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太原会战

合集下载

平型关大捷和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和太原会战
第20师团:川岸文三郎(1936.12.1-1938.6.23)
第二军
司令官西尾寿造
第10师团:矶谷廉介(1937.3.1-1938.6.18)
第16师团:中岛今朝吾(1937.8.2.-1938.7.15.)
第108师团: 元熊弥(1937.8.26-1938.6.22)
中方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中正兼
第1集团军宋哲元
第2集团军刘峙
第14集团军卫立煌(第二战区副总指挥)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第6集团军 杨爱源
第7集团军 傅作义
第18集团军 朱德(红军的战斗序列如下)
总司令朱德
副总司令彭德怀
115师林彪/聂荣臻
120师贺龙/萧克
129师刘伯承/徐向前
预备军 阎锡山(兼)
1937年11月5日,日军从东、北两面逼近太原城郊
1937年11月9日,太原陷落。
此役日方占领太原取得战役的胜利。中方卫立煌第14集团军忻口战役歼敌最多,红军首次与日军交火,并伏击得手。
1937年9月,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攻占河北省阳原、蔚县、山西省广灵后,挺进山西浑源、灵丘,企图突破平型关、茹越口,与察哈尔派遣兵团进行协同,欲歼灭中国第二战区主力。
1937年9月中旬,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逼近内长城,中国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平型关、雁门关一线组织防御,决心与东线平型关当面日军决战。
刘家麒: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年仅17岁的刘家麒参加学生军,1919年,刘家麒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分配到西北边防军第1师任职,直皖战争爆发,皖系战败,混三旅遥处库伦,孤立无援,遭蒙俄匪帮袭击,部队溃散,魏益三、刘家麒等人前往东北,投奔了张作霖的奉军,1925年,奉军将领郭松龄率部响应冯玉祥的国民军,魏益三率部入关,投奔冯玉祥,1926年,他在魏益三将军下,在豫南驻地响应北伐,加入了北伐军的战斗序列。1937年忻口战役中随郝军长殉国。

太原会战介绍 大学近代史作业

太原会战介绍 大学近代史作业
四大要塞:牛驼寨 小窑头 淖马 山头
战役背景
平津战役后,华北地区的国民 党军只剩太原等地区的残部。北 平解放后,中央军委决调第19、 20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炮兵第一 师西进与第18兵团等部一起会攻 太原。
最终,太原前线司令部将总攻太原的 时间确定为4月20号。当日夜,即肃清了城 北十里铺以北的守军。21日,三路部队又 攻占城北工厂区及享堂村左右地区还占领 了面粉公司、民众市场等地。至21日18时, 太原周围除双塔寺、黄家坟两点外,其余 守军被全部肃清。
回顾太原解放战争
了解历史,缅怀英灵
2009年4月24日是太原解放60 周年纪念日,六十年前的今天,中 国人民解放军奉中央军委和毛主席 的命令,向国民党反动派在华北的 最后据点发起了总攻,解放了太原, 推翻了阎锡山长达三十八年的黑暗 统治。从此,并州古城回到了人民 手中,太原获得了新生。
太原简介
太原是山西省首府,古称晋阳,是华北军 事战略要地,它位于晋中盆地北部,濒临汾河东 岸,东、北、西三面都有高山拱卫,形成一道天 然屏障,太原城就好像搁在瓮底一样 ,是一个 易守难攻的城市。 有一首打油诗是这样描述的-----
22日,攻克黄家坟(卧虎山) 和双塔寺,至此太原外围作战结束, 共歼灭守军12个师。解放军太原前 线司令部于22日对守军发出最后通 牒,但守军拒不投降。
最 后 攻 势




最后,各兵团齐头并进,对敌发起猛烈进攻, 如秋风卷残叶,至22日夜,完成了一切登城的作战 准备。 同时,战斗中传来解放南京的捷报。 太原前线一片欢腾。 4月24日5时30分,1300多门火炮从四面八方对 太原轰击。 部队士气高昂,势如破竹,突击破城。。。 首先传到前线司令部的是二十兵团由北面突破 城垣! 十九兵团由城南首义门登上了城墙! 周士第司令员看了看表,刚7点10分。

太原保卫战 国共双方军队配合最好的一次会战

太原保卫战 国共双方军队配合最好的一次会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太原保卫战国共双方军队配合最好的一次会战导语:近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再版。

书中第二章第五节记述了太原保卫战的历史,该书评价这场保卫战近日,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再版。

书中第二章第五节记述了太原保卫战的历史,该书评价这场保卫战是“国共双方军队配合最好的一次会战”。

现对该书相关章节内容摘编如下:1937年9月中旬,日本侵略军占领晋北大同等地后,分成左右两路扑向犯雁门关与平型关,太原会战由此展开。

太原会战事关中国抗战全局,如日军拿下山西,南可进攻华中与华南日军汇合,西可长驱直入西北、西南威胁中国抗战后方。

日军调最精锐的第五师团入晋。

为统一晋北作战指挥,将位于内长城以南的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等4个半旅,划归第五师师长坂垣征四郎指挥。

这样,晋北日军共约3个师,7万余人,虎视眈眈对准太原。

当时阎锡山所部包括八路军在内共有三个集团军。

阎锡山为挽救山西战局危机,保卫太原,决定利用忻口进行正面防御,阻敌南下。

太原保卫战坚持了1个多月,是国共双方军队配合得最好的一次会战。

忻口作战为阻止日军南下,蒋介石和阎锡山以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调集4个集团军首先组织忻口会战。

忻口右托太行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太原北面的最后一道门户。

中国军队防御的具体部署是:以卫立煌率领的第十四集团军组成中央兵团,扼守崞县、原平至忻口一带地区;以朱德率领的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在五台山至峪口一线设防,阻击敌人;以杨爱源率领的第六集团军,在宁武山区的黑峪村至阳生活常识分享。

国共抗战大型会战详细

国共抗战大型会战详细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梦想以“武土道”精神、现代化的军事威力,一举歼灭中国野战军,夺取若干重要据点,给中国人精神重大打击,迫使屈服投降,速战速决。

然而日本的如意算盘不如意。

中国根据敌我条件,采取持久消耗战略,将战争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持久抵抗期,第二期为敌我对峙期,预定第三期总反攻期。

双方进行有关战略成败的24次会战。

中国军队在这些会战中,官兵为民族的独立、自由和民主,作出了重大贡献。

兹将会战予以概述。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日本企图以陆海空军优势及先进的军事装备,梦想速战速决。

因此除向我华北进犯外,8月13日向上海发动猛攻,拉开淞沪会战序幕。

日军在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以12个师团以上的兵力,对我第三战团司令长官蒋中正(兼)、副司令长官顾祝同率领的约30个军展开激战。

我最高统帅部为争取国际同情及掩护重要物资后撤,毅然使用主力于淞沪血战三个月,迫使日本陆海空军不断猛增至30余万人,仍无力战胜我军。

其后,日军由杭州湾登陆,攻打我军侧背。

11月9日,我军沿沪宁路逐次撤退,以一部退至南京,另一部主力转进浙皖边区。

12日,日军占领上海,趁势向南京猛追,12月12日,雨花台失陷,经过激烈巷战,我军于翌日放弃南京。

日军入城后,随即展开灭绝人寰的大屠杀,屠杀我军民30余万。

此战主要成果是:彻底打破日本“一个月亡华”迷梦,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将日军诱至华中山岳湖沼地带,避免在华北不利地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打死打伤日军61582人。

2.太原会战日军侵入平津占领张家口后,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率五个师团、五个独立混成旅团,于1937年9月中旬,以一部沿同浦路南犯,另一部由朔县分由宁武和原平犯我晋中,企图夺取太原。

我军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统领15个军,设防于华北平原交通要点,重兵布防忻口周围,自10月13日与日军鏖战至18日,歼敌2万余人。

26日,南犯日军由平汉路进占石家庄,西叩晋东门户,攻陷娘子关,我忻口阵地侧背受到威胁。

太原会战失败的原因 娘子关一线被突破全线崩溃

太原会战失败的原因 娘子关一线被突破全线崩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太原会战失败的原因娘子关一线被突破全线崩溃
导语: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在攻陷平津后,日军随即将华北部队整编成“华北方面军”。

兵分三路继续侵华,一路沿平汉铁路南侵,一路进攻山东,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在攻陷平津后,日军随即将华北部队整编成“华北方面军”。

兵分三路继续侵华,一路沿平汉铁路南侵,一路进攻山东,第三路将目标锁定山西、察哈尔、绥远等地,并把战略重点选在太原。

这一消息,使太原城内一片风雨愈来的景象,但奇怪的是作为山西土皇帝的阎锡山却显得不怎么着急,主要原因是阎锡山与日本的关系十分密切,曾留学日本的东京士官学校,日本人答应阎锡山,只要共产党和国民党势力不进入山西,日军就不进攻山西,鉴于这一点,阎锡山以为日本会绕过山西。

山西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北有雁门关、平型关,东有娘子关扼守东大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日本人意识到,只有解决了山西,才能确保实际控制华北地区。

于是在占领蒙古后,日军沿平绥铁路直接向山西扑来,像一群饿极了的狼,张牙舞爪露出狰狞的面孔,日本媒体还鼓吹“一个月占领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口号。

大战在即,阎锡山意识到只有和真真抗战的共产党合作,才能抵抗日本的侵略。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兼任第二战区副司令率领八路军奔赴山西。

在日军进山西首战的地点,阎锡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认为日寇会继续沿平绥线进犯大同,于是在大同部署,准备决战大同。

可是日军早已看出阎锡山的这个计划,兵分两路,一路佯攻大同,一路从河北攻入山西,目标直指平型关。

平型关和雁门关是晋北大门,如果失守,日军将直抵太原。

生活常识分享。

太原会战日方的目的 占领山西建立华北的伪政权

太原会战日方的目的 占领山西建立华北的伪政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太原会战日方的目的占领山西建立华北的伪政权导语:太原是山西的省会,位于太原盆地的北端,同蒲铁路和正太铁路交会于此,是全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华北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太原是山西的省会,位于太原盆地的北端,同蒲铁路和正太铁路交会于此,是全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华北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自古即是军事要地,因此成为日军侵略华北的重要目标。

太原会战涉及的地理范围为北起内长城线,南至太原盆地,西临黄河,东迄河北省境。

这一地区山地丘陵居多,地形崎岖。

北面恒山为东北、西南走向,山势峻拔,古称“北岳”;西面有吕梁山,山势雄伟,山脉连绵,主要山峰有芦芽山、管涔山、云中山、黑茶山,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南有系舟山,为太行山的余脉;东有太行山、五台山。

五台山主峰北台叶斗峰,海拔2894米,是华北最高峰。

在五台山、系舟山、云中山之间,是忻(县)定(襄)盆地,地势平坦。

而在此盆地的北端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梁,海拔1200米左右,长约数十公里。

云中河沿山梁北麓而流,梁与河构成了一堵南北之间的天然屏障,成为防御作战的理想地点。

在忻定盆地的南端便是系舟山。

此山海拔1800米左右,为汾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是忻定盆地与太原盆地的界山,自然成为太原北端的屏障。

山上有古关隘石岭关,为古今用兵之地。

太原盆地以东,除阳泉盆地外,均为山地。

正太铁路穿行其中。

晋、冀交界处即为太行山中间著名的娘子关。

综观全区地理形势,便于防御作战。

1937年10月1日,日本首相召开有外相、陆相和海相参加的四相会议,决定了《处理中国事变纲要》,提出了“结束战争方略和十月攻势”。

这个纲要是在日军大举向华北地区发动进攻和在上海地区战争正在激烈进行之际起草的。

日本政府认为,日军在华北和上海方面的战生活常识分享。

太原保卫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太原保卫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太原保卫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太原保卫战是太原会战的核心战役,也是太原会战的最后一场战役,为抗日战争早期的大型战役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太原保卫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1937年11月4日,日军来到太原附近,对太原发动最后攻击,11月9日太原被攻破,太原保卫战是太原会战的主要战役,也是太原会战的最后一个战役,这次战役规模也比较庞大,那么太原保卫战经过是什么呢?在大同会战、平型关战役的失败之后,国军在忻口终于有和敌人一战的能力了,于是就在忻口和敌人进行了激烈的厮杀,忻口会战国军以五万五千人的伤亡阻挡了日军二十余日,歼敌一万余人。

11月6日上午九点,日军来到了太原城附近,监测兵查到了日军的到来。

随后就派出了士兵对日军进行了阻击,由于日军火力太猛,国军只能往太原城内撤退,进行防守。

日军随后把太原城四周都给包围了,然后架起炮台对着太原城进行猛烈的轰炸。

日军还在太原城上空洒下传单,传单上写的内容极其嚣张,上面写到如果国军不投降,第二天就进行攻城,无关之人抓紧离开太原,一时间城内人心惶惶,城内的汉奸在城内搞破坏,散布谣言,影响了士兵战斗的决心。

镇守太原的指挥官傅作义为稳定军心,随后对日军的传单作出回应,表示国军是坚决不会投降的,11月7日早日军就对太原城进行猛攻,守城的军队顽强防守,却一直不能将日军给打败,就这样僵持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有人从城池的缺口逃走了,马上就谣言遍布,都说到傅司令官逃走了,谣言越传越厉害,逃走的人也越来越多。

11月9日刚刚天明,守城的士兵再也抗不住了,只能撤退,日军直接进城,太原沦陷,以上就是太原保卫战经过。

太原保卫战简介太原保卫战简介中提到1937年10月23日的太原保卫战是抗日战争早期的大型战役之一。

战争发生在中国的山西太原地区。

在经历了多次的退守后,中国军队终于稳住脚步,开始反击。

然而就在忻口前线开始占据上风的时候,日军的攻击部队首领察哈尔派遣他的两个兵团太原从北忻口开始发起进攻,太原以东的方向也有日方的两个师团开始逼近。

太原会战的结果怎么样

太原会战的结果怎么样

太原会战的结果怎么样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合称为太原会战。

中方伤亡100000人,确仍然输了战役。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太原会战的结果,希望你喜欢。

中方战败。

十一月六日,日军开始围攻太原。

十一月七日,阎锡山行营转移至隰县大麦郊。

十一月八日,日军侵占太原,傅作义率第三十五军及其他守军突围向西山转移。

十一月九日,日军进占交城。

十一月十日,日军进占平遥。

十一月二十三日,阎锡山行营转移至临汾。

太原会战结束。

太原会战中的战役太原会战是在太原发生的几个战役的简称:天镇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平型关战役和太原保卫战这些加起来统称为太原会战。

在平型关战役中也就是在九月下旬日军第五师团开始攻击我军17军,经过我军抗击之后日军开始增援兵力,我国守军34军的203旅誓死抵抗日军,以至于最后旅长阵亡,次日平型关沦陷。

忻口战役是一次很成功的战役,在防御忻口的过程中,我国军队主动出击炸毁日军20架飞机由于忻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日军一时半会也没办法突破无奈日军开始增援大部队进行攻击11月2日日军攻破忻口,忻口的守军退回太原。

在之后的娘子关战役中,我国军队派出很多的兵力去夺回旧关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却还是没能拿下,日军在之后逼近太原,我军只好进行战略性撤退,退回太原防守。

在最后的太原守卫战中,阎锡山被任命为这次的总指挥官,他下令忻口退回的队伍防守住东北,娘子关退下的队伍防守住西南,自己带着队伍去进行夹击日本,但是日军进度过快,导致我军军心不稳,秩序也是比较混乱,战斗力没有达到巅峰,在与日军的最后一次作战中,不断的失利,虽全力奋战,但是太原还是沦陷了。

太原会战中的娘子关战役简介太原会战中的著名战役有很多,娘子关战役是其中一个。

娘子关一战,国军失守,导致太原岌岌可危,并最终失陷。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这场著名战役。

日军第1军于1937年10月10日占领河北省石家庄后,令第20师团沿正太铁路(正定至太原)向山西进攻,以配合由晋北南下的日军会攻太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太原会战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太原会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太原会战
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

1937 年(民国二十六年)10 月至11 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 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

南口张家口战役后,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1 旅团一部共1500 余人于1937 年9 月13 日占领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丰镇(今属内蒙古)进攻,主力向雁北地区进攻。

日军第5 师团从河北宣化、新保安西下,连陷广灵、灵丘、浑源等晋东北
城镇。

9 月下旬,日军统帅部命板垣征四郎率第5 师团及察哈尔派遣兵团主力共5 万余人进攻山西内长城防线,企图向太原城发展进攻。

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指挥
所部退守内长城的平型关、雁门关、神池一线。

以第6 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为右地区
总司令,指挥3 个军防守平型关东西一线;以第7 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为左地区总司令,指挥4 个军防守雁门关东西一线;以第71、第72 师为预备军,位于繁峙;令第18 集团军(八路军)朱德总司令以第115、第120、第129 师分别驰援平型关、雁门关、五台山配合作战。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太原会战的背景
1937 年夏末;在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指挥下的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后称蒙疆兵团)在多伦设立指挥部,以四个旅团附有伪蒙军九个骑兵师由察哈尔(分内蒙古东
南部)沿平绥路进犯蒙疆。

平汉路之日本侵略军第五师团在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指挥
下,由怀来经蔚县、涞源向保定策应作战。

中国方面,国民政府第二战区以各一部在蔚县、平型关间及天镇、阳高进行抵抗,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