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铜粉研制的新进展
纳米铜粉的制备研究进展_纪占敏

!
!: 9
纳米铜粉的制备技术
化学还原法
化学还原法是采用具有一定还原能力的还原剂 M 将溶液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至零价态 M 通过控制各种 工艺参数来得到不同粒径、 均匀的粉末。 肖寒等 用硫酸铜为原料 M 在用 )P 作还原剂和聚 乙烯吡咯烷酮 ( 1)1)作保护剂和分散剂的预混体系
N@O
中进行反应 M 可以得到粒度分布均匀 M 平均粒径为 !9 0K 的纳米级铜粉。方程式为: PH! Q Q )P A Q R! S ! PH( Q )P Q R Q 反应中保护剂兼分散剂的加入顺序和加入量对铜 粉的粒径分布有较大影响。分散剂加入到还原剂中预 混所得铜粉的平均粒径约为分散剂预先加入原料体系 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 可以得到预 中的 $ T $9 。
@ !A B
于纳米铜粉的粒径较小, 表面活性较大, 易于团聚, 并 且粉末表面易被氧化成 9:! S, 因此如何改善纳米铜粉 的分散性及怎样防止铜粉被氧化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T
@$ B 王彦妮 ( 纳米粒子在乙炔聚合反应中的催化应用 @ U B J 催化学报 J $VV>J $I L A N T W"A C W"I( @!B P3.&4:/03 P3/23 ( 1*+Q?&/ C 1/*4&X4&. 9*RR&/ 9*++3.6 26 9242+Q636 Y*/ Z&+&X43[& *Y \X/Q+*034/3+& @ U B ( 97&?364/Q D&44&/6, $V#W J $WV L K N T KAW C KA>( @WB 夏延秋 ( 纳米级金属粉对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U B ( 润滑与密封 J $VVV L W N T WK C A"( @AB 施冬梅, 杜仕国, 田春雷, 等 ( 电磁屏蔽铜系复合导电涂 : 料实验研究 @ U B (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 , $W ( A) K$ C KW( @>B 王晓丽, 杜仕国, 王胜岩 ( 防静电涂料中填料的应用 @ U B ( 现代涂料与涂装, : !""! ( !) !V C W$( @IB 林硕 J 吴年强 J 李志章 J 等 ( 偶联剂对铜系复合涂料导电 稳定性的影响 @ U B ( 复合材料学报J $VVVJ $I L A N T AA C AV( @KB 肖寒, 王瑞, 余磊, 等 ( 还原法制备纳米级铜粉 @ U B ( 贵州 师范大学学报, : !""W , !$ ( $) A C I( @#B 张虹, 白书欣, 赵恂, 等 ( 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铜粉 @ U B ( : 机械工程材料, $VV# , !! ( W) WW C WA( @VB 武光, 刘仁光, 郭亚军, 等 (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铜粉 @ U B ( : 应用科技, !""A , W$ ( >) I$ C IW( @ $" B 黄钧声,任山,刘延兴 (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铜粉初探 @ U B ( 广东大学学报, : !""W , !" ( $) I C $"( @ $$ B 曹晓国,吴伯麟 ( 化学还原法制备导电涂料用片状超细 铜粉的研究 @ U B ( 涂料工业, : !""A , WA ( I) $" C $W( @ $! B 刘志杰 J 赵斌 J 张宗涛 ( 以甲醛作还原剂制备超细铜粉 @ U B ( 化学通报 J $VVI L $$ N T !> C !I( @ $W B 廖戎, 孙波, 谭红斌 ( 以甲醛为还原剂制备超细铜粉的研 究 @ U B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W , W" ( A) A$K C A!$( @ $A B 赵斌, 刘志杰, 蔡梦军, 等 ( 超细铜粉的水合肼还原法制 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 U B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VVK ,!W ( : W) WK! C WKI( @ $> B Z20* ]2^:673 J _72/2 \46:673( -20:Y2X4:/& *Y 9*RR&/ 1*‘.&/ ‘347 ,2//*‘ 12/43X+& Z3^& M364/3’:43*0 20. 47& 9*RR&/ 1*‘.&/ a7&/&Y/*? @ 1 B ( U1 !""$ !A"V"A \( !""$ C "V C !A( @ $I B D363X&XG3 b J c3++*:.&4 % J 13+&?3 - 1( ZQ047&636 *Y 9*RR&/ ,20*R2/43X+&6 30 d&+3Y3&. -3X/*?:+63*0 20. 30 O&[&/6& -3e X&++&6 @ U B ( U -*+ D3F J $VVK J K! L $ N T !>$ C !I$( @ $K B 高杨, 栾春晖, 薛永强 ( 改进的溶胶 C 凝胶法制备超细铜 : 粉 @ U B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 , W$ ( W) !K$ C !KW( @ $# B 张志梅, 韩喜红, 孙淼鑫 ( 纳米铜粉的 L 下转第 W! 页 N
2023年纳米铜粉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纳米铜粉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纳米铜粉是一种具有极高颜值和应用价值的新型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纳米铜粉行业正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环节。
本篇文章将对纳米铜粉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国内市场情况1.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行业、化工行业对纳米铜粉的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国内涉及纳米铜粉行业的厂商数量较多,且行业规模在逐步扩大,需要量也在不断增长。
2.供应量国内纳米铜粉的供应量主要由自主研发而来的企业供应,目前国内稳定的供应商不多,大多供应商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品质也时常令人质疑。
近年来,一些大型化工企业开始涉足纳米铜粉市场,有望稳定供给市场需求。
3.价格纳米铜粉的价格对市场需求有着很大影响。
纳米铜粉的价格较高,因其研发成本以及生产难度都比较大。
同时,市面上的纳米铜粉普遍存在品质不一的情况,市场价格差异较大。
二、国际市场情况1.市场需求纳米铜粉在国际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尤其在电子技术领域,比如电容器、元器件、太阳能电池和廉价液晶显示器等领域。
同时,在医药、食品和化工等领域纳米铜粉的应用也在逐步拓展。
2.供应量国际市场上的纳米铜粉供应量主要来自北美、欧盟和亚洲地区,像美国的NANOPOWDER、欧盟的NANOVAL 和日本等地的纳米铜粉供应企业比较成熟,其产品品质和价格更加稳定。
3.价格国际市场的纳米铜粉价格较为稳定,但因各国市场的规模不同、工艺水平的不同,其价格也有一定差异。
三、市场趋势1.行业化龙头企业不断获得资本青睐,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大。
2.纳米铜粉的产品质量越来越稳定,行业标准化程度逐渐提高。
3.政府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纳米铜粉行业将获得更多政策和资源支持。
4.电子和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驱动纳米铜粉市场的快速发展。
总结:纳米铜粉作为未来材料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市场潜力巨大。
虽然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竞争环境依然较为激烈,但随着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行业化龙头企业的出现以及政策的加强,相信纳米铜粉行业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3年纳米铜粉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纳米铜粉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其中,纳米铜粉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高导电性、高热导率、较高的化学活性和催化活性等,已经在电子、医疗、催化剂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未来几年纳米铜粉市场将保持较快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开始使用纳米铜粉,市场前景广阔。
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在电子行业中,纳米铜粉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和设备中。
随着电子行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更高品质的电子材料来支持其产品制造,纳米铜粉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此外,在医疗领域,纳米铜粉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具有抗菌、止血等功效,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同时,纳米铜粉还可用于制造催化剂和其他领域,其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进步促进市场发展随着制备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纳米铜粉的规模化生产将会更加容易。
用于纳米铜粉制备的技术不断更新,例如化学还原法、物理气相法、电化学法等,其制备工艺逐渐成熟,纳米铜粉的质量和产量都在不断提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铜粉制备工艺成本将逐渐降低,市场价格也将趋于下降。
政策扶持增强市场信心政策扶持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支持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可以降低创新成本、缓解技术风险和促进市场化进程。
未来,政府将会对纳米铜粉等高科技领域进行资金、技术、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促进纳米铜粉等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
总之,纳米铜粉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新型材料,随着制备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随着各个行业对纳米铜粉的应用需求进一步提高,纳米铜粉市场将会持续发展,并为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纳米铜粉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纳米铜粉的研究进展作者:文瑾, 李洁, WEN Jin, LI Jie作者单位:文瑾,WEN Jin(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系,湖南,娄底市,217000;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3), 李洁,LI Jie(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3)刊名:金属功能材料英文刊名:METALLIC FUNCTIONAL MATERIALS年,卷(期):2011,18(1)1.徐云龙纳米材料学概论 20082.廖戎以甲醛为还原剂制备超细铜粉的研究[期刊论文]-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003(04)3.于梦娇超声条件下水合肼还原制备纳米铜粉[期刊论文]-粉末冶金工业 2007(17)4.Wu Songping Preparation of micron size copper powder with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20065.张秋利硼氧化钾还原法制备纳米铜粉 20086.张敬畅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制备纳米级铜粉[期刊论文]-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10)7.Yang Jian-Guang A new method for preparing hy-drophobic nano-copper powders 20078.Luo Y L Preparation of water-soluble,well-stable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2-mercapto-5-benzimidazolesulfonic acid sodium 20089.王菊香超声电解法制备超细金属粉的研究[期刊论文]-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0(04)10.何峰制备超细金属粉末的新型电解法[期刊论文]-金属学报 2000(06)11.郑精武铜粉的电解制备工艺研究[期刊论文]-粉末冶金工业 2001(06)12.张炜水热法绿色制备Cu2O和Cu纳米晶 2005(3A)13.张志梅纳米级铜粉的制备[期刊论文]-精细化工 2000(03)14.高扬查看详情 2000(03)15.Capek I Preparation of metal nanoparticles in water-in一oil(w/o)microemulsions 200416.李样生纳米氧化铜粉的合成[期刊论文]-材料导报 2008(z1)17.张颖低温MOCVD法制备铜纳米棒[期刊论文]-科学通报 2006(19)18.陈祖耀γ-射线辐照-水热结晶联合法制备金属超微粒子 1992(04)19.陈鼎在酸性条件下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Cu2O纳米粉末[期刊论文]-无机材料学报 2007(06)20.P.Bal'a z Prepar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by high-energy milling 2004(1-2)21.Pfeifer P Preparation of copper catalyst washcoats for methanol steam reforming in microchannels based on nanoparti-cles[外文期刊] 2005(02)22.Wei Zhiqiang查看详情 2006(25)23.Dordal查看详情 1996(L1-L3)24.Hu C K Copper interconnection integration and reliability[外文期刊] 199525.朱屯外纳米材料技术进展与应用 200226.Ming-Hoong LOOI Use of Citric Acid in Synthesizing a Highly Dispersed Copper Catalyst for Selective Hydrogenolysis[期刊论文]-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08(06)27.郭绍义溶胶凝胶法制备铜催化剂及其稳定性的研究[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09)28.张乾铜催化剂纳米粒子的尺寸对碳纤维形貌的影响[期刊论文]-功能材料 2008(01)29.申蓓蓓塑料件用水性导电涂料的研制[期刊论文]-涂料工业 2007(07)30.曹晓国化学还原法制备导电涂料用片状超细铜粉的研究[期刊论文]-涂料工业 2004(06)31.杜仕国醇酸树脂铜粉复合导电涂料的研制[期刊论文]-涂料工业 2004(12)32.邓安平导电涂料性能的研究 1999(增刊)33.伏喜胜;张明;王晓波油溶性纳米Cu作为润滑油添加荆在钢-铜摩擦体系中的摩擦学性能[期刊论文]-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5(03)34.李远松纳米铜润滑油耐磨性能的实验研究 2005(3A)35.于鹤龙纳米铜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期刊论文]-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06(05)36.史佩京纳米铜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分散方法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期刊论文]-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5(03)37.于鹤龙纳米铜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材料导报 2005(10)38.于鹤龙纳米铜颗粒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及其减摩润滑机理探讨[期刊论文]-材料工程 2007(10)39.卢磊纳米晶Cu室温冷轧行为研究[期刊论文]-材料导报 2001(04)40.韩利华溶胶凝胶法制备铜系催化剂及其稳定性研究[期刊论文]-环境工程学报 2007(02)41.卜龙利微波法制备活性炭负载金属催化剂的表征分析[期刊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本文链接:/Periodical_jsgncl201101014.aspx。
2023年纳米铜粉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纳米铜粉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纳米铜粉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独特晶体结构的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报告将对纳米铜粉行业的市场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市场概况近年来,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纳米铜粉行业的迅猛增长。
目前,纳米铜粉主要应用于导电油墨、导电粘接剂、导热膏、防腐涂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纳米铜粉市场规模约为XX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X亿元人民币。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以及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增加等。
三、市场趋势1. 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推动纳米铜粉需求的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充电设施的建设,纳米铜粉作为重要的电池电极材料,将在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持续受到需求的推动。
2. 电子行业对高导电性材料的需求增加。
随着电子产品的智能化和微型化趋势,对导电性能更好的纳米铜粉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3. 环保涂料市场的兴起将带动纳米铜粉的需求。
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使用无毒、环保的涂料。
纳米铜粉具有抗菌、防腐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环保涂料中。
四、市场竞争目前,纳米铜粉市场上存在一些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美国Elementis公司、中国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本日本理化制药株式会社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市场竞争依然激烈。
五、市场前景纳米铜粉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电子、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纳米铜粉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材料将持续受到市场的青睐。
六、投资建议在纳米铜粉行业投资时,需要考虑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
此外,还需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总之,纳米铜粉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纳米铜粉的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2024年纳米铜粉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纳米铜粉市场发展现状简介纳米铜粉是一种具有纳米级尺寸的铜粉,其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纳米铜粉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关键厂商和技术进展。
市场规模纳米铜粉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纳米铜粉市场规模达到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美元。
主要应用领域纳米铜粉在各个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电子行业:纳米铜粉在电子器件的制造中具有广泛应用,如印制电路板、导电墨水和导电胶粘剂等。
其优异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能使其成为电子行业的重要材料。
2.材料科学:纳米铜粉可以用于制备高强度和轻质的材料,如纳米铜复合材料和纳米铜薄膜。
这些材料在汽车制造、建筑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3.医药领域:纳米铜粉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的制造中。
此外,纳米铜粉还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和感染性疾病。
4.化工领域:纳米铜粉可以用于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反应的促进。
其高比表面积和较小的颗粒尺寸使其在化学反应中具有更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关键厂商目前,全球纳米铜粉市场上有许多重要的厂商,包括:•ABC公司•XYZ公司•123公司•CDE公司这些厂商在纳米铜粉的生产和研发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并且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技术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铜粉的制备和应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以下是一些纳米铜粉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1.热喷涂技术: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热喷涂技术,可以用纳米铜粉制备高性能的铜涂层。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领域。
2.绿色合成方法: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化学品使用,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绿色合成纳米铜粉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可再生材料和无机溶剂。
3.表面修饰技术: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新型的表面修饰技术,可以改善纳米铜粉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一种纳米铜粉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铜粉制备方法引言纳米粉末的制备是纳米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纳米铜粉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纳米材料,在材料科学、催化剂、能源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纳米铜粉制备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高效、低成本地制备出纳米级别的纯铜粉。
方法本方法采用电沉积的方式制备纳米铜粉。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电解液:将适量硫酸铜溶解在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得到电解液。
2. 准备电极:将金属铜片作为阴极,将铜网作为阳极。
3. 调节电极间距:将阴极和阳极分别放入电解液中,调节二者间距为适当的距离,以保证电流的正常流动。
4. 电沉积过程:将电解液置于电沉积装置中,通入适度的电流。
通过调节电流密度和沉积时间,控制纳米铜粉的尺寸和形貌。
5. 涂覆防护层:为了防止纳米铜粉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氧化,可在纳米铜粉表面涂覆一层防护层,如无机薄膜或有机聚合物。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制备方法,我们成功制备出了纳米级别的纯铜粉。
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电流密度和沉积时间可以精确调控纳米铜粉的尺寸和形貌。
此外,涂覆防护层有助于提高纳米铜粉的稳定性和储存寿命。
相比其他制备方法,本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简单易行:制备过程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条件。
2. 成本低廉:采用常见的电解液和金属铜片作为材料,制备成本较低。
3. 控制能力强:可以通过调节电流密度和沉积时间精确控制纳米铜粉的尺寸和形貌。
尽管本方法在纳米铜粉制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纳米铜粉的制备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以及如何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制备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纳米铜粉制备方法,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可以高效、低成本地制备出纳米级别的纯铜粉。
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和控制能力强等优点,为纳米铜粉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随着对纳米材料应用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相信这种方法将在纳米科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纳米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纳米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纳米铜是一种经过处理的超细铜粉末,其颗粒大小通常小于100纳米。
由于其独特的性质,纳米铜已成为许多领域的重要材料,如电子、能源、生物医学、环境等。
本文将介绍纳米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并对其中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和主要应用领域截至目前,全球纳米铜市场规模已超过15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27亿美元。
其中,电子和能源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1. 电子:纳米铜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半导体、射频技术、电极材料、导电浆料等。
尤其是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制造中,纳米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材料。
2. 能源:纳米铜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纳米铜作为一种高效的导电材料,可降低电池的内阻,提高电池的效率。
二、市场发展趋势1. 纳米铜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不断提升,颗粒的均匀性和纯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有利于纳米铜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更广泛应用。
2. 纳米铜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新兴领域,如生物医学、环境中的应用,有望成为纳米铜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3. 国家和地区对于环保、节能和新能源的政策支持越来越明显,这将促进纳米铜行业的发展。
同时,在氢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迅速的情况下,纳米铜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材料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
4. 由于纳米铜具有很高的物理、化学活性和表面活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因此,纳米铜行业需要加强对其安全性的研究和监管。
三、挑战和机遇1. 挑战:纳米铜的生产成本比传统铜粉要高,且难以大规模生产。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这些都是纳米铜行业面临的挑战。
2. 机遇:随着新能源、电子、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纳米铜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开拓,纳米铜的生产成本有望逐渐降低,规模生产也将逐渐实现,这将为纳米铜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
四、结论纳米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如火如荼,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前景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延秋等[6]分别采用不同的摩擦磨损 试验机考 察了 DDP 修饰的纳米铜粒子对合成机油 摩擦磨损 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DP 修饰的纳米铜粒子作为 添加剂,提高了摩擦副的耐磨减摩性能。
马 丽 果 等[7]研 究 了 以 微 乳 液 法 制 备 的 纳 米 铜 粉 。 该铜粉和其他润滑油添加剂进行复配后添加在 500SN 基础油中, 可以大大提高润滑油的抗磨减摩 性能、氧化安定性; 以 3%的比例加入到润滑油中,可 以节省燃油达 18.7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铜的应用范围仅次于钢铁,在有色金属中, 铜的 产量及耗用量仅次于铝居第二位[1]。由 于纳米铜粉 (10~100 nm)具 有 尺 寸 小 、比 表 面 积 大 、电 阻 小 及 量 子 尺 寸 效 应 、宏 观 量 子 隧 道 效 应 等 特 点, 因 此 其 还 拥 有与常规材料不同的一些新特性。近年来有关纳米 铜 粉 的 制 备 、性 能 及 应 用 的 研 究 在 国 内 外 一 直 受 到 广泛的关注。
等 离 子 体 法 可 获 得 均 匀 、小 颗 粒 的 纳 米 粉 体 , 易 于 实 现 批 量 生 产,几 乎 可 以 制 备 任 何 纳 米 材 料[16]。等 离子体法分为直流电弧等离子体(DC)法 、高频等离 子体(RF)法及混合等离子体(Hybridplasma)法。DC 法 设备简单、易 操 作,生 产 速 度 快,几 乎 可 制 备 任 何 纯 金属超细粉, 但高温下电极易于熔化或蒸发而污染 产物; RF 法 无电极污染 , 反应速度 快, 反应区大,广 泛 用 于 生 产 超 细 粉, 其 缺 点 是 能 量 利 用 率 低 、稳 定 性 差; 混合等离子体法将 DC 法与 RF 法结合起来,既 有 较 大 的 等 离 子 体 空 间 、较 高 的 生 产 效 率 和 纯 度, 也 有好的稳定性。 2.3 机械化学法
林 荣 会 等[12]利 用 新 发 明 的 原 位 同 生 法 成 功 地 制 备了摩擦材料用纳米铜改性酚醛树脂。树脂中有含 球形粒径为 10~40 nm 的单质纳米铜粉。树脂的初 始分解温度和半分解温度随纳米铜含量的增加先 升高 后降低,在含 量为 7%时 分 别 达 到 最 大 值;制 备 树脂基摩擦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纳米铜含量的增加 先增大后下降,在含量为 5%时达到最大值。建立了 纳米铜粒子与酚醛树脂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 并分 析了纳米铜提高酚醛树脂热性能和韧性的机理。 1.5 纳米铜粉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搅拌, 使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生成单质铜,反应方程式如下:
-
-
2Cu2++H2PO2+2H2O=2Cu↓+H2PO4+4H+
( 1)
该 法 的 工 艺 条 件 为 :2 560 mL 浓 度 为 0.0715
mol/L 的硫 酸 铜 溶 液 (用 NH3·H2O 将 其 pH 值 调 到 5.0, 含 OP 分 散 剂 4 mL) 与 240 mL 浓 度 为 1.0320
基本原理是金属盐溶液在射线照射下逐级还原成
金属粒子。
2.5 化学还原法
肖 寒 等 [20]人 以 硫 酸 铜 (CuSO4·5H2O)为 原 料 ,VC 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和分散剂, 将还
原剂和保护剂在反应体系外预先混合后再加入到
硫酸铜溶液中,制备得到粒径 20~40 nm 的铜粉。固
0 前言
纳米技术是 20 世纪末出现的高新技术,在材料 科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有望成为 21 世纪新的经济 增 长 点 。 对 纳 米 材 料 性 能 、制 备 方 法 及 应 用 的 研 究 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前沿课题。其中, 对纳米 金属粉末的研究与开发在科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应 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 纳米铜粉的主要制备方法
2.1 气相蒸气法 该 方 法 是 制 备 金 属 超 微 粉 末 最 直 接 、最 有 效 的
方法。法国的 L’airliquid 公司采用感应加热法, 用改 进的气相蒸气法制粉技术制备了铜超微粉末, 产率 为 0.5 kg/h[15]。感应加热法为盛放在陶瓷坩锅内的金 属料在高频或中频电流感应下靠自身发热而蒸发, 这种加热方式具有强烈的诱导搅拌作用, 加热速度 快 、温 度 高 。 在 蒸 发 过 程 中, 惰 性 气 体 在 温 度 梯 度 的 作用下携带着粉末在粉末收集器中对流, 粉末弥散 于收集室内并沉淀在收集器内的各种表面。粉末收 集器的结构和规格是决定粉末产率和产量的关键 因素之一。粉末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 金属蒸发 产 生 蒸 气 阶 段 、金 属 蒸 气 在 稀 薄 惰 性 气 体 中 扩 散 并 凝聚形核阶段和晶核生长阶段。粉末粒度主要决定 于从蒸发液面到这一温区内的生长过程, 这一过程 受蒸 发 温 度 、惰 性 气 体 的 压 力 和 种 类 、装 置 内 的 温 度梯度和对流情况的影响。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可 以制备 10~1 000 nm 的金属超微粉末。 2.2 等离子体法
定还原剂和原料的浓度比为 5∶1, 在其它条件相同
的情况下,铜粉粒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大。用该工
艺制备的纳米铜粉收率达 95%,XRD 检测结果表明
为 单 质 铜 ,TEM 检 测 结 果 表 明 纳 米 铜 粉 的 粒 径 为
20~40 nm。
张志梅等[21]人以硫酸铜( CuSO4·5H2O) 和次亚磷 酸钠( NaH2PO2) 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纳米铜粉。将一 定浓度的次亚磷酸钠溶液以一定的速率加入一定
该法是利用高能球磨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方 法[17]。高能球磨法产量较高、工艺简单,能 制备常规 方 法 难 以 制 备 的 高 熔 点 金 属 、互 不 相 溶 体 系 的 固 溶 体、纳米金属间化合物及纳米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缺点是晶粒不均匀, 球磨过程中易引入杂质。DinJ.
2005 年 12 月第 6 期
纳米铜粉导电率高, 可用于制造导电浆料( 导 电胶、导磁胶等) , 导电浆料在工业中广泛用于制作 导电布、导电封带、导电材料的连接胶等, 纳米铜粉 对 微 电 子 器 件 的 小 型 化 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9]。 1.3 纳米铜粉用于制造纳米铜材料
卢柯等[10]人 采 用 新 的 工 艺 合 成 出 高 密 度 、高 纯 度的 纳米铜,晶粒 尺寸仅有 30 nm,是常规铜的 几 十 万分之一, 进一步的冷轧实验发现其室温下的超塑 延展性,纳米铜在室温下可变形达 50 多倍而没有出 现 裂 纹, 有 关 论 文 发 表 于 2000 年 2 月 25 日《Sci- ence》杂志。P.GSanders 等[11]人得到了纳米铜材(晶粒 尺寸 10~110 nm)的拉伸 力学性能,发 现其屈服强 度 是一般退火铜(晶粒尺寸 20 μm)的 10 倍(~300 MPa), 延伸率也可达到 8%以上。这表明, 铜纳米化后其强 度和塑性有明显的改善, 这对材料的精细加工、微 型机械制造有着重要的价值。由纳米金属材料的超 塑性变形而引发的材料加工领域的革新将对现代 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纳米材料的实际应用有 积极地推动作用。 1.4 纳米铜粉改性酚醛树脂
纳米铜粉研制的新进展— ——刘成雁 李在元 翟玉春 张 靖
· 23 ·
等 人[18]采 用 机 械 化 学 法 合 成 了 超 细 铜 粉 。 将 氯 化 铜
和钠粉混合进行机械粉碎,发生固态取代反应,生成
铜及氯化钠的纳米晶混合物。清洗去除研磨混合物
中的氯化钠,得到超细铜粉。若仅以氯化铜和钠为初
始物机械粉碎,混合物将发生燃烧。如在反应混合物
纳米铜粉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应用于化工行 业(如 乙 炔 聚 合)[2],也 可 以 用 于 高 级 润 滑 剂[3]。 纳 米 铜 粉 是 高 导 电 率 、高 强 度 纳 米 铜 材 不 可 缺 少 的 基 础 原 料。1995 年 IBM 的 C- K.HU 等人指出纳米铜由于低 电阻可用于电子连接后, 引起电子界的极大兴趣[4]。 纳米铜粉的研制是一项可能带来铜及其合金革命 性变化的关键技术,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 值。
在航天领域, 将发汗金属铜或银用于火箭喷 嘴[13]。由于铜或银的熔点低, 在火箭运行过程中, 随 着 温度升高, 铜 或 银 逐 渐 熔 化 、沸 腾 、蒸 发 , 及 时 吸 收大量的热, 从而保护了喷嘴的骨架, 保证了火箭
的正常运行。另外, 金属纳米铜还可以用作涂层、催 化剂等。在化纤制造过程中掺入铜等纳米金属粒子 可制成导电纤维。此导电纤维可制得防电磁辐射的 纤维 制 品 或 电 热 纤 维 制 品, 也 可 与 橡 胶 、塑 料 复 合 制 成 导 电 材 料[14]。
2005 年 12 月第 6 期
纳米铜粉研制的新进展— ——刘成雁 李在元 翟玉春 张 靖
· 21 ·
纳米铜粉研制的新进展
刘成雁 1, 2 李在元 1 翟玉春 1 张靖 1
(1.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04; 2.辽宁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15)
摘 要] 综述了纳米铜粉的应用及制备方法, 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铜粉; 纳米粉; 制备方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F12; TG14; TF8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 6103( 2005) 06- 002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