长征精神。
要求: 时间10分钟
1、阅读课文,按照自学问题中的提示, 在书中 勾画重要知识点,并完成知识框架。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 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 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 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旧址
飞夺泸定桥
中国工农苏维埃政府旧址瑞金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 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 哪 些”“难”“险”“阻”? 是什么力量使红军克服重 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1936年10月
红军力00三会5大师主
吴起镇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会宁 长征胜利结束
红 军 胜 利
红军 失败
一、红军长征的背景:
红军长征的原 因: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 败
红军长征的 目的:保存实
力,进行战略 大转移
博古和王明
李德是奥托·布朗在中共党内的名字(“姓李的德国人”),他是共 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德国共产党人.
博古,原名秦邦宪,在1933年9月国民党军开 始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时,他和 博古 李德(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在作战指导下 实行了一系列错误原则,致使中央红军未能粉 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给党 和红军造成了严重损失。(曾经发出“不让敌 人侵占寸土”、“胜利或死亡”的口号。主张 是学习苏联先占据城市,而不考虑中国基本国 情和中国共产党当时情况。)1935年1月遵义 会议后,被取消中共中央总负责人职务,任中 李德 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 “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 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中的相关数据: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 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 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于夜行军。长征 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5公里才休 整一次,日平均行军37公里。路上共爬过18条山 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 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 的封锁包围,通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红一 方面军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行进一公里, 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 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 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 放他们的道路。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 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 来是会有收获的。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 七 过 岷 桥 水 磅 逶 千 不 毛律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泽 尽 千 铁 云 走 腾 只 远 东长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征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 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 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 放他们的道路。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 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 来是会有收获的。
南昌
南昌起义示意图
观看视频后,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 ⑧ E 大渡河 乌 C B 江 湖南 金沙江 D ④ 贵州 ⑥ 云南 ⑦
A
江西 ①
② 福建
广东 ③
广西 ⑤
选一选
C 1、在第几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开始进行长征 ___ A、三 B、四 C、五 D、六
B 2、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确立是在_____ A、第五次反围剿后 B、遵义会议后 C、渡过金沙江 D、长征结束后 A 3、红军长征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是在哪一事件后____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C 4、红军长征中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哪一事件后_____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突破湘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血染十里溪, 三年不食湘江鱼,
河底遍尸体。
摘自陈靖《湘江黔山》 第34师师长陈树湘
导致红军长征初期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博 古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败 中央革命 突破四道 突破 渡过 经过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转 折 点
14年
由胜利走向 胜利,建立 新中国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败 中央革命 突破四道 突破 渡过 经过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四渡 赤水 过草 地 乌江 解放 遵义
陕北吴起 镇会师 1935年10月
强渡大渡 河 飞夺泸定 桥
巧渡金沙 江 爬雪山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红军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
赤 乌 水 遵义 江
渡过乌江
突破湘江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四渡赤水的意义是什么?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的意义是什么?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乌江 解放 遵义
渡过乌江
遵义
乌 江
突破湘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遵义 解决了……, 内容 取消了……, 肯定了……。
意义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四渡 赤水 过草 地
1936、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败 中央革命 突破四道 突破 渡过 经过
乌江 解放 遵义
陕北吴起 镇会师
强渡大渡 河 飞夺泸定 桥
巧渡金沙 江 爬雪山
三大主力红军 甘肃会师 1936年10月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1930年 至 1933年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4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泽东 (前三次) 3万 周恩来 3万 朱德 7万 (第四次)
胜利
1933年10 博古 月至 50万 8万 李德 1934年
失利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败 中央革命 突破四道 渡过 经过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强渡大渡 河 飞夺泸定 桥
巧渡金沙 江 爬雪山
七律· 长征
1935年10月 毛 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时间 红军长征胜利 地点 标志
1936年10月 甘肃会宁
三大主力 红军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图
甘肃 ⑾ 陕西 ⑩
⑨ 西康
四川 ⑧ E 大渡河 乌 C B 江 湖南 金沙江 D ④ 贵州 ⑥ 云南 ⑦
A
江西 ② 福建 ① 广东 ③
广西 ⑤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四渡 赤水 过草 地
1936、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败 中央革命 突破四道 突破 渡过 经过
累 不 累 看 看 革 命 老 前 辈
红军过草地穿的草鞋 红 军 过 草 地
苦 不 苦 想 想 红 军 二 万 五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败 中央革命 突破四道 突破 渡过 经过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四渡 赤水 过草 地 乌江 解放 遵义
陕北吴起 镇会师 1935年10月
四渡 赤水 过草 地
1936、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败 中央革命 突破四道 突破 渡过 经过
乌江 解放 遵义
陕北吴起 镇会师
强渡大渡 河 飞夺泸定 桥
巧渡金沙 江 爬雪山
意义
粉碎了…… 保存了…… 使……转危为安
三大主力红军 甘肃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图
甘肃 ⑩ 陕西 ⑾
⑨ 西康
请 思 考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 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 业不断推向前进。航天精神和长征精 神一脉相承。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长征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 民族复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 究院院长吴燕生 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第二团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 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井冈山
结果: 城市敌人力量强大,我军损失严重。
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攻打城市失败 文家市决策
(革命重心转向农村)
三湾改编
(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时间: 情况:
1928年4月 朱德、陈毅与毛泽东的队伍会师
结果: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自学导案 • 红军长征:
• 1、原 因: • 2、时 间: • 3、经 过: • 4、结 果: • 5、意 义: • 6、长征精神: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军队人数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结果
乌江 解放 遵义
陕北吴起 镇会师
强渡大渡 河 飞夺泸定 桥
巧渡金沙 江 爬雪山
意义
粉碎了…… 保存了…… 使……转危为安
三大主力红军 甘肃会师 1936年10月
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 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 中国革命的精华。——毛泽东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 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 222人参加过长征。
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强渡大渡河
赤 乌 水 遵义 江
渡过乌江
突破湘江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吓倒滇军 拖死湘军 脚踏川军 打倒中央军 英雄是红军
大渡河渡河英雄雕像
红军战士翻越雪山




红军某部翻越雪山时,发现有许多 冻僵战友的遗体被埋在雪里,有一只胳 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他们掰开一看, 里面是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 “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 党。”
填图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简图
会宁 D
陕 西 C 吴起镇
西 康
遵义 B
湖 南
A 瑞金
5、红军长征结束时胜利会师的三大主力是:①红一方面 B 军 ②红二方面军 ③红三方面军④红四方面军_____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6、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是:_____ A、遵义 B、甘肃 C、吴起镇 D、井冈山 C 7、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____ A、1933年10月 B、1935年10月 C、1936年10月 D、1934年10月 D 8、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性事件是: _____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渡过金沙江 D、遵义会议的召开
南昌起义
1.时间 (1927年8月1日) 刘伯承、贺龙、叶挺、朱德、 2.领导人: 周恩来 3.过程:
南昌起义 南下广东 受挫分兵
4.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 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时间: 1927年9月 领导人: 毛泽东 目的: 攻打城市
秋收起义进军图
第一团 第三团
长沙
文家市决策(决定将革 命重心转向农村)
填一填
10 1934 1、_____年____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 1935 10 据地,开始长征;_____年_____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吴起 1936 10 的_____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_____年_____月,红 甘肃 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_____,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 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 长征胜利结束。 遵义 1 1935 2、_____年_____月,党中央在_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 博古 议,集中全力解决了_____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毛泽东 肯定了________的正确主张。 遵义会议 3、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 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 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 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 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 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 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 过大小62座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