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山东省滨州一中高三9月月考语文卷P
山东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山东省部分地区上学期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三木小记梁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物人相通,世界是一个有机体。
所以才会见物思情,由物及理;才有艺术,才有哲学,才有朱子格物、达摩面壁。
其实,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只要稍微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它就会对你微笑,开示出一点什么道理。
在院里遇见一株桃树本来,这院里的树都是为美化环境而栽的,有很多碧桃,只为看花,不为结采。
但今灭从楼下路过时竞发现了一株果实累累的桃树,我怀疑是园林人进货时混进了一株真身。
它像一匹溜出了马厩的野马,逃脱了平时果园里整形、压枝之类的管束,身心舒畅,红果满枝头。
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惋惜那些天真烂漫的梅花,被扭曲绑扎成奇形怪状的盆,大哭三日,发费要将它们全部松绑,放归大地,正是此意。
昨夜风雨,桃子落了一地,我随便捡起一颗便是蜜汁横流,尝了一口,一下勾起小时候怕有半个多世纪没有避逅过这种味道了。
七分甜,二分酸,还有一分难言因为平常吃的桃子都是商店里买来的,多是反季节的温室大桃,就算是应季的桃子,未热时就摘了下来,留出了运输的时间,等到了你的嘴里,白马非马,已不是原来的味肥农药的变性,加上路途遥远的疲劳,还有冷藏后的冻馁,它在强颜欢来满足你的口腹之欲。
只不过因为你没有尝过最本真的桃子,便以为就是这个样子。
而眼前的这一树桃,既不是供人赏花的碧桃,也不是作为商品培养的肥桃。
它回归自然,吸取泥土之香,承受日月之华,酿造出了一颗颗真桃、原桃。
正当那些桃液饱满,薄薄的皮都快要被撑破时,恰好来了一个幸运的我,看到了它们。
原来世界上的事物,千好万好,自然最好;千变万化,美在一刹。
最甜的瓜在地头,最,慕然回首忽相遇。
抬头看见一丛荆条这是一个干部大院。
我每天散步时要经过一个小坡。
滨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检测试卷

滨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6分)1. (2分)选出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 . 坍圮(tān)熨帖(yùn)猝然(cù)亘古不变(gèng)B . 祈祷(qǐ)灼烈(zhuó)嘈杂(cāo)罪孽(niè)C . 福祉(zhǐ)窥看(kuī)滑稽(jī)捋胡须(lǚ)D . 譬如(pì)荒芜(wú)剥蚀(bāo)暴雨骤临(zhòu)2.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A . 为了驱除小儿病痛,为了祛除患儿家属的苦恼,她积极引进新技术治疗小儿肺炎等疾病,疗效显著。
B . 法制可以存在于任何历史类型的国家,而法治是作为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产物,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
C . 对于积极的、进步的东西,我们要推波助澜,大力支持;对于消极的、落后的东西,我们要大加挞伐、严厉批判。
D .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活动中需要提倡,其它活动中也需要提倡。
3. (6分)(2020·陕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
当表情包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悄然生成、蔓延,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情达意。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
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与很多的竞技项目不一样,高尔夫与其说是一场与他人的抗衡,更像是一次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它需要足够的耐心和专注,锻炼一个人独立思虑的能力,培养一个人踊跃进步的心态。
有人形容高尔夫的18 洞就仿佛人生,阻碍重重,崎岖不停。
但是一旦踏上了球场,你就一定集中注意力,独立面对照赛中可能出现的各样困难,并且肩负全部结果。
或许,经常还会碰到这样的状况:你刚才还在为抓到一个小鸟球而喝彩雀跃,下一刻狂风就把小白球吹跑了;或许你才在上一个洞吞了柏忌,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喜悦不已。
2011-2012 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构成,请同学把选择题填涂到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上。
总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文字,达成1~3 题。
诗中华文化的灵魂周笃文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艺术像我国古诗同样这样长久绚烂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
早在 4000 年前的《尚书晓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联合的理论。
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期间的产物。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彩,旦复旦兮。
”只十六字却明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悟,从远古洪荒迎着旭日高歌猛进。
今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
隋唐此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
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可看法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言文字声情义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华、美听、奇妙、易让,拥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琳琅满目。
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
流传之广,辐射之大。
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
古诗所建立的美学理念,也随之人心所向,浸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以致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
滨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在线月考试卷

滨州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在线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①中国文化中的“超越”因素比世界上任何文化都少。
中国人没有超越世界之上的上帝观念,也没有来世观念。
中国的知识阶层里纵有对世俗采取批判的态度,也只是用一个放在古代的被理想化了的人间关系,来批判眼前的世俗关系。
士大夫阶层可以将对一般人来说是外在的人间关系内省化,由“格物致知”出发,经“正心”“诚意”“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是,士大夫阶层没有真正推翻按等级与层次“做人”的方式,只是透过内省的过程,给予它一个理论基础而已。
②因此,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显然地,这种“由己”而不是“由人”出发的“为仁”,仍然是为了成全“仁”这个“二人”关系的。
③这种情形,与站在“自我”的基地上超越外在的世俗关系的情形是不同的。
后者的范例莫如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借娜拉说的:“在我是女儿和妻子之前,我首先是一个人。
”易卜生是具有新教文化背景的,因此才会产生个人可以超越世俗及为世俗所负累的旧“自我”的思想。
④中国文化却反其道而行之。
个人只有进入世俗关系中,才能成其为“人”。
他如果要作自我提升,也必须通过同样的渠道去进行,亦即用由内而外的“致良知”的方式,将这种世俗关系重新肯定一遍,并使之臻于完善。
⑤当然,士大夫阶层的思潮中还有逃遁世俗的倾向,如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这种倾向到了道家的手里就变成了全面性的生活形态。
然而,后者亦不能使“个体”在世俗中全面盛开,它只提供了有限的个人天地,其表现方式主要是“独善其身”的超脱飘逸状态以及在艺术方面的灵感。
至于道家思想的其他功能,如“退隐终南”的仕宦之术,在不测的世道面前的“明哲保身”之术,在人情磁场中“利吾身”的阴谋术,则基本上是适应这个世界的态度。
山东省滨州一中高三期中考试(语文).pdf

滨城区第一中学高三年级部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瑕疵/龇牙? 饮恨/营利? 滞纳金/栉风沐雨 B.悄然/愀然? 痉挛/劲敌? 八宝粥/胡诌八扯 C.噱头/矍铄 ?堙没/殷红? 歼灭/草菅人命 D.伺候/肆意 ?纤夫/翩跹? 庇护权/刚愎自用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通牒 挖墙角? ?仗义执言 骨在喉,不吐不快 ? B.吊消? 百叶窗 察言观色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 C.博弈 座右铭 铩羽而归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D.枉费 股份制 改弦更章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自去年12月以来,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开展冬季严打,严厉打击货盗、割盗、拆盗等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的犯罪活动。
日前,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华人春节海外奢侈品消费数据监控报告,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消费达7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点食品是们生活的产品,食品安全关乎百姓身体健康,关乎社会和谐稳定。
A.整治?必须? ? B.整顿 累计? 必须 C.整顿 累积 必 D.整治? 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奥运会期间,观众和游客都扎堆在伦敦市东区的奥运场馆群观赛和旅游,伦敦市中区和西区持续低迷的客流量和不景气的生意,让商家和业主不置可否。
B.今年中秋月虽然在上午11点达到最圆,但夜晚时分的明月依然珠圆玉润,人们观月赏月,皎洁的银辉洒满夜空,为到来的“两节”送来温馨的祝福。
C.在中网四分之一决赛中,彭帅并没有像赛前某些人所担心的那样放水,而是和李娜展开了一场紧锣密鼓的对抗,这场比赛堪称本赛季激动人心的巅峰对决。
D.面对疯狂失控的中国楼市,决策者们已不宜再首鼠两端,应以矫枉必须过正的姿态,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理性回归,彻底消除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
山东省滨州一中高三语文9月月考【会员独享】

山东滨州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9月)高三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风貌。
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
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
他们的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到了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
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都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被祖国多姿多彩的山水所培育起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
南朝的山水诗因为是在希企隐逸的风气中产生的,所以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趣。
这种传统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山水诗里虽然也有所流露,但除此之外,唐代的山水诗里更多了两种感情,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正是这两种感情构成唐代山水诗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特点,使今天的读者讽诵之余仍然激动不已。
洋溢在唐代山水诗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那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营养。
从艺术上看,南朝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
唐代山水诗脱离了对形似的追求,而致力于达到神似。
它们刻画山水,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
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己的化身。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
中国的山水诗到了唐代,才臻于完美、纯熟。
五代以后,山水画渐趋成熟,至宋代遂蔚为大现。
荆浩、关仝、董源、李成、范宽、米芾等一大批山水画家的涌现,培养了人们探索和欣赏自然美的兴趣,也刺激了用诗歌去再现自然美的欲望。
如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秦观《泗州东城晚望》:“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烟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番茄一开始作为观赏植物传入中国,中国人发现它的食用价值之后,对它的热爱之情便__________。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适合它生长,尤其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红彤彤、圆溜溜的番茄挂满枝头,像年节时分挂满的灯笼,惹人喜爱。
于是红得像柿子一样的番茄,收获了北方人民赠予的爱称——西红柿。
可是在西方,番茄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才在餐桌上_____________。
大约公元前500年,阿兹特克人在丛林中发现了这种可爱的果实。
后来欧洲人被这种美丽的果实吸引,将其带回欧洲。
不过,番茄在欧洲人心中并不是“好果子”。
()。
欧洲人甚至还认为,吃掉这种神秘的红果实会变成可怕的狼人,于是把番茄叫作“狼桃”。
但最终总会出现_________的人。
相传,法国有位画番茄的画家,经常面对着这美丽而“有毒”的浆果。
有一天,他___________吃下了一颗番茄,之后他躺在床上回味着番茄酸中有甜的味道等待去见上帝。
结果他不仅没死,反而食欲大增。
番茄无毒可食用的消息不胫而走。
现在,无论中餐、西餐,番茄都成了菜肴中的经典角色。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与时俱进崭露头角敢作敢为鬼使神差B . 与日俱增崭露头角敢为人先阴差阳错C . 与日俱增初露头角敢为人先鬼使神差D . 与时俱进初露头角敢作敢为阴差阳错(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很适合生长在中国的环境中,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B . 虽然番茄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C . 番茄虽然是外来植物,但中国的环境很适合它生长,尤其在凉爽的北方地区,长势更旺。
2012山东省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三周周练(九)语文2012.3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辍.学点缀.啜.泣气息惙.然B.揣.测喘.息湍.急惴.惴不安C.舷.窗弦.歌炫.耀头晕目眩.D.瞳.孔撞.车一幢.灯影憧憧..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辐射高粱秆受益匪浅风马牛不相及B.欠收天然气九州方圆毕其功于一役C.凑合炮筒子金榜提名天机不可泄露D.埋单一炷香鸦雀无声不废吹灰之力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圆满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②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③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
A.质对协议不日B.质对协约翌日c.质询协约翌日 D.质询协议不日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身为王室后裔的杰克,虽然只有十七岁,又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媒体见面会,但他应对自如,沉稳风趣,性情乖张..,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养。
B.近年来,我们克服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平稳渡过了金融危机,取得了令全世界为之侧目..的成就,国际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C.大学毕业刚刚进入加工厂的那段时光,夏天的闷热、蚊子的叮咬、往返路程的遥远无一不在与人过意不去....,而今也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D.领导干部应该多到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把精力花在推进工作落实、提高效率上,不能粗枝大叶,大而化之....。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有两大原因:一是现行食品安全制度缺乏严格性和统一性;二是现行食品安全制度缺乏警示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原文内容填空(10分)(1)开轩面场圃,。
(孟浩然《过故人庄》)(2),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3)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6)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7)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9)《<论语>十二章》中“,”是心灵最自由而圆融的阶段。
既能做到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也能与物相和、与世相安。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0分)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②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③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④,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⑤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⑥,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⑦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⑧,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⑨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⑩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3.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⑪右手秉遗穗,。
(白居易《观刈麦》)⑫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⑬浊酒一杯家万里,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⑭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⑮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⑯__________,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⑰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⑱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⑲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⑳酒在古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再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古诗词:。
1.阅读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完成下题。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象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象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的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什么还希望别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④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或者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⑤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冰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小题1】文章的第①小节中,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特点? 【小题2】第②小节中“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这句话在全文起到作用。
【小题3】文章第③小节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描绘雪后山景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
【小题4】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加横线的词语好在哪里。
(1)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2) “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小题5】在温晴的冬天里,在下点小雪的日子里,济南的人们脸上含着笑,他们在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请展开想象,写下这一幕。
1.送东阳马生序(15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1)录毕,走送之(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色愈恭,礼愈至(4)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小题2】把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小题3】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3分)【小题4】请再写出一个古人勤奋读书的事例(1分)【小题5】读了本段,你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2.文言文阅读(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墨池记(节选)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
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岂信然邪信然:(2)羲之之书晚乃善善:【小题2】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小题3】从文中来看,王羲之能够成为“一代书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3分)3.阅读下面文言文。
(10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走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④于国门。
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⑤!”闻者为之缩颈⑥。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
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③扶病:抱病,带病。
④饯:饯行,送别。
⑤公之赐厚矣:您给我的赏赐太多了,意即您太高看我了。
⑥缩颈:缩着脖子,形容恐惧的样子。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4分)(1)尝求故古仁人之心求: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微:___________(3)士大夫莫敢往别莫:________ (4)若得为范公党人若:__________【小题2】根据语句的意思,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B.然则何时而乐耶C.闻者为之缩颈D.范文正公贬饶州【小题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王质扶病饯于国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2分)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4分)军城早秋严武(唐)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5——765),字季鹰,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
曾任成都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其寓意是什么?(2分)(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2.同儿辈赋未开海棠3.(一)梅 花(4分)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
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
②东君:司春之神。
【小题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小题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捡到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请以“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立意明确;(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4)不少于600字。
(5)卷面整洁,书写工整。