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重点讲义(绝密)
消费经济学自考考点

消费经济学自考考点
哎呀呀,啥是消费经济学自考考点啊?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儿!
就比如说,消费在我们生活中那可是无处不在。
像我每天买零食吃,这就是消费。
那消费经济学呢,就是专门研究这些消费行为背后的道理和规律的。
你想想看,为啥有的东西大家都抢着买,有的东西却摆在那儿没人要?这就好像一场神秘的游戏,而消费经济学就是解开这个游戏谜题的钥匙。
比如说,价格这个考点就很重要。
东西贵了,买的人可能就少;东西便宜了,买的人就多。
这就跟我们学校门口卖的文具一样,同样的笔,一家店卖5 块,另一家店卖3 块,大家肯定都跑去3 块那家买呀,对不对?
还有消费心理,这也超级有趣!有些人买东西是因为真的需要,有些人是为了显摆,觉得有面子。
这就好像有的人喜欢吃甜的蛋糕,有的人喜欢吃辣的辣条,口味不一样嘛!
再说说消费者的收入。
如果我爸妈这个月给我的零花钱多了,那我可能就会多买几本漫画书;要是给的少了,我就得省着点花啦。
这跟大人们赚钱多就买大房子,赚钱少就住小房子不是一个道理吗?
还有消费结构,就是我们把钱都花在哪些方面。
像我,大部分钱都花在吃的和玩的上,而大人可能更多是花在房子、车子这些地方。
这就像搭积木,每个人搭的样子都不一样。
哎呀,说了这么多,消费经济学的考点可真是又多又复杂。
不过只要我们认真去学,就一定能搞明白!我觉得吧,学好消费经济学,以后自己花钱就能更明白,不会乱花冤枉钱啦!。
2023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00183消费经济学试题答案

全国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经济学【代码】:0018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消费者通过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追求满足的最大化,这是【B】A:习惯性B:效用最大化C:不可逆性D:示范性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微观消费问题的是【D】A:消费决策B:储蓄决策C:投资决策D:消费与经济增长3:在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当消费者收入减少,预算约束线将【C】A:向左旋转B:向右旋转C:向左内移D:向右外移4: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指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和偏好都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的需求量【B】A: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反应程度B: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C:对其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D: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5:人们为了能给孩子留下一份遗产而进行储蓄,这是【B】A:谨慎储蓄B:遗产储蓄C:目标储蓄D:生命周期储蓄6:“克勤克俭”的消费观念使人们的储蓄【A】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7:下列内容中,属于非系统风险的是【A】A:工人罢工B:新政出台c.利率变化D:战争爆发8:在预期收益相同的条件下,风险高的项目更有吸引力,则这些人对待风险的态度是【B】A:风险厌恶B:风险偏好C:风险中立D:风险无关9:如果劳动供给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大于1,则称为【A】A:弹性充足B:无弹性C:不变弹性D:缺乏弹性10:工资的减少会导致闲暇【D】A:一定增加B:一定减少C:不变D:既可能减少也可能增加11:消费信贷的变动趋势与储蓄的变动趋势的关系是【C】A:零变动B:同向变动C:逆向变动D:同幅度变动12:金融机构首选的抵押品不包括【C】A:大额可转让存单B:国债C:股票D:公司债券13: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又被称为【A】A:绝对收入假说B:持久收入假说C:相对收入假说D:生命周期假说14:凯恩斯认为,从长期来看,利息率的变化趋势为【B】A:逐渐上升B:逐渐下降C:保持不变D:不确定15: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关系是【A】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不确定16:提出“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经济学家是【C】A:凯恩斯B:萨伊C:罗斯托D:杜生贝17: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是【D】A:央行出售政府债券B:提高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C:提高法定准备金率D:增税18:社会物价总水平的普遍上涨,这是指【C】A:消费结构B:消费早熟C:通货膨胀D:通货紧缩19:下列内容中,属于微观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是【D】A:消费水平B:福利制度及价格体系C:消费品市场状况D:家庭的收入水平20:根据世界银行衡量各国消费水平的标准,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0%~60%时的消费水平是【D】A:绝对贫困B:富裕C:小康D:温饱21:在经济起飞过程中的高速增长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B】10-220#296633A:100美元-300美元之间B:300美元-2000美元之间C:2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D:3000美元-4000美元之间22: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方式问题,主要研究【C】A:消费的技术方式B:消费的自然方式C:消费的社会实现方式D:消费的社会实现范围23:实现商品性消费的初级阶段是【A】A:消费品的商品化B:劳动力市场形成C:劳务商品化D: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24: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是【A】A:选举权B:知情权C:安全权D:公平交易权25:下列内容中,属于制约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自身因素的是【D】A:经济发展水平B:市场管理状况欠佳C:法律体系不健全D:消费者的权益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消费经济学考前密卷00183(含答案)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消费经济学考前密卷00183(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当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那么他的预算约束线会()A. 平行向内移动B. 平行向外移动C. 旋转D. 静止不变【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劳动将成为人()A. 内在的第一需要B. 内在的第二需要C. 外在需要D. 外在第一需要【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 ()收入是贷款方名义上最大收入来源。
A. 利息B. 股票C. 财政D. 担保【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据统计,我国在新增投资中,约()转化成当年消费需求。
A. 40%B. .80%C. 10%【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的投资叫()A. 实物投资B. .消费投资C. .金钱投资D. 股票投资【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消费信贷从形式上看是消费者从银行获得()A. 商品B. 借贷资金C. 房产D. 间接贷款【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信用卡贷款主要是()A. 抵押物贬值B. 信用风险C. 消费风险D. 流动性风险【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影响消费者需要的决定性因素是()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消费结构量的方面是指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
A. 各种消费资料B. 商品C. 生产资料D. .生活用品【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的变化是()A. 围绕某一点向右转动B. 围绕某一点向左转动C. 向右平行移动D. 向左平行移动【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消费问题B. 微观经济学与微观消费问题C. 宏观消费问题与微观消费问题D. 宏观经济学与宏观消费问题【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劳动的效用不是劳动本身提供的,而是用()A. 劳动收入进行消费提供的B. 使用性【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3题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体系是()A. 对正在工作的一代征税,为已退休的人提供退休金B. 对正在工作的一代征税,为其自己的将来提供退休金C. .对已退休的人征税,为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将来提供退休金D. 对已退休的人征税,为其自己提供退休金【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叫()A. 需求收入弹性B. 价格弹性C. 生产弹性D. 交叉弹性【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5题决定消费方式的根本因素是()A. 消费关系B. 消费水平C. 生产关系D. 生产力水平【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6题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居民家庭和个人对资金需求()A. 逐渐增加B. 逐渐减少【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7题所谓劳动者自由支配的时间是()A. 节日B. 假期C. 闲暇时间D. 娱乐时间【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8题在各种消费方式中,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仍将作为基本消费方式的是()A. 集体消费B. 社会消费C. 个人消费D. 集团消费【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9题在市场公开发行,没有具体发行对象的债券叫()A. 公募债券B. 私募债券C. 中期债券D. 长期债券【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0题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决定着()A. 国民经济平衡B. 供给平衡【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1题下面哪一项不是消费资料的内容()A. 生存资料B. 享受资料C. 发展资料D. 医疗资料【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2题恩格尔系数与居民消费水平成()变化。
00183自考消费经济学复习重点

00183消费经济学自考资料第一讲绪论消费经济学是研究消费的经济学,因此,要弄清什么是消费经济学,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消费。
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是指满足需要的行为,是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物质产品和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因此,广义的消费包括两个部分,即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1)生产消费:生产过程发生的各种生产资料及劳动者体力、脑力的消耗,显然,生产消费属于生产行为或生产过程本身,包含在生产之中,属于中间消费。
(2)生活消费:指为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劳务的使用与消耗,由于产品经过生活消费,其使用价值就消失了,因此,他属于最终消费。
狭义的消费,指的就是生活消费。
同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样,任何消费过程也包含三个要素:消费者:即人,是消费的主体,人只有在消费中才能称之为现实的消费者。
消费对象:指被消费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劳务消费工具:指将消费者和消费对象结合起来的媒介物,又称之为消费手段。
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消费资料,是消费的客体。
消费主体对消费客体发生作用的力量或能力,也就是消费者消费各种消费资料的力量或者能力,我们称之为消费力,通俗点讲,消费力就是指居民购买各种消费品和劳务的支付能力。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消费力反映了消费者需要得到满足的可能性。
消费的两重属性自然过程属性——自然属性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发挥作用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商品用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自然属性所满足的是人们的生存性和功能性需要,比如人们对衣食住用行的需要,因此,消费的自然属性是生理学、营养学、商品学等学科研究的对象。
社会过程属性——社会属性是指消费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行为,而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之月下,在人们相互的经济关系中进行的社会行为与过程。
消费的社会属性,具体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消费主体的社会性:消费主体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个人,而是处在某种关系中的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消费的社会性。
消费观念的社会性:不同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制约着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群体、阶层和名族经常有不同的消费观念。
00183消费经济学自考课件讲义

消费经济学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 重点第三章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 重点第四章 消费者的投资决策 重点第五章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六章 消费信贷 难点第七章 消费函数 重点第八章 消费需求 重点第九章 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 重点第十章 消费结构第十一章 消费方式 第十二章 消费者保护考试大纲能力要求课程特点课程特点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题型解读题量分值25×1F255×2F105×3F151×8F86×5F301×12F1243题100分考试题型举例-单项选择题【答案】D考试题型举例-多项选择题【答案】ABCD家庭收入水平是微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考试题型举例-名词解释题【参考答案】考试题型举例-计算题【参考答案】考试题型举例-简答题【参考答案】考试题型举例-论述题【参考答案】自学方法指导自学方法指导应试注意事项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考点1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考点1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参考答案】考点2 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分析【参考答案】考点3 消费者行为的特征考点3 消费者行为的特征真题示例【答案】A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真题示例【答案】B考点2 收入与消费考点2 收入与消费真题示例【答案】A考点3 价格与消费真题示例【答案】B考点4 边际效用递减真题示例【参考答案】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预算约束与储蓄考点1 预算约束与储蓄考点1 预算约束与储蓄。
00183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pl

消费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的考察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3.单个消费者或者家庭如何分配他们收入被称为消费决策问题;4.宏观消费问题的研究基础是微观消费问题;5.研究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宏观经济问题;6.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是威廉配第;7.魁奈是法国古典经济学中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8.西斯蒙第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的代表;9.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消费不足;10.19世纪中期以后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是庸俗经济学;11.马歇尔的消费学说是需求理论;12.资本主义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13.凯恩斯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有效需要理论;14.最早建立消费函数理论的是凯恩斯;15.大多数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是效用最大化原则;16.我们通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17.消费行为的绝对特征是复杂性;18.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19.从宏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可分为:社会消费活动、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总消费支出的增减;20.从微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主要包括:消费者动机、消费行为和消费者心理;21.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可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22.微观消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消费者的储蓄决策、消费者的投资决策、消费信贷等;23.宏观消费与微观消费的关系;答:首先,微观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
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24.威廉配弟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分析,主张节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累和财富的增值;25.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继承了配弟的思想,亚当斯密指出人们有两种欲望,一是现在享乐的欲望,二是改良自身的状况;26.作为贵族僧侣阶级代表的马尔萨斯,试图论证社会消费的不断增长是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27.消费者: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28.消费者行为包含的层次有:①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②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③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29.消费者行为的特征:①效用最大化原则、②习惯性、③不可逆性、④示范性、⑤复杂性;30.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31.示范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1.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是追求效用最大化;2.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包括:最大化目标、消费者面临的限制性条件;3.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4.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决策的最根本因素;5.正常商品:消费量随着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6.弹性这个概念就相对变化而言的,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计量单位无关;7.需求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8.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之比,收入弹性的符号可以用来区分商品是正常还是低档商品;9.对于正常商品而言,若需求弹性大于1则是奢侈品,小于1则是生活必需品;10.恩格尔曲线;它是消费者的收入和某一商品均衡购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11.预期收入能调节消费者在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12.替代效应:指商品价格上升后,消费者改用其他商品来满足其需求,而当价格下降时,用该商品来替代别的商品来满足需求;13.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是相同的,它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14.对于低档商品而言,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因而大多数低档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5.吉芬商品:某种商品,当其价格上升或下降时,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上升或下降。
00183消费经济学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消费经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018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A2.C3.C4.C5.B6.D7.A8.D9.C10.C11.B12.C13.B14.B15.A16.D17.B18.B19.D20.D21.A22.D23.C24.C25.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A B C D27.C D28.A B29.A B C D E30.A C 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32.消费的技术方式,即某种消费需求的满足是通过什么样的消费工具与消费资料的结合实现的。
33.个人的时间价值是指个人的工资价值。
34.消费者权益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劳务的一系列生活消费活动过程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得到的利益。
35.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或培训转化在人身上的各种技能。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8分)36.(1)债券A到期收益率=(当期收益+持有期收益)/购买价格×(1-利息所得税率)=[100×5%+(100-95)]/95×(1-20%)=8.42%(2分)(2)债券B到期收益率=(当期收益+持有期收益)/购买价格×(1-利息所得税率)=[100×7%+(100-100)]/100×(1-20%)=5.60%(2分)(3)债券C到期收益率=(当期收益+持有期收益)/购买价格×(1-利息所得税率)=[100×10%+(100-105)]/105×(1-0%)=4.76%(2分)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债券A的到期收益率最高,债券B次之,债券C最低,因消费经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共3页)(此应该购买债券 A 。
全国07月自学考试00183《消费经济学》历年真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消费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8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消费者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A)1-13A.效用最大化B.支出最小化C.收入最大化D.成本最小化2.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C)2-26A.收入效应的作用结果B.替代效应的作用结果C.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共同的作用结果D.商品价格的上涨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时,消费数量越多(D)2-33A.得到的总效用越多B.得到的总效用越少C.效用增量越多D.效用增量越少4.当消费者选择商品X和Y的数量组合时,下列关于预算线的说法正确的是(D)2-21A.当X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围绕预算约束线与横轴交点旋转B.当Y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围绕预算约束线与纵轴交点旋转C.当消费者的偏好变化时,向外平移D.当收入提高时,向外平移5.人们进行消费或储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C)3-70 A.名义利率的变动B.市场利率的变动C.实际利率的变动D.基准利率的变动6.若某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则被称为(A)2-30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无弹性7.下列投资类型中,流动性最强的是(B)4-75A.实物投资B.金融投资C.教育投资D.房地产投资8.下列哪项是基金共同的特点(D)4-82A.风险高B.收益率高C.流动性低D.风险分散9.随着工资的上升,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为(C)5-110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最终向后弯曲D.为一条水平线10.具体地说,劳动者不参与劳动市场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A)5-119A.消费者对非劳动时间的偏好较弱B.消费者对非劳动时间的偏好较强C.消费者对收入的弱偏好D.工资水平低11.消费信贷的变动趋势与储蓄的变动趋势的关系是(B)6-138A.同向变动B.逆向变动C.零变动D.同幅度变动1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也被称为(A)7-153A.绝对收入假说B.边际效用递减C.相对收入假说D.生命周期假说13.按照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B)7-155A.工资单位的变化B.消费者的预期寿命C.消费者的贪婪和吝啬D.利息率的变化14.按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下列哪项是影响长期消费倾向的因素(D)7-156A.物价水平的波动B.消费者现期收入水平的变动C.消费者预期收入水平的变动D.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15.提出持久收入假定的经济学家是(C)7-158 A.凯恩斯B.杜生贝C.弗里德曼D.莫迪利安尼16.投资乘数的大小由下列哪项因素决定(C)8-167 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B.平均消费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D.商品的价格17.在罗斯托对经济增长阶段的分类中,不包括...下列哪项(A)8-169A.原始社会阶段B.传统社会阶段C.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D.起飞阶段18.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实践经验表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比重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B)10-217 A.100美元~200美元 B.2000美元~3000美元C.3000美元~4000美元 D.4000美元~5000美元19.下列哪项不是..表示通货膨胀的指标(D)9-191 A.生产者价格指数B.消费品价格指数C.市场零售物价指数D.社会痛苦指数20.根据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低收入国家和中下等收入国家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大致为(D)10-208A.11%~13%之间B.9%~11%之间C.7%~9%之间D.3%~7%之间21.根据国际上的一般经验,当一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呈现较大变动时,人均国民收入为(C)10-222 A.300美元以下B.500美元以下C.300美元~1000美元D.1000美元~3000美元22.下列哪项不是..主导产业应有的特征(C)10-224 A.依靠科技进步,获得新的生产函数B.形成持续高增长的增长率C.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最大D.具有扩散效应23.消费服务社会化的意义不包含...下列哪项(A)11-236 A.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B.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消费规模效益D.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的增加24.下列选项中,哪项符合我国当前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的产业结构特点(B)10-221A.制造业处于成长期B.制造业处于结构高变换率时期C.城市化基本结束D.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25.消费者运动成为世界潮流的时期为(B)12-259 A.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B.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中期C.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60年代初期 D.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消费者及其行为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第二节收入与消费第三节价格与消费第四节效用第五节影响消费决策的其他因素第三章消费者的储蓄决策第一节预算约束与储蓄第二节储蓄的其他动机第三节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第四节高储蓄的原因第四章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一节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及其主要类型和方式第二节投资收益第三节投资风险第四节流动性与税赋第五节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一节劳动供给决策第二节劳动供给决策的扩展第三节人力资本与教育第四节家庭规模决策与长期劳动供给第六章消费信贷第一节消费信贷及其主要种类第二节消费信贷的作用第三节消费信贷的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四节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下篇:宏观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第七章消费函数第一节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第二节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第三节持久收入假定第四节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以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理论的简单评价第八章消费需求第一节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第二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第三节消费模式选择第九章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第二节经济周期与宏观消费政策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消费政策第十章消费结构第一节消费结构的含义第二节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消费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第十一章消费方式第一节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第二节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其意义第十二章消费者保护第一节消费者权益的内涵第二节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
魁套是属于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A)A.重农学派B.需求不足C.纯产品D.享乐学派1.6.在凯恩斯经济学说中,他的基础理论是(A)A.有效需求理论B.纯产品理论C.技术分析理论D.社会阶层理论1.7.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了古典学派的消费思想基础上,科学地论述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所处的地位及其生产关系是(A)A.生产决定消费B.消费决定生产C.消费对分配不起作用D.消费对交换没影响1.8.微观消费问题是从(A)角度来分析消费问题的.A.微观消费主体B.宏观消费主体C.国民收人角度D.货币政策角度1.9.微观消费问题和宏观消费问题都是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C)A.平行关系B.并列关系C.不是平行并列关系D.无任何关系1.10.通过研究社会消费发展趋势(A)提出了社会消费水平会随技术进步而提高。
A.马歇尔B.大卫·李嘉图C.配第D.西斯蒙1.11、消费经济学在(A)以后,才逐步成熟。
A、20世纪3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8世纪30年代D.19世纪50年代1.12.宏观经济学考察的对象是(B)A.单个行业B.国民经济活动C.单个市场D.单个企业1.13、(A)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A.消费需求B.心理需求C.生产需求D.微观需求1.14.消费作为一个宏观变量,对总体经济影响不仅仅与总量相关,还与(D)相关。
A.精神B.物质C.心理D.结构1.15、消费结构合理化是一个(B)概念。
A.形式B.相对C.不确定D.绝对1.16.消费经济学属于(A)范畴。
A.应用经济学B.经济学C.西方经济学D.微观经济学1.17.在凯恩斯经济学中,(B)理论是其整个理论基础。
A.无效需求B.有效需要C生产需求D.消费需求1.18.消费者的含义是指能够做出(A)的基本单位。
A.独立的消费决策B.依靠别人做出决策C.无行为能力D.盲目决策1.19、消费者通过商品和劳务的消费得到的满足程度叫(B)A.边际效用B.效用C.生产效用D.习惯性1.20.消费者的支出受过去的收人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叫(A)A.不可逆性B.习惯性C.示范性D.心理反应1.21.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受周围人影响这叫8费者行为的(B)A.不可逆性B.示范性C.可逆性D.习惯性1.22.在消费者行为示范作用上,(A)发挥着重要作用。
A.社会阶层B.政府命令C.消费习惯D.收入水平1.23.多数消费者都是(A)A.生产者B、食利者C儿童D.妇女1.24.生产归根到底是要依(B)为转移。
A.交换B.消费C、原料来源D.流通1.25.凯恩斯考察资本主义演变趋势时采用了(A〕方法。
A.历史分析B.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马克思主义2.1.消费行为的基本原则是(A)A.效用最大化B.买更多的商品C.买高档产品D.不花钱2.3.预算约束线的科率越大,表示(A)A,横轴每一单位的变化将引起纵轴数值成倍变化B。
竖轴每一单位的变化将引起横轴数值成倍变化C、互不影响D.斜率越大,预算约束线坡度越小2.4.当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那么他的预算约束线会(B)A。
平行向内移动B.平行向外移动C.旋转D.静止不变2.5、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划分(C)A.是绝对的B.对不同收人者是一样的C一不是绝对的D.同一消费者任何时候都一样2.6.用收入弹性的符号可以用来区分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是否正确(A)A.对B.不对C.不一定D.有时对2.7.消费者会在收人的约束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正确的提法(A)A.正确B.不正确C.有时正确D.有时不正确2.8.生产力发展,集体消费部分增加,则个人消费所占比重(A)A.下降B、增加C.基本不变D.与集体消费的增减无关2.9.所谓劳动者自由支配的时间是(C)A.节日B.假期C.闲暇时间D.娱乐时间2.10.决定消费方式的根本因素是(D)A.消费关系B.消费水平C.生产关系D.生产力水平2.11.研究消费者消费决策,就是要考察(A)消费者如何分配收人问题。
A.单个B.集体C。
国家D.社会2.12.追求(B)极大化是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
A.生产B.效用C.产量D.精神2.13.对消费者行为分析是建立在消费者是(A)的假设下的。
A。
完全理性B.非理性C、盲从性D、贪心性2.14.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人下选择最优商品组合行为叫(C)A.消费无限制B.理性消费C.预算约束D.生产约束2.15.预算约束线斜率是由这两种商品(D)决定的。
A.品种B.数量C.颜色D.价格2.16.预算约束线越陡,为增加一个单位商品要放弃的其它商品就越(B)A.少B.多C.不一定D.趋于零2.17.收人的变化引起预算约束线(A)移动A.平行向外或向内B.一定向内C、一定向外D.非平行2.18.预算约束线越平坦,为增加一个单位商品要放弃的其它商品就越(A)A.少B.多C。
不一定D.趋于无穷大2.19、随收入增加消费者对商品消费量也增加的商品是(B)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吉芬商品D.无关商品2.20.随收人增加,消费者对商品需求越少的商品OH(A)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非有用商品D.无用商品2.21.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人变化的反应程度叫(A)A.需求收入弹性B.价格弹性C.生产弹性D.交叉弹性2.22.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划分是”(D)A.瞬时的B.绝对的C.永久的D.不是绝对的2.23.如果需求弹性小于1,那么该商品是(A)A.生活必需品B.高档商品C.低档商品D.吉芬商品2.24,预期收人能够调节消费者在(A)选择。
A.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B.生产和消费C.消费和流通D.厂家和消费者2.25.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叫(B)A.交叉弹性B.需求价格弹性C.替代效应D.收人弹性2.26.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减少,这两种商品是(B)关系。
A.替代B.互补C.无关系D.不确定2.27.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反应程度叫(A)A.交叉弹性B.需求弹性C.收入弹性D.无弹性2.28.价格上升就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这就是(B)A.互补B.替代品C.交叉品D.中性商品2.29.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叫(A)A.需求价格弹性B.需求交叉弹性C.收入弹性D.边际弹性2.30.随消费品增加,消费者感到边际效用逐渐减少,这个规律叫(A)A.边际效用递减B.边际效用递增C.总效用递减D.无效用2.31.消费者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的效用等于商品的(B)A.总效用B.价格C.数量D.效用2.32、他必支付的金额和他本来愿意支付的金额之差是(B)A.效用多余B消费者剩余C.边际效用递减D.生产剩余2.33.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不同进行等级划分叫(A)A.社会阶层B.消费群体C.阶级斗争D.合作伙伴2.34.消费者为了获取某种商品组合的愿意支付的金额叫(B)A.边际效用B.支付意愿C.总效用D.偏好2.35.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文化同一性的群体,这些群体称(A)群。
A.亚文化B.非文化C.欧文化D.美文化2.36.人们行为是由于内心有一种驱动力,这种内在驱动力叫(C)A.本能B.人性C.动机D.心理2.37.需要的满足在同一需要层次的内部也有一个(C)发展。
A.购买动机B.由深到浅C.由浅到深D.低阶层2.38.较大范围内的从众行为叫(A)A.消费流行B.消费跟风C.消费盲从D.互相攀比2.39.消费支出选择有赖于(B)实现。
A.生产市场B.消费品市场C.收人水平D.流通领域2.40.(A)发展是消费品市场发育的重要方面。
A.商业B.工业C.农业D.服务业3.1.百事可乐降价了,有的消费者认为“我的收人购买增加了”,所以“我可以买更多的面包和更多的百事可乐”这是(A)A.收人效应B.替代效应C.收人替代效应D.储蓄效应3.2.百事可乐降价了,有的人认为“我放弃每一块面包,可以得到更多的百事可乐,所以我更少买面包,多买百事可乐这是(B)效应。
A.收人效应B替代效应C.消费效应D.收人加替式3.3.在考虑两种效应的最后结果,我们认为收人效率和替代效应部增加了百事可乐的购买,所以,消费者(A)购买更多的百事可乐。
A.肯定B.不肯定C.不能D.完全不能3.4.退休是储蓄的最重要动机之一.这常被称为(A)A.生命周期储蓄B.消费储蓄C.交易储蓄D.税后储蓄3.5.社会保障(A)这种银行帐户式的养老金。
A.不是B.是C.不全是D.不一定3.6.社会保障计划是一种税收计划而不是(A)A.储蓄帐户B.补贴款C.利率收人D.养老金3.7.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制度人们退休前后的消费数量(A)A.不会影响B.会影响C.颇有影响D.不一定3.8.如果王华村数量为T的税可以筹集数量为T(1+r)的社会保障福利,他退休时将得到(A)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