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10(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湖南专版)

201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湖南专版)10课时作业(十) [文言文阅读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金石录》后序李清照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甫①所著书也。
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②之民也。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薄甲乙,置书册。
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
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④、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
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柬十卷作一帙。
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
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节选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注】①赵侯德甫:指赵明诚,字德甫,李清照之夫。
全国2016高考一轮测试--语文一(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测试1.请用词语“诵读”“月光”“湖畔”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要求:想象合理,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所写文段中要有“诵读”“月光”“湖畔”这三个词语,要进行合理的想象,情景交融,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方法。
答案如水的月光露出柔和的笑容,轻轻地洒落在湖畔。
透过融融的月光,我仿佛看见一位姑娘的倩影——她正在默默诵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2.揣摩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把画线的诗句扩展成一段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扩展文字不超过60字。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春天郊外,牛毛般的细雨飘落河面,鱼儿不禁跃出水面,要亲吻那雨丝;微风吹拂,燕子斜着飞过,燕尾像剪刀剪断了细雨。
3.以“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为首句,续写一个语段。
要求:(1)续写的内容是对首句意思的扩展;(2)不超过70个字,语言要有文采。
答:“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扩展语句、语言表达生动的能力。
【文言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10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关键字】文言文课时达标(十)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
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
累擢太监。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和献所俘旧港酋长。
帝大悦,爵赏有差。
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
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
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
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
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踪迹:追踪探访B.多赍金币金币:钱币财物C.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邀劫:邀人抢劫D.帝以践阼岁久践阼:登上帝位解析:邀劫:拦路抢劫。
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成祖:明代皇帝朱棣死后追封的庙号B.永乐三年六月永乐:明代皇帝朱棣的年号C.帝大悦,爵赏有差差:稍微差一点D.献俘,戮于都市都市:京城的集市解析:差,在这里是“差等,区别”的意思。
答案:C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B.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C.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D.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解析:注意逻辑事理和语法关系,注意“复”“以”“因”等虚词和“不服”“宣”等动词。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39(含解析)

课时达标39一、(2014·湖北百所重点中学10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林琴南先生当林琴南先生在世时,我不曾当面领过他的教,不曾写过一封问候他起居的信。
不过,在文字上我和他的关系却很深。
读他的作品我知道了他的性情、思想、癖好,甚至他整个的人格。
他是我幼年时最佩服的一个文士,又是我最初的国文导师。
我在私塾混了二年,家长们便不许我再上进了。
只好把西游封神一类东西,当课本自己研读。
民国初年大哥带来几本那时正在风行的林译小说,像什么《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等,使我于中国旧小说之外,又发见了一个新天地。
渐渐地我明白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渐渐地能够用文言写一段写景或记事小文,并且摩拟林译笔调,居然很像。
由读他的译本又发生读他创作的热望。
当时出版的什么《畏庐文集》、《续集》、《三集》,还有笔记小说如《畏庐琐记》、《京华碧血录》,甚至他的山水画集之类,无一不勤加搜求。
民国八年升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林先生的寓所就在学校附近的绒线胡同。
一天,我正打从他门口走过,看见一位须发苍然的老者送客出来,面貌宛似畏庐文集所载“畏庐六十小影”。
我知道这就是我私淑多年的国文老师了。
当他转身入内时,很想跟进去与他谈谈。
但彼时究竟年轻胆小,又恐以无人介绍的缘故不能得他的款接,所以只得怏怏走开了。
后来虽常从林寓门口往来,却再无碰见他的机会。
在五四前,我完全是一个林琴南的崇拜和模仿者,到北京后,才知道他所译小说多出自于西洋第二流作家之手。
而且他又不懂原文,工作靠朋友帮忙,所以译错的地方很不少。
不过我终觉得琴南先生对于中国文学里的阴柔之美下过一番研究功夫,古文的造诣也有独到处,很能传出原文的精神。
五四前的十几年,他译品的势力极其伟大,当时人下笔为文几乎都要受他几分影响。
林觉民的《与妻书》、岑春萱的《遗蜀父老书》,笔调都逼肖林译。
苏曼殊小说取林译笔调而变化之,自立一派。
琴南先生天性纯厚,事太夫人极孝,笃于家人骨肉的情谊。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7(含解析)

课时达标71.(2014·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吟诵古典诗歌,脑海中会呈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所谓“诗中有画”。
请从下面描写荷花的两句诗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要求:①紧扣诗句;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生动;④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⑤不超过50字。
①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
(《新荷》唐·李群玉)②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
(《月下看白莲》宋·杨公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夏日荷塘,娇嫩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绿伞刚好举出水面,阳光照进荷塘,荷阴映水,鱼儿在荷阴下悠闲地游来游去。
②看那月光下的十里荷塘,绿波荡漾,一朵朵月色一般明净的荷花,宛如星星般在碧波中一闪一闪。
2.(2014·贵州遵义四中第三次月考)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50字。
雨草坪爱琴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雨落在萋萋的草坪上,像是在钢琴上弹奏着一首爱的圆舞曲,那白皙纤细的指尖温柔有力地敲打在黑白相间的琴键上。
3.(2014·四川内江一模)苏轼用“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写曹操的一世之雄,请你通过想象对这两句话进行扩展描写。
要求:①要描写出曹操的英雄气概;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③不少于60字。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2(含解析)

课时达标21.(2014·湖北部分重点高中12月联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懵懂错堪感恩带德前合后偃B.澎胀蟊贼沸反盈天天衣无缝C.履行阻碍臭名昭著咄咄逼人D.山鹬樯橹枯躁无味丰盈饱满解析:A.“带”应为“戴”;B.“澎”应为“膨”;D.“躁”应为“燥”。
答案: C2.(2014·湖北百校10月联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战栗联袂连篇累椟家有敝帚,享之千金B.喋血震慑鞠躬尽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C.绻缩缔造蕙质兰心涸泽而渔,焚林而猎D.匏樽喧阗插科打诨失之东隅,收之桑萸解析:A.“椟”应为“牍”;C.“绻”应为“蜷”;D.“萸”应为“榆”。
答案: B3.(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记帐蹉商各行其是不费吹灰之力B.峭拔坚韧流言蜚语一杆子插到底C.租赁色彩食不果腹无所不用其极D.披靡销毁搏观约取迅雷不及掩耳解析:A.“帐”应为“账”;B.“杆”应为“竿”;D.“搏”应为“博”。
答案: C4.(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赋予贤惠百叶窗唉声叹气疾风知劲草B.凑合流连万户候吻颈之交可望不可即C.犄角棉密缔造者事过境迁一言以敝之D.气慨通宵水龙头寥若辰星防患于未然解析:B.“候”应为“侯”,“吻”应为“刎”;C.“棉”应为“绵”,“敝”应为“蔽”;D.“慨”应为“概”,“辰”应为“晨”。
答案: A5.(2014·黄冈9月质检)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景仰叱诧风云短小精悍起承转合B.肄业终南捷径责无旁贷开城布公C.诽谤豁然开朗浅尝辄止坚忍不拔D.脚趾穿流不息气势磅礴璀璨夺目解析:A.“诧”应为“咤”;B.“城”应为“诚”;D.“穿”应为“川”。
答案: C6.(2014·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影碟掉书袋叠床架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B.亲睐势利眼分庭抗礼机不可失,时不再来C.坐镇座右铭赔理道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宣泄泊来品厝火积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解析:B.“亲”应为“青”;C.“理”应为“礼”;D.“泊”应为“舶”。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1(含解析)

课时达标11.(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拘泥.(ní)滂.(pāng)沱气氛.(fēn)咬文嚼.(jué)字B.肄.(sì)业蜷.(quán)缩瞭.(liǎo)望博闻强.(qiáng)记C.毗.(bí)邻炽.(chì)烈藩.(pān)属戛.(jiá)然而止D.付梓.(zǐ) 蕴藉.(jiè) 拮据.(jū) 日薄.(bó)西山解析:A.“泥”应读“nì”,“嚼”应读“jiáo”;B.“肄”应读“yì”,“瞭”应读“liào”;C.“毗”应读“pí”,“藩”应读“fān”。
答案: D2.(2014·黄冈9月质检)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踌.(chóu)躇桀骜.(ào)不驯长歌当.(dāng)哭殒.(yǔn)身不恤B.愀.(qiǎo)然正襟.(jīn)危坐余音袅.(niǎo)袅横槊.(shuò)赋诗C.寒暄.(xiān) 沸.(fèi)反盈天瘦削.(xiāo)不堪精明强干.(gàn)D.蜷.(juán)缩骇.(hài)人听闻义愤填膺.(yīng)崇.(cóng)山峻岭解析:A.“当”应读“dàng”;C.“暄”应读“xuān”,“削”应读“xuē”;D.“蜷”应读“quán”,“崇”应读“chóng”。
答案: B3.(2014·孝感第一次统考)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烙.(lào)印霓裳.(cháng)角.(jué)逐逸兴遄.(tuān)飞B.采撷.(jié) 陡.(dǒu)峭笑靥.(yè) 扪参.(shēn)历井C.阜.(fù)盛粗犷.(guǎng) 鬈.(juǎn)发数.(shuò)见不鲜D.央浼.(měi) 横亘.(gèn)蕴藉.(jiè) 万乘.(shèng)之势解析:A.“遄”应读“chuán”;B.“撷”应读“xié”;C.“鬈”应读“quán”。
【高中教育】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高考语文一轮选练习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1)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李仕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20xx·广东省××市一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空巢老人生活寂寞,无人照料,如何让他们度过一个在物质和精神上快乐充实、保障充足的晚年,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B.晋商对晋剧的发展功不可没,他们怀着深挚的乡土情结,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晋剧发展构建平台,使晋剧艺术一步步走向成熟。
C.为规范未成年人骑共享单车上路的危险行为,有关部门和企业将推出一系列措施,如不在未成年人较多的场所投放共享单车等。
D.“雅筑品鉴”栏目将围绕匾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探寻抢救、保护、创新和发掘这一传统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以期唤起国人的关注。
解析:选B。
A项,搭配不当,“在物质和精神上快乐充实、保障充足”应改为“在物质上保障充足、在精神上快乐充实”。
C项,不合逻辑,“规范……危险行为”应改为“规范……行为”。
D项,语序不当,“抢救、保护、创新和发掘”应改为“发掘、抢救、保护和创新”。
2、(20xx·安徽十校联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怎样把肿瘤抑制基因p53准确送到癌细胞中去呢?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种类似于铁传递蛋白的抗体断片。
铁传递蛋白是一种向细胞中传输铁元素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准确地“引导”它们进入到癌细胞中。
①在实验中科学家将装载有p53的脂质体附着在具有铁传递蛋白特性的抗体断片上②这些受体的作用就是引导铁进入细胞中③将它们注入患有癌症的老鼠体内④由于肿瘤细胞的迅速生长需要大量的铁⑤让老鼠身体中癌细胞的受体“吸引”这些纳米脂质体⑥所以许多种类的癌细胞都为铁传递蛋白预备了大量的受体A.①③⑤④⑥②B.①④③⑥②⑤C.④⑥②①③⑤D.④⑤②①③⑥解析: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101.(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阅读下列小诗,另选意象,仿写一首。
飘来的是云飘去的也是云既然今天没人识得星星一颗那么明日何妨做皓月一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吹来的是风吹去的也是风既然今天没人在意蓬蒿一茎那么明天何妨做大树一棵2.(2014·孝感高中10月月考)下面两副对联各缺一半,请将备选短语加以整合,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书画院对联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一笔可画古今情(2)茶叶店对联上联:幽借山巅云雾质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短语:千秋片纸九州松涛梦荡俗尘芝兰魂水甜幽泉香凭崖畔竹院赠绿歌唱东方红风云胸中贮能缩天下意答案:(1)上联:片纸能缩天下意(2)下联:香凭崖畔芝兰魂3.(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汉字新解”,是指利用汉字独特的结构、内涵,抒写现实人生的新思索新理念。
请参照示例,在“敏”“耻”“愧”中任选一个,写一段个性化的新解读(个性化的解读必须原创,形式可以与示例不一样)。
示例:“说”字:有“言”必“兑”。
人能说话是常事,说的话能兑现方才有价值。
大话说得天花乱坠,后果很不妙,而信口雌黄胡乱说,结局更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敏”字:每天看文。
一个人对事物、对环境的敏感度如何,取决于他的文化积淀,而文化积淀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多学习,“每”天看“文”章。
“耻”字:到“耳”即“止”。
许多事,能听不能做,听听不犯法,做则另当别论。
高标准呢,应是“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愧”字:心中有“鬼”。
愧字普通,含意珍贵,可谓道德的良知防线。
常问“愧”,才能无鬼;常感“愧”,才能无愧,对人生、对社会问心无愧。
4.(2014·山东实验中学模拟)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舌尖体”也在网上蹿红,引发了网友们的造句热潮。
请你仿照下列语言格式,为你喜欢的任何一种食品写一段话。
水煎包有雪白与金黄对人们视觉的冲击,也有发面的甜柔与油煎的酥脆在嘴里不断反复地回味。
矛盾在一个小小的包子上和谐地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米粉有雪白与鲜红对人们视觉的冲击,Q弹爽滑的米粉与细嫩的牛肉交相呼应,矛盾在一碗小小的米粉上和谐地存在,人类又一次获得了大自然的馈赠。
示例二: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果壳。
5.(2014·甘肃民乐一中月考)仿照给出的诗句,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使诗歌文意贯通,结构完整。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只留下一双眼睛,在露珠里;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走了,笑容融化在夕阳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子摇晃在河水里。
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珠,哪里都有河水,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答案:①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②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③双眼动荡在露珠里6.(2014·云南腾冲第八中学上学期期中)仿写句子,使之与上下文衔接紧密,格调一致。
生活,如同在沙漠上跋涉,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勇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就是创造,需要刻苦、智慧和知难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在生活的考验中,永做强者。
答案:生活如同在江河里击水需要无畏的胆略和气魄生活就是战斗需要汗水鲜血和临危不惧。
7.(2014·浙江衢州五校联考)“江南是一种意象,是唐诗里的明媚,是宋词里的哀怨。
”古今文人都爱吟咏江南,请你也仿照例句,另写两句体现江南特色的句子,要求结构相似,字数可以不等。
例1:江南是昨夜的一场杏花雨,打湿了小巷里的青石板。
例2:江南是南塘的那朵荷花,映红了扁舟上的采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江南是今朝的一缕秋风,盘剥了桥边的枯藤。
示例二:江南是墙角的那朵梅花,留住了归客的脚步。
示例三:江南是那三秋的桂子,酿成了游子浓浓的思念。
8.(2014·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仔细揣摩例句内容,写两句俗语。
要求:两两相对,体现截然不同的人生哲理。
例子: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出淤泥而不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靠衣裳马靠鞍9.(2014·宁夏育才中学第一次月考)依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可用“生命”为话题,也可另选话题。
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假如生命是一列疾驰而过的火车,快乐和伤悲就是那并行的铁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假如生命是一首荡气回肠的乐章,成功与失败就是那跌宕的旋律。
示例二:假如生命是一道绵延起伏的山峦,得意与失意就是那错落的峰谷。
10.(2014·四川成都高新区11月检测)请仿照下面这段话,以“屈原”或“鲁迅”为对象,另写一段话。
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屈原是一条勇敢的船,是一条勇敢地在浊浪中坚守人生航向的船。
当我们大都在风浪中惊惶失措时,航向为什么没有迷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艘在飓风漩涡中奋勇坚守航向的船。
示例二:鲁迅是一把正义的剑,是一把正义地在战场上刺杀凶恶敌人的剑。
当我们大都在战场上畏手畏脚时,敌人为什么纷纷倒下?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把在硝烟呐喊中凛然搏杀敌人的剑。
11.(2014·甘肃兰州一中上学期期中)“点赞”为一网络词语,意为对某个内容表示赞同、喜爱。
阅读下面文字,将话语补充完整,使补充的话语与前一句构成排比。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的滋养剂。
徜徉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长廊中,我为塑造了哀怨与执着湘水女神的屈原《湘夫人》点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