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分析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 ] 张建斌 , 4 杨宇光 , 尹大海 , 浓度罗哌卡 因用 于颈丛阻 低 滞 [ ] 中国实用 医刊,09 3 ( ) 6 7 . J. 2 0 ,6 7 :9— 0 [ ] C D R O M IA K R N B E E SH,t . oa 5 E E H L , C E MA , V R e a L cl 1
茵、 金黄 色葡萄球 菌、 大肠埃希茵是 目前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原茵 , 其耐药状 况严重 , 多重耐 药现 象普遍 , 合理使 用抗生素、 严格控制抗生素应 用指征是 当前有效遏制耐药性发展的重要 手段 。
【 关键词 】 小儿 下呼吸道 感染 病原菌 耐 药性
d i1 . 9 9 jis .6 1—3 2 . 0 0 0 . 2 o :0 3 6 / .sn 17 3 X 2 1 .102
床报道的相符 。分析其 原因 , 主要是 罗哌卡 因对 运动
神经阻滞相对较轻 , 对迷走神 经 中内脏 运动纤维 的阻
滞强度较低 , 且持续时间短 , 而颈迷走神经又是颈动脉 窦减压反射的传出神经 , 另外 也与罗 哌卡 因本身 具有 使局部血管收缩作用 , 减少 了局麻药 进入血 液产生 心脏毒性有关。芬太尼还直接作用 于外周神经纤 维上 的阿片受体 , 增强 了麻 醉效果 。阿片类 药物应用 时可 以引起呼吸抑制 , 本研究 A组无 一例发生呼吸 困难 , B 组有 3例呼吸困难 。表明局 部用芬太尼 比静脉用药更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附1683例报告

A a-0全 自动微 生物 分 析 仪 。革 兰 阴性 杆 菌 如肠 w y4 杆 菌科 、非 发 酵菌 等 分 别 按 其生 化 编 码 进 行 鉴 定 ,
及医院获得性感染 , 是临床常见病。随着其病原菌
构成 谱 的不断 变化 和病 原 菌耐药 性 的增加 ,如 何合 理地 选用抗 菌 药物 是 对 临 床 医生 的 重 大挑 战之 一 。 为寻 找其 近期 的 规 律性 ,我 们 对 20 05年 1—1 2月 在 我 院住 院的 16 3例下 呼 吸道 感 染患 者 的 痰培 养 8 结 果及 药物 敏感 情况 进行 总结 分 析 ,现 将结 果报 道
安徽 医科 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呼吸 内科 (3 00 王 2 00 )
[ 摘
要 ] 目的 :分析下 呼吸道 感染病 原茵的 分布情 况及对 常用抗 茵药 的敏 感情 况 ,为 临床 合理
应 用 抗 茵药 物 提 供 依 据 。方 法 :对 1 8 3例 下 呼 吸 道 患者 的 42 6份 痰 标 本 中培 养 阳 性 的 非 重 复 的 1 2 6 1 5份 7
院获 得性 肺炎 ( 括 呼吸机 相关性 肺 炎 ) 患者 。 包
安徽 省优 秀青年科技基金项 目 [ 皖科金字 (0 2 2号 ] 2 0 )0 通 信 作 者
维普资讯
新 医学 20 0 7年 3月第 3 8卷第 3期
17 7
表1
17 5株病原菌种类分布情 况 2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1. 3 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 细菌的分离培养参考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 3 版) ,采用湖南长沙 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 TDR-200 微生物鉴 定仪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分析,质控菌 株 为 大 肠 埃 希 菌 ATCC25922,流 感 嗜 血 杆 菌 ATCC49766,金黄色葡萄球 ATCC25923,肺炎链球菌 菌 ATCC49619。药敏试验采用 MIC 法,按美国临床 实验室标准协会( CLSI) 2007 标准进行操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计 3 357 1 062( 31. 64) 498( 14. 83) 344( 10. 25) 339( 10. 10) 249( 7. 42)
2. 2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酶情况 本资料 分离出的 1 062 株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 β-内酰胺 酶( ESBL) 的株数为 244 株,检出率为 22. 98% 。498 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 ESBL 的株数为 144 株,检出率 为 28. 92% 。 2. 3 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 见表 2、表 3。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n
大肠
埃希菌
801 162( 20. 22)
826 306( 37. 05)
855 298( 34. 85)
875 296( 33. 83)
肺炎克 金黄色 流感嗜 肺炎 雷伯菌 葡萄球菌 血杆菌 链球菌 162( 20. 22) 99( 12. 36) 51( 6. 37) 54( 6. 74) 92( 11. 14) 103( 12. 47) 63( 7. 63) 72( 8. 72) 118( 13. 80) 62( 7. 25) 120( 14. 04) 55( 6. 43) 126( 14. 40) 80( 9. 14) 105( 12. 00) 68( 7. 77)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通过对 14例 抗精 神病 药 品的 A R报 告进 行分 析 , 果 8 D 结 显示 A R的发 生与性别无 关 , D 本组 显示男 性 占 5 . 7 , 3 2 % 女性 占 4.3 , 6 7 % 并不具备 明显 差异 , 并且在各 年龄段均有相似 的结
来 实 现 的 , 且 呈 剂 量 相 关 性 , 由于 中 枢 神 经 内 存 在 多 种 多 并 但
巴胺受体 , 抗精 神病 药物主要影响 的是 D 2受体来发 挥作用 , 但
2 6 A R与 药 品 的 因 果 关 系 . D A R 与 药 品 的 因 果 关 系 评 价 D
同时对黑质纹状体通路也 产生了影响 , 导致 锥体 外系反应
射仅 占 65 % , 可能与抗 精神药品 的药物剂 型以片剂和胶 囊 .2 这
为主 。
A R主要 累及神经 系统 , D 主要表现为锥体外 系反应 、 头晕 、
嗜睡 、 物依 赖 、 药 口干 、 躁 、 郁 等 , 中 锥 体 外 系 反 应 是 比较 暴 抑 其
典型的不 良反应 。抗精 神病 药物作 用 主要是 通过抗 多 巴胺
为很可能有关 13例 (5 9 % ) 可能有关 6 ( 5 3 %) 肯 0 5 .8 , 5例 3 . 3 , 定有关 7例 ( .0 ) 可能无 关 4例 ( .7 ) 无 法评 价和 待 38% , 2 1% ,
评 价 5例 ( .2 ) 27%
3 讨 论
目前 临 床 上 使 用 的 抗 精 神 疾 病 药 品 一 共 有 9大 类 、0多 4
此 外 , 结 节一 漏 斗 系 统 通 路 也 会 产 生 影 响 , 致 内 分 泌 和 代 对 导 谢 不 良反 应 出现 。 综 上 所 述 , 精 神 病 药 品 引 起 的 A R 累 及 的 系统 较 多 , 抗 D 会 对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和 疾 病 康 复 进 程 产 生 不 利 影 响 。 因 此 , 临 在 床 用 药 过 程 中 , 加 大 对 医 护 人 员 安 全 用 药 知 识 培 训 , 悉 并 应 熟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摘要】目的:研究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住院的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共907例,进行痰培养并对其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年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KPN)和大肠埃希菌(ECO)为主,KPN和ECO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达318%~400%和417%~541%;革兰阳性球菌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达285%~544%。
病原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有耐药性。
结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耐药率较高,且有逐年升高趋势,故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病原菌;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183 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14901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病原体以细菌感染相对多见。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种类不断变化且其耐药性日益增强。
因此,动态监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遂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培养的病原菌和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儿科病房送检患儿痰标本,共801例。
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以一次性负压吸痰管吸取深部的痰液。
12培养及鉴定:将标本接种于含5%绵羊血的哥伦比亚琼脂培养皿及嗜血杆菌选择培养皿上,至35°C含5%~8%CO2环境中培养18~24h。
采用DL96型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
13药敏试验:采用K B法;ESBLs的检测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药敏纸片均来自于OXIOD公司。
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判断。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

假 单胞 菌 A C 7 5 。 T C2 8 3
门多萨假单胞 菌
铜绿假单胞菌 黏质沙雷菌
居 泉 沙 雷 菌 植生克雷伯菌
0
2 l
1 0
0
1 0 2
0 8
如下 。
率为 2 .% 。其 中 G一 菌 19株 , 占 8.% ;G 26 细 7 90 细菌 l , 占8O ;真菌 6株 ,占 30 。分离 出 6株 .% .%
产 E Bs S L 菌株 3 ,分别为肺 炎克雷伯菌 2/ 2株 6株 37 ( 19 ) 3 . % ,大肠埃希 菌 1/ 6株 ( 0 6 ) 和阴沟 13 3.% 肠 杆菌 2 1 / 2株 (6 7 ) 1 . % 。3年来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和
行 清洁 患儿 口腔 ,用 一 次 性 吸 痰 管 负 压 吸 取痰 液 , 而 大儿 童 清 水 漱 口后 ,用 力 将 痰 液 咳 于 无 菌 接 痰 器 ,标 本 1 h内送检 。 ( ) 细 菌 培养 和药 物 敏 感 试 2 验 :培 养 2h出 菌 落 后 分 离 培 养 和 鉴 定 ,用 A B 4 T 药 敏鉴 定条 做药 敏试 验 ,纸 片扩 散法 作补 充 。培 养
菌株 大 肠 埃 希 菌 3月 ~ 1 1 1岁 一 2 5 3岁 一 0 7一l 3岁 0
A R I 患 儿 痰 标 本 经 培 养 分 离 出 致 病 菌 阳 性 的 L Ts 2 1例 。参 照 诊 断 标 准 … ,急 性 支 气 管 炎 8 0 5例 、
0
2 l
1
0 0
0
0 0
下呼吸道感染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1 1 从表 可以看 出, 阴性杆菌 对亚胺 培南耐药率 最低 , 革兰 均低于
3%; 0 其次 为 头孢 哌 酮/ 巴坦 、 胺 卡那 、 孢 他啶 , 药率 均低 于 舒 丁 头 耐 4%; 5 对氨苄西林 、 复方 新诺明 、 头孢唑林 、 哌拉 西林的耐药率较 高 , 耐药 率均高 于5%, 0 尤其 对氨苄 西林和 复方新 诺 明的耐 药率绝大 多数 高于 9%。 5 革兰 阴性 杆菌产E B s S L菌株 日 多见 , 益 尤以肺炎克雷 伯菌、 大肠埃 希 菌及 阴沟肠杆 菌多 见,S L可 以破坏 D 内酰胺 类抗菌 药物 , EBs 一 明显 降低头孢 菌素抗菌活性 。 测定细 菌是否产生E Bs S L对于临床治 疗非常重 要, 当分离 出E B s S L 菌株时 , 当及 时 向临床 报告 , 应 避免使用 青霉 素类 、 第l 代头 孢 、 代头孢 、 代头孢 菌素和 氨 曲南 , 选用碳 青霉烯 类 、 第2 第3 可
N6 .2 真 菌26 , 9 9%; 兰阳性球 菌27 , 59 %。 39%; 9 株 占1 .6 革 3株 占1.8 革
兰 阴性 杆菌 中产E B s S L菌株9株 , 03% 细菌培养分 布状况见表 1 8 占1.3 。 ,
主要病 原菌 的药敏试 验结 果 , 1 见表 。
3 革 兰 阴性杆 菌
下呼 吸道 感染 是临 床常 见病 。 作者 收集 了20年 2 07 月至20 年 1 09 2 月本 院30例下呼 吸道感 染患者痰 培养结果 , 了病 原菌的分 布及 82 分析
耐药 性 , 将结果 报道Βιβλιοθήκη 下。 现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般 资料 .
所有标 本 来 自本院20年 2 07 月至20年 1月门 诊和住院 的下呼 吸 09 2 道感 染 的患 者采 集 的晨 痰 。 本 采集 、 检和处 理 按《 国临床 检 验 标 送 全
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
26 2
2 1年 6 第 1卷 第6 0 月 1 9 期
CeA e m a hsnog on l iedrn eeh n Fi W Ht
中外 妇儿 健康
临床研 究
加 其抗 菌 活性 , 少 耐 药 菌 株 的 产 生 。本 次研 究 中 , 减 亚胺 培 南 对 下 呼 吸 参 考 文 献 道 常见 病 原 菌 均 有 7 . % 以上 的抑 菌 活 性 , 有 重 要 的 临 床应 用 价 值 。 [ ] 胡静 , 5O 具 1 熊邦泽 。 朱金梅 , 等。下呼吸道 感染病原茼分布及 药敏 分析 新 一代 含 氟 喹 诺 酮 类 衍 生 物对 革兰 阴性 杆 菌 尤 其 是 假 单 孢 铜绿 杆 菌 具 7 . 的活 性 , 示 其 可 用 于铜 绿 假 单 胞 菌 所 致 的下 呼 吸 道感 染 。 48 提
C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患 , 主要包括支气管 炎、 支 中心 的 AT C标 准菌 株 进 行质 控 。 气 管扩张等 , 由病毒 、 细菌、 支原体等 微生物引起[ .随着新 型抗菌 药 1 .2统 计 学 方 法 ; 次 研 究 所得 数 据 统 一 采 用 S S 6 o(rw n o s 本 P S1. o id w 数 物 的发展 , 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性也 在发生变化 。为了全 面掌握我 科 软 件 包 进 行 统计 学 处 理 , 据分 布 采 用 百 分 率 表示 。
[] J.重庆 医学, 0 9 8() 3 ~4 7 4 9 2 0 ,3 4 :4 6 3 ,4 动态变化 口] .广东医学,2 1 ,3 5 :63 2 00 1() 2  ̄6 6 析 口] .中华医院感染 学杂志 , 0 8 8( ) 1  ̄7 1 2 0 ,1 5 :7 9 2 作者单位 :2 0 0 四川省绵阳市中医院呼吸科 6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分析周聪s柯文才s钱雪琴2,胡娟s刘亚隽s张慧s申春梅1(1.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200240;2.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检验科201058)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比较两者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减缓耐药病原 菌的产生。
方法采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比较两者差异。
结果儿童和成人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占62.4%和89.7%,革兰阳性球 菌分别占37. 6%和10. 3%。
儿童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排名依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卡他莫拉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排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成人分离的革兰阴 性杆菌排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黏质沙雷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分离 的革兰阳性球菌排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儿童和成人患者耐曱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12. 8%和53. 9%。
儿童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稀类药耐药率较低,小于5. 0%;成人对碳青霉稀类药耐药率较高,尤其是 鲍曼不动杆菌,其对碳青霉稀类药耐药率大于50.0%。
结论儿童和成人病原菌株分布和耐药性差异较显著,临床用药应充分考虑,为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尽快进行药敏试验,科学合理用药。
关键词:儿童;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分析DOI:10. 3969/j. issn. 1673-4130. 2016. 22. 0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22-3113-04Analysis on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lower respiratorytract infection pathogenic bacteria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sZHOU C o n g1,KE Wencat1 .QIAN Xueqtn2 , HU J u a n1 J A U Y a j u a n1 , ZHANG H ui1,SHEN Chunmei1(1. Department o f Clinical Laboratory ^ Shanghai Municipal F i f t h Peo ple's Hospital ^ Shanghai 2002A0,China ;2. Department o f Clinical Laboratory ^ Shanghai Municipal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 en t er, Shanghai201058, C/iz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causing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 patients and to compare their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reasonable drug usein clinic and slowing down the generation of drug resistant pathogenic bacteria. Methods The sputum samples and 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 were collected in children and adult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5 ,then the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were performed for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Results The isolated pathogenic bacteria in children and adult patients were dominated by Gram-negative bacilli, accounting for 62. 4% and 89. 1%respectively, and Gram-positive cocci accounting for 37. 6% and 10. 3%respectively. Gram negative bacilli isolated from children ranked as in turn Haemophilus influenzae ( Hin) , Escherichia coli ( Eco) , Klebsiella pneumoniae ( Kpn) ,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a) ,Moraxella catarrhalis(Mc) ,enterobacter cloacae(Ecl) ,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 ;the isolated Gram positive cocci were ranked as in turn staphylococcus aureus(Sau) and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 Gram negative bacilli isolated from adults were ranked asin trun Kpn,Aba,Pae,Pma,Sma,Eco,Eel; Gram positive cocci were ranked as in turn Sau,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gc) and Spn. The detection rates of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 in children and adults were 12. S%and 53. 9% respectively. Gram negative bacilli isolated form children had the low resistance to carbapenem, which was less than 5. 0%;For adults, the resistance of Gram negative bacilli to carbapenem was higher, especially Aba, which was more than 50. 0 %. Conclusion The differences in drug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l strains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s are more obvious, therefore which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in clinical medication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early treatment of patients, meanwhile 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soon as possible for conduct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edication.Key words:children;adults;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pathogenic bacteria distribution;drug resistance analysis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感染性疾病,随着临床 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儿童呼吸道发 育不完善,免疫力低下,定植菌容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预后较 差,是年龄小于5岁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本研究将研究 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比较2组人群结果 的异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儿童菌株来源于2〇14年1月至2〇15年10 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和门诊儿童的痰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共1 239例,剔除重复株,分离病原菌423 株。
成人菌株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上海市第五 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成人的痰标本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作者简介:周聪,男,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方面的研究。
共7 599例,剔除重复株,分离病原菌3 182株。
所有菌株均采 自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1.2仪器与试剂仪器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 ite k2 compact 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以及与之配套的革兰阴性杆菌、革兰 阳性球菌、酵母菌、苛养菌鉴定卡。
培养基血平板、巧克力和中 国蓝平板购自科玛嘉,抗菌药敏纸片由北京天坛公司提供。
质 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 T C 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 T C 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 T C C25923均由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 3 方法痰合格标本应白细胞> 25/L P,上皮细胞<10/L P。
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2 h内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和中国蓝平板,放5.0%CO2培养箱35 °C培养18〜 24 h,若无致病菌生长,则延长培养至48 h观察结果。
按照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病原菌[1],细菌鉴定采用上机做 鉴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药敏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K-B 法),严格按照2014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 L S I)操 作和判读。
1. 4统计学处理采用W H O N E T 5. 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以P<〇. 〇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