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学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2.运用数据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3.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人口分布特点。
4.树立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的意识。
【重点难点】【新课导入】1.设问:世界人口目前多少亿?学生回答:80亿。
(2022年11月15日星期二世界人口突破80亿)提问:你知道面积排行前三的国家人口分别是多少吗?讲解:俄罗斯和加拿大虽然陆地面积很大,但是人口并不多,俄罗斯人口居世界第九,加拿大居世界第38位,我们国家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2.提问: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或者案例让你能够感知到我们国家人非常多?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过渡,出示旅游景点,医院,春运时人潮拥挤的图片。
【新课讲解】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阅读课本第11页第一段。
讲解: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人口数量达到5000万人以上,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人的省级行政区域就有10个。
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衡量。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学生读图(图1.10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两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根据黑板上的提示完成讨论,完成后派代表回答展示讨论的结果。
【提问】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示意图,说说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特点。
(提示学生注意折线的变化节点)回答: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提问】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什么变化?原因可能是什么?回答: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活动】辩论赛——人口众多给我们国家带来的主要是好处还是弊端?活动安排:班级的学生分为两大组,分别持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每一组要为自己小组的观点找到实际的支持。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节人口》教学目标:1.使用相关数据和资料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2.使用我国的人口分布图描绘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并简单分析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分析相关资料,理解中国人口在数量上和分布上的特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②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折线图,并结合历史和社会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学会阅读人口分布图(等人口密度线图),并由此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请同学们看一个资料,这是世界人口前十位的大国及其人口数量:中国(1,339,724,852)、印度(1,210,193,422)、美国(312,566,000)、印尼(237,641,326)、巴西(190,755,799)、巴基斯坦(177,743,000)、尼日利亚(162,471,000)、俄罗斯(142,914,136)、孟加拉国(142,319,000)、日本(127,720,000)。
同学们通过阅读资料,显而易见中国位居第一位.另外再请同学们把其中的世界面积大国标出来,看一看有哪几个?再计算一下中国人口数是他们的多少倍?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八位,中国人口数量是俄罗斯的近9.4倍;面积第四大国美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近4.3倍。
而面积第二大国加拿大不在其列,我们的人口相当于加拿大的40多倍。
承转过渡:以上这些分析都说明什么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人口占世界人口21%,中国人手拉手站在一起,能够绕地球赤道50多圈,这些都说明我国人口在数量上具有基数大的特点。
资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了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如下: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601938035人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6月30日:723070269人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12月27日:1031882511人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10月30日:1160017381人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 1295330000人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 1370536875人请同学们观察各次普查的数字之间有何变化规律?哪一次开始我国人口超过10亿?人口数量几乎翻一番用了多长时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国人口超过了10亿;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1953年,数字是601938035人,比这个数字几乎翻一番的是第四次人口普查,即1990年,数字为1160017381人,时隔不到40年。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
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3.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难点】1.学会阅读“我国人口的增长”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2.学会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比较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新课讲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图,找出属于亚洲的国家。
学生:亚洲: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欧洲:俄罗斯北美洲:美国南美洲:巴西非洲:尼日利亚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规律。
讲解: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不平均,建国前速度慢,建国后速度快。
教师: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危害?学生:结合课本垃圾成堆、开垦坡地、住宅占地,讲述人口多了造成的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和人口政策的内容。
学生:读课本,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教师:(强调)这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特别注意不能混淆概念,要准确掌握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口政策包括三个方面:1、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3、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转承)那么,我国人口分布是否均匀呢?可以回忆世界人口的分布。
板书:二、人口东多西少学生:观察中国人口密度图,找出黑河到腾冲一线。
看两测人口密度的区别。
回忆世界人口分布原因,干旱、寒冷等。
结合课本提示,给出答案教师:(讲解)沿黑河——腾冲一线,可以把我给分成两部分,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人教版地理 八年级上册第一 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2节 教学设计

第2节《人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目前的人口总数。
运用人口增长图说明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和人口政策。
2、运用人口密度图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总数与增长趋势及人口的分布特点。
2、人口国策的内容与要求。
教学难点分析人口分布的形成原因。
课前准备我国人口密度图,人口增长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世界上人口最多和面积最大的国家分别是哪个?学生答:中国和俄罗斯。
新课教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我国人口总数:12.95亿(2000年),居世界第一,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引伸材料:我国人口总数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
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活动一:同学们读“我国人口的增长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人口增长的总趋势?(2)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1997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减慢,为什么?(4)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是什么?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的总趋势由慢变快,尤其是1949年后,由于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人口总数出现迅速增长趋势。
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减慢,是因为我国的第一批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育龄人群总数降低。
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长人口仍然在1200万左右。
2、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建国前人口增长缓慢,建国后人口呈迅猛增长状态。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1)(2)问题,分组讨论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力资源是宝贵的,但要维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还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同时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备案学习-第1章从世界看中国第2节人口

第二节人口第1课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知识与技能1.记住我国人口数量,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的人口增长特点,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图表,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增长特点。
2.通过辩论我国人口多的利弊,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我国人口国情的基础上,理解我国人口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一、导入新课人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谁?我国有多少人呢?人口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认识我国人口情况。
二、讲授新课教师:结合大家查找的资料,说说最近我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是多少。
学生: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活动:读图“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引导学生读图,观察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读图分析,交流各自的成果。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
承转: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由于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人口增长迅速。
教师: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基数大,是我国人口增长方面最主要的特点。
讨论:我国人口众多,这样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组织辩论会:人多到底好还是不好?学生1:人多好。
人多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学生2:人多能为我们提供广大的消费市场。
学生3:人多力量大。
学生4:人多不好。
人多吃掉的粮食多,用掉的煤等矿产也多。
学生5:人多会造成交通阻塞、供水不足、住房紧张等问题。
学生6:……在激烈的争论中,教师适当点拨。
教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课方案一、教材剖析本节“众多人口”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基本国情,包括人口的数目、组成、散布、国情、国策等内容,要点要说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及人口散布状况,内容不多,难度不大,但在全书中据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将其安排在第一章,不单突出了我国最基本的地理国情,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亲密的联系,进而建立人地协调的看法,形成对我国人口散布的空间看法,是此后学习中国地区地理不行缺乏的知识内容。
二、教课目的1、认知目标: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添快、散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进而理解我国推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添”折线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培育学生的读图技术。
3、感情目标:初步懂得人口增添一定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培育正确的人口观。
三、教课要点难点1、我国人口增添状况、人口散布大势是本节的要点;2、人口增添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是本节难点。
解决方式:设计情境式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研究式问题,经过分组合作来完成。
四、教具准备我国人口增添折线图、我国人口密度散布图、中国文化程度组成百分比变化图等五、教课方法讲练联合法、启迪研究式教课六、教课程序教课流程教课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复习:在初一年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世界复习导课上人口超出一亿的国家共有几个?(11 个)我国居第几位?(第一位)宣读: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学生回答复习初一年的学习内容,从而引出新课12.9533 亿,当前已打破13 亿,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那么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承转过渡是经历了如何的过程?当前我国人口增添有什么样的特色?1、出示我国人口增添折线图,指引学生剖析不一样阶段人口增添状况及其原由。
2、(小结)我国人口基数大,增添快,在 1578 年和 1949 年后出现了两个人口增添顶峰,特别是1949 年后代口增添过快。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2节 教案

学生:―――-
教师:非常棒,让我们来看一下(四国及人口)世界上面积居于前四位的国家分别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家
面积
(平方千米)
人口、(亿)
人口密度()
俄罗斯
1.47
加拿大
0.13
中国
12.95
美国
2.78
教师:下面老师再考一考大家的运算速度,
1、男女生分别计算出中国人口数量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多少倍?
通过刚刚的分析,谁能简单总结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学生:―――
教师:非常棒,那么谁又能说出为什么1949年之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迅速?
学生:―――
教师承转: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致使我国人口总数非常多。俗话说“人多力量大”,用现代人的眼光来你又如何看待呢?
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分别归纳是对哪一方面的影响)
指导学生看图:―――
教师小结:是否控制人口数量社会就能很快发展呢?下面我们再共同看两组资料。
1.陕北放羊娃的故事。
这个小故事表面上很可笑,笑过之后你想一下,它反映了我国目前什么问题?
师生互动:———
2.1990年,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目前,上海25岁以上的人口中,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总人口的7.3%,居于全国首位,但此比例不仅低于美国的31.7%,加拿大的37.4%,还低于菲律宾的15%和韩国的8.9%.)
从学生常见的情景引入,让学生切实了解我国人多,并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只做简单讲解。
通过形象化的比较和与其他国家真实的对比,进一步突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第2课时人口东多西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 能力层面:
(1)学生在观察、分析地图和数据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缺乏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2)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但在小组讨论、表达交流等方面表现参差不齐。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中国人口分布的地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人口分布的特点、原因及影响,结合实际案例。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特定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资料,理解人口分布的基本概念。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笔记、思维导图或疑问通过平台提交。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微信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不高。一些学生似乎不愿意主动发言或分享自己的想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我可以设计更有趣的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还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此外,我还可以在讨论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人口 第2课时 人口东多西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