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粉丝废水预处理方法的研究(1).
污水处理之淀粉废水处理

污水处理之淀粉废水处理淀粉废水是一种常见的污水,由淀粉加工过程中产生,经常出现在淀粉工厂和食品加工企业。
淀粉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处理难度较大。
本文将探讨淀粉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现状。
一、淀粉废水的特点淀粉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主要特点为:1.高浓度有机物:淀粉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有机物,CODcr一般在10000mg/L以上,污染程度较严重。
2.大量悬浮物:淀粉废水中含有很多果胶、淀粉颗粒等悬浮物质,颜色深浓且易于污染水体。
3.呈酸性:淀粉废水中的酸碱度一般在4.5-6.5之间,呈酸性。
4.微生物生长速度较快:淀粉废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菌落繁殖能力很强。
二、淀粉废水处理技术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是淀粉废水处理的常用技术,在淀粉废水处理中一般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池、SBR等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
通过大量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CO2和H2O等无害物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混凝沉淀、氧化还原、复合絮凝、活性炭吸附等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染物凝聚沉淀或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3.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包括膜分离、吸附(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吸附材料)、超滤、逆渗透等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染物分离出来,最终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
三、淀粉废水处理的现状1.我国淀粉废水处理现状目前我国淀粉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技术。
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淀粉企业开始采用更加高效、经济、友好的处理技术,如SBR反应器和MBR膜生物反应器等,使淀粉废水得到更好的处理。
2.国外淀粉废水处理现状国外对淀粉废水的处理研究较早。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技术,如混凝沉淀、吸附、逆渗透等方法。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如超临界氧化、电化学技术等。
四、结论淀粉废水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保工作。
高浓度废水处置方案

高浓度废水处置方案
背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废水排放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中,高浓度废水是一种难以处理的水污染形式,如何有效地处理高浓度废水成为了珍贵资源的重要问题。
问题
高浓度废水对环境、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高浓度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氨氮等;
•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会大幅度降低水体的含氧量,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长时间的高浓度废水排放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
方案
为了有效地处理高浓度废水,提供几种方案供参考:
1. 湿式氧化法
湿式氧化法是一种基于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处理方式,通过高压饱和水蒸气或者氧化剂作用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被氧化或还原,从而净化水质。
该方法相对成本较高,但对于高浓度有机污染物和毒性物质具有高效的处理效果。
2. 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生物菌群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成本相对较低,处理效果好,但对废水水质有一定的要求。
3.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吸附,从而净化废水。
该方法成本较低,但对有害物质的选择和设计有一定限制,处理效果有一定局限性。
4.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利用电解、电沉积、电膜分离等原理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处理效果好,但成本相对较高。
结论
高浓度废水的处理需要根据废水本身的性质、处置设施的条件、环保法规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取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高浓度废水处理)

第一节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取决于废水的性质,根据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性质和来源可分为三类,每一类再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1.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它一般来自以农牧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废水,如食品工业废水,它们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用来生产细胞蛋白和或用厌氧消化回收能源。
2.高浓度有机废水中有机物是可以生物降解的,但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这类废水主要来自制药工业和化学工业等。
它们可以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控制和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后再采用微生物处理,这样做比物化方法处理经济。
3.难于生物降解的和有害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它主要来自有机合成化学工业和某些农药厂等,这类废水首先通过焚烧或湿法氧化等理化手段处理,再进行补充的生物处理。
一、酒糟废液生产饲料酵母1.糖蜜和淀粉原料酒糟的化学成分酒糟的化学组成随原料的品种、质量和酒精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下列组成(表9-1,表9-2)只是参考值。
2.糖蜜酒糟生产干饲料酵母工艺流程见图9-1。
3.淀粉原料酒糟生产干饲料酵母工艺流程见图9-2。
干燥以下的工艺同糖蜜酒糟生产干饲料酵母工艺流程。
4.酒糟生产饲料酵母工艺过程说明(1)菌种应采用繁殖迅速,无毒和营养成分好的菌株,常用的有: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和球拟酵母(Torulopsis pinus)等。
(2)培养液制备①糖蜜酒糟制备培养液的工艺流程见图9-3。
②淀粉原料酒糟制备培养液的工艺流程见图9-4。
③有关操作条件酒糟浓度在6.8%~7.2%之间,冷却温度25℃左右,酵母增殖罐温度在33℃~35℃,酵母培养最适pH在4.0~4.2。
培养液中投入营养盐的数量为磷酸0.9kg/m3~1.0kg/m3、尿素1.0kg/m3~1.1kg/m3或者磷酸二氢铵1.3kg/m3、尿素0.5kg/m3。
(3)酵母种子纯培养试管斜面→茄形瓶斜面→一级纯培养种子罐0.06m3→二级培养种子罐0.6m3→种子罐6m3→酵母增殖罐20m3~25m3有关培养工艺条件见表9-3。
高浓度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高浓度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主要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油脂
等杂质,并将废水的pH值调节到合适的范围。
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包括筛
网过滤、中和沉淀、调节pH值等。
筛网过滤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大
颗粒悬浮物,中和沉淀可以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接下来是物化处理阶段,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
易于处理和回收的物质。
物化处理的常用方法包括氧化还原、沉淀、吸附等。
氧化还原是利用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机物,从而降
低有机污染物的浓度。
沉淀是通过添加适量的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污染物
形成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物的过滤、压滤等手段将其分离。
吸附是利用
活性炭等吸附剂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在表面,从而降低有机污染物
的浓度。
以上就是高浓度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通过预处理、物化处理和生物
处理三个阶段的共同作用,可以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达到净化和回用
的目的。
这一过程需要科学的工艺设计和严格的操作管理,以确保废水得
到有效的处理,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同时也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以提高处理效果和节约资源的使用。
高浓度废水处理

高浓度废水处理高浓度废水处理废水是指经过使用后,含有污染物的水。
废水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威胁。
而高浓度废水是指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废水,处理起来更加困难。
本文将介绍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高浓度废水中的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造成的危害很大,因此必须对高浓度废水进行有效处理。
高浓度废水处理的目标是尽量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高浓度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和离子交换等过程,通过这些过程可以使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或胶体物质得到去除。
化学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使其转化为易于处理的物质。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物理法中的沉淀是指利用重力或离心力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下来。
过滤是指通过过滤介质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截留下来。
吸附是指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溶解物质。
离子交换是指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废水中的离子与树脂上的离子进行交换。
这些物理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
化学法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氧化、还原、沉淀和中和等。
氧化是指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氧化成易于处理的物质,常用的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还原是指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还原成无害物质,常用的还原剂包括亚硫酸钠、亚硫酸亚铁等。
沉淀是指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形成沉淀物。
中和是指通过加入酸碱药剂使废水中的酸碱度达到中性。
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利用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厌氧菌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
生物法的优点是处理过程相对较为简单,产生的污泥可以作为肥料或生物质燃料利用。
除了上述的处理方法,还有一些新型的高浓度废水处理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应用。
高磷废水处理方法

高磷废水处理方法
高磷废水是指含有高浓度磷酸盐的废水,常见于冶金、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
如果这些废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因此,高磷废水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
目前,高磷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法、物化法和综合法等。
其中,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对高磷废水中的磷酸盐进行生物吸附和生化降解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和生物膜技术等。
物化法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将废水中的磷酸盐转化为不易被生物吸附的物质,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吸附剂法等。
综合法是将生物法和物化法相结合,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选择高磷废水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废水的性质、排放标准、处理成本和环保效益等因素,同时结合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只有采用适合的处理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高磷废水治理难题,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1 -。
米粉废水处方案

米粉废水处方案引言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大量的米粉加工厂逐渐涌现。
然而,米粉加工所产生的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为了有效解决米粉废水处理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处方方案,旨在降低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废水产生分析在米粉加工过程中,主要产生以下几种废水:•碱水废水:由于米粉加工中需要使用碱水进行煮熟和浸泡,碱水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碱性物质;•淀粉废水:米粉加工中使用的淀粉在加工过程中会释放出废水,该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淀粉;•油脂废水:在米粉加工过程中,料浆中会有大量油脂被释放出来,最终进入废水中。
2. 处理方案选择根据废水产生分析,我们将采用以下处理方案:•预处理: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沉淀物等。
•中性化处理:将废水中的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保证废水的中性。
•淀粉沉淀处理:利用沉淀池进行淀粉的沉淀处理,将淀粉从废水中移除。
•油脂分离处理:采用物理吸附方法,将废水中的油脂分离出来。
3. 处理方案详述3.1. 预处理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筛选:利用筛网将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捞出。
•沉淀:将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处理,使其中的沉淀物沉降到底部。
•过滤:使用滤网将废水中的细颗粒物进行过滤,以提高后续处理过程的效果。
3.2. 中性化处理通过将废水与酸性物质(如硫酸、盐酸等)进行反应,从而中和废水中的碱性物质,将其pH值调整至中性状态。
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减少废水对环境的直接影响。
3.3. 淀粉沉淀处理淀粉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淀粉,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处理:•沉淀池:将废水缓慢流入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使淀粉沉淀到底部。
•淀粉分离:将沉淀的淀粉与水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淀粉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或其他农业用途。
3.4. 油脂分离处理通过物理吸附方法将废水中的油脂分离出来:•油水分离器:利用油水分离器将废水中的油脂与水进行分离。
•洗涤:经过初步分离后,进一步洗涤油脂,以去除油脂中的杂质。
《2024年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范文

《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高浓度染料废水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类废水主要来源于纺织、印染、造纸等工业生产过程,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以及偶氮染料等有害物质。
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难度较大,因其具有较高的色度、毒性和生物难降解性。
因此,研究高效、环保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研究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
二、高浓度染料废水及偶氮染料废水的特点高浓度染料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成分复杂等特点,其中偶氮染料废水更是具有生物难降解性。
这类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对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浓度染料废水处理技术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法、膜分离法等。
吸附法利用活性炭、膨润土等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膜分离法则通过半透膜将废水中的物质进行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等。
氧化还原法通过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沉淀法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试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达到去除有害物质的目的。
3. 生物法:生物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四、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针对偶氮染料废水的特殊性,常采用的方法有光催化氧化法、生物降解法等。
光催化氧化法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将偶氮染料分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降解法则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对偶氮染料进行降解。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合多种处理方法提高处理效果,如物理法与生物法的结合、化学法与生物法的结合等。
五、结论高浓度染料废水(含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运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浓度粉丝废水预处理方法的研究(1)
对高浓度粉丝废水的预处理方法作了实验研究。
采用调节等电点酸沉的方法回收蛋白质,然后用聚合硫酸铁化学混凝处理上清液以降低COD的含量。
实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出了最佳实验条件。
关键词:粉丝废水蛋白回收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废水处理
粉丝厂排出的废水可分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泡豆、洗豆及粉丝洗涤废水两类。
前者不仅COD含量很高,而且蛋白含量占原料质量的20%左右,若当作废水排掉,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蛋白质。
废水中的蛋白质含量大,也增加了后续废水处理的成本。
国内蛋白回收有的用气浮法但此设备结构较复杂。
采用酸沉法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
化学法废水处理是选用混凝剂使废水的胶体破坏,使分散状态的有机物脱稳、凝聚,形成聚集状态的粗颗粒从水中分离出来,达到降低废水中COD含量的目的。
聚合硫酸铁因其高效、廉价已广泛用于水和废水处理中。
即使同一混凝剂处理同一的废水,不同的条件下的混凝效果也不同,它受到水样的pH、温度、搅拌速度以及混凝剂投加量、废水的浓度、温度的影响,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优化选择。
实验中所用聚合硫酸铁为液体型:碱化度B=0.4;pH=1.5;铁含量 0.5 mol/L。
实验中所用废水取自烟台粉丝厂。
粉丝原料为豌豆。
水质主指标:浆黄色;pH 4.2;COD含量为7000~20000 mg/L。
1 主实验仪器与试剂
7200可见分光光度计;JJ-3型六联定时变速搅拌机;TG-32A型电光分析天平;PHS-2C精密酸度计及其他常规仪器;TL-1型COD测定仪;COD测定专用氧化剂、催化剂;Ferron试剂(AR,进口)及常规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流程图
2.2 粗蛋白的回收实验
2.2.1自然沉降
直接从现场取1 L高浓度粉丝废水置于大型透明玻璃容器中,间隔一定时间分别测量上清液高度和上清液中COD的含量。
COD的测量采用重铬酸钾法在COD消解仪上进行。
由于COD残余量的大小与蛋白回收率的大小成反比,实验中用COD残余量间接反映蛋白回收量(下同)。
2.2.2 酸沉
实验发现自然沉降所得清液残余COD值仍较大,蛋白回收量必小。
考虑到蛋白质的酸碱两重性,在其等电点附近溶解度最小提出酸沉的方法:通过调节水样pH来强化沉降,一方面可增加粗蛋白的回收量,另一方面可减轻后续水处理的负担。
实验中分别取一定量的水样,调节其pH到指定值,静沉2 h,分别测定上清液COD值。
对于最优pH,采用2.2.1的方法测定清液层高度和上清液的COD值。
由pH-COD曲线可得最优沉降所需的pH。
2.3 混凝实验
分别取500 mL水样,调节pH到指定值,控制水样温度恒温25℃,加入一定量的PFS,在六连搅拌机上快速搅拌1 min,转慢速5 min,静止沉降2 h。
然后在液面下1 cm处取上清液在COD消解仪上测定COD。
在该实验测定条件下,COD的标准曲线近似为COD=14700A mg/L (A为吸光度)
2.3.1最优混凝 pH的确定
分别取500 mL水样,调节pH分别为6.0、7.0、7.95、8.9、9.9,分别加入150 mg/L(以Fe计)PFS,做混凝试验。
COD值最小时对应的pH应为最优pH。
2.3.2 最优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
分别取500 mL水样,均调节pH为最佳絮凝pH,分别投加不同量的PFS,混凝后,测定上层清液的残余COD值。
作COD-混凝剂用量曲线图,找出混凝剂最佳用量。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自然沉降与酸沉时清液中COD含量和清液层高度随沉降时间的变化
图 1 沉降清液层高度随时间的变化
由图1可以看出,沉降的时间在大于24 h后,清液高度不再变化。
图2 自然沉降与快速沉降时COD值随时间的变化
由图2可看出,在12 h左右,COD值变化已不明显。
考虑到沉降后期主是沉渣压紧的过程,清液高度在沉降后期变化很慢,因此可取12 h为pH=4.7条件下的沉降时间。
两种沉降曲线可以看出:当调节pH后,沉降所得清液的残余COD值更小,即蛋白回收量较大。
3.2 酸沉时清液中残余COD量随pH的变化
由图3可知,酸沉时的最优pH为4.7。
从废水处理的角度看,COD值的减少量有限(由图1、2也可看出)。
因此,蛋白回收后的清液仍需作进一步处理。
图3 酸沉时水样pH对残余
摘对高浓度粉丝废水的预处理方法作了实验研究。
采用调节等电点酸沉的方法回收蛋白质,然后用聚合硫酸铁化
本篇论文是由3COME文档频道的网友为您在网络上收集整理饼投稿至本站的,论文版权属原作者,请不用于商业用途或者抄袭,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否者后果自负,如果此文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COD值的影响
图4 水样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3.3 水样p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由实验结果图4可知,聚合硫酸铁在粉丝废水中的最优pH为9.0。
3.4 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选择不同的聚合硫酸铁投加量,测定混凝后的COD残余量,结果见图5。
图5 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由图5可看出,最优投加量为3 mL,折合Fe为85 mg/L。
4 结论
(1)酸沉优于自然沉降。
酸沉时水样的pH为4.6,沉降时间为12 h。
(2)聚合硫酸铁(PFS)在粉丝废水中的最佳混凝条件为:pH=8.9,絮凝剂投加量为85 mg/L。
(3)经过以上方法的处理后废水指标:pH=7~8;COD含量为500~1000 mg/L。
基本接近泡豆、粉丝洗涤废水的指标,与其他废水混合处理后,完全可用于车间洗刷等。
参考文献
1 栾兆坤,汤鸿霄.我国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工业水处理,2000,20(11):1~6
2 牛艾,汪大辉.从废水中回收饲料蛋白.粮食与饲料工业,1997,(9):21~22
3 高宝玉,宋永辉.聚硅酸硫酸铁混凝剂的性能研究.环境科学,1997,
18(2):46~48
4 Chang Qing.Oxidation rate in the preparation of poly ferric sulfate coagula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1,13(1):104~107
5 杨东宁,袁东星,李权龙.用于水和废水处理的混凝剂和絮凝剂的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2000,22(5):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