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导学案: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二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必修3第3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2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必修3第3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2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能源资源的开发第2课时一、导(2分钟)1、提问上节重难点知识2、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导入新课【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P40——P41,分析山西省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与劣势。

2.阅读教材P46——P47,分析山西省在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重难点】1.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2.山西省在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思(10分钟)一、能源的综合利用1.存在问题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山西省的十分单一,导致经济效益低下,而且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2.具体措施进行调整,构建了煤-电-铝、、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效果(1)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2)山西省不仅发挥了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为先导,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三废”的治理(1)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对于废水,主要采取净化的办法。

3.调整产业结构(1)对原有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和旅游业等。

三、议(8分钟)核对基础知识答案,讨论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及问题探究行为要求:起立、聚首、主持、成员依次发言,小结,笔不离手。

讨论要求:组长主持,每人都讲,及时记录总结,综合题按要点总结关键词及疑点,小组成员互相监督。

激情要求:以为小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荣,以“全都会”为荣(全,即每个人、每个题)。

1.读“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什么?(2)露天煤矿易于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危害?(3)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什么?(4)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什么?(5)对这个生态环境建设方案,你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2.回忆新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资源开发条件预习目标:1.了解能源的分类。

2.理解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3.学会分析资源开发的条件。

预习自测:(一)能源的分类1. 按能源的性质分(1)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能源。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指: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等矿物能源。

2.按利用能源的技术状况分(1)常规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新能源:_______、_______等。

3.按能源的基本形态是否被改变分(1)一次能源: _______、_______等可直接被人利用的。

(2)二次能源:最具代表的是_______,经过人类一次开发的。

4.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1)来源于太阳辐射的太阳能: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2)来源于日月的引力: _______。

(3)来源于地球的内能: _______ 、 _______。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1.山西省能源基地的资源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1)山西煤炭资源的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市场条件:_______________。

(3)山西省煤炭基地的交通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课本图3..2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回答下面问题1.()能源消费结构: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2.()能源消费结构: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水电3.在我国有“煤都”之称的是_______,大同煤田:_______,河东煤田_______我国最大的露天煤矿是_______,最大的无烟煤产地是_______。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2)-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2)-人教版

3.1能源资源的开发导学案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小组合作探究一:
如果你是山西的政府官员,你将如何采取措施,做大做强发挥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优势?
(1)山西煤炭的外运适合选取那些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简述选取的理由
(2)山西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应从利弊量两方面考虑
小组合作探究二:新疆能否建立能源基地?
材料!、新疆地区幅员辽阔,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含油面积广大,在全疆16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中,有可供石油、天然气勘探的沉积岩面积约90.1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54%,占全国沉积岩面积五分之一。

全国第三次资源评价,新疆的预测石油资源量209.22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25.45%,天然气资源量10.79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28%,其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准噶尔、塔里木和吐鲁番哈密盆地。

从地质构造来看,大陆惟一具有巨型油气储量的地区可能就是新疆的准噶尔与塔里木地区。

但同时,无论从勘探还是生产来看,其难度远超过大庆油田。

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丰富、发电成本低、供电价格低的优势,
优先发展火电,大力开发水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积极开发风电、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绿色电力。

材料2、。

3.1.2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无答案)

3.1.2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二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无答案)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山西加强能源综合利用的原因、措施和结果;2.能对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进行分析。

【导学提纲】一:【自主学习】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的产业结构,工业是全省经济核心工业,且经济效益,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结合本区域、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

2.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燃煤发电、洗煤、炼焦等重化工业极易造成污染,山西煤炭基地以为先导,改变模式,提高和,推进的发展。

例如,煤矸石主要用,煤泥经后再利用,废水主要采取的办法。

3.山西省还通过不断,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一方面,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当堂检测】1.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

几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该模式缩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3.该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观点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优质导学案(共4页)-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优质导学案(共4页)-教育文档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学习过程】一个课时【学习范围】第一课时,即教材P40-P43的内容为:资源开发条件和能源基地建设【课程标准】通过案例分析,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角色分配】学生自由分为四大组,四大组自主选举一名代表人。

【故事启发】以故事《“宝山村”煤炭资源的开发路》为线索,每个小组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踊跃参与,为本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故事启发】①熟悉教材P40-P43,梳理知识基本脉络;②能够重点说出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③能够说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成效;④能够判读、分析教材图表(P40图3.1---P43图3.6)【重要知识点与问题导引】(一)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体现在哪些方面?(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状况如何?(从储量、分布、种类、质量、开采难度来评价)(三)山西省的市场条件如何?(看课本P41图3.2)(从我国对能源需求量、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来分析)(四)山西省的交通条件如何?(从山西的位置、主要交通方式来分析)(五)国家加快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目的是什么?(从我国对煤炭的需求、交通运力不足、原煤工业的低效益来分析)(六)说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三大举措。

(七)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体现在哪些方面?(从山西的煤炭开发的规模和产量、晋煤外运专线、加工转换方式来说明)(八)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重要知识点详析】1、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要,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和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三大主要优势条件):(1)① ——2700多亿吨;可开采430年;② ——全省40℅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如课本P40,图3.1)③ ——10大煤种④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如大同优质动力煤(燃烧发电)、河西优质主焦煤(冶炼钢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优秀教案2(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能源资源的开发》优秀教案2(重点资料).doc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尝试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3.通过图表和文字资料分析,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4.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能源的分类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⑵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特点:①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②有限的③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2.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条件。

3.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我国更突出⑴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基地之一。

⑵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开发条件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因地制宜:①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②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⑴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①储量丰富:山西省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亿吨,按2002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②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图3.1)。

③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④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大同煤田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主要用于燃烧发电)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主要用于冶炼钢铁)基地。

⑤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除煤炭资源外,煤田的煤层中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一种清洁燃料,储量占全国煤层气总储量的1/3。

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必修3教案: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2课时

高二地理人教新课标必修3教案: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第2课时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区域发展一方面要对区域的自然条件实施改造,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

区域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本节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说明能源资源的开发。

教材首先开门见山地点明了能源基地建设的三大条件,接着又说明我国对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三项措施,指出能源基地建设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从而引入能源的综合利用以以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全国能源基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源分类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与方法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教学重点】1.评价山西资源开发条件2.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教学难点】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启发讲述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三、能源基地建设1.目的: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

2.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形成了大同、平(鲁)朔(州)、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图3.4)。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图3.5)。

(活动探究)请同学们完成P43—44“活动”:1.根据下面的资料展开讨论:对于山西省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1)从环境效益来看,向外输电,会改善能源消费地区的环境,但燃煤发电会造成当地大气环境的污染。

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3学案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能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制作人:赵忠丽审核人:胡良善适用范围:高二(文奥、文普)使用日期:2019年3月6日【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与劣势。

2、分析该区域在能源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课时安排】2课时【学案】一、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潮汐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1)类型:主要包括、、等矿物能源。

(2)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资源开发条件1.开发原则: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还要考虑和。

2.具体表现:(1)(2)市场广阔。

①我国对能源需求量进一步增加,能源进一步扩大。

②我国以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3)位置适中,。

①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与消费城市相距不远。

②有京包、石太、太焦、、神黄等铁路通过。

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①、②、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运输为主,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如图中③线、④线、⑤线。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

(2)发展炼焦业:为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2.产业结构的调整3.能源综合利用的意义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产业的发展。

2.“三废”的治理:类型措施煤矸石用于发电、供热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煤泥干燥后再利用废水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3.调整产业结构:(1)对原有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产业和旅游业,降低比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
【梳理归纳】
一、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潮汐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
(1)类型:主要包括等矿物能源.
(2)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 .
【答案】水能生物能太阳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
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 .
2.市场 .
3.位置适中, .
【答案】开采条件好广阔交通比较便利
【注意提示】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区域的开发条件包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开采条件仅是资源状况中的一种.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①、②、③、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运输为主、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
(2)发展炼焦业:为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 .
【答案】大同平朔西山
铁路公路
冶金工业焦炭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产业结构的调整
进行,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2.结果
(1)单一结构转变为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2)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
【答案】产业结构调整煤-焦-化多元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
(1)对原有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轻纺工业、等.
3.“三废”的治理:
(1)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3)对于废水,主要采取的办法.
【答案】技术创新洁净煤
重化工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发电供热
洒水降尘沉淀净化
【思考导读】
1.比一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议一议:通过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发展炼焦业,向外输出焦炭,是目前山西省加强煤炭加工转换的两种主要方式,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出哪些转换方式?
3.辩一辩: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促进了经济发展.试问这种调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吗?
4.比较重庆和拉萨发展太阳能的自然条件.
5.评价酒泉建设风电基地的区位条件.
6.分析上海建设海上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7.敦煌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站的优势条件.
【参考答案】
1.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天然气比重较大.
2.煤变油、煤炭气化,变输煤为输油、输气.
3.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山西省产业结构虽进行了调整,但工业结构过度重型化,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巨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大,位于我国太阳能丰富带,重庆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贫乏带.
5.酒泉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其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经济落后,人口稀疏,土地利用率低,地价便宜;不利条件是经济落后,人口较少,对能源需求量小.
6.有利因素: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不利因素:成本高,施工难.
7.敦煌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和雨量极少,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强;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形平坦.
【尝试练习】
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完成1~2题.
1.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②煤炭运力不足③环境污染
④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B.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
C.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
D.合作开发邻近地区的煤炭资源并调配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煤炭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而生产量增长较慢,这主要源于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对能源需要量增加迅速,而许多生产基地面临资源枯竭,总体产量增长缓慢。

第2题,在一定时期内,东北地区煤炭能源需求还要持续增长,解决问题的方法无非是开源和节流,目前主要是调配资源,以解燃眉之急,而根本措施是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减少对煤炭的需求量。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3-4题.
3.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D.重化工业基地
4.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右图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左图为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不高;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第4题,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共同的措施。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提高煤炭资源储量级别200亿吨,新增煤炭资源量100亿吨,将加大向外输送电能的比例,缓解当地的环境问题.据此回答5~6题.
5.与直接向外输送煤炭资源相比,山西省向外输送火电的劣势在于( )
A.减轻交通压力,提高运输效益
B.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
C.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
D.加重山西省的环境污染
6.山西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列关于其生态问题与根治措施的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A.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把采空区作为西气东输的中转站
B.破坏土地资源,引起土壤退化—保存好表土,进行复垦
C.大量煤矸石弃之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在煤矸石上面修建厂房
D.饮用水环境被破坏—跨流域调水
【解析】第5题,山西省向外输出火电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具有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等优势,同时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但会加重山西省的环境污染。

第6题,石油、天然气的存放需要密闭的环境,山西煤炭资源的采空区岩层断裂,不利于石油、天然气的存放;针对土地浪费和土壤退化,应采取复垦等措施加以治理;煤矸石之间的空隙较大,在上面直接修建筑物容易发生坍塌;跨流域调水不能彻底解决水污染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