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hdxr3hrwg58ih6u (2)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原理公式

惠更斯原理公式惠更斯原理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于理解波的传播有着关键的作用。
咱先来说说啥是惠更斯原理。
简单来讲,就是波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波源,这些新波源发出的子波在后续时刻形成了新的波面。
就拿水面上的涟漪来说吧,当你往平静的水面扔一块石头,石头入水的那一点就产生了水波。
这时候,水波向外扩散,波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发射器”,不断地往外发射新的小波。
这些小波相互叠加,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一圈圈不断扩大的水波。
咱们再来看惠更斯原理的公式。
它虽然不像“1+1=2”那么简单直观,但也不是什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怪物”。
比如说,在研究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时候,惠更斯原理就能大显身手。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惠更斯原理来解释为什么光会改变传播方向。
还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物理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他用一束激光穿过玻璃砖,让我们观察光的折射路径。
然后,他就开始用惠更斯原理给我们讲解,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图,那认真劲儿,就好像他不是在教我们知识,而是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当时我就觉得,这物理世界可真神奇,一个小小的原理就能解释这么多奇妙的现象。
惠更斯原理在声学中也有很大的用处。
比如在一个大教室里,老师在讲台上讲话,声音是怎么传到教室每个角落的呢?这时候惠更斯原理就能告诉我们,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每一个声波的“点”都在不断产生新的“小波”,从而让声音充满整个空间。
在实际生活中,惠更斯原理的应用可多了去了。
像雷达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了电磁波的传播特性,而这背后,惠更斯原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还有地震波的监测,通过对地震波传播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
总之,惠更斯原理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多结合实际的例子去思考,就能发现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解释和理解许多奇妙的现象。
不管是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多留意身边的这些“物理小秘密”,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充满了无尽的神奇和乐趣。
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原理作者:一点秋出自:午夜“Insert” & “ De... 浏览/评论:811/0 日期:2021年5月18日 23:00科学家:惠更斯历史背景: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十七世纪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说,即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但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微粒说占据统治地位,而波动说几乎消声匿迹.历史发展到十九世纪初,由于一连串的发现和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使光的波动说再次复兴,并压倒了微粒说.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说,康普顿证实了光的粒子性,使人们对光的本性又有全新的认识,乃至到今天,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可概括为:光的波动说→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量子说→光的粒子说→光的波粒二象性.一、光的波动说的形成十七世纪形成了关于光的本性的两种学说,历史上主张光的波动说有笛卡儿、胡克、惠更斯等人.1.笛卡儿借助于以太来说明光的传播过程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1596―1650)曾用他提出的“以太”假说来说明光的本性.他用以太中的压力来说明光的传播过程.如果一物体被加热并发光,这意味着,物体的粒子处于运动状态并给予这一媒质的粒子以压力.这一媒质被称为以太,它充满了整个空间.压力向四面八方传播,在达到人眼后引起人的感觉,他把人们对物体的视觉比喻为盲人用手杖来感知物体的存在,他把光的颜色设想为起源于以太粒子的不同的转动速度,转得快的引起红色的感觉,转得慢的对应于黄色,最慢的是绿色和蓝色.他的主张是强调媒质的影响,以“作用”的传播为出发点,特别是以接触作用或近距作用为出发点,把光看作压力或者脉动运动的传播,因而笛卡儿被认为是光的波动说的创始人.2.胡克把光波与水波类比指出光的波动性胡克在1665 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明确提出光是一种振动.他以钻石受到摩擦、打击或加热时在黑暗中发光的现象为例,认为发光体的一部分处在或多或少的运动中,又因金刚石很硬,肯定它是一种很短的振动.在分析光的传播时,胡克提到了光速的大小是有限的,并认为“在一种均匀媒介中,这一运动在各个方向都以相等的速度传播”,因此发光体的每一个振动形成一个球面向四周扩展,犹如石子投入水中所形成的波那样,而射线和波面交成直角.胡克还把波面的思想用于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薄膜颜色的成因是由于两个界面反射、折射后所形成的强弱不同、超前落后不一致的两束光的叠合.这里已包含着波阵面、干涉等不少波动说的基本概念.3.惠更斯把光波与声波类比提出惠更斯原理,发展了光的波动学说。
《物理学教学课件》exe惠更斯原理

衍射实验
总结词
衍射实验是验证惠更斯原理的另一种重要实验,通过观察衍射现象,可以进一步 理解波的传播和扩散。
详细描述
在衍射实验中,单色光通过障碍物或狭缝时,产生衍射现象,形成明暗相间的衍 射条纹。通过测量衍射条纹的位置和间距,可以验证惠更斯原理的正确性,即波 的传播遵循等相位面的形成。
光学透镜的焦距测量
波的传递
波的传递方向
波的传递方向是指波的传播方向,与波前传播的方向一致。
波的传递速度
波的传递速度是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取决于介质的性 质和状态。
波的干涉和衍射
波的干涉
当两个或多个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 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干涉的结果可 以是增强(相长干涉)或减弱(相消 干涉),取决于各波的相位关系。
光波导
惠更斯原理在光波导的设计中也有 应用,光波导是一种能够引导光束 传播的介质,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 等领域。
在声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声波传播
惠更斯原理可以解释声波 的传播现象,即声波在遇 到障碍物时绕过障碍物边 缘传播的现象。
声学仪器
根据惠更斯原理,可以设 计出各种声学仪器,如传 声器、扬声器等,用于接 收和产生声波。
05 惠更斯原理的教学策略
CHAPTER
理论教学策略
概念讲解
详细解释惠更斯原理的基 本概念,包括波的传播、 波前、波后的形成等。
公式推导
通过数学公式推导,让学 生理解惠更斯原理的数学 表达和物理意义。
案例分析
提供一些典型案例,让学 生运用惠更斯原理进行分 析,加深理解。
实验教学策略
实验设计
设计一些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验证 惠更斯原理。
07、惠更斯原理

n21
解释反射定律 E F
A
B
r ut
r
2 3
ut
1C r u t 3
D
用惠更斯作图法导出了光的折射定律 作图步骤:
入射波 u 法线 1 B 媒质1 u1t 折射率n1 i E C A 媒质2 F u2 u2 折射率n2 t r D
· ·· · ·
折射波传播方向
•导出折射定律
反射定律:波在媒质介面上传播时,入射角等于反射 角,入射线反射线及介面的法线均在同一平面内。
i
介面
i i'
i i'
“1”
r “2”
sin i sin r u1 u2
折射定律:波经过两种媒质介面进 行折射(媒质“1”进入媒质“2”) 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 之比等到于波在第一种媒质中的波 速与在第二种媒质中的波速之比
BC u1Δt AC sin i
AD u2 Δt AC sin r
得
sin i sin r
u1 u2
n1
入射波 u 法线 1 B 媒质1 u1t 折射率n1 i E C A 媒质2 F u2t D u2 折射率n2 r
· ·· · ·
折射波传播方向
c u1 ,n2 c u2
引:开始研究波的传播 前面讨论了波动的基本概念,现在讨 论与波的传播特性有关的现象、原理和规 律。波在传播中,由于某些原因,其传播 方向、频率和振幅都有可能改变。惠更斯 原理给出的方法(惠更斯作图法)是一种 处理波传播方向的普遍方法。
一、惠更斯原理的表述
媒质中波动到达的各点都可看作 发射同频率的子波波源,在其后 一时刻的波阵面,由这些子波波 面的包迹决定。
惠更斯原理折射定律证明

惠更斯原理折射定律证明嘿呀,咱们今天来唠唠惠更斯原理证明折射定律这事儿,可有趣啦。
咱们先来说说惠更斯原理是啥吧。
惠更斯原理就像是一个超级聪明的小魔法,它说波前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子波源。
想象一下啊,就好像一群小蚂蚁在排队前进,每一只蚂蚁都能变成一个新的小队长,带着自己的小队往不同方向走,不过最后组合起来还是一个整齐的大队伍呢。
这个波前就像那排着队的蚂蚁大队,而那些子波源就像一个个小队长啦。
那这个和折射定律有啥关系呢?咱们来看看折射是怎么个情况。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时候,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从一个游乐场跑到另一个游乐场一样,它的方向会发生改变。
咱们假设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介质1就像是一个软软的棉花糖世界,介质2呢就像是一个有点黏糊的糖浆世界。
咱们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用惠更斯原理来分析。
在介质1里有一个波前向着分界面冲过来啦。
按照惠更斯原理,这个波前上的每一点都发出子波。
当这些子波到达分界面的时候,它们就开始进入介质2这个糖浆世界。
在介质1里,光传播得比较快,就像小蚂蚁在平地上跑得欢快。
在介质2里,光传播得慢一点,就像小蚂蚁进了泥地。
那些子波在介质2里的传播速度和在介质1里不一样。
咱们来看看这些子波是怎么组合成新的波前的。
在分界面上,不同位置的子波到达分界面的时间有点差别,但是呢,最后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波前,这个新波前的方向就和原来在介质1里的波前方向不一样啦。
咱们可以画个小图来理解哦。
就像画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个代表介质1,一个代表介质2。
在分界面上把那些子波源都标出来,然后看看它们发出的子波是怎么延伸到介质2里去的。
从这个图里呀,我们就能发现一些有趣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几何知识来分析。
比如说,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相似三角形。
假设光在介质1里的入射角是θ₁,在介质2里的折射角是θ₂。
根据惠更斯原理和我们画的那些子波的图,我们可以发现,光在两种介质里传播的速度比和正弦值有个奇妙的关系。
什么是惠更斯原理

什么是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原理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光的传播规律,对于理解光的行为和光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惠更斯原理最早由法
国物理学家惠更斯在17世纪提出,经过后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已
经成为光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更斯原理的核心思想是,每一个波前上的每一点都可以作为
次波源,它们发出的次波是球面波,而在下一个时刻的波前上,这
些次波的叠加就构成了新的波前。
这一思想可以很好地解释光的传
播和衍射现象。
首先,惠更斯原理可以解释光的直线传播。
当光线在均匀介质
中传播时,根据惠更斯原理,每一个波前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
次波源,它们发出的次波是球面波。
这些次波在下一个时刻叠加在
一起,形成新的波前,这样光就呈现出直线传播的特性。
其次,惠更斯原理还可以解释光的衍射现象。
当光线遇到障碍
物或通过狭缝时,根据惠更斯原理,障碍物或狭缝上的每一点都可
以看作是次波源,它们发出的次波是球面波。
这些次波在后续波前
上叠加,形成新的波前,从而产生衍射现象。
此外,惠更斯原理还可以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在光线遇
到界面时,根据惠更斯原理,界面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作是次波源,它们发出的次波是球面波。
这些次波在下一个时刻叠加在一起,形
成新的波前,从而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总的来说,惠更斯原理是光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它可以
很好地解释光的传播规律和各种光学现象。
通过对惠更斯原理的深
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为光学技术的发展提供理
论基础。
希望本文对惠更斯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惠更斯原理及其应用(精)

刘占想
一、惠更斯原理内容
介质中任一波阵面上的各点, 都是发射子波的新 波源,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 阵面。
根据惠更斯原理,只要知道某一时刻的波阵面, 就可以确定下一时刻的波阵面。
t时刻波面
t+t时刻波面
t+
t
波传播方向
ut
平面波
球面波
2.波的反射与折射
当波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 1
面时,一部分反射形成反射波,另
一部分进入介质形成折射波。
u1 i i'
(1)反射定律
n c u
n1
①.入射线、反射线和界面的法 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i' i
n2
2 r u 2
(2)折射定律
①.入射线、折射线和界面的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
sin i sin r
u1 1 u 2 2
n2 n1
n 21
惠更斯原理解释衍射

惠更斯原理解释衍射
嘿,你知道吗,惠更斯原理可神奇啦!就好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
能打开衍射现象这个神秘大门!比如说,你想想看,光在遇到一个狭
缝的时候,为啥会突然变魔术一样扩散开来呢?这就是惠更斯原理在
起作用呀!
惠更斯原理说的是,波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的波源。
哎呀呀,这可太有意思了!就好比一群小精灵,每个小精灵都能发出
自己的魔法波动。
比如说水面上的涟漪,你看那一圈圈扩散开来的波纹,不就是一个个小的波源在发挥作用嘛!
那衍射又是怎么回事呢?嘿嘿,当光或者其他波遇到障碍物或者狭
缝的时候,这些由波面上的点形成的新波源就开始工作啦!它们会相
互干涉、叠加,然后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衍射图案。
哇塞,这不是很
神奇吗?
你想想看啊,要是没有惠更斯原理,我们怎么能理解那些奇妙的衍
射现象呢?就像没有了指南针,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就迷失方向了嘛!比如说,X 射线衍射在医学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不就是依靠惠
更斯原理嘛!没有它,我们怎么能知道物质的结构呢?
惠更斯原理就像是一个默默工作的小天使,虽然我们平时可能不太
注意到它,但它却在很多地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让我们对波
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们能解释那些看似神秘的现象。
所以啊,惠更斯原理真的是太重要啦!它是打开波的世界大门的关键钥匙,让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波的折射
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 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的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 1.基本知识 • (2)折射现象 射入 • 波从一种介质 另一种介质时,波的 传播 ________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 1.基本知识 • (2)折射现象 射入 • 波从一种介质 另一种介质时,波的 传播 ________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正确的是(
)
• A.同一波面上的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 B.同一波面上的各质点振动情况可能不相同
• C.球面波的波面是以波源为中心的一个个球
面
• D.无论怎样的波,波线始终和波面垂直
• .
• 【分析】 按照惠更斯原理:波面是由任意时 刻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点构成的面,故A对,B 错.由波面和波线的概念,不难判定C、D正 确.故正确答案为A、C、D. • 【答案】 ACD
• 布置作业 • 1、复习本节课文 • 2、教材练习四第1.2.3.4题。
用惠更斯原理确定 下一时刻平面波的波前
t +Δ t 时刻的波面
.
.
.
.
.
.
.
.
.
uΔ t
子波波确定 下一时刻球面波的波前 t +Δ t 时刻 的波面 . ..
uΔ t t 时刻 的波面
子波波源
.
.
.
. . .
. .. .
. . .
• 惠更斯原理.swf
• 惠更斯原理 • ①内容
• • • •
2.思考判断 (1)入射波的波线与界面的夹角叫入射角.(×) (2)反射波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3)反射波的波线,折射波的波线与界面的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练习1: 某人想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的 回声,若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为340 m/s,那么它至少要离障碍物多远?
• • • •
2.思考判断 (1)入射波的波线与界面的夹角叫入射角.(×) (2)反射波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 (3)反射波的波线,折射波的波线与界面的法线在同 一平面内.( )
• • • •
2.思考判断 (1)入射波的波线与界面的夹角叫入射角.(×) (2)反射波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3)反射波的波线,折射波的波线与界面的法线在同 一平面内.( )
折射规律:
1、折射角(r):折射波的波线与两介 质界面法线的夹角r叫做折射角.
定理证明: 由惠更斯原理,A、B为同一波面上的两点,A、 B点会发射子波, B i 经t后, B点发射的子波到达界 A 面处D点, A点的到达C点, i u1t r D BD u1t u2 t sin i C AD AD r AC u 2 t sin r AD AD sin i u1 1 / t 1 n 21 证毕 sin r u2 2 / t 2
• B.任何波的波线与波面都相互垂直 • C.任何波的波线都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 D.有些波的波面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 【解析】 不管是平面波,还是球面波,其波面与波线
均垂直,选项A错误,B正确.只有波线才表示波的传播
方向,选项C正确,D错误. • 【答案】 AD
荷兰物理学家
惠 更 斯
C.Huygens
雷达确定目标 示意图
一、波面和波线
• 1.基本知识 • (1)波面: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任一时刻 振动状态 __________ 都相同的介质质点所组成的面. • (2)波线:与波面 垂直 指向 传播方向 的直线
.探究交流
• 将一颗石子投到池塘的中央,可以看到一圈 圈的水波由中央向外传播,其中这一圈圈的 波峰构成的是波面还是波线? • 波面由振动状态相同的点组成,而波线对 应波的传播方向.
(1629-1695)
返回
三、惠更斯原理
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 都可以看作发射子波 的波源,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新的 波面。
根据惠更斯原理,只要知道某一时刻的波面,就 可以确定下一时刻的波面。
• 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由已知的波面通过几何 作图方法确定下一时刻的波面,从而确定波 的传播方向。
• • • • •
四、惠更斯原理应用 (1)反射现象 波遇到介质界面会 返来回 继续传播的现象. (2)折射现象 射入 波从一种介质 另一种介质时,波的 传播 ________ 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反射规律
入射角(i)和反射角(i’):入射波的波 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反射波的 波线与平面法线的夹角i’ 叫做反射角. 反射定律:入射线、法线、反射线在同一平 面内,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
• • •
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都跟入射波相同. 波遇到两种介质界面时,总存在反射. 当入射角=90度时反射角=90度,波原路返回。
• • • •
2.思考判断 (1)入射波的波线与界面的夹角叫入射角.( ) (2)反射波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 (3)反射波的波线,折射波的波线与界面的法线在同 一平面内.( )
第十二章 机械波
6、惠更斯原理
隐形飞机F—117
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发现目标, 并测定其位置的设备。由于无 线电波具有恒速、定向传播的 规律,因此,当雷达波碰到飞 行目标(飞机、导弹)等时,一 部分雷达波便会反射回来,根 据反射雷达波的时间和方位便 可以计算出飞行目标的位置。
由于一般飞机的外形比较复杂, 总有许多部分能够强烈反射雷达 波,因此整个飞机表面涂以黑色 的吸收雷达波的涂料。
【解析】
在波的反射现象中,反射波的波长、频
率和波速都跟入射波的相同.只有声波从人站立的地方 到障碍物再返回来全部经历的时间在 0.1 s 以上,才能辨 别出回声.设障碍物至少和人相距为 x,则应有 2x=vt, vt 340×0.1 可得 x= = m=17 m. 2 2
• 【答案】 17 m
1.回声测距 (1)当声源不动时,声波遇到了静止障碍物会返回来 继续传播,由于反射波与入射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 相同,因此,入射波和反射波在传播距离一样的情况下, 用的时间相等,设经过时间 t 听到回声,则声源距障碍物 t 的距离为 s=v 声 . 2
a:入射波波线与折射波波线及 界面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波频率等于入射波频率. c:折射波的波速、波长均发生
改变
• 当入射速度大于折射速度时,折射角折向法线. • 当入射速度小于折射速度时,折射角折离法线. • 当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属折射 中的特例. • 在波的折射中,波的频率不改变,波速和波长 都发生改变. • 波发生折射的原因:是波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 不同.
• • • •
2.思考判断 (1)波面一定与波线垂直.(√) (2)波面一定是平面.(×) (3)波的传播方向与波面平行.(×)
• 二、波的分类 • ①球面波:波面是 • ②平面波:波面是
球面 平面
的波. 的波.
t +Δ t 时刻的波面
uΔ t
• (多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只有平面波的波面才与波线垂直
• • • •
2.思考判断 (1)波面一定与波线垂直.( ) (2)波面一定是平面.( ) (3)波的传播方向与波面平行.( )
• • • •
2.思考判断 (1)波面一定与波线垂直.(√ ) (2)波面一定是平面.( ) (3)波的传播方向与波面平行.( )
• • • •
2.思考判断 (1)波面一定与波线垂直.(√ ) (2)波面一定是平面.(× ) (3)波的传播方向与波面平行.( )
折射定律: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一 平面内,入射线与折射线分居法线两 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 于波在第一种介质中的速度跟波在第二种 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sin i v1 sin r v2
折射波的频率、波速、波长与入射波的相等吗? 为何 ?
折射规律 波速不同
传播方向改变
sin i v1 sin r v 2
• 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做发射 子波的 波源 ,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 波前进方向的 包络面 就是新的波面. • ②现象解释
• 只能解释衍射现象中波的传播方向,不能解 释波的 强度 .无法说明衍射现象与狭缝或 大小 障碍物______ 的关系.
•
(多选)关于对惠更斯原理的理解,下列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