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刘宏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一历史知识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一历史学问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重点学问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过程和历史地位产生:鸦片斗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头,中国资本主义工业起先兴起。
早期闻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
到甲午斗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终归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着肯定的依靠性。
它使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行避开地具有两重性。
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斗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供应了客观条件。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气登上了历史舞台。
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短暂旺盛: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民族工业扫清了一些障碍,这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因。
一战中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轻工业产品打入世界市场,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这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外因。
主观缘由是“实业救国”成为当时思潮。
国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为民族工业发展供应了有利条件。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这一时期,由于辛亥革命成功的鼓舞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提倡,“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涌现了一批代表人物。
如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
但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昙花一现,很快萧条。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正处于殖民地统治的压迫下,他们为了争取独立和发展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随着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这些国家的精英阶层开始寻求建立独立的国家和经济体系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采取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试图通过自主控制国内经济、发展本土产业和增强国家实力来实现国家独立和发展。
然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并不顺利。
首先,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几乎完全依赖殖民国家,他们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此外,由于历史上的长期殖民统治和剥削,这些国家缺乏国内产业和技术基础,也缺乏国内市场和劳动力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政府的干预和支持。
这些国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提供补贴和优惠条件来吸引外资和发展本土产业。
同时,他们还鼓励国内企业家和富裕阶层投资和创业,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国家的企业往往面临低效率和质量问题。
此外,由于国内市场狭小,这些国家的产业发展受到了限制,很难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另外,政府干预和支持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部分国家的政府干预过度,导致了不必要的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而且,过度依赖外资和技术转让也使一些国家陷入了对外资和跨国公司的依赖性,进一步削弱了民族经济的独立性和竞争力。
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国家成功实现了从民族资本主义到工业化的跨越。
他们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逐渐摆脱了对外资的依赖,建立起了自己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基础。
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总之,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过程。
虽然最初面临诸多问题,但通过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以及国内企业家的努力和创新,许多国家成功实现了从民族资本主义到工业化的转变,取得了可观的发展成就。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4.整体影响:
(1)经济: ①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 ②一定程度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③推动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2)政治: ①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为后来 的资产阶级实践奠定阶级基础; ②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两面性。 ③壮大无产阶级队伍,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 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
中国 自然 经济 的逐 步解 体
民族工业 兴起
外商利润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
2.概况
(1)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投资者: 官僚、地主、商人等 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3)分布:
①原因:
A.经济:古代基础较好; 外资侵略较早,自然经济阻力较小; 交通便利; 便于引进 机器,就近学习. B.思想文化:西方思想传入较早,思想较开明 文化、商业传统较浓厚
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1927-1.全国基本统一 较快发 ---展(黄 2.国民政府开展“国 1936 金十年) 民经济建设运动”
时间 表现 1937-- 日益 --1945 萎缩 1945-陷入 --1949 绝境 1949 --------- 获得 - ----- 新生 1952 1953-改私 ---为公 1956
根本原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中国的民族工业要获得真正发展必须具备的
前提条件:
必须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
——实现民族独立
必须推翻本国封建势力的统治 ——实现政治民主
启 示
原因
1.沦陷区日本野蛮掠夺 2.国统区官僚资本压榨
影响 民族工业被迫西迁,促进 中西部的发展
1美国利用《中美商约》 民族资产阶级与蒋决裂, 排挤民族工业 加速国民政府的败亡 2.官僚资本残酷挤压 3.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产生较晚,主要是在南京国民 政府建立后形成的(也包括 1860后晚清、民国时期建立 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 业),代表是四大家族。抗日 战争时期膨胀,解放战争时期 达到顶峰,建国后被没收改造 为社会主国营经济。控制国家 经济命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和中国的进步的重要因 素。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态:
济侵略
量进口物资。
三、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民国初年 (1912—1919年)
2、和新增资 ①发展不平衡:
本增加:
地区:主要在沿海;
纺织业(当时最大的新 行业:主要是轻工业,没有形成完
式工业):上海--天津、 整的工业体系。
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
织业中心;
②在经济上仍处于次要地位:
(2)官僚资本的形成,并逐步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官僚资本 (形成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建国后被
改造没收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1)含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 济。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 与本国封建势力相勾结。
2)特点: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与本国封建势力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六、新生及消亡:建国后(过渡时期)
2、三大改造时期(1953-56):消亡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矛盾。 政策:“和平赎买”(有代价的收归国有或集体所有,区别 于对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的没收) 途径: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从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等低级国家资本主形式到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结果: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消 亡。
(业1发)展在的半主殖要因半素封。社会,民族资本主义无从发展,实业 救B.国政的局道动路荡是(革走命不和通战的争;不断):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使2民)族国工家业和的发民展族缺独乏立稳是定民的社族会工环业境健。康发展的前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2)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3)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探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3)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不期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的情感;(3)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 教学难点:(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定义;(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4.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实例,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5. 课堂小结:(2)强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结合教材,思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3.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困境与机遇;(2)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3)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挑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周学熙( 周学熙(1866—— 1947年) 年 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实业家。 年中举人。 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实业家。1893年中举人。 年中举人 1903年赴日本考察工商业﹐归国後任直隶工艺总 年赴日本考察工商业﹐ 年赴日本考察工商业 局督办。 局督办。 1906年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公司﹐ 年创办启新洋灰公司﹑ 年创办启新洋灰公司 滦州煤矿公司﹐ 获利颇丰。因振兴工艺有功﹐官至按察使。 获利颇丰。因振兴工艺有功﹐官至按察使。1908 年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1918年任华新纺织公司 年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1918年任华新纺织公司 总理﹐先後创办华新所属的天津﹑青岛﹑唐山﹑ 总理﹐先後创办华新所属的天津﹑青岛﹑唐山﹑ 卫辉四家纱厂。 卫辉四家纱厂。 1919年创办中国实业银行﹐任总经理。1922 年创办中国实业银行﹐ 年创办中国实业银行 任总经理。 年与比利时商人合办耀华玻璃公司。 年与比利时商人合办耀华玻璃公司。 周以兴办实业成勣卓著﹐ 周以兴办实业成勣卓著﹐与南方实业家张謇 齐名﹐ 南张北周”之说。 齐名﹐有“南张北周”之说。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荣宗敬、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江苏无荣巷人。 江苏无荣巷人。 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 年 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 1900年10月,他们以 元钱庄盈利作资本, 年 月 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 元钱庄盈利作资本 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 保兴面粉厂, 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 保兴面粉厂,产 品极受欢迎。 品极受欢迎。 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 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与人合资创办福 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与人合资创办福 新面粉厂,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3.2万元 万元, 新面粉厂,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 万元,盈利 率达80%。到1921年止,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 年止, 率达 。 年止 粉厂共有12家 分布于上海、无锡、汉口、 粉厂共有 家,分布于上海、无锡、汉口、济南 等地,畅销全国, 兵船”牌面粉,更远销英、 等地,畅销全国,其“兵船”牌面粉,更远销英、 澳及东南亚各国,一战间出口达80万吨 万吨, 法、澳及东南亚各国,一战间出口达 万吨,在 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荣氏兄弟成为中国有名 面粉大王” 的“面粉大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发展条件1)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竞相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2)同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也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3)收回路矿利权运动的掀起。
4)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出现了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2)发展概况1)时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民国成立前)。
2)表现:1895年——1913年,全国新建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0多家;1894年——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3)著名企业:张謇——大生纱厂(江苏南通);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江苏无锡);周学熙——启新洋灰公司(河北唐山);刘懋赏、冯济川——保晋矿务公司(山西)。
4)特点: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主要为轻工业,重工业很少。
5)影响: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1)进一步发展原因1)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制度上的束缚和障碍。
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2)法令法规的保护。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工商实业的方针政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袁世凯窃取政权以后,为了笼络资产阶级,也吸收了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周学熙、张謇等担任工商总长、财政总长的职务,资产阶级通过手中掌握的权力,制订出若干有利于振兴实业的政策法令,一定程度上为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
3)社会舆论的认同和感召。
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大力提倡“实业救国”,大大刺激了国人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第1页一、归纳总结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阻碍因素:1.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2.中国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积累和准备。
3.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4.重工业基础薄弱,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冲击。
推动因素:1.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人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启示: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只有取得民族独立,民族资本主义才能健康发展。
稳定的政局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必要条件。
要重视教育,大力发展民族科技,鼓励自主研发。
做到科技独立。
调整工业产业结构,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不断瓦解和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得到独立发展。
三、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特征1、从产生看: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膝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不利因素:
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②战争不断,政局不稳 ③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板书设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后) 二、短暂的春天(一战期间) 三、受挫缓慢发展(1919——1927) 四、较快发展(1927年——1936年) 五、日益萎缩(1937年——1945年) 六、陷入绝境(1945——1949)
1895年的秋天,在芜湖一个姓刘的家庭里 有一对孪生兄弟降临人间,父亲给哥哥起名为 实业,给弟弟起名为维新 。面对严重的社会危 机,父亲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得到了3000元,在 芜湖郊外开了一家小型的面粉厂。几年下来, 工厂越做越大,总资本达万元…
自主学习一:结合教材思考,刘实业的父亲是在什 材料 原因: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么样的背景下创建企业的,能够把企业办起来得益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于哪些因素? 列强经济侵略的加深,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走向解体 合作探究一: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发展,这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表现: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破产倒闭----------------陷入绝境
1945--1949
课堂小结
较快发展 短暂春天 初步发展 夹缝产生 完成使命 空前打击 陷入绝境 获得新生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你认为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 ①自然经济解体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回11
1911年,刚刚接受了革命洗礼的刘氏兄弟 自主学习二:结合教材思考1912——1919促进刘 氏企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有哪些? 俩,全面接手了刚刚过世父亲的生意,生 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意非常红火,在1915年左右进入了“黄金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临时政府的政策 时期”。总资本达十万元……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该时期民族企业的状况 爱国心的驱使(教材导言的火花) 合作探究二: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到了“黄金 时代”,这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什么影 响? 影响:资产阶级壮大、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轻工业发展迅速纺织业 行业分布: 重工业发展缓慢面粉业
从力量看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量(万吨) 外商企业 华商企业 ≥100 100 0 10—99 88.5 11.5 1—9 41 59 ≤1 0 100
力量薄弱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回片段二 回 片
较好发展----------------黄金时代 每况愈下----------------受挫缓慢 重新崛起----------------快速发展 转移亏损----------------空前打击
1937--1945 1927--1936 1919--1927 1912--19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遭到打击 战火破坏;日本掠夺;官僚资本膨胀
1945年8月,50岁的老人哭了,继而露出了久违的笑 容,高呼:“熬出头了!有救了!”……两年后, 老人提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箱坐在了前往马来西亚的 渡轮上,带着让他一生都牵挂的却又难以实现的梦 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祖国。
自主学习四:结合教材思考抗战胜利后不 久 ,刘氏企业倒闭的原因是什么?
艰难的实业之梦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四、教学流程
1.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2、材料呈现,问题引领
导入新课 约2分
讲授新课 约32分钟
合作探究,感悟历史 3、归纳总结,巩固拓展
总结巩固 约8分钟
讲授新课中按民族资本主义曲折 发展的不同时期,将民族资本家 刘实业的艰难创业之路暨民族资 本家的实业救国之梦以六个片段 展示出来,以小见大分析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其中, 设四个自主学习、四个合作探究, 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的原因、表 现和特点。具体如下:
片 段 三
资 料 张謇 晚清状元,他一生创办了南通大生 一 纱厂等近20个企业,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
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呼吁 “实业救国”
张謇(1853—1926年)
周学熙 创办了华
新纺织公司等企业。在 当时,他与张謇齐名, 时称“南张北周” 。
周学熙(1866—1947年)
资 料 二
不平衡 地区分布: 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
自主学习三:结合教材了解国民政府 继续发展 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及发展情况 国家基本统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
1937年的一声炮响又改变了他的命运:国 家碎了,弟弟维新被日本人杀害了,工厂 被抢占了,刘实业在极度的悲伤中,揣着 仅有的5万元只身毅然去了重庆,开了一间 “实业”面粉厂,但是政府又要征收很多 的税收,他的工厂一直处在亏本状态。
二.学情分析
杜威(美):“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 验开始”。鉴于初中历史教材已经介绍过民 族工业发展的一些基本史实,根据高一年级 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对于历史情境的兴趣 性较强,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较为关注。 在此基础上,我采取了人物案例分析法 。
三.教法学法
1、教法特色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是在于设法引起学 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 人物案例分析法 :本课以芜湖刘氏企业的发展史 为主线,贯穿全课,教师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共 同完成教学目标。
但好景不长,1919年开始,洋厂、洋货再次 铺天而至,生意锐减,大量的华厂倒闭,刘 氏企业总资本也大量锐减,企业开始走下坡 路,刘实业的心情无比沉重……
合作探究三:为何发展势头迅猛的刘氏企业此后 (1919年后)会走下坡路呢? 原因:一战后外国列强卷土重来;辛亥革命后封 建因素并未根除
在苦苦支撑了几年后,1927年,刘实 业兄弟看到蒋委员长到南京主政,此 后几年,刘氏企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总资本不断增加……
战火破坏;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挤压; 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滥发纸币等。
四、教学流程
1.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2、材料呈现,问题引领
合作探究,感悟历史
导入新课 约2分
讲授新课 约32分钟
3、归纳总结,巩固拓展
总结巩固 约8分钟
刘氏企业 发展历程
以小见大
民族资本主义 的曲折历程
艰难起步----------------初步发展
六、我的反思 以人物个案的方式来描述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可能出现一点带面的片面性, 但我在课程引导中尽量以“自主 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 生结合教材思考来弥补其中的 不足。
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 谢 谢 您 们!
导入新课 约2分
讲授新课 约32分钟
合作探究,感悟历史 3、归纳总结,巩固拓展
总结巩固 约8分钟
落叶归根,在2005年的 大年初一,110岁的老人刘 实业从马来西亚回到了他 那熟悉的故乡——芜湖。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物是人非。他颤动着身体 站在长江边的宝塔根下, 看着长江,那滔滔不尽的 江水似乎诉说着坎坷曲折 的实业人生……
第三单元
第10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曲折发展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中学 刘宏法
说课板块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流程
五.板书设计
六、我的反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是人教版历史必 修②第10课既第三单元中第二课。从全球史观、近 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来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在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乃 至世界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必修 ①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必修③维新 思想、革命派思想、新文化运动联系密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六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及其原因, 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 归纳、解决问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受个案的“情境再现” ,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 题,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 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去14
材料一
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的纸币 列强竞相向中国输出资本
材料二
按《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在三年内付清 日本2亿两的巨额赔款,当时清政府国库空虚,一年 的财政收入也不过8000余万两。
甲午战后,社会上要求“设厂自救”的呼声高涨, 就连“中外臣工”也纷纷条陈时务,谋求自救之策。 光绪皇帝也锐意推行新政,以求富国强兵。其新政 的中心内容不外是“修铁路、铸钱币、造机器、开矿 产、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 立学堂,大抵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 源”。(《时务报》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十一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局限性,了 解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精神。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策略
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突破策略:图表归纳法、史料解读法
难点: 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
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突破策略:合作探究法
2、学法指导 用图表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各个阶段发展的特征 及其原因,掌握归纳整理历史资料的方法,并能绘 制出其发展的示意图。
四、教学流程
1.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2、材料呈现,问题引领
导入新课 约2分
讲授新课 约3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