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NFκB活化相关基因表达与Bcl2表达的关系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免疫类型中bcl-2、Ki-67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表 3 DL C 中 b 2与 Ki 7表 达 的 相 关 性 BL d- - 6
原 癌 基 因 bl c一 调 节 细 胞 凋 亡 的 主 要 基 因 , 通 过 抑 2是 它
制多种 因素 引起 的细胞凋 亡使得 肿瘤细胞 凋亡 过程发 生异 常 ,c 2异常表达 抑制 肿瘤细 胞 的凋亡 与肿瘤 患者 的临床 bl - 特征和疗 效 预后 相 关 。而 K-7为 细胞 增殖 的一 种 标记 。 i 6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料 .
选取 2 0 0 1~20 0 6年 1月江 西省人 民医院和赣
表 2 不 同 免 疫 学 类 型 DL CL与 对 照 组 中 Ki 7的 表 达 B - 6
南 医学 院附属 医院外科 手术 切除 D B L组 织标 本 6 LC 0例 和 反应性增生 的淋 巴结 2 0例。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 D B L中 G B类 型 中 b l LC C c 2的表达 - 显著 高于 nnG B类型 的 D B L K -7表达显 著低 于 nn o—C L C ;i 6 o- G B类 型的 D B L c- 白的表达与 K-7的表达之 间 C L C 。bl 2蛋 i 6 呈明显负相关 。所得结 果与文 献报 道相符 , 为 bl 认 c一 白 2蛋 表达对一些 D B L的特殊类型如 G B类 D B L 国际预后 LC C LC 、 指数 (nent nl rg ot ne , I积分低患者有 预后 意 it ai a pons cIdx I ) r o i P 义 J L C 。D B L的 n nG B型与 细胞异 常增 殖相关 。在 D — o- C 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CL-2、BCL-6及p53基因异常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 6 5 0 ・
右江医学 2 0 1 3年 第 4 1卷 第 5期 Y o u j i a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 Vo 1 . 4 1 No . 5
B C I 一 2 、 B C I 一 6及 p 5 3基 因异 常在 弥 漫 大 B 细胞 淋 巴瘤 患 者 中的预 后 价值
H E J i n y u a n, Jj AN G
, CEN Li n g, ZH 0( M n
( De p a r t me n t o J r Ha e ma t o l o g y, C h a n g z h o u No . 2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A J f i l i a t e d t o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作者:糜公仆王劲周旭余昌云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第17期[摘要]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患者的MYC、Bcl-2的阳性表达;观察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细胞来源、结外受侵情况、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分布等临床特征;观察比较MYC/Bcl-2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观察MYC阳性表达与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
结果 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性别、年龄、原发部位及细胞来源与MYC/Bcl-2阴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结外受侵、IPI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与MYC/Bcl-2阴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Bcl-2阳性表达患者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细胞来源、结外受侵情况、IPI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与MYC阳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Bcl-2或MYC阳性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相关,MYC阳性表达与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YC;Bcl-2;临床特征[中图分类号] R7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6(b)-0025-04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弥漫性增生的大B细胞恶性肿瘤,瘤细胞核大于或等于正常巨噬细胞核,或超过2倍正常淋巴细胞,包括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等。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Bcl-2、p53和CD55表达与利妥昔单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 摘要】 目的
彭培健
探讨 弥漫大 B细胞淋 巴瘤 ( L C )分子标记 物 B1 、5 D BL c2 p 3及 C 5 - D 5与利 妥昔
单抗疗效之 间的关 系。方法 回顾性 分析 6 9例采 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 D B L患者 的临床资 LC
料 , 用 免 疫 组 化 s 检 测 B l 、5 采 P法 c 2 p3及 C 5 一 D 5蛋 白的 表达 , 析 其 表 达 与 利 妥 昔 单 抗 疗 效 之 问 的 关 分 系 。 结果 采 用 利 妥 昔 单 抗 联合 化疗 治 疗 D B I患 者 完全 缓 解 ( R)8例 (5 1 ) 部 分 缓 解 ( R L C C 3 5.% , P) 2 0例 (9 0 ) 总 有 效 率 ( R +P 为 8 . % 。B l 2.% , C R) 41 c 2表 达 阳 性 者 的 疗 效 明 显 好 于 阴 性 者 ( = 一 P
p o en a uto e f rt x ma i te t e f DLBCL te t .M e hods S xy— i e pa int t r t i nd o c m o iu i b n r a m nto pai n s t i t n n te s wih DLBCL r c i e nf i ns f6t x ma c mbi d h m ohe a h v e er s e ie n l z e e v d i uso o a i b o ne c e t r py a e be n r to p ct a a y ed.The v
医 师 杂志 ( 电子 版 )00年 l 第 4卷 第 l 21 2月 2期
C i JCiias Eet ncE io ) hn l c n ( lc oi d i ni r tn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糜公仆;王劲;周旭;余昌云【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患者的MYC、Bcl-2的阳性表达;观察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细胞来源、结外受侵情况、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分布等临床特征;观察比较MYC/Bcl-2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观察MYC阳性表达与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性别、年龄、原发部位及细胞来源与MYC/Bcl-2阴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YC/Bcl-2阳性表达患者结外受侵、IPI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与MYC/Bcl-2阴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阳性表达患者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细胞来源、结外受侵情况、IPI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与MYC阳性表达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或MYC阳性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相关,MYC阳性表达与Bcl-2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明显差异.【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13)017【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YC;Bcl-2;临床特征【作者】糜公仆;王劲;周旭;余昌云【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血液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血液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血液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血液科,重庆4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4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弥漫性增生的大B细胞恶性肿瘤,瘤细胞核大于或等于正常巨噬细胞核,或超过2倍正常淋巴细胞,包括纵隔(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等。
C-myc、Bcl-2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32-Joumai l Clinicai arn Expedmenal Menmiae Vol.29,No.6Maa2701并诱导肿瘤血管新生,以确保肿瘤组织适应缺氧环境[5]。
血管新生是乳腺癌迁移、扩散的重要病理基础,但乳腺癌血管新生涉及机制复杂[7]。
本研究的优势在于探讨了乳腺癌血管新生的又一机制,发现HPSE、HP-la表达上调是乳腺癌组织MVD计数增高的重要原因,临床或可通过靶向干预该两个指标来抑制乳腺癌血管新生,进而治疗本病。
本研究虽然发现该两个指标存在正向相关性,但其相互影响的机制尚无结论,这正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也将是笔者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9结论综上所述,乳腺癌组织HPSE、HIP-la表达上调,与患者临床病理及MVD计数有一定关系,且两者间表达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1]刘宇琼,李娜,黄会粉,等.HP-2a对乳腺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2218,93(4):269-273.[4]Liang GH,Lin ZH,Tan LY,et al.HILI a-associateh cinDENND4CPromotes ProliTration of Breast Cancer Cells in Hypoxic Euvironmext [].Anticaucos Roz:2217,57(3):4357-4345.[]Lin MM,Liang YR,Zhu ZZ,et al.Discoven of Novel Apl Car/oxam-ido Derivatives as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la Signaling Inhibitors with Potent Activities of Anticaucos Metastasis[J].J Meh Chem,296, 92(22):9299-9514.[4]Badurajeoa CP,Modao CD,Ranvappa S,et al.Ikextificat/p of NovelClass of T/azolc-Thiadiazoloz as Potent Inhibitors of Human Heparv-naso and Oeis Anticaucos Activity[J].BMC Cancer;2917,17( 1):435.[5]Spyron A,Kundu S,Haseeh L,et al.IndTition of Heparanaso in Peh/atric Brain Tumor Cells Attexuatos their ProliTration,Invasive Capaci-/,and In VTe Tumor Growth[J].Mol Cancer Thor,2217,6(3):1775-1712.[]彭大颖,姜丽红,吴迪.乙酰肝素酶mRNA及CD3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特征及MVD的关系研究[]•癌症进展,2217,6(11):1325-1327.[7]Devi U,Singh M,Roy S,et al.PHD-4activation:a novel stratep tocontrol HP-la and miTchcxUPai stress to modulate mammap gland patUoyPysiolop in ER+suUtypo[J].Naunyy SchmieXeXenz AnhPhaniacoi,2219,394(6):1039-1256.[3]Stone JK,Kim JH,VuUadid L,et al.Hypoxia inkucoz cancer cell-speci/c chromatin interactions and increases MALAT1expression in b/ah cancer cells[J].J Biol Chem,226,294(29):11215-11220.[]潘永杰,庞文会,孙彦,等.乙酰肝素酶和D0-42在儿童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217,51(9):29-34.[12]Zhang Y,Zhang GL,Suu X,et al.GuUexyilid II Inhibits Breast TumorGrowth and Metastasis Associateh with Decmaseh Heparanaso Expression and PhosphopOt/y of ERK and AKT Pathways[J].Molecules: 2217,20(5):737.[1]Morot b M,Bridges E,Val l i A,et al.Hypoxia-inUuceX soitch6-SNAT4/SLC33A9mvuOt/n gexeratoz exkocriuo resistance6-breast caucer[J].Pre Nat Acad SO USA,226,16(25):6054-12091.[10]刘艳秋,解长银,王志伟,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乙酰肝素酶水平变化及意义[]重庆医学,2217,49(5):379-372 [3]Wei RR,Suu DN,Yang H,et al.CTC clusters inUuceX bp hepapnaseexUaucc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J].Acta Pha/nacol Sin,2918,39(3):1549-1557.[10]Lang T,Ran W,Dong XY,et al.Tumor Cells-Selective Bionic Nanodevice Exploiting Heparanaso Combats Me/static Breast Cancer[J].Aka Funct Matos,2218,23(17):627239.[15]邵为,林涛,仲海燕,等.缺氧微环境对乳腺癌骨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医学研究杂志,226,43(5):19-12,54.[6]Ll HM,Miao J,Zhu ML,et al.Bishonodiol A inhibits breast cancercell invasion and migration bp suppnssTa hypoxia TUucTie factor-la [J].J Bioexerg Biomembs,226,51(5):439-K.[7]边青召,李镇伽,崔海滨.高压氧降低缺氧诱导因子-la的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转移的研究[].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218,25(4):225-032.[3]潘国友,董康迪,谢德天,等.miR-357-3p对胃癌细胞SGC7791中HPSE表达的调控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26,20(4):259-291,295.[6]Yang H,Geng YH,Wang P,et al.Extracellular ATP promotoz breastcancer invasion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Pansition via hypoxia-in-kucibio factor4a signaling[J].Cancer SO,226,16(3):2059-2077.[22]黄玉钿,郑曦,吴钦穗,等.缺氧诱导因子-la与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及血管生成的关系分析[]•中国免疫学杂志, 226,35(11):1551-1337.(收稿日期:2229-11-23)DOI:10.3969/j.issu.1671-4999.0091.02.029文章编号:1071-4999(2991)02-0232-09C-myc、Bet-2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吴亮刘香杨辉[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广东佛山525300]【摘要】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2基因(Bel-2)、原癌基因C-myo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NF-κB通路激活在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病理意义的开题报告

NF-κB通路激活在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病理意义的开题报告摘要:大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经常见到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和预后与疾病的分子亚型有关。
NF-κB通路的激活与DLBCL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
本研究旨在评估NF-κB通路激活在DLBCL患者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我们将通过收集43名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报告和免疫组化数据来进行研究。
我们将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估NF-κB通路激活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级、病理类型和生存率等。
介绍:大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淋巴瘤病例的30%,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和中年人。
DLBCL的发病和预后与其分子亚型密切相关。
由于不同分子亚型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因此治疗手段也不同。
NF-κB(核转录因子-κB)通路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可以在各种细胞中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生长、分化、凋亡和免疫应答等细胞过程。
许多研究表明,在DLBCL中,NF-κB通路的激活与其病理分级、分子亚型和预后密切相关。
大多数DLBCL患者中,NF-κB通路的激活被认为是一个不良的预后因素。
然而,在某些DLBCL患者中,NF-κB通路的激活却与更好的预后相关联。
因此,评估NF-κB通路在DLBCL患者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本研究将回顾性收集43例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报告和免疫组化数据。
病理学评估将包括对肿瘤细胞形态学特征和组织学亚型的评估。
免疫组化将用于评估NF-κB通路激活。
我们将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估NF-κB通路激活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级、病理类型和生存率等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预期结果:我们预计在DLBCL患者中观察到NF-κB通路的激活程度。
随着肿瘤病理学分级和分子亚型的恶化,我们预计该通路的激活程度会增加。
我们也预计,与肿瘤细胞内NF-κB通路激活程度高的患者相比,激活程度低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
Bcl-2与NF-κB/p65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A src:Ob cie oi et aetee pes na dcncl inf ac f c一 n 一B p 5i i bt t[ j t ]T v si t h x rsi n l i g icneo l adNF  ̄ / 6 ndf a e v n g o i as i B 2  ̄ - fs reB cllmp o . Meh d ]I uel g -e y h ma [ to s mmu o i o hmi l tiigw sue eet h x rsino c 2 a l n hs ce c a n a sdt dtc te pes f l t as n o e o B 一
[ 要 ] 目的 探 讨 B l 摘 c 2与 NF  ̄ / 6 - 一B p 5蛋 白在 弥 漫 性 大 B细 胞 淋 巴瘤 ( L C 中 的 表 达 及 意义 。 法  ̄ D B L) 方
采 用 免疫 组 化 方 法 检 测 D B L患 者 B l2和 N 一B p 5 白 的 表 达 , 析 二 者 与 D B L 临 床 特 征 、 效 及 预 LC c 一 F ̄ /6 蛋 分 LC 疗
H UAN G o g la GU n —h n MENG n Zh n -i n. Ka g s e g, Ga g
( eF r f l t s i l f An u d c l iec y He e 2 0 2 . R. h n ) Th is A f i e Hop t h i t i a d a a Me i v r i , f i 3 0 2 P. C ia a Un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呈明显正相 关 ,Bcl2 阳 性 表达 病 例 的 CARMA1 m RNA 水 平明 显 高 于 阴 性 表 达 病 例 。Bcl2 和
MAL T1 阳性和阴性表 达病 例 相比 较 : 阳性 表 达病 例的 临 床分 期较 晚 ,但 IP I 指 数没 有 明显 差 异 。 CARMA1 mRNA 高表达和低表达水平病例比较 :临床分 期无 明显差异 ,但高表 达水平者具 有较高的 IP I 指 数 。 Bcl2 、 MAL T1 和 CARMA1 的表 达 与 DLBCL 患 者的 发 病年 龄 、 性 别无 明 显 相关 。结论 DLBCL 中 Bcl2 的表 达可 能 部分 与 肿 瘤中 MAL T1 和 CARM A1 对 NF κ B 的 异 常 活 化 有关 ,Bcl2 、 MAL T1 和 CARMA1 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临床发展和预后有关 。
对 DLBCL 临床特征和发展过程的影响 。方法 收集非特指 DLBCL 病例 42 例及其收集临 床病理资 料 ,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查 肿瘤中 Bcl2 和 M AL T1 蛋白 的表达 , RTPCR 检 查 CARMA1 m RNA 水 平 , 对收集和检查资 料进 行 统 计学 分 析 。 结 果 半 数 以 上病 例 不 同程 度 表 达 Bcl2 ( 29/ 42 , 69. 05 %) 和
贵州医药 2010 年 11 月第 34 卷第 11 期
Hale Waihona Puke 9 63 论 著κB 活 化 弥 漫 大 B 细 胞 淋 巴 瘤 中 NF 相 关 基 因 表 达 与 Bcl2 表 达 的 关 系
3
贵阳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550004) 杨文秀 陈玉梅 王 松 孟 青
摘 要 目的 探讨 DLBCL 中 Bcl2 表达与 MAL T1 和 CARMA1 表达的关系 , 了解 3 种分子
关键词 淋巴 瘤 黏膜相关淋巴瘤异位基因 1 CARMA1
κB Ya n g The corr elat ion bet w een the expr ession of Bcl2 and genes a ssocia ted wit h activa tion of NF
Wen2 x iu , Ch en Yu2 mei , Wa n g Son g , Men g Qin g . De p a rtme nt o f P ath olog y , Gui y an g Me dica l Col2 le ge , Guiy a n g 550004 , Guiz ho u , Ch in a. Abstra 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 ssion of Bcl2 a nd MAL T1 as well as CARM A1 , understand the effect s of the three molecules a bove on t he clinicopat holo gical f eatures and progre ssion of DLBCL . Methods 42 case s wit h diff uses la rge B lymphoma cell and their clinicopat holog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The expre ssion of Bcl2 a nd MAL T1 p rotein were examined by I HC. CARMA1 mRNA level was de tected by RT2PCR. Statistical a nalysis wa s done . Results The e x2 pre ssion of Bcl2 (29/ 42 , 69. 05 %) and MAL T1 (28/ 42 , 66. 67 %) we re examined in more tha n 50 % of cases. CARMA1 mRNA wa s detected in all pa tients. A positive corr elation betwee n the expr ession Bcl2 and MAL T1 p rotein wa s pr esented. The level of CARMA1 mRNA was higher in t he ca ses with positive e xpre ssion of Bcl2 tha n t hose with negative expre ssion of it. Comparing with the ca se s in the gro up of Bcl22ne gative , the cases with positive exp ression had a la te r staging , but there wa s no diff er2 e nce in IPI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Same re sults we re obser ved between t he ca ses with positive a nd ne gative e xpre ssio n of MAL T1. A higher IPI index was found in the case s with ove r2expre ssion of CARMA1 mRNA. There wa s no diffe rence i n sta ging between the cases with over2 a nd low2expr ession of CARMA1 mRNA . The three molecule s had no effects on a ge , sex of the case s with DLBCL . Con2 clusion The expr ession of Bcl2 may par tly a ssocia te d with abnormal activation of NF κ B resulted by MAL T1 and CARMA1 . The exp ression of Bcl2 , MAL T1 and CARMA1 maybe affect the prognosis of DLBCL . Key wor ds Lympho ma M AL T1 CARM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