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中药注射液对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2-01-11T09:29:44.6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朱虹汪海洲[导读] 且喜炎平注射液因为是中药提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朱虹汪海洲(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213161)【中图分类号】R9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2-0285-01 【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1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以青霉素钠和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
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疗效显著,真实,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喜炎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最常见,多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易引起并发症,我科自2010年01月至2010年06月应用喜炎平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1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程为1-4天,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治疗组80例,其中高热37例,中度发热25例,低热18例;咳嗽35例,流涕,鼻塞或喷嚏65例,咽部充血60例,头痛,肌肉酸痛35例。
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39.2岁。
对照组80例,其中高热39例,中度发热23例,低热18例;咳嗽32例,流涕,鼻塞或喷嚏64例,咽部充血58例,头痛,肌肉酸痛38例。
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37.8岁。
1.2 诊断标准:160例患者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病程≤3天;2,体温≥38.0℃;3,伴有咳嗽,流涕,头痛,咽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4,体检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5,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均在正常范围,胸部摄片检查除外肺部感染的患者。
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差异比较

炎琥宁和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差异比较【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差异。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82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
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临床效果评定。
结果观察组鼻塞、咽部充血、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前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显著优于利巴韦林,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炎琥宁注射液;利巴韦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呼吸系统常见急性感染,多种病原体可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多数是由病毒感染所致。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中耳、咽后壁等部位感染。
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措施中,缺乏特异性治疗措施。
本文观察炎琥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差异。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82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患者在起病2天内,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临床症状,咽部表现充血,部分患者可合并扁桃体肿大,但肺部听诊没有罗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没有超过12×109/l。
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66岁,平均年龄为37.4±5.1岁;对照组患者41例,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65岁,平均年龄为38.1±4.6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热毒宁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20 期 ·药物与临床·105热毒宁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罗 礼1,刘 秀2(黄梅县人民医院1.中医科2.神经内科,湖北 黄冈 435500)[摘要]目的:比较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黄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热毒宁组和喜炎平组。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采用热毒宁注射液对热毒宁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对喜炎平组患者进行治疗。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热毒宁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喜炎平组患者,P<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P>0.05。
结 论:与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相比,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该病的疗效较好,且不会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20-0105-0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鼻腔、咽部或喉部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流涕、咽部不适及头痛等。
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
诸多的临床实践证明,热毒宁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在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方面均具有突出的优势[1]。
本文以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黄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该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黄梅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三种药物治疗方案的费用比较

建库 储存 , 应 用 S S 并 P S统计 软件 分 别 做 t 验 、 检 x 检验 , 成本 . 数 据进行 分 析 比较 。 对 效果
2 结 果
中药注射 剂炎 琥宁 、 琥 宁 合并 青 霉 素 3种 方 案 治 炎 疗 急性上 呼吸 道感 染 进行 分析 比较 , 临 床 合 理用 为 药, 治疗 决策 的选择 提供 参考依 据 。
1 资料 与方法 1 1 病例 选择 . 选择 2 0 0 6年 1~ 6月我 院 门 、 急诊
2 1 临床 疗效 A组 : . 显效 率 为 7 . % , 1 1 总有 效 率 为 9 . % ; 组 : 效 率 为 6 . % , 有 效 率 为 78 B 显 67 总 9.%; 2 2 C组 : 显效 率 为 7 . % , 1 7 总有 效 率 为 10 , 0% 3组显效 率 和总 有效率 均无 显 著性差 异 ( 0 0 ) P> . 5 ,
诊 治不及 时常 会合并 细 菌感染 。笔 者采 用药 物经 济
学 ( hr aocn mi , E)中 的 成 本 . 果 分 析 P am ceoo c P s 效
( ot f ci ns , E 方 法 对 静 脉 滴 注 青 霉 素 、 C s e et e es C A) .f v
析无显 著性差 异 (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P> .5 ,
2 2 成 本确 定 .
成 本 指 用 药过 程 中发 生 的各 种 资
12 治疗 方案 .
3组均 常规 采用退热 、 咳等对症 治 止
源 的消 耗和 支 出 , 包括 直接 成本 、 间接 成本 和隐性 成
疗外 , 针对 抗 感 染 治疗 分 成 : A组 , 霉素 G钠 粉 针 青 80万 U加入 0 9 0 . %生理 盐水 20m 5 L中 , 次/ , 1 d 静脉 滴注 3d B组 , 琥宁冻干粉针 10m ; 炎 6 g加入 5 %葡萄 糖 2 0m 5 L中 , 次/ , 1 d 静脉滴 注 3 ; d C组 , A+B 。 1 3 疗效判 定 . 显效 : 治疗 3 d后 体 温 降 至 正 常 , 症 状 和体征 消失 或 明显改善 , 常规检 查恢 复正 常 ; 血 好转 : 治疗 3d后 体温 降 至 3 . C以下 , 7 5q 临床 症 状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也是急诊科诊疗最多的疾病之一,90%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所致,或兼而有之[1]。
广泛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其他药物静滴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上下呼吸道),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2009年收治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症状比较明显(鼻塞、流涕、咽疼、咽痒、咳嗽、咯痰、气紧、头昏痛、身困乏力等诸多症状),t>37.5℃(最高达40℃),均查外周血wbc,符合输液原则且病种单纯者。
随用药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26例,女34例;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33例;年龄3~68岁。
两组性别、年龄、症状、及体温无统计学差别,具可比性。
方法:治疗组采用炎琥宁注射液4~8mg/(kg日)加入5%葡萄糖液中稀释后静滴;对照组用双黄连注射液20~60ml/日及维生素c注射液1~2g/日均加入5%葡萄糖液中稀释后静滴。
两组患者如t>38.5℃酌情予退热药和抗生素,病情严重者口服中西药物对症支持。
疗效评定标准: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如鼻塞、流涕、头昏痛、咳嗽等用药前症状比较及体温、血常规等进行综合比较作为判定的主要指标。
①显效:3天后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正常或低热,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感觉良好;②有效:3天后症状有一定程度减轻,体温正常或稍降,或有反复,血象正常或下降不明显;③无效:症状依旧或加重,体温未降或反升,血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讨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是门诊急诊最多见的疾病,一般由病毒引起,少数为细菌所致,其给患者带来的临床损伤和表现因患者的抵抗力、季节、病原种类及损害部位不同而异,症状明显者大多伴有发热,有细菌感染者可查见血象增高。
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身体损害不可小视,轻则引起患者不舒适及抵抗力下降,重则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甚至引起其他严重继发证如肺炎、惊厥、脑炎、风湿热、心肌炎、肾病等,危及生命。
故治疗应及时,需输液者应选取准确、高效且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660例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220例。
治疗组以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以注射用青霉素钠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82.27%,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82.7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疗效显著、真实、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喜炎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利巴韦林;青霉素钠;疗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症[1],易引起并发症,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6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程1~4 d,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治疗组220例,其中高热116例,中度发热68例,低热36例;咳嗽102例;流涕、鼻塞或喷嚏208例;咽部充血196例;头痛、肌肉酸痛132例,男112例,女108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39.3岁。
对照组1有220例,其中高热112例,中度发热70例,低热38例;咳嗽105例;流涕、鼻塞或喷嚏206例;咽部充血198例;头痛、肌肉酸痛135例,男112例,女108例,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39.5岁。
对照组2有220例,其中高热114例,中度发热70例,低热36例;咳嗽103例;流涕、鼻塞或喷嚏207例;咽部充血197例;头痛、肌肉酸痛133例,男112例,女108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39.1岁。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种中药注射液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t n ( U I. tos Al6 3 csso U Ii orhsilw r coe ste s d g sbet ad dv e adml it 4 gop. i A R )Meh d l 3 ae fA R n u opt ee hsn a h t i ujc n id d rno y no rus o a un s i
9 . 5 ad 8 . 7 .ep cvl( < 00 )b tt r a o o v u ieec bten gop A B C P > 0 0 ) C nls n T e 29 % n 0 7 % rsete P i y . 5 , u he w sn bi s d f ne e e ru , , ( e o fr w . 5 . ocui o h ci cle et er e n 3 i etn fC iee m dc ealspr rt r ain l ia f c v a si n c oso hns ein u e o oi vr . n i t j i i l i b i Ke od : hnj f g netn Sdu N w ot yoa Ij tn C un u i I etn Rbvr I et n C i rn ct pe y w rs Z ogie I c o; oim e H ut f t ne i ; h ahnn n co ; iain n c o; h de aue pr en j i u ne co g j i i j i l u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采取热毒宁注射液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期限为2020.11-2021.10月,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展开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后者采取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
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将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热毒宁注射液应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毒宁注射液;疗效;不良反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患者的发病因素主要为病毒感染,多发于春冬季节。
对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发热、咳嗽等[1],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本研究对热毒宁注射液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20.11-2021.10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78例,39例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为对照组,其他采取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为观察组。
对照组男、女之比为22:17,最低年龄18岁,最高79岁,平均(49.45±8.44)岁;观察组男、女之比为23:16,最低年龄19岁,最高78岁,平均(49.31±8.11)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用于比较研究。
本次研究在获得所有患者的同意之后开展,向医院伦理委员会,上交相关材料,获得批准通过。
1.2治疗方法将常规治疗方法用于对照组,采取抗病毒治疗法,补充体液,结合患者情况选择抗生素治疗。
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17)进行治疗,剂量0.5~0.8 mL/(kg·次),混合于100~1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合理控制滴注速度,每分钟20-40滴,治疗周期为3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报道
栏目特约江中集团
3种中药注射液对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洪向春 (浙江省余姚市梨洲医院 余姚315400)
摘要:目的:比较3种中药注射液对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门诊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10例,随机分为喜炎平治疗组(A 组)102例,清开灵治疗组(B 组)103例,痰热清治疗组(C 组)104例及利巴韦林对照组(D 组)101例,疗程均为5天。
结果:A 组、B 组、C 组及D 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1%,92.2%,93.3%和77.2%,3个治疗组与对照组(D 组)比较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但治疗组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3种中药注射液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利巴韦林。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图分类号:R 256.2 文献标识码:B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重复发病率高,并能引起并发症或继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其次是细菌感染[1]。
因此治疗上应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抗菌为辅。
抗病毒西药多为复方制剂,作用选择性低,中药因在抗病毒方面有其独特作用而倍受关注。
我院采用较多的是喜炎平、清开灵、痰热清等中药注射液,现对其疗效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410例均为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8月收治的各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患
者,病例符合 简明内科学 [2]
中的诊断标准,即起病急,有恶寒、发热(体温 38 ),伴有咽痛、咽干或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咽部充血,肺部听诊无明显异常,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或略增高,胸片支持上呼吸道感染,年龄在14岁以上,病程在24小时以内,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
合并其它系统感染者不在观察之列。
1.2 一般资料 将4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 、B 、C 、D 4组,4组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都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所有病例均无相关治疗药物的过敏史,无肝肾功能损害及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
具体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
例
组别性别男女平均年龄
/岁症状体征
发热流涕鼻塞或喷嚏
咳嗽咽痒咽痛
咽部充血
A 5448 29.8 5.59872466864
B 5251 30.2 4.89767426460
C 6044 28.9 6.198********D
56
45
27.8 6.3
96
70
44
61
54
1.3 治疗方法 A 组使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249)500mg 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 l 中静脉滴注(30~60滴/分),每天1次。
B 组用清开灵注射液(广州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4022855)20~40m l 溶于10%葡萄糖溶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m l 静脉滴注,每天1次。
C 组使用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30054)20m l 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 l 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D 组应用利巴韦林500m g 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 l 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治疗期间除支持治疗及退热治疗外,未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停药,5天后无效者改用其它治疗方案。
1.4 观察指标 (1)症状体征变化情况。
(2)不良反应:包括发生时间、表现、处理经过和转归。
1.5 疗效标准 参照 实用内科学 有关内容及全国急症高热协作组制定的疗效标准拟定。
治愈:体温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大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检查指标接近正常;有效:体温下降,但有反复,
江西中医药2009年10月第10期总40卷第322期
临
床报
道 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检查指标
有所改善;无效:发热不退,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
加剧,临床体征无明显改善。
异常理化检查指标无
好转。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的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 2检验。
2 结果
2.1 4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n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A组1025738793.1
B组1036035892.2
C组1046235793.3
D组10150282377.2
注:A、B、C治疗组总有效率与D组比较,P<0.05;A、B、C三组
组间比较P>0.05。
2.2 4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
3。
表3 4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 x s,天)
项目A组B组C组D组
发热消失时间2.78 0.652.81 0.662.82 0.643.52 1.70
流涕消失时间3.21 1.022.98 1.123.18 1.054.25 1.15
咳嗽消失时间3.01 1.363.14 1.283.11 1.314.66 1.35
咽痒消失时间2.15 1.532.34 1.512.12 1.613.04 2.91
咽部充血消失时间2.87 1.352.78 1.252.85 1.155.45 1.86
注:3组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
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
病,多由于季节变换、气温骤变或过度劳累或饮水量
少等原因而发病,可表现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
性扁桃体炎等,发病早期多为病毒感染。
利巴韦林
为广谱的抗病毒药,对上呼吸道病毒具有一定的抑
制作用,但由于其有明显的骨髓抑制及溶血的副作
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喜炎平注射液是纯中药制
剂,其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具有解热、
抗炎,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
能。
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有
灭活作用,同时能抑制炎性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
的增加,减少炎性渗出物,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
炎球菌等10余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有报道,喜
炎平注射液可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对
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中溶菌酶水平。
清
开灵注射液是在古方安宫牛黄丸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纯中药复方针剂,由珍珠母、黄芩、牛黄、水牛角、金
银花、栀子、板蓝根、胆酸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
痰通络、醒神开窍等功效。
方中金银花、板蓝根、黄
芩三味中药,有比较广谱和较强抗病毒、抗菌活性;
胆酸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安神作用;水牛角有清热凉
血解毒作用,并促进垂体-肾上腺系统的活力增强;
栀子主治高热及郁热。
病毒灭活实验表明,清开灵
对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乙
肝病毒有较好抑制和杀灭作用。
痰热清注射液由黄
芩、熊胆粉、山羊角、连翘、金银花提取精制而成。
方
中黄芩具有清热燥湿,尤擅清上焦之热,长于泄肺
火,行肌表,清大肠之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宣
透郁热;熊胆粉、山羊角清热解毒,化痰解痉。
合而
共奏清热解毒、宣肺解表、化痰解痉之效。
现代药理
研究证明[3],痰热清注射液具有广谱抗菌抗炎作用
及较强的抗呼吸道病毒作用,对呼吸道有关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嗜血流感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有解热、镇
惊、祛痰、镇咳之作用。
上述三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
的解热、抗病毒的纯中药针剂,适用于病毒引起的急
性上呼吸道感染,且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
[2]李世梅.简明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75.
[3]刘峰,崔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华
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9):2916.
(收稿日期:2009-04-30 责任编辑:曹征)
江西中医药 征订启事
江西中医药 创刊于1951年,是新中国创办最早的中医药杂志,也是第一批进入中文核心期刊的中国医药类核心期刊,并被多家知名权威检索期刊及数据库确定为固定信息源。
五十多年来, 江西中医药 发表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论文,一大批中医药学者就是从这里走向成功、走向成名的。
21世纪, 江西中医药 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2002年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2004年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期刊。
2003年成功改为月刊,赢得了更多读者的青睐。
本着 面向临床,面向基层,坚持传统,注重实用 的办刊思路,我们进一步充实内容,调整栏目,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实用性、信息性,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江西中医药 (ISS N0411-9584,CN36-1095/R)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邮发代号为44-5,国外代号为
B M1012。
每期定价:4 80元。
JI ANGX I J OURNAL OF TRADITI ONAL CH I NESE M EDI C I 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