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基础知识(6)——文学常识B(教师版)

合集下载

2010届高三语文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复习

2010届高三语文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复习

2010届高三语文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复习第二部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一、文学常识教学建议2003年《考试说明》把“文学常识”作为暂不考内容,但2003年的全国春季卷、北京秋季卷仍在试题中出现,只是不再是选择题形式,而是与诗词欣赏一起考,以主观的形式出现。

所以仍然应重视,仍应组织学生对此考点进行复习。

而且因为全国卷2002年和2003年均未考,各地的试卷中均不设题,学生缺乏训练的材料,因此教师更应指导学生复习这块内容。

文学常识包括: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文学体裁常识。

它的内容知识性强,学习方法以记忆为主。

要从“小处”着眼,课本上的文学常识一定要仔细读仔细记。

一篇文章,一个作者,作者的国籍、时代等,平时就应当一个个记住,积累多了,文学常识就会丰富起来,小处着眼才好大处着手。

“大处”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文学常识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它,并力求准确无误,切不可模棱两可;要以文学史为纲,将有关作家作品零碎的常识串联起来复习、记忆。

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了解我国文学发展概况,熟记每个时期主要文学样式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②了解文学体裁的分类,熟记重要作家的作品的体裁。

③熟记中国重要作家的姓名、字号、朝代、籍贯,主要成就、作品(集)和特色;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代表作及生活在哪个世纪。

④了解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他们或作品的评价。

问题磁场使用指导一、使用指导本栏目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聚焦于本专题的复习重点,三个问题,一个问题侧重一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是对重要作家作品内容的掌握,第二个问题是对文学史常识的了解和运用,第三个问题是对文学体裁的分类及对重要作品体裁的复习。

以引发学生对文学常识几个方面的关注和兴趣。

二、问题磁场1.下列诗文句中的“君”所指的人物,依次是谁?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③正是一年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常识、名言名句B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常识、名言名句B

1.根据课文默写。

(8分)(1),君子好逑。

(《关雎》)(2)蒹葭苍苍,。

(《蒹葭》)(3)中无杂树,,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陶渊明)(4)晓战随金鼓,。

(《塞下曲六首》李白)(5),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卢纶)(6)蒌蒿满地芦芽短,。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7),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8)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2.根据课文默写。

(10分)(1)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2)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3)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6)海内存知己,。

(7)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8)人生自古谁无死,。

(9)城阙辅三秦,。

(10)落红不是无情物,。

1.阅读《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完成下题。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艾萨克·阿西莫夫那天晚上,玛琪甚至把这件事记在日记里了。

在2155年5月17日这一页,她写道:“今天,托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这是一本很旧的书。

玛琪的爷爷有一次告诉她,当他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的爷爷曾经对他讲,有那么一个时候,所有的故事都是印在纸上的。

他们翻着这本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

书上的字全都静立不动,一点儿也不像他们平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书”那样,顺序移动。

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

真是有趣极了!“呀!”托米说,“我想,这样的书一读完,就得扔掉,多浪费呀!我们的电视屏幕一定给我们看过一百万本书了,可它还能继续给我们别的许许多多书看,我可用不着哪天把它扔掉!”“我也不会扔掉。

”玛琪说。

她只有11岁,读过的电视书不像托米那样多。

托米已经13岁了。

她问:“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在我们家,”他指了一下,可没有抬起头,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书。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归纳(精编版)

高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归纳(精编版)

文学文化常识归纳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3.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4. 《战国策》又称《国策》,国别体史书。

5.《论语》是记录春秋末年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6.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7.《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约前369—前286)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8.《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9.《离骚》(属于古体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选自《楚辞》。

作者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其诗开浪漫主义先河。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10.《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约前313—前238)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儒家之集大成者。

11.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作出的崇高评价。

12.《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13.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文学家,《过秦论》等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4.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汉代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著有《史记》。

15.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的史学家。

2010高考试卷基础知识讲座

2010高考试卷基础知识讲座

考 查 重 点 (常用字错读的几种类型)
2、习惯性误读
①声调误读。 梵文(2009) 圈养(2008)
②韵母误读。 解剖(2010) 牛虻(2008)
③声母误读。 菁华 拈花惹草(2009)
探本溯源(2008)
考 查 重 点 (常用字错读的几种类型)
3、形近字 探本溯(sù)源 (2008)“朔”“塑”“槊” 火中取栗(lì ) (2010)“粟” 巨擘(bî) 歼击机 (2010)“掣”“擎” (2009) “纤”“跹”
复习建议:
时间安排: 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 集中复习基础知识用四周多的时间, 20到25课时。 分散复习和月考、周考、每日一练 结合起来。
复习建议:
1.安排为三个循环。
单项复习、建立错题库— 解决易错点— 再强化纠正 2.复习课以梳理型为主,以练习课为辅。
3.精选练习,注意归纳和类推。
2010年基础知识板块高考试题知识点分布及分值表
成分残缺或赘余

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己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 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 带来不便,敬请谅解。(2010全国Ⅰ卷)
【解析】 “采取”缺少宾语,可以在“挂号”后加上
“的办法”。同时,句中“门诊”的位臵是合适的, 如果提前到“已进入”前面的话,那么整个句子的主 语就成了“门诊”而不是“我院”了。
应对策略
二、实战 (分批分类复习)
巧扣语境选用。使用成语,就表明成语是 处在一种“动态”之中的。巧扣语境,就是要 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只有理解上下 文的内容,才会知道所用成语的语境意义是什 么。可以说准确地把握了上下文,扣住语境, 抓住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解答成语运用题的钥 匙。

2010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2010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意,反映出刊物与读者之间的隔膜已十分严重。
• A(倚马可待:比喻人的文思敏捷。用在做事情上不妥)
• 1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众多“选美”比赛中观众已经“疲劳”了,他们更
希望看到“超级女声”不再是一场选美秀 • B.对于外来投资,应该是你投资,我欢迎;你盈利,我
收税;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清算,这才是正常的。 • C.为方便群众“五一”乘车,日内将开辟红庙至动物园、
D. 谛听 极致 因才施教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E. C(A“眩”应为“炫”、 “灰”应为“恢”、 B“苍”应 为“沧”、“迷”应为“弥” D“才”应为“材”)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专家指出,虽然投资过热的症状得到缓解,但致病的温 床还在,如不深化市场取向改革,投资过热可能会卷土重来。
• C(A用词不当,“担心”改为“认为”。B语序不当,“往 往”应放在“这些看法”之后。D词语搭配不当,“扩大” 应为“拓宽”或“丰富”)
• 1.粗糙(cāo) 谄媚(chán) 炽热(chì) 饮鸩止渴(zhèn)
• B.粗犷(guǎng) 干涸(hé) 嫉妒(jí)
• C. 今年4月6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说,“必须” 经有191个成员国的联合国大会投票一致通过才可以扩大安 理会。这一标准意味着,只要有一个联合国成员国反对,任 何国家都无权加入安理会。
• D. 为庆祝国际“五一”劳动节,同学们将在晚会上表演文 艺节目、舞蹈、小品、相声等,节目丰富多彩,将为节目增 添喜庆的气愤。
• C(A 搭配不当,“歌”不能与“三歌王”搭配;B “之所以” 与“原因重复” D “文艺节目”与“舞蹈、小品、相声”有 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犯“不合逻辑”的语病)

稳冲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关(含解答)

稳冲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关(含解答)

专题1.(2010年重庆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

(1)蒲苇纫如丝,。

(《孔雀东南飞》)(2)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4),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姜夔《扬州慢》)(5)骈体文在句式方面的特点是骈偶和“”。

(6)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是《》。

解析:补写出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对于学过的、应该掌握的内容要记得牢,写得对。

对于那些因形近音近而容易写错的字,要特别注意。

如“磐”“栈”“钩”“霁”“斑”等,要根据词义细加推敲。

答案:(1)磐石无转移(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不霁何虹(4)自胡马窥江去后(5)四六(6)墙上的斑点2.(2010年江西卷)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

(5题限选4题)(1)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与,并列称为小说的“四大家族”。

玛蒂尔德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2)岂曰无衣?。

王于兴师,,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3)《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年月日的两句是:,。

(4)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5),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解析:高考对默写题要求很高,一般都是选做,每题两空,一空一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该题是得分点,应落实好。

答案:(1)长篇小说项链(2)与子同裳修我甲兵(3)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4)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5)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2010年江苏卷)“四部”是我国古代图书的分类名称,通常指哪四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我国古代图书分类,一般分为四部,即经、史、子、集。

答案:经、史、子、集。

4.(2010年江苏卷)《文史通义》作者是清代的哪位学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文史通义》是古籍名著,作者为清代章学诚。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分类汇编:基础知识

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分类汇编:基础知识

高考考点一:字音一(10年全国卷Ⅰ)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行.伍(háng)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g)厉兵秣.马(mù)B倾轧.(zhá)不啻.(chì)补苴罅.漏(xia)荆钗.布裙(chāi)C.巨擘.(bò)河蚌.(bàng)得不偿.失(cháng)莘.莘学子(shēn)二(10年全国卷Ⅱ)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泊.车(b6) 称.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C.梦魇.(yǎn) 本埠.(bù)黑魆魆..(xū) 燕颔.虎颈(hàn)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三(10年北京卷)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摩擦力供认不悔对称.(chèn)穷源朔.(shuò)流B.一拉罐转弯抹角隽(jùn)永令人发.(fà)指C.纪传体多难兴邦叨.(tāo)扰一气呵.(hē)成D.化装品整齐划一倾轧.(zhà)囤.(tún)积居奇四(10年广东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皎洁/打搅业绩./污渍.纤.维/纤夫..B.效.仿/发酵.空旷./粗犷.盛.开/盛.饭C.隐瞒./蛮.横挑衅./抚恤.埋.伏/埋.怨D.市侩./反馈.濒.临/频.繁辟.谣/精辟.五(10年山东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饯.别(jiàn)晦.涩(huì)铁栅.栏(zhà)浑身解.数(xiè)B.扒.手(pá)吱.声(zī)和.稀泥(hé)步履蹒.跚(pán)C.畜.养(xù)寒噤.(jìn)露.马脚(lòu)扪.心自问(mèn)D.顺遂.(suí)什.锦(shí)蒸馏.水(liú)兵不血.刃(xuè)六(10年江苏卷)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 哽咽./狼吞虎咽.????? 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 泊.位/淡泊.明志????? 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 长.进/身无长.物????? 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 披靡./风靡.一时????? 畜.牧/六畜.兴旺七(10年湖北卷)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八(10年四川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皱.纹/骤.然杀戮./山麓.琼.楼玉宇/群.龙无首B.挟.持/偕.同竹笋./损.失柳.暗花明/扭.转乾坤C.肋.骨/擂.台嗟.叹/街.道追根溯.源/素.昧平生D.游泳./踊.跃祝贺./豁.达倾.家荡产/轻.装简从九(10年天津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奇葩.(pā)哈.达(hǎ)砧.板(zhān)不胫.(jìng)而走B.坎坷.(kě)勖.(xù)勉棘.手(jí)拾.(shè)级而上C.着.(zháo)重巷.(hàng)道混.(hùn)沌中规中矩.(jǔ)D.畸.(jī)形慰藉.(jiè)骁.(xiāo)勇抵.(dǐ)掌而谈十(10年重庆卷)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雪中送炭笑容可鞠戕.害(qiānɡ)针砭.时弊(biān)B. 呕心沥血淋漓尽致纤.维(q iān)汲.取教训(jí)C. 天涯海角丢三落四提.防(dī)道行.很高(hánɡ)D. 朋比为肩秘而不宜佛.像(fó)看.家本领(kān)十一(10年湖南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祥.瑞xiáng 馥.郁fù窈.窕yǎo 螭.宫折桂chánB.聪颖.yǐn g 仰慕.mò芳謦.xīn 龙驹凤雏.chúC.幽婉.wǎn 荣膺.yīn g 醇.美shún 岁稔.年丰rěnD.涟漪.yī 富庶.shù 澄.澈chéng 万擎.争流huò十二(10年江西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绚.(xuàn)丽丰腴.(yú) 倩.(qiàn)影乳臭.(chòu)未干B.赦.(shè)免嗜.(shì)好逡.(qūn)巡弱不禁.(jīn)风C.游说.(shuì) 愤懑.(mèn) 逶迤.(yí) 不见经传.(chuán)D.泅.(qiú)渡坍圮.(pǐ) 恐吓.(xià) 否.(pǐ)极泰来十三(10年浙江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子,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澄.澈(chéng)轻佻.(tiāo)豁.免权(huò)舆论哗.然(huá)B.甄.别(zhēn)市侩.(kuài)软着.陆(zháo)温柔敦.厚(dūn)C.苍穹.(qióng)未遂.(suì)扁桃腺.(xiàn)拈.轻怕重(zhān)D.跛.脚(bǒ)菁.华(jīng)撂.挑子(liào)大雨滂.沱(pāng)高考考点2 字形一、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对许多重大问题,他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意。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全集(教师版)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全集(教师版)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全集(教师版)一、官职沿革(一)官职制度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专题复习基础知识(6)——文学常识B
一.1.纪传 2.古体古体 3.马克·吐温 4.关汉卿小令套数
二.1. 笔记传奇文言短篇 2.激流三部曲 3.大学中庸礼春秋
三.1. 《红楼梦》 2. 五四新文化运动茅盾 3. 《家》《雷雨》
4. 大仲马、小仲马《简爱》
5. 歌曲宾白舞蹈表演
四. 1. 刘向 2. 郭沫若 3.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
4. 狄更斯莫泊桑车尔尼雪夫斯基惠特曼
5. 关汉卿小令套数
6. 《威尼斯商人》或《仲夏夜之梦》五.1. 《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2. 莫泊桑
3.孔子孟子亚圣
4.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5.《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6.骆宾王
7.《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
8.《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
9.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
10.风雅颂赋比兴
11.剧曲对话(或独白) 科介正旦正末外末卜儿
12.子厚柳河东
13.《儒林外史》
六. 1. 错误:宋初改正:晚唐
2.错误:《林家铺子》改正:《子夜》
3.错误:萨缪尔·贝克特改正:弗吉尼亚·伍尔夫
七.1. 茶馆 2. 巴尔扎克
3. (1) 奥地利变形记
4. 沈从文
5. 元杂剧
6.托尔斯泰传
7.韩愈 8.姜夔 9.哥伦比亚《百年孤独》
八.1.列夫·托尔斯泰《三国演义》
2.《史记》《汉书》《资治通鉴》
3.《诗经》《楚辞》《孔雀东南飞》《文心雕龙》陆游
4.《左传》《战国策》《国语》《论语》《孟子》《荀子》《庄子》5.传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6.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7.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
8.苏轼辛弃疾柳永姜夔
9.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0.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子夜》《雷雨》《日出》
11.《我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2.山药蛋
13.欧·亨利契诃夫果戈里马克·吐温
14.战国孟子
15.宋柳永
16.清龚自珍
17.宋苏洵
18.(l)L (2)A (3)M (4)B (5)N (6)C (7)K (8)P (9)E (10)O (11)Q (12)D (13)G (14)F (15)J (16)I (17)H
19.(1)《史记》(鲁迅的评价) (2)《红楼梦》(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语) (3)《三国演义》(前人评其语言特点) (4)《母亲》(作者高尔基)
20.(1)司马迁 (2)李白 (3)李白 (4)蒲松龄 (5)荆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