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Microsoft Word 文档
天津博物馆调研专题培训课件

南立面
东立面
北立面
西立面
建筑形象分析
材料及色彩
建筑外部材料:混凝沙土 铜质板材 大理石板材 玻璃以及铝合金 色彩:古铜色 驼色 淡黄色
建筑形象分析
材料及色彩
建筑内部材料:铜质板材 大理石板材 玻璃以及铝合金 色彩:古铜色 驼色 淡黄色
建筑形象分析
世纪之窗
“世纪之窗”作为一个完整的空间序列贯穿整个建筑,既是展览空间,亦是容纳各种公共活动的“城市殿堂”。建筑设计以“世纪之窗”为 空间主题,尝试再现天津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世纪之窗”是“回顾天津设卫建城600年的文明之窗”、“再现中华百年看天津的历史之 窗”和“展望天津美好前景的未来之窗”。
工作照
天津近代工业博物馆
建筑设计以“世纪之窗”为空间主题,尝试再现天津悠久历史和重要地 位。建筑内部空间富有特色,特别是历史大厅以逐级上升、层叠错落的中庭 空间,形成强烈的纵深感,仿佛时光隧道,依次连接古代、近代、现代展厅, 带领公众游历天津的文明和历史发展。
目录
一、整体环境分析 二、建筑外观形象分析 三、博物馆造型分析 四、博物馆与周边建筑的关系 五、博物馆内部功能空间之间的关系 六、交通流线分析 七、总结
四层空间
临时展区
临时展区(江南 双盛)
未来大厅 临时展区 (拿破仑展)
博物馆内部功能空间之间的关系
五层空间
天津收藏家捐献文物展 文房清供陈列
吉祥文物陈列
天津民间艺术陈列
中国古代玉器陈列
扬州画派精品展 明清青花瓷陈列
六、交通流线分析
交通流线分析
入口
三层
二层
一层
北
五层
四层
交通流线分析
水平交空间
参观天津博物馆记

参观天津博物馆记090802061沈佳岱周末,和同学一起参观了天津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共分为三层,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
天津博物馆是本市规模最大、种类最为齐全的博物馆,也将是本市文物精品的大荟萃。
馆中的主要展品将是来自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两座博物馆中馆藏珍品的集合,共有青铜器、玉器、名人字画等珍贵文物数十万件,其中大部分是国家一二级文物,有一些甚至是我国仅存、很少跟观众见面的珍品天津博物馆的精品陈列厅里荟萃了馆藏文物精品110余件(套)。
这些文物涉及到玉器、青铜器、书法、绘画、瓷器、玺印、甲骨、敦煌写经等多种类别,并且是从馆藏20余万件文物藏品中萃取的文物精华。
我本身对青铜器情有独钟,因此就重点看了青铜器的部分。
首先要说的是周汉时期的阳燧。
阳燧是周代始用的取火工具,形似凹面镜,太阳光的直射光经凹面镜反射与镜圆心的中轴线交合成焦点,焦点处因聚光产生高热,可点燃植物纤维发火。
从《周礼》至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等都有关于阳燧取火的记载。
此器鼻钮,表面铸阳文铭文两周,内周:“宜子先(孙),君子宜之,长乐未央”外周:“五月五丙午,火燧可取,天火保死,祥兮。
”均属于吉祥语。
阳燧是中国古代利用太阳能取火的伟大发明,科学价值极高,而此器又是传世仅见的有铭阳燧,极为珍贵。
然后是西汉的平都犁斛。
这是一种古代的量器。
外腹部有小篆铭文,一侧刻:“元年、十月甲午、平都戌、丞纠、仓亥、佐葵、犁斛。
”及“容三升少半升,重二斤十五两。
”另一侧刻“平都”两字。
“平都”,县名,故城在陕西子长县境内。
平都县令名戌,县丞名纠,仓吏名亥,仓佐名葵,是经管督造量器的各级官吏。
“三升少半升”粮正好与戍卒的每顿口粮相吻合,据此可知,此犁斛是称量戍卒口粮的专用器皿,传世稀有,是研究汉代量制的宝贵资料。
此器的来历很有趣,是文物工作者从天津冶炼厂废旧杂铜中拣选出来的。
可谓是失而复得啊。
还有一个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西周的太保鼎。
《天津博物馆简介》课件

天津博物馆对社会的贡献
天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免费参观服务,提高了市民的文化 素质和审美水平。
天津博物馆积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如讲座、亲子活动等,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天津博物馆还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通过与学校、社区等合作,开展各种文化传 承活动,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天津博物馆简 介》ppt课件
目录
• 天津博物馆概述 • 天津博物馆的历史背景 • 天津博物馆的展览与活动 • 天津博物馆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影
响 • 结语
01
天津博物馆概述
天津博物馆的成立与发展
成立时间:1958年 发展历程:历经多次扩建和改造,逐渐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的特点与定位
03
天津博物馆的展览与活动
天津博物馆的主要展览
古代天津
主要展示天津地区的历 史文化,包括古代建筑 、民俗、手工艺品等。
近现代天津
反映天津在近现代历史 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以及城市的发展变迁。
瓷器展
展示中国各个时期的瓷 器精品,包括青花瓷、
五彩瓷、粉彩瓷等。
书画展
汇集了古代至近现代的 书画名家作品,展现了 中国书画艺术的魅力。
氛围。
04
天津博物馆的文化价值与 社会影响
天津博物馆的文化价值
天津博物馆作为天津市的文化地标,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展示 天津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天津博物馆致力于保护、传承和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展览、教育、研 究等多种方式,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承 。
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书画 、陶瓷、玉器、铜器、钱币等,这些 文物反映了天津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 和传统文化特色。
天津博物馆

寿山石为中国名石,因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一带而得名。寿山石“质地脂润,柔而易攻”,早在南朝时期, 寿山石便被当作较为珍贵的雕刻......
文化活动2018年国庆长假前,联合全国10家知名博物馆共同开启“博物馆奇遇季”,除了式落地,为用户提供文物拍照识别、语音智 能导览等提升游览体验的服务。天津博物馆参加活动,在逛博物馆的时候如果遇到看不懂的,也可以直接掏出手 机打开App,直接拍照识别“一下”了。
天津博物馆的馆藏特色是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地方史料并重,截至2019年末,有古代青铜器、 陶瓷器、书法、绘画、玉器、玺印、文房用具、甲骨、货币、邮票、敦煌遗书、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间工艺及近 代历史文献等各类藏品近20万件,图书资料20万册,珍贵文物137909件/套。
2008年,天津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8年10月11日,天津 博物馆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翡翠以其深稳凝重、变幻莫测的翠绿色和温润柔美的特性受到举国上下的喜爱,特别是以慈禧为代表的统治 阶层的重视,慈禧宁要翡翠饰物而不要金刚石头饰贡品,官员们则投其所好,选上等的翡翠进奉,以求名利,因 此翡翠又有“皇家玉”、“玉王”之称。
清末翡翠缠枝菊花纹环耳扁盖瓶
清 ( 1 6 4 4 ~ 1 9 11 年 )
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1日,建立天津市市立美术馆。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更名为天津市市立艺术馆。 1949年,该馆由天津市教育局接管。 1950年11月改属于天津市文化事业管理局。 1952年年底,天津市市立艺术馆并入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1951年7月10日,建立天津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 1954年5月16日,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华北人民博览馆。 1955年3月,华北人民博览馆并入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案例分析

天津博物馆案例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建筑类型:博物展示、文化教育效果展示1.背景天津文化中心区位于天津市河西区核心地段,从方案竞赛到竣工开放历经3年半的时间。
文化中心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少年宫和大型购物中心等一系列文化、商业建筑,成为全新的城市文化殿堂。
天津历史与文化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公众了解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场所。
以“世纪之窗”的概念作为设计的原点,再现天津的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这是回顾天津设卫建城600年的文明之窗,是再现中华百年看天津的历史之窗,也是展望天津美好前景的未来之窗。
周边环境2.体块形态体块形态模型体块开端:“重门叠涩”形成深邃的入口空间,引导公众进入博物馆。
路径:进入博物馆后,公众将置身于宽30m,长80m、高14m的“时光隧道”。
这是博物馆连接各个展厅的公共大厅,大厅纵向逐级上升,由低至高,连接古代、近代、现代展厅。
公众拾级而上,依次参观各个时代的主题展厅,仿若穿梭于“时光隧道”,游历天津由古至今的文明和历史发展。
终点:公共大厅在南端横向展开成宽100m、高12m的“未来大厅”,宽阔的“未来大厅”与深邃的“时光隧道”形成强烈的反差。
阳光穿过巨大的玻璃幕墙,使“未来大厅”成为最明亮的空间。
“未来大厅”将充分展现天津文化中心和城市景色,预示着天津的美好未来。
开端路径终点3.空间与材质为了突出“世纪之窗”的空间序列,博物馆主入口的六重门和未来大厅采用了古铜肌理。
由于紫铜材质幕墙在建筑上的应用并不多见,铜板的不同氧化程度会影响铜板的成色,为调适铜板成色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减少不同铜板之间的色差,确保铜在防氧化、抗腐蚀等方面的性能,需要对铜板的最终效果进行严格把控,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反复实验,并挂到现场做等比例对比才能确定。
从最终建成效果看,铜板和浅黄色石材两种材质交相辉映,相互烘托,古铜色的六重门和未来之窗成为博物馆的点睛之笔。
天津博物馆(1)

天津博物馆(1)
天津博物馆运用现代浪漫主义的思维观点,引用仿生原理,以极具震撼力的创作手法,成就了一座昂首挺立、展翅腾飞的“白天鹅”造型建筑,赋予城市景观以生命活力,从而使天津博物馆的外观与周围环境优美和谐的融为一体,成为天津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
该建筑是由日本川口卫构造设计事务所设计的。
早听说天津博物馆收藏种类丰富,质量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其中更不乏堪称国宝的名贵珍藏。
如西周太保鼎、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轴,珐琅彩“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等,被誉为稀世珍宝。
特别是瓷器,不乏永、宣青花和康、雍、乾三朝官窑精品,让人叹为观止。
百闻不如一见,今天就跟随镜头探寻天博的奇珍异宝。
天博夜景(网络图片)
清雍正仿汝釉水仙盆
明仿官釉贯耳瓶
明仿哥釉印池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执壶
金磁州窑白釉黑彩龙凤纹罐
元枢府釉青花花卉纹盘
枢府釉以青花做装饰极为罕见。
明永乐青花折枝莲纹执壶
明永乐青花葡萄纹盘
明宣德青花牵牛花纹四方倭角瓶(真拗口)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洗(精品啊)
明宣德青花云龙纹钵
清乾隆茶叶末釉瓶
宋吉州窑鹧鸪斑釉碗
宋铁锈花釉瓶
明正德青花云龙纹洗
明正德青花仙人故事葫芦瓶明嘉靖青花半仙过海图罐。
天津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今天,我们游览了天津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像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滴。
坐落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与平江道交口的银河广场中。
外形像湖面展翅飞翔的天鹅,极富时代感。
我们到了博物馆。
举目观瞧,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可以代表天津的博物馆”。
二楼的《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系列》拥有许多珍藏的文物,是从馆藏数万件文物中精选而出。
展现了天津文物、博物馆事业,收藏、保护、研究的丰硕成果。
《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系列》馆内拥有历代名人字画,青铜礼器等珍贵文物。
如国内仅有两幅的康熙赏给有功之臣的画像,全部在博物馆展出。
馆内的佛经应有尽有,除了那些净心静气内容之外,更吸引人的是娟秀的字体。
几千个小楷体字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一起,让人看着十分舒畅。
馆内的书画占有主要地位,画作流派齐全,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各异。
形象的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优美典雅。
汉字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博大精深。
馆内展出了甲骨文、金文……篆、隶、行、草、楷类似于中华文化简史的展览。
馆内玉器是最珍贵的。
玉质晶莹剔透,绿似翡翠,白似羊脂。
馆内瓷器的价值也可与玉器媲美。
三层的《中国人文看天津》更别具一番“风味”。
从天津名字的由来一直到天津现在的繁荣。
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天津。
折射出祖国的历史与沧桑。
永乐二年(1404年2月——1405年1月),明王朝在位于上达京师,下抵江南,东入渤海,北至辽东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处的三岔口河区设卫筑城,赐名“天津”。
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
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利用船尖炮利撬开了中国的大门。
天津开埠后,出现了严复,梁启超,李叔等文化匠臣。
南北交流,西方文化流入天津。
天津艺术的升华,也是这样来得。
天津可谓是“因祸得福”。
但战争的残酷我们无法否认与忘却。
两次战争的惨败与代价,使国家以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尽,德、日、法、意、俄、比、奥……又开始圈分租界,共23000多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烟雾又袭入中国。
天津博物馆

设在壳面的边缘部分的办公室可以实现自然采光 和通风。 前厅的东西两端各设置一个圆厅,圆厅的外形 为独特的组合圆顶,以反光板来装饰,衬托出前 厅漂亮的空间。 东端的圆厅为多功能厅,是前厅 的休息空间。西端的圆厅为贵宾厅。在前厅内设 置茶座,参观人员可以在休息的同时欣赏天鹅湖 的景色。 在防盗措施良好的首层的中央部位设置藏品库, 它距外墙的位置适中,内部不受外部环境干扰。 藏品库的各个出入口均安装防盗门,内部设置消 毒装置。搬运口设在藏品库的中间,具有足够的 操作空间。
作为新天津的标志性建筑,天津博物馆的设计不仅要具有鲜明的现代风格, 追求作为建筑自身所具有的技术先进、功能合理的设计理念,而且要反映 天津的城市特点和风貌,展现现代都市的魅力,体现天津博物馆馆藏实力, 为天津增添一份独特的文化气息,同时还要保证天津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 心、行政中心及天鹅湖的整体和谐并各自独具特色。天津博物馆是通过国 际公开的设计招投标确定的方案,由日本川口卫设计事务所和高松伸设计 事务所中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由川口卫设计事务所总负责,联合高 松伸设计事务所和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等共同完成,天津大学建工学院负作 为新天津的标志性建筑,天津博物馆的设计不仅要具有鲜明的现代风格, 追求作为建筑自身所具有的技术先进、功能合理的设计理念,而且要反映 天津的城市特点和风貌,展现现代都市的魅力,体现天津博物馆馆藏实力, 为天津增添一份独特的文化气息,同时还要保证天津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 心、行政中心及天鹅湖的整体和谐并各自独具特色。
玻璃幕墙由天鹅两翼的侧幕 墙和与天鹅颈连接的中央幕 墙构成。侧幕墙曲面是圆锥 面的一部分,由钢桁架支承。 中央幕墙是将轴线上的标准 曲面旋转后形成的形状,由 分为两支的钢梁组成,并由 椭圆形的中空的群柱支承。 侧幕墙或中央幕墙都能够在 调整了几何学的形状后将全 部材料在平面状态下进行施 工。侧幕墙和中央幕墙的铝 制窗框主要沿垂直方向布置, 水平方向的窗框只是部分设 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组成员于4月14日参观了天津博物馆。
下面为我的参观流程记录及感想。
天博简介
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是国内较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
其收藏特色是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地方史料并重,现有古代青铜器、陶瓷器、法书、绘画、玉器、玺印、文房用具、甲骨、货币、邮票、敦煌遗书、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间工艺品及近现代历史文献等各类藏品.。
新馆的建成充分满足了博物馆陈列展览、藏品管理、学术研究、文物保护与修复、社会教育等功能需求,是天津地区最大的集收藏、保护、研究、陈列、教育为一体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机构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天津博物馆新馆常设三个基本陈列:《天津人文的由来》(古代天津)、《中华百年看天津》(近代天津)和《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重点展示天津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在数千年文明进程中积淀的丰厚物质遗存。
2012年新馆开馆之际,依托天津博物馆历代艺术品收藏系统丰富的特色,特别策划展出书法、绘画、瓷器、玉器、吉祥文化、文房清供、民间艺术等8个文物艺术品专题陈列。
“天津人文的由来”是天津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之一,它概略地展示了天津自旧石器时代末至清朝中后期上万年的历史进程,揭示了天津从不毛之地到运河城市的曲折过程,对于因河、海交汇与毗邻首都而形成的军队屯驻、人口聚集、漕运枢纽、商品流通等影响古代天津发展的重要因素给予了突出展示。
“中华百年看天津”是天津博物馆最重要的基本陈列之一。
展览展示了天津自鸦片战争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年间的风雨历程,表现了天津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进程中,在屈辱中奋起抗争,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在津沽大地上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奋斗。
从抵御外侮、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交融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方面突出了近代天津在百年中国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天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工商业城市和中西文化交汇前沿的曲折过程。
我逐一参观了5层,对部分展品做了如下记录
1.精品部分
一.玉器
●清翡翠蝈蝈白菜——运用一块玉石材料上天然色彩的差异巧妙地表现出动植物形体不
同颜色的特征,
●元青玉翼龙纹双耳壶
●宋青玉龙首饰——龙首杖应是权力最高统治者所使用,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从该
龙首神奇威武的气势上推测,很可能是天子专享的权杖,象征了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庄重威严。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黄玉猪龙形珮——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距今约6000-5000年)
.玉猪龙形象的艺术特点是:体格威武雄壮,气势咄咄逼人,正是猪借龙以发威,龙借猪以雄浑。
体现了红山先民高度的艺术创造智慧。
这件玉龙之所以被人投以极大的关注,是因为它是中华第一玉龙;它开启了中国传统龙文化之端绪;它造型简练,线条优美;它有屈有伸,雄奇伟丽,它浑身都是力量生命的力量,中国人的精神力量。
二.青铜器
战国楚王盦悍鼎商饕餮纹铙西周克鼎战国时期齐国铜戈鼓楼大钟
三.瓷器
●清乾隆款珐琅彩胭脂紫轧花地宝相花纹瓶..
●清康熙十二月花神诗文杯宋汝窑青釉盘
四.书画
●清无款万笏朝天图卷——《万笏朝天图》卷,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乾隆南巡至苏州,官
员百姓接驾的场景,可让二百多年后的我们对这一盛事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
.
●清散秩大臣喀喇巴图鲁阿玉锡像轴——紫光阁位于北京西苑中海的西岸,清康熙时曾
作为阅试武进士的场所。
清乾隆年间,为了加强国家的统一,清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派兵出征,平定边疆地区的叛乱。
为了宣扬“十全武功”,每次军队胜利凯旋,乾隆皇帝都要下令为征战中的功臣绘制画像,并将它们悬挂在中南海紫光阁内,计有280幅画像,统称为“紫光阁功臣像”,.
.阿玉锡为准噶尔属司牧臣,乾隆二十年(1755)他率领24骑夜袭敌营取得大胜,为平定达瓦奇叛乱立下不朽功勋,在平定西域的百名功臣中名列第33位,故乾隆皇帝亲笔为其画像题赞,我们今天在这幅绘画的诗堂位置所见的就是乾隆庚辰年(1760)的御笔亲书。
宋无款中兴瑞应图卷明唐寅东篱归影图轴清朱耷河上花图卷
明沈周虎丘送客图
五.印玺
●清祺皇贵太妃之宝银玺:.
印文中所及祺皇贵太妃原本是清咸丰皇帝的端恪皇贵妃,佟佳氏,系满洲镶黄旗头等侍卫裕祥之女。
端恪皇贵妃是咸丰皇帝所有后妃中最后去世的,是清朝唯一一位历经五朝的后妃,亦是定陵妃园寝最后一个入葬的妃嫔,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此印系清宣统皇帝为皇祖重制玉册,改镌玉宝时所制的银印.
●战国平阿左稟铜玺
2.文化民俗部分
一.军事要地
1592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明朝政府出兵援朝,大批军队集中天津。
1597年,还在天津设立了海防巡抚,天津成为中国援朝的军事基地。
戚继光在蓟州长城上兴建了一批空心敌台,建成后,立有建碑,上刻有关人员姓名,明确责任。
.天津在南宋时是属于金的
二.天津的由来:
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城设卫,称“天津卫”。
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
宋金时称“直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王朝权利,将自己的儿子们封为王,分别驻守各地。
第四个儿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
1398年,朱元璋病死。
因为太子早年夭折,所以由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
燕王朱棣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在诸王中实力最强。
由于建文帝平庸无能,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朱棣在1400年以“靖难”为名,发兵与其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
朱棣率兵从天津的前身-直沽出发,偷袭沧州,并经过几年的战争,最终攻陷南京,夺取皇位。
1402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
“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天津得到赐名后,于同年设置了军事
部门。
“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
天津卫也开始了筑城建设,初建时的天津城其实是个土城,这座土城周长9里多,城高3丈5尺,宽2丈5尺,城的形状是东西长、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盘,所以当时人们也把它称为“算盘城”。
当时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
至今人们经常提到的“天津卫”一词,就是从此而来。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设卫筑城600年的纪念日。
天津设卫建城600 年,决不是说天津只有600年的发展史。
从秦汉到宋元,历代在天津地区挖渠开河,运粮建寨,设官建制,发展鱼盐业生产等活动。
由于金、元两朝,建都北京,天津地位日显重要。
但是天津作为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都市却是从明朝开始的。
:天津地区的形成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唐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
宋金时称“直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
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城设卫,称“天津卫”。
这次参观另我大长见识,对天津的发展有了全面的认识,,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精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