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调度技术分析
基于配网抢修指挥平台配网抢修调度技术分析刘蕾

基于配网抢修指挥平台配网抢修调度技术分析刘蕾发布时间:2021-08-17T07:46:20.231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6期作者:刘蕾[导读]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电网配网抢修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电力系统的运行内容十分繁杂国网牡丹江供电公司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电网配网抢修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电力系统的运行内容十分繁杂,其中包括信息采集、配电系统、生产系统、服务系统等,因此,配网抢修调度技术的研究和管理应着重于配网抢修调度技术的深入,全面提高配电系统的整体协作效率。
通过对配网抢修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为电力部门提供明确的配网抢修调度关键技术,针对配网抢修中存在的问题及配网抢修调度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保证配网抢修调度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配网抢修;调度;技术随着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需要建立集指挥、抢修、调度于一体的电力调度网络。
实现了生产抢修恢复反馈等多项功能,为各供电系统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构建综合配网调度系统平台。
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可实现总线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市场营销系统、电网信息采集系统、GIS系统等多个业务的综合交互,提高生产综合指挥的效果,有效地提高电网抢修效率,缩短故障停机时间。
一、综合配网调度平台的关键技术分析(一)电网调度在快速综合抢修系统与生产指挥的基础上,通过快速转换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有效地缩短了用户停电时间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配网调度综合平台还能实现不同数据信息的快速转换,使抢修系统的生产指挥相互结合,有效地缩短故障中断时间,保证配网抢修调度的自动可视化发展,提高系统运行效果[1]。
这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供电效果连接到用户和输电网的桥梁上,正如大桥的断电事故一样。
由于综合配网调度平台需要多个基本功能模块共同组成,因此对各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要求较高,通过构造统一的交互式总线来实现多网并采用综合调度发展,如构建完善的信息采集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总线,方便工作人员快速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在功能和维护工作相互融合后,还可通过终端实现维修信息的快速获取,及时调配维护信息,通过交互式总线服务总线和资源中心实现信息共享。
基于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的分析

刖
吾
2 电力配 网调 度管理 工作 的基本 要求
由于 电力配 网调度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所 以也对 电力配 网调度 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电力配 电调度 设备的要 求、 工作人员的要求、 管理人员 的要求 。
要及时去解 决, 避免除雾器冲洗 阀门内漏等 问题 , 确保 除雾器 自动 冲洗 程控保持正常运行。脱硫 系统工作时的重要参 数等, 运行人员要做到熟 知, 并长期记录这些参数和数据, 出现 故障要及时分析找到问题 的所在 。 每隔三个 月或者 是 6个月就要检查 除雾器 ,该人 工手动冲洗 就冲 洗 脱硫装置其它管道冲洗 门内漏情况也要及时检查, 出现 问题就要立 马处理 , 杜绝多余水流入系统 , 系统运行时水平衡得到实际保证。
2 . 1保证调度设备的安全有效和稳定
电力配 网调度设备 的安全有效性决定 了我 国电力系统 的供 电质量 。 在电力设备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设备 的质量检查 , 如果质量不合格 或者 没有达 到标准规 范的要 求, 一定不要投入 到生产 过程 中来。设备使 用运 行过程中, 不能私 自调试移动或者 更改参数 , 要统 一管理, 一切设备的调 整工作都要有相关部 门领导的签字 允许 。当设备运行不正常或者 出现异 1 电力 配网调 度管 理的意 义 工作人员应该及 时找到原因, 同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只有 电力 已经成 了我 国社会发展 的重要动力 , 能够有效推动我 国经济 的 常状况的时候, 避免私 自调整设备对整 发展和社会整体水平 的提高 。电力配 网调度是整个 电力系统 的调节剂 , 得到上级部门的允许之后才可以进 行调试 调节, 是保证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 。电力配 网的调度问题应该符合我 个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 - 2 工 作 人 员 要有 过 硬 的 技 术水 平 和 工 作 能 力 国电力发展 的客观规律, 形成具有 中国特色的 电力调度 体系[ 2 1 。电力调度 2 作 为整个 调度 系统最灵活 , 同时也 是创 新能力最 强的部分 , 工作人 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处在调度 范围之 内, 采取适 当的方 式协 调进行 。电网 调度要采用统 一编制 制度 , 统 一的运 行和操 作措施 。如果电力调度 不能 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直接决定着整个配 电调度 的水平 。一方面工作 另一方面工作人员也要有积极、 认真 、 严谨 的 按照相关规 定和规范进行工作 ,那么 就会导致 电力 网络 的运行受 到影 人员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 工作人员 的工作要按照相 关文件进行 , 更重要的是, 工作人员 响。另外 , 电力调度还应 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 行合理有效的实际操作, 工作态度 。 要听从上级 的领导和安排 , 不能擅离 岗位或者私 自工作 。当然 出现特殊 灵活多变的使用 电力调度设备, 保证工作人员工作安全有效。
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策略褚伟龙

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策略褚伟龙摘要:我们国家现在在生产生活领域上的水平一直在不断的提高,电力设备涉及到的领域以及我们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电力能源也愈发的需求,这就导致对电力配网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
配网调度管理工作主要就是让电网正常运行,而且对此进行更好的指挥协调工作。
所以说电力配网的调度管理水平与电网是否能够正常并且安全的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篇文章主要阐述如何让电力配网调度在电力网络中更好更安全的运行。
关键词:电力设备;配网调度管理;技术策略引言我们国家对电力的需求一直在不断增长,所以对相关的调度管理工作要求也就更高。
调度管理工作是否能做得好对于配网正常且安全运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在进行电网调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并且要在符合用电标准的前提下应用管理手段。
在不同区域还要按照当地的用电规范来安排所在区域的电力设施,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使用继电保护措施,在解决各种突发的电力情况时,尽可能的要缩小电力事故范围。
电力配网调度管理的正常进行和组织、正确的引导以及指挥是分不开的。
所以要把这项工作的工作重点放在电力配网管理上,管理出更多优秀的员工、完善管理手段、构建一个有效的调配计划。
1电力配网调度工作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国家能否快速发展和电力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些家庭中或者是一些中小型的企业来说,电力是否稳定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幸福度甚至是生命。
而对于那些用电比较大的场所,比如学校或者是一些大型企业来说,电力更是关系甚大,和经济以及人身安全都密切相关。
对于医院或者是国家重工业场所来说,电力波动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生命还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电力是否稳定安全对我们个人以及国家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而电力配网调度工作中还包括电力调配以及运行安全这些可以让突发的电力故障得到解决,从小说可以让我们个人生活幸福指数更高,从大说可以让国家经济发展更迅速,所以说电力配网调度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配电网及其调度控制的特点与关键技术

配 电网及其调度控制的特点与关键技术
李 杨
( 孝感供 电公司检修公司 ,湖北 孝感 4 3 2 0 0 0)
效材料 以及先进设备的使用,推动配 电网健康发展 。 2配电网调 度关键技术分析 配 电网运行 安全关系着整个 电力系统 的稳定 ,关系着人们 的用 电安全 ,是 电力事业发展 中的关键 问题 。随着配 电网运行结构等 的 发展 ,配 电网调度也 需要作 出相应 的调整 ,以满足不断发展 的配 电 网相关需求 。 进 行智能配电调度 , 其关键技术 主要体 现在三个方面 , 即协调配 电网运 行网络 、电源 、负荷 互动关 系的技术 、信 息集成 与 I 关键词 】 配电网 ; 调度控 制;特 点;关键技术 自动建模技术 、信息可视化技术。 2 . 1 配 电 网运 行 网络 、 负 荷 、 电源 互 动 协 调 技 术 配电网的调度 ,是保证 电网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手段,采取合 理的调度 方式,掌握调度的关键技术,才能保证配 电网安全稳定的 与传 统的配电网运 行模 式不同的是,现阶段 智能配 电网中接入 运行,促进 电力系统的发展。配 电网合理的调度控制 ,是保证配 电 了D G 、微 电网 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放 电设备等 。D G的接入 能够与输 电 有效 的扩充了配 电网潮流调 度的空间范围, 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先进技 网形成 良好的互补关系 , 术应用到 电网调 度控制 中,发挥 了重要 的作用 。 并且由于间歇 式电源 、无控制 电源 、储 能装 置等逐渐 的形成.原来 1 配 电 网调 度 的 目标 以及 调 度 模 式 配 电网能量平衡 模式 发生了改变。随着传 统用电用户在 配电网调度 1 . 1配 电 网智 能 调 度 的 目标 过程中的加入, 以及 能效电厂等的加入,电网终端用能效率不断的 我 国传统 的配 电网主要是 由单 电源供 电,属于弱环状 网络 ,其 增强,微电网的利用 以及通过电动汽车正常的充 电、放电 ,逐渐实 进 行 配 电 网调 度 也 主 要 的 为 了进 行 网 络 重 构 以及 控 制 无 功 电 压 优 现 了配电网节 能减排 以及削峰填谷 目标 。 化 。随着我 国科技水平 的提升 ,配 电网逐渐 向着智能化、 自动化等 通过对配 电网运行分析 ,根据配 电网运行网络 、电源、负荷等 领域发展 ,微 电网、D G 、车载充 电等也先后接入到配 电网中,这也 特征分析 ,对配 电网络及时的调整与优化,保证 电源、负荷 以及配 给配 电网调度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需要其协调好 网络 、电源 、负荷 电网络保持 良好 的互动 ,综合全部 的配 电资源,确保配 电网调度工 三个环节 的关系 ,保证配 电网安全稳 定的运 行。 作 的顺 利 实 施 。 配 电网最基本 的任务就 是为电力 负荷提供 足够 的电力需求 ,这 2 . 2信息集成 以及 自动 建模技术 就要求在配 电网运行过程 中,通过配 电网调度 ,使配 电网负荷始终 在配 电网调度过程 中,其调度技术平 台交互 中,囊括 了大量 的 有足够 的电量,根据在配 电网调度期 间的负荷水平 以及相应 的检修 数据 ,包括配 电网结构数据、空 间数据 、预测数据、视频信息数据 、 要求等 ,使配 电网满 足整 个电力系统负荷的电量需求 。供 电质量是 音频信息数据等 。这些数据的存在与配 电网运行 中的各个系统都有 电力供应 中于用 电安全 同等重要 的问题 ,这 就需要配 电网调度过程 较大的关系 ,包括配 电网调度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 、故障信息系统 中对供 电质 量进 行充分 的考虑 。为了有 效的降低调度 成本 ,就 需要 等 。这些数据信息覆盖 的时间段也很广 ,贯 穿于配 电网调度的各个 采用科 学的调度 方式,并且通 过合理的设计 ,在保证 调度 要求的前 阶段 中,与非时变量 、离散型 时变量等具有很大 的关系 。为 了保证 提 下,尽 可能的降低设备作业 的次数。在配 电网运行过程 中,由于 配 电网调度 的有 效性 ,需要对配 电网系统 中各个时 间段 中信息数据 某 些因素 的干扰 ,配电网运行会受到一定的扰动,这 就需要在电网 有机 的统计集成 ,并利用模型构建技术 ,不 断的完善配 电网调度过 调度过程 中,充分考虑现 阶段 配电网运 行状 态,还需要对 调度过程 程 中的信息模型 ,为 电网调度创建一个 良好 的运行环境 ,确保调度 中供 电安全裕度进 行详细 的记录 , 为调度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工作 顺 利 运 行 。 1 . 2 配 电网 调 度模 式 2 . 3多维时空信息可视化技术 在新的配 电网运行下, 电网调度的 目标包括满足电力 电量的需 实施 配电网智能调 度,就是为了保证配 电网网络、负荷、电源 求、保证供电质量以及满足调度需求等,并做好三者之间的协调关 具有 良好 的互动 性,这 就需要做好 三个环节 的协调 工作 。但是 由于 系。想要实现上诉 目标,不仅需要于此相关的各个单位部 门相互协 配电网调度 具有 多层 次、多阶段、多空间等特征 ,所 以不仅 需要做 调,还需要采取与之相匹配的调度措施,采取不 同的调度措施所获 好空间上的协调 工作 ,还 需要做好 时间尺度 上的相 互协调。这 就需 得的相关信息也不仅相同,并且获取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 。下图为 要配电网调度 人员对 多维时空下的数据信 息及时 的了解 ,利用相关 配 电网调度措施与信息的相关性表示 。其中负荷需求 以及薄弱环节 的辅助 工具正确 的对调度措施进行评判 。 多维时空信 息可视化技术, 的估计用①表示 ;配 电网的检修、安全运行等需求用②表示:负荷 能够及 时的了解 配电网运 行的状态 ,第 一时间获 取调度相 关数 据, 需求时间 以及空间分布预测用③表示 ;调度过程实际负荷变化 以及 及时调整 与优化 调度措施 ,不 断的提升配 电网调度的实用性。 突发事件负荷变 化用④ 表示;电网调度 故障用⑤表示 。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配电网调度控制的模式 以及技术被不断 的 改进 与 优 化 , 对配 电 网 安 全 运 行 起 到 关键 的 作 用 , 促进 了 我 国 电 力事业的发展。 3 总 结 随着我国 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对 电力需求量 以及供 电安全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电网调度,不断的优化电网配制,整合配电 网资源 ,保证配 电网运行能够满足各个阶段的 电网运行需求 。通过 对配 电网网络、负荷、电源的互动协调技术,优化 电网资源,实现 鹞满 了电网运行削峰填谷 以及节能减排 目标 ;利用信息集成与 自动建模 技术,为配 电网运行创建 了一个 良好的运行环境 ;通过多维时空信 ㈣ 瓣 锗 嚣 息可视化技术 ,及时 的了解掌握运行状态 ,增强配 电网调度的实用 性 ,促进配 电网调度顺利实施 ,提 高供 电安全与质量 通过上图可 以看 出,配 电网调度具有多阶段、多 目 标等特 点。 参考文献 : 在现行的配 电网运行模式下 ,配 电网具有很好 的互动性 ,这就 [ 1 】 陈 星莺, 陈楷, 刘健 , 丁孝 华, 余昆. 配电网智能调度模 式及 关键技术 需要电网调度工作能够满足 电网互动性 的相关要求 ,保证配 电网中 U 】 . 电 力 系统 自动化 , 2 0 1 2 ( 1 8 ) . 电源、充 电、放 电、 电源 、设备 、网络等能够保持 良好 的互动 ,促 f 2 ] 高发元. 配 电 网智 能调 度模 式 的探 讨 【 n . 理论 研 究 , 2 0 1 3 ( 1 2 ) . 进配 电网 向着信息流与能量流相互动 的方 向发展 ,并加大对新 型高 f 3 1 李威. 智能 电网发展 形态探 讨f I 1 . 电力 系统 自动化. 2 0 1 0 ( 1 4 ) .
配网调度的主要危险点分析及管控措施

配网调度的主要危险点分析及管控措施现阶段的电力系统工作,配网调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工作内容繁多且复杂,会伴随产生一定的危险点,这对实际的电力系统工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配网调度工作中的危险点采取必要的防范与管控措施,通过有效的防范,为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标签:配网调度;危险点;管控措施一、配网调度存在的危险点(一)计划检修工作引起的电网非全接线、全保护运行计划性检修工作,特别是主网的大型检修工作,由于部分电力一次设备停役,继电保护装置退出,电网非全接线、全保护运行。
此时电网运行方式薄弱,配网供电可靠性降低,此状态下若发生电网故障,存在大范围停电的风险。
(二)调度设备状态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配网相较于主网虽电压等级较低,但电网设备更多,规模更加庞大,结构更加复杂。
目前在我国,配电网尚未完全像主网一样实现自动化,配网设备基本不具备遥测、遥信、遥控功能,配网调度员无法远程掌握现场配网设备的实际状态,这就给配网调度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也产生了“盲调”的风险。
目前,配网线路的接线图是由设备运维单位提供给配网调度人员,调度人员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对配网接线图进行更新,而配网调度人员发布的决策、指令均基于该配网接线图。
这就对设备运维单位所提供接线图的质量与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若是所提供的接线图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或是配网设备异动而未上报配调中心备案,均会带来配网调度的安全风险。
(三)对配网工作涉及的用户站、发电厂的管理不到位在涉及到用户站、发电厂的配网检修工作中,所做安全措施往往需要用户侧、电厂侧人员配合完成。
但由于部分用户侧、电厂侧设备不在调度管辖范围,或相关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存在所做安全措施不满足工作要求,或是现场实际设备状态不受调度员掌控的情况。
(四)倒闸操作及工作票许可、终结过程中的危险点在进行配网10千伏线路的合、解环操作中,若合环操作时发生开关操作不到位的情况,如开关因存在缺陷,虽显示在合闸位置,但实际并未合闸到位,而操作人员及调度员却误以为该开关已合闸,此时若再执行解环操作,将会造成线路部分停电。
电网调度工作对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性分析

电网调度工作对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分析摘要:电力的发展使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同时也带动了电力产业的飞速发展。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因此电力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的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
电力调度工作是供电公司中的重要工作,只有将电力资源合理调配,才能更好的实现电力供给,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保证正常供电,促进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电网调度工作;电网安全稳定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或者是出现系统失效的情况,不仅会产生大型电力事故,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我国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系统运行状况,显现出了相对优势,要想保证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安全,还需要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保证系统能够优化和升级。
2 调度运行工作对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性2.1 可以分析电网工作中的各项功能电网工作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不仅仅是在城市,乡镇也需要电网的运行,因此,调度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的了解电网输电的情况,并将相应的数据进行检查和记录,这样就能够达到对电网工作的全面监督和监控,实现安全稳定的电网输电。
而电网调度工作人员,需要在调班中及时的将相应的记录转交给下一位工作人员,交接的过程中将电网运行的情况进行细致的阐述;其次对电网运行进行细致的监督和检测,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 能够提高电网系统管理的科学性电网调度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现如今管理己经发展成为了科学自动化的管理方式,在电力运输方面也应该对此进行广泛的应用,以此提高电网运行的程度。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在不断的提升,电力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发展,为了能够确保稳定的输电工作,需要提高调度运行工作系统,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加快电网工作的整体工作效率,也让电网系统管理更加科学化。
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

浅谈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摘要: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组成。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三大构成之一,关系着电能分配的质量与应用成效。
配电环节的保护集中在馈线保护上,配电网不存在稳定问题,一般认为馈线故障的切除并不严格要求是快速的。
文章首先介绍配电网工程,分析配网工程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对策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解决措施abstract: power system consists of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ree parts.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one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protection of distribution link on feeder protec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does not exist problems, generally resection feeder fault not strict requirements is fast.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engineering, network engineering analysis of technical problems existing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engineering; problems; solutions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电的需求和依赖程度已经越来越重要。
乌鲁木齐供电公司配网调度主站应用指标评价分析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乌鲁木齐供电公司配网调度主站应用指标评价分析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配网调度主站应用指标评价分析系统的建设经验,从乌鲁木齐配电网主站应用指标评价分析系统建设的必要性、目前存在的情况、设计原则、系统选型、系统硬件及软件体系结构投运后的实际运行情况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配网调度应用指标评价分析系统前言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启动配电自动化建设应用提升专项工作,为全面落实公司领导的工作要求,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与配电网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配电自动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效果,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要求已经通过配电自动化实用化验收的单位要尽快布署配电自动化应用指标评价分析系统,完成配网运行数据实时向中国电科院传送的相关工作。
一、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意义乌鲁木齐供电公司配网主站已于2013年年底建成,采用的是山东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DMS1000E系统,主服务器采用的是惠普BL870/BL860中高端服务器,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已建成集中型配网自动化主站,具备数据采集、监控SCADA功能;配网馈线自动化功能;配网仿真功能;配网应用功能;配网高级应用分析功能;配网调度作业管理功能;安全WEB数据发布系统以及配网数据交互。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不是投资到位建设完成就终止的工作,公司领导对于配电自动化建设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明确工作要求,要求全国35家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完成单位统筹推进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提高系统功能实用性,强化工程管控和运行指标监督,确保配电自动化建设投资合理、系统功能实用、运行安全可靠。
二、应用指标评价分析系统建设方案配电自动化应用指标评价分析系统分两个部分,分别部署于中国电科院与各地市公司,均处于信息管理大区,远程通过公司系统信息内网进行连接;各地市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与评价分析系统通过正向物理隔离连接,使用socket通信,评价分析系统作为服务端在线实时接收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系统 构 成 式 S L访问。历史数据库和实时数 据库 均支持冗余双服 务器热备用机 Q 本 系统 是 以 技 术 先 进 性 、可 靠 性 、实 用 性 和 开 放 性 为 原 则 ,结 合 制 ,冗余 服务器之间 自动地保 持数据 的一致性 。
调度 自动化 的要求及可将来 扩充到配 电 自动化 而设 计的一套具 有 当前 标 准网络分布通 信协议 的广 义软总线接 口规范化 ,针对 逻辑通信 国 内先 进 水 平 的 电 网 监 控 系 统 。 D 9 0 F 10主 站 系 统 采 用 调 度 , 电 自动 对 象,透 明支持各种 内部应用及外部应用 。 配 化系统一体化设计 思想 ,统 一网络结构 、统一数据 库平 台 、统一 应用 人机 界面系统 中全部采用 了面向对象技术 ,所有图元和 电力系统 平 台以及统一 界面风格等 ;同时 ,不 同的应用运行 于不同 的节点 ,不 符号作为对象处理 ,使处理更加方便 。支持用户化 的各类计算及控制。 同的功能分布 配置 ,成为一套完整 的、统 一的 、一致 的调度/ 电 自动 配 各要 害功 能节点分别采用 2 N或 N 冗余方式 。如前置机 系统 ,实 l 化系统。 时数据库 服务器 ,历史 库服务器 ,调度 工作站 以及以太网络等均采 用 11 监 控 和 治 理 中 心 层 . 此种配置工作模式 。为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稳定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心层是整个调度, 配电一体化 自动化 系统 的核心。主要采集 、治 数 据 采 集 直 接 通 过 终 端 服 务 器 进 入 以 太 网 络 , 不 需 要 通 过 前 置 机 理整个系统中变电所 R U、配电子站传上来 的数据 ,负责数据 的处理 、 转接 ,可靠性 高。系统扩展 性好 ,数据处 理软件 可以固定驻 留在数 据 T 存储 、事故的报警 、远方的控制 ;配电 网络故 障的隔离 、无故障 区域 处 理 机 上 也 可 以 任 意 切 换 到 其 他 在 线 运 行 的 机 器 中 。 处 理 速 度快 。 的 供 电恢 复 。 负 责 与 多 个子 系统 的接 口 ,实 现数 据 共 享 。 3 系 统 实 现 的 功 能 某 主站系统基于 10 0 M高速 以太网 ,采用 1/0 M 自适应集线器 。 010 D 90 F 10系统 主要功能是完成变 电所 和配电网的监测控制功能 ,并 系统采用分布式的处理结 构 ,各功 能软件分布 在不 同计算机 上 ,系统 进行对 配 电网络故 障 的隔 离 、无 故 障区域 的供 电恢 复 。通 过 变电所 具有良好 的开放性。两台 D L 0 0服务器构成数 据库和实时库服务 R U和配电子站采集变 电所 和配电网运行 的实时数据 ;对实时数据 的 E L 40 T 器实现 双机热备 用。两台通信工作站及调度 员 、巡检 、维护 、WE B工 工程处理和计算处理 及形象化 显示 ;对断路器 变位事件 、 测越限和 遥 作 站选 用了 D L I 高档微机 ,在基本 配置的基础上 添加 了 A E L PI I GP显 事 故 跳 闸 报 警处 理 ;通 过 变 电所 R U和 配 电子 站 远 程 控 制 变 电 所 内和 T 卡 ( 1M 内存 ) 带 6 、声 卡和音 箱 ,满 足 图像加速 处理 及多媒 体要 求 。 开 闭 所 的 断 路 器 、柱 上 断 路 器 、配 变 等 ;对 运 行 过 程 产 生 的 实 时 和 历 以上机器按双 网配置使整个系统实现双网分流和冗余备份 。 史数 据的治理 ;根据采 集的实 时遥 信量进行 网络 拓扑分析 ,断路器变 1 配 电子 站 与 变 电所 R U . 2 T 位 时 可进 行 网 络 动 态 着 色 ;对 所 有 通 道 进 行 监 控 和 对 终 端 设 备 进 行 主 由于配 网中监控设备点 多面广 ,不 可能把所有 的站端监控设 备直 站 端 维 护 功 能 。 接连在 主站上 ,这样必须增 加中间一级 ,称为配 电子 站。 由配 电子站 系统 可通过网桥机和用 电治理系统及 MI S系统接 口,实现 数据共 治理 四周 的开 闭所 、柱上断路器 、配变 的配电终端监 控设备 ,以管辖 享 。用 电治理系统及 MI S系统可 以读 取存储在调度 自动化 系统 数据 库 范 围内 1k 0 V线路 的故 障隔离 、无 故障 区域 的供 电恢 复 ,并 将处理 结 中的数据 ,调度 自动化系统也 可以访问用 电治理 系统及 MI S系统 的数 果上报主站。 据 。两个 系统 可以相互 传递 数据 。同时本 系统 可提供 We 览服 务 b浏 l 配 电 终 端 监 控 设 备层 _ 3 器 ,对 MI 上 的 所 有 节 点 可 利 用 We S网 b方 式 进 行 电 网实 时 数 据 浏 览 和 配电终端监控设 备层是整个 系统的底层 ,完成开 闭所 、柱上断 路 画 面 监 视 。 全 面 实 现 配 网 运 行 治 理 自动 化 。 器 、配变 的配电终端 监控设备 。本期共 安装 5台 F u ( 16 K r J 9 P )、 A一 小 结 2台 .r ( 16 B 、2台 R U (A一 9 P ) 实 现 两 条 1k 线 路 ru J 9P ) A一 T J 16 KB 0V 调度, 配电一体化 自动 化系统具 有投资少 ,功能 可扩展性 等特点 . 馈线 自动化 ,与配电子站通信采用载 波的方式 。 非凡适合在县 区级 供电企业 自动化改造 中的应用 ,是县 区级 调度 自动 2 配电调度一体化特点分析 化 发 展 的 一 个方 向 21 采 用 调 度 , 电 自动 化 系统 一 体 化 . 配 减少投资 ,只投资一套主站 ,便具有完整的调度 S A A功能 ,还 CD 具 有配电调度 自动化 系统 功能 ;同时考 虑系统将来 的发展 ,将来 在具 有 地理信息 系统 ( I 的运行 环境时 ,能完成 A /M G S GS ) M F /I 功能 ;以 及能完成 DMS功能。避免 了重复投 资。 采 用 调 度 , 电 自动 化 和 AM F G S系统 一 体化 设 计 思 想 ,具 有 统 配 /M/ I 网络 结 构 、统 一 数 据 库 平 台 、统 一 应 用 平 台 以及 统 一 界 面 风 格 ,实 现 变 电所 实 时 数 据 与 配 电 实 时 数 据 的统 一 , 同 时 考 虑 将 来 扩 展 G S因 I 此 D 90 F 10系统在 G S与 S AD I C A低层平 台的进行一体化 设计 ,在 实时 数据库 、实时通信网络 、规约处理等方 面共 用 X p n 平 台,提供基 于 oe s 软总线的平 台接 口函数直接 供 G S系统取得 实时信息 ,不需要通过 中 I 间环节转接 ,实现 S A A与 G S的无缝连接。 CD I 22 结构分层 ,功能分布式 的开放 系统 . 全面采用 开放 的工业及 国际标准作 为基础 支撑 平台 ,硬件平 台 : Itl ne 系列 P C机 、服务器 ;R S IC技术 的 AL HA、S N工作站等 。本 系 P U 统采 用 Itl ne 系列 P c机 。操作系统 :Wid w T操作 系统 ,系统也支 n o sN 持 UI NX操作 系统 。网络 :采用 T PI C/ P协议等 国际标准协议 。 应用 系统具有分层开放 平 台结构 ,历史数据库 采用 目前 国际上流 行 的 、支 持 AN IS S— QL访 问 的 关 系 数 据 库 S L S re, 主 要 用 于 历 史 Q evr 数据存储 , 数据 库模式建立 ,以及对外 部系统 的访 问接 口。实 时数据 库 常驻内存 ,支持数 据的快速访 问 和处 理 ,支持 C I N /E V R模 LE TS R E
民 营科 技
科 技 论 坛
2 0年 第 1期 01
配 网调 度 技术 分析
郭 志 锐 ( 西省 阳城 供 电 支公 司 , 山 山西 阳城 0 80 ) 4 10
摘
一
要 : 系统是 以技术 先进性 、 本 可靠性 、 实用性和开放性为原 则, 结合调度 自 动化 的要 求及可将来扩充到配 电 自 化而设计的一套具有 当前 动
国 内先进 水 平 的 电 网监 控 系统 。 F 10主 站 系统 采 用调 度 / 电 自动 化 系统 一 体 化 设 计 思 想 , 一 网 络 结 构 、 一数 据 库 平 台 、 一应 用 平 台 以及 统 D 90 配 统 统 统
界 面风格 等; 同时, 不同的应 用运行 于不同的节点, 不同的功能分布配置 , 成为一套 完整的 、 统一的、 一致的调 度/ 电自动化 系统 配 关键词 : 电; 度 ; 配 调 一体 化 ; 用 ; 应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